光纤千兆以太网传输特点及距离

光纤千兆以太网传输特点及距离
光纤千兆以太网传输特点及距离

优点

光缆传输的实现与发展形成了它的几个优点。相对于铜线每秒1.54MHZ 的速率?光纤网络的运行速率达到了每秒2.5GB。从带宽看,很大的优势是: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这意味着能够使用尺寸很小的电缆,将来就不用更新或增强传输光缆中信号。光纤电缆对诸如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的电磁噪声具有较大的阻抗,使其免于受电噪声的干扰。从长远维护角度来看,光缆最终的维护成本会非常低。光纤使用光脉冲沿光线路传输信息,以替代使用电脉冲沿电缆传输信息。在系统的一端是发射机,是信息到光纤线路的起始点。发射机接收到的已编码电子脉冲信息来自于铜线电缆,然后将信息处理并转换成等效的编码光脉冲。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注入式激光器产生光脉冲,同时采用透镜,将光脉冲集中到光纤介质,使光脉冲沿线路在光纤介质中传输。由内部全反射原理可知,光脉冲很容易眼光纤线路运动,光纤内部全反射原理说明了当入射角超过临界值时,光就不能从玻璃中溢出;相反,光纤会反射回玻璃内。应用这一原理制作光纤的多芯电缆,使得与光脉冲形式沿光线路传输信息成为可能。光纤传输具有衰减小、频带宽、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传输介质是决定传输损耗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传输信号所需中继的距离,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低损耗的特点,光纤的频带可达到1.0GHz以上,一般图像的带宽只有8MHz,一个通道的图象用一芯光纤传输绰绰有余,在传输语音、控制信号或接点信号方面更为优势t光纤传输中的载波是光波,光波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远远比电波通讯中所使用的频率高,所以不受干扰。且光纤采用的玻璃材质,不导电,不会因断路、雷击等原因产生火花,因此安全性强,在易燃,易爆等场合特别适用。

组成部分

光源(又称光发送机),传输介质、检测器(又称光接收机)。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光纤传输中,光源和检测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用光纤收发器完成的,光纤收发器简单的来说就是实现双绞线与光纤连接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双绞线所传输的信号转换成能够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信号)。当然也是双向的,同样能将光纤传输的信号转换能够在双绞线中传输的信号,实现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在普通的视、音频、数据等传输过程中,光源和检测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光端机完成的,光端机就是将多个E1信号变成光信号并传输的设备,所谓E1是一种中继线路数据传输标准,我国和欧洲的标准速率为2.048Mbps,光端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电一光、光一电的转换。由其转换信号分为模拟式光端机和数字式光端机。因此,光纤传输系统按传

输信号可分为数字传输系统和模拟传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是把光强进行模拟调制,将输入信号变为传输信号的振幅(频率或相位)的连续变化。数字传输系统是把输入的信号变换成“1”,“O”脉冲信号,并以其作为传输信号,在接受端再还原成原来的信号。当然,随着光纤传输信号的不同所需要的设备有所不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是光纤传输系统的重要因素。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照传输模式来划分:光线只沿光纤的内芯进行传输,只传输主模我们称之为单模光纤(Single—Mode)。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我们称这种光纤为多模光纤(Multi-Mode)。

按照纤芯直径来划分:缓变型多模光纤、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纤和缓变型单模光纤按照光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来划分:阶跃型光纤(Step index fiber),简称SIF;梯度型光纤(Graded index fiber),简称GIF;环形光纤(river fiber);W 型光纤。

光缆: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之间的连接通过光缆。光缆含1根光纤(称

光缆不易分支,因为传输的是光信号,所以一般用于点到点的连接。光

的总线拓扑结构的实验性多点系统已经建成,但是价格还太贵。原则上,由

光纤功率损失小、衰减少,有较大的带宽潜力,因此,一般光纤能够支持的

接头数比双绞线或同轴电缆多得多。目前低价可靠的发送器为0.85um 波长

发光二极管LED,能支持100Mbps的传输率和1.5~2KM范围内的局域网。

激光二极管的发送器成本较高,且不能满足百万小时寿命的要求。运行在0.85um波长的发光二极管检波器PIN也是低价的接收器。雪崩光二极管

的信号增益比PIN大,但要用20~50V的电源,而PIN检波器只需用

5V电源。如果要达到更远距离和更高速率,则可用1.3um波长的系统,这种系统衰减很小,但要比0.85um波长系统贵源。另外,与之配套的光纤连接器也很重要,要求每个连接器的连接损耗低于25dB,易于安装,价格较低。光纤的芯子和孔径愈大,从发光二极管LED接收的光愈多,其性能就愈好。芯子直径为100um,包层直径为140um 的光纤,可提供相当好的性能。其接收的光能比62.5/125um光纤的多4dB,比50/125um光纤多8.5dB。运行在0.8um波长的光纤衰减为6dB/Km,运行在1.3um波长的光纤衰减为4dB/Km。0.8um的光纤频宽为150MHz/Km,1.3um的光纤频宽为500MHz/Km。

综合布线系统中,主干线使用光纤做为传输介质是十分合适的,而且是必要的。

目前采用一种光波波分复用技术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可以在一条线路上复用、发送、传输多个位,一般按一个字节八位并行传输,对每个位流使用不同的波长,所以它所需的支持电路可在低速率下运行。WDM的光纤链路适合于字节宽度的设备接口,是一种新的数据传输系统。

光纤通信技术习题及答案12

光纤通信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光纤通信指的就是: A 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B 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C 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D 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2 光纤通信所使用的波段位于电磁波谱中的: A 近红外区 B 可见光区 C 远红外区 D 近紫外区 3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就是: A 0、4~2、0 B 0、4~1、8 C 0、4~1、5 D 0、8~1、6 4 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有三个,它们就是: A 0、85、1、20、1、80 ; B 0、80、1、51、1、80 ; C 0、85、1、31、1、55 ; D 0、80、1、20、1、70。 6 下面说法正确的就是: A 光纤的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很大;

B 光纤的尺寸很小,所以通信容量不大; C 为了提高光纤的通信容量,应加大光纤的尺寸; D 由于光纤的芯径很细,所以无中继传输距离短。 二、简述题 1、什么就是光纤通信? 2、光纤的主要作用就是什么? 3、与电缆或微波等电通信方式相比,光纤通信有何优点? 4、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波长范围就是多少? 5、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分别就是多少? 光纤传输特性测量 一、单项选择题 1 光纤的损耗与色散属于: A 光纤的结构特性; B 光纤的传输特性; C 光纤的光学特性; D 光纤的模式特性。 2 光纤的衰减指的就是: A 由于群速度不同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B 由于工作波长不同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C光信号沿光纤传输时,光功率的损耗; D 由于光纤材料的固有吸收而引起光纤中光功率的减少。

光纤通信部分参考题答案

答:光纤色散是由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的不同成分光的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纤色散对 光纤传输系统的危害有:若信号是模拟调制的,色散将限制带宽;若信号是数字脉冲,色散将使脉冲展宽,限制系统传输速率(容量)。 2-7 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答:光纤损耗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吸收损耗是由SiO2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由杂质 引起的吸收产生的。散射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均匀引起的瑞利散射和光纤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产生的。光纤损耗使系统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大损耗不利于长距离光纤通信。 2-12 一个阶跃折射率光纤,纤芯折射率n1=1.4258,包层折射率n2=1.4205。该光纤工作在 1.3μm 和1.55μm 两个波段上。求该光纤为单模光纤时的最大纤芯直径。 解:由截止波长c λ 得λ≥c λ时单模传输,由已知条件得c λ≤1.30μm ,则2a ≤× μm 即该光纤为单模光纤时,最大纤芯直径为9.53μm 。 3-3 半导体激光器(LD)有哪些特性? 答:LD 的主要特性有:(1)发射波长和光谱特性λ=1.24Eg ;激光振荡可能存在多种模式(多纵模),即在多个波长上满足激光振荡的相位条件,表现为光谱包含多条谱线。而且随着调制电流的增大,光谱变宽,谱特性变坏。(2)激光束空间分布特性:远场光束横截面成椭圆形。(3)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特性:d η=P I ??·e hf , P=th P +d hf e η(I-th I ) (4)频率特性:在接近弛张频率r f 处,数字调制要产生驰张振荡,模拟调制要产生非线性失真。(5)温度特性:th I =0I ·exp (0 T T ) 3-5计算一个波长λ=1μm 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多少?同时计算频率f=1MHz 和f=1000MHz 无线 电波的能量。 解:光子的能量为E p =hf=hc λ=34 866.62810J s 310/110m s --????g ()=191.988410-?J 对于1MHz 无线电波0E =hf=6.63×3410-(J ·s )×1×610-Hz=6.63×2810 -J 对于1000MHz 无线电波0E =hf=6.63×3410-(J ·s )×1000×610-Hz=6.63×2510-J 3-7 试说明APD 和PIN 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答:PIN 即光电二极管,APD 即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和PIN 在性能上的主要区别有: (1) APD 具有雪崩增益,灵敏度高,有利于延长系统传输距离。 (2) APD 的响应时间短。 (3) APD 的雪崩效应会产生过剩噪声,因此要适当控制雪崩增益。

光纤与波长的关系

光纤与波长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光纤中的传播属于介质圆波导,当光线在介质的界面发生全反射是,电磁波被限制在介质中,这种波型成为导波或导模。对给定的导波和工作波长,存在多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入射情况,称为导波的不同模式。将光纤按照传输模式分类,有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之分。多模光纤可以传输若干个模式,而单模光纤对给定的工作波长只能传输一个模式。 多模光纤多用于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的网络中,如局域网等,这类网络中通常具有节点多,接头多,弯路多,而且连接器、耦合器的用量大,单位光纤长度使用光源个数多等特点,使用多模光纤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成本。单模光纤多用于传输距离长,传输速率相对较高的线路中,如长途干线传输,城域网建设等。 单模一种光纤类型,光以单一路径通过这种光纤。以激光器为光源。 多模一种光纤类型,光以多重路径通过这种光纤。以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为光源。 按传输模式分 按光在光纤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50~62.5μm,包层外直径125μm,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为8.3μm,包层外直径125μm。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0.85μm、长波长 1.31μm和1.55μm。光纤损耗一般是随波长加长而减小,0.85μm的损耗为 2.5dB/km,1.31μm的损耗为 0.35dB/km,1.55μm的损耗为0.20dB/km,这是光纤的最低损耗,波长 1.65μm以上的损耗趋向加大。由于OHˉ的吸收作用, 0.90~1.30μm和1.34~1.52μm范围内都有损耗高峰,这两个范围未能充分利用。80年代起,倾向于多用单模光纤,而且先用长波长 1.31μm。

《光纤通信》第8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8章复习思考题 参考答案 8-1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有哪几种 答:光纤通信系统除点对点结构外,另外四种基本结构是树形、总线形、环形和星形,如图8.1.1所示。 图8.1.1 光纤通信网络基本结构 8-2 试画出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的构成框图 答:图8.1.2给出了采用光-电-光再生中继和光放大中继的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8.1.2 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 8-3 什么是损耗限制系统什么是色散限制系统 答:光纤色散导致光脉冲展宽,从而构成对系统BL乘积的限制。当色散限制传输距离

小于损耗限制的传输距离时,系统是色散限制系统。 否则,就是损耗限制系统。在给定工作波长下,L随着B 的增加按对数关系减小。在短波长0.85 m波段上,由于光纤损耗较大(典型值为 dB/km),根据码率的不同,中继距离通常被限制在10~30 km。而长波长~1.6 m系统,由于光纤损耗较小,在1.3 m处损耗的典型值为~ dB/km,在1.55 m处为 dB/km,中继距离可以达到100~200 km,尤其在1.55 m波长处的最低损耗窗口,中继距离可以超过200 km。一般说来,1.3 m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在B < 1 Gb/s 时为损耗限制系统,在B >1 Gb/s时可能成为色散限制系统。 8-4 若光纤的色散太大,将给系统带来什么问题 答:色散引起脉冲展宽,可能对系统的接收性能形成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脉冲的部分能量可能逸出到比特时间以外而形成码间干扰。这种码间干扰可以采用线性通道优化设计,即使用一个高增益的放大器(主放大器)和一个低通滤波器,有时在放大器前也使用一个均衡器,以补偿前端的带宽限制效应,使这种码间干扰减小到最小。 其次,由于光脉冲的展宽,在比特时间内光脉冲的能量减少,导致在判决电路上SNR降低。为了维持一定的SNR,需要增加平均入射光功率。 8-5 简述系统对激光器、探测器和光纤的技术要求 答:光纤通信对光源的要求是: (1)电光转换效率高,驱动功率低,寿命长,可靠性高; (2)单色性和方向性好,以减少光纤的材料色散,提高光源和光纤的耦合效率;采用单纵模激光器可以使模分配噪声(MPN)的影响降到最小;边模抑制比MSR> 100(20 dB)时,可使模分配噪声(MPN)的影响降到最小。 (3)对于模拟调制,还要求光强随驱动电流变化的线性要好,以保证有足够多的模拟调制信道。 (4)但是在1.55 m波长系统中,即使采用边模抑制比大的单模LD,LD的频率啁啾也是对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5)因此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多采用多量子阱结构DFB LD,以减小频率啁啾的影响。

《光纤通信》刘增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1-1光纤通信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与传统的金属电缆通信、微波无线电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如下优点:(1) 通信容量大.首先,光载波的中心频率很高,约为2 X10^14Hz ,最大可用带宽一般取载波频率的10 %,则容许的最大信号带宽为20 000 GHz( 20 THz ) ;如果微波的载波频率选择为20 GHz ,相应的最大可用带宽为2 GHz。两者相差10000 倍.其次,单模光纤的色散几乎为零,其带宽距离(乘)积可达几十GHz·km ;采用波分复用(多载波传输)技术还可使传输容量增加几十倍至上百倍.目前,单波长的典型传输速率是10 Gb /s。,一个采用128 个波长的波分复用系统的传输速率就是1 . 28 Tb / s . ( 2 )中继距离长。中继距离受光纤损耗限制和色散限制,单模光纤的传输损耗可小千0 . 2 dB / km ,色散接近于零. ( 3 )抗电磁干扰.光纤由电绝缘的石英材料制成,因而光纤通信线路不受普通电磁场的干扰,包括闪电、火花、电力线、无线电波的千扰.同时光纤也不会对工作于无线电波波段的通信、雷达等设备产生干扰。这使光纤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 4 )传输误码率极低。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损耗和波形的畸变均很小,而且稳定,.噪声主要来源于t 子噪声及光检测器后面的电阻热噪声和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只要设计适当,在中继距离内传输的误码率可达10^-9甚至更低。 此外,光纤通信系统还具有适应能力强、保密性好以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当然光纤通信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 ( 1 )有些光器件(如激光器、光纤放大器)比较昂贵。 ( 2 )光纤的机械强度差,为了提高强度,实际使用时要构成包声多条光纤的光缆,光统中要有加强件和保护套。 ( 3 )不能传送电力.有时需要为远处的接口或再生的设备提供电能,光纤显然不能胜任。为了传送电能,在光缆系统中还必须额外使用金属导线. (4)光纤断裂后的维修比较困难,需要专用工具。 1-2 光纤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作用。 答光纤通信系统由发射机、接收机和光纤线路三个部分组成(参看图1 . 4 )。发射机又分为电发射机和光发射机。相应地,接收机也分为光接收机和电接收机。电发射机的作又分为电发射机和光发射机。电发射机的作用是将信(息)源输出的基带电信号变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电信号,包括多路复接、码型变换等,光发射机的作用是把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用藕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人光纤线路.光发射机由光源、驱动器、调制器组成,光源是光发射机的核心。光发射机的性能基本取决于光源的特性;光源的输出是光的载波信号,调制器让携带信息的电信号去改变光载波的某一参数(如光的强度).光纤线路把来自于光发射机的光信,能小的畸变(失真)和衰减传输到光接收机.光纤线路由光纤、光纤接头和光纤连接器组成。光纤是光纤线路的主体,接失和连接器是不可缺少的器件.光接收机把从光线路输出的产生畸变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光接收机的功能主要由光检测器完成,光检测器是光接收机的核心。电接收机的作用一是放大,二是完成与电发射机换,包括码型反变换和多路分接等. 1-3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能够在高达1 %的载波频率的比特率下工作,试问在5GHz的微波载波和1.55 um 的光载波上能传输多少路64 kb / s 的话路? 解在5GHz微波载波上能传输的64kb/s的话路数K=(5*10^9*1%)/(64*10^3)≈781(路) 在 1.55um的光载波上能传输的64kb/s的话路数K=((3*10^8)/(1.55*10^-6))/(64*10^-3)=3.0242*10^7(路) 1-4 简述未来光网络的发展趁势及关键技术。 答未来光网络发展趁于智能化、全光化。其关健技术包括:长波长激光器、低损耗单模光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

光接口传输距离计算方法 再生段距离确定及系统富裕度计算: 再生段距离由光接口参数,光传输损耗,光纤色散,接续水平等因素决定。按照光传输衰耗、色散,光系统分为衰耗受限系统和色散受限系统。再生段距离计算采用ITU-T建议G.957 的最坏值法,即所有参数都按最坏值考虑。该法较为保守,计算的中继距离短,实际系统的余度较大,但可以实现设备的横向兼容,还可以在系统寿命终了(所有系统和光缆余量均已用尽)前,并处于允许的最恶劣环境条件下,仍保证系统指标要求。 再生段距离计算公式: 1)衰耗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 L1=(Pt-Pr-Pp-Mc-∑Ac)/(Af+As) 式中:L1—衰减受限再生段长度(km); Pt— S点寿命终了时光发送功率(dBm); Pr— R点寿命终了时光接收灵敏度(dBm); Pp—光通道功率代价(dB); Mc—光缆线路光功率余量(dB); ∑Ac—S,R点间其它连接器衰减之和(dB); Af—光纤衰减常数(dB/km); As—光缆固定接头平均衰减(dB/km)。 2)色散受限的再生段距离计算: L2=Dmax/Dm 式中:Dmax —S、R间通道允许的最大总色散值(ps/nm); Dm —光纤工作波长范围内的最大色散系数(ps/(nm.km)); L2 —色散受限的再生段长度(km)。 根据以上两公式计算结果,取较小值即为再生段中继距离。 155M光接口 (1)S1.1, =[-15-(-28)-1-1]/(0.36+0.03+0.04)=25.5km (2)L1.1,

=[-5-(-34)-1-1]/(0.36+0.03+0.04)=62.7km (3)L1.2, =[-5-(-34)-1-1]/(0.22+0.03+0.04)=93.1km 622M光接口? (1)S4.1, =[-15-(-28)-1-1]/(0.36+0.03+0.04)=25.5km (2)L4.1, =[-3-(-28)-1-1]/(0.36+0.03+0.04)=53.4km (3)L4.2, =[-3-(-28)-1-1]/(0.22+0.03+0.04)=79.3km ? 2.5G光接口 (1)S16.1 =[-5-(-18)-1-1]/(0.36+0.03+0.04)=25.5km (2)S16.2 =[-5-(-18)-1-1]/(0.22+0.03+0.04)=37.9km (3)L16.2 =[-2-(-28)-2-1]/(0.22+0.03+0.04)=79.3km 光传输中继距离 2009-03-01 00:06 一、概述 为了规范合理地组建光传输网,光传输中继距离是前提。光传输中继传输距离与设备的性能、所采用的光纤性能、两端光设备间线路传输的连接器件等有关。传输距离的长短影响着组建光传输网灵活性、投资规模。为提高我们组建光传输网设计的科学性,有必要对各光中继传输距离进行核算。下面将分别总结影响光传输中继距离的各种因素及计算方法。 二、影响光传输距离因素 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之间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物理媒介会给信号带来不同的影响。 从上面的示意图看我们可以从光设备、光缆设施和光连接器三个方面考虑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的因素。 1. 光设备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光信号的传输距离受限于光设备的光口类型。SDH中的光接口按传输距离和所用的技术可分为三种,即局内连接、短距离局间连接和长距离局间连接。为了便于应用,将不同的光口类型用不同的代码(如S-16.1)来表示:

光纤传输的特点优势及传输原理

光纤传输的特点优势及传输原理 优点 光缆传输的实现与发展形成了它的几个优点。相对于铜线每秒1.54MHZ的速率 光纤网络的运行速率达到了每秒2.5GB。从带宽看,很大的优势是: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这意味着能够使用尺寸很小的电缆,将来就不用更新或增强传输光缆中信号。光纤电缆对诸如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的电磁噪声具有较大的阻抗,使其免于受电噪声的干扰。从长远维护角度来看,光缆最终的维护成本会非常低。光纤使用光脉冲沿光线路传输信息,以替代使用电脉冲沿电缆传输信息。在系统的一端是发射机,是信息到光纤线路的起始点。发射机接收到的已编码电子脉冲信息来自于铜线电缆,然后将信息处理并转换成等效的编码光脉冲。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注入式激光器产生光脉冲,同时采用透镜,将光脉冲集中到光纤介质,使光脉冲沿线路在光纤介质中传输。由内部全反射原理可知,光脉冲很容易眼光纤线路运动,光纤内部全反射原理说明了当入射角超过临界值时,光就不能从玻璃中溢出;相反,光纤会反射回玻璃内。应用这一原理制作光纤的多芯电缆,使得与光脉冲形式沿光线路传输信息成为可能。光纤传输具有衰减小、频带宽、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传输介质是决定传输损耗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传输信号所需中继的距离,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低损耗的特点,光纤的频带可达到1.0GHz以上,一般图像的带宽只有8MHz,一个通道的图象用一芯光纤传输绰绰有余,在传输语音、控制信号或接点信号方面更为优势t光纤传输中的载波是光波,光波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远远比电波通讯中所使用的频率高,所以不受干扰。且光纤采用的玻璃材质,不导电,不会因断路、雷击等原因产生火花,因此安全性强,在易燃,易爆等场合特别适用。 组成部分 光源(又称光发送机),传输介质、检测器(又称光接收机)。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光纤传输中,光源和检测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用光纤收发器完成的,光纤收发器简单的来说就是实现双绞线与光纤连接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双绞线所传输的信号转换成能够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信号)。当然也是双向的,同样能将光纤传输的信号转换能够在双绞线中传输的信号,实现网络间的数据传输。在普通的视、音频、数据等传输过程中,光源和检测器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光端机完成的,光端机就是将多个E1信号变成光信号并传输的设备,所谓E1是一种中继线路数据传输标准,我国和欧洲的标准速率为2.048Mbps,光端机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电一光、光一电的转换。由其转换信号分为模拟式光端机和数字式光端机。因此,光纤传输系统按传输信号可分为数字传输系统和模拟传输系统。模拟传输系统是把光强进行模拟调制,将输入信号变为传输信号的振幅(频率或相位)的连续变化。数字传输系统是把输入的信号变换成“1”,“O”脉冲信号,并以其作为传输信号,在接受端再还原成原来的信号。当然,随着光纤传输信号的不同所需要的设备有所不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是光纤传输系统的重要因素。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照传输模式来划分:光线只沿光纤的内芯进行传输,只传输主模我们称之为单模光纤(Single—Mode)。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我们称这种光纤为多模光纤(Multi-Mode)。 按照纤芯直径来划分:缓变型多模光纤、缓变增强型多模光纤和缓变型单模光纤按照光纤芯的折射率分布来划分:阶跃型光纤(Step index fiber),简称SIF;梯度型光纤(Graded index f iber),简称GIF;环形光纤(r iv er f iber);W 型光纤。 光缆:点对点光纤传输系统之间的连接通过光缆。光缆含1根光纤(称单纤),有2根光纤(称双纤),或者更多。 单、多模光纤传输设备的原理 光纤传输设备传输方式可简单的分成:多模光纤传输设备和单模光纤传输设备。

光纤通信试卷AWord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光纤通信是以( )为载频,以( )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 2、光纤中允许单模传输的最小光波长称为( )。 3、( )、色散和带宽是光纤最重要的传输特性,色散一般包括(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4、在ITU-T 公布的光纤分类标准中,G.652光纤的特点是在波长1.31μm 色散为( ),G.655光纤是一种( )色散光纤。 5、基本光纤传输系统包括( )、光纤线路和( )三个部分。 6、在1.3μm 波段通常用掺( )光纤放大器,1.55μm 波段通常用掺( )光纤放大器。 7、模拟电视光纤传输系统中的SCM 中文称呼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光纤通信 试卷类型: A 卷 20 08 —20 09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考试方式: 闭卷 拟题人: 何志红 日期: 12月10日 审题人: 日期: 系别: 电子工程系 班 级: 通信05A(本)、通信05B (本) 学号: 姓 名:

8、SDH自愈环结构可分为两大类:通道倒换环和()倒换环。 9、光孤子的形成是光纤的群速度色散和()效应相互平衡的结果。 10、为确保波分复用系统的性能,对波分复用器的基本要求是:() 小,隔离度大,温度稳定性好,带内平坦,尺寸小等。 11、在光通路中防止光反射回光源,即只允许光单向传输的无源器件是 ()。 12、光交换技术主要有:空分交换、时分交换、()交换三种方式。 13、为进行系统性能研究,ITU-T建议中提出的最长标准数字HRX为 ()km。 14、与直接检测方式比较,相干检测可以提高()。 15、在光接入网中,PON指的是()。 二、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机理是() A、受激吸收 B、自发吸收 C、自发辐射 D、受激辐射 2、一个光纤放大器,其输入光功率为1mW,输出光功率为100mW, 则其增益为

对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对高速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摘要] 光纤维通信技术从光通信中脱颖而出,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之一。本文就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光纤传输方式的几个主要技术课题:高速光源、光调制器、光检波器、光放大器以及光纤色散均衡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高速光纤通信光纤传输技术 1.前言 随着光器件和LIC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地利用了光纤的 1.3㎛与1.55㎛的低损耗、低色散特性,使565Mbit/s和相当于565Mbit/s及其以下的光纤通信系统得到普及。1987年左右,1.7Gbit/s(美国)、1.6 Gbit/s(旧本)系统也投入实用。 超高速光纤通信的传输方式,除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外,还提出了相干光通信、波分复用、光FDM(光频分复用)及光孤子通信等。由于IM/DD光通信方式简单,调制、解调比较容易,对器件要求比较低,所以在研究速率更高、距离更长的新通信方式的同时,仍在探讨IM/DD的通信潜力。由于近几年来超高速光器件和光电集成器件的研制成功,特别是EDFA(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出现,扩大了IM/DD方式的传输能力,在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方面,年年取得新进展。从目前发表的实验数据看,传输速率可达到20 Gbit/s以上,传输距离超过1万km(2.5 Gbit/s)。 2.高速光传输的主要技术问题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高速长距离IM/DD光纤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低速率IM/DD光纤传输系统大致相同。光发送端主要由线路码型变换器和光调制器组成,光接收端由光解调器和线路码型反变换器组成。为了延长传输距离,线路中途往往采用3R中继器。在低速率IM/DD系统中,用一般的LD或LED光源就能完成光强度调制,用PIN或一般的APD完成光解调。 在Gbit/s级高速传输时,常用的光器件不再适用,要采用高速光发送器件和光接收器件及光外调制器。并且在发送和接收端以及光纤传输线路中,根据需要,应用数量不同的EDFA(掺饵光纤放大器)。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课题是:(l)克服单模光纤波长色散的影响,这是保证脉冲波形不变形的必要条件;(2)发送信号高功率输出;(3)提高接收灵敏度。具体地说,与以下几项技术有关。 2.1光调制技术 光调制是产生光信号的手段,高速光信号产生方法有两种,一是用载有信息的电信号直接调制单频激光器DFB一LD的光强度,即直接强度调制的方法,一是载

光纤传输原理

光纤,不仅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而且

: 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光纤为玻璃多模850nm波长的 其纤芯和包层由两种光学性能不同的介质构成。内部的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环绕它的介质的折射率高。由物理学可知,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当光从折射率高的一侧射入折射率高的一侧时,只要入射角度大于一个临界值,就会发生反射现象,能量将不受损失。这时包在外围的覆盖层就象不透明的物质一样,防止了光线在穿插过程中从表面逸出。只有那些初始入射角偏小的光线才有折射发生,并且在很短距离内就被外层物质吸收干净。

4、光纤传输的特点优势及传输原理 光缆传输的实现与发展形成了它的几个优点。相对于铜线每秒1.54MHZ的速率 光纤网络的运行速率达到了每秒2.5GB。从带宽看,很大的优势是:光纤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这意味着能够使用尺寸很小的电缆,将来就不用更新或增强传输光缆中信号。光纤电缆对诸如无线电、电机或其他相邻电缆的电磁噪声具有较大的阻抗,使其免于受电噪声的干扰。从长远维护角度来看,光缆最终的维护成本会非常低。光纤使用光脉冲沿光线路传输信息,以替代使用电脉冲沿电缆传输信息。在系统的一端是发射机,是信息到光纤线路的起始点。发射机接收到的已编码电子脉冲信息来自于铜线电缆,然后将信息处理并转换成等效的编码光脉冲。使用发光二极管或注入式激光器产生光脉冲,同时采用透镜,将光脉冲集中到光纤介质,使光脉冲沿线路在光纤介质中传输。由内部全反射原理可知,光脉冲很容易眼光纤线路运动,光纤内部全反射原理说明了当入射角超过临界值时,光就不能从玻璃中溢出;相反,光纤会反射回玻璃内。应用这一原理制作光纤的多芯电缆,使得与光脉冲形式沿光线路传输信息成为可能。光纤传输具有衰减小、频带宽、抗干扰性强、安全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所以在长距离传输和特殊环境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传输介质是决定传输损耗的重要因素,决定了传输信号所需中继的距离,光纤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具有低损耗的特点,光纤的频带可达到1.0GHz以上,一般图像的带宽只有8MHz,一个通道的图象用一芯光纤传输绰绰有余,在传输语音、控制信号或接点信号方面更为优势t光纤传输中的载波是光波,光波是频率极高的电磁波,远远比电波通讯中所使用的频率高,所以不受干扰。且光纤采用的玻璃材质,不导电,不会因断路、雷击等原因产生火花,因此安全性强,在易燃,易爆等场合特别适用。

光纤色散为什么会影响传输距离

1、光纤色散为什么会影响传输距离 光信号再光纤中传输时不但幅度会因损耗而减小,波形也会由于信号中的发送信号调制和光源谱宽中的频率分量小,光纤步同模式分量再光纤中的群速度不同二发生愈来愈大的失真,脉冲带宽,从而限制光纤的最高信息传输速率,影响传输距离。 2、G.652--G.655的主要特点及适用场合 G.652:国内大规模使用,具有1310nm,零色散,损耗 0.3-0.4db/km G.653:适用波分复用系统,1550nm,零色散,有四波混频效应G.655:试用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系统,1530-1565nm,少量色散,有效控制非线性效应 3、LED发光原理:半导体发光基里是,在构成半导体晶体的原子内部,存在这不同的能带。如果占据高能带(导带)的电子跃迁到低能带(价带)上,就将期间的能量差(禁带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其波长由能带差所决定。能带差和发出光的振荡频率之间有 4、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激光输出的基本条件是形成的粒子反转、提供光反馈以及满足激光振荡的阈值条件。通过一定的激励方式,在半导体物质的能带(导带和价带)之间,或者半导体物质的能带与杂质能级之间,实现非平衡载流子的粒子数反转,当处于粒子数反转状态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产生激光。 5、光纤通信特点:优点: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小,中继距离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串话;光纤细,光缆轻;经济效应好;抗腐蚀,不怕潮湿 缺点:质地脆,机械强度低;连接比较困难,耦合不方便6、自聚焦定义 所有光纤同时到达光纤轴上的某点,即所有光线都有相同的空间周期L,这种现象称为自聚焦 7、平面光波导:包层、衬底、波导薄膜 8、光纤的损耗特性: 定义:损耗是光纤的一个重要传输质量,是光纤传输系统中中继距离的组要限制因素之一 分类:材料的吸收损耗、光纤的散射损耗、辐射损耗 材料的吸收损耗:红外和紫外吸收损耗(本根吸收)、OH离子吸收损耗(杂质吸收)、金属离子吸收损耗(杂质吸收)9、光纤的色散 定义:由于信号中的各种分量在光纤中的群速度不同引起的分类:模间色散、波导色散、材料色散、偏振模色散10、单模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受激拉曼散射、受激布里渊散射、四波混频、自相位调制 9、跃迁三种过程:受激吸收、自发发射、受激发射 10、噪声源 分类:光检测器噪声(量子噪声:与信号电平成正比;APD 倍增噪声;暗黑流噪声和漏电流噪声)和背景噪声 13:EDFA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 主要工作在C波段,由有源媒质(即掺铒石英光纤)、泵浦光源、光耦合器、光隔离器 14:波分复用(WDM) 在一条光纤上同时传输几个、几十个、甚至几千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道,每个光载波携带不同的信息 15:简述WDM设备的两种传输方式 单纤单向:一般使用 单纤双向:节省光纤’系统复杂‘减少传输效率 16、光纤的导光特性基于光射线在芯包界面上的全反射,使光线限定在纤芯中传输 17、P-I特性:温度高时,同样工作电流下LED输出功率下降1、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 1.如只要求中继器对光信号进行放大则可以:使用放大器 2.单模光纤能够支持传导模式:一个 3.光在光纤中传输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输的慢 4.非零色散移位光纤是:G.655光纤 5.单模光纤的色散:波长色散 6.普通单模光纤是:G.652光纤 7.G.652光纤在1.3um的损耗是:0.35dB 8.波导色散不是引起光纤传输衰弱的原因 9.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当需要从光纤的主传输信道中取出一部分光作为测试用是,需要光耦合器来完成 10.光纤调制方式:强度调制(IM/DD) 11. 光纤结构:自内而外为纤芯,包层,涂覆层 12.梯度光纤分为子午光纤和斜射光纤 13.当节约光纤的归一化频率V<2.405时,实现单模传输 14.半导体光电:PIN光电二极管和APD 15.光纤分类:模式(多模和单模),折射率(阶跃和梯度) 16.损耗影响传输距离

光纤通信总结

一 绪论 1.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琨和霍克哈姆发表了关于传输介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通信——光纤通信的基础。 2. 光纤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μm 发展到1.31μm ,传输速率从几十Mb/s 发展到几十Gb/s 。 3. 任何通信系统追求的最终技术目标都是要可靠地实现最大可能的信息传输容量和传输距离。 4. 电缆通信和微波通信的载波是电波,光纤通信的载波是光波。 5. 直接调制是用电信号直接调制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是输出光随电信号变化而实现的,这种方案技术简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但调制速率受激光器的频率特性所限制。外调制是把激光的产生和调制分开,用独立的调制器调制激光器的输出光而实现的,这种调制的优点是调制速率高,缺点是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6. 目前,使用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直接调制——直接检测方式,光接收机最重要的特性参数是灵敏度。 7. 光纤通信系统包括电信号处理部分和光信号传输部分。光信号传输部分主要由基本光纤传输系统组成,包括光发射机、光纤传输线路和光接收机三个部分。 光纤通信系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二 光纤和光缆 1、光纤是由中心的纤芯和外围的包层同轴组成的圆柱形细丝。纤芯的折射率比包层稍高,损耗比包层更低,光能量主要在纤芯内传输。包层为光的传输提供反射面和光隔离,并起一点的机械保护作用。 2、光纤类型:突变型多模光纤 、渐变性多模光纤、单模光纤 等等 3、损耗限制系统的传输距离,色散则限制系统的传输带宽。 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由于不同成分的光的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色散一般包括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模式色散:是由于不同模式的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它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并和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有关。 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的折射率随波长而变化,以及模式内部不同波长成分的光,其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 波导色散:是由于波导结构参数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它取决于波导尺寸和纤芯与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27) 4、光纤损耗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 5、光纤带宽测量有时域和频域两种基本方法。时域法是测量通过光纤的光脉冲产生的脉冲展宽,又称脉冲法;频域法测量通过光纤的频率响应,又称扫频法。两种方法是等效的,扫频法通常用于多模光纤的测量。 6、光纤色散测量有相移法、脉冲时延法和干涉法等。 2-6光纤色散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答 :光纤色散是由光线中传输的光信号的不同成分光的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 光纤色散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危害有:若信号是模拟调制的,色散将限制带宽;若信号是数字脉冲,色散将使脉冲展宽,限制系统传输速率(容量) 2-7 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是什么? 答:光纤损耗包括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 吸收损耗是由2SiO 材料引起的固有吸收和杂质引起的吸收产生的。 散射损耗主要由材料微观密度不均匀引起的瑞丽散射和光纤结构缺陷(如气泡)引起的散射产生的。光纤损耗使系统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大损耗不利于长距离光纤通信。 三 通信用光器件 1、有源器件包括光源、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光无源器件主要有连接器、耦合器、波分复用器、调制器、光开关和隔离器等。 2、有源器件的物理基础是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效应。 (1)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处于低能级1E ,在入射光作用下,它会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2E 上,这种跃迁称为受激吸收。电子跃迁后,在低能级;留下相同数目的空穴。(2)在高能级2E 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即使没有外界的作用,也会自动地跃迁到低能级1E 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转换为光子辐射出去,这种跃迁称为自发辐射。(3)在高能级2E 的电子,受到入射光的作用,被迫跃迁到低能级1E 上与空穴复合,释放的能量产生光辐射,这种跃迁称为受激辐射。受激辐射是受激吸收的逆过程。光子在1E 和2E 两个能级之间跃迁,吸收的光子能量或辐射的光子能量都要满足波尔条件。即1212hf E E =- 式中,s J h ??=-3410628.6,为普朗克常数,12f 为吸收或辐射的光子频率。 受激辐射和自发辐射产生的光的特点很不相同。 6、发光二极管(LED )的工作原理与激光器(LD )有所不同,LD 发射的是受激辐射光,LED 发射的是自发辐射光。LED 的结构和LD 相似,大多是采用双异质结结构,把有源层夹在P 和N 型限制层中间,不同的是LED 不需要光学谐振腔,没有阈值。(57) 7、LED 通常和多模光纤耦合,用于m μ3.1(或m μ85.0)波长的小容量短距离系统。

光纤通信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光纤通信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光通信概论总复习 1、原子的三种基本跃迁过程是:( 1、 2、4 ) (1)自发辐射; (2)受激辐射; (3)自发接受; (4)受激吸收。 2、光纤型光放大器可分为:( 1、2、3 ) (1)光纤拉曼放大器 (2)掺铒光纤放大器 (3)光纤布里渊放大器 (4)半导体光放大器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1)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等于纤芯的折射率; (2)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纤芯的折射率; (3)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小于纤芯的折射率; (4)为了使光波在纤芯中传输,包层的折射率必须大于涂覆层的折射率。 4、光纤的单模传输条件是归一化频率满足:( 1 ) (1)V<2.405 ; (2)V>2.405 ; (3)V<3.832 ; (4)V>3.832 。 5、 STM-4一帧的传输速率是( 1 )。 (1)9×270×8×8000; (2)9×270×8×8000×4; (3)9×270×8; (4)9×270×8×4。 6、光纤通信主要应用的3个波长是:(1、2、3、4) (1)850nm; (2)1310nm; (3)1550nm; (4)上述全部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3 ) (1) F-P激光器的谱线宽度大于DFB激光器的线宽; (2)DFB激光器的线宽大于LED的线宽; (3)白炽灯的线宽大于DFB激光器的线宽; (4)LED的线宽小于DBR激光器的线宽。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 ) (1)损耗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放大器克服; (2)当损耗限制比色散限制距离短时,称这种光纤通信系统为色散限制系统; (3)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放大器克服; (4)色散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的限制可用光纤非线性克服。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的优点 (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一根光纤的潜在带宽可达20THz。采用这样的带宽,只需一秒钟左右,即可将人类古今中外全部文字资料传送完毕。目前400Gbit/s 系统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光纤的损耗极低,在光波长为1.55μm附近,石英光纤损耗可低于0.2dB/km,这比目前任何传输媒质的损耗都低。因此,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2)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 (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电通信不能解决各种电磁干扰问题,唯有光纤通信不受各种电磁干扰。(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运输; (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有利于节约有色金属铜。(6)无辐射,难于窃听,因为光纤传输的光波不能跑出光纤以外。(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光纤通信系统 本词条主要介绍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通信系统是以光为载波,利用纯度极高的玻璃拉制成极细的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媒介,通过光电变换,用光来传输信息的通信系统。随着国际互联网业务和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光纤通信作为信息化的主要技术支柱之一,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光纤 光纤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的两大核心支柱,计算机负责把信息数字化,输入网络中去;光纤则是担负着信息传输的重任。当代社会和经

济发展中,信息容量日益剧增,为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光纤通信被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化的发展,成为继微电子技术之后信息领域中的重要技术。 基本光纤通信系统 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其中数据源包括所有的信号源,它们是话音、图象、数据等业务经过信源编码所得到的信号;光发送机和调制器则负责将信号转变成适合于在光纤上传输的光信号,先后用过的光波窗口有0.85、1.31和1.55。光学信道包括最基本的光纤,还有中继放大器EDFA等;而光学接收机则接收光信号,并从中提取信息,然后转变成电信号,最后得到对应的话音、图象、数据等信息。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是数字通信的理想通道。与模拟通信相比较,数字通信有很多的优点,灵敏度高、传输质量好。因此,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中传输的是二进制光脉冲"0"码和"1"码,它由二进制数字信号对光源进行通断调制而产生。而数字信号是对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产生的,称为PCM(pulse code 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调制。这种电的数字信号称为数字基带信号,由PCM电端机产生。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构成 (1)光发信机 光发信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电端机就是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 (2)光收信机 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汲去。 (3)光纤或光缆 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4)中继器

多模和单模光纤的极限传输距离

1.1000Base-SX 及1000Base-LX是什么意思? 短波长光传输1000Base-SX、长波长光传输1000Base-LX 多模光纤可以分为长波激光(称为1000BaseLX)和短波激光(称为1000BaseSX)。 2.千兆位以太网标准 问题:请问多模和单模光纤的极限传输距离是多少? 标准光纤类型光纤直径(μm)最大传输距离 1000base-sx多模 62.5 260m 1000base-sx多模 50 525m 1000base-lx多模 62.5 550m 1000base-lx多模 50 550m 1000base-lx单模 9 3000m 100base-fx 多模:2km 单模:60-70km 超过500m建议用单模! 如要上千兆: 多模 62.5/125 275米以下 50/125 550米以下 单模没有要求 如只要上百兆: 多模 62.5/125 2000米以下 50/125 2000米以下 单模没有要求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接口标准 局域网接口电缆标准 10base-t: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使用 rj-45 连接器;最大有效传输距离是距集线器 100m,即使是高质量的5类双绞线也只能达到150m 。其匹配电阻为120欧。 10base5:粗同轴电缆,采用插入式分接头;采用基带信号;最大支持段长为 500m,最多段数为100。其匹配电阻为75欧。 10base2 :细同轴电缆,接头采用工业标准的bnc 连接器组成 t 型插座;使用范围只有200米,每一段内仅能使用30 台计算机,段数最高为 30。其匹配电阻为50欧。 100base-tx:使用 5 类以上双绞线,网段长度最长可为100m。 100base-fx :使用一对多模或者单模光纤,使用多模光纤的时候,计算机到集线器之间的距离最大可到2km,使用单模光纤时最大可达10km。

光纤传输原理

三、光纤传输原理 分析光波在光纤中的传输可应用两种理论:射线理论和波动理论。前者是一个近似的分析方法,但简单直观,对定性理解光的传播现象很有效,而且对光纤半径远大于光波长的多模光纤能提供很好的近似,但在应用上有它的局限性。后者是严密的解析方法,为了全面分析光纤中光的传播、信号失真、功率损耗,特别是分析单模光纤和得出全面的定量结果,就必须采用波动理论方法,即求解麦克斯韦方程并满足光波导的边界条件。光纤传播原理的理论分析是复杂的,这里只是粗糙地进行概念性描述,并引出与光纤传输特性有关的参量。 1. 光学中的反射、折射原理 光波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因此可采用光波长λ→0时的几何光学进行分析。于是一条很细很细的光束,它的轴线就是光射线,简称射线,它代表光能量传输的方向。光在同一媒质中传播时是直线前进,在不同媒质传播时,在媒质交界面处要发生反射和折射。 如图3-12,媒质Ⅰ和Ⅱ的折射率分别是n1和n2,当光射线从媒质Ⅰ入射到界面上时,则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另一部分能量进入媒质Ⅱ发生折射,由于光波本质上是电磁波,这时可利用平面电磁波的电磁场方程式和无穷大平面交界面边界条件,求得光波的反射和折射定律(这里仅考虑传播方向的),即

式中θ1和θ1′分别是射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二者相等;θ2是射线的折射角;v1、v2和n1、n2分别为媒质Ⅰ、媒质Ⅱ中的光速及其折射率,二者关系为n=,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媒质的折射率(v)越大,在其中的光速(v)就愈低。 根据式(3-2),假设n1>n2,则sinθ2>sinθ1,必有θ2>θ1。现在逐渐增大入射角θ1,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θ2就变为90°,光不能进入媒质Ⅱ,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θc(θ1=θc),这时 (3-3) 下面考虑折射与反射的两种情况: ①在假设的n1>n2条件下,当θ1≥θc时,能量全部被反射,不发生折射,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由此可见,当光波从光密(n值大的)媒质入射到光疏(n值小的)媒质时,光射线的入射角θ1≥θc时,将发生全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