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计算

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石善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理猜想——操作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来。

二、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三、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出示: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课件出示图形)。

底面周长是28.26厘米,高是8厘米的圆柱。

(1)学生板演

(2)学生说说列式理由

(3)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V圆柱=sh

(选题意图:此题和已知圆柱的半径与高(或已知底面积与高)求体积的练习题更具知识的涵盖面,更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教师将图形变为: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课件出示圆柱和圆

锥图)

师:老师将圆柱体变成了什么形状?(圆锥)

你有什么发现吗?(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形体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感观能力)

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板书:圆锥的体积计算

(二)新授。

1、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1)师:请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比较一下两容器,你有什么发现?(等底等高)你怎么比较出来的?(指名学生说说)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等底等高

(2)猜想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

小组根据所准备的容器进行猜测,并说学生说说。

(3)验证猜想。

交流验证猜想的方法:(一:用沙子测量;二:用水测量)

让学生说说操作时应注意什么,教师引导。

(4)分组操作,并写下每组的发现结论。

(5)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

3

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1

3

V圆锥=s h×1

3或 V圆锥= 1

3

sh

(设计意图: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归还于学生,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去探究知识。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知识,将知

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演变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就是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获取知识。这样学生们才会乐于去主动探究,才会去乐于学习数学知识。)

2、试一试:将一个体积为24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削去部分的体积是()

3、即时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3.14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指名学生口答列式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

(2)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

(3)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0.6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是()立方分米。

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理由。

4、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野营帐篷,它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2.4米,(1)帐篷的占地面积是多大?(2)帐篷里面的空间有多

大?

(练习设计意图:紧紧围绕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推导公式的过程来设计有相对层次的练习题,强化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进一步理解与运用,不偏不倚地抓住重点进行练习,因为这节课是第一教时,不宜拓展太深。)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教学反思: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猜想圆锥体积方法的情境,让学生在猜测中找到验证的方法,并且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推导公式时,教师没有代替学生的操作,始终只以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起来,在这种形式下,学生运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探索。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计算

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1 3

V圆锥=V圆柱×1

3

=1

3

sh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丁集中心小学吴才香 背景分析:《圆锥的体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圆锥的体积,难点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几何形体? [说明:教师手里拿着圆柱和圆锥两个教具,通过提问使学生在意识形态中建立起几何形体,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构建合理学习氛围。] 学生:圆柱体和圆锥体。 教师: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说明:因求得圆锥的体积公式要用到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和高,这里做一下铺垫。] 学生:V=sh 教师:圆锥和圆柱底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圆形。 教师:圆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S=πr2 [说明:在计算圆锥体积时要涉及到圆形的面积,这里的安排就是想让学生计算圆锥体积时比较顺畅。] 教师:通过上节课学习,你对圆锥有哪些认识? [说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锥的结构特点。] 教师:你还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 [说明:既然给学生说的机会,学生一定会畅所欲言,这时教师要筛选出跟这节课有关的数学信息,其它问题可以课后讨论或查阅资料完成。]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 [说明: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实践操作,揭示公式 老师拿出课件,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三幅图,教师问:通过观察你能提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吗? [说明:教师之所以没问学生三幅图有什么不同,就是想让学生学会观察,并且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建立了空间观念,增加了想象空间。] 学生a:三幅图的圆柱圆锥谁的体积大?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计算》精品教 案 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的情趣。 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方法 难点:公式的推导 准备:水,圆柱教具若干个,圆锥一个,其中要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教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演示稻谷丰收的景象。师述:稻谷丰收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稻谷,他们把收好的稻谷堆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圆锥形谷堆),同学们你们认识吗?你能算出这堆稻谷的体积吗?它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同学们,我们以前研究过一些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次猜想

⑴根据我们所学过的内容,请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⑵圆锥的体积是否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呢 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底面积×高”不是圆锥的体积,而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2、再次猜想 ⑴通过模型演示, ⑵根据学生回答,从而得到如下结论: 底面积×高×1/3=体积 3、分组实验进行验证 ⑴让学生用三个不同的圆柱体和一个圆锥(其中必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进行实验。 ⑵分组讨论,分组汇报 圆锥的体积 = 1/3 ×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 用字母表示:V=1/3Sh 4、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⑴出示例1,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 ⑵教学例2、课件出示: 麦收季节,张小红把她家收的小麦堆成一个近似圆锥的麦堆,又给出测量的数据,让学生看图编一道求小麦重量的应用题。 编好后,分组讨论计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优秀教学设计

六下《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推理来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知识是“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及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 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实物、容器;沙子、水、杯子;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五一节放假期间,老师带着自己的小外甥去商场购物,正巧商场在搞冰淇淋促销活动。促销的冰淇淋有三种(课件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冰淇淋),每种都是2元钱,小外甥吵着闹着要买一只,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买哪一种合算? 生:我选择底面最大的; 生:我选择高是最高的; 生: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 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选择的哪种最合算,那么谁的意见正确呢? 生:只要求出冰淇淋的体积就可以了。 师:冰淇淋是个什么形状?(圆锥体) 生:你会求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那么你能想办法求出圆锥的体积吗? (学生猜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生:我们可以利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把它放进一个有水的容器里,求出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师:如果这样,你觉得行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最后的评价;

案例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在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比较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这是学生的内心需求和迫切需要吗,如果不是,学生难免会问:为什么要用圆柱与圆锥进行实验对比?对策:课始,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公式以及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梳理知识,形成脉络: 引导学生:对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般是把它转化成已知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再推导出计算公式;对未知圆柱体积的计算,也是把它转化成已知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再推导出计算公式。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自觉产生“能否把未知圆锥体积的计算转化成已知圆柱体积的计算”这一想法。有了以上的知识准备和认知需求,再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 实验器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水(沙子或橡皮泥)。 实验过程:把圆锥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三次恰好倒满。 实验结果:圆柱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容积的3倍,或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实验二] 实验器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沙子、天平。 实验过程:把两种容器都装满沙子,然后在天平上分别称出所装沙子的质量,两种容器容纳的沙子质量恰好成3倍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同密度物体的体积与质量成正比例,可以得出圆锥形容器的容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容积的。 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时,一般教师用来演示的教具都是空心的容器,实验对比的结果是它们的容积,难道用实心圆柱和圆锥就不能进行实验了吗,笔者进行的实验和调研测试如下: [实验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找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能够沉入水中的等底等高的实心圆柱和圆锥、长方体玻璃缸容器、水。 实验步骤:1.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测量并记录水位高度。2.把圆柱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柱的体积。3.取出圆柱,把圆锥放入容器并浸没水中,测量并记录水位增加的高度,水位升高部分的体积就等于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百度作业帮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百度作业帮 圆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体积=底×高÷3 长方形的周长=×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

×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长方体 的体积=底面积×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圆r-半径 d-直径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S=π(R2-r2) =π(D2-d2)/4 椭圆D-长轴 d-短轴S=πDd/4 立方图形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微课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推理来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知识是“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流程 (一)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二)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那么你能想办法求出圆锥的体积吗? (学生猜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师:既然大家认为圆锥与圆柱的联系最为密切,请各组先拿出学具袋的圆锥与圆柱,观察比较他们的底与高的大小关系。 1、各小组进行观察讨论。 2、各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做适当的板书。 引导学生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联系起来。 4、小组交流,在此环节着重让学生说出选择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进行探究的理由。 师:我们大家一致认为应该选择等底等高的一组,那么我们就跟求圆柱体的体积一样,就用“底面积×高”来表示圆锥体的体积行不行?为什么? 师:圆锥体的体积小,那你猜测一下这两个形体的体积的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大约是圆柱的一半。 生:……

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三人一组利用你桌子的学具,找出两组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验证我们的猜想,不过在实验前先阅读实验要求,(课件演示)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更好的合作。开始吧! 要求:1、实验材料,任选沙、米、水中的一种。 2、实验方法可选择用圆锥向圆柱里倒,到满为止;或用圆柱向圆锥里倒,到空为止。 (生进行实验操作、小组交流) 师:1、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通过做实验,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我们利用空圆柱装满水到入空圆锥,三次倒完。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 生:我们利用空圆锥装满米到入空圆柱,三次倒满。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的1/3。) 师:同学们得出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其他组也是这样的吗?生略师:请看大屏幕,看数学小博士是怎样做的?(课件演示) 齐读结论: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会用此公式计算出简单的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实验法推倒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1/3sh"中乘以的道理和来历。 教学关键:利用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柱以及也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圆锥。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实验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进行验证。 教学片段:动手操作,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你们先在心里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不要说出来,等咱们研究过以后,看看谁的猜测是正确的。 一、出示动手操作的步骤: 1、自选圆锥。 2、测量所选圆锥和圆柱底面和高之间的关系。 3、用所选的圆锥往圆柱里倒水。(圆锥里的水要尽可能的满)

4、记录实验的结果。学生开始活动。 二、根据实验的结果整理完成下表: 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等底但不等高的圆锥与圆柱圆锥的高高一些圆锥体积大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圆锥的高矮一些圆锥体积小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等高但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圆锥的底面大一些圆锥体积大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圆锥的底面小一些圆锥体积小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 三、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师:通过实验,你能推出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即:v圆锥=1/3sh 四: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推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怎么样?和你猜想的一样吗?用你最酷的表情或者动作告诉老师。看来你们今天的收获真的不小,利用课余时间些一篇数学日记,就写今天课堂上的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你的心情和想法。 教学反思: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更多的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操作与实践的过程中

圆锥的体积计算

第2单元圆柱与圆锥----圆锥的体积 伊宁县萨木于孜乡十三户小学:张志军 学情分析:我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圆锥高的概念仍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储备,因而有必要在复习阶段利用直观教具通过切、摸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透彻。学生分组操作时,肯定能借助倒水(或沙子)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但是他们不易发现隐藏在实验中的“等底等高”的这一条件,这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盲点。为凸显这一条件,可借助体积关系不是3倍的实验器材,引导学生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又表到里、层层逼近的过程,进行深度教学加工。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 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 自主探索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 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 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3 1) 板书: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3 1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 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 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 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微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体积》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14页圆锥体积推导过程。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 ◆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水平,发展空间观点。 ◆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等底等高的空心圆锥和圆柱各一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从以往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体积公式都是采用底面积乘高计算体积,自然猜想到圆锥体积很可能也是底面积乘高。 2、验证 通过课件演示,用圆底乘高只能得到刚学过的圆柱体积,而这个圆柱是与圆锥同底等高,而不是圆锥体积。再引发学生思考圆锥体积与和它同底等高的圆柱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找出相对应的倍数关系同样也能够得到圆锥体积。 (二)实验探究,得出关系 1、直观引入直觉感受 播放一位同学用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和圆锥做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圆锥的体积与相对应的圆柱体积之间有联系,直观理解“圆锥体积刚好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推导公式,内化认知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是这个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三分之一,所以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的推导过程再一次利用课件强调三分之一的来历。 3、公式灵活使用 只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能够求出体积,也能够知道圆锥的半径和高求出体积。 段圆柱形钢材,底面直径10厘米,高是15厘米,把它加工成一个圆锥零件。根据以上条件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得出哪些数学结论?(可小组讨论) 五、教学反思 教学圆锥的体积是在掌握了圆锥的理解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发现圆锥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学生感到非常简单易懂,所以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本课在理解了圆锥公式后再次强调三分之一的来历,让学生加深对三分之一的理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绝绝大部分不忘记乘上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实验的直观让学生加深理解。如果条件允许更应让学生模仿实验自己亲自体会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让孩子亲历教学的验证过程,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则教学效果更佳。 六、微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白朝小学吴仕贵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

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个 水槽6个(装有适量的水)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圆锥的体积(1)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教材25、26页,练习四部分习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联想和猜测、小组实验、合作探究、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样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向学生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 教学准备:各种圆柱形、圆锥形容器、水、实验报告单 一、联系生活,激趣设疑 1、故事激趣 2、引出课题

(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想法)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非常棒!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来引出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很顺利地引出课题,达到了激情激趣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推导公式 1、学生猜想 师: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2:圆柱和圆锥是两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不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 生3:我想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 2、验证猜想 (1)、师提出实验要求 师:老师也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吧!现在请你们拿出各自准备的学具,每6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发一份实验报告单,你们边实验,边填写报告单。 (2)、学生实验探究 (3)、发现规律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完整版)《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练习题

《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2、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2、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及其体积的应用 【知识点讲解】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 (4)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5)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2.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31×圆柱的体积=31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31 Sh 【巩固练习】 一.填空 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圆柱的体积 是圆锥体积的( ).

2.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5.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2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 6.将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一共削去()立方分米的木料 7..一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一共60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底面积是()平方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2倍,圆柱体的体积就扩大4倍。() 2.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比是3:1 () 3.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相等。() 4.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5.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三.解决问题。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6米,其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3.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发现关系,得出公式。 教学难点:发现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一个圆柱、三个圆锥(分别与圆柱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直尺、大米。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1.电脑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 夏天,森林里闷热极了,小动物们都热得喘不过气来。一只小白兔去“动物超市”购物,在冷饮专柜熊伯伯那儿买了一个圆柱形的雪糕。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狐狸看见了,它也去熊伯伯的专柜里买了一个圆锥形的雪糕。小白兔刚张开嘴,满头大汗的狐狸拿着一个圆锥形的雪糕一溜烟跑了过来。(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雪糕是等底等高的。) 2.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狐狸贪婪地问:“小白兔,用我手中的雪糕跟你换一个,怎么样?(如果这时小白兔和狐狸换了雪糕,你觉得小白兔有没有上当?) 问题二:(动画演示)狐狸手上又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锥形雪糕。(小白兔这时和狐狸换雪糕,你觉得公平吗?) 问题三:如果你是森林中的小白兔,狐狸手中的圆锥形雪糕有几个时,你才肯与它交换?(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同学汇报)过渡:小白兔究竟跟狐狸怎样交换才公平合理呢?学习了“圆锥的体积“后,就会弄明白这个问题。 3、复习。 下面几种立体图形中(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哪些图形的体积我们已经学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我们可以用统一的什么计算公式来表示? 3、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圆锥的体积公式可不可以也用V=sh来表示?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明确学习目标。 二、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第一步:小组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别用1、2、3号的圆锥装满大米往圆柱里倒3次,比较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的3倍的大小。并填实验报告。

2019《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doc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文章 内容由收集 !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 《圆锥的体积计算》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运用公式计算 圆锥的体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操作、概括推理和创 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关 键 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 高圆 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三、教具和学具准备 学具:( 4 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准备用硬纸自制等底等高、 圆柱和圆锥各一对,黄沙一堆。 教具:多媒体课件,透明的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 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一对。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模拟场景,呈现问题 师:同学们,小明有一个问题,看谁能帮助他解决。咱们一 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上学期,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深圳珍珠乐园玩,那 里很多娱乐设施,小明玩得很开心,可就是天气有点热。他 来到雪糕店想吃雪糕,看到有两种雪糕,一种是圆柱形的, 2 元一支,一种是圆锥形的,0.5 元一支,小明比一比圆柱形雪糕和圆锥形雪糕底面相等,高度也相等,你们认为买哪 种雪糕合算呢? 生 1:买圆柱形的雪糕。 生 2. :买圆锥形的雪糕。(课堂气氛激烈,议论纷纷)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圆锥的体积计算好吗?[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知识经验,模拟春游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数学源 于生活,并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理。) 再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悬念中提 出学习目标,明确探索的方向,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悬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乐天溪镇陈家冲小学朱爱荣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p25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8个水槽8个(装有适量的水)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60平方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口算下列圆柱的体积。 ①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 6 厘米, 体积 = __________ ②底面半径是 2 分米,高10分米, 体积 = __________ ③底面直径是 6 分米,高10分米, 体积 = 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3、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出示教具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圆柱、圆锥各1个,分组试验,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集体评议。(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是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活动,初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探究活动二开展作好了铺垫。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圆锥的体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P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创新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式及运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圆锥各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组。 出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立体图,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1、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点? 2、求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出示课题:圆锥体积计算) 二、导学题组: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计算圆柱的体积,那么圆锥的体积在哪里呢?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它。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2、谁能说一说圆锥的体积在哪里,出示圆锥的实物,让学生对着实物

讲出()。 3、教学用实验的方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 (1)讨论体积的研究方法。 师问:想、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呢? 学生说出各种情况后,教师强调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2)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实验过程:①把圆柱容器的底面和圆锥容器的底面合在一起,两个底面完全重合。 提问:这说明什么?(底面积想等) ②讨论等底、等高再把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平级,猜一猜它们谁高一些,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高的长短。量一量它们的高是不是相等。 ③谁能说一说,这个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什么关系。(等底等高) ④在空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土,用尺刮平,然后倒入空圆柱容器里。 ⑤观察思考: a、圆锥容器装沙几次把圆柱容器装满。 b、这时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1)实验体积: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板书等底等高) 提问:是不是所有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等底等高才是) (2)实验说明: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教学,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重难点部分,是小学学习 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飞跃,通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较深入地理解几何体体积推导方法的新领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锥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 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直观引导学生经历“猜测、类比、观察、实验、探究、推理、总结”的探索过程,理解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 总结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并且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觉猜想——试验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践运用”探索过程,获得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能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自觉养成与人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在教学中采用放手让学生操作、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

让学生在研讨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运用学过的圆柱知识迁移到圆锥,得出结论。所以对于新的知识教学,他们一定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教法学法】试验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底等高圆柱圆锥各6 个 水槽 6 个(装有适量的水)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识 1、你能计算哪些规则物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激发激情 展示砖工师傅使用的铅锤体(圆锥),你能测试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数学的形式进行设置情景,引疑激趣迁移,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课题:圆锥的体积) 三、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探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一:(分组试验)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1、猜想:猜想它们的底、高之间各有什么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圆柱、圆锥各 1 个,分组试验,试验后记录结果;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集体评议:(注意汇报出试验步骤和结论) 4、教师介绍数学专用名词:等底等高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活动,初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为探究二活动活动开展作好了铺垫。 探究二:(分组试验)研讨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1、大胆猜想: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2、试验验证猜想:每组拿出水槽(装有适量的水),通过试验,你发现了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边试验边记录试验数据(教师巡视指导每组的试验) 3、小组汇报试验结论(提醒学生汇报出试验步骤) 教学预设:(1)圆椎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3 倍;(2)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3)当等底等高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等等。 4、通过学生汇报的试验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试验结论。 5、你能用字母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学生反复朗读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自主猜想、感知、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突破了本课的难点,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探究三:(伸展试验---演示试验)研讨不等底等高圆柱与圆锥题的体积是否具有三分之一的关系。 1、观察老师的试验,你发现了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各有什么关系?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推导公式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求出圆锥的体积。 生1:变成圆柱体。 生2:变成长方体。 生3:放入水中求上涨的水的体积。 生4: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量杯或量筒。 …………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把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更为一般的计算圆锥体

积的方法。你愿意选择哪一种立体图形来作为研究的工具? 生:圆柱体。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和圆锥的共同点很多,都有一个曲面,而且底面都是圆形。 生:我猜想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师:请各小组从实验器材(两只圆柱和两只圆锥容器)中选一只圆柱和圆锥,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 二、动手实验,合作探索 师:请小组合作,利用圆柱容器、圆锥容器、水进行实验,共同探究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6个小组展开合作实验:有的拿着圆柱,有的拿着圆锥,用圆锥装水往圆柱里倒,有的用圆柱装满水再倒入圆锥,有的观察水的高度,有的记录实验数据。必须说明的是,其中三个小组使用的圆柱和圆锥分别是等底等高的,另外三个小组使用的分别是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或底高均不相等的。 三、汇报交流,引出冲突 师:通过实验,你们有何发现? 组1:我们实验时,用圆锥三次装满水连续倒在圆柱里,圆柱正好装满。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组2:我们用圆柱装满水往圆锥里倒,等到圆锥第三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是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再次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从而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先创设了“一堆圆锥形小麦”的简单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来体会圆锥体积的含义,并提出“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的问题。接着,教材安排了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教材先呈现了“类比猜想”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来提出猜想,但“底面积×高”计算的是圆柱的体积,所以学生会想到圆锥体积可能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一,学生可能进一步猜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在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教材中呈现了用做实验来“验证说明”的方法,即用一个空心圆锥装满米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来验证,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 接受教育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学生在学生学会推倒圆柱体积公式,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而为本课自主研究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实际生活运用。学生对生活化的教学知识感性趣,凡事想探究明白,学生有积极探究的心向,让学生在探究中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从而喜爱数学。 三、设计理念: 本着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理念,本课以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为主线,以引导猜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为基点,通过实际应用训练使学生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理解运用知识。 在教学策略上,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猜想释疑、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中,自觉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解决问题的乐趣,逐步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