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教案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教案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知识点复习教案

课前小测

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 .大小相同 B.方向相同 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D.三要素相同

2、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 A .地面上的小车从向西运动变成向东运动一定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的缘故

B .“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C .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3、测一个约6N 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

A. 量程10N ,分度值0.2N

B. 量程5N ,分度值0.1N

C. 量程15N ,分度值0.5N

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4、重约600N 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

A .一只鸡

B .一头耕牛

C .一头大象

D .一个成年人

5、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感知力的存在。下列现象中,不能..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A.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 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 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 、拉弓变弯了

6、如图5,质量是0.5kg 的字典,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面能正确表示字典受力的示意图是(g =9.8N /kg) ( )

7、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因素有(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与1N 的力的大小相当的是( )

A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B 、一头大象的体重

C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

D 、托起一只蚂蚁所用的力

8、如图3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9、下列情况中产生的力,哪些不是弹力( )

A 、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 、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C 、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D 、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10、物体重 49N ,它被送到月球上时的质量是 kg.

11、一条质量为50kg 的大蟒蛇吞吃一只小猪后,体重达到600N ,被吞吃的小猪的质量是 kg 。(g=10N/kg )

12、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B 、重力作用不需要地球与物体相互接触

C 、玩具“不倒翁”就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D 、走钢丝的运动员,手中都握有一根长杆是表演的需要

13、在图7中画出质量为5kg 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取g =10N/kg )

图5 图 3 图7

第八章力和运动知识点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2)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

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 原来运动的

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类型一: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所做实验

1.我们可以用上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1)指出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相关因素:(注:至少指出三个)

(2)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小车运动的距离。

(3)想象如果图丁所示是一绝对光滑板,且空气阻力为零,则小车的

运动情况为: 。

(4)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5)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6)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的越。

(7)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_____力和_______________力相平衡,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根据实验事实和一定的理论推理,揭示自然规律是研究科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

度下滑的小车。①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短②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很长④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运动路程较短⑤在水平平整的木板表面上,运动路程较长。则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事实①④⑤,推论②③

B.事实①④⑤,推论③②

C.事实①②③,推论④⑤

D.事实①③②,推论⑤④

类型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

A.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B.科学家猜想的基础上

C.间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D.实验和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基础上

2.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类型十九:力与运动的关系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二、惯性:

(1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关于惯性的好与坏: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类型二:惯性的理解

1.秦动同学做物理小制作时,发现锤子的锤头与木柄之间松动了。他将锤子倒着举起,用木

柄的一端撞击硬木凳,锤头就紧套在木柄上了,如图所示。他利用的物理知识是【】A.惯性 B.速度 C.压力 D.压强

2.飞机在高空空投物品时,不能飞到目标正上方投放,而是要适当提前投放才能命中目标,

这是为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

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汽车车速太慢B.汽车紧急刹车C.汽车缓慢启动D.汽车突然加速

4.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

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上升越来越慢B.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最终落回地面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类型三:惯性识图

1.如图2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

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

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第二节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 不受力 或受到 平衡力 作用下都会保持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平衡状态. 补充内容:

1、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2、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注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类型四:二力平衡实验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

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 的探究方案中研

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

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

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

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

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类型五:平衡力的理解

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2.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3.举重比赛要求运动员将杠铃举过头顶后,在空中至少静止3秒钟,在这3秒钟内【 】

A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 .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运动员在用力向上支持杠铃,因此他对杠铃做了功

D .杠铃对运动员的压力和人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类型六:弹簧测力计两端拉力

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N B .2N C .4N D .8N

类型七: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1.一重为10N 的台灯静止在水平书桌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 .台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台灯受到的重力和台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台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台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2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类型八:平衡状态力的关系

1.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进人火星大气层向火星北极地区降落,打开降落伞后,“凤凰号”在竖直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降落伞和探测器受到的火星大气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之间的关系是F1___F2。 类型九:物体受平衡力的频闪照片

1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下面四个图是小严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类型十:外力完全消失

1.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 、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2.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 .落到地面上

D .立即停止运动

类型十一:速度的大小与平衡力无关

1.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 ,乙的速度是5m/s ,所受阻力F 甲、F 乙之比是【 】 A.3:5 B.2:5 C.5:3 D.1:1

第三节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 互相接触 的物体,当它们 相对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阻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 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 匀速 运动,读出这时的 拉力 就 等于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③ 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接触面 粗糙程度 相同时, 压力越大 , 滑动摩擦力越大 ;

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 粗糙 , 滑动摩擦力越大 。

注。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3、应用:

增大滑动摩擦的方法有:

①增大压力; ②接触面变粗糙; ③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①减小压力; ②使接触面变光滑; ③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

④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4、分类:

5、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 的方向 相反 。

6、在相同条件( 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下, 滚动摩擦 比

类型十三:利用平衡力求摩擦力

1.体重500 N 的吴力同学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他所受的摩擦力【 】

A .等于500 N ,方向向下

B .等于500 N ,方向向上

C .大于500 N ,方向向下

D .大于500 N ,方向向上

2.一个重4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推力为18N 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N 。

3.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 的相同物块A 、B 叠放在一起,受到10N 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

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B 受到的阻力为 N 。

4.如图12所示,放在M 、N 两水平桌面上的P 、Q 两物体,分别在FP =5N 、FQ=3N 的水平

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 .桌面M 一定比桌面N 粗糙

B .P 的速度一定大于Q 的速度

C .P 的质量一定大于Q 的质量

D .P 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 受到的摩擦力

类型十四:推物体没推动推力与阻力的关系

1.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

上的汽车,但汽车仍然保持静止,则【 】

A .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 .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

.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 .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类型十二: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无关

1. 范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 10N 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 20N ,则水杯受到手的摩擦力为 N ;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 ,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摩擦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课堂练习】

1.下图所示的各物体中,所受的两个力是彼此平衡的有( )

2.一个人用1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只重40N 的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以及合力方向正确的是( )

A.合力大小为6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合力大小为6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合力大小为14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合力大小为140N ,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3.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0.4N 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水平拉力增大为0.6N ,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0.4N

B.0.6N

C.0N

D.0.2N

4. 如图2所示,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向左的拉力F 1、向右的拉力F 2及摩擦力f 的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若F 1=4N ,F 2=10N ,则( )

A.f =6N ,方向向左

B.F 1与f 合力的大小是4N ,方向向左

C.F 2与f 合力的大小是2N ,方向向左

D.在物体上叠放一个重100N 的物体,拉力不变,物体仍静止时,f 将增大

5.物体A 只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 1与F 2的作用,对于F 1、F 2的合力F 的大小以及物体A 运动状态的

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F 1与F 2方向相反,F 一定为零,物体A 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若F 1与F 2方向相同,F 一定不为零,物体A 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若F 1与F 2方向相反,F 一定为零,物体A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若F 1与F 2方向相同,F 一定不为零,物体A 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6.如图3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 拉力并

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7.判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不正确的是( )

A.大小均为10N 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始终为零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8.用水平力F 将一木块压在竖直墙上保持静止(如图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力F 与木块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力F 与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水平力F 增大,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随着增大

D.木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 图4

9.有些同学放学时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10.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一项新技术装置,安装在轿车方向盘内,特定情况下会

“蹦”出来,以保护人体免受硬物撞击而受伤,如图5所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它最有可能“蹦”出来( )

A.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轿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进时

C.轿车前端与其他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D.轿车启动时

11.工人师傅用80N 的水平向前的推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前进.突然,他发现正前方不远处有一位老人,为了避免相撞,他立即用200N 的水平向后的力拉车.当车仍水平向前运动时,它所受力的合力的大小是( )

A.280N

B.200N

C.120N

D.80N

12.一位乘客站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他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与甲板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不考虑空气阻力).

13.一个重为50N 的物体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加10N 的水平拉力,则它在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若将该物体用绳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N ;若使物体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则向上的拉力应为_________N.

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200N 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速度为4m/s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若速度为1m/s 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 N ,合力为_________N ,若将拉力增大,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15.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力将匀速下落,它的体重为650N ,伞重200N ,若人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为 N ,伞受到的阻力为 N.

16.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东,大小为20N ,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60N ,方向向西,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_.

17.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 的水平

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

量为4kg ,乙物体的质量为6kg ,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 ;如果当拉

力F 增大到20N 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

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 N.

18. 重35000N 的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则直升飞机受到的空气作用力是

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__,若直升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则直升飞机受到的是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19.足球停在操场上,被人踢了一脚,开始在操场上滚动,同时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下来,问:

(1)足球从静止变为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足球的速度由大变小最后停下的原因是什么?

20.为什么人在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会向前跌到;而不小心踩着一块瓜皮,会向后摔倒? 图

5

图1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图一)

2、如图二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二)

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4、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

6、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7、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8、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

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二、填空题

2、如右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

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

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9乙所示),则

推力F2= N。

3、骑自行车的人用力捍闸来刹车,这是用增大__________的方法,使闸皮和钢圈间的摩擦力增大。

4、体育运动中的射箭,弓对箭的_____力使箭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______ .

5、如右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铺有薄桌布,桌布上放置盛有水的两个杯子。当猛地将

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杯子随之运动(选填“会”或“不

会”),这表明杯子。

6、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要减小箱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填写一种可操作方法)

7、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火箭成功送上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你结合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船正常运行期间,处于失重状态的航天员的质量 (填“变了”或“不变”) 惯性(填“没

有”或“仍具有”)。

②飞船在太空遨游21h,绕地球14圈,飞行约61万km,则飞船的速度约为 km/h。

三.作图与实验

1、如图下图五所示,工人用200 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图示.

2、一球体从空中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N,已知小球受到的合力为9N,请用力的图示画出图六小球受到的重力.

3、如图七,一物体m被传送带从A点匀速送到B点,请在图中用示意图表示m受到的力。

图五图六图七

4、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已完

成了图中的甲、乙两步实验,由此他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中考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 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 位置。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4.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C.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7.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原处不动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对这两个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球转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网袋静止时,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网袋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所受到的拉力大于它的重力 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3.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 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 4.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5.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 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 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 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 6.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7.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电子教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 和力

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本节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基础达标训练】 1、(2013?黑河)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2、(2013?河北)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3、( 2013?鄂州)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失去重力 B、速度为零 C、仍有向上的速度 D、速度反向【能力提高训练】 4、(2013?龙岩)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5、(2013?陕西)下列说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6、(2013?东营)如图1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车突然加速 D、车突然减速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 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2.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3.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4.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乙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 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3.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4.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5.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 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6.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7.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大小相同的两个力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C.弹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9.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新人教版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3.知道二力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l.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2.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浯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体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对科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的平衡. 学习难点惯性现象的解释. 学习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引导学生正确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分析法:在学习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惯性的概念,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 惯性小车、斜面、光滑木板、毛巾、棉布、棋子、直尺、长方木块、两个定滑轮、钩码若干、细绳、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收集与教材P16图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 ·自行车比赛中冲过终点的自行车. ·滑冰比赛中到达终点后的运动员. ·被小朋友弹出去的琉璃球.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这些现象,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 左下角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 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P 16 伽利略和古人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实验,分析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什么?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的条件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实验中要观察小车从斜面滑下后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中相同的条件是:都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不同的条件是:平面上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有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 (建议答题时间:45分钟)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三市一企)哪位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 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爱因斯坦 B. 牛顿 C. 伽利略 D. 亚里士多德 2. (2018柳州)小宁想通过一个例子给学弟们讲解惯性,下列实例中最恰当的是() A. 水总往低处流 B. 磁铁可以把铁钉吸过来 C.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 D. 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无法立刻停下来 3.(2018嘉兴)近年来,车贴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下列车贴中的提示语属于防止因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4. (2018菏泽)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5. (2018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 A.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 (2018广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G甲>G乙,甲受到的摩擦力() 第6题图 A. 大于 5 N B. 等于5 N C. 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 等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7.(2018南京)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手推木块向右压缩轻质弹簧至图甲所示位置;松手后,木 块最终静止在图乙所示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7题图 A. 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 B. 木块离开弹簧后最终会停下,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木块离开弹簧后减速运动过程中,水平面对木块的阻力不变 D. 图乙中,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 8. (2018盐城)2018年2月,我国运动员武大靖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 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__________.滑过终点线后,由于________他仍向前滑行. 9.(2018宜昌)如图,冰壶比赛时,运动员需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运动.一名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 质并不相同;蹬冰鞋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而滑行鞋的鞋底为塑料制成,由此可以判断________(选填“橡胶”或“塑料”)的粗糙程度更大一些;运动的冰壶最终会慢慢停下来,是因为摩擦力改变了冰壶的________. 第9题图 10.(2018铜仁)著名的北盘江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起重机将一个重为3×103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匀速提升到桥面,在此过程中,吊绳对重物的拉力为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 11. (2018百色)在水平地面上,用15 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30 N的物体,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_N;当水平推力变为20 N时,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12.(2018安顺)如图所示,物体重 5 N,一人用20 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单元备课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成立条件及其应用。 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特性,同时理解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关系。 3.知道二力平衡条件,掌握二力平衡的应用。 4.通过实验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5.通过实例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和摩擦力,全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注重讲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第二部分讲述二力平衡的条件;第三部分着重研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及改变方法。本章是在第一章“机械运动”和第七章“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和力的初步知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章所学力学的延伸,又是继续学习“压强”“浮力”等各章的预备知识,同时更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我们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因此,本章由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引领学生走进运动和力的世界,学生是否领会牛顿第一定律,能影响到学生对整个力学课程的理解与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力学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也是物理学的基础。这些内容对于后面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以及高中的进一步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

本章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并进一步体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力学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 三、本章重、难点 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难点:1.力的示意图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生活现象 3.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方向 四、重点内容处理建议: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与力有关的现象。通过实例体验力与运动的关系。通过生活的经历初步认识力,然后通过观察、实验和引导等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和摩擦力的理解。

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测试卷

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6分,共60分)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A. 物体会立即停下来 B. 物体将慢慢停下来 C.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 A. 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 B.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 C. 禁止汽车超载行驶 D. 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 4.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A. 将立即下降 B. 由于惯性,将继续上升 C. 由于惯性先上升一段距离后再下降 D. 小石头静止在空中

5.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如图所示的为“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 B.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中的两 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木块来代替小车 7.如图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 B. C. D. 8. 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题含答案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只木箱,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 B.木箱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D.木箱所受的重力和木箱对地球的吸引力为一对平衡力 2.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前B.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之后 C.落在车厢内原来起跳点D.不确定落点的位置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斜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两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下移动至与左侧滑轮在同一水平线上,松手 4.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5.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 教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现象,能用惯性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平衡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 3、知道三种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一、力和运动的关系展示(引导学生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inertia)。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3.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和平衡力 4.二力平衡条件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的两个力 5.重点实验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例1、如图所示的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滚上另一个斜面。继续减少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只需填写序号)。(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属于可靠事实的是____,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________。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 ⑵测量方法: ⑶如图: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比较甲、乙图可得: 比较甲、丙图可得: 该研究采用了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等无关。 6.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学生练习巩固、反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 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基础卷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2.如图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假若卫星运动到远地点位置时所有外力消失,那么卫星将会() A.在远地点静止B.沿远地点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落回地球D.仍然会沿着原来的椭圆轨道匀速运行3.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4.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裎(处在最低位置时高度为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动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5.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

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6.为了保证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轮先接触地面 B.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后轮先接触地面 C.起飞时前轮先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D.起飞时前、后轮同时离开地面,降落时前、后轮同时接触地面 7.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 9.电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电视机受到的重力 C.电视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F 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10.如图所示,重200N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15N 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到的拉力增大为18N时,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课题:牛顿第一定律序号:04 主备课人:审核人:备课时间:2013年3月5日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推理。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一切物体在没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原来运动的物体, 2、什么是惯性及惯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学生观察教材P16图8.1-1,以及亚里士多德和伽俐略分别对上述类似现象进行各自形成各自看法,思考他们的看法谁对。 实验观察:(1)给水平面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2)让小东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记下小东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示:小纸条上压重物,放在水平桌面上,快速抽去纸条,发现什么现象? 讨论:①火车作同速直线运动,坐着的人竖直向上抛苹果,它还会落回手中? ②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棋子,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上述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牛顿第一定律 归纳2: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惯性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惯性,与__________有关。 (3)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惯性的利用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练习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3.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 A.B.C.D. 4.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5.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 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6.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7.体检时,小宏静立在体重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彼此平衡的是 A.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受到的支持力 B.小宏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C.秤受到的重力与秤对小宏的支持力 D.小宏受到的重力与秤对他的支持力 8.电视机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与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电视机受到的重力 C.电视机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方向仍是竖直向下的 B.一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受重力,下落过程中也受重力作用 C.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D.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10.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两个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 F1=5N,F2=3N.那么物体 B 受物体 A 和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应分别为 A.5N、3N B.5N、2N C.2N、3N D.3N、5N 11.关于静止在桌面的物理课本,关于其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第八章 运动和力复习题附解析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大小为8N的恒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做加速直线运动。B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水平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可能是() A.3N B.4N C.5N D.6N 2.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 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 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无人机上,图甲中无人机带着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图乙中无人机带着小球水平向右运动;两图中,小球与无人机均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可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甲图中,若悬挂小球的细线突然断了,小球立刻向下运动 C.乙图中,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4.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5.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6.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7.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8.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 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 3 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 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课导学案 主备人:罗长海审核人:张红敏 课型:复习时间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3、通过复习,了解摩擦力,认识其作用教果。 学习重、难点: & 重点: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摩擦力的方向。 自学导航一 看课本16—17页内容,说出运动与力的关系,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记住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会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1.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吗 2、回顾探究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要控制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保持不变,控制方法:同一小车从斜面滑下。 (2)水平面铺上棉布的的目的: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 《 (3)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3、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 4、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定律。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 自学导航二 … 看课本20—22页内容,知道平衡状态、平衡力。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判断平衡力。 1.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2.回顾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 (1)两边各加不同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小车:。 两边各加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看到小车:。 结论:静止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大小时才可能继续保持静止状态。 (2)用手按住小车不动,把两个吊盘放在同一侧,两盘加入相等的砝码,放手后可以看到小车:。 ) 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方向才可能静止。 (3)在两盘中加相等的砝码,使小车静止,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以看到小车:。 结论: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才可能静止。 (4)用两个相同的小车分别系住一个吊盘,用手按住,保证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可看到小车:。 结论:二力平衡说的是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总结: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

上海七宝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 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上海七宝第三中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运动和力中考专项复习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3.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4.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 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 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 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

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6.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 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 8.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 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 9.小明得到一个玩具吹镖(由一个细长筒和金属镖头组成),想试着用它去射地上的目标.他把重为G的小镖头以一定速度正对着目标A点吹出,如图.忽略镖头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下列关于镖头能否射中A点的预测中,正确的是() A.一定能够射中A点 B.一定射在A点左侧 C.一定射在A点右侧 D.控制速度大小,以上都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