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深圳龙岗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深圳龙岗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物理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深圳龙岗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

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欣欣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

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 2A”、乙“20Ω 1A”),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电路的连接;

(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欣欣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 R的阻值,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R图像,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

(4)在上述实验中,欣欣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为了完成实验,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______ 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__V;(5)当欣欣改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则欣欣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串一个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那么这个定值电阻的范围是________;(6)除了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方案以外,欣欣想到原有器材不变,调整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完成实验,他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是________。

【答案】定值电阻断路在电压不变

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A 2.5 甲2~12Ω 2.7V~3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如图所示;

(2)[2]乙图中,左表为电压表,示数满偏,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右边为电流表示为0,说明电路断路或总电阻很大,由此可知,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了。

(3)[3]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值的乘积为2.5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这说明:在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4][5]根据图丙所示的I?R 图象知,电阻两端的电压

U =IR=5V ×0.5A=2.5V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变大,为保持电阻的电压不变,应增加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 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

(5)[6]当用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即使将“10Ω2A ”的变阻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10Ω连入电路,由欧姆定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U R R +滑= 4.5V 15Ω10Ω

+ =0.18A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 小=IR =0.18A ×15Ω=2.7V>2.5V

所以,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则小明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甲“10Ω2A ”。

[7]如果串一个定值电阻就能完成实验,则滑动变阻器取最大值10Ω时,R 串最小,即满足

U R =

U R R R ++滑最大串最小 ?R =2.5V

即 4.5V 15Ω10ΩR ++串最小

?15Ω=2.5V 解得R 串最小=2Ω;

滑动变阻器取最小值0时,R 串最大,即满足

U R =U R R +串最大

?R =2.5V 即 4.5V 15ΩR +串最大

?15Ω=2.5V 解得R 串最大=12Ω,故这个定值电阻的范围是2~12Ω。

(6)[8]由(5)知,使用“10Ω2A ”的滑动变阻器时,电压表能达到的最小示数为2.7V ;电压表量程为0~3V ,当电压表示数U 大=3V 时, 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 滑2=4.5V?3V=1.5V

当定值电阻为15Ω时,根据分压原理有

2U U 滑大=15Ω

R 滑 则

R 滑=2U U 滑大×15Ω=1.5V 3V

×15Ω=7.5Ω 该滑动变阻器能满足要求,所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可以为3V ;

综上,除了更换滑动变阻器的方案以外,小明想到原有器材不变,调整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可以完成实验,他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范围是2.7V ~3V 。

2.电源电压为6伏、待测电阻R x 、标有“20欧1安”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各一个(其表盘如图所示),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器材均完好.他先将除电压表以外的元件串联连接,再将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并联接入电路中.他把变阻器滑片从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读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14安~0.26安.当他移动滑片至电流表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观察到某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为另一电表的两倍.

(1)请画出小闵连接的电路图;

(____)

(2)请完成将表格填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U x (伏) I x (安) 电阻R x (欧) 1

____ 0.14 2 ____ ____

3____0.26

【答案】

【解析】

据题意,当电流表示数为0.14A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最大值为20欧,

==?=,当他移动滑片至电流表指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 IR0.14A20Ω 2.8V

针位于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观察到某电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为另一电表的两倍,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因此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故电路图如下:

②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小为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2.8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U1=U?U滑1=6V?2.8V=3.2V;由欧姆定律得: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由图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18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8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得:U2=U?U滑2=6V?1.8V=4.2V;当电流表的示数最大为0.26A时,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

0V,则U3=U=6V;故答案为如下图:

3.为了节能,正明中学为教室安装了光控照明系统,有效避免了“长明灯”的现象.光控系统用光敏电阻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元件(光越强,照度

越大,照度的单位为1x).某光敏电阻R P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纸中描绘出光敏电阻随照度变化的图线_____.其阻值随照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

(2)如图所示,当1、2间电压上升至4V时,控制电路自动启动照明电路.请利用所给器材在如图虚线框内设计一个电路______,给1、2两端提供电压,并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至1.0(lx)时,照明电路启动.(控制电路对你所设计电路无影响)

器材:电源(电压为6V),开关S及导线若干,其他器材如下表.

在你所设计的电路中,电阻箱的阻值应调至______kΩ;

(3)某同学在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调试时,发现照明电路过早启动.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______.

【答案】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10 增大电阻箱R的阻值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变化的规律是: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2)电路如图2所示。

控制开关自动启动照明系统,给1、2两端提供电压,要求当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 1.0(1x)时启动照明系统,即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Ω,其两端电压为4V,而电源电压为6V,所以应串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6V?4V=2V,根据串联分压可

知:

2042

21

U R V

U R R V

====

光光

箱箱箱

,所以电阻箱的阻值为10kΩ。(3)照明电路过早启动,必

须想办法让光敏电阻的阻值降低,则光敏电阻分担的电压减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阻箱分担的电压增大,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该增大。

点睛:照明电路过早启动,必须想办法让光敏电阻的阻值降低,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的关系判断出电阻箱阻值的变化即可。

4.小红按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

①若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这说明小华在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

②若电压表示数约为3V,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0,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使上述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认为还应进行下列的哪一项操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A.换用电压不同的电源再做实验

B.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做实验

【答案】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没有在最大值

处电阻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

【解析】

【分析】

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滑片向右移,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故滑动变阻器应将左半段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和电源连接的部分电路正常;物理实验中,使结论更具普遍性的方法是多做几次实验.

【详解】

(1)①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即滑片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又上面已接D,故下面接A;

②电源使用两节干电池,故电压表选用0~3V量程,与定值电阻并联;

如图所示:

(2)①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当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最大阻值状态,而本题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没有在最大值处;

②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中有断路,再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判断出电路故障.电压表示数为3V等于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和电源连接的部分没有断路,所以故障是电阻断路了;

(3)在表中:导体的电阻一定,导体两端的电压从1V到2V再到3V,相对应的,导体中的电流从0.1A到0.2A再到0.3A.电压增加几倍,电流也增加几倍,故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4)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多进行几次实验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故选B.

故答案为(1)如上图;(2)①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没有在最大值处;②电阻断路;(3)电阻一定

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B.

【点睛】

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位于最大阻值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5.实验课上,小明班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片向右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_________

(2)小明首先选用了阻值为1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__A,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接下来小明应保持____不变,不断改变____,并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

(4)同学们陆续完成实验,分析数据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其中小明、小刚、小民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

电阻R=10Ω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0.950.160.20

表二

电阻R=5Ω

电压U/V0.5 1.0 1.5

电流I/A0.100.200.30

表三

电阻R=15Ω

电压

1.0

2.0

3.0

U/V

电流I/A0.070.140.20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

(5)在交流分享过程中,同学们对比各组的实验数据时有了新的发现,请你分析表一、表

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会发现____。

【答案】 0.1A 电阻滑动变阻器

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电阻值越小,电压跟电流的比值越接近电阻值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故电压表应当并联在电阻的两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的过程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故应连接电路图如图所示。

(2)[2]由图中电流表读数可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3)[3][4]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关系,故应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阻值,来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通过电阻的电流变化。

(4)[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电阻保持一定时,加在电阻上的电压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

(5)[6]表一、表二、表三实验用的电阻大小不同,由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当电阻为5Ω时,电压跟电流的比值最接近电阻值大小,所用电阻电阻值越大,电压跟电流的比值偏差越大。

6.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用到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三种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A:“10Ω 1.5A”、 B:“20Ω 1A”、 C:“50Ω 1A”)、开关、新干电池三节、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成的电路如图甲所示,他连接的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连线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______;

(2)排除故障后实验时,闭合开关前,小红发现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他要对电压

表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要测出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实验时所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______(选填规格的编号即可),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U/V 1.0 2.0 3.0

I/A0.10.20.3

(4)实验小组的张同学只用了其中的电源、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可用R0表示)及导线和开关测出了实验室中的一个标牌糢糊的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 x,

①请你画出他测量时的电路图,并请把你设计的电路图在虚线框内______;

②简述实验过程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并用相应字母表示:()i______;()ii______;

③R x=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表示表示)。

【答案】对电压表进行调零,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C 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当滑片滑到左端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右端时,电压表测量0R两端的电压0

U00

()

U U R

U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实物图可知,电流表与定值电阻并联了,电压表却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应该让电流

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修改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2]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上,则应对电压表进行调零,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

(3)[3]由题可知,电源是新干电池三节,则电源电压为

1.5V3 4.5V

U=?=

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1A时,由表格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 R=1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R

4.5V-1V=3.5V

U U U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3.5V

=35Ω>20Ω

0.1A

U

R

I

==

即规格应为“50Ω 1A”,故选C。

[4]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4)[5][6][7]实验中只能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滑动变阻器R x与R0串联,电压表并联在R0两端,当滑片滑到左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右端,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U0,如下图所示:

[8]根据电流相等得

x

00

U U U

R R

-

=

所以

x

00

()

U U R

R

U

-

=

7.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

15V)、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按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电流表始终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排除故障后,多次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R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保持电压表示数

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I,利用描点法得到I随

1

1

R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中应当

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______。

A.50Ω1.0A B.30Ω1.0A C.20Ω1.0A

(3)请在图丙中选择正确的图象来反映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随其倒数

2

1

R变化的关

系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电阻断路 A C I与

2

1

R成正比,且U2=IR2=4V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并保持不变,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故其原因可能是电阻断路;

(2)[2]排除故障后,多次换用定值电阻的阻值R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保持电压表

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示数I,利用描点法得到根据如图乙I随

1

1

R变化的图象知,

当1

1R =0.05Ω﹣1,即R 1=20Ω,对应的电流为0.1A ,电阻的电压为 V 0.1A 202V U IR ==?Ω=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6V 2V 4V V U U U 滑=﹣=﹣=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22040R ?ΩΩ滑==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40Ω的滑动变阻器,该实验中应当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A 。

(3)[3][4]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4V ,为一定值,故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成反比,即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随其倒数2

1R 成正比,故其变化关系为过原点的直线;且 U 2=IR 2=4V

故图丙中选择正确的图象来反映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 随其倒数

2

1R 变化的关系为C 。

8.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一只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

(2)在上述实验中,小科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应如何具体操作?______;

(3)当小科用10Ω的电阻按要求完成实验后改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请你分析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范围:______。

【答案】断开开关,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

中,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小于12Ω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甲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路,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变阻器分得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当接入1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详解】

(1)[1]根据图甲变阻器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2)[2]先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要改用1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下一步:断开开关,把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将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3)[3]由图丙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1110.5A5Ω 2.5V

U I R

==?=

2

220.21A10Ω 2.5V

U I R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V 4.5V 2.5V2V

U U U

=-=-=

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8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1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815Ω12Ω

R=?=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12Ω的滑动变阻器。故当小科用10Ω的电阻按要求完成实验后改15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

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小于12Ω。

【点睛】

本题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考查电路连接、控制变量法、操作过程和对器材的要求。

9.用图甲所示器材和装置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电源电压恒为4.5V,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和45Ω,滑动变阻器R’上标有“15Ω 1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______;

(3)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其中一次数据由于操作不当出现了错误,错误的电流值为______A。出现该错误是由于忘记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不变造成的,则在该步错误操作之前,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为______Ω;

(4)继续实验,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45Ω 时,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利用现有器材,下列操作可继续完成实验的有______;

①将5Ω 电阻串联接入电路②将10Ω 电阻串联接入电路

③将15Ω 电阻串联接入电路④将20Ω 电阻串联接入电路

⑤将25Ω 电阻串联接入电路

(5)顺利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利用以上器材测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大小约为

250Ω),以下图丙四种方案中,可以较准确地测出R X阻值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B.C.D.

【答案】右电阻R断路 0.18 10 ②③④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定值电阻应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后如图所示:

(2)[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应最大,故其滑片应移至最右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说明电流表、滑动变被阻器未断路,原因可能是电阻R 断路,造成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电流极小。

(3)[4]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实验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但当选用20Ω定值电阻时,电路电流记录值为0.18A ,其两端电压为

0.18A 20Ω 3.6V U IR ==?=

明显大于其他条件时的3V ,故应为错误的电流值;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

4.5V 3.6V 5Ω0.18A

R U U R I --===滑 [5]出现该错误是由于忘记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不变造成的,则在该步错误操作之前,电路电流为

0 4.5V 3V 0.3A 5Ω

U U I R --'===滑 则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为 03V 10Ω0.3A

U R I ===' (4)[6]继续实验,当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45Ω时,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由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最大阻值为15Ω,所以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无法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在3V ;为继续完成实验,应串联一个电阻,其阻值至少应满足

0min

U R U R R R =++滑 0max

U R U R R =+ 代入数据,则

min

3V 45Ω4.5V 45Ω15ΩR =++ max

3V 45Ω4.5V 45ΩR =+ 即

min 7.5ΩR =,max 22.5ΩR =

故接入的阻值至少为7.5Ω,最大为

22.5Ω,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5)[7]顺利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想利用以上器材测一未知电阻R X 的阻值(大小约为 250Ω),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量程为15Ω,根据串联电路特点,A 、B 中滑动滑片P 过程中,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范围很小,不能准确没出R X 的阻值;在C 、D 中可将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首先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 1,即

1x x R U U R R R

=++滑 然后闭合开关S 、S 1,断开S 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 2,即 2x x R R U U R R R +=

++滑 联立可得

12x x R U U R R

=+ 即可求解出R X 阻值,且为使结果更加准备,接入的定值电阻应较大,以使电压表示数发生较明显变化,故图丙四种方案中C 方案最合适。

10.电阻箱是能够直接读出电阻阻值的可变电阻,在电路图中符号是

,为探究在导体两端电压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导体的电流I 跟一导体电阻倒数

1R

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和图乙所示实物连线图。

(1)如图乙是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图,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连接正确__________;

(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

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将电阻箱调至某一阻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一个适当的值U0,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_______________;

(4)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相应数据。多次实验后,根据所得数

1

I

据描绘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R

(5)实验时,当电阻箱接入电阻从10Ω变成15Ω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___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______V;

(6)再次改变电阻箱阻值,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达到(3)中的要求,引起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结束后,小组间交流时,发现邻组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画出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的一条虚线,你认为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另一小组的小滕同学在只有一只电压表的情况下,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R0,U额小于电源电压)

①闭合开关S、S1,断开S2,将R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R2的滑片滑到最_________端(选填“上”或“下”),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即为电源电压;

②闭合开关S、S2,断开S1,将R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调节R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同时闭合三个开关,保持R2的滑片不动,然后调节R1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保持R1的滑片不动,将R2的滑片滑到最上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④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L=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 电阻R 断路 电阻箱的阻值 右 10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 两个小组电阻箱R 两端电压设定数值不一样 上 U -U 额 U -U 额

101

U U R U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乙是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图,电压表应并联在电阻箱两端,故错误的导线及连接正确后如图所示:

(2)[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阻箱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过小,则故障可能是电阻R 断路,造成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3]排除故障后,将电阻箱调至某一阻值,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一个适当的值U 0,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阻值。

(5)[4][5]根据图丙中1I R -关系可知二者成正比变化,当211510ΩR

--=?时,0.5A I =,则由U=IR 可知,电阻箱两端电压保持为10V ;当电阻箱接入电阻从10Ω变成15Ω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应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特点,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以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直到电压表示数为10V 。

(6)[6]再次改变电阻箱阻值,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不能达到(3)中的要求,引起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造成电阻箱两端电箱分压过大。

(7)[7]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可以得出: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

(8)[8]实验结束后,邻组在相同的坐标系中画出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的一条虚线,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图象不同的原因是两个小组在电阻箱R 两端电压设定数值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答案附后) 1.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揭示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B.伏特C.焦耳D.欧姆 2.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①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③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④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A.①与④B.②与④C.②与③D.①与③ 3.小刚同学用如图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 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 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 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4.以下是对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通过导体电流一定时,R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 比 B.由I=U R 可得R=U I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R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 反比 C.I=U R 表示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I=U R 表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5.如图所示电路图,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 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 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 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 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3分)2020的倒数是() A.﹣2020B.2020C.D.﹣ 2.(3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 3.(3分)去年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华为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禁止美国高科技公司向华为供货,而华为在这种压力下迎难而上,华为总裁任正非宣布正在生产不含任何美国零件的5G基站,明年预计最少生产1500000个.将15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15×105B.1.5×106C.150×104D.0.15×107 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b2=(a+b)2B.a2+a4=a6 C.a10÷a5=a2D.a2?a3=a5 5.(3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A.B. C.D. 6.(3分)已知下列命题中:(1)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且有两条对称轴;(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有两个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7.(3分)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心捐款传真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某班

学生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统计情况如下表: 金额/元5102050100 人数6171485 则他们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100,10B.10,20C.17,10D.17,20 8.(3分)如图,在△ABC中,AB=AC,∠A=42°,DE垂直平分AC,则∠BCD的度数为() A.23°B.25°C.27°D.29° 9.(3分)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的部分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可能为()A.B. C.D. 10.(3分)如图,这是某市政道路的交通指示牌,BD的距离为5m,从D点测得指示牌顶端A点和底端C点的仰角分别是60°和45°,则指示牌的高度,即AC的长度是()m.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作者:————————————————————————————————日期:

欧姆定律典型题 四、滑动变阻器电路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 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9、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右下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11、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0Ω,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1=0.2A ;当滑动变阻器P 移动到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2=0.1Ω。求:滑动变阻器ab 间的阻值 Rab 是多少? 三、取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0Ω,电源电压U=12V ,(1)则R 2? V U R 1 2 R R 3 A R 1 S R 2 P V A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实验专题

欧姆定律实验专题训练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小明和小丽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除了电源(3 V)、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外,还有可供选择的:A.定值电阻;B.小灯泡. (1)为了完成研究还应选择的器材(填序号)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按照设计的电路进行元件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请你用笔划线完成图1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你所选的器材在图中用接线板代替),并使图示位置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3)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较大,移动滑片两表示数不变,原因可能是。更正后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一)中的数据,请读出图1乙中两表的示数,记在表中最后一列的空格处.并得出结论 (4)小丽通过实验得出了表(二)中的数据,并且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小明观察并检查了小丽所连接的电路后,告诉小丽….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东将小灯泡、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连成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通过实验,记录多组灯泡两端电压U和电流I的数据,通过分析来找出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 ①他的设计中有什么错误?应怎样更正? ②他通过来改变电压的。 ③他改变电压的方法与小明的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好? (二)小丽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 Ω、15 Ω和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三)。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表,接在____ 。 (3)选好器材正确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的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一位同学在读取完电流表示数后,直接拆下阻值为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便捷高效.那么,①如图4将5 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15 Ω的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会怎样 变化:_________.要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应将滑片向 端滑动。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 (选填 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 流表示数 ②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③他们进行三次实验后,觉得实验次数太少,于是又找来50Ω、 100Ω的电阻再继续实验,他们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他们换上100Ω的电阻后,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不能使电压表恢复到原来的示数,而且示数始终偏小,原因可能是。 (5)图5中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 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 由此得到得到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结论是 ______ . (6)综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可知。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2.同学们学习了电阻的测量知识后,进行了电阻的测量: (一)小明要测量一个约为10Ω电阻R X 的阻值.给出下列器材: A、电压为3V的电源; B、量程为3V的电压表; C、量程为15V的电压表; D、量程为0.6A的 电流表; E、量程为3A的电流表; F、滑动变阻器; G、开关及导线. (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 和、(填写器材代号)。 (2)实验的原理(用公式表示)是

2020-2021物理欧姆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灯泡上标有“2.5V,?A”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闭合开关,将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A V R=10Ω 《欧姆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规范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难点: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的简单计算。 教 具: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变阻箱1个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演示法、巩固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知识和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那么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家根据“让小灯泡变亮”猜想它们的关系怎样?引入:欧姆定律(板书) 二、新课探究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板书) (1)讨论交流:研究方法?电路图? 电路设计:(如右图) (2)实验研究(演示实验) (3)R 一定(R=5Ω)I 跟U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压(V ) 1 2 3 电流(A ) 0.2 0.4 0.6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板书) 2、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U 一定(U=2V ),I 跟R 的关系。记录,分析数据,作出曲线图。 电阻(Ω) 5 10 20 电流(A ) 0.4 0.2 0.1 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我们把以上两个实验的结论综合起来即是欧姆定律。 3、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板书) (2)公式: I = U/R 。 公式中I 、U 、R 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板书) (3)公式的物理意义:当导体的电阻R 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 一。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公式I=U/R 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课后阅读信息窗关于欧姆研究欧姆定律的介绍) 4、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根据图像,是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当滑片向左滑动,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分压减小,灯泡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电阻变大时,电流减小,减小的电阻分压减小。 2.在一次物理实验中,小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磁铁的B端有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磁铁的A端为N极 B. 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指向左 C. 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发电机 D. 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由图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A端是N极,B端是S极,A不符合题意; B、电磁铁的B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静止时,左端是N极,即N 极水平指向左,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表明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磁铁,C错误,符合题意; D、当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电磁铁的磁性变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首先利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再由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指向;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则可得出螺线管中磁场的变化.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B、由图象可知,乙元件中电流与两端电压图象不是过原点直线,说明乙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即乙的电阻不是定值,故A、B错误; C、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甲和乙电压都为2V, 由图象可知,I甲=0.1A,I乙=0.2A,故干路电流I=I甲+I乙=0.1A+0.2A=0.3A,故C正确; D、甲、乙串联在电路中时,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和乙电流都为0.2A,由图可知U甲=4V, 所以甲的功率P甲=U甲I甲=4V×0.2A=0.8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分析图象甲乙电阻的变化;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图象读出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干路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读出图象中对应的电压,根据P=UI计算甲的功率. 4.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经典)

欧姆定律计算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5 B. 5∶1 C. 1∶4 D. 4∶1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Ω。 4.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移动滑片P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分别为: A.U = 3V,R = 5Ω;B.U = 6V,R=20Ω;C.U = 6V,R = 10Ω;D.U = 3V,R = 15Ω。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 压表示数为2 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 6.如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1)电阻R 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 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当开关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求:⑴电源电压;⑵R2的阻值。 8.有一只标有"24V 0.8A"字样的电灯,把它接人电压36V电路中,若能够正常使用,需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9.如图所示,R1=10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2的示数U2=2.4V,电流表A 的示数I=0.4A。 求:(1)电压表V1的示数U1。(2)电阻R2的阻值。 以下是小谢同学的解答过程: 解:因为R1、R2并联,所以U1=U2=2.4V I1=U1/R1=2.4V/10Ω=0.24A I2=I—I1=0.4A—0.24A=0.16A R2=U2/I2=2.4V/0.16A=15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是:

初中物理电学欧姆定律应用专项习题(强化篇)含答案

初中物理电学欧姆定律应用专项习题 一、单选题 1.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压力计的装置,如图所示,AB是一根弹簧,其A端与金属滑片P相连,B端固定在支架上,R是电阻线,压力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表上指针指的刻度可反映出作用在弹簧上压力的大小.分析该表原理后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F增大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越长 B. 压力F增大时,压力表中的电流就越大 C. 压力F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D.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 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 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螺线管与左边始终静止的磁铁相互吸引。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的绕线;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滑动时,左端磁铁所受的摩擦力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5.有两个电阻以一定的方式连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如果测得电流为0.5A,则这两个电阻及连接方式是() A. R1=8Ω R2=4Ω 并联 B. R1=10Ω R2=2Ω 并联 C. R1=20Ω R2=30Ω 串联 D. R1=20Ω R2=30Ω 并联 6.一个标有“1.5A50Ω”字样的电阻,当它与一个标有“1A30Ω”字样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电路两端的最大允许电压为() A. 30V B. 120V C. 75V D. 80V 7.如图所示,在电磁铁的上方用弹簧悬挂着一条形铁棒,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B.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8.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

初三物理2014年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 随堂练习1 一、填空题: 1、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U、R的单位分别是、、。 2、某导体的电阻是40Ω,通过它的电流是200m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V。 3、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通过它的电流是200mA,则这个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9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导体的电阻是Ω。 4、要想使1000Ω的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的两端加V的电压;如果该电阻所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是25mA,那么它的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V。 5、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是180Ω,那么它们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是Ω。 二、选择题: 1、对欧姆定律公式 U I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的关系是( ) A.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B.甲的电阻等于乙的电阻C.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D.无法比较 3、某段金属丝两端加6V电压时,通过它电流是0.2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变为2V时,则它的电阻值是( ) A.10ΩB.20ΩC.30ΩD.40Ω 4、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 A.都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B.都保持不变C.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一半D.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 三、计算题: 1、一个定值电阻两端加6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如果电压增大到18V时,能否用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2、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是3Ω,通过它的电流是1.2A,若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有“+”、“3”和“15”两个接线柱,问应使用哪两个接线柱? 3、内电阻为0.03Ω的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标有“+”和“3”的字样,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直接把它与1.5V的干电池相连? 4、在电压不变的电路中,当电阻增加10Ω时,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4 5 ,则原来的电阻是多少Ω?

中考物理专题《欧姆定律》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两江的物理大组长在测完电阻后, 把测量过的一个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起来进行实验.图甲中的A 、B 分别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I U -图象, 小灯泡和电阻的连接情况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8 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 B .灯泡的实际电功率为0.6 W C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0.05Ω D .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为0.8 W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由图甲结合U R I =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灯丝温度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 错误; B .灯泡和定值电阻串联,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由图甲知,当电流为0.3A 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V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6V ,总电压为8V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2V 0.3A 0.6W L L P U I ==?= 故B 正确; C .由B 项数据可知,电阻的阻值: 6V 20Ω0.3A R U R I = ==, 故C 错误; D .电阻的实际功率: 6V 0.3A 1.8W R R P U I ==?=, 故D 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4Ω 0.8A ”,灯泡标有“3V 1.5W ”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4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A~0.5A 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V~3V D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54W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电功率公式P UI =可知灯的额定电流是 L L L 1.5W 0.5A 3V P I U = = =额额额 还可知道灯泡的电阻是 L L L 3V 6Ω0.5A U R I = = =额额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是0到3V ,所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 ,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大小是 max L 0.5A I I ==额 由此可计算得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是 min max 9V 18Ω0.5A U R I = ==总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L min min -18Ω-6Ω12ΩR R R ===滑总 而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电流也是最小的,电路是安全的,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12Ω~24Ω;电路中的最大总电阻是 L max 6Ω24Ω30ΩR R R =+=+=总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 min max 9V 0.3A 30Ω U I R = = =总 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3A~0.5A ;也可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值是 Lmin min L 0.3A 6Ω 1.8V U I R ==?=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8V~3V ;当电路中电流最小时,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大小是 ()2 2 Lmin min L 0.3A 6Ω0.54W P I R ==?=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小结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项小结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1、L2分别标有“6V3W”和“6V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 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A. 电源电压为12 V B. 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C. 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2.25W D. 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9 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1)当S1、S2、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到a端时,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灯都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2=6V,故A错误;(2)由P=UI可得,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 I1= = =0.5A,I2= = =1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I=I1+I2=0.5A+1A=1.5A,故B错误;(3)由I=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R1= = =12Ω,R2= = =6Ω, 当S1、S3闭合且滑片位于b端时,R1与R的最大阻值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P小= = =1.5W,故C错误;(4)当S1、S2、S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因此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所以,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P大=P1+P2=3W+6W=9W,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灯泡L1和灯泡L2并联,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2)根据P=UI求出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0a >,0b >,2ab =,则42a b +的最小值为( ) A .B .4 C .D .8 2.已知a >0,b >0,a +b =1,则下列等式可能成立的是( ) A .221a b += B .1ab = C .2 12a b += D .2 2 12 a b -=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拉伸的距离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m d k = ,其中d 是距离(单位cm ),m 是质量(单位g ),k 是弹簧系数(单位g/cm ).弹簧系数分别为 1k ,2k 的两个弹簧串联时,得到的弹簧系数k 满足12 111 k k k =+,并联时得到的弹簧系数 k 满足12k k k =+.已知物体质量为20g ,当两个弹簧串联时拉伸距离为1cm ,则并联时 弹簧拉伸的最大距离为( ) A . 1cm 4 B . 1cm 2 C .1cm D .2cm 4.已知a ,b 均为正数,且20a b ab +-=,则22 124 b a a b -+-的最大值为( ) A .9- B .8- C .7- D .6- 5.已知正实数x ,y ,a 满足2x y axy +=,若2x y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 ) A .1 B .3 C .6 D .9 6.若不等式210x ax -+≥对一切[2,)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 ) A .0 B .2 C . 52 D .3 7.已知1x >,0y >,且12 11x y +=-,则2x y +的最小值为( ) A .9 B .10 C .11 D .7+8.已知x ,y ∈R ,且x >y >0,则( ) A .11x y x y ->- B .cos cos 0x y -< C . 110x y -> D .ln x +ln y >0 9.若直线220ax by +-=( ),a b R + ∈平分圆2 22460x y x y +---=,则21 a b +的最小 值是( ).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开关S ,电流表示数为0.2A 。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2.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3.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表、电流 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4.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5.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30Ω,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1=0.2A;当滑动变阻器P移动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2=0.1Ω。求: 滑动变阻器ab间的阻值Rab是多少? 6.如图所示电路,当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5A, 求: ⑴灯泡L1的电阻 ⑵灯泡L2的电阻 7.如图所示, R1=30Ω姆,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V, 滑片P在b端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4.5V,?求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初中物理专题欧姆定律

中考物理专题辅导——欧姆定律 考点剖析: 1.电量(Q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单位是库仑(C ) 2.电流强度(I ). (1)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定义:1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3)定义式: (4)国际单位:安培(A )1 A =1000 m A 1 m A =1000 μA (5)测量工具:电流表,符号 3.电压(U ) (1)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2)公式:U = Q W ,其中W 表示电功,Q 表示电量. (3)国际单位:伏特(V )1 kV =1000 V l V =1000 mV (4)测量工具:电压表,符号 4.电阻(R ) (1)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3)国际单位:欧姆(Ω) 1 M Ω=1000 k Ω=106Ω 1 k Ω=1000 Ω (4)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5.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 R U 变形公式U =IR R =I U 6.串、并联电路I 、U 、R 特点 图 电流 I =I 1=I 2 I =I 1+I 2 电压 U =U 1+U 2 U =U 1=U 2 电阻 R =R 1+R 2 R 1 =11R +2 1R

2.考查并联电路的电阻 复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公式 R 1=1 1R +21R +…… 因为并联电路的电阻公式是一个分数公式,不易计算,记住下面的规律,可以帮助你计算电阻 (1)两个电阻并联:R =2121R R R R . (2)n 个相同的电阻R 1并联;R =n R 1. (3)并联后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分电阻中最小的一个. (4)两个电阻R 1、R 2并联,当R 1不变,R 2增大时,总电阻变大. 3.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I 、U 、R 4.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 例题精析: 例2、关于公式 R = I U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例4、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例5、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 )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专项训练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0阻值是5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C.电源电压为9V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是1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由甲图知,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乙图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7V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电流为 0.2A,设电源电压为U总,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U总-7V=0.2A?R0 此为①式,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电流为1.6A,那么 U总=1.6A?R0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U总=8V,R0=5Ω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 max 1 7V 35Ω0.2A U R I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 U0=U总-U1=8V-7V=1V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两个小灯泡L1和L2,规格分别是“6V,3W”和“3V,3W”,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泡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9V时,两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 B.甲电路中允许最大的电流为0.5A C.乙电路中,当L2正常发光时,干路电流为1.25A D.乙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W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1 1 13W 0.5A 6V P I U ===, 2 2 23W 1A 3V P I U ===, 因两灯泡的额定电流不相等,由于两只灯泡串联,所以,两只灯泡不可能同时正常发光,故A错误; 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10.5A I I ==,故B正确; C.由 U I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1 1 1 6V 12Ω 0.5A U R I ===, 2 2 2 3V 3Ω 1A U R I ===, 两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U1 =6V,U2 =3V,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泡并联时,电源电压不超过3V,则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1 1 1 3V 0.25A 12Ω U I R '===, 2 2 23V 1A 3Ω U I R ' '===,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比-2小的是( ) A .0 B .1 C .-1.5 D .-2.5 2.2019年6月21日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本项目为沿海高速和甬台温高速公路之间的主要联络通道,总投资1289000000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289×1011 B .1.289×1010 C .1.289×109 D .1289×107 3.下列四个式子: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 B .327- C .3- D .(3)-- 4.某班30位同学,在绿色护植活动中共种树72棵,已知女生每人种2棵,男生每人种3棵,设女生有x 人,则可列方程( ) A .23(30)72x x +-= B .32(30)72x x +-= C .23(72)30x x +-= D .32(72)30x x +-= 5.某地冬季某天的天气预报显示气温为﹣1℃至8℃,则该日的最高与最低气温的温差为 ( ) A .﹣9℃ B .7℃ C .﹣7℃ D .9℃ 6.已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b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a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 ) A .9a 9b - B .9b 9a - C .9a D .9a - 7.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O ,过点O 作射线OC 、OD ,使OC ⊥OD ,当∠AOC=40°时,∠BOD 的度数是( ) A .50° B .130° C .50°或 90° D .50°或 130° 8.已知一个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则这个多项式可以是( ) A .221x x -+ B .321x + C .22x x - D .3221x x -+ 9.图中是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6,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A .6 B .6- C .6-或6 D .无法确定 11.下列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A . B . C .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