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如今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的培养,而各种困难、失败、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笔很难得的财富。教育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一、多肯定、鼓励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当及时去关心和鼓励孩子,给孩子安慰、鼓励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这种话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家长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做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败,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挫折。

二、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

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三、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把他们前进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四、让孩子适当受一点批评

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从不说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只听得进赞扬的话,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在学校一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就会出现逃课、逃学、与同伴发生冲突的事件。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些缺点自己不知道,但别人很容易发现,只有当别人批评时,自己才知道错在哪里,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并非讨厌自己,而是帮助、爱护自

已,让孩子懂得有了缺点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五、让孩子经受一点失败

有的父母不愿看到孩子失败,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其实,作为家长,有时让孩子体验一点失败的滋味未尝不是好事,可借机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六、挫折教育要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孩子成长的过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

是正常的现象,能够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较差。举例说明:...

孩子成长的过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够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较差。举例说明:前些年新闻媒体上曾经报道过的《夏令营的较量》,中国孩子在中日夏令营中的表现实际上是差强人意的,他们表现出的独立能力、抵御挫折的能力明显低于日本的孩子,这点不得不令人担忧,也因此掀起了一轮挫折教育大讨论以及关于青少年能力培养的思考。

步骤/方法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抗挫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心理家研究指出: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高达九成以上的人会选择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

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于10%。大多数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总是将失败的想法归咎到负面的事物上,习惯对自己一味的责备和否定,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负面情绪。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能笑看一切的人抗击打能力必定会比一般的人强。具备很强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因此,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个性很重要,让孩子能微笑着面对挫折。

2、把握挫折教育的时机,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家长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应该让幼儿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家长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

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的向困难发起挑战。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这使家长的“你行”也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我行”!

3、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代表幼儿园参加联欢会,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们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这样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责任——有些时候导致失败的确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4、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儿童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当然,家长如果总是挑孩子的毛病,贬低孩子,对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孩子缺乏自信,会逃避困难以求避免挫折。总之,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会加大儿童遭遇挫折的机率。相反,家长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孩子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对自己在实现目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测。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承受挫折有所准备,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地应对。

5、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儿童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正确适当的引导同样尤为重要。

只要成人正确成功地加以引导和肯定,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因为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6、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以及抗挫的信心

要想减少孩子遭遇挫折的次数,就要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如掌握与年龄相符的知识技能,比如大班的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会穿衣、系鞋带、叠被整理玩具等,如果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会做,他就会在集体活动中落后于别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自信,以至于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会做,反正我是落后的。除这些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遇到困难不退缩、失败后不悲观等。另外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洗手、洗脸、穿衣、整理床铺等,很多能力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放过任何机会抓住教育,应随时教育,随时观察,抓住机会,为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幼儿进步后,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给予赞扬和鼓励,强化幼儿的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认可的神态,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到改变,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7、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孩子才可能在今后少吃苦。不少家长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家长既不忍也不敢将孩子臵于困难之中。然而,面对挫折能够坚韧不拔的性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挫折教育重要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后是否有恢复能力,是否有无所畏惧的自信心。其实,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

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把他们前进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8、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父母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可能弄得满桌子都是掉的饭菜,还是没有吃到嘴里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父母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如果对孩子过度地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最终会使其养成娇弱的弱点,以至于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孩子摔倒了,如果不严重,我们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而不是急切地跑过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应当鼓励其自己去拿,衣服也要鼓励其自己去穿等,切不可让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应当使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碍和挫折,让孩子在生活中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切。

9、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他们抵抗挫折的勇气。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

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许多小女孩害怕走平衡木、害怕游泳,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

正如古人所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它们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必然可以促进其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自立自强。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即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及克服挫折的能力,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思想,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从而战胜挫折。

10、多肯定、鼓励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当及时去关心和鼓励孩子,给孩子安慰、鼓励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这种话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家长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

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做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败,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挫折。

11、懂得关怀,及时疏导,正确理解挫折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最需要父母的爱,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足够的爱,更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当孩子受到挫折又难以排解时,教师、家长不能臵之不理,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应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困难,因此,家长教会幼儿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变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家长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分析受挫原因,使幼儿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抖擞精神、重新再来。

12、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制定抗挫实施方案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听到的大多是赞扬声,因此常常自信满满,这时,家长不能一味地采用赏识教育,不断扩大孩子的优点而忽略孩子的缺点,要适时针对孩子的缺点设臵一些挫折,有时需要打击一下能力较强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强幼儿的挫折抵抗力。在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

面对能力少稍弱的孩子,我们应及时发现他们小小的优势,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于面对挫折。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13、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的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长大。

当孩子犯错误或过失时,作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气

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孩子,甚至体罚孩子。

当孩子有过错时,其内心肯定会出现自责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重视。正面教育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当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入情入理,注意感情的沟通,千万不能讲大道理、空洞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高明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感化→说服→感化”,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重视情感的沟通。比如,父母可以先夸奖孩子说:“你做得不错!”“你已经很努力了!”这就是前段的感化,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然后父母再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不断进步,这是教育的目的。最后父母不要忘了鼓励孩子:“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正面教育就能使孩子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减少下次犯错误的几率。

只能接受表扬,却接受不了批评是抗挫能力差的重要表现。正如这位家长所说,每个人都有缺点,都有可能遭遇挫折,如果没有抵抗挫折的能力,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被打倒,这样是很难取得更大的成功的。

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缺乏分挫折抵抗力,很大程度上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有些家长对孩子滥用“赏识教育”,总是一味地夸奖孩子,言过其实,导致孩子不能接受批评;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情时的批评方式让孩子难以接受,比如嘲笑、挖苦,甚至打骂,导致孩子害怕失败,害怕批评;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事情完全包办代替,导致孩子什么都不会,缺乏自信,从而难以接受批评。

找出问题后,家长则要对症下药。首先家长们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并且真实,重点夸张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其次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要嘲笑、讽刺或打骂,而是接纳他的失败和挫折,帮助他分析失败得原因,积累经验,争取下次的成功,让孩子觉得失败和挫折并不是不可饶恕的,而是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最后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去尝试一些他能做的事情,让孩子体验到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可以一次性成功的,即使失败,只要继续努力,多加练习,就会成功,所以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

孩子的抗挫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稍有不慎则就会伤害孩子,并且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拿孩子来来试验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并且孩子抗挫能力差和自信心、意志力、情绪管理等息息相关,所以最好是能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在专家和专业机构的帮助下,用最

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对待我们的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情商教育,才能真正让孩子受益。

襄阳天鹅之路儿童情商教育作为襄阳首家专业的儿童情商教育机构,值得家长和孩子信赖。不仅有系统、专业的儿童情商训练课程,还有课后的家长说课和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很多家长都会怀疑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和效果,但是参加儿童情商训练课程的孩子都会很喜欢,因为他们的课程形式都是以孩子感兴趣的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来进行,让孩子在玩乐中提高自信心、增强抗挫能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等。并且针对家长的个性化家长教育指导也让家长茅塞顿开,很多苦恼的教育迎刃而解,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更加得心应手。

更多内容参考“天鹅之路赵艳的新浪博客”,天鹅之路做为襄樊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儿童情商教育(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独立性、专注力、时间管理、抗挫能力、乐观、诚实等非智力因素)的机构,帮助家长制订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案。

怎样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推荐收藏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的繁衍呈现一个“倒”金字塔形,位于塔尖的孩子,无疑成为家长们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一个孩子在几辈家长的呵护下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越来越经不起挫折,受不了一点点的委屈,家长的这种心态在无形中就扼杀了孩子种种能力的培养,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可是现代社会需要个性完美的人,幼儿期又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应该从小就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现实,正确对待挫折,当幼儿遇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做出肯定性的评价,来帮助幼儿树立抗挫信心,来增强幼儿抗搓勇气。

阮加俊小朋友是我们班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从小是由阿婆带的,刚入园时,他妈妈跟我说的那些话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这个孩子跟其他孩子不太一样,各方面都发展的比较慢,口语表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孩子已经四岁了,可是家长没有听到孩子说过话,别说是一句话了,就连

一个字都不会说,后来经过一个多学期集体生活的磨练,俊俊终于开口说话了,让我们大家都惊喜万分,但是,让我们头痛的事情也发生了,俊俊的脾气也越来越大,一开始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地上打滚,后来就是跟老师唱反调,现在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后就会随时“爆炸”。

情景一:俊俊在吃午餐,边上的小朋友不小心衣服袖子一拉,把俊俊的菜打翻了,小朋友向俊俊道了歉,俊俊打那个小女孩一下,马上向教室外面跑,边跑边哭,然后就躺在楼梯上大哭,嘴里还不停的说,都是我的错都是我的错。

情景二:一天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俊俊认真的和小朋友一起在画水果,后来剪下来的时候不小心剪坏了,老师和小朋友都没有责怪他,他马上向外跑,边跑边哭。

这些画面经常可以看到,从这可以发现现在的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经不起一点点挫折,碰到小事就会受不了大哭大闹,任凭你老师怎样讲他都听不进去。对于这样的孩子有时我们真不知所措,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我也查看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教育。

正确对待挫折:我觉得关键是让幼儿遇到挫折后,怎样来面对现时,正确对待挫折,挫折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找到,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捕捉,正确引导。在组织幼儿

进行各种活动时,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教育幼儿克服依赖思想,鼓励幼儿勇敢面对生活中或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地去克服困难,就拿这次美术活动的事情来说吧!不小心剪坏了,不能轻易批评孩子,应该跟孩子说剪坏了,不小心剪坏了没关系,老师不会批评你的,你可以重新再画一个,或是跟他说老师帮助你一起来完成,让他消除紧张的情绪,给予他更多的肯定、鼓励,帮他一起分析原因,使幼儿树立信心,增强抗挫勇气,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失败,鼓励孩子继续来剪,直到剪好为止。

冷处理:对于像俊俊这样的孩子,我觉得冷处理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正当他大哭大闹时,干脆跟他冷一冷,不要去追他,只要远远的看住他就可以,你越是去劝他追他他越是来劲,跑的更快,哭的也更凶,等到他冷静下来后,再跟他讲道理,做出肯定性的评价,来帮助幼儿树立抗挫信心,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如当孩子做错事以后,就应该帮他指出来,使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么改,使孩子明辨是非,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这样他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还能认识到自己刚才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以后努力改正。

家园配合:家长要正确树立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所处的位臵,不能一味的迁就和溺爱,家长和老师随时进行沟通、交流孩子的一些情况,在幼儿让孩子怎么做到,回到家也让家长这样来要求孩子,让家长必须明确,孩子总要长大,总要进入社会生活,没有自立意识和能力,不可能在社会上自由的生活。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只有当孩子充分的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能激发他们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若这个过程经常得到强化,孩子就会在挫折情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战胜困难。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家长也应把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向老师反馈,这样双方就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特殊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特殊孩子吧!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浅谈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体会

浅谈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体会 作为孩子的家长,很荣幸老师挑选我们家长写一篇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体会。今天很静心的坐下来写一点体会。 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作为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从小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际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习惯及个性品质习惯。不断的纠正其不好的生活习性,引导他知道怎样处理简单的事情,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2、“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惯出来的”,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同时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肯定他,坚持鼓励他,耐心引导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对孩子不要轻易的发火。我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他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他胆小而惧怕你,使他对你望而却步。

如果经常发火,他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真实的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 4、要教育孩子不要说谎话。诚信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体现。一、父母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无论这种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应按孩子感受到的去说,而不是按父母的意思来说。二、父母应树立好的榜样。有时家长让孩子做一件事就轻易许诺,但过后又忘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会认为父母在骗他,从中认识到撒谎是允许的。三、父母尽量做到奖罚适度。奖励有以使孩子有一种自豪感,惩罚要适度,不要采取分严厉和粗暴的态度,这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5、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在学习上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这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同时结合该年龄段的孩子年龄特点: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千万不要凭家长的主观意识去左右孩子的发展方向。 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确实是这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大成才,但教育孩子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这需要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加强与老师的日常沟通。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

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父母也是都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下面收集了一些关于正确教育孩子的十个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令狐采学 高坑镇茶亭学校:唐蓉娜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家长“不仅仅是人类发展的传承者,还是孩子健康发展的维护者,更是孩子心灵火花的点燃者。”因此,作为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儿童设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因为环境因素有广泛性、经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儿童会受到种种影响。尤其是自然性的特点,它有与教育相平行的影响,也有与教育相矛盾的影响,这时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不能低估环境因素的作用。如饭桌上,一位母亲对一个上一年级的女儿说:“你吃水饺要不要醮点芝麻酱?”“麻将还能吃?”女儿回答说。可见,在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往往会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作为乡村学校的老师,我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曾经问过学生一个这样的问题“妈妈的爱好是什么?”居然有一半的学生回答说是“打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义说明上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迁”,从“其舍近墓”到“迁居市旁”,最后徙居“学官之旁”,终于使孟轲在学官的影响下,成为学者。这说明人们很早就重视环境影响人的作用。 为了使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家长应尽量在家创建良好的氛围,如学习氛围,儿童娱乐氛围,而不是经常在家打麻将,玩扑克。 二、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非生而知之,亦非生而贵之”,那么为什么先天区别不大的婴儿,长大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

教育路上 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 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童年时,父母于孩子而言是万能的,是唯一的依靠。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等到孩子长大了,独立了,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 教育的黄金时期,也许只有十年!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在教育路上,千万别放养孩子。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最终都会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1 教育的最大死敌 就是大人的“太怕麻烦” 每次孩子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的总是老师。 每当老师联系家长,希望和家长一起商量孩子的问题时,得到的答复都是: “老师不好意思,我现在正忙,可以晚一点再说吗?” 每一次“晚一点”,都是对孩子教育的耽误。

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拒绝了教育孩子。 先扪心自问,是不是每次把孩子送到学校后,都会松了一口气? 在学校里,孩子有老师管,有同学帮助,还有整个学校为孩子保驾护航。 学校和老师当然会尽全力保护和教育孩子,可回到家后呢? 有些家长工作太忙,每天甚至不能跟孩子说上几句话; 有些家长力不从心,从来不管孩子的学习。 北大教育专家提醒,若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终将会变成悲剧。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怕麻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知识以外,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家庭与父母。 有研究发现: 父母越守时,孩子越会遵守纪律; 父母越严格,孩子成绩越优秀; 父母一直陪伴,孩子幸福感就越强。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 教育孩子不能图省事,更不能怕麻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2 老师不是万能的 老师能做的很有限 如果说中国孩子最大的“敌人”是谁?那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爱说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却很少想过,您是不是也是别人家的父母? 在学校里,老师讲一样的知识,孩子听一样的课。 回到家后,有些孩子认真做作业,有些孩子完全将作业丢一边。 到了周末,有些孩子还在学习,有些孩子只顾着玩耍。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尖子生和差生的区别。 这就是孩子越学越差的原因,在学校学了5天,回家2天就丢光了,教育就是0。

浅谈教育孩子的一些观点

浅谈教育孩子的一些观点 四年一班陈红时光荏苒,不觉间孩子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了。回顾孩子几年的学习历程。作为家长,虽然心里有几多辛酸,但更多的却是欣慰。是一种培养幼苗茁壮成长的喜悦。儿子虽然获得了一些小小的荣誉,但与优秀的孩子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下面就讲述我与孩子互动式的学习及家庭生活状况。与各位老师及家长们交流。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教育经验,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之路上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首先,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性格。作为母亲,由于我身体不太好,经常上夜班,精力不足相对来说对于孩子的照顾就不会面面俱到。并且我也有意识地想要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从小孩子和我一起走路时我就很少抱他,无论春夏秋冬都让他自己行走。孩子玩耍摔跤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家长会立即把孩子扶起来。而我,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告诉孩子:“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一定可以自己站起来。”刚开始孩子也会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我。可是后来,他知道,只有自己努力站起来才是唯一的结果。他也就会慢慢地养成了遇事想办法自己解决的好习惯。还有就是,叫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穿衣吃饭,很小就能自己独立完成。还有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玩和学习时间。并且孩子还学会了理解、帮助和照顾他人。在学校团结帮助同学,协助老师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在家里,刚上二年级就自己用微波炉给下夜班的妈妈热饭热菜。令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受到邻里的称赞和喜爱。

其次,在学习上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孩子遇到不会的难题,第一反应就是询问。在多次碰壁后,孩子懂得了必须自己去努力解决难题。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是,我都会让他自己去思考,寻求答案,不马上把答案告诉他,他实在想不出来,我就会慢慢地开导他,等孩子把题做出来时,他也特别的高兴。慢慢的,他也就找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这样慢慢的培养。孩子懂得了遇到难题不等不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点,我认为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孩子爱看书,也爱看电视里的科教军事节目,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叫他上网上去查寻,从而使孩子的知识面得到了更好的拓展,也会进一步促进学习。 还有就是趁孩子小,学业负担不重。给孩子报一些围棋、书法、绘画、武术等课外班,陶冶情操,兴趣广泛。也多些技能。 对于教育孩子,我做家长的还远远做的不够。教育要从小培养,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家长也要有耐心。孩子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与孩子的班主任杨老师的悉心教育分不开的。我们家长也有决心配合杨老师的辛苦教导、督促、培养、帮助孩子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使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完整版)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

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①幼儿骨头正处于发育阶段,有些骨还未愈合,比如胸骨未闭合,到20-25岁才愈合,其次是骨盆未闭合。在婴儿期会患有漏斗胸压迫症,漏斗胸畸形压迫心肺,心脏多数向左侧胸腔移位。儿童往往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虚弱姿势:颈向前伸,圆形削肩,罐状腹。胸骨体剑突交界处凹陷最深。所以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保证心肺功能正常,预防漏斗胸。 ②幼儿的骨头柔软、易变形,但不易骨折 ③幼儿的脊柱易弯曲,从侧面看从上到下有四道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四道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到发育成熟的年龄(大约20~21岁或更晚)这些生理性弯曲才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形成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所以要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预防驼背和脊柱侧弯。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①幼儿骨头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2。幼儿的骨头韧性强、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可能出现折而不断的现象。 ②幼儿肌细胞含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及无机盐的比例较低,能量较少,易疲劳。但幼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充分,恢复疲劳较成人快。 3、小孩子过早学写字、从高处往硬地上跳、睡席梦思床、单肩背书包会造成什么危害?为什么? ①小孩子过早学写字幼儿手部关节骨化过程还没有完成,手部肌肉的力量也很差,不能胜任需要持久用力的动作。再说幼儿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差,他们写字时,眼睛总要盯住笔尖转。为了能看到笔尖运动,便歪着身子,侧着脑袋,并尽量使右侧的肩、肘、腕向前。因此可以说,过早地要求幼儿以正确的姿势和笔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文字也是很困难的。 ②从高处往硬地上跳幼儿的部分骨头还在发育中未闭合,从高处跳,容易导致骨头错位,或者裂开 ③睡席梦思床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变形 ④长时间单肩背书包导致一侧肌肉和韧带过度紧张,也易导致脊柱侧弯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长骨两头的软骨一面发育(使长度不断增加)一面钙化(使骨头坚硬)。20—25岁左右长骨两端的软骨全部钙化,人就不再长高了。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①幼儿到户外活动,能吸收充足钙等元素,对幼儿的骨骼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在户外活动可以增加幼儿的体育锻炼,促进韧带的发育,增加关节的牢固性 ③适当锻炼,肌肉可以得到更多营养,肌纤维变粗,肌肉重量增加 ④适当运动有利于脚弓的形成

谈谈我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

谈谈我教育孩子的一点体会 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如何教育孩子又是我们每个家长时常感到困惑的难题。下面我就自己的孩子在成长教育过程中经历的几个事例,来谈谈我个人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批评,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 就拿写作文来说吧。我的孩子在初一上半学期时的作文还是很一般般,词汇贫乏,错别字连篇。更糟高的是,每当她写完作文时,还从来不让我看。虽然我没有严厉地批评她的不是,可心里确实很着急。于是,一方面为她订购了一些诸如《简快作文》之类的书刊,一方面督促她看一些课外书籍,渐渐培养她爱看书的习惯和兴趣。对于词汇的记忆,为了不让她感觉枯燥,有时我会把它写在孩子经常用来折千纸鹤的小方纸上,然后折成更小的方块,撒在桌子上让她随便选。选中了打开时,则必须告诉我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其中带点词的意义,说不出就让她自己去查字典。她很喜欢这样轻松随意的学习方式,有时也会反过来考我。通过慢慢的积累,黄忆舟在初二上学期时的作文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这进步离不开张利民老师的认真教导和启发,还有不时的鼓励和支持!在去年的《姑苏杯》作文比赛中她还得了二等奖,这使她对写好作文有了更大的信心!而我也经常鼓励她,相信她会写得更好!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在孩子读初一、二年级时,我也像大多数家长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个钢琴或小提琴什么的。可她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肯学钢琴,也不愿学其它的乐器。后来,有一天她回家很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杨老师叫我去学二胡”,我一听,连忙说“那很好,你去吧!”。之后,就是在每周六的课外兴趣组学了一点。一年下来,没发现她有什么长进。于是我趁机说,还是学钢琴吧,可她依然坚持不肯。我没有强迫她参加钢琴组,而是让她自己选择,结果她还是选了二胡。于是我就对她说,这是你自己选的,相信你会拉好的。后来每次回家,她都很自觉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停地练习,而且总会跟我说一些关于刘老师教二胡的趣闻轶事。最近还告诉我暑假准备参加二胡考级呢!看来让孩子自己作选择是对的,不管最终能考上几级,只要她是很自愿、很乐意去做的,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能力。 三、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我们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而孩子平时都在学校,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很有限。因此,我们做家长的无论工作再忙,也得抽出点时间来陪他们说说话。与孩子说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也有助于我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他们的快乐、烦恼,我们都可以了解清楚。而经常和孩子及时沟通,他们也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从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让我们为拥有一个聪明可爱、健康向上的孩子而共同努力吧!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烟坪完小李国辉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

教育孩子的12条法则

教育孩子的12条法则 1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不言而喻的,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环境?但实际上也不尽然,有些家长有此心却不懂如何做。 比如,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瞎吃瞎玩,不锻炼不劳动,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家长之间有矛盾经常争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破碎家庭、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要用正面的健康的方式来安慰疏导孩子,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或溺爱或过分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2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远用正面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确实有希望呢? 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善于说好听的话,尤其对孩子,无论他们做的如何,都常夸奖说:“干得好”,“太棒了”,“你真是天才”之类。这就是采用希望法则来正面激励孩子。 华人家长则对孩子期待值颇高,却不善于用希望法则,而爱找差距挑毛病,孩子得了95分,还非要追究为什么丢了5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兴许适得其反,会扼杀孩子的很多希望使其灰心丧气。 3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成人总是比孩子有力量,无论是拼体力还是斗智能和经验。因此大人与孩子较劲斗强本来就不平等,胜利了也不光彩。 当然,大人可以和孩子比赛一些他们擅长的具体项目,比如下棋等,但不要完全以输赢为目的。家长、老师以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成年人,不可采用与孩子赌气、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对心理感情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少儿来说,“激将法”是不合适的。

如果孩子与大人吵架赌气,无论谁有理,大人都要主动与他们和解。成年人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尤其对孩子,该道歉该认错要及时进行。如果家长知错不改或不认,觉得在孩子面前认错是丢脸,也会让孩子学得固执己见。 4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须负起责任来管束。但这种管束应该是充满亲情、人性化、科学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任意修理摆布。也不可采用简单粗暴的命令式,毫不顾及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另一方面,未成年孩子把家长视为靠山,合理的管教关怀,会让孩子们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遇到问题危难会求助于家长。 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的一切(学业、表现、爱好等)太听之任之,好像是给孩子更多自由,但孩子却会感觉家长对自己“不在乎”而产生疏远。 5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发言权,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才会说出真实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视他们的心声,久而久之,他们会不敢对家长说真话,不爱与家长交流。 而且,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如果家长不耐心倾听孩子的话,孩子也会学样,不肯听大人的话,以至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 对年幼的孩子,哪怕他们讲话词不达意,大人也要耐心地与他们交谈。任何粗暴打断或嘲笑他们讲话的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而羞于在人前开口,也或许反之,令孩子非要不合时宜地插话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6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教育孩子该说的话和不该说的话

一、激励孩子成长的62句话 (一)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 每个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的心理,而赞赏其优点和成绩,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一种荣誉感和骄傲感。孩子在受到赞赏鼓励之后,会因此而更加积极地去努力,会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 4、有个女儿真好! 5、你一定是个人生的强者! 6、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二)使孩子充满自信的7句话: 自信心是孩子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许多学习落后或者逃学、厌学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丧失。只有自认为已经没有指望的事,人们才会放弃,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学下去了,他才会逃学、厌学。实际上,即使那些学习很差的孩子,只要我们能重新燃起他们内心自信的火种,他们都是万全可以赶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点也不笨。 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赏你在××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 6、你将来会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 (三)促使孩子学习更优秀的5句话

没有哪一位父母会不关心孩子的学习问题。要使孩子学习好,一方面在于引导和鼓励,把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成为乐学、肯学的好孩子。另一方面,需要教给孩子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武 器。 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 2、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3、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4、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5、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四)促进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话 知识学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难在将来获得成功。在现实社会中,许多父母对孩子往往只抓孩子的学习,不及其余。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怎样做人,等她走上社会自然就会明白。其实,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一个人的任何技能,都不是一朝一夕可能学成的,何况是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 1、品德比分数更重要。 2、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3、凡事都要问一问自己的良心。 4、要学会说一声:谢谢。 5、你知道关心父母,这让我很开心。 6、我很高兴你有一颗同情心。 7、我希望你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五)鼓励孩子自立自强的11句话 现今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分的呵护和娇惯之下,非常缺乏自立自强的意识。甚至有些孩子,除了上学读书之外,生活中的事他们一概不知,甚至连自己的鞋带都系不好。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怎么会成功呢?因此父母一定要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尽早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培养他们不软弱、不撒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品性。 1、你想做的事情,由你自己决定。

浅谈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

浅谈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 从孩子呱呱坠地时起,家长便拥有了一份责任,一份义务和担当。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享受比较好的教育,是很多家长的共同心愿。本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无可厚非,但是孩子是否能够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也是不尽相同。 抚养孩子,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首先也应该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那么,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材呢?千百年来,这一直是哲学和社会学家所探讨的问题。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首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优雅的谈吐,高尚的素质,对他人,对社会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我们都要做好。不要忘了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瞪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悄悄地观察,偷偷地模仿。所以,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其父母的影子。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他们不是空气,我们的言行往往容易成为他们的标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对错,但是心中却有一种错觉,只要大人做的,都是对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模仿。例如:很多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不玩手机。可是他们往往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在旁边不停地玩着手机,还美其名曰“监督孩子”,这是不是很打脸?既然要求孩子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自己却做不到?也许有的人以为这是家长的特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我们自己做不到言行一致的时候,对于我们的要求,孩子不但不会服气,而且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言行一致,做好榜样。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明是非,辨美丑。鼓励孩子固然重要,但最起码不能过于溺爱,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的夸奖吹捧其实是不负责任的敷衍。守住原则问题的底线,让孩子明白是非曲直是家长的责任。不能因为孩子的撒娇哭闹而妥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骄纵任性和自以为是的性格,长大再想改就难了。

教育孩子该不该打 四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教育孩子该不该打四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打孩子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的父母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如果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鼓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则,那幺或许可以采取打的方式来教育。 ?打:杜绝孩子再犯同样错误1.如果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比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很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子,并以此为乐。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纠正。4.父母或老师已多次提醒他规则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虽然主张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在打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及时惩罚,不能倒算帐。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惩罚带来

浅谈农村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现状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 目前,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本来不是很高,加上农村家庭教育普遍还是一片空白,大多数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学生在学校学的一点知识在家里得不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不佳。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有的家庭中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生活;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七至十二三岁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

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 首先,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钱人。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见到那些屠户、倒爷、摊贩纷纷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读书没有出路。其次,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我们了解到有好多家长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也留不住,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省出钱来供男孩读书。 在这些种种落后的思想认识限制之下,家庭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少一部分家长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多的家长从未问过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从来不到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对孩子学习成绩就更不清楚了。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素质太低 孩子的道德标准、人生目标、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的形成更与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言行密不可分。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父母读书不多,文化程度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

教育孩子的十不准具体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十不准具体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十不准具体是什么?一起来看看,你做到正确教育孩子了没有。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十不准,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十不准*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 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也比当年的你好很多,毕竟现在的知识也比当年深很多。何况还受到遗传的影响,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导致了中国人的内斗。对于能力强的人

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中国人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其他国家。 *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 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譬如学钢琴,譬如出国。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得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有些父母的作为。 * 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高考,面向出国。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高考,二是留学。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肉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

浅谈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而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习惯,它将使人终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家长是老师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长教育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样既锻炼身体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我们要求孩子干事情要认真。孩子做完作业,我们会给她检查一遍。发现她字写得潦草,会要求她擦了重写。有时候,她很不愿意,但不能心软,得让她记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负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干事情一定要认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过分宠爱,事事包揽,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现在家长都知道对孩子不能过分宠爱,不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们也都会让她去做。有时也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想让她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三.期望值不过高,但仍要严格要求。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们同样有这种心理,但我们不会强迫她学她不喜欢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干她喜欢的事。做到爱好广泛,做事认真,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忠告各位家长一句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在她旁边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我们家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我们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五、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益。作为孩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办大事,但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结果,但必须重视过程。孩子考砸的时候,帮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务,当然

10位大师说真正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10位大师说真正的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12-14 教育的第一要务 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来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正像教一个人都要能认识他自己。连自己都不认识,其它便都不必说了。 今天,我们东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错误,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袭西方。不知道每一国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该有自己的一套。 但这不是说要我们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也不是要我们不懂得看重别人,不懂得学别人长处来补自己短处。但此种种应有一限度。切不可为要学别人而遗忘了自己,更不可为要学别人而先破灭了自己。今天,我们东方人便有这样的趋势,亟待我们自己来改进。 梁启超 必须引导孩子的趣味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浓的,成天价乱碰乱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我们主张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决定的时候,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 鲁迅 保护孩子的怀疑精神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讲得有道理。假使有一个孩子,自以为事事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满脸笑容,实际上却总是阴谋暗箭,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 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 王国维 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成为完全的人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智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2-02-08T14:35:19.81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周敬尧 [导读] 总之,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孩子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很重要。 周敬尧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和静县高级中学 841300 摘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 关键词家庭教育重要性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同时又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多年的人生经历和班主任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甚至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因素。 二、"人之初,性本善",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天真无邪的孩子,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中,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对人生充满了希冀,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灵性,在孩子们幼稚聪慧的脑子里,把所有能感知到的事物,都想象得那么富有生机,那么活灵活现。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俗话说:“有其父,则有其子。”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话虽然有些偏颇,但说明了父母亲自身的行为表现以及教育理念同孩子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 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孩子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很重要。为了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平台,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们都能去学习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