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大蒜播种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分析

[6] 大蒜播种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分析
[6] 大蒜播种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分析

(整理)大蒜病虫害防治

大蒜病虫草害防治图谱 及种植技术(大蒜苗背景) -------------

施肥:鲁西牌15*3大蒜专用肥50公斤+鲁西三安20公斤+莲花牌大蒜专用有机肥20-30公斤Kg(前期提苗抗病后劲足) 追肥:2月底3月初追施鲁西29-5-6复合肥50斤或尿素40斤;抽薹期4月中旬追肥20斤尿素。 拌种:双巧40ml+瑞特灵40ml 或亮装100g+250ml 拌种250斤(预防蛴螬、蚜虫、防病增产) -------------

除草剂:科赛基农的封光、战将,滨农的吉列封,绿野的蒜想,华阳的算得喜等+果儿(乙氧氟草醚)-------------

------------- 病毒病又名花叶病。 (症 状) 据鉴定,目前已知大蒜病毒病伪病原病毒有9种,大蒜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的,其症状不完全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叶片出现黄色条纹;②叶片扭曲、开裂、折叠,叶尖干枯,萎缩;③植株矮小、瘦弱,心叶停止生长;根系发育不良,呈黄褐色;④不抽薹或抽薹后蒜薹上有明显的黄色斑块。 (传毒媒介的传毒方式) 蚜虫和蓟马的传毒方式是用刺吸式口器从病株中吸取带毒液汁,成为病毒携带者,再通过刺吸式口器将病毒传送到其他植株中。线虫的传毒方式是用吻针刺人病株组织吸取营养汁液时带毒,再为害健株,将病毒传人。 (防治方法) 第一,采用脱毒大蒜生产种。 第二,发病初期喷20%病毒A2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克毒宝1000倍液

------------- 叶枯病 (症 状) 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蒜薹,多从下部老叶尖端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渍状,叶色逐渐减褪,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病斑表面密生黑褐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散生小黑点,即子囊壳。病斑形状不整齐,有梭形和椭圆形。病斑大小不一,小的直径仅5~6毫米,大的可扩展到整个叶片。发病部位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蔓延。蒜薹一抽出就可染病,病斑和叶片上的一样。发病严重时,地上部提早枯死,花薹不易抽出甚至枯黄,使蒜头和蒜薹产量降低;蒜头因未充分成熟,不耐贮藏;染病蒜薹不但外观品质大大降低,而且在冷藏期间病部失水凹陷或腐烂断条。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流水、种瓣、肥料、人、畜、工具等媒介传播。叶枯病菌为弱寄生菌,生长健壮的植株不易染病。常与紫斑病同时发生。雨量多、湿度大、气温高、缺肥、植株早衰的田块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 发现中心病株后,与紫斑病同防统治 喷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中生菌素粉剂1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为增强药液在叶片上的附着力,药液中可加入0.1%的洗衣粉。 紫斑病又名黑斑病 (症 状) 病菌主要危害葱蒜类蔬菜的叶部,大葱和洋葱的花梗也易染病。最初在叶或花梗上出现白色、稍凹陷的小斑点,病斑中央呈浅紫色。以后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紫色,稍凹陷。约2~3周后,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常形成同心轮纹。如果条件适宜,病斑继续扩大,绕叶或花梗一圈,使叶或花梗折断。染病鳞茎收获后,常从假茎基部发病,形成软腐,病部颜色为深黄色或红色。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布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马铃薯收获机的设计

1马铃薯收获机的分析 1.1马铃薯收获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马铃薯是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宁夏、云南、贵州、青海、吉林等省区,年产鲜薯近 6000多万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以 10 万 hm2/年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2001 年达到 472 万hm2,产量居世界第 1 位[1-2]。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但却是马铃薯成果转化比较差的国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我国马铃薯平均产量仅为 hm2,而欧美发达国家平均单产 35~43t/hm2。世界马铃薯中心的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对马铃薯的需求到2020年将有望增长 20%,超过水稻、小麦、玉米的增长。届时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是 2000 年的 2 倍[3-5]。随着市场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在中国从事马铃薯生产与加工业务,国内一些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领域,使得马铃薯生产开始向生产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迈进[6]。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却是,占生产总用工 70%以上的马铃薯收获作业至今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割秧、镐头刨薯、人工捡拾的阶段,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规模生产,使之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伴随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马铃薯收获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我国现阶段的马铃薯收获机还是以简单挖掘人工拣拾为主。而国外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结合,将液压技术、振动分析、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于作业机械中,大大地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

1.2国外马铃薯收获机的发展现状 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收获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水平高。20世记初,欧美国家出现畜力牵引挖掘机来代替手锄挖掘马铃薯、随后改由拖拉机牵引或悬挂。20年代末出现了升运链式和抛掷轮式马铃薯收获机。在20世纪40年代初,前苏联、美国就开始研制、推广应用马铃薯收获机械,50年代末即己实现了机械化。70~80年代,德、英、法、意大利、瑞士、波兰、匈牙利、日本和韩国亦相继实现了马铃薯作物生产机械化。70年代主要是研制大功率自走式根块作物联合收获机,且以收获垄作种植为主[8]。这些机型是大功率拖拉机变型,如荷兰在拖拉机基础上按照甜菜联合收获机的原理制成的双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为了加强筛选效果,分离器有四个液压泵带动。 从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来看,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较迟缓,只是在近50年才发展到较高水平。在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中,挖掘机的生产和使用所占的比例趋于下降,而联合收获机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或用挖掘-捡拾装载机加固定分选装置来进行分段收获的两种全面实现收获机械化的配套系统,基本上实现了马铃薯收获机械化。而且,国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大多采用升运链条式联合作业,技术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像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较高,收获机械性能稳定。 日本对生姜收获机械已经研制多年并有了一些成熟的机型,第一代机型只把根茎拔出地面,减轻了农民从地下挖出生姜的劳动量。据有关材料介绍,现在第二代机型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使用,它是一种从收获到清理到包装的联合作业机械。在韩国,对根茎收获机械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他们生产的一种配套于田园管理机的大蒜挖掘机,采用振动的原理,缓冲了阻力,并对根茎上附着的

精密播种机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前景分析 作者:苏张磊程海洲杨灿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6期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苏张磊程海洲杨灿 摘要:分析了我国大蒜机械化种植及机械化收获的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大蒜机械化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大蒜机械化生产的优点,探讨了适合我们国家的大蒜机械化生产 机具,对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大蒜;机械化生产;发展前景 大蒜富含多种营养元素,风味也比较独特,加工产品种类繁多,可作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美容化妆品的原料,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脏病及胃、肠、肝、肺、 乳腺等癌症都有减轻症状及明显的治疗作用。世界大蒜栽培总面积约80万hm2,总产量762万t,有些地方大蒜的最高单产达到40.6 t/hm2(2 704 kg/667m2)。我国大蒜的种植面积约为 3.33×104 hm2,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1/3左右,产量约为1.6×1010 kg,占全球的75%左右。但是我国大蒜的生产却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与农业的现代化 及发展新型农业都很不匹配。所以研制开发出适应我国大蒜生产要求的机具,并进行产业化生产,满足广大蒜农要求,提高大蒜机械化生产的水平,形成我国大蒜种植、地膜覆盖、收获等 关键技术的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大蒜 生产的机械化现状,探讨适合我国的大蒜机械化生产机具,为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内外大蒜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我国大蒜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内推广应用的大蒜种植机几乎没有,大蒜种植仍然用人工插播来完成,蒜农需 要一瓣一瓣地把蒜种插播到土壤中,劳动强度极大,工作效率极低。以播种蒜瓣为例,每个成 年劳动力每天仅能播种200 m2左右,操作速度较快的劳动力两人一天也只能插播667 m2。这样,在大蒜的种植过程中,就增加了蒜农的劳动成本。实现大蒜种植的机械化成为发展大蒜产 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目前,在国内已经研制出的大蒜种植机械中,按种植技术归纳起来一共有三种。第一种为 大蒜点播技术。先用压穴锥压穴,然后用机械送种到种穴,大蒜瓣在送种过程中鳞芽朝向处于 自由状态,蒜瓣投送到种穴内时,鳞芽方向完全由落种瞬间朝向及落种位置随机确定。这种机 型不能满足大蒜瓣尖朝上的农艺要求,这对大蒜后期生长是不利的。第二种为人工辅助播种技术。由蒜瓣分配机构、播穴管、接种杆等组成。该技术基本上满足大蒜栽植鳞芽向上的种植要求,但前提是必须事先将蒜瓣按芽上根下的方式逐瓣用人工装入蒜种盒,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 与人工栽植效率差不多,并不能有效地减少劳动强度。第三种为全自动大蒜种植技术。该技术 采用特定机构扶正蒜瓣,振动抖槽定向器来解决蒜瓣在输送过程中的定向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鳞芽朝向问题,但蒜瓣直立度要求没有保证,而且为了保证蒜瓣的投穴准确率,机构复杂庞大。根据有关专利文献及发明文献,中国目前已有十种左右的大蒜播种机械,但在设计上和后期使 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蒜的播种质量,都没有获得较好的推广。 与大蒜种植机械很相似,目前,我国大蒜的收割、切茎工作,主要还靠人力,劳动强度大。近些年来,在山东也出现了一些形式的大蒜收获机械,相对大蒜种植机械来说,大蒜收获机各 机型也都能完成收获作业,只不过是完成作业的效果和机具适应性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来

大蒜说明文

观察介绍大蒜_说明文 神奇的大蒜作文 神奇的大蒜 湖南省浏阳市奎文实验小学六年级王艺 冬天,我的手背上长了很多红色的小疹子,奇痒无比。外公看了看我的手,说:“好像快要长冻疮了。试一试我的‘祖传秘方’吧。” 外公拿出一个瓶子,给我涂了一点“药水”。那“药水”的气味可真大,闻起来像大蒜。 “外公,这是什么药?”我好奇地问。 外公说那是大蒜油,是把大蒜捣烂后与甘油按1:1的比例混合制成的。涂上大蒜油后,我感觉手背麻麻辣辣的。外公每天早晚给我涂一次,没过几天,我手背上的疹子消失了。 我只知道大蒜是一种常用的佐料,没想到它还有药用价值。外公告诉我,大蒜是一种天然的“抗生素”,有很多奇妙的用处。大蒜油不但能治冻疮,还能治蚊虫叮咬。有人肚子疼或者拉肚子的时侯,喝一口醋浸大蒜,很快就好了。还有些人用大蒜防晕车、治感冒。小鸡经常吃蒜汁米,能预防疾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大蒜的地方,就没有医生。” 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大蒜,为什么有这么多作用?外公也说不清楚,只说这是上辈人传下来的经验。 我在学校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大蒜里有一种含硫的化合物——蒜素。蒜素具有诱发人体淋巴细胞活动的作用。随着蒜素浓度增高,淋巴细胞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升高,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它能清除人体新陈代谢后的产物,修补系统受伤的组织,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的攻击。 实际上,未被切开的蒜瓣本身不含蒜素。大蒜被剁碎或捣碎之后,不同夹层的蒜胺酸酶和蒜氨酸之间经过化学反应,才会形成蒜素。蒜素会因烹煮或与空气接触太久而被破坏。现在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没想到小小的大蒜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生活中真是处处皆学问呀。 (指导老师潘丽)篇三:大蒜范文 (题目)神奇的大蒜蒜——你好“蒜你狠” (开头) “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家,衣服就扯破”。这是什么?是大蒜。 ? 作文过程(看摸闻品作用(功效)) 大蒜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红皮种和白皮种,是秦汉时从西域传入我们中国的,生活之中我们最经常见到的是白皮蒜。大蒜的头顶上还扎着个可爱的小辫子,块头不大,大概只有三岁小孩的拳头大,看起来像一盏小灯笼;像一个小南瓜;也像一个橘子…..扁圆形的身子白中隐约带着一点黄,胖乎乎的,似乎快要把身上的“衣服”给顶破似的,不过大蒜有竖状的纹路的紧身衣似乎真的有点小,把大蒜裹得凹凸不平。当你的手触到大蒜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像石头一样硬。 大蒜的外衣很薄,看起来很脆弱,不过要剥下它真的要花点力气,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从它那可爱的小辫子开始撕,会容易很多。大蒜撕下来的外衣很轻,轻轻一吹就会飘起,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当你把它的那件薄薄的“衣服”脱去时,便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么大的一个大蒜是由七八个“兄弟”组成,紧紧的簇拥在一起,从上面往下看,一粒粒蒜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排列有序,真像一朵微微绽开的小花。用手掰下一片,放在掌心,蒜瓣小巧玲珑,真像头顶多了发丝的的橘瓣。 蒜瓣外层还紧紧地裹着一层薄纱,不要瞧不起这层薄薄的外衣,这层外衣贴在上面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指甲不费一点儿劲,休想剥下蒜瓣的这层外衣,不过,我还有一个秘诀:直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精量播种机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精量播种机设计 学生姓名:马云鹏学号: 130501617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张戌社(教授) 2017 年 4 月 6 日

精量播种技术的重点就是在保证播种密度前提下,同时实现粒距均匀和播深一致。GRIEPENTROG[3]指出均匀的粒距能通过减小作物间对光、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来提高产量; GAN 等[4]研究发现,播深不均匀会导致出苗不一致,不育植株增加而造成减产。要实现播种后粒距一致,精密排种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种子的平稳运移和种器的驱动技术以及精确定位技术是其重要保障[5]。播种单体精确仿形及其下压力的实时检测和调控是实现播种深度均匀一致的关键。随着人们逐渐对播种装备技术水平需求的提高,以及 GIS、GPS、农田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精量播种机正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播种作业参数的实时检测、调控、显示和传输,根据田间肥力、光照等条件进行变量播种等智能化播种技术逐渐成为精量播种研究的热点。 1.3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在 20世纪60 年代开始研制并推广了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械。国外目前在精量播种机的研究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在精量播种机上除了设有完善的整地、覆土、镇压、施肥装置外,它的排种装置大多采用新的工作原理包括各种机械式排种原理和气力式排种原理,尽而保证单粒精量播种[6]。中国对于精量播种机的研制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起步较晚,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机器、对国外的机型进行仿制,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的精量播种机逐渐有了较好的发展。虽然一些研究成果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目前为止,各种精量播种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技术较为成熟的精量播种机,也仅是针对大豆等规则作物颗粒的播种效果明显、精确度高以及排种性能好。 精量播种机按照排种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机械式精量播种机分垂直圆盘式、锥盘式、垂直窝眼式、纹盘式、倾斜圆盘式、水平圆盘式和带夹式等[7]。气力式精密播机分气吹式、气压式和气吸式等。目前,国内气吸式精量穴播技术和机械式精量穴播技术在作用性能、可靠性能和经济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机械式播种机充种行程长,播种时无需考虑操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时的风机转速、行走速度、油门大小和工作档位等问题;对种子尺寸要求比较严格,排种时容易对小颗粒种子造成挤压和破碎,排种频率低,无法适应高速作业。造价低廉,节省燃油,售价低廉,燃油费、制造费及维修低并且性能稳定。气吸式播种机省种、护种,对种子尺寸要求相对不严,通用性较好,作业速度高,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单粒精播和高速度作业;技术含量高,加工精度严,动力消耗大,要求较好的气密性和稳压性,对风机系统要求

精密播种机设计_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 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大蒜播种机

1 大蒜播种过程特点及机械化播种迫切性1.1 播种过程特点 1.1.1农艺影响 大蒜鳞牙朝向,脊背朝向是大蒜播种时的两项重要农艺要求。这两项农艺条件对大蒜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收益产生比较大影响。甚至影响到种植是否成立的程度,如果大蒜播种时,鳞牙朝下比例比较大的话,这季大蒜种植基本上亏损。 大蒜播种时的其他农艺要求,如行距,株距,播种深度,播种时间等条件虽然对大蒜的产出效益影响也比较大,但这些条件很方便采用机械化方式去实现和控制。因而在机械化大蒜播种中,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鳞牙的朝向对大蒜的影响,主要是对蒜头重量和横径产生影响。依据普遍农户大蒜生产得到的经验及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参考文章:金诚谦等大蒜播种时鳞芽朝向对大蒜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8-04):播种时鳞芽朝下时,收获蒜头重量轻,横径小。单体与鳞牙朝上比,重量只到60%,横径只到80%(横径与大蒜价格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基本上倒立栽培产出蒜果均处于严重低价区域),倒立播种在相同条件下的产出价值仅为朝上播种产出价值的49%(相关分析见附录)。 大蒜种植时脊背朝向主要影响大蒜生长时的叶片朝向,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产量。其影响的显著度不及鳞径朝向的影响,目前有这方面研究、试验及论文,但暂时没有找到。 1.1.2 劳动强度大 为保证大蒜播种时的鳞牙朝上和行株距的一致性,国内主要采用人工播种。播种时为保证鳞牙朝上,播种人员一般从蹲到跪,或者半蹲半跪的方式播种,其劳动强度可想而言。即使和其他人工作业的农作物播种比起来,其劳动强度也基本上是最大的。 1.1.3 用工集中 依据联合国统计,世界大蒜播种面积在1000万亩左右,其中中国是大蒜的主要产地,播种面积为600万亩左右。中国主要产区在山东金乡为中心,500公里范围内;大蒜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时由于劳动强度比较大,播种效率比较低,熟练大蒜播种人员一天仅能完成0.02hm2(0.3亩)的播种面积,一个大蒜播种季度需要几千万人天的工时。由于播种地域,时间,效率的限制,大蒜播种用工非常集中,大蒜主产区要获得播种劳力困难。

挑战杯河北省一等奖大蒜联合收获机

2015 河北省 三点悬挂牵引式 双行大蒜联合收获机 河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作品 河北工程大学 2015/4/8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 导论 (6) 1.1选题背景 (6) 1.2现实意义 (8) 1.3国内外大蒜收割机的研发 (9) 1.3.1国内大蒜收获机型介绍 (9) 1.3.2国外大蒜收获机型介绍 (16) 1.4小结 (19) 第2章大蒜收获机的方案设计 (22) 2.1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22) 2.2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3) 2.3关键与创新研究设计 (23) 2.3.1驱动行走系统的研究设计 (23) 2.3.2挖掘系统的研究设计 (24) 2.3.3抖土提升系统的研究设计 (26) 2.3.4剪切系统的研究设计 (27) 2.3.5动力传输系统的研究设计 (28) 第三章重要部件受力分析 (29) 第四章田间收获作业性能测试 (30) 4.1测试条件 (30) 4.2测试过程 (30) 第五章市场前景与预测发展 (32) 第六章产品相关数据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业活动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资源,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向前迈进,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大蒜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大蒜产品远销东南亚、东亚、中东、美洲、欧洲等地,年创汇超过4亿美元。大蒜是劳动密集型栽培作物,收获作业是其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存在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占用农时多、收获季节性强、收获损失大、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大蒜生产发展、产业成长的主要问题。随着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大蒜机械化收获问题也备受关注,已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需求和研发的重点之一。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机具的研究起步晚、技术水平不成熟、可靠性差、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近年来,农业部和国内大蒜主产区均非常重视大蒜的机械化收获,国内相关领域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相继开发了一些大蒜收获机。总体而言,我国大陆大蒜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的研发还处于初期阶段,多数设备尚在样机试验及中试阶段,作业质量、适应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还需提升。 本文设计的是一种可调节收获间距的三点悬挂牵引式双行大蒜联合收获机,该大蒜收获机由可调节深度挖掘系统、可调收获行间距系统、抖土提升系统、蒜头定尺剪切系统、收集系统、液压动力传输系统组成,可一次完成大蒜的挖掘、土蒜分离,蒜头定尺剪切和装袋

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大蒜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一、推进大蒜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2009年,菏泽市大蒜种植面积8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单县北部、巨野南部和成武等地区,大蒜已成为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大蒜收获还主要靠人力手工刨挖,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大,在大蒜收获季节,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大蒜的收获,大蒜机械化收获需求迫切。目前,菏泽市大蒜机械化收获还处于起步阶段,机械化作业主要集中于大蒜的刨挖,且机械刨挖率不超过10%,加速推进大蒜机械化收获成为实现大蒜机械化生产的关键,也是促进全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的重要条件,对全市大蒜机械收获进行系统调查,发现影响大蒜收获机械推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对提高我市大蒜机械收获推广速度产生重要意义。 二、影响菏泽市大蒜收获机推广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大蒜收获机械性能跟不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机具适用性差,有些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在粘壤土地中作业效果较差,甚至不能作业;二是动力配套受限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蒜收获机具90%以上是与小马力的手扶拖拉机配套,而在多数大蒜种植集中地,手扶拖拉机的保有量很小,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严重阻碍的大蒜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三是是工作可靠性差。在机具作业过程中,故障频发,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 2、机具性价比低,蒜农购机用机积极性不高。大蒜收获机作业效率一般较低(大约1至2亩/小时)、机手劳动强度大(机手须手扶步行作业),由于大蒜的收获期较短,一般在7至10天左右,机具有效作业时间短,机手经济收入有限;然而收获机械价格普遍较高,一般在5000元左右,有的机具高达9000多元,性价比的极度不均,严重的影响了蒜农购机的积极性。 3、大蒜种植模式混乱,收获机械适用范围窄。由于大蒜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种植模式不统一,有些种植户平播种植,有些种植户实行间作,且垄距、行距不统一,缺乏统一的种植标准,而大蒜收获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机械,对收获作物的标准化种植有着较高要求,种植模式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大蒜收获机具的适用性,阻碍了机具的推广应用。 4、厂家的技术培训及售后服务相对滞后。由于大蒜收获机为一种新型机械,机手均为初次使用,机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差,机械保养的到位,对经常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不能进行快速维修,影响了机械的作业效率,同时,由于生产厂家的规

大蒜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大蒜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辛一杰1?2?侯加林1?2?李玉华1?2?吴彦强1?2?王后新1?2?刘晓1?2?牛子儒1?2(1.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泰安一271018?2.山东省园艺机械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一271018) 摘一要:针对现有大蒜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机构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二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柔性夹持输送机构?根据机具性能要求和大蒜的生长环境特征?阐述了夹持输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大蒜在夹持输送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分析?确定了结构参数和技术参数?所设计的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倾斜角为25??输送带为B型双联带?夹持高度距离地面162mm可调?生产效率为0.2~0.5hm2/h?该研究对大蒜可靠输送二降低伤蒜率二减少大蒜输送损失二提高大蒜联合收获机整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蒜?联合收获机?夹持输送机构?力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225.92一一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19)04-0075-05 0一引言 我国大蒜行业现状调查研究显示?2016年我国大蒜种植面积总计达到37.9万~40.5万hm2?占全球大蒜种植面积的60%以上[1]?山东省的大蒜出口居国内第1位?尽管山东大蒜种植面积大?但大蒜机械收获效率较低?大蒜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另一种是大蒜收获机械收获?人工作业效率低二强度大?现有的大蒜收获机作业质量不高二自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拥堵和脱落?从而影响大蒜收获效率?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大蒜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大蒜机械化收获装备是我国农业机械研究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6]?夹持输送机构是大蒜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将大蒜从土中向上拔起?并向后输送?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为此?根据我国国内的种植模式和机具要求?参照国内外的先进机型?创新研制了新型高效柔性夹持输送机构?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参数设计?以期为提升大蒜收获机械夹持输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7-9]? 1一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收稿日期:2017-11-06 基金项目: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4-D-01)?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项目(2017YF001)?山东省现代农业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SDAIT-05-11) 作者简介:辛一杰(1989-)?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E-mail)944717873@qq.com? 通讯作者:侯加林(1963-)?男?山东高密人?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lhou@sdau.edu.cn? 1.1一大蒜的种植模式 我国大蒜的主要产地:河南省中牟县二杞县?山东省金乡县二商河县二苍山县?江苏邳州市射阳县二太仓市?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二四川温江县二彭州市?云南大理及新疆等地?目前?我国大蒜种植模式主要为平畦二高垄二高畦模式?在南方地区地区?雨水较多?宜用高畦模式?山东地区春季易旱?大蒜的种植模式主要以平畦模式为主[10]?如图1所示? 图1大蒜种植试验田和种植模式示意图 Fig.1一Schematicdiagramofgarlicplantingpattern 1.2一夹持输送机构的设计及工作过程 夹持输送机构是大蒜收获机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后续的果秧分离和切根装置的工作效果?从而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夹持输送机构最为 57 2019年4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农机化研究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第4期

【机械毕业设计全套含CAD图论文】免耕播种机设计

第1章绪论 1.1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1.1.1、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史 新中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从兴办国营机械化农场和拖拉机站开始,不断探索,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道路。 50年来,党和国家一直把实现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回顾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行政推动阶段、机制转换阶段和市场导向阶段ASD。 1、行政推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机械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国家、集体投资,国家、集体所有,国家、集体经营,不允许个人所有的政策。农业机械的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产品由国家统一调拨,农机产品价格和农机化服务价格由国家统一制订 国营机械化农场使用各种较大型农业机械,除完成农场本身的农田作业外,还为附近农民代耕代种,对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启蒙和示范作用。国营机械化农场培养了大量的农机人才,在农业机械化生产计划、机具的选型配套、农作物的机械栽培技术、机器的作业定额、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机制转换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增强,国家用于农业机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

式并存。 从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劳力众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实际出发,国家调整了农机化政策,提出了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必须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广适宜技术和机具。主要政策有: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经营农业机械;允许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农机化必须为发展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富裕服务;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机械化;分类指导,重点突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尊重和遵循商品经济规律,让农机化主要在市场的支配下运行;国家对农机生产和使用实行优惠;农机服务组织通过扩大经营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后,农业机械化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针对农民家庭经营规模小、投资能力有限的状况,国家鼓励农民购置小型农业机械,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化,形成了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的格局。1994年与1980年相比,大中型拖拉机下降了7.2%,而小型拖拉机增长了336.5%。 农机生产企业面向市场需要,开发适合小生产规模、适合农村购买力、适合国情的农机产品,在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机械、水稻移栽技术、移动式节水灌溉机械、化肥深施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出现了一大批有中国特色的农机产品,深受农民欢迎。 3、市场导向阶段 199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4年7月1日,国家取消了农用平价柴油。至此,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全部取消,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在国家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的保护和引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加快。 农机制造企业依据来自市场的供求信息,自主安排生产,确定价格,参与市场竞争。近几年来,农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小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价格大战此起彼伏。目前,农机市场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向质量竞争、售后服务竞争发展。

山东省大蒜收获机械化调研报告

山东省大蒜收获机械化调研报告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我省不断地对农村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不断加大。大蒜依其独特食用和药用价值,用途广泛,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大蒜作为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经济效益高,长期一来,在我省被广泛种植。我省大蒜的种植面积近几年不断扩大,出现很多大蒜县、大蒜乡、大蒜村,大蒜已成为我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但是,大蒜种植机械化长期以来发展滞后,种植机械的研究与开发未得到充分重视,收获机械的生产没有形成定型产品并批量生产,而种植和收获大蒜劳动强度大,占用农忙时的大量劳力,广大蒜农迫切需要大蒜生产机械化。而当前大蒜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制约种植面积地进一步扩大和农民收入地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大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提高大蒜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省农机办的统一部署,对我省大蒜收获机械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省大蒜的种植情况。目前,我省大蒜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万亩,全省各地都有种植。重点分布在济宁、临沂、菏泽等地,其中,金乡、苍山、鱼台、嘉祥、成武、定陶、兰山等县市区已初步形成种植规模,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我省的大蒜种植为一年一季种植,种植时间一般在秋分前后,种植方式以平作为主,部分地区有与西瓜或棉花间作的种植习惯,种植的行距一般为18~20 cm,一般株距为18~20 cm,单株高度一般在60~70 cm,出薹后高度一般在50~60 cm,生蒜生长深度一般在4~5 cm土层以内。正常年份,蒜薹收获时间一般在5月的中下旬两三天内,生蒜收获时间一般在6月上旬前后一周内收完。亩产量一般在1000~1300 kg,蒜薹亩产量一般在可达300 kg。其中,以金乡产大蒜和苍山产蒜薹著名。金乡是中国大蒜之乡,金乡有86万亩耕地,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有50余万亩,金乡大蒜以高产、个大、甜辣驰名中外。 我省大蒜种植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大蒜种植一般经过土地的施底肥、耕整、起畦、栽种、覆膜、浇灌(冲肥)、田间管理、收获、收获后捡拾加工(去掉蒜秆和蒜的根须)、分级等生产环节,目前各生产环节现状是:大蒜种植以施底肥为主,施用农家肥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土地的耕整,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达到80%~90%;土地的起畦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可达到60%~70%,小地块种植一般以人工作业为主;大蒜栽种目前没有成熟的机械用于生产,一般以人工播种为主;大蒜覆膜一般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作业面积可达到50%~60%,小地块种植一般以人工作业为主;大蒜浇灌一般以机械浇灌为主,机械浇灌面积达到80%~90%,同时随水冲施氨类肥料;田间管理中植物保护用传统的植保机械,其他工作以人工作业来完成;大蒜收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用收获机械,另一种是传统的手工收获生产方式,据初步统计,我省各类大蒜收获机械共有15台左右,每台收获机作业生产率一般为1.5~2.0亩/小时,单机年作业量在100~150亩,目前,我省尚无大蒜机收作业面积统计数据,根据现有机具数量推算,我省大蒜机械收获面积不足千分之一。收获后捡拾加工和分级目前没有成熟的机械用于生产,以人工来完成,相当费时费力。 大蒜种植收获机具现况。一是大蒜生产所需的机械。从我省整体看,大蒜生产机械化技术个别环节上有突破,整体水平较差。从大蒜生产的不同环节看,大蒜生产所需的机械主要有耕整机械、播种机械、铺膜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或挖掘机械、加工机械,这些机械中除了耕整机械、植保机械和排灌机械可以与其他作物通用以外,其余的播种机械、铺膜机械、收获机械、挖掘机械、捡拾加工机械均需按照大蒜生产的农艺要求,单独开发、专门设计制造。它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去研究专门机械,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不断的试验、示范、

播种机毕业设计

目录 1 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1.1 我国播种机发展现状 (1) 1.2 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2) 1.2.1 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 (2) 1.2.2 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 (2) 1.2.3 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 (3) 1.2.4 广泛采用联合作业 (3) 1.2.5 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 (3) 2 播种机概述 (5) 2.1 播种机类型 (5) 2.2 播种机主要结构 (5) 2.3 总体配置 (6) 2.3.1 主要技术参数 (7) 3 播种排种器 (8) 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8) 3.2 立式圆盘排种器的特点 (9)

3.3 排种器参数设计 (9) 3.4 壳体造型 (10) 3.5 种子的充填 (10) 3.5.1 排种器种子充填力学分析 (10) 3.5.2 充种过成 (13) 4 排肥器 (15) 4.1 排肥器的要求 (15) 4.2 排肥器选择 (15) 5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8) 5.1 开沟器的要求 (18) 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8) 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9) 5.4 芯铧式开沟器 (19) 6 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 (21) 6.1 输种管 (21) 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 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 6.2 覆土器 (22)

6.3 镇压轮 (22) 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 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 6.3.2 镇压弹簧参数设计 (25) 7 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7) 7.1 种子、肥箱 (27) 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7) 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8) 7.2 仿形机构 (28) 7.2.1 仿形机构类型 (28) 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9) 8 播种机组工作阻力与作业幅宽 (32) 8.1 工作阻力P与作业幅宽B (32) 8.2 播种机机组功率消耗N (32) 9 保养与保管 (33) 10 使用及注意事项 (34) 11 安全规则 (36) 12 常见故障与排除 (37)

大蒜播种机排种器及开沟器设计与控制(摘选)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大蒜播种机排种器及开沟器设计与控制(摘选) 作者:JirapornBenjaphragairat, HaiSakurai, NobutakaIto 作者单位:JirapornBenjaphragairat(泰国曼谷市先皇技术大学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泰国曼谷10520), HaiSakurai(不丹皇家政府农业部农业机械中心(AMC)), NobutakaIto(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生物资源学院国 际学生中心,日本) 刊名: 农业工程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11,0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荐世春.刘云东大蒜播种机蒜瓣自动定向控制装置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9(10) 2.郭英芳.卢博友基于SUSAN算法的大蒜瓣尖识别的研究[期刊论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 3.潘雷.邓世建.刘荣华基于模式识别的大蒜瓣尖识别研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5) 4.高迟.薛少平.李绅淑.阎勤劳.Gao Chi.Xue Saoping.Li Shenshu.Yan Qinlao大蒜鳞芽方向识别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10) 5.王方艳.Wang Fangyan大蒜播种机主要部件的设计及分析[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2010,32(8) 6.谢洪昌.王德明.高立辉我国大蒜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期刊论文]-现代化农业2012(1) 7.海力力.沙比提.刘占京2DBQ-2型便携式人工大蒜播种器[期刊论文]-新疆农机化2004(1) 8.杨清明.李娟玲.何瑞银.YANG Qing-ming.LI Juan-ling.HE Rui-yin基于图像处理的大蒜蒜瓣朝向识别[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2010,22(1) 9.金诚谦.袁文胜.吴崇友.张敏.Jin Chengqian.Yuan Wensheng.Wu Chongyou.Zhang Min大蒜播种时鳞芽朝向对大蒜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 10.李红.邓世建.王文捷大蒜自动播种系统的设计分析[期刊论文]-福建电脑2007(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210225655.html,/Periodical_nygch20110202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