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教学设计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内容简要说明:

本课教材“沉和浮”的认知水平应达到:1.在物体大小(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才有关系:物体重的沉下去,轻的浮上来。2.在物体轻重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体积)才有关系:物体大的浮上来,小的沉下去。3.物体的沉浮与液体(多少相同)的轻重有关系:物体在轻的液体中沉下去,在重的液体中浮上来。

本课教材“沉与浮”的认知水平是让学生感知物体沉浮变化的外在的现象规律。而隐含在教材中的物质密度、比重、物体的重力、浮力等是物体沉浮内在的科学概念乃至于引力平衡的科学原理都是学生后继学习探究的内容。不要在此出现上述的科学概念名词、术语。也不去主动引导学生用“同体积”的液体与固体去比较轻重。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学生亲历探究,体会探究的乐趣。

3.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

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水槽、小塑料瓶、浮标、小石头、橡皮泥、泡沫塑料、橡筋、小潜艇、易拉罐、吸管、抹布等。

2.教师:录像、CAI课件、水槽、小塑料瓶、浮标、小石头、橡皮泥、泡沫塑料、橡筋、小潜艇、易拉罐、吸管、抹布、生鸡蛋、盐水、塑料杯、等。

课型:科学探究实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播录像:潜水艇在水中浮和沉

2.学生观察

3.提问:你们看到什么?

4.学生讨论并交流。(描述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经过)

5.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学生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探究物体在水中下沉和上浮的办法:

1.小组活动①、探究改变三个塑料瓶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改变物体的重量)

(1)请同学们打开红色盒,将三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瓶(第一个瓶是空的、第二个瓶里装少量水、第三个瓶装满水)分别放入水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描述塑料瓶在水中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漂浮在水中;塑料瓶中的水,有的多,有的少。(让学生充分描述)

(3)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个沉下去的塑料瓶浮起来?使上浮的塑料瓶沉下去?

(4)学生实验自行探究,教师分组进行辅导,并了解活动情况。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小组活动②探究改变牙膏皮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改变大小)

请同学们打开蓝色盒,将牙膏皮和用牙膏皮做成的“小船”放在水中,看到什么现象?让学生充分描述

(3)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个沉下去的牙膏皮浮起来?使上浮的“小船”沉下去?

(4)学生实验自行探究,教师分组进行辅导,并了解活动情况。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活动③探究改变浮标及其它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绿色盒。

①看看里面有什么?

②学生观察

回答(浮标、橡皮泥、小石块、泡沫塑料、橡皮筋)。

④老师介绍浮标

(2)讲解实验方法。

①提问: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②学生观察,并把它写在实验报告单中。

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实验报告单:

请根据实验情况填写

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辅导。

④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⑤说一说:我们可用什么方法改变它们的沉浮?

⑥学生讨论并交流。

⑦你们想不想研究它呢?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⑧学生通过实验自行探究。

⑨学生带着报告单上讲台汇报(用实物投影出示实验报告)

⑩你们都是这样探究的吗?有不同方法的请大胆发言,

(将探究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

?讨论并交流

3.探究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①出示CAI课件。

②谁能说一说潜水艇是怎样在水中改变沉浮的?

③讨论并交流。

三、应用

制作我们的"潜水艇"。

①学生自带易拉罐、吸水管

②分组实验,谁能想办法使它沉浮自如。

③学生讨论并交流。

四、课后延伸

1.老师再给大家做一个趣的实验,教师演示:把生鸡蛋放在水里让学生观察鸡蛋是沉还是浮?(沉的)然后放进另一杯盐水里,沉的还是浮的?(浮的)为什么?

2.质疑:奇怪了,既没有改变鸡蛋的重量,也没有改变大小,鸡蛋怎么会浮起来呢?

3.学生讨论:猜测其中的奥秘。

4.教师鼓励学生回家大胆尝试,激发好奇心。

五、板书设计

改变物体的沉浮

(上述表格根据学生实验汇报情况填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