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毒理学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食品毒理学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

?肿瘤指有分裂潜能的细胞受致癌因素的作用后发生恶性转化和克隆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在人体任何部位、任何组织都可以发生肿瘤。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e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化学致癌物(chemical carcinogen)是指具有化学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

第一节化学致癌机制

一、化学致癌作用

——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致癌过程有多个与癌肿有关的基因参与

?不同器官来源、不同组织类型、临床阶段以至同一种肿瘤在不同地区所见的遗传变化是不同的

?多种环境致癌物、致癌因子或条件可协同作用

?个体的不同遗传背景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二、与致癌作用有关的代谢活化与灭活:

前致癌物近致癌物终致癌物

三、化学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一)基因突变:碱基对的组成或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二)基因扩增和过表达:

(三)基因重排:

(四)染色体易位:

(五)截断形式多肽表达:

四、化学致癌过程:

启动阶段促癌阶段演进阶段

(initiation)(promotion)(progression)

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

组2,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又分为两组,即组2A和组2B。

组2A,对人类很可能(probably)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组2B,对人类是可能(possible)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组4,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1

第二节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IARC(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和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分为四级:致癌性证据充分、致癌性证据有限、致癌性证据不足及证据提示缺乏致癌性。

IARC关于化学物质致人类癌症危险性分类只与一种化学物致癌性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权重)有关,而并不涉及其致癌活性大小及其机制。

?根据致癌机制分类

?1.genotoxic carcinogens

?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

?无机致癌物

?2.non- genotoxic carcinogens

?促长剂●激素调控剂

?细胞毒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免疫抑制剂●固态物质

?3.未分类:美舍吡伦

第三节观察化学毒物致癌作用的基本方法

一、用于致癌物筛选的短期试验

(一)致突变试验:

①基因突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②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细胞系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大鼠骨髓染色体畸变

试验;

③原发性DNA损伤:DNA加合物,链断裂,DNA修复诱导(细菌SOS反应,大鼠肝UDS诱导),SCE

试验;

④体外细胞转化: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Balb/c 3T3细胞。

(二)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又称为有限体内试验,指时间有限(数月),靶器官有限。

较受重视的短期致癌试验有下列四种:

1.小鼠皮肤肿瘤诱发试验:于小鼠皮肤局部连续涂抹受试物,以观察皮肤乳头瘤和癌的发生,一般20周可结束实验,较敏感的小鼠为SENCAR小鼠。此试验也可设计为检测受试物的引发活性或促长活性。典型的引发剂为致癌性多环芳烃,促长剂为佛波醇酯(TPA)。

2.小鼠肺瘤诱发试验:染毒途径常用腹腔注射,也可灌胃或吸入,一般30周可结束实验,观察肺肿瘤的发生。较敏感的小鼠为A系小鼠。此试验也可设计)b检测受试物的引发活性或促长活性。典型的引发剂为乌拉坦,促长剂为二丁基经基甲苯(BHT)。

3.大鼠肝转化灶诱发试验。

对大鼠进行肝大部切除术后,给以受试物,一般可在8~14周结束实验,观察肝转化灶生成。

肝转化灶是癌前病变,有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升高,G6P酶和ATP酶活性降低,以及铁摄取能力降低。转化灶可用组织化学或免疫化学方法鉴定。此试验也可设计为检测受试物的引发活性或促长活性。典型的引发剂为二乙基亚硝胺(DEN),促长剂为苯巴比妥(PB)。

4.雌性大鼠乳腺癌诱发试验,一般可用SD大鼠(或Wistar 大鼠),实验周期为6个月。

此四个试验不是成组试验,应根据受试物的特点选择使用。此四个试验任一试验得到阳性结果的意义与长期动物致癌试验相似,但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受试物的致癌性。

?何时应考虑进行致癌性评价:

①人体可能长期暴露于该化学物;

②该化学物或其代谢物的化学结构与已知致癌物相;

③反复染毒毒性试验提示该化学物可能产生癌前病变。

如在3种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均得到阳性结果,可预测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如在3种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均得到阴性结果,可预测为非遗传毒性非致癌物;如经5种遗传毒理学短期试验仍不能预测其致癌性的化学品,应优先进行哺乳动物致癌试验。

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一)试验动物

物种和品系:要求用两种实验动物,常规选用大鼠和小鼠,也可用仓鼠。啮齿类动物对多数致癌物易感性较高,寿命相对较短,费用也较低,生理和病理学资料较完备,因此使用最广泛。

在选择品系时应选择较敏感、自发肿瘤率低、生活力强及寿命较长的品系。

性别:为接近人类情况,应使用同等数量的雌雄两种性别的动物。

年龄:使用刚断乳的动物,以保证有足够长的染毒和发生癌症的时间,而且幼年动物解毒酶及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致癌作用比较敏感。

(二)剂量选择和动物数量

致癌试验一般设三个试验组。

美国NCI推荐以最大耐受剂量(MTD)为高剂量。最大耐受剂量是由

ICH(1995)提出,高剂量选择可以根据:①毒性终点,即最大耐受剂量(MTD);②药代动力

学终点,啮齿动物血浆AUC(药时曲线下面积)为人的25倍;③选择吸收饱和剂量;④药效学终点,不应产生生理学和内稳态紊乱;⑤最大可行剂量,受试物在饲料中最高含量为5%。

限制剂量为1500mg/(kg体重·d)。

?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比级数下推

如分别为上一个剂量水平的1/2或1/3。低剂量组应不影响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寿命,即不产生任何毒性效应。但低剂量组应高于人的接触剂量,一般不低于高剂量的10%。中剂量组介于高、低剂量之间,如有可能按受试物的毒物动力学性质来确定。对照组除不给受试物外,其他条件均与试验组相同。

?同时应设阴性(溶剂或赋形剂)对照组。必要时可设阳性对照组,阳性致癌物最好与受试物的化学结构相近。

?动物数量:每组至少有雌雄各50只动物,希望在出现第一个肿瘤时,每组还有不少于25只动物。

(三)染毒途径

?经口染毒是将受试物给予实验动物的常用途径,一般把受试物掺入饲料或饮水中连续给予动物(5~7天/周)。掺入的浓度一般不超过5%。

?经皮染毒,涂敷受试物的面积一般不少于动物体表总面积的10%。每天涂抹一次,每周3~7次。

?吸入染毒,每天染毒4小时,每周5~7天。染毒柜内受试物浓度应定期或连续监测,其分布应均匀、恒定。

?其他注射途径可根据需要采用。

(四)试验期限

ICH(1997)建议参考下面几条准则:

(1)一般情况下,试验期限小鼠和仓鼠应为18个月,大鼠为24个月;然而对于某些生命期较

长或自发肿瘤率低的动物品系,小鼠和仓鼠可持续24个月,大鼠可持续30个月。

(2)当最低剂量组或对照组存活的动物只有25%时,也可以结束试验,对于有明显性别差异

的试验,则试验结束的时间对不同的性别应有所不同,在某种情况下因明显的毒性作用,只造成高剂量组动物过早死亡,此时不应结束试验。

一个合格的阴性对照试验应符合下列标准:

①因自溶、同类自食,或因管理问题所造成的动物损失在任何一组都不能高于10%。

②小鼠和仓鼠在18个月,大鼠在24个月时各组存活的动物不能少于50%。

(五)观察和结果分析

1.一般观察每天观察受试动物一次,主要观察其外表、活动、摄食情况等。在实验最初三个月每周称体重一次,以后每两周称体重一次。

2.病理检查动物自然死亡或处死后必须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包括肉眼和组织切片检查。

组织切片检查应包括已出现肿瘤或可疑肿瘤的器官和肉眼检查有明显病变的器官,应注意观察癌前病变。通过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靶器官。

3.结果分析统计各种肿瘤的数量(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及任何少见的肿瘤、患肿瘤的动物数、每只动物的肿瘤数及肿瘤潜伏期。

肿瘤发生率(%)=(实验结束时患肿瘤动物总数/有效动物总数)×100%

致癌试验阳性的判定标准[WHO(1969)]:

(1)对于对照组也出现的一种或数种肿瘤,试验组肿瘤发生率更高;

(2)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

(3)试验组肿瘤发生早于对照组;

(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增加。

在进行试验的两个物种两种性别动物中,有一种结果为阳性,即认为该受试物有致癌性。

两个物种两种性别动物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时,方能认为未观察到致癌作用。

结果报告:

?应着重报告发现肿瘤的部位、数量、性质、癌前病变,以及其他毒性效应;

?应报告剂量—反应关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如在动物组织中观察到良性和恶性肿瘤,并有良性肿瘤向恶性化进展的证据,在进行统计学分析之前将良性和恶性肿瘤合并是适宜的,但仍希望分别对良性和恶性肿瘤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该试验不同剂量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相对数量可有助于确定该受试动物对受试物的剂

量反应关系。另一方面,如果仅观察到良性肿瘤,并无恶性化进展的证据,则将此受试物认为是致癌物是不适宜的,此仅提示在该试验条件下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一)接触标记

(二)生物效应标记

(三)敏感性标记

四、转基因小鼠在致癌作用的研究

1.转癌基因小鼠。

2.肿瘤抑制基因敲除小鼠。

3.转穿梭质粒的转基因动物小鼠:

食品毒理学-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2阶段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七章至第十二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毒理学》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D )时间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A、雌性生殖毒性试验 B、急性毒性试验 C、致突变试验 D、致畸试验 2、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称为( A )。 A、基因组 B、染色体 C、基因 D、核酸 3、迄今为止,只有( D )可以准确判别人类致癌物的致癌性。 A、急性毒性试验 B、致畸试验 C、致突变试验 D、动物诱癌试验 4、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具有( C ),同一化学物可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或过敏。 A、互动性 B、单相性 C、双相性 D、累加性 5、对毒理学试验不仅要了解每项试验所能说明的问题,还应该了解试验的( D ),以便为安全性评价作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A、设计方案 B、详细步骤 C、合理结论 D、局限性和难以说明的问题 6、原位杂交是在保持组织、细胞或染色体原有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内部( A )进行检测及定位的分子生物学手段。 A、特殊核酸序列 B、染色体 C、基因 D、基因组 7、已证实,重金属铅可干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 C )的释放。 A、前列腺激素 B、睾酮 C、促性腺释放激素 D、雄激素 8、化学致突变物造成的DNA损伤,在DNA复制过程中转变为( B )的变化,导致基因突变。 A、基因组 B、碱基排列顺序 C、染色体 D、基因 9、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称为( D )。 A、免疫分化 B、免疫调节 C、免疫诱导 D、免疫应答 10、分子毒理学探讨众多外源化合物对生物机体组织中的各种分子,特别是( C )的作用机制。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一、名词解释 1.化学致癌物 2.终致癌物 3.引发剂 4.促长剂 5.助致癌物 二、选择题 1. 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 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 B.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 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 2. 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A.化学物的致畸性 B.化学物的致癌性 C.化学物的致突变性 D.药物的致癌性 3. 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 A.一般毒性试验 B.短期试验 C.动物诱癌试验 C.人类流行病学研究 4. 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 A.启动、进展、促癌 B.启动、促癌、进展

C.促癌、进展、启动 D.促癌、启动、进展 E.进展、启动、促癌 5. 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不包括 A.细胞形态改变 B.细胞生长能力改变 C.细胞生化表型改变 D.细胞坏死 6. 关于癌症病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癌症是由单种病因诱发的 B.癌症是由生物因素诱发的 C.癌症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 D.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辐射致癌和病毒致癌E.人类癌症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主要是化学因素 7、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 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 C.催化二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 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 8. The process of decision point carcinogen testing A. is limited to the evaluation of promoters of carcinogenicity. B. evaluates only in vitro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 C. requires evaluation of all possible tests for carcinogenesis. D. evaluates a number of systematic, sequenti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 9. The correct sequential chronological steps in carcinogenesis are A.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initiation. B. initiation, bioactivation, progression, promotion.

食品毒理学

山西师范大学 教案 课程名称:食品毒理学 课程类型:□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 学时: 1 学分: 授课教师:琚利利 授课班级:工程学院 0803 授课学期:2009 至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教材名称:食品毒理学 参考资料: 1. 刘宁,沈明浩主编。食品毒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王心如主编。毒理学基础。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010年 5月 11日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8章/第2节食品毒物的致癌机制 教学时数:1学时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食品毒物的致癌制剂 2.掌握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3.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二、能力目标 通过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对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合理膳食、预防癌症发生的要求。 ※教学重点: 根据食品毒物致癌机制明白食品毒物致癌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为主,多媒体、板书和实例相结合 2.通过总结方式得出提高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教学设计 根据人们对癌症的重视,引人要学习的致癌机制,重点讲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并具体举例说明。 ※教材分析 通过对食品毒物致癌制剂理论的学习,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

※教学引入: 大家都知道这些年来癌症发病率挺高,并且治愈也是相当困 难的,我们现在就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了解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以得出阻断化学致癌过程的一些途径,使我们的生活不再被癌症所困扰。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在很多国家,癌症死亡率占死因顺位的第二位,甚至第一位,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整个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因素)。 一、食品毒物的致癌过程 1.引发阶段 引发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一阶段。引发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DNA作用,导致体细胞突变成引发细胞的阶段。在引发过程中至少有三个细胞功能是重要的,即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增殖。Miller等提出亲电子剂学说,认为大多数有机致癌物都是间接致癌物,又称前致癌物,或先形成近致癌物,再进一步活化成终致癌物。终致癌物是亲电子剂,含有亲电子中心,可与细胞大分子的亲核中心共价结合,进而导致癌症。本身就有反应活性,不需要代谢活化的致癌物或能自发形成亲电子剂的致癌物称为直接致癌物。 引发阶段通常是一相对迅速的过程,化学致癌物对靶细胞DNA 产生损伤作用,经一次或多次细胞分裂增殖固定下来,引发所确定的基因型和∕或表型是不可逆的,引发细胞在形态上与正常细胞很难区别。引发是不可逆的,但并非所有的引发细胞都将构成肿瘤,因其中大多数将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引发细胞不具有生长自主性,因此不是肿瘤细胞。引发剂本身有致癌性,大多数是致癌突变物。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引发作用是不可逆的并且是累积性的。引发剂作用的靶主要是原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引发阶段的个体变异、物种差异及亲器官特征是取决于细胞对致癌物的代谢、DNA修复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平衡。具有引发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引发剂。 2.促长阶段 促长阶段为化学致癌作用的第二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具有促长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促长剂,促长剂通常影响引发细胞的增殖,导致局部增殖并引起良性局灶性病理损害如乳头瘤、结节或息肉。这些病损很多会消退,仅少数细胞发生进一步突变引成恶性肿瘤。该阶段有如下特点:①引发物作用之后,促癌物的作用是长期的、慢性的;②引发物单独作用一般不会引起肿瘤;③只有促癌物的慢性作用而没有引发物的作用也不会引起肿瘤④引发物与促癌物的作用先后次序十分重要,根据热点问题引入内容

食品毒理学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第六章外源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 毒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对生物体遗传机构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其主要目的是检测那些能引起DNA损伤的环境因素,研究其遗传毒作用的特点及对人类的潜在危害。 1、突变(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由于偶然的自制、转录、修复时的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人为造成的突变。 ?正面意义 培育新品种,如农业、林业、养殖业等 ?负面意义 对环境、人类健康、物种等的危害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 (mutagenesis) 外源化学物及其他环境因素引起生物体突变发生(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这种改变随细胞分裂过程传递)的作用及过程称为致突变作用 即: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诱发因素 化学因素 药品、农药、食品添加剂、调味品、化妆品、洗涤剂、 塑料、着色剂、化肥、化纤等 物理因素 电离辐射、紫外线、电磁波、温度(超高温、超低温)等 生物因素 真菌的代谢产物、病毒、寄生虫等 1、基因突变 指在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主要包括碱基置换、移码突变、整码突变、片段突变(大段损伤)等。 ?碱基置换 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转换 A G / T C ?颠换 A(G) T(C) ?移码突变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三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氨基酸。 2.染色体畸变 是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结构改变的基础是DNA链的断裂,所以把能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断裂剂。 3.染色体数目异常 指基因组中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也称为基因组突变、染色体数目畸变。 非整倍体非整倍体指细胞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增加一条染色体时称为三体。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会导致基因平衡的失调,可能影响细胞的生存或造

食品毒理学总结

毒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食品毒理学: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有毒有害物质(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新资源食品、保健食品、转基因食品和食品中天然成分。 主要任务:研究食品中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是评价食品的安全性、制定相关食品卫生标准的基础。 主要研究方法:动物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化学分析、风险评估和安全限量制定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 1、毒物: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2、毒性、毒性分级: 毒性: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

3、毒性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毒性作用分类:(1)变态反应、(2)特异体质反应 (3) 速发与迟发性 作用 (4) 局部与全身作用 (5) 可逆与不可逆作用 (6)功能、形态损伤作用 4、生物学标志,种类 生物学标志是指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 物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背 ?分为: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性生物学标志 毒物举例: 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 苯可抑制造血功能,导致贫血; 强酸、强碱可引起局部的皮肤粘膜的灼伤等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效应和反应的区别: 效应(effect)——涉及个体,量反应。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表示其强度。 反应(response)——涉及群体,质反应。百分率或比值表示

255种危险化学品致癌物

255种危险化学品致癌物 下周为抗癌周。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起成为了人类最主要的致死疾病。已有的癌症合理的猜测致病因素五花八门,从心理情绪到遗传学,从食物到工业毒物,再到环境毒物。这些因素如其他疾病的病因一样,都被列入医学教科书里。 下面的化学毒物被怀疑是致癌物,作者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刀片从《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切割下来255种致癌物汇总到一起,供大家参考。 类别1: 类别1A:已知对人类具有致癌能力;化学品分类主要根据人类的证据。 类别1B:可疑对人类有致癌能力,化学品分类主要依据动物的证据。 类别2:根据人类和或动物研究得到的证据,但没有充分证据可将该化学品分在类别1中。 化学物危险性类别备注11,3-丁二烯[稳定的]致癌性,类别1A 22,3,4,7,8-五氯二苯并呋喃致癌性,类别1A剧毒 3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致癌性,类别1A剧毒 42-甲基苯胺致癌性,类别1A 52-萘胺致癌性,类别1A 64,4’-二氨基-3,3’-二氯二苯基甲烷致癌性,类别1A 74,4'-二氨基联苯致癌性,类别1A 84-氨基联苯致癌性,类别1A 9苯致癌性,类别1A 10粗苯致癌性,类别1A

12碘酸镉致癌性,类别1A 13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致癌性,类别1A 14多氯二苯并呋喃致癌性,类别1A 15二(氯甲基)醚致癌性,类别1A 16二甲胂酸致癌性,类别1A 17二氧化碳和环氧乙烷混合物致癌性,类别1A 18氟化镉致癌性,类别1A 19氟硼酸镉致癌性,类别1A 20氟铍酸铵致癌性,类别1A 21氟铍酸钠致癌性,类别1A 22镉[非发火的]致癌性,类别1A 23铬酸钾致癌性,类别1A 24铬酸钠致癌性,类别1A 25铬酸铍致癌性,类别1A 26铬酸铅致癌性,类别1A 27铬酸溶液致癌性,类别1A 28环氧乙烷致癌性,类别1A 29环氧乙烷和氧化丙烯混合物[含环氧乙烷≤30%]致癌性,类别1A 30甲醛溶液致癌性,类别1A 31焦砷酸致癌性,类别1A

远离生活中的化学致癌物

远离生活中的化学致癌物 近年来我国癌症病例大增,化学物质在其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化工信息网特别对生活中的化学致癌物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在我国癌症病人中,约有35%-50%的发生是与饮食、食品加工等有关,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和保存期不致腐败,常给食品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或防腐剂,添加剂如使用不当,很可能含有一些致癌物质;有30%左右的癌症是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吸烟,烟草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中含的致癌物多达40种以上;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更多的有害物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因而工作和生活环境引起的癌症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工厂操作工人由于直接面对电离辐射及化学致癌物,危险尤甚。如果大家能够掌握更多有关防癌、致癌的相关知识,尽量避免或用安全措施接触生活中的化学品,多数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下面我们将为读者逐一说明。 职业致癌因素——在职业致癌因素中,化学致癌物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时间暴露在化学致癌物的环境中,长期接触或吸入有毒化学品患癌症危险性比常人高几百倍。主要的致癌化学品有: 1、氯乙烯: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洗印照片、产品包装、药品装管、家用器具以及其他许多塑料制品的生产中,需要大量用氯乙烯。不过,有致癌性的只是氯乙烯单体,塑料本身并没致癌作用,所以日常的塑料制品可以放心使用。 2、苯:苯作为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在工业中正在广泛应用。氯苯、硝基苯、香料、药物、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苯乙烯)、合成染料等的生产均以苯作为原料。长期接触苯的人可引起慢性苯中毒,还可导致血癌。 3、双氯甲醚:双氯甲醚是很强的致癌物,人长期接触双氯甲醚也易患肺癌。 4、多环芳烃:它由含碳物质经加热烈解而产生的。有机物在不完全燃烧时在高温下经过复杂后聚合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多环芳烃。多环芳烃主要有苯并芘,苯并蒽、二苯并蒽、二苯并芘等。主要来源于煤焦油、沥青、矿物油。接触这些物质主要导致肺癌、皮肤癌、喉癌和胃癌。 5、芳香胺:该化合物在染料工业、橡胶工业和制药工业广泛应用。芳香胺的种类的1-萘胺、2-萘胺、联苯胺、4-氨基联苯、金胺和品红等。芳香胺主要诱发膀胱癌。- 6、亚硝胺化合物:亚硝胺化合物可分为亚硝胺及亚硝酰胺。亚硝胺化合物在工业上用作溶剂,还与橡胶、染料、润滑油、炸药、杀虫剂等工业有联系。-亚硝胺化合物是极强的致癌剂,主要引起食管癌。 7、农药:不少农药具有致癌作用。农药基本分为有机氯、有机磷及有机氮三种。有机氯主要诱发肝肿瘤,有机磷可致乳腺和卵巢肿瘤,有机氮与淋巴瘤有关。 生活中的隐形杀手——我们常用的生活用品中也常常隐藏着癌症的帮凶,工厂违法偷排污染水源、土壤,添加剂滥用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涂料挥发有害气体等等生活中的化学污染物等等也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1、室内空气污染源:甲醛、苯系物及氡气等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的或未参与反应的甲醛,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 甲苯、二甲苯属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目前室内装饰中多用甲苯、二甲苯代替纯苯作各种胶油漆涂料和防水材料的溶剂或稀释剂。目前,苯系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氡是一种天然的放射性惰性气体。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导致肿瘤。花岗岩、砖沙、水泥及石膏之类建筑材料,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会释放氡。居住者的通风习惯以及窗户的密封程度,影响着室内氡的浓度。 2、禁用的纺制化学品 纺织品和纺织化学品领域中禁用和限制的化学物质有十三类约300个,其中致癌物质主要为产生致癌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一、名词解释 1.致突变作用 2.致突变物 3.微核试验 4.遗传负荷 5.Ames test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些形式不属于基因突变 A.颠换 B.倒位 C.移码突变 D.大段损伤 2. 碱基置换的后果是出现 A.同义密码 B.错义密码 C.终止密码 D.以上都对 3. DNA链中减少了一对碱基可导致 A.染色体畸变 B.移码突变 C.碱基置换 D.大段损伤 4. 颠换与转换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A.碱基置换的类型 B.产生的氨基酸

C.产生的蛋白质 D.导致的后果 5. 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原因是 A.DNA交联 B.DNA链的复制错误 C.DNA链的断裂与异常重接 D.DNA链的断裂与原位 6. 关于大段损伤的描述错误的是 A.DNA链大段缺失 B.跨越基因的损伤 C.DNA断裂 D.光镜下可见 7. 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A.无着丝粒断片 B.染色体缺失 C.环状染色体 D.微核 8. 下列哪些发生断裂与重接的染色体基因不丢失和增加A.倒位 B.插入 C.易位 D.重复 9. 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镜下可见的变化 B.光镜下不可见的变化 C.染色体结构异常 D.染色体数目异常

10. 染色体数目异常出现三体可记为 A.2n-1 B.2n+1 C.2n+3 D.2n-3 11.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染色体整倍性畸变 A.n B.2n C.3n D.上述AC都是 12.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以DNA为靶的诱变A.烷化剂作用 B.碱基类似物取代作用 C.嵌入剂作用 D.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作用 13. 下列哪种作用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A.对有丝分裂作用的干扰 B.对DNA合成酶系的破坏 C.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 D.以上都不是 14. 突变的后果有 A.肿瘤,显性致死,炎症 B.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 C.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 D.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 15. 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A.显性致死 B.显性遗传病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食安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总学时:56其中(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24)学分:3.5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开课学期:5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其主要任务是阐明环境中有害因素对机体损伤作用的一般规律、作用机理及评价和管理损害作用的方法。食品毒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掌握毒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中化学性毒物的来源、毒作用机制及危害预防等内容,并对其引起的毒性作用进行评价,与《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免疫学》知识互通、互为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食品毒理学发展趋势,理解食品毒理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掌握食品毒理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本章重点食品毒理学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难点为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案例式、互动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概述 第二节食品毒理学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一、任务

二、研究内容 三、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性 第四节食品毒理学发展及展望 第二章食品毒理学基础(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俗语,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础知识。 2.本章重点毒物概念、毒性、毒性作用及分类、生物学标志、剂量、剂量-反应关系、联合度作用、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难点为剂量-反应关系及据此判断化学物毒性大小。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互动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毒性和毒性作用 一、毒物 二、毒性、毒性作用及分类 三、毒作用生物学标志 第二节剂量与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 二、效应、反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第三节联合作用 一、联合毒作用分类 第四节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制 一、毒性参数 二、安全限值 第三章食品中化学物资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物膜的基本功能、外源化合物在体内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食品中化学毒物的来源,理解影响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的因素及意义,熟悉和掌握生物转运的基本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生物转运的过程及各种转运方式的特点,生物转化的概念,I相反应、II相反应的概念、类型。 2.本章重点为生物转运的基本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生物转运的

19种常见化学品可致癌

19种常见化学品可致癌 近日据路透社报导,美国癌症学会和3家美国联邦政府机构2010年7月15日发表报告称:包括甲醛、乙醛等在内的19种常见化学品可能诱发癌症。 报告显示,除上述常见的致癌物外,用于用于半导体产业的新型化合物“磷化铟”、广泛用于化妆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成份等多种化合物也出现在这份“黑名单”中。 协助主导这项研究的美国癌症学会会员伊莉莎白?沃德说:遴选这些潜在致癌物基于两种考虑,一是许多案例显示这些化学品可能与癌症有关联,但眼下缺少能确定二者关系的研究;二是部分入选的是潜在致癌物非常常见,或者像“甲醛那样广泛用于工业部门”,或者“用途虽不广,但用量在增加”。 以下是已被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可能致癌的19种化学品物质,以及主要的使用范围,它们是: (1)、铅和含铅化合物,已知对脑细胞有毒。 (2)、阿特拉津,一种除草剂。 (3)、柴油机排出的废气。 (4)、环氧丙烷,用于生产塑胶制品,会破坏人体去氧核糖核酸。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等。它也是第四代洗涤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田破乳剂、农药乳化剂等的主要原料。环氧丙烷的衍生物广泛用于汽车、建筑、食品、烟草、医药及化妆品等行业。已生产的下游产品近百种,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 (5)、难熔的陶瓷纤维,产自熔化的氧化铝(又称矾土)和矽石。 (6)、磷化铟,用于半导体产业,白鼠实验表明它会引发相当高的肺癌发病率。 ◎主要用途:用作半导体材料,用于光纤通信技术。

(7)、焊接产生的烟和气体。 ◎主要用途: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烟尘、金属蒸汽等有害气体。如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电焊条燃烧会产生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二氧化钛、二氧化矽等烟尘。另外电弧的高温和辐射使周围的空气中的氧、氮元素形成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氟化氢等有害气体。 (8)、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由香烟、大麻和木材等燃烧时释放产生,用于生产聚苯乙烯和树脂等。 ◎主要用途:工业上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 (9)、二氯甲烷,用于去油污、油漆以及气溶胶类产品的常见溶剂。 ◎主要用途:大量用于制造安全电影胶片、聚碳酸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聚氨酯发泡剂、脱模剂、脱漆剂。 (10)、三氯乙烯,用于金属除油的常见溶剂,属于最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 ◎主要用途:作金属脱脂和羊毛及织物的干洗剂。树脂、沥青、煤焦油、醋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橡胶和涂料等的溶剂。在医药上用作麻醉剂,农药上是合成一氯醋酸的原料。在工业上用于金属清洗(脱脂彻底)和纤维脱除油脂。利用其溶解力强的特性,常用于清除难于清除的污垢,如半硬化的清漆、涂层剖光剂、较厚的助焊剂。也用于萃取剂、溶剂和低温导热油介质。 (11)、四氯乙烯,一种干洗制剂。研究表明它可诱发鼠类患癌。 ◎主要用途:多数应用为它使用它溶剂物产。多数有机材料在tetrachloroethene溶化。它是最用途广泛的溶剂干洗。它在也用于除油金属零件汽车并且其他金属工艺产业。看起来于几种消费品包括绘刮毛器并且斑点去膜剂。 (12)、氯仿,学名三氯甲烷,常见于用氯消过毒的饮用水及空气中,部分食物中也含有氯仿,可能与膀胱癌有关联。

毒理学 环境有害因素致突变作用

第六章环境有害因素致突变作用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类型 一、基本概念 生物的个体和各代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通常称之为变异(variation )。基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异才能够遗传,而遗传变异称为突变(mutation)。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就是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natural或sporadic mutation)和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各物种的自发突变频率较低, 而诱发突变比较常见, 诱发突变指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突变。至今, 已发现相当数量的外源化学物能损伤遗传物质,从而诱发突变,这些物质称为致突变物或诱变剂(mutagen),也称为遗传毒物(genotoxic agent)。 二、突变的类型 按作用后果或遗传物质损伤的性质等可将诱发突变分类。一般根据遗传物质的损伤能否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分为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和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两类:染色体损伤大于或等于0.2微米时,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称为染色体畸变;若小于这一下限,不能在镜下直接观察到,要依靠对其后代的生理、生化、结构等表型变化判断突变的发生,称为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亦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一)基因突变 分子水平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碱基置换(base substitution)、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s)和大段损伤。 1、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是首先在DNA复制时由于互补链的相应配位点配上一个错误的碱基,而这一错误的碱基在下一次DNA复制时发生错误配对(mispairing),错误的碱基对置换了原来的碱基对,亦即产生最终的碱基对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或称碱基置换。它包括转换和颠换两种情况:原来的嘌呤被另一嘌呤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另一嘧啶置换,我们称之为转换(transition);若原来的嘌呤被嘧啶置换或原来的嘧啶被嘌呤置换,我们则称之为颠换(transversion)。无论是转换还是颠换都只涉及一对碱基,其结果可造成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的改变, 可能出现同义密码、错义密码和终止密码。由于错义密码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同,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发生改变;如果错义密码为终止密码,可使所编码的蛋白质的肽链缩短。

致癌化合物有哪些

致癌化合物有哪些 致癌物的来源 来源于自然和人为环境、在一定条件下能诱发人类和动物癌症的物质。包括:①物理性致癌物。有X射线、放射性核素、氡及日光中的紫外线等;②生物性致癌物。有生物合成产物如真菌毒素、生物硷、甙、水和土壤微生物、低级和高级植物合成多环芳烃化合物、动物和人类激素等;③化学致癌物。 一级致癌物 一级致癌物有四种:黄曲霉素、亚硝胺、二恶英、尼古丁。 注:有时亚硝酸钠等亚硝酸盐(-NO2、含“偶氮基(N=N)”的有机物等也可以认为是一级致癌物。 一级致癌物的来源 黄曲霉素:来自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 亚硝胺:来自腐烂的粮食、蔬菜、鱼肉、蛋奶 二恶英:来自焦油、沥青(所以不要去刚铺好的马路)、塑料燃烧(危害巨大) 尼古丁:来自烟草 亚硝酸钠:来自工业盐、刚腌的腌菜 偶氮基:例如假猪肉等 第二节化学致癌物及其分类 一、化学致癌物 是指具有诱发肿瘤形成能力的化学物。 二、化学致癌物分类 致癌物可分为三大类: ?遗传毒性致癌物 ?直接致癌物 这类物质绝大多数是合成的有机物。包括有内酯类如β-丙烯内酯等;烯化环氧化物如1,2,3,4-丁二烯环氧化物;亚胺类;硫酸酯类;芥子气和氮芥;活性卤代烃类等等。 ?前致癌物 前致癌物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大类。 人工合成的主要有:多环或杂环芳烃类如苯并(a)芘、3-甲基胆蒽等;单环芳香胺类如邻甲苯胺等;双环或多环芳香胺类如联苯胺等;喹啉类;硝基呋喃类;硝基杂环类;烷基肼类等等。

天然物质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环孢素A、烟草和烟气、槟榔及酒精性饮料。 ?无机致癌物 铀、镭、氡等可能由于其放射性致癌。镍、铬、钛、锰等金属及其盐类可在一定条件下致癌。在无机致癌物中,有些能损伤DNA,但有些可能通过改变DNA聚合酶而致癌。 ?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这一类致癌物经过致突变试验证明,不能与DNA发生反应。 ?促癌剂 如TPA是小鼠皮肤癌诱发试验的促癌剂;苯巴比妥对大鼠肝癌有促癌作用;色氨酸和糖精对膀胱癌有促癌作用;丁基羟甲苯、DDT、多卤联苯、氯丹、七氯和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等。 ?细胞毒物 能导致细胞死亡的物质可引起代偿性增生,以至发生肿瘤。如氮川三乙酸使锌进入肾脏,由于锌的毒性,造成细胞死亡,结果引起增生和肾肿瘤。 3.激素 雌性激素和干扰内分泌器官功能的物质可引起动物肿瘤或使这些器官的肿瘤形成增多。 如孕妇使用雌性激素(已烯雌酚)保胎可能使其女儿在青春期发生阴道透明细胞癌。有些物质不是激素,但干扰内分泌系统而致癌,如3-氨基三唑诱发大鼠甲状腺肿瘤与干扰甲状腺素合成有关。 4.免疫抑制剂 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血清均能使动物和人发生白血病或淋巴瘤,但很少发生实体肿瘤。 5.固态物质 动物皮下包埋塑料后,经过较长的潜伏期,可导致肉瘤形成。石棉在人和动物的胸膜表面可引起胸膜间皮瘤。石棉和其他矿物粉尘,如铀矿或赤铁矿粉尘,可增强吸烟致肺癌的作用。 6.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 能使啮齿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的各种物质都可诱发肝肿瘤。如降血脂药安妥明、降脂异丙酯、增塑剂二-苯二甲酸酯和有机溶剂1,1,2-三氯乙烯。

食品毒理学_第二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食品毒理学》第七章至第十二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A、雌性生殖毒性试验 B、急性毒性试验 C、致突变试验 D、致畸试验 2、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遗传物质称为(A)。 A、基因组 B、染色体 C、基因 D、核酸 3、迄今为止,只有( D )可以准确判别人类致癌物的致癌性。 A、急性毒性试验 B、致畸试验 C、致突变试验 D、动物诱癌试验 4、化学物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具有(C),同一化学物可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表现为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或过敏。 A、互动性 B、单相性 C、双相性 D、累加性 5、对毒理学试验不仅要了解每项试验所能说明的问题,还应该了解试验的(D),以便为安全性评价作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A、设计方案 B、详细步骤 C、合理结论 D、局限性和难以说明的问题 6、原位杂交是在保持组织、细胞或染色体原有形态结构的基础上,对其内部(A)进行检测及定位的分子生物学手段。 A、特殊核酸序列 B、染色体 C、基因 D、基因组 7、已证实,重金属铅可干扰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正常功能,主要是影响(C)的释放。 A、前列腺激素 B、睾酮 C、促性腺释放激素 D、雄激素 8、化学致突变物造成的DNA损伤,在DNA复制过程中转变为(B)的变化,导致基因突变。 A、基因组 B、碱基排列顺序 C、染色体 D、基因 9、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称为(D)。 A、免疫分化 B、免疫调节 C、免疫诱导 D、免疫应答 10、分子毒理学探讨众多外源化合物对生物机体组织中的各种分子,特别是(C)的作用机制。 A、聚合物 B、有机分子 C、生物大分子 D、生物分子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由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胚胎毒性具体表现在(ABCD)等几个方面。 A、胚胎死亡 B、生长发育迟缓 C、胎儿先天缺陷和畸形 D、功能发育不全 2、化学物致突变物对纺锤体的毒作用机制包括(ABCD)等。 A、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 B、与微管上的巯基结合 C、破坏已组装的微管 D、妨碍中心粒移动

7 第七章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七章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教学目的】 在掌握突变的概念、类型和后果的基础上,学习化学致突变的发生机理和机体的反应,学习如何检测化学致突变作用,怎样评价遗传危害。 【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概念(突变、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致突变作用与致突变物);化学毒物致突变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致突变试验的遗传性终点和试验组合的选择;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2.熟悉:化学毒物致突变机制(直接以DNA为靶的突变、不以DNA为靶的突变);突变的不良后果(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生殖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显性致死试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3.了解: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突变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和遗传学基础:突变、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致突变作用与致突变物。 2.化学毒物致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3.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及后果:直接以DNA为靶的突变;不以DNA为靶的突变;突变的后果。 4.机体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DNA损伤的修复;遗传因素对致突变作用的影响。 5.观察化学毒物致突变作用的基本方法:观察项目的选择;常用的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致突变试验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概述 一、基本概念(掌握) 生物在世代繁衍中存在着遗传与变异,它是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生命现象。生物物种可以通过各种繁殖方式来保证世代间生命的延续,这个过程称为遗传。遗传是保持生物种族特性的根本。遗传的稳定是相对的,一方面生物的遗传物质在自我复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生物个体发育在受到复杂变化的内外环境条件影响下,性状的发育可能有所不同。于是在亲子之间或于代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物种推陈出新的来源。 造成生物变异的原因有: ①亲代个体杂交产生子体,由于重组而发生; ②由于基因突变而发生,它是新基因产生的根本来源; ③由于生物的染色体组成或细胞质发生变化而产生。 1.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 ①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②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举例:有益的突变:花,情人节,蓝色妖姬 杂交水稻;大铃棉 另一方面,突变也会引起人类键康的危害. 有害的突变:物理因素(如X射线)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 遗传毒理学: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主要研究致突变的作用机制,应用检测系统发现和探究致突变物,提出致突变物健康危害的方法。2.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3.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一个或几个DNA碱基对的改变。 4.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到染色体的结构及数目改变。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死亡率很高。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近30多年来的肿瘤发生中主导作用的是环境因素的观点,一般认为人类癌症有80%~90%由环境因素引起;而在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中,80%以上为环境化学因素所致。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化学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生物烷化剂﹑氯乙烯﹑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石棉及植物中的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催 直接致癌物: 一﹑多环芳烃类 最早认识;数量最多:致癌物中占1/3以上;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引起皮肤癌、肺癌和胃癌。 多环芳烃类(稠环芳烃):由多个苯环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4~7个苯环);4~5个苯环:往往致癌;6个苯环:部分致癌;6个以上苯环:致癌可能性较小;苯并(a)芘致癌性最强。 1. 多环芳烃的来源 生成:有机质高温、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800~1200℃、供氧不足的燃烧中产生最多。 主要来源途径:煤焦化工、石油化工;汽油、柴油在内燃机燃烧;

煤、木柴在炉膛中的燃烧;吸烟、熏烤…… 二﹑致癌性多环芳烃的种类 (苯环类﹑芴及胆蒽类﹑杂环类) 双环芳烃 萘无致癌性;萘的氨基衍生物对膀胱有致癌性。 三环芳烃 蒽和菲:没有致癌性 蒽的大部分烷基衍生物没有致癌性,菲的一些烷基衍生物有轻微致癌性,菲的环戊基衍生物常有较强致癌性。 四环芳烃

苯并(c)菲:致癌; 苯并(a)蒽:引癌作用(不完全致癌物)溶于甘油三辛酸—— 40只小鼠中20只发生肉瘤(促癌剂) 五环芳烃 苯并(a)芘:特强致癌物; 二苯并(a,h)蒽:强致癌物。 二苯并(a,c)菲:中强致癌物 六环芳烃 部分六环芳烃致癌,二苯并芘常有较强致癌性。 七环以上芳烃 研究很少 三. 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 1. 结构与致癌活性

食品毒理学第5-7章

第五章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以科学研究为目的而进行科学饲养繁殖的动物称为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作为在现代科学带动崛起的一门以生命科学为主体,以医学、生物为核心的综合性独立的新兴学科,正以崭新的面貌,异乎寻常的速度,影响着整个生命科学各领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奠基学科和重要支撑条件,因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甚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物科学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 食品毒理学的很多研究工作需要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研的优点是花费人力、物力较少,时间短,易发现单因素与结果的关系,能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可与人类生命活动现象相类比的资料。在毒理学实验研究中,健康的实验动物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和获得正确可靠的研究结果的重要条件。 食品毒理学研究外源化学物对于机体(特别是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机制。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动物实验。体内试验是以实验动物为模型,最终目的是通过外源化学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向人(原型)外推,以期评估外源化学物对人的危害及危险性。体外实验主要用于筛选和预测急性毒性和机制研究;人体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则可进一步深化和证实在动物实验中所得到的资料。实际上,食品毒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是以动物实验为中心的,食品毒理学动物实验的设计、实施、结果观察和评价是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食品毒理学试验是对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已为各国际组织或各国的行政部门所颁布的规程或指南列为常规试验,有称为法规毒理学试验(regulatory toxico1ogy test),这类毒理学试验是以筛查和描述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为目的,属于描述毒理学范畴。 第一节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一、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在毒理学的试验中,有三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基本假设为:①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②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这两个假设也是全部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的前提。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验动物通常相近似。而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达10倍。因此可以利用安全系数来计算人的相对安全剂量。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但这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的毒性是相同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第二个原则是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毒理学试验中,一般要设3个或3个以上剂量组,以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确定受试化学物引起毒效应及其毒性参数。毒性试验的设计并不是为了证明化学品的安全性,而是为了表征化学品可能产生的毒作用。仅仅检测受试化学物在人的暴露剂量是否引起毒效应是不够的。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 152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外源化学物致突变作用 第一节概述 遗传与变异(variation) 突变(mutation) 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物(mutagen):能够引起突变的物质 direct-acting ~ indirect-acting~ 1904 de Vries X 线可改变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 1927 H.J.Muller:X线→果蝇性连锁隐性致死突变(起始) 1942 Charlotte Auerbach&J.M.Robson氮芥对果蝇有致突变性(化学物致突变的首次证据) 1951 Russed 用X线可诱发小鼠突变 1966 Cuttanach 化学物可诱发小鼠突变 50年代末60年代初,突变对健康的影响始被广泛认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 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致突变作用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主要研究致突变的作用机制,应用检测系统发现和探究致突变物,提出评价致突变物健康危害的方法 1. DNA与基因 ?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遗传信息储存的大分子物质,由脱氧核糖、磷酸及碱基组成,基本成分为四种核苷酸,形成双螺旋结构 基因: DNA分子中最小的完整功能单位;是能够指导表达并产生某个基因产物(蛋白质或RNA)、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特定生理功能的DNA序列,包括编码区和调控区两大部分;基本作用是决定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O.T.Avery等人1944年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首次证明基因的本质是DNA 染色质:间期核内光镜可见的嗜碱性物质 组成: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少量RNA 染色体:中期细胞核,染色质螺旋并折叠成染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