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方案

省级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方案
省级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方案

省级政务云

两地三中心灾备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 (1)

1.1 建设目标 (1)

1.2 建设范围 (1)

1.3 建设任务 (2)

第2章省级云计算中心方案 (4)

2.1 整体架构 (4)

2.2 容灾备份建设方案 (5)

2.2.1两地三中心容灾技术方案 (5)

2.2.2备份系统技术方案 (84)

第1章建设目标、范围、任务

1.1 建设目标

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统筹推进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提升、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协同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数据开放利用;按照湘府阅[2015]53号文件要求,以资源整合、集约建设、稳步推进为原则,建成安全可靠、统一高效、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平台并开展示范应用,为全省各级部门提供弹性的云计算和云存储能力、政务外网承载服务与应用能力,基本满足省直部门“十三五”期间非涉密业务的统一网络、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库服务、备份服务、安全服务等需求,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府管理创新,达到简政、兴业、惠民的目标。

1.2 建设范围

省级电子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为各省直部门的非涉密电子政务业务提供承载服务。

本次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总体框架为“1+2+N”,即“1网、2中心、N多应用云”,省本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8+3+5”的基本框架。具体业务目标主要包括:

“一个网络”——优化升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满足省直部门间以及省到市、市到县网络传输和承载的需求;

“两个中心”——建设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满足省直部门十三五期间非涉密业务需求,为政府领导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N 朵应用云”——建设基于云平台的N 个全省性应用系统,包括政务服务、政务管理、政务行业、政务决策和政务办公等领域。

“8大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完成人口、法人、宏观、地理空间、政务服务信息、工商企业、信用信息、电子证照等8大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

1

的建设、迁移、备份共享;

“3大平台”——完成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数据开放平台3大平台;

“5大示范工程”——完成全省旅游大数据分析、12345服务平台、区域经济脸谱大数据分析、省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省政府网站群智能监测分析5大示范工程;

建设建设统一的安全体系;

建设统一运维管理机制;

设计迁移策略,完成部分系统的迁移;

明确云平台建设、管理、运营模式,节约投资,提升服务质量。

1.3 建设任务

充分考虑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计算、存储资源需求的阶段性和应用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为了保证投资的有效使用,采用分期建设的原则。

(一)第一期——2016年

1.完成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升级改造;

2.建设40%的计算、存储资源;

3.启动大数据中心建设;

4.启动N朵云建设。

(二)第二期——2017年

1.建设60%的计算、存储资源;

2.完成灾备中心建设;

3.完成大数据中心建设;

4.完成N朵应用云的部分建设。

(三)第三期——2018年-2020年

1.全面完成N应用朵云建设。

其中,本期云平台基础设施部分的建设任务具体包括以下:

完成省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含安全平台);

2

建设主数据中心、同城双活数据中心40%的计算、存储资源,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

建设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政务安全邮箱;

提供省政府门户网站群五年的运维服务;

提供统一的运维管理服务(五年),确保本期建设的政务外网、安全体系、云计算中心安全稳定运行。

3

4

第2章 省级云计算中心方案

2.1 整体架构 (图示: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湖南政务云数据中心采用标准化、开放和高扩展的云计算架构,支撑省政府各部门的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多种不同业务服务。

(1)网络资源设计:网络采用扁平化二层架构,分为核心层和接入层,提高性能,减少时延;网络大二层部署,保证虚拟机在资源池内部的热迁移能力;核心交换机旁挂负载均衡器,提供负载均衡增值服务;防火墙支持虚拟防火墙能力,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外网服务区与互联网服务区之间网络通过部署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不同业务域之间的安全隔离。

(2)计算资源设计:采用标准化的X86物理服务器,构建计算资源池。采用OpenStack 开放架构,支持Xen 、KVM 等主流虚拟化平台。X86服务器根据业务系统对资源的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产品型号及物理配置,划分高性能计算区、通用性能计算区,分别作为虚拟化资源和物理机资源。

(3)存储资源设计:多样化存储部署,满足不同业务系统的需求,降低存储的投资成本。对于数据库、VM 文件系统采用FC SAN 进行承载;对于非结构化

广域网

市-县网络城域网厅-局网络

互联网虚拟化计算资源池物理机数据库FC 存储网络IP 存储网络FC 存储资源池分布式存储资源池核心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全局、应用负载均衡全局、应用负载均衡虚拟化计算资源池物理机数据库FC 存储网络IP 存储网络FC 存储资源池分布式存储资源池核心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全局、应用负载均衡全局、应用负载均衡Hadoop 服务器

虚拟化计算资源池物理机

数据库FC 存储网络IP 存储网络FC 存储资源池分布式存储资源池核心交换机

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全局、应用

负载均衡全局、应用负载均衡防火墙防毒墙

虚拟化计算资源池

物理机

数据库FC 存储网络IP 存储网络

FC 存储资源池分布式存储资源池核心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TOR 交换机全局、应用负载均衡全局、应用负载均衡防火墙防毒墙-1

核心交换机互联网

数据、虚拟化镜像等数据存储,建议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承载,保障存储性能和扩容能力。

(4)业务云化设计:根据各政府部门业务对云资源的不同需求,以及业务云化的难度,分批逐步的将现网业务系统迁移至云服务商政务云,实现更多政务业务的云化。

(5)云管理平台设计:构建统一云管理平台,通过对政务云基础资源的抽象和资源池化,提供自助式的IaaS、PaaS、SaaS服务。政府客户可通过云管理平台统一门户自助申请云服务,并进行灵活的管理。同时,云管理平台也负责对政务云所有基础资源进行统一的运维管理。

2.2 容灾备份建设方案

2.2.1 两地三中心容灾技术方案

2.2.1.1演进路线

基于目前的情况及省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发展规划,我们为省级电子政务外网设计一个整体的备份中心解决方案。租用电信运营商机房新建云计算中心,省政府机关二院省电子政务外网机房改建成为同城关键业务双活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在异地(某市州)构建一个灾备数据中心。备份中心全部建成后,在备份中心配置相应基础设施和容灾系统,能够防范各种硬件物理故障:构建存储冗余系统防范存储单点故障,确保存储故障或局部灾难时业务不停顿,数据不丢失(RPO=0,RTO=0),地区性灾难发生时,异地有冗余数据(RPO≈0),可用于快速恢复业务;构建高可用性的主机HA集群、虚拟化群集来防范主机单点故障和主数据中心灾难故障;构建DNS系统、全局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群集来防范应用主机的单点故障和数据中心灾难,确保应用访问路径的双活;构建冗余的网络出口链路;确保当生产中心出现重大或灾难故障时,系统自动或半自动切换到灾备中心继续运行,保证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运转,实现整个业务系统的业务连续

5

6

性。

基于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总体建设目标,结合目前的实际环境与现状,我们按照”整体规划,逐步演进,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规划以下几个建设阶段:

一期工程建设: 完成主数据中心和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同城双活容灾备份系统。在主数据中心和同城双活数据中心(省政府机关二院省电子政务外网机房改造)构建双活存储系统、数据库群集、虚拟化群集、负载均衡群集及必要的基础条件,通过数据级备份(容灾)系统,将主生产中心(新建主生产中心,租用电信运营商机房)的关键业务数据全部实时同步到备份中心,确保主生产中心重大故障或灾难情况下关键业务数据不丢失(RPO=0)。在存储复制同步的基础上,在备份中心构建关键应用(业务)处理(主机)设备,在备份中心部署主生产中心的相同处理能力的应用(业务)系统,在ORACLE 数据库RAC 群集以及应用负载均衡系统的前提下,通过应用级备份(容灾)系统,实现主生产中心(新建主生产中心,租用电信运营商机房)和备份中心(省政府机关二院省电子政务外网机房改造)的双活双中心容灾架构,即两个中心运行同一个业务系统, 提高系统的负载能力, 同时当两个中心任意一个故障或灾难时候,

关键业务系

统在应用架构能够支持的前提下能够完全不中断无缝切换到另一个中心继续运行(RPO=0,RTO=0)。

二期工程建设:建立两地三中心容灾备份系统;在第1阶段双活双中心备份系统建设基础上,建设异地备份中心,在异地备份中心构建备份存储系统及必要的基础条件,通过数据级备份(容灾)系统,将双活生产中心(新建云计算中心和省政府机关二院电子政务外网机房)的业务数据全部复制到备份中心,确保主生产中心重大故障或灾难情况下业务数据不丢失(RPO=0)。

上述两个不同设计阶段,按照建设的先后顺序,同城双活容灾可以平滑的过渡迁移到两地三中心阶段。

通过两地三中心的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的灾难恢复能力达到“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国家标准GB/T 20988-2007的6级,即RTO为数分钟,RPO为0,部分关键业务RTO可以达到0的水平。

2.2.1.2技术架构

2.2.1.2.1同城双活技术架构

7

8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指两个数据中心同时处于运行状态,同时承担业务,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服务能力和系统资源利用率。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实时保持一致,当单设备故障甚至一个数据中心故障时,业务自动切换,数据零丢失,业务零中断。

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是端到端的4层双活方案,分别为:存储层、数据库层、应用层、和网络层,消除单点故障,保证业务连续性。

? 存储双活:双活中心采用冗余光纤互联,并采用DWDM 进行环形保护,

实现FC SAN 的互联。存储虚拟化采用专用的虚拟化引擎或者主机卷管理软件对本地核心存储中的卷与远端核心存储中的卷实现卷级别上的RAID1,即双活分布虚拟卷,实现两个数据中心不同存储上的不同的物理卷的数据层面双活。双活数据中心的数据复制采用同步复制技术,实现RPO=0、即数据零丢失。

? 数据库双活:对于采用Active-Active 群集部署的数据库系统,比如

Oracle RAC ,在网络大二层技术和存储数据镜像共享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跨站点数据库节点双活和事务并行处理。对于Active-Standby 群集部署的数据库系统,跨站点数据库群集实现故障切换。

? 应用双活:基于B/S

三层架构的应用采用全局负载均衡及服务器负载均

衡,并结合中间件的软件集群技术实现应用双活及负载均衡;基于C/S

架构的应用可采用云资源池的跨站点迁移并结合网络大二层技术,实现

应用的在线冗余保护和快速切换。

网络双活:主数据中心和同城双活中心采用双链路分别和电子政务网、互联网连接,同时双活中心采用冗余光纤互联,并采用DWDM进行环形

保护,实现链路级的双活。INTERNET及内网终端接入采用全局负载均衡、

链路负载均衡、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同时结合DNS域名解析技术实现

终端接入的网络双活。双活中心的网络通过大二层局域网延展的方式,

在数据中心间扩展局域网(VLAN)的连接,支持应用集群跨地域部署和

灵活迁移,支持双活数据中心部署,提供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和灵活调

配。

2.2.1.2.2两地三中心技术架构

在同城双活的基础上,另外再异地建设一个容灾备份中心,通过存储远程复制技术和数据备份技术,实现双中心业务数据的异地备份,当双中心出现区域灾难,可确保业务数据不丢失。

9

2.2.1.3容灾设计与实施方法论

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来看,灾难备份经过了一个很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通常进行的都是集中式处理系统,每个系统具备一些简单的灾难恢复计划,通常恢复时间也很长,都以周为单位计算,进行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也都处于被动式的模式。到了70年代,随着计算机系统的逐渐普及,应用逐渐有集中式系统转到分散式系统,这个时候,系统开始考虑一些简单的业务恢复计划,恢复的时间也开始以天为单位。到了90年代,网络的飞速发展,系统有开始走向集中,这个时候,对业务的连续性要求就更高,要求恢复时间也小时为单位,系统需要考虑避免高可用的风险。到了今天,企业应用系统进一步飞速发展,业务要求能够达到行业级别的业务连续计划,此时,要求实现业务系统的更高可用性,恢复时间甚至要求达到实时的水平。业务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备份需求的指标。

10

11

恢复时间目标(RTO )

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 ,简称RTO )是指灾难发生后,从I/T 系统宕机导致业务停顿时刻开始,到IT 系统恢复至可支持各部门运作、业务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 。

一般而言,RTO 时间越短,即意味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业务至可使用状态。虽然从管理的角度而言,RTO 时间越短越好,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成本的投入。

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其RTO 目标一般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在同一行业,各企业因业务发展规模的不同,其RTO 目标也会不尽相同。

RTO 目标的确定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如上所说,RTO 目标越短,成本投入也越大。另一方面,各企业都有其在该发展阶段的单位时间赢利指数,该指数是通过业务影响分析(

Business Impact

Analysis)咨询服务,以访谈、问答和咨询的方式得到确定的。在确定了企业的单位时间赢利指数后,就可以计算出业务停顿随时间而造成的损失大小。如上图,结合这两条曲线关系,我们将可以找到对该企业而言比较适合的RTO目标,即在该目标定义下,用于灾难备援的投入应不大于对应的业务损失。

恢复点目标(RPO)

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简称RPO)是指对系统和应用数据而言,要实现能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业务运作,系统及生产数据应恢复到怎样的更新程度。这种更新程度可以是上一周的备份数据,也可以是上一次交易的实时数据。

与RTO目标不同,RPO目标的确定不是依赖于企业业务规模,而是取决于企业业务的性质和业务操作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因此,RPO目标对相同行业的企业而言会有些接近,而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仍可能会有较大差距。

RPO目标的确立仍是以咨询的方式,通过与各业务部门主管的交流,了解业务流程和IT应用的关系,以及通过回答问卷的方式,确定能够支持该企业核心业务的RPO目标。

通常可以用以下1到5的等级来衡量企业业务连续性的成熟度。

12

在长年灾难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中国电信在业务持续服务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法论,如下图所示,它包括分析、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的咨询和技术服务,中国电信又将该三个阶段工作划分为七个步骤,即“风险分析”、“业务影响分析”、“可恢复性评估”、“恢复策略制定”、“灾难恢复方案设计”、“业务持续计划设计”和“业务持续计划演练和维护”。

13

14

中国电信采用业务持续咨询方法论来规划和设计出企业的业务持续计划。该广受验证的实施方法论的7个步骤由三个阶段串连而成:

分析阶段包含“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分析”、及可恢复性评估。此阶段提供对灾害潜在损失、各种冲击、

及现行恢复能力等方面的量化及质化的分析评估,

同时也根据需求来向客户建议必需的措施及迅速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完全的恢复能力。

设计阶段包含“恢复策略制定”及企业“灾难恢复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此阶段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来制定出企业的恢复策略,规划及设计出为实现企业业务持续所必需的行动与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在组织、流程及技术层面的恢复需求。

实施阶段包含“业务持续计划设计”及“业务持续计划的演练和维护”。此阶段将建立业务持续计划、实施业务持续计划的桌面演练、执行业务持续计划及灾难恢复的测试、设计业务持续计划的维护方案。其中,业务持续计划中将包括企业的“业务恢复计划”和“技术恢复计划”。

建议,企业的业务持续计划的设计及拟定应该是一个持续并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阶段都能持续不断的改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有效性与高效性。

上述业务持续计划的分析、设计与执行三个阶段,正如上图所绘,可根据其特性分类,分为与企业业务相关及技术相关的不同步骤,共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风险分析

2.业务影响分析

3.可恢复性评估

4.恢复策略制定

5.灾难恢复方案设计

6.业务持续计划设计

7.业务持续计划的演练与维护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七个步骤。

2.2.1.

3.1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分析可能对企业业务系统和IT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方案。因此,风险分析的工作将不仅仅只是提出补救措施,还将定义出对于风险的预防措施。

15

1.风险分析的目标是:

1)对企业可能面临的主要威胁性风险进行质与量化的评估;

2)按照各风险的严重性,分别定义其所处的风险层次和级别;

3)根据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别定义其所处的风险级别;

4)定义风险矩阵图(如上图所示),提出应对风险的建议(避免风险、

转移风险、或接受风险)。

2.风险分析的进行方式为:

1)首先通过召开启动会议来说明风险分析的目的、参加人员需求与职

责、设计及分发调查问卷、安排访谈与现场巡视的进度。

2)辨认现存风险:搜集财务资料、实施人员访谈、巡视当地状况、检

查物理设施、分析搜集到的数据、审核各设施和设备的操作程序(包括IT和非IT)。

3)评估风险冲击:检视损失冲击、开发评估分析细节、记录评估结论、

定义冲击的等级和层次。

4)确定合理的减低风险威胁的处理方法和优先次序。

5)记录风险分析工作中的发现与建议。

16

6)制作书面《风险分析报告》

7)向管理阶层汇报工作成果和最终交付项目。

3.实施风险分析给客户带来的效益是:

降低由于不安全、不可靠与不适宜的管理所造成的威胁和风险。

风险分析的对象通常为“基础设施与技术”、“人的因素”、和“不可抗力”

三个层面,同时,又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2.2.1.

3.2业务影响分析

业务影响分析(Business Impact Analysis,简称BIA)收集、分析及汇总及排序当信息系统一旦遭遇灾害对各项重要关键性业务的影响程度,并依据其优

17

先级提出恢复策略建议。通过业务影响分析可验证实施容灾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及需求。

1.业务影响分析的目标是:

1)确定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

2)定义各关键业务可容许中断的最大时间长度;

3)确认各关键业务数据丢失的可容许程度。

2.业务影响分析的进行方式为:

1)首先通过召开启动会议来说明业务影响分析的目的、参加人员需求

与职责、设计及分发调查问卷、安排后续访谈行程;

2)执行后续访谈,收集问卷、与参加人员共同检查问卷内容以确定:

?重要业务项目;

?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s)的需求;

?业务中断的影响;

?各部门执行恢复所需的资源。

3)开发初步总结;

4)举行复审会议来验证以下项目:

?验证各业务项目恢复优先级;

18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项目概述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3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6.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59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61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 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政府及事业单位一直是中国信息化的先行者,政府网络的建设已经比较完善。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政府信息化建设重点变化明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受重视程度继续加强;而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受重视程度显着加强。 按照政府网络管理的要求,必须保障含有国家机密信息的“内网”不但要求的绝对安全。但随着电子政务、网上政府、政府自身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等的发展,政府与自身各分支机构、外界相关单位信息交互的“外网”安全和互连互通就变得更为必要。此外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逐渐从“分离的专网”向“统一网络平台”转化,成为主流的建网思路。其基本思想都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为各种业务系统提供传输通道,以及方便地实现流程整合。 统一网络平台解决了业务专网建设思路存在的问题,其优势如下:

利于网络扩展:当增加新的业务系统时不需要建设新的专网,而是由网络平台统一分配网络资源;当业务专网扩容时不需要单独扩容,首先通过统一网络平台扩展其容量,当统一网络平台容量不足时再考虑对整个平台进行扩容。 管理成本低:统一网络平台由专门的部门统一维护,不需要每个业务部门都设置网络管理员及网管,极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 网络资源利用率高:由于各业务系统对网络资源(如带宽)的需求由统一网络平台来满足,可以根据各业务系统实际的流量动态调整带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利于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整合:由于各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网络平台,相互之间很容易实现互访,为在将来进行信息共享及业务横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充分满足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统一网络平台还需要满足以下的关键业务需求: 部门系统之间的安全隔离:不同部门系统之间需要提供安全隔离,避免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系统业务系统之间的互访:部分业务系统,如领导决策公文下发数据、政策公布、业务数据上报业务等之间有相互访问的需求,随着业务纵向整合的开展各单位系统之间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平台必须满足各单位系统互访的要求及安全性。 不同业务系统的差别服务(COS):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网络平台提供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和措施

X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 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加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力度,按照省、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县的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和公共交易平台的服务水平,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和完善县、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水平和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确保我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工作在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 二、工作安排 (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XXX哈尼族xx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11年8月23日设立,计划与县政务服务中心同时进驻到县便民中心大楼。 实施步骤: 1.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月底前); 2.制定交易中心办公场地装修方案(2012年月底前) 3.确定进场交易的单位和部门,以及所涉及的交易事项(2012年月底前); (二)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目前,已成立并投入使用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2个;整合项目,完成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房屋建设4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大楼7个。 实施步骤: 1.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各自两个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选定两中心办公场所(2012年月底前) 3.各乡镇两个中心挂牌成立,并正常运转(2012年月底前); (三)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 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面的又一新举措,按上级级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要求,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县委党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特意作了此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全县共15个乡镇共有5个社区164个行政村期,需建设为民服务站169个。 实施步骤: 1.传达学习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2012年月底前) 2.各乡镇积极制定建设方案(2012年月底前) 3.选定各服务站点建设地点(2012年月底前) 4.挂牌成立为民服务站(2012年月底前)。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县筹建工作综合协调领导小组,综合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政务服务局筹建工作组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工作组。 (二)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筹建工作方案。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为民服务站建设的相关要求,制定系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建设式样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主要职责、运作模式、性质,确定“一站式”服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统一电子政务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1、基础系统平台 (13) 1.1 系统后台 (13) 1.1.1. 工作流管理 (13) 1.1.2. 可视化流程编辑器 (13) 1.1.2.1. 工作原理 (15) 1.1.2.2. 设计定义 (16) 1.1.2.3. 流程节点角色化 (16) 1.1.2.4. 数据库、文件两种保存方式 (17) 1.1.3. 流程分类管理 (17) 1.1.3.1. 部流程管理 (18) 1.1.3.2. 并联流程管理 (18) 1.1.4. 电子表单管理 (19) 1.1.4.1. 可视化表单编辑器 (20) 1.1.4.2. 表单管理 (22) 1.1.4.3. 表单共享管理 (23) 1.1.4.4. 表单打印 (24) 1.1.4.5. 表单存档 (25) 1.1.5. 文书模板管理 (25) 1.1.5.1. 可视化文书编辑器 (26) 1.1.5.2. 支持多种文书 (26) 1.1.5.3. 支持预览打印 (26) 1.1.5.4. 文书模板管理 (27) 1.1.5.5. 文书管理 (27) 1.1.6. 信任授权管理 (27) 1.1.6.1. 用户管理 (27) 1.1.6.2. 区划管理 (30) 1.1.6.3. 机构管理 (30) 1.1.6.4. 角色管理 (31) 1.1.6.5. 岗位管理 (31) 1.1.6.6. 应用管理 (32) 1.1.6.7. 权限管理 (32) 1.1.7. 单点登录管理 (32) 1.1.8. 统一日志 (34) 1.1.8.1. 普通日志管理 (36) 1.1.8.2. 失败日志管理 (36) 1.2 行政权力事项管理 (37) 1.2.1 配置管理 (37) 1.2.2 事项动态管理 (38) 1.2.3 事项库管理 (40)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建设方案 ——暨省网上政务大厅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编制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编制人员: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日期:

目录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1) 1.3编制单位 (1) 1.4编制依据 (1) 1.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1.7效益及风险 (2)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4)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4)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5) 第三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6) 3.1背景与现状 (6) 3.2存在的问题 (7) 3.3需求分析 (8) 3.4系统功能指标 (9) 3.5信息量指标 (9) 3.6系统性能指标 (10)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2)

4.1指导思想 (12) 4.2总体设计原则 (12) 4.3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13) 4.4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1 4 4.5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14) 第五章详细设计方案 (19) 5.1物理资源层 (20) 5.2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22) 5.3政务云服务层 (23) 5.4政务云网络 (32) 5.5安全系统设计 (37) 5.6备份系统设计 (49) 5.7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50) 5.8应急响应 (53) 5.9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53) 5.10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56) 5.11服务交付以及报价模式 (58)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9) 6.1领导和管理机构 (59) 6.2项目实施机构 (59) 6.3运行维护机构 (59) 6.4项目招标方案 (59)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

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云计算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网络,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IT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统一管理和调度计算、存储、网络、软件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以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随时获取并扩展、按需使用并付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等各类需求。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将有力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同时,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有利于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输出模式,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为加快推进政府云计算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力争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发挥优势,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产业链,中裕磐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政府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方案。 政府行业信息化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如下: 1.中央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发生变化,地方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机构。 2.电子政务运维外包面临挑战。 3.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快速增加,为共享体系的建设带来挑战。 中裕磐云的政务云平台的特色如下: 1.利用MPLS技术,在政务网的网络平台上为各个机关部门内部提供虚 拟专用网(VPN)服务。VPN是为了保障政务信息网纵横方向安全、畅通地进行信息互联和开展业务的基础。通过VPN,机关部门可以在政务网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获得IP网络业务,并合并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 2.公共的应用:政务信息网的所有用户、所有部门都有权限访问电子 政务的相关应用。 3.外网的应用:面向Internet 的所有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化、 网络化服务,以及区域内政府工作人员访问因特网的应用。由于外网的安全性较低,因此和内网进行了物理隔离。 4.利用宽带IP技术,实现网络对语音和多媒体业务的良好支持。 5.利用有效的网络管理平台,保证网络运行可靠,提升效能。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智慧政务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政务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1章、前言 (4) 1.1、项目背景 (4) 1.4、项目建设目标 (5) 1.4.1、功能定位 (5) 1.4.2、建设目标 (5) 1.5、项目设计原则 (6) 1.5.1、统一建设 (6) 1.5.2、相对独立 (7) 1.5.3、共建共享 (7) 1.5.4、安全可靠 (7) 1.6、建设思路 (7) 1.6.1、需求驱动 (7) 1.6.2、标准先行 (8) 1.6.3、围绕数据 (8) 1.6.4、逐步扩展 (8) 第2章、项目管理与实施 (9) 2.1、数据中心项目管理的特性及对策 (9) 9.1.1、对政府数据中心项目的错误概念 (9) 9.1.2、业务过程驱动集成 (10) 9.1.3、软件支撑平台的合适角色 (11) 9.1.4、对外部依赖性的管理 (12) 9.1.5、组织合理的项目资源 (12) 9.1.6、小结 (14) 2.2、项目组织机构 (15) 9.2.1、项目组织架构 (15) 9.2.2、人力资源准备 (17) 2.3、项目管理 (21) 9.3.1、项目计划管理 (21) 9.3.2、项目质量管理 (22) 9.3.2.1、建立项目的表现衡量标准 (22) 9.3.2.2、观察项目的实际表现情况 (22) 9.3.2.3、比较实际表现和衡量标准 (23) 9.3.2.4、采取纠正措施 (23) 9.3.3、项目风险管理 (23) 9.3.3.1、风险分析 (23) 9.3.3.2、风险管理 (25) 9.3.4、项目保密管理 (26) 9.3.5、项目进度偏差控制 (27) 2.4、项目文档管理 (28) 9.4.1、项目管理文档列表 (28)

智慧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

XXX省智慧政务云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背景 (7) 1.1 项目背景介绍 (7) 1.2 项目建设意义 (8) 1.3 项目建设原则 (9) 1.4 总体建设目标与分期建设目标 (10) 1.5 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任务 (11) 1.6 项目需求的理解 (11) 1.7 xx省智慧政务现状调研 (12) 1.8 xx省政务专有云建设关键需求 (13) 第2章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15) 2.1 总体方案设计 (15) 2.1.1 全省政务云总体架构 (15) 2.1.2 云平台架构 (17) 2.2 机房基础设施 (20) 2.2.1 IDC机房介绍 (20) 2.2.2 网络资源介绍 (26) 2.2.3 线路租用方案设计 (26) 2.2.4 应急响应保障 (28) 2.3 政务专有云平台 (37) 2.3.1 物理资源层 (37) 2.3.2 资源抽象与控制层 (54)

2.3.4 政务云网络 (118) 2.3.5 政务云管理平台 (121) 2.3.6 设备管理 (124) 2.3.7 资源管理 (144) 2.3.8 资源编排 (158) 2.3.9 资源监控 (167) 2.3.10 用户管理 (175) 2.3.11 流程管理 (178) 2.3.12 日志管理 (185) 2.3.13 报表管理 (188) 2.3.14 计费策略管理 (192) 2.4 政务云基础资源服务IaaS (194) 2.4.1 云主机服务 (194) 2.4.2 云存储服务 (203) 2.4.3 云数据库服务 (208) 2.4.4 云防火墙服务 (222) 2.4.5 云负载均衡服务 (227) 2.4.6 云安全增值服务 (232) 2.4.7 云节点服务 (239) 2.5 政务云平台服务PaaS (245) 2.5.1 PaaS概述 (245) 2.5.2 PaaS建设内容 (246) 2.5.3 PaaS服务 (247)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集团企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方案总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项目目标 (2) 1.3项目建设原则 (2) 第2章系统建设规划 (4) 2.1项目建设目标的理解 (4) 2.1.1 项目建设范围 (4) 2.1.1.1 业务范围 (4) 2.1.1.2 组织范围 (4) 2.1.1.3 数据范围 (4) 2.1.2 项目建设内容 (4) 2.1.2.1 基础数据平台 (5) 2.1.2.2 集团级指标体系 (6) 2.1.2.3 统一报表平台 (6) 2.2集团(企业)数据平台的建设目标 (7) 2.2.1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一期建设目标 (7) 2.2.2 集团(企业)数据平台二期建设目标 (7) 第3章整体设计方案 (8) 3.1系统设计方法论 (8) 3.1.1 方法论 (8) 3.1.2 设计原则 (10) 3.1.2.1 标准规范 (11) 3.1.2.2 开放性 (12) 3.1.2.3 可扩展性 (12) 3.1.2.4 高性能 (13)

3.1.2.5 可管理性 (14) 3.1.2.6 高可用性 (15) 3.1.2.7 安全性 (16) 3.1.2.8 可重用性 (17) 3.2数据平台技术体系 (18) 3.2.1 数据平台逻辑架构 (18) 3.2.1.1 数据集成区 (18) 3.2.1.2 集团分析型数据区 (19) 3.2.1.3 管理平台区 (19) 3.2.1.4 统一报表展现平台 (20) 3.2.1.5 ETL设计关键技术点说明 (20) 3.2.1.5.1.1 ETL处理策略 (20) 3.2.1.5.1.2 ETL处理流程 (21) 3.2.1.5.2 质量检核 (21) 3.2.1.5.2.1 ETL处理原则 (21) 3.2.1.5.2.2 ETL处理方法 (21) 3.2.2 数据采集设计 (21) 3.2.2.1 T+1数据采集 (22) 3.2.2.2 数据补录 (23) 3.2.2.2.1 检核规则管理 (24) 3.2.2.2.2 录入任务管理 (24) 3.2.2.2.3 数据录入 (26) 3.2.2.2.4 查询操作 (27) 3.2.2.2.5 录入任务审批 (28) 3.3数据平台数据体系 (28) 3.3.1 数据架构设计 (28) 3.3.1.1 源系统数据落地区 (29) 3.3.1.2 缓冲数据层(ODM) (30)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解决方案对于电子政务内网,政务专网、专线、VPN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是依托专网、专线、VPN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支撑平台为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提供安全互联、接入控制、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恶意代码防范、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桌面安全防护等安全支撑;电子政务专网应用既是安全保障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电子政务内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它主要内部共享信息、内部受控信息等,这两类信息运行于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构成 1)政务内网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内网建设,是依托电子政务专网、专线、VPN构造的电子政务内网网络。 2)电子政务内网应用:在安全支撑平台的作用下,基于安全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可以打造安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安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 3)安全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由安全系统组成,是电子政务内网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内网系统拓扑图 三级政务内网建议拓扑图 电子政务内网按照等保标准要求,进行安全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原则,大致可以分别网络基础架构区、安全管理区、数据处理区、边界防御区、办公区、会议区等安全子区域,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可以根据相关标准,按照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分,如上图所示。

划分安全域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既保证信息的安全访问,又兼顾信息的开放性。按照应用系统等级、数据流相似程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共用程度、安全需求相似程度,并且从方便实施的角度,将整个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分为不同的安全子域区,便于由小到大、由简到繁进行网络设计。安全域的划分有利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分区安全防护,即分域防控。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是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由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技术构成。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配套的安全设备,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全管理,实现等级保护中要求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从而保证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下图: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系统结构 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1、双归属:两台通过VRRP协议连接,互为冗余,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 2、认证及地址管理系统-DCBI:DCBI可以完成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和全局地址管理功能。 1)基于主机的统一身份认证。终端系统通过安装认证客户端,在连接到内网之前,首先需要通过DCBI的身份认证,方能打开交换机端口,使用网络资源。 2)全局地址管理。 ·根据政务网地址规模灵活划分地址池

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

天水市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天水分公司 中国?甘肃?天水二〇一三年七月

合作业务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一)天水市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政务外网建设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政务外网功能.............................................................................................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互联网专线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1)互联网集团专线业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2)互联网专线设备需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电子政务平台外网服务器搭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云主机介绍.................................................................................................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云主机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云主机优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三)电子政务平台应用系统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电子工单审批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1工作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1.2事件受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3审批结果................................................................................................. 错误!未指定书签。1.4业务统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1.5公共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1.6个人事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1.7项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1.8项目与政策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1.9项目与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1.10项目与人员的关联............................................................................... 错误!未指定书签。1.11系统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电子监察平台............................................................................................. 错误!未指定书签。2.1综合监察................................................................................................. 错误!未指定书签。2.2发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子政务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网建设技术建议书 目录

1前言 (3) 2网络平台需求分析 (4) 2.1网络建设目标 (6) 2.2网络建设原则 (8) 3网络平台基础建设 (9) 3.1网络整体结构 (9) 3.2电子政务内网解决方案 (10) 3.3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13) 3.4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 (15) 4网络平台QOS保障 (19) 4.1Q O S及其功能 (19) 4.2电子政务网络QOS设计原则 (20) 4.3体系结构的选择 (20) 4.4H3C路由器D IFF S ERV模型 (21) 4.5H3C路由器QOS实现机制 (23) 4.5.1流分类 (23) 4.5.2流量监管 (23) 4.5.3DHCP标记/重标记 (24) 4.5.4队列管理 (24) 4.5.5队列调度和流量整形 (25) 4.6QOS配置和管理 (25) 5网络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27) 5.1网管实施方案 (27) 5.2运维建议 (27) 5.2.1网管运维建议 (27) 5.2.2网管安全措施 (28) 5.2.3路由器/交换机相关参数设置 (28) 6网络流量分析解决方案 (29) 6.1N ET S TREAM技术 (29) 6.2方案逻辑组成 (30) 6.3H3C I MC NTA解决方案功能特点 (31) 7用户行为审计解决方案 (37) 7.1用户行为审计技术 (37) 7.2H3C UBAS用户行为审计解决方案 (38) 8网络内部控制解决方案 (42) 8.1网络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42) 8.2H3C EAD端点准入方案简介 (42) 8.3H3C EAD端点准入方案部署 (46)

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x〔x〕27号)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网上供给能力,促进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全面重塑我省营商新环境,努力实现“办事不求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快建设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管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切实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创建全国一流的营商发展环境。 x年9月底前,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x年12月底前,市级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x年底前,完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各级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市级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建成。 x年底前,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和管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二、主要任务 (一)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建设全省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库,编制全省依申请类行政权力事项、依职权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形成全省政务服务事项总目录,并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对接,实时上报政务服务事项相关数据。建立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确保目录之外无权力。同步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要素,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按照法律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拓展相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等其他要素的统一范围,进而实现相同政务服务事项全省范围内无差别、同待遇办理。各市地按统一规范统筹组织本地区政务服务平台与全省事项目录管理系统对接。(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牵头,各市地政府和省直各部门配合) (二)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数据共享核验,压缩办理环节、精简办理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收费、咨询等环节网上全流程办理,支撑一件事涉及的多个事项网上并行办理。整合优化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地区的事项办理流程,逐步做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积极推进多证合一、多图联审、多规合一、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联审联办、证照分离。通过系统整合、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全程监督,推动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办成”。(联审联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平台概述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国办函〔2016〕108号文件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一号一窗一网”目标,促使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我公司专注政务领域多年,开发出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互联网+政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完全实现了信息共享,一网通办,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为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添砖加瓦。

现状痛点事项上网跟不上 上网事项以审批类为主,大量群众关心的服务事项没有上网,办事信息不准确不实用。甚至出现明显错误遗漏,群众办事仍然“找不到、看不懂、办不通”。 流程优化跟不上 网上事项大多照搬先线下流程,没有按照互联网办事规律进行优化,有的地方在线上提交了电子版材料,还需要在线下提交纸质材料,办事反而更加繁琐。 信息共享跟不上 办事系统之间难以实现后台认证和业务协同,办事材料仍需要重复提交。有些地方,一台办事窗口同时有多台电脑,运行多个系统,由于没有实现共享,工作人员需要在不同系统间重复录入数据,工作量大幅增加。 平台融合跟不上 实体和网上两个平台相互割裂,办事流程和规则各不相同,没能做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顺畅运转。有的在平台上下载了办事表格,到了服务大厅却说网上的表格不对,需要重新填写。这些问题导致网上服务的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和公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方案——商网云政务 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政务服务。 解决方案: 一、平台建设的目的 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结合现代通信技术,把政府所有信息化资源统一接入和管理起来,利用电子政务网的基础网络以服务的形式为有需要的政务部门提供云政务服务。同时,把政府部门的公开资源也通过平台有效的整合,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其他需要的部门或应用(如无线城市),实现无线资源、信息资源、政府的服务资源的充分共享,打造一个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化政务”! 二、平台建设的意义 本平台的建设无论是从提高政府职能,服务民生,还是在响应国家、市委市政府在云计算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推动业务扩展、服务广大民生 从服务民生来说,通过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低保比对、社会保险查询等民生关心的问题;从服务社会来说,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民众可以利用手机拍摄卫生死角进行举报,实现全民参与。 2、提高政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利用现代通信网的网络资源和移动终端的随身性、方便性,为公务人员提供随时随地获取权限内的政务信息的手段,尤其是为出差中或临时不在办公室的公务人员提供了突破地域和空间以及有线网络长度的限制的工作方式,必将会大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确保政令畅通,提升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统一资源管理、实现节能降耗 通过该平台可以把政府部门的资源(政务系统、行管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政府部门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如社会救助单位)的资源)释放出来,可以方便实现多维政务信息的融合; 因为平台采用统一的网络隔离、安全传输以及应用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保证了政务的安全性,避免了因各政务部门单独建设整套系统(网络、平台、安全设备等)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