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实验报告(房贷)

第三次实验报告(房贷)
第三次实验报告(房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课程数学实验实验名称第三次实验实验日期指导老师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姓名学号得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目的:

熟悉差分方程的求解,以及相关金融问题的数学建模方法。

实验内容:

1、

程序如下:

1、五年以内:

For[a=10000;;r=0.0477/12;k=1,k≤5,k++,Print[k];

b=(a*r*((1+r)^(k*12)))/((1+r)^(k*12)-1);

Print[b//N]]

2、五年以上:

For[a=10000;;r=0.0504/12;k=6,k≤10,k++,Print[k];b=(a*r*((1+r)^(k*12)))/((1+r

)^(k*12)-1);Print[b//N]]

输出结果:

1、五年以内:

1 855.021

2 437.685

3 298.677

4 229.253

5 187.66

2、五年以上:

6 161.235

7 141.527

8 126.79

9 115.366

10 106.261

2、小李夫妇曾经准备申请商业贷款10万元用于购置住房,每月还款880.66元,25年还清。

房产商介绍的一家金融机构提出:贷款10万元,每半月还款440.33元, 22年还清, 不

过由于中介费手续费等原因,贷款时要预付4000元。

小李考虑,虽然预付费用不少,可是减少三年还款期意味着减少还款近3万2千元,而

每月多跑一趟,那不算什么.这机构的条件似乎还是蛮优惠的。

试通过计算两种贷款的利率水平,比较那种贷款更优惠。

程序如下:

1、商业贷款:

a=100000;k=25;b=880.66;r=.

FindRoot[(a*(r/12)*((1+(r/12))^(k*12)))/((1+(r/12))^(k*12)-1)-b,{r,0.01}]

2、金融机构贷款:

a=100000-4000;k=2*22;b=440.33;r=.

FindRoot[(a*(r/24)*((1+(r/24))^(k*12)))/((1+(r/24))^(k*12)-1)-b,{r,0.01}]

输出结果:

1、商业贷款:

{Null (r→0.0960003)}

2、金融机构贷款:

{Null (r→0.0969953)}

综合得出,由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高于商业贷款利率,所以商业利率贷款更优惠。

3、试比较两种提前还款方式的优劣(附加)

所谓提前还贷是指借款人在保证按月按额偿还个人住房贷款本息的基础上,提前偿还部

分或全部购房借款的一种经济行为。每次提前还款后,相应冲减余贷款本金。银行根据

尚未归还的贷款本金重新计算借款人的月均还款额,直至贷款本息全部还清。重新计算

月还款金额有两种方式:

A、提前还款额冲抵最后月份的本金,每月的还款额度不变,还款时间缩短;

B、提前还款额冲抵本金后,将剩余的贷款重新计算月还款额减少,还款时间不变。

例如,谢先生申请公积金贷款30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在正常按月还了5年贷款后,谢先生决定提前还5万元本金,然后再继续按月还款。

试比较两种提前还款方式的优劣?‘

程序如下:

A方案:

a=300000;r=0.0504/12;k=20;

b=(a*r*((1+r)^(k*12)))/((1+r)^(k*12)-1);n=b*15*12-50000;

Print[n//N] ;

a=300000;r=0.0504/12;k=20;

b=(a*r*((1+r)^(k*12)))/((1+r)^(k*12)-1);n=50000/b;

Print[n//N]

B方案:

a=300000;r=0.0504/12;k=15;

b=15*12*((a*15/20-50000)*r*((1+r)^(k*12)))/((1+r)^(k*12)-1)+50000;

Print[b//N];

输出结果:

A方案:

307570.

25.1699

B方案:

299757.

综合得出,A方案中,还款额大于B方案,但是能提前两年半把余款还清。

B方案还是继续还款15年,但是还款总额较少。

实验要求:

撰写实验报告

写出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Mathematica程序或语句和计算结果

江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第三次实验报告-二维图形变换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题目二维图形变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表

二维图形变换 1. 实验内容 完成对北极星图案的缩放、平移、旋转、对称等二维变换。 首先要建好图示的北极星图案的数据模型(顶点表、边表)。另外,可重复调用“清屏”和“暂停”等函数,使整个变换过程具有动态效果。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 3. 问题分析 为了建立北极星图形,首先在二维空间中根据坐标绘制出北极星图形。并且在此坐标系中确定好走笔顺序以便于进行连线操作。 同时需要好好的使用清屏函数以使得显示正常。 1. 放大缩小变换 放大缩小变换公式为:x’=x.a, y’=y.d; 其中a,d分别为x,y方向的放缩比例系数。 可通过不同的比例系数来显示程序运行结果。当a=d时为等比例放缩操作。可令变换矩阵为T。 2. 对称变换 包括以x轴对称、y轴对称和原点O对称三种。由于屏幕坐标只有第一象限,我们可以将原点平移到(500,240)处。在第一象限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求出三个对称图形。 3. 旋转变换 将图形上的点(x,y)旋转θ角度,得到新的坐标(x’,y’)为: x’=xcosθ-ysinθ, y’=xsinθ+ycosθ; 旋转矩阵T为

4.平移变换 4. 算法设计 5. 源代码 //北极星 void hzbjx(CDC* pDC,long x[18],long y[18]) { CPen newPen1,*oldPen;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2,RGB(255,0,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1[11]={{x[1],y[1]},{x[2],y[2]},{x[3],y[3]},{x[4],y[4]},{x[5],y[5]},{x[3],y[3]},{x[1],y[1]},{x[6],y[6]},{ x[3],y[3]},{x[7],y[7]},{x[5],y[5]}}; pDC->Polyline(vertex1,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255,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2[5]={{x[6],y[6]},{x[8],y[8]},{x[9],y[9]},{x[3],y[3]},{x[8],y[8]}}; pDC->Polyline(vertex2, 5); POINT vertex3[5]={{x[4],y[4]},{x[10],y[10]},{x[11],y[11]},{x[3],y[3]},{x[10],y[10]}}; pDC->Polyline(vertex3, 5);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255,0,9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4[11]={{x[12],y[12]},{x[13],y[13]},{x[3],y[3]},{x[9],y[9]},{x[14],y[14]},{x[15],y[15]},{x[3],y[3]},{x[ 11],y[11]},{x[12],y[12]},{x[3],y[3]},{x[14],y[14]}}; pDC->Polyline(vertex4,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100,255));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5[5]={{x[15],y[15]},{x[16],y[16]},{x[3],y[3]},{x[16],y[16]},{x[7],y[7]}};

数据库和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计算机类)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数据库、数据库和表的关系、数据词典、参照完整性和视图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 实验内容: 1.数据库设计器 2.数据库的创建 3.设定数据词典 4.参照完整性的设置 5.视图的创建和修改 三、使用环境 Windos XP操作系统;Visual ProFox 6.0 四、核心代码及调试过程 例3-27创建项目管理器SBGL,要求添入数据库sbsj,并查看该数据库。 图一 图二、“项目管理器”的数据选项卡 图三、“项目管理器”中的数据库与数据库表 例3-28从sbsj数据库所属的sb和zz两个表中抽取编号、名称和增值3个字段。,组成名称 为“我的视图”的SQL视图。 open database sbsj create sql view 我的视图; as select sb.编号,sb.名称,zz.增值from sb,zz where sb.编号=zz.编号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例3-29根据例3-28的查询要求,用视图设计器建立视图1,然后修改其中车床的增值来更新zz表原来的增值 图一、视图设计器-视图1 图二、视图设计器-视图1 图三、增值表 图四 图五、视图设计器更新源表数据 19.根据图3.30所示数据库sbsj的永久关系,若利用参照完整性生成器来删除sb。dbf的第一个记录,对其他3个表会否产生影响,是分级、限制和忽略3中情况来说明。 图一、数据库设计器 图二、sbsj.dbc“永久关系的参照完整性生成器” 级联:相关子表中的记录将自动删除 限制:子表有相关记录,在父表中删除记录就会产生“触发器失败”的提示信息 忽略:父表删除记录,与子表记录无关 五、总结 (自己写一些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上机练习让我学会了怎样在数据库中添加项目管理器、表的数据完整性的概念以及视图的各种操作,让我更容易的掌握理论知识的难点和一些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平时在课堂上不注意的问题。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细节都要留心,认真做好每一步这样才不至于出错,这就加强了平时不注意的问题得到回应,从而加深了细节问题的处理方式。在上机的学习之后更加了解了数据库表及其数据完整性是vfp重要的一个对象,命令熟练操作直接关系到数据库的成败。 第三次的上机操作,我了解了命令的使用方式对于建立数据库表及其数据完整性很重要,要学好各种命令以及数据库表及其数据完整性的使用方法,还需在多做习题加强学习。 六、附录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三

实验三类与对象 1.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定义和使用 2.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声明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组合使用方法 6.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2.实验要求 1.定义一个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属性,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其中,rank为枚举类型CPU_Rank,定义为enum CPU_Rank{P1=1,P2,P3,P4,P5,P6,P7},frequency为单位是MHz的整型数,voltage为浮点型的电压值。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调用顺序。 2.定义一个简单的Computer类,有数据成员芯片(cpu)、内存(ram)、光驱(cdrom)等等,有两个公有成员函数run、stop。cpu为CPU类的一个对象,ram为RAM类的一个对象,cdrom 为CDROM类的一个对象,定义并实现这个类。 3. (选做)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人员)类。考虑到通用性这里只抽象出所有类型人员都具有的属性:number(编号)、sex(性别)、birthday(出生日期)、id(身份证号)等等。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子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组合。 3.实验内容 1.首先定义枚举类型CPU_Rank,例如enum CPU_Rank{P1=1, P2, P3, P4, P5, P6, P7},再定义CPU类,包含等级(rank)、频率(frequency)、电压(voltage)等私有数据成员,定义成员函数run、stop,用来输出提示信息,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也可以输出提示信息。在主程序中定义一个CPU的对象,调用其成员函数,观察类对象的构造与析构顺序,以及成员函数的调用。程序名: 2.使用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的运行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3.调试操作步骤如下: 1)单击Build | Start Debug | Step Into命令,或按下快捷键F11,系统进入单步执行状态,程序开始运行,一个DOS窗口出现,此时Visual Studio 中光标停在main()函数的入口处; 2)从Debug菜单或Debug工具栏中单击Step Over,此时,光标下移,程序准备执行CPU 对象的初始化; 3)单击Step Into,程序准备执行CPU类的构造函数; 4)连续单击Step Over,观察构造函数; 5)此时程序准备执行CPU对象的run()函数,单击Step Into,程序进入run()成员函数,连续单击Step Over,直到回到main()函数。 6)继续执行程序,参照上述的方法,观察程序的执行顺序,加深对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的认识。 7)再试试Debug菜单栏中别的菜单项,熟悉Debug的各种方法。 4.首先定义CPU类(可使用第二题中的CPU类)、RAM类、CDROM类。再定义Computer类;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三 数据控制(安全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三数据控制(安全性)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4年6月6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SQL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教材中例题的上机练习 二、实验平台 微软SQL Server 2000或以上版本。 对于SQL Server 2000,使用查询分析器运行SQL语句,对于SQL Server 2005以上的版本,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运行SQL语句。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回收。 操作完成后,查看授权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所授予的数据操作权利,在权力回收操作之后,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所回收的数据操作权力。 在前几次实验中已经建立了实验数据库,继续在此数据库上进行实验所要求的各项操作。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四、实验步骤 1.以管理员sa登录数据库,新建DB数据库,然后运行如下SQL语句,创建 我们前几次实验所建立的表。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4) NOT NULL, Cname char(40) DEFAULT NULL, Cpno char(4) DEFAULT NULL, Ccredit smallint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Cno) ) ; -- -- 转存表中的数据'course' -- INSERT INTO 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V ALUES ('1', '数据库', '5', 4); INSERT INTO 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V ALUES ('2', '数学', NULL, 2);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第5章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程序运行中变量的作用域74。 (2)学习类的静态成员的使用。 (3)学习多文件结构的C++程序中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 (1)运行下面的程序,观察变量x,y的值。 【代码lab5-1】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 std; void fun(); int x=1,y=2; int main() { cout<<"Begin..."<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第三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名称: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绘制数据流图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Windows 2000、Rational Software公司的Rational Rose应用软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工具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用Rational Rose画用例图的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用例图(Use Case框图) 2)用Rational Rose在Use Case视图中创建Use Case框图。 四、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Use Case框图,并给出“预订教室”的用例描述。 1) 背景 某大学需要一个教室预订系统,将空闲的教室提供给师生做学术报告或班级活动。师生可使用该系统预订所需的教室,以便让管理员在恰当的时间开放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 功能要求 2.1) 管理员可使用该系统增加用户、删除用户。 2.2) 管理员可向系统中增加或删除供预订的教室,设置任一教室可使用的时间段。 2.2) 师生可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2.3) 师生在登录后,可浏览给定时间段的空闲(供预订的且未被预订的)教室;选择教室和使用时间段,预订教室。 2.4) 管理员可浏览任意时间段内的教室预订情况。 3) 性能要求 3.1) 教室占用的时间段精确到“课时”。 3.2) 支持最多10000人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流畅。 五、实验步骤 Use Case框图表示整个机构提供的功能,可以用来回答下列一些问题: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还有那些人使用这些系统。Use Case框图在业务建模活动期间大量用于设置系统情景和形成创建使用案例的基础。 1)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画Use Case框图 S1:点击“开始”在“程序”中找到“Rational rose”点击“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进入该软件。

数据库实验第三次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2016 年月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SQL-更新操作 学号:姓名: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实验目的: 利用INSERT、UPDA TE和DELETE命令(或语句)实现对表(或试图)数据的添加、修改与删除等更新操作,这里主要介绍对表的操作。 实验内如与要求: 建表和数据库的代码: Create database jxgl USE jxgl GO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5) not null primary key(Sno), Sname varchar(20), Sage smallint check(Sage>=15 AND Sage<=45), Ssex char(2) default'男'check(Ssex='男' OR Ssex='女' ), Sdept char(2));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2)NOT NULL primary key(Cno), Cname VARCHAR(20), Cpno char(2), Ccredit SMALLINT);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5) NOT NULL CONSTRAINT S_F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Cno CHAR(2)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 ((Grade IS NULL)OR(Grade between 0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8001','钱横',18,'男','CS');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8002','王林',19,'女','CS');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8003','李民',20,'男','IS');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98004','赵三',16,'女','MA');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1','数据库系统','5',4);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2','数学分析',null,2);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3','信息系统导论','1',3);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4','操作系统_原理','6',3);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5','数据结构','7',4);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6','数据处理基础',null,4);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7','C语言','6',3); insert into SC values('98001','1',87);

软基第三次上机实验报告

软基第三次上机实验报告 EX3.1 一、程序流程说明 1)链栈结点类型定义为: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_type; 2)编写进栈函数push 3)编写出栈函数pop 4)编写main函数,首先建立一空链栈; 调用进栈函数,将从键盘输入的数据元素逐个进栈,输入0结束;显示进栈后的数据元素;调用两次出栈函数,显示出栈后的数据元素。 二、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next; }node_type; typedef struct { node_type*top; int length; }lstack_type; int push(lstack_type*lp,int x) { node_type*p; p=(node_type*)malloc(sizeof(node_type)); if(p!=NULL) { p->data=x; p->next=lp->top; lp->top=p; } else return 0; }

void pop(lstack_type *lp) { node_type*p; if(p==NULL) { return; } else { p=lp->top; lp->top=lp->top->next; free(p); } } node_type*print(node_type*head) { node_type*temp; temp=head; while(temp!=NULL) { printf("%d\t",temp->data); temp=temp->next; } return 0; } void main() { int i,j; i=0;j=0; lstack_type M,*lp; lp=&M; lp->top=NULL; printf("Please input the data(end by '0'):\n"); scanf("%d",&i); while(i!=0) { push(lp,i); scanf("%d",&i); } printf("All data is:\n"); print(lp->top); printf("\n The first pop:\n"); pop(lp); print(lp->top);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 (第三次) 题目1 实验内容: 1. 检索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 2.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SNO; 3. 检索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SNO; 4. 检索没有使用天津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 5. 检索至少用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 6. 检索购买了零件P1的工程项目号JNO及数量QTY,并要求对查询的结果按数 量QTY降序排列。

1 select jname from j where jno in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上海' ) ); 2 select sno from spj where jno ='j1'and pno ='p1' 3

selectdistinct sno from spj where pno 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jno ='j1' ) ); 4 selectdistinct jno from spj where pno notin (select pno from p where color ='红'and pno in (select pno from spj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 where city ='天津' ) ) )

5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 ='s1' 6 select jno,qty from spj where pno ='p1' orderby qty desc 四﹑思考题 1.如何提高数据查询和连接速度。 建立视图 2. 试比较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 有些嵌套查询是可以用连接来代替的,而且使用连接的方式,性能要比 嵌套查询高出很多 当查询涉及多个关系时,用嵌套查询逐步求解结构层次清楚,易于构造,具有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优点。但是相比于连接运算,目前商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嵌套查询的优化做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用连接运算表达的查询尽可能采用连接运算。

第三次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Linux应用技术基础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项目名称:Linux shell 基本命令 学生姓名:孙禹达专业:工信学号:3120000431 电子邮件地址:bless.sunyuda.death@https://www.360docs.net/doc/7213452304.html, 实验日期:2013年05 月22 日 1、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1.学习Linux的文件访问权限,用户的类型和文件访问权限的类型 2.学习如何确定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3.学习如何设置和改变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4.学习如何在文件或目录的创建时设置缺省访问权限 5.学习理解硬链接、符号链接 6.学习理解链接和文件访问权限之间的关系 7.学习了解Linux进程的属性 8.学习理解Linux的前台进程、后台进程及守护进程 9.学习理解Linux命令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 10.学习使用挂起进程操作和终止进程操作 11.了解系统中Linux进程的层次结构 12.学习使用Linux定时作业调度 13.学习使用Linux的I/O重定向操作和管道操作 14.学习使用id、chmod、chgrp、chown、umask、ln、ps、kill、fg、bg、job、top、pstree、 crontab、at、|、<、>等命令 2、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1.根据下列的要求,写出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1)你的用户名; 2)你的用户ID; 3)你的组ID和组名字; 4)在你同一组中的其它用户名。

2.系统管理员给你的主目录设置的权限是什么?使用什么命令来得到这个答案,给出你的 会话过程。 3.在你的系统中有文件或目录分别是:/ 、/etc/passwd 、/bin/df 、~ 。用长 列表格式显示这些文件或目录,并填写下列表格。 文件文件类 型存取权限 链接数所有者组文件大小 / /etc/passwd /bin/df ~ 4.在你的主目录中的temp、professional和personal三个子目录,设置使自己(owner)拥 有读、写、执行3种访问权限,设置其它用户只有读和执行权限。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在d1目录下,用touch命令创建一个名为f1的空文件。给出d1、d2、d3和f1的访问权限。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5.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把文件smallFile拷贝到d1目录下,长 列表格式显示文件smallFile,显示的内容包括inode号、访问权限、硬链接数、文件大小。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6.在~/temp目录下,把当前目录改变成d2。创建一个名字为newFile.hard硬链接到d1目 录下的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显示newFile.hard文件,与smallFile文件的属性进行比较。你如何确定smallFile和smallFile.hard是同一文件的两个名字,是链接数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7.创建一个名字为~/temp/d2/smallFile.soft软链接到~/temp/d1/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 显示smallFile.soft文件,比较这两个文件的属性。你如何确定smallFile 和smallFile.soft 是两个不同的文件?是这两个文件的大小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8.在你使用的Linux系统中,有多少进程在运行?进程init、bash、ps的PID是多少?init、 bash和ps进程的父进程是哪一个?这些父进程的ID是什么?给出你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9.有多少个sh、bash、csh和tcsh进程运行在你的系统中?给出会话过程。 10.linux系统中,进程可以在前台或后台运行。前台进程在运行结束前一直控制着终端。若 干个命令用分号(;)分隔形成一个命令行,用圆括号把多个命令挂起来,他们就在一个进程里执行。使用―&‖符作为命令分隔符,命令将并发执行。可以在命令行末尾加―&‖使之成为后台命令。 请用一行命令实现以下功能:它1小时(实验中可以用1分钟代替)分钟后在屏幕上显示文字―Time for Lunch!‖来提醒你去吃午餐。给出会话过程。 11.写一命令行,使得date 、uname –a 、who 和ps并发执行。给出会话过程。

数据库实验报告完整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数据库实验 课程名称数据库 | |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5/7/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本实验是为计算机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据库原理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而设置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具备应用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的能力。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在建立数据库系统过程中使用关系数据理论的能力。 3.通过对一个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培养学生对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方案设计、系统编码、界 面设计和软件调试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门考查学生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 二、主要内容 针对一个具有实际应用场景的中小型系统(见题目附录)进行数据库设计,重点分析系统涉及的实体、实体之间的联系,实现增加、删除、更新、查询数据记录等基本操作。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 理解系统的数据库需求,分析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画出E-R图: 1)分析确定实体的属性和码,完成对该实体的实体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 2)设计实体之间的联系,包括联系类型和联系的属性。最后画出完整的E-R图。 2.根据设计好的E-R图及关系数据库理论知识设计数据库模式: 1)把E-R图转换为逻辑模式; 2)规范化设计。使用关系范式理论证明所设计的关系至少属于3NF并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属于3NF则进行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足3NF为止,要求写出分解过程。 3)设计关系模式间的参照完整性,要求实现级联删除和级联更新。 4)用SQL语言完成数据库内模式的设计。 3.数据库权限的设计: 1)根据系统分析,完成授权操作; 2)了解学习收回权限的操作。 4.完成用户界面的设计,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概论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项目名称SQL SEVER 2000的系 统工具及用户管理 实验 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 级 组别 同组者实验 日期 2014年4 月24日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SQL SEVER 2000的功能及组成,熟练掌握利用SQL SEVER 2000工具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及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掌握定义数据约束条件的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SQL SEVER 2000的界面和操作。 (2)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3)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4)查看和修改表的结构。 (5)向数据库输入数据,观察违反列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6)修改数据。 (7)删除数据,观察违反表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Windows XP SQL SERVER 2000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没有错误 错误:未能建立与WORKEPLACE\XUMENGXING的链接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 原因:未启动数据库服务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 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实验结果部分截图:

微机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

实验三DOS中断调用实验实验报告 健行理工1402班陈丽红 201424450202 一、实验目的 掌握字符和数据的显示方法。 二、实验内容 先显示信息“INPUTSTRING,THE END FLAG IS $”再接收字符。如为0-9,则计数器加1,并显示计数,如为非数字,则直接显示,但不计数。 三、程序框图 开始 段寄存器和堆栈段初始化 数字字符计数器清0 回车换行 显示提示信息 接收键入字符并显示 是$字符 调用QUI,返回 DOS 结束 是回车键 是0-9 计数器BX加1,保存计数器的 值后将其转化为ASCII码 回车换行 显示计数结果 回车换行 调用DISP,显示字符Y N Y Y N N

四、程序说明 本次实验重点在于了解中断调用的步骤:(1)准备入口参数;(2)功能号送AH;(3)执行INT n命令,熟练掌握向量号21H的部分常用功能调用。 程序设计时通过对输入的字符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入不同的子程序段运行,显示运行结果。 五、源程序清单与执行结果 5.1源程序清单 DATA SEGMENT;定义数据段,DATA为 D1 DB 'INPUTSTRING, THE LAST FLAG IS', 0DH, 0AH,'$'段名,将信息存放在 D2 DB 0DH, 0AH, '$'D1,D2中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定义堆栈段 DB 100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说明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BG: MOV AX,DATA MOV DS, AX ;给DS赋段值 MOV BX, 0 ;数字字符计数器BX清0 JMP L1 ;跳转至L1 QUI: MOV AH,4CH ;返回DOS INT 21H DISP: MOV DX,OFFSET D2 ;输出回车换行 MOV AH,9H INT 21H MOV AH,2H ;显示AL中的字符内容 MOV DL,AL INT 21H L1: MOV DX,OFFSET D2 ;输出回车换行 MOV AH,9H INT 21H MOV DX,OFFSET D1 ;输出“INPUTSTRING,THE END FLAG IS” MOV AH,9H INT 21H MOV AH,1H ;键盘输入并显示 INT 21H CMP AL,'$' ;判断输入字符是否为'$' JE QUI;是则调用QUI,返回DOS CMP AL,0DH;判断输入字符是否为回车,是则输出 JNE L2回车换行,进入下一次L1循环,不是

数据库第三次实验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2018年5月30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名称:数据库安全性 学号: 16206127 姓名:周良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不同数据库中的保护措施——安全性控制,重点实践SQL SEVER 的安全性机制,掌握SQL Sever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等的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SQL Server的安全模式 (1)利用T-SQL添加SQL Sever账号。 (2)利用T-SQL修改SQL Sever登陆账号属性。 (3)利用T-SQL删除SQL Sever登陆账号。 2,管理数据库用户 (1)利用T-SQL添加SQL Sever用户。 (2)利用T-SQL删除SQL Sever用户。 3,管理数据库角色 (1)利用T-SQL删除用户自定义角色,可以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droprole删除用户自定义角色。 4,权限管理 (1)利用T-SQL管理权限 ○1语句授权。 ○2对象授权。 ○3收回授权。 三,实验步骤

exec sp_addlogin'qh','qh','jxgl','english' 四,exec sp_password'qh','qhqxzsly','qh' 五, 六,alter login qh with password='123456' 七, 八,exec sp_droplogin qh 九, 十,drop login qh 十一, 十二,use jxgl 十三,exec sp_grantdbaccess'DESKTOP-7M8SQ9T','qh' 十四,exec sp_revokedbaccess qh 十五, 十六,use jxgl; 十七,exec sp_addrole'newrole' 十八,exec sp_addrolemember'newrole','qh' 十九, 二十,exec sp_droprole'newrole' 二十一, 二十二,use master 二十三,grant create database to qh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grant create table,create view to qh 二十七, 二十八,grant select on s to qh,qxz,sly 二十九, 三十,grant insert,delete on s to shen 三十一, 三十二,grant update on s(age,dept)to shen 三十三, 三十四,grant execute on sp_ins_s to shen 三十五, 三十六,revoke create table,create view form sly 三十七, 三十八,revoke select on s from qxz ,sly 四,实验心得 通过此次实验我了解了SQL Sever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等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更加注重数据库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我们创建的每一个数据库都应该考虑安全性问题,应该为数据库创建一些必要的角色,同时也要管理数据库的权限方面,防止数据向外流失,或者被黑客盗用。

C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自161213 姓名:刘昊 学号:20162181310 实验时间:2017 年3 月6 号 任课老师:张锐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C 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了解在 程序 C 编译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 C 三、实验内容: (1). (2). (3). 输入并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求和。 设计程序,对给定的两个数进行比较,然后输出其中较大的数。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该程序用来判断所输入的整数是否为一个素数,如果一个数能被除了 1 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素数,因此,用for 循环来进行整除过程的简写。 代码2: 运行结果2:

程序分析2: 简单的使用printf() 和scanf() 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代码3: 运行结果3:

程序分析3: 使用if 语句进行判断。 五.实验总结 C语言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二、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常用运算符(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的用法, 熟练掌握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三、实验内容: (1). 编写程序,实现小写字母转大写。

(2). 编写程序,实现输入两个不同类型数据后,经过适当的运算(加、减、乘、除)后输出。 (3). 编写程序,计算三角形面积、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圆的面积和周长。 (4). 编写程序,实现单字符getchar 和putchar 输入输出。 (5). 编写程序,实现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不同数制的输出。 四、源程序代码 代码1: 运行结果1: 程序分析1:

第三次实验报告-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宁波大学商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实验 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陈永平 报告人姓名:张峻学号:096010051班级:工商111 学期:2012-2013 第一学期 商学院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制

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保险正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时间价值的观念,对购买保险未来收益做出正确评判。 根据资料,以6%的贴现率分别计算各保险方案未来收益的现值(以80岁寿命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为他们作选择。若贴现率为3%,计算未来收益的现值。(假设付出与收入 都是年末发生) 、实验设备及软件: 互联网、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 三、实验方法(原理、流程图) (一)世纪彩虹保险 0岁(男),年交,保额5万元 保费支出:年交保费8280元,交费期至1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止保险利益: 1、生存领取:18、19、20、21周岁保单周年日每年领取20000元作为大学教育金; 25周岁保单周年日领取40000元作为婚嫁金 60周岁保单周年日领取50000元作为满期保险金 2、身故保险金:25周岁保单周年日前身故领取保证现金价值 25周岁保单周年日后至满期前身故,领取50000元 3、分红:公司每年根据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按照保险监管机关的规定确定红利分配 (二)育英年金保险 二、养老年金:儿子从60周岁起,每年领取13000元养老年金至终身 三、身故保险金 父亲于投保后一年内因病不幸身故,遗属可领取1万元身故保险金,并领回所交保费8900元,保险责任终止。 若父亲因意外或一年后因病于儿子25周岁之前不幸身故,遗属可领取10万元身故保险金, 此后儿子可按下表金额每年领取一次育英年金,直至25周岁。并且豁免保费,前述生存教 育金、养老年金依然有效。

数据库实验报告(实验一)

沈阳工程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题目:数据库模式设计 班级软件本111学号2011417104姓名吴月芬 日期2012.10.16 地点F座606 指导教师孙宪丽祝世东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采用SQL命令建立数据库表、索引和视图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 Oracle10g数据库系统。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一)实验内容 1.建立学生数据库模式 学生表:student (sno学号,sname姓名,ssex性别,sage年龄,sdept所在系) 其中: s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为主码; sname 长度为8的字符串; ssex 长度为2的字符串,其值只取男、女; sage 短整数,其值在0-150之间; sdept 长度为10的字符串。 2.建立课程数据库模式 课程表:course ( 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credit学分) 其中: c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为主码 cname 长度为10的字符串,不能为空,且不能有重复课程名; ccredit 短整数。 3.建立选课数据库模式。 选课表:sc (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 其中: s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和student表sno外键关联,且级联删除 cno 长度为4的字符串,course表cno外键关联,

grade 短整数,值或空或为0—100之间, (sno,cno) 联合作主码。 (二)实验要求 在Oracle10g的iSQLPlus中完成下列操作: (1)创建上述三个表。 (2)向Student 表增加"入学时间"列(列名为Scome,日期型)。 (3)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半字长整数。 (4)为Student中sname添加列级完整性约束,不能为空。 (5)删除Student中sname列级完整性约束。 (6)为SC建立按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建立唯一索引. (7)在表student的sname字段建立一个升序索引。 (8)删除在表student的sname字段建立的索引。 (9)给student表增加一个地址(address)属性。 (10)给student表删除地址(address)属性。 (11)建立视图view1,要求有sno,sname,cname,grade四个字段。 (12)建立视图view2,要求有sno,ssex,sage三个字段。 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1)1)创建学生数据库模式,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char(8), ssex char(2) check ssex in (‘男’,’女’), sage number check between 0 and 150, sdept char(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