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07-7-5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广发技字[2004]1036号

国家广电总局

二○○四年九月八日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前言

本技术要求代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2年发布的《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本技术要求与《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相比,主要是对电影数字放映节目源制作技术要求、电影数字放映影院设备技术要求以及电影数字放映管理系统要求做了补充和修改,并增加了相关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引言

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当前世界上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电影数字放映与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

电影数字放映的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及相关设备生产厂家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电影数字放映暂行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电影数字放映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技术指标及要求,包括: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制作、发行、放映、设备和管理系统和电影数字放映系统的亮度、对比度和单色CIE 色度坐标值的测量方法。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电影数字放映各个相关技术环节,包括: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制作、发行、放映、设备和数字影院的管理及对电影数字放映系统的亮度、对比度和单色CIE色度坐标值的测量。本技术要求不包括流动放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

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JGJ58-88《电影建筑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电影数字放映

采用数字设备和技术实现的符合本暂行技术要求的电影放映形式。

3.2电影数字源母版

电影数字后期制作部门制作的原始母版,用来制作电影数字发行母版以及电视节目等各种版本,还可用于资料存档。

3.3电影数字发行母版

将电影数字源母版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加密并同声音一起打包后,用于影院放映的电影数据文件。

4电影数字放映系统框架

电影数字放映各个环节关系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电影数字源母版经压缩和加密,形成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再经数据打包和传递,以不同的形态存储。存储的数据经解密和解压缩,及本地链接保护,提供放映。

图1电影数字放映相关环节结构框架

5对电影数字源母版的技术要求

5.1对图像的技术要求

5.1.1对图像结构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的图像编码结构格式应符合下列三表要求之一。

表1电影数字源母版图像编码结构格式

表1.1(4K分辨率)

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像素形状格速率

4096 2160 正方形24.000格每秒

表1.2(2K分辨率)

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像素形状格速率2048 1080 正方形24.000格每秒

表1.3(高清分辨率)

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像素形状格速率1920

1080

正方形

24.000格每秒

5.1.2对图像编码取样bit数的要求

图像编码取样bit数应不低于10bit。

5.1.3对格速率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的格速率应为24.000格每秒。

5.1.4对图像抽样格式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可采用RGB编码和YCRCB编码,YCRCB编码应不低于4:2:2的图像抽样格式。

5.1.5对色彩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应在本要求7.2所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颜色校正。

5.2对声音的技术要求

5.2.1对声道数量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应至少支持6声道。

5.2.2对抽样频率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的抽样频率应为48kHz或44.1kHz。

5.2.3对声音量化bit数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的量化bit数应不低于16bit。

5.2.4对声音文件格式的要求

电影数字源母版的声音文件格式应采用无压缩文件格式。

5.2.5对声道排列顺序的要求

1.左声道,2.右声道,3.中间声道,4.次低音声道,5.左环绕声道,6.右环绕声道。6对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技术要求

6.1对图像的技术要求

6.1.1对图像结构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图像编码结构格式同5.1.1中所要求的相一致。

6.1.2对图像编码取样bit数的要求

图像编码取样bit数应不低于8bit。

6.1.3对格速率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格速率应为24.000格每秒。

6.1.4对图像抽样格式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不低于4:2:0的图像抽样格式。

6.1.5对图像压缩格式的要求

应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压缩格式进行压缩,例如:Mpeg-2、Jpeg2000,且压缩后的数字图像应满足下述要求:

--在标准影院观看条件下视觉无损;

--压缩后的图像文件支持画面、声音、字幕、标题及源数据流的同步。

6.2对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声音的技术要求

6.2.1对声道数量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应至少支持5.1声道。

6.2.2对抽样频率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抽样频率应为48kHz或44.1kHz。

6.2.3对声音量化bit数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量化bit数应不低于16bit。

6.2.4对数字参考电平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参考电平为-20dBfs@1000Hz。

6.2.5对声音文件格式的要求

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声音文件格式应采用无压缩文件格式。

6.2.6对声道排列顺序的要求

1.左声道,2.右声道,3.中间声道,4.次低音声道,5.左环绕声道,6.右环绕声道。

6.3对节目内容的加密的要求

电影数字节目内容的加密应采用128bit密钥的AES加密算法。

6.4对打包文件格式的要求

文件打包格式应采用MXF文件格式。

6.5对节目内容存储介质的要求

在离线发行方式时,影片内容可存储在移动硬盘等传送介质上,并应保证存储介质的安全和严格控制记录存储介质的提取和存放。

7对8m以上银幕宽度的数字影院放映系统的要求

7.1对存储、播放系统的要求

7.1.1对存储容量的要求

存储系统应具有数据冗余保护技术,存储窍量应达到最少能够存储5小时的影片。

7.1.2对解码的要求

解码系统应至少满足下述要求:

--支持对电影数字发行母版文件的实时解码;

--解码器(卡)的输出接口应采用连接保护;

--具有在预选处开始播放节目的功能。

7.1.3对接口的要求

7.1.3.1对视频输出接口的要求

视频输出接口应为无压缩图像接口(带本地链接保护),并应保证电影数字发行母版的无压缩图像实时传输。

7.1.3.2对音频输出接口的要求

音频输出接口应支持AES/EBU数字格式,模拟输出应不低于6声道,可拓展到16声道。

7.1.3.3对控制接口的要求

控制接口应为RS422串口、232串口或100base-T以太网口。

7.1.4对加密链接的要求

播放设备应该具有本地链接保护功能,即从播放设备视频输出口到放映机接收口传递的信息只有安全保护措施。如果只有足够安全的物理连接保护,则可以不使用链路加密功能。

7.1.5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系统可靠性应至少满足下述要求:

--播放系统出厂前应经过严格的可靠性测试,并应提供可靠性测试数据;

--播放系统应保证在10℃~35℃的环境中能够长时间正常稳定运行;

--系统应只有至少5分钟以上的电源储备保护措施,以确保在突发断电情况下服务器能够继续保持正常工作。

7.1.6对字幕输出功能的要求

整个播放系统应具有字幕存储输出功能。

7.1.7对系统扩展性的要求

播放系统应具备可持续的扩展性,能满足第三方管理系统提出的接口要求。

7.2对放映系统的要求

7.2.1对中心亮度的要求

中心亮度应不低于41cd/㎡。

7.2.2对物理像素数的要求

放映机物理像素数不低于1280×1024。

7.2.3对比度的要求

放映机顺序对比度不低于1300:1。

7.2.4对色彩处理深度的要求

放映机色彩处理深度不低下45bit(3×15bit)。

7.2.5对图像调整功能的要求

应具有完善的梯形校正功能及光学校正功能,能够播放1.85:1、2.35:1、1.78:1画

幅比的图像。

7.2.6对节目格式的要求

应至少支持1920×1080,24p;1920×1080,50i两种格式。

7.2.7对接口的要求

7.2.7.1对视频输入接口的要求

应至少支持HD-SDI和DVI数字接口。如采用链接加密应能够对加密信息实时解码。

7.2.7.2对控制接口的要求

控制接口应为RS422串口、232串口或100base-T以太网口。

7.2.8对系统光源的要求

必须是氙灯光源。

7.2.9对系统色彩还原的要求

放映机的色度经校正调整后,系统单色CIE色度坐标值应满足表2所列数值要求,误差值

不得超过±0.01。

表2对放映机单色CIE色度坐标值的要求

色別x y

白0.3140 0.3510

红0.6800 0.3200

绿0.2650 0.6900

蓝0.1500 0.0600

7.3对数字还音系统的要求

数字还音系统应能还原无压缩数字声。

8对8m以下(含8m)银幕宽度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的要求8.1对存储、播放系统的要求

同7.1.1。

8.1.2对解码的要求

同7.1.2。

8.1.3对接口的要求8.1.3.1对视频输出接口的要求同7.1.3.1。

8.1.3.2对音频输出接口的要求同7.1.3.2

8.1.3.3对控制接口的要求

同7.1.3.3。

同7.1.4。

8.1.5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同7.1.5。

8.1.6对字幕输出功能的要求同7.1.6。

8.1.7对系统扩展性的要求同7.1.7。

8.2对放映系统的要求8.2.1对中心亮度的要求

同7.2.1。

同7.2.2。

8.2.3对比度的要求

放映机顺序对比度不低于1000:1。8.2.4对色彩处理深度的要求

放映色彩处理深度不低于30bit(3×10bit)。8.2.5对图像调整功能的要求

同7.2.5。

8.2.6对节目格式的要求

同7.2.6。

8.2.7对接口的要求

8.2.7.1对视频输入接口的要求

应至少支持DVI数字接口或HD-SDI接口之一,如采用链接加密应能够对加密信息实时解码。

8.2.7.2对控制接口的要求

同7.2.7.2。

8.2.8对系统色彩还原的要求

放映机的色度经校正调整后,单色CIE色度坐标值应满足表2所列数值要求,误差值不得超过±0.05。

8.3对数字还音系统的要求

同7.3。

9对设备应具备的发行管理功能的要求

9.1对管理方式的要求

系统管理应以远程的方式进行。

9.2对影院授权功能的要求

9.2.1对一般授权的要求

任何一部电影数字版在任何一家数字影院放映均应得到数字电影管理系统的授权。

9.2.2对特殊授权的要求

对于特殊情况可以进行临时特殊授权,并能够及时、迅速传输授权。

9.2.3对授权文件的传送要求

授权文件应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传送,并保证文件经过加密。

9.2.4对放映日志内容的要求

放映日志数据应包括所放电影的片目、场次、时间、地点、票房,故障记录、人员及操作记录。

9.2.5对放映日志的记录和保存要求

发行放映管理系统应对整个电影数字放映过程中的操作进行记录和保存。

数字电影高帧率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数字电影高帧率技术应用与发展前景 2013-05-28 | 访问次数:304 | 新闻来源:电科网 近年来,声音、画面上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旨在通过技术革新,带来更清晰、更具冲击力的观影感受,营造更加真实的影音再现。就画面而言,主要的手段有扩大银幕面积、增加影像分辨率和提高放映帧率等。其中,高帧率作为提高视觉感受的有效手段之一,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电影最根本的技术就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将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当画面的播放达到一定速度时,实现画面的运动重现。因此,电影的放映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播放的画面越多,则画面交替时的闪烁感越弱,重现的画面运动越平滑,画面也越细腻。但是在胶片电影时代,受经济成本、机械机构等因素的制约,不能采用高帧率的方式拍摄和放映电影,只能在声画质量与成本之间折中,最终确立了24FPS的电影速率。 然而,24FPS 下的画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快速摇移画面时产生的抖动、频闪等现象,带来视觉上的不适。通过提高帧率来增加画面信息量,平滑运动镜头,增强视听震撼力一直是追求电影品质的方向之一。但在胶片时代,这种昂贵的方式只能作为一种特种电影局部放映,未能大量普及。 随着电影从胶片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曾经的制约因素逐渐减弱,数字技术的发展攻破了大量记录介质、快速机械结构等方面的技术瓶颈,使高帧率电影成为可能。加上观众对电影画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提升画面品质的任务更显得迫在眉睫。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需求赋予了高帧率电影莫大的现实意义。 1 数字电影高帧率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应用实践 高帧率对于画质提升的意义并不是最近的新发现,早在胶片时代就有了通过提高帧率来获得更好的视听感受的尝试;而数字技术时代的高帧率热潮则是在2011年前后,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趋成熟而悄然掀起。 对高帧率的探索可追溯至20 世纪70年代末,由道格拉斯·特鲁姆布(Douglas Trumbull)开发的休斯坎电影系统。特鲁姆布一直致力于研究提高电影的保真度,尤其是电影帧率与放映效果的关系。他将胶片以不同的播放速率放映给观众,再观察观众的表现。发现随着帧率的提高,观看者的情绪反应也随之提高。在此基础上,他在自己研发的休斯坎电影系统中,以60FPS的速度进行拍摄和放映,创造出画面清晰、运动流畅的观影感受。 但是由于胶片电影本身成本的制约,休斯坎系统大多用于与动感电影相结合的短片中,在游乐场等场所放映,未能大量推广。1983 年本计划成为第一部休斯坎电影的《头脑风暴》也因多方面原因而夭折。尽管如此,特鲁姆布等人对高品质电影的追求和探索留给了后人启发和鼓舞。 时至2011年,数字电影技术日臻成熟,高帧率再一次进入业界的视野。当年3月,詹姆斯·卡梅隆在CinemaCon展会上提出推动电影技术向高帧率方向发展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电影工业标准是在1927 年颁布的,长久以来都不曾改变,对当下的电影发展而言或许已经过时,将帧速率提高到48FPS甚至是60FPS 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为此,他展示了一些分别以24FPS、48FPS 和60FPS 拍摄和放映的素材,以证明高帧率对影像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对3D 影片质量的提升。随后,卡梅隆确定将使用60FPS的格式拍摄《阿凡达2》。 乔治·卢卡斯和彼得·杰克逊分别表示了对高帧率的兴趣。乔治·卢卡斯在迪斯尼乐园制作了一个名为《星球大

数字电影命名规则

数字电影命名规则 摘要:《数字电影命名规则》是为了从事数字电影发行工作的人,在命名或者查找数字电影发行包(DCP)时能够了解如何进行数字电影命名而设计。该命名规范由合作协会数字电影论坛(ISDCF)以及迪斯尼公司一起创建,希望在行业内推行,使数字电影发行包的命名和查找有章可循。 ISDCF论坛(英文全称Inter-Society Digital Cinema Forum),是电影放映合作协会(Inter-Society for the Enhancement of Cinema Presentation,简称Inter-Society)的分支机构。电影放映合作协会成立于1978年,其会员遍布电影与电视实验室协会(ACVL)、国际电影技术协会(ICTA)、美国电影协会(MPAA)、美国影院业主协会(NATO)和美国电视与电影工程师协会(SMPTE),有40余家会员,分别从事制片、放映、设备制造、技术咨询等数字电影相关行业。该协会有合作协会数字电影论坛(ISDCF)以及合作协会环境委员会(ISEC)两个分支机构,前者专注于全球数字电影部署,后者则讨论电影工业的环境保护。 本文是一篇关于数字电影命名规范的翻译整理文章,主要材料来自于ISDCF论坛发布的技术文档《数字电影命名规范》的最新版本V3.9版。译者希望通过本文,使制作DCP的相关人士以及放映相关人士对此规范有所了解,并在工作中作为参考,予以借鉴,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数字发行、数字放映。 1数字电影命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数字电影发行包(DCP)命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命名者和查找者一般都会希望在DCP名字包含更多的属性信息,但目前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在操作屏上一屏只能显示有限字符,不能完全显示长文件名文件。如果命名过长,一些信息将不可见,除非进行滚屏操作。如果服务器的存储中同时有好几部影片,那么查找起来会遇到困难,尤其是有许多版本的预告片,还和影片正片拥有同样名字的时候。 比如,一部影片的正片DCP文件名如下: Pirates_Of_The_Caribbean_At_World`s_End_Feature_2.39_English_Spanish_subtitles_Unite d_States_Rated_PG-13_5.1_Audio_2K (该名字所包含的属性信息有:《加勒比海盗:在世界的尽头》2.39变形宽银幕版,英语,西班牙语字幕,美国评级PG-13,5.1声道,2K清晰度) 数字电影播放服务器却只能显示40个英文字符,你将只能看到: Pirates_Of_The_Caribbean_At_World`s_End_ 从以上名字的信息,无法得知影片是正片还是预告片,是遮幅宽银幕还是变形宽银幕。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

————————————————————————————————作者:————————————————————————————————日期: 2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一) 1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的源母版和发行版制作、放映系统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当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时,在符合本技术要求正文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本技术文件附录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17975.2-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 19949.3-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 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2312 汉语字符集编码标准 ISO/IEC 14496-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ITU-R BS1196-1 Annex 2 Audio coding for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nex 2 Digital Audio Compression (AC 3) Standard IEC 61937-3 Digital audio-Interface for non-linear PCM encoded audio bitstreams applying IEC 60958-Part 3:Non-linear PCM bitstreams according to the AC-3 format IEEE 802.3U CSMA/CD Access Method (802.3) USB Implementers Forum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 用于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等流动、非专业固定场所、放映银幕宽度为4.5~7米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 3.2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母版 在电影后期制作阶段产生的,可用来转换成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数字母版。 3.3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 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源母版的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加密并同声音一起打包后用于流动放映发行的电影数据文件。 4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示意图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分为影片发行版制作、发行和放映三部分。发行版制作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制作、版权保护;发行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传送与管理;放映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解密、放映,如图1所示:

电影院设备要求标准

目录 综述 1.适用范围 2.数字影院的选址要求 3.数字影院的基本要求 数字影院的各个部分要求 一)数字电影院的外部要 求 1.数字影院的外立面 2.停车场 二)观众厅 三)放映机房 四)门厅和休息厅区域 1.门厅和休息厅 2.售票处 3.小卖部 4.卫生间 五)其它部分

1.增值区

2.办公、服务、设备用房 观众厅的电影工艺和建声要求一)观众厅的电影工艺和建声要求 1.视点、视距、视线 2.桌椅、排距、走道 3.银幕 二)观众厅的建声要求 1.专业设计、统一标识 2.观众厅的声学要求 三)数字电影音箱系统要求 四功能设施和要求 1.指示系统 2.广告系统 3.消防系统 4.供暖制冷系统 5.通风系统 6.供电照明系统

7.弱电系统 8.中央控制系统 综述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影院所提供的建筑工艺、建声设计及视听环境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影院、安装使用数字电影播放机的其他数字电影放映场所(室外流动数字电影放映除外)。 2数字影院的选址要求 大中城市的社区; 有经济条件的大学、中学及附近区域; 三级城市的繁华地段; 县城、乡镇等有一定条件的场所。 3数字影院的基本要求数字影院主要以2个厅以上的多厅为主。 数字影院主要由观众厅、门厅、放映机房、售票处、小卖部、增值区、

办公室、卫生间等组成。 多厅影院应做到相对集中,放映机房宜设置为各厅相通的中央放映机房。 多厅影院应尽量设置为统一的入场通道和统一的疏散通道。 数字影院的整体面积平均每个座m -3 m 。 数字影院的各部分要求 一)数字电影院的外部要求1、数字影院的外立面采用数字影院统一标识设计的外立面,夜间有霓虹灯或现代化灯光,有活动影像以突出影院的氛围. 2、停车场有与影院相适应的机动车辆停车场. 二)观众厅 以100__500人的数字影厅为主。 影厅的面积要求:按照每个座位约 影厅的高度: 宜不低于米, 应不低于米。 观众厅的宽度宜不小于10米,应不小于8米,观众厅的长度<2米.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应为:1 。 5 观众厅的活荷载应不低于3KN/m2 。 6 观众厅的入场门和疏散门各为一个,门的净宽为米。 三)放映机房 数字影院的投影、播放设备一律采用在放映机房播放的方式。

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

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 ——技术更新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姓名 学号 院系

从1985年电影诞生算起,百年世界电影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换言之,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促成了电影艺术的重大变革。 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第二次是电影从黑白到彩色,这两次变革并未在电影产业化上产生太大影响,其影响是针对于电影艺术的。 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使得电影真正成为视听综合艺术,促成了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美学的诞生,也预示了默片时代的终结。但是这一次变革也引发了反对的声音,当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默片大师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以及第一位系统研究电影视觉表现的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20世纪30年代,尽管电影在世界各国已经相当普及,而且这门新兴艺术已经引起一批欧洲先锋派艺术家的兴趣与重视,但在当时仍有许多人固执地认为电影只不过是机械的再现现实,鲁道夫·阿恩海姆详细分析了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特点,紧紧抓住电影影像与现实形象之间的根本差别,论述了如何利用这些差别来进行电影独特的艺术创造。阿恩海姆在其著作《电影作为艺术》里对无声电影和黑白电影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并对无声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对于无声电影的理论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他认为无声电影艺术上的优点是由其技术上的缺点所造成的,从而完全拒绝和排斥电影技术方面的进步。但这些反对的声音并未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即使是默片大师卓别林,也在1940年推出其第一部有声片——《大独裁者》。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在美国诞生色彩造型成为电影又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似的银幕上的世界同现实生活中的世界一样多姿多彩、五彩缤纷,大大增加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而阿恩海姆反对一切可以使电影更加逼真地反映现实的技术进步,他极力反对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认为如此可以保持电影的艺术地位,以防止电影陷于自然主义,避免电影变成抄袭生活的工具。他的结论是错误的,自然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绝不仅仅在于技术手段,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也完全可以避免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而且,电影艺术美学特性中逼真性与假定性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电影离不开艺术创造的假定性,同样也离不开反映现实的逼真性。 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带来了电影留声机和彩色电影胶片,从而引发的这两次电影产业的变革与第三次相比只是序曲,环境音响和对白带给电影的影响增加了电影反映现实的逼真性,真正影响到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

中国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396987.html, 2008 年 11 月 18 日 中国电影网 摘要:此文根据中国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发展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产业发展的要求,论述了中国电 影数字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措施和手段,包括对流动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对中档数字影院 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和对高端商业影院发行放映的技术监管。 此文还介绍了承担我国电影数字发行放 映监管的主体单位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的相关职责和业务。
数字化已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全球电影从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到发行放映, 正在全面地向数字化转变和过渡, 这一转变和过渡给具有 100 多年历史的电影带来了新的发 展机遇和活力, 同时也正在改变着传统胶片电影时代的产业结构、 制作工艺、 发行放映方式、 管理模式, 电影正面临进入数字时代所产生的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如何在数字电影的发展 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发行放映的监管就是全球电影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之一。 中国是数字电影发展较快的国家, 中国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根 据中国的国情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面 向广大农村农民观众的电影流动数字放映(0.8K),二是面向中小城市观众的中档商业影院 (1.3K),三是面向大城市观众的、与国际相兼容的商业数字影院(2K)。目前,为使三个 层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快速、有序和健康的发展,监管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对于中 国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需要通过有效监管主要达到以下 3 方面目标: 一是防止盗版, 实现电 影发行方的版权内容安全;二是防止非法放映,实现中国电影的文化安全;三是统计准确, 实现发行放映过程的交易安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版权保护、 积极采用有效的文化安全措施, 国家广电总局作为电影主 管部门, 在进行电影数字化的初期就高度重视电影在数字发行放映过程的有效监管, 出台了 一系列的管理规定、技术要求和规范,并组织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字电影监管体系,从主管 部门组织结构的完善到技术标准的制定、产品的检测、影片版权购买的宏观管理、各地运营 机构的批复以及市场模式的引导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建设。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 字节目管理中心是广电总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受政府委托、作为监管体系的主要成员单位, 具体实施数字电影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为政府主管部门、发行方、投资方、院 线等单位的监管服务。现将中国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的主要技术监管措施和手段报告如下: 一、电影数字发行放映监管服务平台和职责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简称电影数字中心) 是根据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 需要于 2004 年 3 月成立的,她以电影数字节目存储库为核心,通过对存储库中电影数字节 目的应用和管理, 为中国数字电影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实现政府对发行放映技 术监管的要求,为政府主管部门、版权方、院线、放映队等单位提供运营服务的监管数据, 进而保障各环节的良性运行,达到实现中国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目标。

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

广电总局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为了加强数字电影的管理,规范摄制、发行和放映(播放)数字电影的行为,促进数字电影院的建设,2002年8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前言 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目前数字电影制作、放映和数字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其中规定了数字电影节目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 5879-86《电影放映幕主要特性的测定方法》、GB/T 3557-94《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BG/T 4645-94《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行业标准《数字立体声影院的技术标准》、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和ISO/IEC 13818《运动图像及其伴音通用编码国际标准MPGE-2》,以及SMPTE DC-28数字电影标准工作组推荐的相关技术文件。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既考虑了我国数字电影放映的技术要求,也考虑了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及国际标准现状,在指标方面兼顾了先进性和可行性。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传输、发行、放映的数字电影的基本技术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数字电影的节目后期制作部门、发行部门和使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院(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3557-94 《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 GB/T 4645-94 《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 GY/T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标准》 GY/T 155-2000 《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GY/T 147-2000《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站通用技术要求》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3 定义 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的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专题片以及体育、文艺节目和广告等,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符合本技术要求的数字信号还原成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4 数字电影节目制作技术要求 4.1 图像 4.1.1 扫描格式应为1920x1080,24p;24sf;50i。

数字立体声电影院的技术要求

第四章数字立体声影院的技术要求 第一节电影厅的工艺要求 一、体形与尺度 就建筑平面而言,电影厅的体形设计大致可分为矩形、梯形(或扇形)、钟形、椭圆形和圆形五种类型。圆形与椭圆形多在同于特种电影上,(环幕、球幕等)椭圆型平面,尽管其最佳座位率要较其它形状平面略占优势,但由于它有大面积凹弧形墙面,易形成声聚焦,且由于结构复杂,投资较大,多不采用。由于矩形平面结构简单,建筑结构易于处理,声能分布比较均匀,在平行排列的多厅影院中,各厅排序方便,空间利用平高,采用最为普通。 电影院内观众厅的最大长度以不超过30m为宜,这是根据声音的特点来确定的。我们知道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在30m的距离内声音的延迟时间不超过100ms。基本可满足主声道对环绕声道的声像定位的延迟时间,而且可有效避免后区观众观看电影时的声画不同步感觉。控制影厅长宽比例,应从影厅的最佳视听范围的占有率与最大面积利用率,这一对矛盾去寻找平衡,一般控制在1.5±0.2较为合适,例如30m长的电影厅,其宽度可在17m~23m之间选取。 根据电影厅的体型,长度与长宽比例,可将电影厅划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主要指标大致可见下表: 表1-4-1 电影观众厅尺寸、面积、容积与座位数 注:由于观众厅的高度对观众厅的容积影响较大,实际的电影厅中会与表中所列数据略有出入 二、银幕: 现代电影所追求的大视野视觉感受,要求银幕的画面应充满影厅前区,让观众身临其境。银幕的尺度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决定了该影厅的工艺条件。因为,在一个体型、容积已确定的电影厅内,仅当银幕尺度确定后,方可计算出最近视距与视点高度,方可由银幕尺度,平均亮度、反射系数与放映距离计算出放映机的光通量与氙灯功率,方可作立体声声场的设计。 1、银幕宽度: 现代电影院所要求的开阔视觉效果与立体声声像效果,无一不要求有较宽银幕,目前所流行的Wall to Wall (墙到墙)的银幕宽度就是希望观众在观赏电影时,实现无遮挡的全景临场效果。在观众厅厅宽确定的工艺条件下,两侧仅需留有0.5~1m的黑边框位置。 2、银幕高度: 由于不同制式银幕的高宽比不同,在银幕高度的设置上,也会因其高、宽比不同,而有不同取

数字电影放映点设备要求

数字电影放映点设备要求 2009年05月18日 1.数字终端播放服务器 数字终端播放服务器是数字终端播放系统的核心设备,具有以下功能: 支持高清1920×1080i视频输出格式 支持数字音频输出 支持多声道音频输出(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超重低音) 支持立体声双声道音频输出(左、右) 可存储15~20部数字影片 支持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放映授权的片目场次管理 具有影片解码卡信息查询功能 支持传递硬盘、直连和影片输入盘等三种影片下载方式 支持影片删除功能 支持影片智能断电记忆播放功能 具有播放日志记录、管理 具有中文面板显示 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支持广告等其它视音频增值内容的播出 2.投影机 投影机是数字终端播放系统的图像显示设备,数字系统推荐采用DLP投影机作为终端放映设备。比较LCD投影机和DLP投影机,DLP投影机具有以下优势: 色彩还原接近胶片的; 象素填充较密; 对比度高; 长时间使用基本无衰减; 日常维护简单; 因此数字终端播放系统建议采用满足以下要求的DLP投影机: 投影技术:DLP 亮度:3000流明~5500流明; 对比度不低于1500:1 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 照度均匀度大于80% 支持高清1920×1080i视频输入格式; 支持模拟视频分量信号(YPrPb)输入; 色彩还原接近胶片; 投影距离8~12米范围内,投影幕宽达到4.5~7米; 支持画幅比16:9显示方式; 具有焦点、焦距调整,梯形校正,中文菜单等基本功能; 支持12小时连续开机工作状态; 灯泡寿命大于2000小时; 3.多声道音频功率放大器 多声道音频功率放大器是数字系统终端放映的还音设备,应和数字终端播放服务器匹配,具备以下性能: 支持6路模拟音频输入;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标准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一) 1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于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的源母版和发行版制作、放映系统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当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用于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时,在符合本技术要求正文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本技术文件附录的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T 17975.2-2000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GB/T 19949.3-1996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 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2312 汉语字符集编码标准 ISO/IEC 14496-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ITU-R BS1196-1 Annex 2 Audio coding for digital terrestrial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nex 2 Digital Audio Compression (AC 3) Standard IEC 61937-3 Digital audio-Interface for non-linear PCM encoded audio bitstreams applying IEC 60958-Part 3:Non-linear PCM bitstreams according to the AC-3 format IEEE 802.3U CSMA/CD Access Method (802.3) USB Implementers Forum Inc.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Revision 2.0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3.1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 用于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等流动、非专业固定场所、放映银幕宽度为4.5~7米的数字电影放映系统。 3.2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母版 在电影后期制作阶段产生的,可用来转换成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数字母版。 3.3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 将数字电影流动放映源母版的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加密并同声音一起打包后用于流动放映发行的电影数据文件。 4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示意图 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分为影片发行版制作、发行和放映三部分。发行版制作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制作、版权保护;发行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传送与管理;放映部分主要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发行版的解密、放映,如图1所示: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上海市文广局广播影视处 李涵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电影作为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智能、高投入、高产出的文化产业,是当今社会公认的具有高质量的综合艺术媒体之一。数字电影是电影发展里程中的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是传统文化产业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便捷有效的创作手段、高效低价的传输发行方式、始终如新的放映效果、丰富拓展的节目资源、安全可靠的版权保护措施等优势,在给观众带来全新感受的同时,对电影业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深刻变革,从而孕育了崭新的市场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将对21世纪全球化的数字媒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电影主管部门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电影行业中的应用,着眼于国际电影数字化发展的前沿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立足于引进吸收、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发布产业发展政策、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实施促进发展措施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电影的数字化进程,并为下一步推广、普及数字电影创造了条件。 一、制定一系列适应电影产业化的数字电影发展政策和管理办法 1.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2004]41号)和《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广发影字[2004]257号),确立了数字电影在我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我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措施,为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指明了方向。 2.先后制定了《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办法(试行)》、《农村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实施细则》、《组建数字电影(中档)技术院线公司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三项分别涵盖不同应用层面、适应事业、产业发展的电影数字化放映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经营管理的政策。 二、建立了适合国情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在密切关注国际上数字电影技术发展动态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自主创新,建立了既适合我国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 1. 与国际数字影院技术接轨的,适合城市商业影院放映的《数字影院暂行技术要求》(GD/J017-2007); 2. 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农村,面向社区放映的《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系统技术要求》(GD/J013-2007); 3. 适应国情、民情,满足广大工薪阶层低票价、高质量观影需求,适合中小城市发展数字化影院的《数字影院(中档)放映系统技术要求》(GD/J014-2007)。 现阶段,根据世界数字电影技术发展的进程以及我国现阶段电影的现状和发展能力,将我国的电影数字放映在技术层面上划分为高、中、低档三个应用层面,完善了我国数字电影技术标准体系,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数字电影发行放映市场的应用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三、三种数字影院放映系统技术要求的异同

2017年北电影视技术系数字电影技术(学术型)参考书目 考研经验 考研笔记 报考要求 指定教材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1【影视技术系】 院系:影视技术系研究方向名称:数字电影技术 研究方向介绍: 培养掌握数字电影技术理论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培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电影技术人才。 2.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兼具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相关计算机专业软件,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影视教学,担负边缘学科和前沿学术课题的开拓与攻关性人才。 3.培养在数字电影技术领域,包括数字电影摄影、数字特种摄影、数字后期制作、媒体数据管理、数字影院系统的技术服务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 《艺术概论》赵彬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3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重点内部资料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美学思想,遵循美的规律对自然、社会加工创造的结果,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色彩,是主客体的融合。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舞蹈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舞蹈的人的形体动作和造型姿态,处处表现出美的韵律,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点。· (2)抒情与表现。 舞蹈长于抒情,有着最强烈酌表情性。表情性是表演艺术共有的本质属性。舞蹈同音乐一样,都不擅长于描绘外界客观的景物、、叙述事件的变化,却擅长于传达人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不过,舞蹈只能靠演员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就很难反映自身之外的外界事物,这就造成了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特点。 (3)节奏与韵律。 舞蹈有着强烈的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组织舞蹈动作的基础,相同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节奏的存在使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舞蹈形象无一不是充满情感韵律的动态形象。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节奏同羡律的统一,使舞蹈动作既有外在的形式美又充满内在的韵味,

高清数字电影放映一体机

流动数字电影放映机 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高清视频软件,所生产的数字电影设备获得了广电总局的质量认证,荣获五项国家专利。放映机具有解码能力强,稳定性高,功能丰富等特点,支持电脑,DVD,移动硬盘等多种播放形式;产品具备一系列强大的版权保护和电影播放功能,专业的音视频硬解码技术,超大功率环绕立体声输出,营造真实得数自营影新体验。一体机设计,机身小巧轻便。适应于:流动放映`广告宣传`科普教育`辅助会议。也是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平台。完全符合中国数字电影在农村,社区,部队,学校,家庭等地推广使用,大大降低了客户构建数字影院得成本。 产品特点如下: 1、该系列产品采用了存储、播放、投影、功放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化设计,放映主机只需连接音箱,再搭配银幕即可组成一整套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全重只有30公斤,主放映机重量仅有7.5公斤,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特别适合于基层单位、厂矿企业和农村的中小型宣传放映使用; 2、该系统使用灵活、应用广泛,内置大容量节目硬盘,可存储几十部高清影片;硬盘采用专利可拔插式设计,无须任何工具,只需开关闸门,即可装入或取出节目盘,轻松便捷; 3、放映机自带USB2.0即插即用高速文件传输接口,用户可轻松导入并可直接通过USB播放,也可自行制作、选择存储和播放节目源。 4、配套使用的美视进口折叠银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通过转动手轮螺丝,无需工具即可快速搭起或卸下(即使大到200英寸,也只需3分钟)。 数字电影放映机取代传统胶片机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山东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惠影系列数字电影放映机(一体机)。惠影电影放映机是高清数字电影放映机,携带及其方便,更适合流动放映!惠影系列电影放映机,比传统的放映机具有更强劲的优势。 HY330系列数字电影机应用数字微镜开关器件DMD—数字光开关阵列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用先进的数字光处理技术DLP的数字电影放映新模式,替代了传统电影放映机彩色胶片图像重现模式,实现了无胶片放映。 与传统胶片电影相比,HY330系列数字电影放映机具有色彩鲜明饱满、观影质量稳定、发行成本低廉、发行方式简便、保存简易等显著的技术发行和放映优势,并可有效提供增值服务。 该产品拥有多项的专利技术,具备一系列完善而强大的版权保护和电影播放功能,支持商业影片和公益影片的播放,支持影片放映、片源更新、增值业务等,产品性能卓越,大大降低了客户运营维护成本。 产品优势: 1、自主研发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操作简单易上手。 2、独有的一体式设计,机身小巧轻便、线条简洁流畅。行李箱式拉杆设计机箱,并可兼做放映台,便于因地制宜开展流动放映。 3、强大的广告放映功能,能够任意设置、插播广告和字幕。 4、标配500G硬盘,可任意添加、删除影片。后面板设有USB2.0高速文件传输、VGA、数字音频等接口,可连接移动硬盘、电脑、DVD等外部设备。 5、输出视频图像清晰度达1920*1080P/60Hz,给您震撼的视觉享受。

(完整word版)影视制作技术规范

影视制作规范 基本规范:为树立良好公司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定制以下行为规范,望各位用心阅读,并认真执行。 平面设计流程: 1、接到设计任务,有项目负责人分配任务。 2、确认设计信息是否齐全: 设计所需信息:品牌名称、设计内容、规格尺寸、位置照片、完成时间、其他设 计要求 b)设计信息不全时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获取信息; c)设计任务填写与当日《标准工作记录表》内; d)设计信息齐全或自己决定时,根据优先级,安排设计工作。 3、设计工作: 标准化设计: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计风格、格式、字体、及版式。 创意类设计:先出构思、创意及草图,与主管或相关人员沟通无误再进行深化设计, 避免做无用功。 4、设计审核:完成设计稿件后自己先进行初步审核,避免错别字及文字有误等低级错 误发生;第二步由主管或相关人员进行审核; 5、内部设计审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内审未通过:根据意见重新设计修改,直到内部通过为止; 6、交稿:客户是否对设计满意:不满意:客户提出相应修改建议,根据意见重新调整 设计(调整不超过3次);满意:将稿件交予客户 7、设计工作完成。 特别注意尺寸和外形,素材,字体,排版,字号,行距字距,出血,格式,分辨率,色彩模式. 后期制作流程: 为规范后期制作部门对宣传片专题片制作规范,特定至下列操作规范。 (以下内容为前期策划拍摄结束后的制作工作) 1打印解说词和策划方案 2组织该项目制作团队,认真阅读策划方案和解说词,理解创意思路和文案框架,以及影片 的整体定位风格。 3在策划方案上标记哪些需要用到影视素材,哪些需要制作特技镜头。 4找配音公司配音。传配音小样给客户确认,决定配音员。 5资料搜集与整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 (1)建立项目文件夹,规范命名(如140618xxx企业传宣片) (2)在项目文件夹里新建分类文件夹,把所需素材及拍摄素材等一一整理到相关文件夹内。 6制作过程: (1)明白客户要求及影片格式、时长,了解客户要的感觉,做到胸有成竹。 (2)配乐配音。经过团队的沟通,选定音乐风格,需要剪辑人员在乐库内寻找合适的配乐及音效。 (3)粗剪。参照音乐节奏,根据解说词,在现有素材里,把镜头粗剪到时间线上,对没有实拍或无法实拍的素材,可通过与客户的沟通,看客户提供素材还是选用素材库

v数字影院规范

数字影院 一、发展现状 数字影院的建设已成为当今世界影院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中国也难以避免地被卷入这股潮流当中。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初,我国已有94套符合国际放映的技术、160套适合国情的1.3K中档放映系统以及超过3000套流动放映系统。与此同时,近700套高档放映系统、200套中档放映系统以及2000多套流动放映系统计划将在2008年陆续投入市场运营。 截至到2007年底,全球数字影院发展规模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共有4006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76%;排名第二的是英国,共有260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5%;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共有215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4%;排名第四的是韩国,共有182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3.4%;排名第五的是德国,共有137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2.6%;排名第六的是日本,共有68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1.3%;排名第七的是比利时,共有4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0.9%;其他31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59块银幕,占全球总数的6.8%(图73)。 全球数字影院分布图 数字院线的发展不但成为数字电影革命历程中的必经之旅,而且带来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盈利空间。据最新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2500家影院近2万块银幕,将更换为数字银幕,50%的胶片放映机将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DCI标准数字电影放映机。到2009年,胶片放映在美国影院将基本成为历史。“胶转数”成了全球影业的共识,预计两年内,数字化发行、放映就将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主流模式。在这样的趋势下,我国数字院线的规模化经营必将达到一个高潮。 二、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 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一直在引领着数字影院技术模式的逐步形成,引领着数字影院设备的逐步规范。数字影院标准的制定目前共有三个组织在进行,分别是:ISO/TC36(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标准委员会)、好莱坞数字影院倡导组织(DCI组织)、美国SMPTE DC28(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数字影院标准委员会)。其中ISO/TC36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可视为国际标准,SMPTE DC28所制定的标准可视为行业标准。 (一)ISO/TC36数字影院标准 ISO/TC3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电影技术委员会,是国际上电影技术标准的最高制定机构,其发布的标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采用和参照的国际标准。我国是该委员会的积极成员国。 ISO/TC36数字影院技术标准共13项,具体项目和主要内容如下: 1)ISO N1533/SMPTE 431-1 数字影院质量——对银幕亮度电平、色度和均匀性的技术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数字影片审片室和数字影院的银幕中心亮度、色度和均匀性,包括银幕中心亮度的允差、边缘亮度的分布均匀性等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ISO N1536/SMPTE RP 431-2 数字影院质量——对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的要求。 本标准定义了供审片室和数字影院放映数字影院发行母版用的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并规定了参考放映机和放映环境的技术指标、特性、允差范围等。 3)ISO N1526/SMPTE 429-3 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声音和画面的轨迹文件。 该标准规定了使用MXF格式进行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的声音和画面轨迹文件的一般特性。目的是在数字影院的存储和播放中实现统一的数据结构交换格式。 4)ISO N1527/SMPTE 429-4 数字影院节目文件打包——MXF JPEG 2000的应用。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2014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全文) 广电总局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为了加强数字电影的管理,规范摄制、发行和放映(播放)数字电影的行为,促进数字电影院的建设,2002年8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印发《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前言 本技术要求是为了适应目前数字电影制作、放映和数字影院建设的需求而制定的,其中规定了数字电影节目技术要求、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技术要求。 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应遵循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 5879-86《电影放映幕主要特性的测定方法》、GB/T 3557-94《电影院视听环境技术要求》、BG/T 4645-94《室内影院和鉴定放映室的银幕亮度》、行业标准《数字立体声影院的技术标准》、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和ISO/IEC 13818《运动图像及其伴音通用编码国际标准MPGE-2》,以及SMPTE DC-28数字电影标准工作组推荐的相关技术文件。 本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既考虑了我国数字电影放映的技术要求,也考虑了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及国际标准现状,在指标方面兼顾了先进性和可行性。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技术要求起草单位: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 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暂行)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传输、发行、放映的数字电影的基本技术内容。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数字电影的节目后期制作部门、发行部门和使用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影院(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