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磨堆焊要点

立磨堆焊要点
立磨堆焊要点

堆焊复合制造(立磨堆焊要点)

这种耐磨件制造方法最大的风险就是耐磨层的剥落和工件的断裂。所指剥落一是耐磨层与母材铸钢间的剥离;二是耐磨层之间的剥离。一般耐磨层越厚剥落的可能性越高,要想降

低剥落风险,在堆焊层厚度设计、焊丝的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操作上都需要严格控制。一、堆焊失效与风险分析

堆焊失效形式包括疲劳、磨损、剥落和断裂,它包括的原因如下:

1、磨辊运行周期过长引起辊身表面的冷作硬化并形成微裂纹后扩展;

2、铸造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渣、缩孔等在运行和堆焊过程中会不断扩展,特别是在应力

集中部位容易产生裂纹,发生局部掉块、脱落或者断裂现象;

3、断裂失效与铸件在铸造过程中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有直接关系,如残余的热应力;

4、磨辊在运行过程中局部的接触不良会使磨辊在有配合间隙部位产生应力集中(从磨辊结构

形状看,磨辊与轮毂的配合面是柱面配合。由于磨辊和轮毂的两对配合表面存在加工误差,磨辊与轮毂装配时就很难保证柱体同时接触,这种局部的不良接触会使磨辊在有配合间隙部位产生应力集中);

5、立磨生产过程中不但存在着粉碎大颗粒物料时的振动,而且在入磨热气体作用下,磨辊在

开停磨时还受到温度变化的作用,使磨辊在热应力、热处理残余应力和粉磨力作用下,易在有铸造缺陷且磨辊与轮毂有配合间隙的部位发生断裂。断裂是从磨辊内侧向外侧扩展的;

6、磨辊安装预紧力过大也是磨辊失效的原因之一;

7、选择的堆焊材料及堆焊工艺不当引起堆焊过程中工件断裂。

二、避免和减少堆焊风险的必要措施

堆焊的磨辊存在使用年龄即寿命的问题。要想磨辊使用寿命长,需要两方面配合,一是

使用者的正确使用,另一方面是堆焊质量的保证。

1、在使用方面

1)、安装过程中,尽可能通过试装配使辊套与轮毂在柱面上能同时接触,当出现接触不良时,应进行修刮保证良好接触。

2)、在开停磨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控制升降温时间和开磨门时间。

3)、在日常生产中,当出磨成品的水分≤0. 8%且不影响窑磨系统风量平衡的情祝下,尽最降

低入磨气体温度。

4)、控制入磨物料配比和粒度,尽量避免立磨生产中的强烈振动。

5)、制订磨辊引入和退出机制,确定合理的更换周期和在线堆焊次数。

2、在堆焊过程中:

1)、焊前对母材进行超声波检测探伤和磨损量的检测,排除有缺陷的零件;

首先是堆焊前对工件的磨损状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直接决定工件的可焊性,这就是焊

前探伤、磨损量的检测,探伤是对磨辊本身的状况能够有个清楚的诊断。对堆焊前后的所有

项目进行检验,如硬度检测、着色探伤、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等。在焊前用着色剂将工件

表面着色,以及使用超声波检测手段检查磨辊/衬板是否有裂纹、铸造缺陷、局部磨损等异常,做好原始记录。如有铸造缺陷或局部磨损现象,则先进行缺陷或局部磨损的修复。如果有些

工件本身已经有比较大的缺陷,例如贯穿性的裂纹或者局部磨穿等,堆焊再制造的风险就比

较大,就应该考虑是否值得修复。

母材本身的特性也会直接决定焊后耐磨件的使用特性和寿命,例如母材的韧性、母材本

身是否存在裂纹、母材与堆焊材料的熔合性等等。

2)、根据母材成份选择合适的堆焊材料;

3)、制定科学合理的堆焊工艺和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

4)、控制焊补高低不平时的引弧和灭弧:通过设备自有的高度跟踪来自动实现局部磨损严重

部位的堆焊修复;

5)、堆焊质量检验及保证:

耐磨件旧品的基体材质成分、表面硬度、结构尺寸、磨损型线、堆焊前探伤情况的记

录;

堆焊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书;

耐磨件堆焊工艺评定报告、堆焊工艺措施或作业指导书;

耐磨件堆焊再制造后的外观检验和成品尺寸记录;

堆焊层的硬度检验、无损检验等报告。

耐磨件出厂前,应根据需要在堆焊表面涂防锈漆。

堆焊好的耐磨件应存放在干燥、平整、坚实的场地,场地要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出厂的堆焊件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必须注明以下事项:堆焊件的名称、工号、重

量及数量;

堆焊技术文件应及时编制和存档。

三、实施堆焊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清洗→秤重→染色探伤→磨耗测量→上机台→焊补第一道,检测牢固度→焊

补第一面,检测牢固度→进行堆焊至原尺寸→下机台,整修,防锈处理→假安装,上漆再检

验尺寸→秤重,包装。

四、具体实施步骤

1、施工准备

1)、制定耐磨堆焊工艺,堆焊工艺设计应包括的内容:

堆焊工艺参数包括焊材直径、焊道宽度、堆焊速度、堆焊量、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层

间温度、焊丝伸出长度和倾角、硬度、堆焊厚度偏差值、圆形磨损件焊后椭圆度、裂纹允许

深度与长度、边缘堆焊留量以及工件温度等。

2)、堆焊工艺的要求

2.1 形成均匀的龟裂纹及防止堆焊层剥离。

2.2 采用低温冷焊方式,堆焊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层间温度。

2.3 防止堆焊层的硬度不符合要求。

2.4 防止堆焊零件变形。

3)、耐磨堆焊工艺控制

合理的堆焊修复工艺是达到立磨磨辊/盘瓦堆焊修复效果的关键。根据磨辊/盘的不同磨损情况和实际工况要求,合理设计和选择耐磨堆焊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堆焊修复效果。

3.1做局部堆焊,采用单向堆焊方式将磨辊凹坑填补平整,补层应有适当的横向裂纹,以释

放焊接应力;

3.2 以自动焊方法堆焊至规定尺寸;

3.3在整个堆焊过程中,焊缝层间温度应严格控制;

3.4堆焊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稀释;硬面层必须建立横向裂纹,以释放焊接内应力;焊层不宜

进行火焰切割及机械加工;对于产生的焊瘤应及时用电弧气刨清理平整。

2、焊前对母材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超声波探伤等方式对基体进行检测,,排除有铸造缺陷的零件(当耐磨件旧品存在贯穿性裂纹、局部基体被磨穿、基体厚度过薄等可能导致其整体失效的缺陷时,不宜进行堆焊再制造。)。

3、磨辊修复前的表面处理

1)、为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利于根层熔合,堆焊前需利用氧乙炔火焰烘烤磨辊表面以

消除渗进龟裂纹中残存的生料粉及油污等杂物;

2)、用钢丝刷或角向磨光机除去磨辊表面的锈蚀层;

3)、处理磨辊上的磨坑

在磨辊严重磨损处或原堆焊层脱落严重处,采用碳弧气刨的处理,使其环向不圆度和不

平度满足自动焊接要求。对个别较深磨坑,可用EDZCr- B -03 /EDZCr - B一16型高铬铸铁焊条手工电弧焊补平,施焊时宜多层、多道、分段退焊,运条速度要快,层间温度低于200℃,每焊完1道,用小锤敲击焊道金属,以免堆焊层脱落或剥离。

3、磨辊的装夹

磨辊修复时,先应将磨辊装夹在事先准备的夹具中,夹具安放在可旋转的转台上,调整

磨辊的中心线,应与转台轴中心重合,以利于磨辊焊圆。

4、磨辊的堆焊

堆焊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两个分离的部件连接在一起,而仅仅是在焊件表面施焊一层熔

敷金属,因此其工艺要求有3点:

1)防止堆焊层的裂纹及剥离

堆焊后的焊缝金属硬度大、塑性低,尤其当堆焊金属成分与基本金属成分相差比较大时,

金属的线膨胀系数较大,从而引起相当大的内应力,使堆焊层金属在堆焊后的冷却过程中容

易产生堆焊层裂纹及剥离(堆焊层金属从基体上剥落下来)。

防止的主要办法是设法减小堆焊时的焊接应力,具体方法是控制层间温度,焊后缓冷,必

要时,用碳当量低、韧性高的焊材作为打底层,使堆焊层与母材隔离开来。

2)防止堆焊层的硬度不符合要求

堆焊层的硬度依靠堆焊层的合金成分来获得,而合金成分来自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

剂)而不是母材。所以堆焊时,希望熔深浅、熔合比小,因此不宜采用大电流。由于母材对

焊缝金属的稀释,所以堆焊第一层时硬度往往偏低,其余各层硬度逐渐提高,一般在第三层

后硬度基本不再变化。

3)防止堆焊件变形。

4)温度控制

焊接层间温度控制在60~100℃,可快速消除焊接后內应力,防止磨辊变形,降低焊接热

应力,真正实现冷焊,降低堆焊失效的风险。

注意:表面堆焊的焊接过程是一个“冷”过程,绝对不能事先预热,而且在焊接过程中

基体金属温度必须≤100 ℃。焊接后剩余应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堆焊中产生的裂纹状况和对传入基体金属内的热量控制。堆焊过程中产生的分布均匀的裂纹,可以消除不同材质

之间的收缩应力。但如果辊子内存在铸造剩余应力,那么堆焊时产生的裂纹就有可能延伸至

基体的内部,这种辊子就不能采用表面堆焊处理。

另必须要认识到,基体和焊接材料之间的结合不是熔焊结合。硬化层它更像是一种覆盖

层,结合层的强度仅够保持硬化层能覆盖在基体表面上。

5)焊接工艺参数

磨辊明弧堆焊典型焊接工艺参数如下:焊丝直径为 mm;电源极性为直流反接;电流为 A;电压为 V;下伸长度为 mm;焊接速度为 mm /m in;层间温度为室温℃;焊后处理为跟踪水雾冷却。

五、磨辊堆焊注意事项

磨辊堆焊时,应注意:(1)堆焊第1层的速度应略慢;焊接次序从磨损最严重处开始补焊,逐步堆焊到磨辊设计尺寸。(2)采用分层堆焊,焊完1层再焊下一层,后一焊层的焊道安排在前一焊层的2焊道之间,同一焊层的每一焊道压住前一焊道的40%左右。(3)应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这样可减少飞溅,改善焊道成型使其美观,施焊时需注意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4)对磨损严重部位宜采用耐磨性好的焊丝。(5)为降低层温,便于连续堆焊,提高焊缝表层

硬度,明弧堆焊时,焊道用水雾跟踪冷却;若温度太高时,可采用表面少量喷水,以降低层温,提高焊缝硬度。(6)焊道表面出现分布均匀的致密龟裂纹为应力释放所致,微裂纹虽降低了焊缝的强度,但有利于避免磨辊在使用中出现堆焊层脱落和剥离现象;因此,允许存在致密龟

裂纹,但堆焊层不得有贯穿性裂纹和密集气孔等缺陷。

六、全过程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对操作规程的管理

1、对堆焊过程采用自检、互检、专检的方式进行全流程控制。质量的控制原则是:

--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转序;

--未经最终检验并判定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2、堆焊操作工人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后方能上岗,并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施焊。

定期对焊接操作工人进行岗位知识培训和操作考核,从一点一滴做起,保证每个生产环节都

能满足修复要求。

3、堆焊质量及尺寸要求

立磨磨辊、磨盘等高耐磨、中低冲击应力耐磨件的堆焊层可存在一定数量的横向裂纹,

不应存在贯穿性裂纹和密集型气孔等缺陷,表面平均硬度不小于HRC55。

4、堆焊工艺评定应进行的检验项目包括焊道外观检查、无损探伤、硬度检验等。

5、耐磨件的堆焊层与基材应有良好的熔合性,且表面平整,无明显的焊瘤和飞溅。焊道应平

整光滑。

6、对堆焊后检测的要求

堆焊后的耐磨件成品应逐件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堆焊层的尺寸、形状和裂纹,并进行基体渗透探伤和硬度检验。

检验方法

6.1 采用目测的方法和专用量具检测外观及尺寸。

6.2 无损探伤检验应按GB/T 9443-2007、GB/T 9444-2007、GB/T 7233.1-2010或GB/T 6402-2008的规定。

6.3 硬度检验

6.3.1 耐磨件硬度检验应按GB/T 230.1-2009规定。

6.3.2 耐磨件硬度检验时测点不应少于3处,每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6.3.3在实际耐磨件上堆焊10层以上时,按照 5.4.2的要求检测到的洛氏硬度平均值,可比

在试板上测得的硬度值低HRC3~HRC5。

6.3.4用手持式硬度仪在耐磨件上检验硬度时,允许按照30%测量值剔除检验到的低值。

七、拆换磨辊及磨盘衬块的最佳时机的依据:

将磨耗与耗电的情况形成记录,进而加以分析,如此将容易得到当最大磨耗达到什么标

准时必须拆换。通过分析生料磨磨辊的磨损情况对电力消耗量的影响和关系,从中得出更有

效益的生产管理方法,使我们的生产操作工艺、功能更加优化。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辊面磨损在0~39mm范围内的工作期称为磨损初期;磨辊的辊面磨损在40~79 mm范围内称为磨损中期;磨辊的辊面磨损在80~99mm范围内称为磨损后期;磨辊的辊面磨损在100mm以上称为过度磨损期。

结论

(1)在MPS立式辊磨研磨水泥原物料时,随着辊面磨损量的增加,生料磨的平均台时产

量有所下降,同时单位电耗增加,研磨效率降低,特别是辊面磨损过大时(>80 mm),应避免

高电耗状态运行。

(2)根据磨辊辊面的磨损量,科学适时选择磨辊衬板更换时机,及时更换磨损的衬板,

避免过度磨损而造成衬板报废,应更为合理经济。

(3)利用生料磨辊面的磨损规律,采用堆焊修复的方法,延长了磨辊辊面的磨损初期、

中期、后期阶段,使生料磨分段按磨损规律优化生产操作,杜绝在辊面过度磨损期使用,达

到节约电力的主要目标。

(4)该磨辊衬板的成功堆焊修复使用,为同类立式磨机的堆焊修复辊皮、辊胎,提供了

极好的经验。

八、实施硬面再生焊补的方法

1、在线施工

此法是磨损后的磨辊或磨盘衬板无须拆下,而将堆焊设备在现场架设实施堆焊修复。

此法的优点是无须拆换,所以可以省下部分拆换费用。

此法的缺点是如果工作量太大,则停机的时间会加长,使得停产损失增加。在线施工因工作条件不理想,且对磨损后的母材无法做全面的检查,更加大了断裂(包括施工中及运转中)的可能性,风险很大,所以最好不要采用。一般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2、离线施工

此法是将磨损后的磨辊或磨盘衬板拆下来运输到堆焊企业工厂实施堆焊修复。

此法的缺点是磨辊或磨盘衬板必须拆下,增加了拆换费用。

此法优点有三:

(1)无论多大的堆焊工作量,更换下来实施离线施工都不会影响停机时间,也不会造成

任何多余的损失;

(2)磨损后的磨辊或磨盘衬板拆下来后可以详细检查母材是否存在裂纹,以减少断裂的风险;

(3)离线施工的品质可以得到保证,施工中根据原图尺寸,以全面的施工工艺及技术为基础,保证磨辊或磨盘衬板的真圆度和平衡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因震动过大而导致磨机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节省电耗。

原料立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原料立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 用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原料立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一、目的 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原料立磨岗位。 三、本岗位危险有害因素有: 1、危险因素: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高处坠落、其他伤害 2、有害因素:粉尘、噪声、振动、高温。 四、必须按规定进行劳动保护着装(安全帽、工作服、手套、劳保鞋)。 五、本岗位操作规程: 1、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进立磨检修必须两人以上,并与中控随时保持联系,磨外要留有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3、进立磨要使用36V低压照明灯; 4、在大窑运行中必须进磨检查时,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与中控保持密切联系,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同时加大窑尾高温风机抽风,磨进口热风挡扳要关闭,同时要确保系统负压稳定; 5、进磨前,要切断磨进出口挡板、进料设备、立磨主电机、选粉机电源,并将开关小车拉出,现场控制盒打至“检修”位置; 6、确认磨体已充分冷却情况下,探明磨机积灰深度和温度,如磨内过热、负压过大、积灰过多,严禁入内,同时必须注意入磨溜子是否有积料,以防滑落伤人; 7、更换磨辊衬板及部件,注意碰撞、防止伤人; 8、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并保证工具完好; 9、关闭人孔门前要确认磨内无人或遗留物; 六、处理故障防范措施: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94328

青海玉树娘拉乡35kv输变电工程二标段 铁 塔 组 立 施 工 方 案 甘肃金胜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玉树娘拉乡35kv输变电工程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为保证白扎-娘拉35kV线路组立铁塔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完成,特编制本施工方案,指导本工程在铁塔组立时的施工。 二、制依据: 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GB/T50326-2001)》; 2、《110~500千伏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3、《娘拉乡35kv变配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线路经过地区的调查资料及地方法规等; 5、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规范。; 6、国家电网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7、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三、工程概况 1、本标段交通便道路面较差,运输条件比较困难;主要跨越扎曲河两次,10kv线路一次,通讯线路七次,线路自白扎35kv变电站开关柜室西数第一个预留洞电缆出线至新建娘拉乡35kv变电站,本标线路全长约12km。海波高度在3600m-4400m左右,表层地质为中密碎石混粉土,底部为风化砂板石,局部地面风化岩裸露,岩石工程性良好。全线均为铁塔,共计59基,基础均为现浇混凝土基础。由

于地形复杂,在半坡或山顶,机械运输无法进行。塔材运输大部分靠人力和畜力, 四、铁塔组立 1、铁塔组立前期准备 (1)技术准备 ①组立铁塔前,必须对混凝土基础根开、高差、扭转进行复检,检查合格后方准组立铁塔。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整体组立时为设计强度的100%;分解组塔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混凝土龄期最小不得少于10天。 ②应准备好技术资料,包括杆塔明细表、铁塔安装图、铁塔组立施工方案及措施等。工程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现场调查,熟悉铁塔图纸,确定合理的组立方法。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人员准备 ①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项目部将按基本工作量组织施工人员,组塔计划成立2个组塔队,参加组立铁塔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交底。 ②组立铁塔操作的重要岗位应由有经验的送电技工担任,机动绞磨操作业人员均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③组塔的人员配备见下表: 组塔劳动力组织

立磨电流波动大的原因与处理

立磨电流波动大的原因与处理 一、现象 立磨生产过程中会出现磨机不稳现象。磨机电流忽高忽低,比如从120A电流几秒钟上升到190A,然后又降到120A,然后又升到190A,这样反复,电流曲线像波浪一样。我们称之为“过山车”电流。伴随着磨机电流的波动,磨内压差和位移也是一高一低,反复波动。调整喂料量也没效果,加大喷水也行。 二、原因分析 造成电流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是料层不稳,磨内成品量少,波动大,出料也波动大。压 差高时,位移低,成品多,电流高,但因阻力大,成品排出困难,大部分料悬浮在磨内,若不及时降低选粉机转数,减少喂料量,压差太高容易塌料,造成磨机振动大跳停。及时排料出去后,磨内粉料变少,加上未能排出的粗颗粒返回磨盘上,磨机位移 增高,磨盘物料增多,磨辊被顶起变高,磨辊碾压作用降低,成品料少,但阻力小, 通过率高。但随着磨盘的转动,磨盘物料到一定量之后,磨盘物料被甩出磨盘,提高 了压差,又返回前面压差高的现象,如此反复。所有造成磨机电流“过山车”的直接 原因是物料被碾压的成品率变化大,物料出料不顺畅造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 下原因: 1、物料的易磨性变化。比如物料品种变化,熟料变得更好粉磨,或更难粉磨。 2、物料水分变化大。物料水分整体大小变化大,影响料层变化,调整不及时。 3、喂料量波动大。喂料量大小调整幅度大,影响料层不稳定。 4、转换粉磨品种,物料配比变化大,造成料层不稳定。 三、处理措施 在物料品种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大幅度调整喂料量。使用稳定质量的材料。尽可 能减少转换品种次数。若更换物料,或转换品种过程中出现磨机电流“过上车”情况,用以下方法稳定生产一段时间,可以稳定磨机电流大幅度波动。 1、适当减少喂料量后,固定喂料。

煤立磨中控操作规程

煤磨系统操作规程 1、目的 本规程用于指导煤磨操作员的工作,以保证煤磨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工艺操作的准确。操作人员在理解本规程内容的基础上,应掌握系统内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和 性能,以便在实际操作中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ZGM11立式煤磨中控操作。在实际生产中,如本规程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操作员应及时请示中控室主任,在与工艺技术人员协商解决后,可根据实际情 况修改本规程的有关内容。 3、指导思想 1、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收尘设备达标准排放; 2、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精心操作; 3、整理定制煤磨机最佳操作参数,做到优质、稳产、高效、低耗、努力做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窑用煤量,实现安全、文明、清洁生产。 4、内容 4.1安全须知 本规则适用于使用煤粉的所有设备,包括粉磨、贮存、窑和预热器燃烧器等设备。 1、当煤粉与空气完全混合时,有爆炸和易燃的可能,因此在窑点火期间,由于入磨热风为高温富氧热风,因此要严格控制入磨温度在安全范围内,以防止煤磨发生爆炸; 2、贮存的煤粉有可能自燃,煤粉能够释放出令人窒息和易燃的气体; 3、确保设备清洁,防止煤粉堆积在电机和开关上; 4、在磨机或煤粉仓运转过程中,绝不可打开检查门,因为在负压系统中,空气的进入 可能诱发形成爆炸性的空气煤粉混合物。基于同样的原因,如果检查中发现容器和管道有漏 风点,立即进行必要的处理修复,从设备中流出来的煤粉应立即处理; 5、在煤磨系统禁止明火和吸烟; 6、在煤磨系统动火作业,要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要有专人严密监控; 7、在发生爆炸或着火情况下,磨系统应紧急停机,对着火部位进行隔氧灭火处理,阻止进入新鲜空气和煤粉混流,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不能采用水来熄灭露天堆放或煤仓中的明火,而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如蒸汽,泡沫,碳酸化合物,惰性气体等); 9、灭火或压力膨胀装置,如防爆阀、干粉灭火器、N2灭火装置及各阀门要定期检查; 10、当煤粉仓内装满煤粉时,运行中要密切关注煤粉仓内的温度变化,如煤粉停止使用或磨机停止运行,要及时对仓内进行隔氧处理,关闭仓顶各挡板和闸阀,如煤粉停用时间较长要向仓内充入N?和铺生料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安哥拉毛鲁本托送变电工程 施工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五月

会签栏 Signing column 项目部中铁十七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Project department 编制: Compiled by 审核: Authenticated by 批准: Approved by

目录 1、工程概况 2、铁塔组立准备 3、铁塔组立方式 4、一般工艺要求 5、内拉线抱杆组立铁塔的使用要求和特点 6、抱杆的起立及各系统设置 7、铁塔的吊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8、安全目标和注意事项 9、质量目标和注意事项 10、环境目标和其他要求

一、工程概况: 1.1 总体概况 工程地点:安哥拉罗安达境内 工程名称 : 安哥拉Morrobento送变电项目工程 建设单位: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长春国电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七局电气化海外第七分公司 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线路起建的Camama220kv变电站至Morrobento变电站。工程线 路所经地区主要为城区,线路沿线总体地形平坦,途径密集房屋和小河及绿化带,绝大部分位于市政道路旁,为泥地或混泥土路面;少部分位于荒地或菜地,地表生长野草、灌木及少量面包树。地貌单元属于海滨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水土保持较好,坡度较缓,海拔高程在100m以下,地形总体起伏不大,地形高差较小。 二、铁塔组立准备 1、对基础的要求 1.1 铁塔基础必须经中间验收合格,基础缺陷处理完毕。 1.2 基础混凝土强度须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以上。 1.3 本工程基础均采用地脚螺栓式与铁塔连接,要求耐张塔在组装完后用不低 于C15的细石混凝土逐个填满地脚螺栓孔。 2、场地准备 2.1 铁塔的组装场地应平整,对影响组装的凹凸面应予以平整。 2.2 对影响组装和吊装的构筑物,如电力线、通讯线、道路、树木等应预先采 取相应的措施。 3、对塔料、构件的缺陷处理 3.1 按设计施工图纸核对塔料的数量和规格。角钢弯曲度不得超过构件长度的2‰,当角钢弯曲超过此值时,可采用冷矫正法矫正,矫正后构件不得有凹痕和裂纹。 3.2 由于运输或矫正引起的构件表面镀锌剥落或补孔等,均应涂以富锌漆处理。对锌层大面积剥落的构件应予以更换。

立磨工作原理

HRM型立磨工作原理 HRM立磨是利用料床粉碎原理进行粉磨物料的一种研磨机械。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泥、煤炭、电力等行业。HRM立磨是一种全风扫式磨机,入磨物料经过挤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下盘边沉落到喷口环处,靠该处的高速风将其吹起、吹散,金属、重矿石将沉降到喷口环下排出。细粉带到立磨上部,经分离器分选,成品随同气体进入收尘器收集起来,粗粉又循环回来。粗粉、粗颗粒被抛起,随着风速的降低,使其失去依托,沉降到盘面上,靠离心力进入压磨轨道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在多次循环中,颗粒与气体之间传热使水分蒸发。因此,HRM磨集物料的粉磨、输送、选粉、烘干以及分离金属块和重矿石等诸多优点于一身。正常条件下,只要通过短期的工艺调试,立磨都能平稳运转。但是,如何优化工艺参数保证质量、确保安全、提高产量、降低能耗、提高运转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是立磨的管理和操作的中心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1.磨内通风及进出口温度控制 1.1入磨风的来源及匹配 入磨热风大多采用回转窑系统的废气,也有的工艺系统采用热风炉提供热风,为了调节风温和节约能源,在入磨前还可兑入冷风和循环风。 采用热风炉供给热风的工艺系统,为了节约能源,视物料含水情

况可兑入20%~50%的循环风。而采用预分解窑废气作热风源的系统,希望废气能全部入磨利用。若有余量则可通过管道将废气直接排入收尘器。如果废气全部入磨仍不够,可根据入磨废气的温度情况,确定兑入部分冷风或循环风。 1.2风量、风速及风温的控制 (1)风量的选定原则 出磨气体中含尘(成品)浓度应在550~750g/m3之间,一般应低于700g/m3; 出磨管道风速一般要>20m/s,并避免水平布置; 喷口环处的风速标准为90m/s,最大波动范围为70%~105%; 当物料易磨性不好,磨机产量低,往往需选用大一个型号的立磨。相比条件下,在出口风量合适时,喷口环风速较低,应按需要用铁板挡上磨辊后喷口环的孔,减少通风面积,增加风速。挡多少个孔,要通过风平衡计算确定; 允许按立磨的具体情况在70%~105%范围内调整风量,但窑磨串联的系统应不影响窑的烟气排放。 (2)风温的控制原则 生料磨出磨风温不允许超过120℃。否则软连接要受损失,旋风筒分格轮可能膨胀卡停;煤磨出磨风温视煤质情况而定,挥发分高的,则出磨风温要低些,反之可以高些。一般应控制在100℃以下,以免系统燃烧、爆炸等现象的发生。

立磨的操作

立磨的操作 立磨的操作 立磨的操作 作者:网摘 由于立磨的诸多优点,现已成为水泥生料粉磨的首选设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诸多问题值得注意,特撰文介绍一些操作经验。 1操作要点 1.1稳定料床维持稳定料床,这是辊式磨料床粉磨的基础,正常运转的关键。料层厚度可通过调节挡料圈高度来调整,合适的厚度以及它们与磨机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应在调试阶段首先找出。料层太厚粉磨效率降低,料层太薄将引起振动。如辊压加大,则产生的细粉多,料层将变薄;辊压减少,磨盘物料变粗,相应返回的物料多,料层变厚。磨内风速提高,增加内部循环,料层增厚,降低风速,减少内部循环,料层减薄。在正常运转下辊式磨经磨辊压实后的料床厚度不宜小于40~50ram。 1.2控制粉磨压力粉磨压力是影响磨机产量、粉磨效率和磨机功率的主要因素。立磨是借助于对料床施以高压而粉碎物料的,压力增加产量增加,但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不再变化,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功率的增加,导致单位能耗的增加,因此适宜的辊压要产量和能耗二者兼顾。该值决定于物料性质、粒度以及喂料量。在试生产时要找出合适的粉磨压力以及压力合理的风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使磨盘

上的物料层适当、稳定,粉磨效率高。在生产工艺中,当风环面积一定时,风速由风量决定。与生产工艺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来保证粉磨效果。 1.3保证一定的出磨温度立磨是烘干兼粉磨系统,出磨气温是衡量烘干作业是否正常的综合性指标。为了保证原料烘干良好,出磨物料水分小于0.5%,一般控制磨机出口温度在90~C左右。如温度太低则成品水分大,使粉磨效率和选粉效率降低,有可能造成收尘系统冷凝;如太高,表示烟气降温增湿不够,也会影响到收尘效果。 1.4控制合理的风速立磨主要靠气流带动物料循环。合理的风速可以形成良好的内部循环,使盘上的物料层适当、稳定,粉磨效率高。但风量是由风速决定,而风量则和喂料量相联系,如喂料量大,风量应大;反之则减小。风机的风量受系统阻力的影响,可通过调节风机阀门来调整。磨机的压降、进磨负压、出磨负压均能反映风量的大小。压降大、负压大表示风速大、风量大;反之则相应的风速风量小。这些参数的稳定就表示了风量的稳定,从而保证了料床的稳定。 1.5控制生料细度生料细度受分离器转速、系统风量、磨内负荷等影响。在风量和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改变转速来调节细度,调节时每次最多增或减2r/min,过大会导致磨机振动加大甚至跳闸。2异常情况的处理 2.1磨机振动过大 (1)喂料不均匀,当入磨的混合料多为粉料时,磨内的负荷率大,导致磨盘上料层薄,甚至磨盘与磨辊直接接触,造成振磨;当入磨的混合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整理

XXX输变电改造工程(线路部分)标段X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XXX输变电改造工程标段X项目部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目录 一、编写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杆塔组立施工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杆塔组立一般工艺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原杆塔拆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工期目标和施工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资源需求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写依据 1、XXX建设单位与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 2、XXX输变电改造工程设计文件; 3、XXX输变电改造工程施工图会审纪要; 4、XXX输变电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 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50233-2005); 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7、《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 8、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9、各主管部门颁发的规程、规范、制度文件; 10、国家电网公司GB/TI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01质量管理、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三标一体化程序文件; 11、《电力建设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线路篇;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略。 2、本工程线路前进方向见下图,塔位编号及测量标桩编号按此方向递增,各塔之前后、左右方向均以此为准,塔腿编号如下: 3、技术特性 、改造段部分技术特性 略

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

立磨常见问题及处理 立磨操作相对来说工艺原理简单些,但恰恰是目前水泥厂有效运转率提不高的一个系统。 如何稳定料层 。料层厚,物料有效粉磨稍有下降,成品率下降,主电机电流大,差压升高。 。料层薄,振动大,吐渣大。 。不同磨机料层控制厚度不同,料层厚度一般是0.02D ±20mm但在其控制范围内上述现象是一致的。稳定料层是操作立磨的关键 。料层通过压力增减或喂料量增减来控制,喷水量一般是在料层稳不住时作为手段。 如何稳定差压和主电机电流 。差压是反映磨内气流阻力大小的参数,在正常工况下其变化,可从磨盘物料的增多和气流中粉尘浓度增加两个方向上去理解。是喂料与成品动态平衡的反映。一般地在主电机电流平衡、料层平稳、振动平衡时,差值高说明磨机能力发挥出来了。压差在上升时,同时伴随主电机电流上升、选粉机电流上升。一般地通过喂料量来适应差压值,动工作压力影响料层、动风在正常负荷时空间不大,会引起磨内风速变化、选粉转速与细度有影响。 。工作压力高,磨机电流高。料层厚,磨电流高。但料

层过薄时,磨主电机电流波动大,瞬间易过流。 磨机的振动 磨机振动是立磨存在的一个现象,振动过大会造成磨盘和磨辊衬板及附属设备的损坏。引起因素较多,如入磨物料粒度不均匀、磨辊和磨盘衬板磨损严重、风量及风温的波动、研磨压力过高或过低、磨内异物、料层过厚或过薄、蓄能器压力不当、刮料板磨损导致的刮料腔积料多引起的风量分布不均、喂料量波动大等。 常见问题 立磨入料溜子堵料 。入磨三道锁风阀或回转阀跳停 。磨机差压降低,选粉机电流降低,相应地出磨风温升高,磨机振动持续在较高的水平上波动 。这种振动不同于磨内异物引起的突发性振动,即瞬间出现很高的峰值,是较正常值高1-2mm/s的振幅上持续振动 。堵的部位不同,如回转下料器卡料、其上方或下方出磨溜子堵料 。主电机电流异常升高30%,如果料层厚度正常,则预示刮料腔内有积料可能 。差压升高,入口负压值降低,磨机振动持续在较高水平如何控制细度 。在磨机满负荷、工况稳定、压差稳定时调整选粉机转速即

立磨操作规程

28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立磨系统中控操作规程[复制链接] 马门溪龙 超级版主 细节决定成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17 小时前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 III 贡献值 966 点 金钱 11543 水泥币 威望 613 点 阅读权限 150 积分 17039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3:59:22 |只看该作者|倒序 浏览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统一操作思想, 生产合格生料,力求达到优质、稳定、高产、低耗的目的。 二、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MLS3626立磨系统中控操作,即从配料库底至生 料库顶和窑尾废气处理的所有设备。 三、指导思想 1.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达到连续、稳定生产; 2.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精心操作、杜绝违章; 3.制定MLS3626磨机最佳操作参数,做到优质、稳定、高产、 低耗,努力做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生料库料位,实 现安全、文明生产。 四、工艺流程简介 生料粉磨系统是从原料调配库底到生料成品输送、入库和增湿 塔到尾排的窑尾废气排放的整个过程。 1.原料调配设有五个配料库,储存石灰石、砂岩、铁粉和粉 煤灰,另一库备用。粉煤灰由气力泵输送进库,石灰石经石灰 石取料机取料后,通过胶带送入石灰石库,每个库下均设有原 料计量喂料装置,供原料磨喂料。四种原料经调配库下的定量 给料机计量后,由入胶带输送机输送至原料磨粉磨。 2.原料粉磨采用MLS3626立磨,入磨的物料在磨内经过烘干 和研磨,研磨后的物料被来自窑尾(或热风炉提供)的热风分 级后,进入选粉机内筛选,粗颗粒重新进入磨粉磨,合格细粉 经旋风筒收集,由空气斜槽送至生料库提升机。从旋风筒排出 的废气,经循环风机后,一部分作为循环风补充选粉机的工作 风量,剩余部分送至窑尾袋收尘器处理后排入大气。 当原料磨运行时,从预热器排出的废气经增湿塔引至原料磨, 剩余部分进入窑尾袋收尘器处理,再排入大气。当磨机不运行 时,窑尾废气经增湿塔喷水降至200℃后,直接进入窑尾袋收 尘器处理,再排入大气。 窑尾袋收尘器与增湿塔收集的窑灰,经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 机送至生料输送系统,与生料混合后送入生料均化库。当增湿 塔收集的粉尘水分过大时,增湿塔下的螺旋输送机反转,将收 集的湿窑灰排出系统。 3.出库生料经库底的卸料口卸至生料计量仓,生料计量仓带 有荷重传感器、充气装置,仓下设有流量控制阀和流量计,经 计量后的生料经过空气输送斜槽、提升机喂入窑尾预热系统。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铁塔组立施工方案XBDJ-XL-843-23-010 第一章编制依据、工程概况 1.1 编制依据 1.1.1 依据工程设计单位编制的《工程设计说明书》、《施工图》 1.1.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DL5168-2016) 1.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1.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1.1.5《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 1.1.6《交流棒型悬复合、防风偏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1.1.7《安全生产法》、《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规程、规定》。 1.2 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新建35kV线路11.411km. 贵州册亨大顶柱40MW风电场工程新建A、B共两回35KV架空线路分别连接风电场内风机,并最终送至110KV升压站。其中A线主线路径长度约7.612km,其中架空路径7.505km,AN9-AN10电缆钻越35KV线路路径长度约0.107km。B线主线路径长度约3.799km,其中架空路径3.614km,BN3-BN4电缆钻越35KV线路路径长度约0.097km,BN12-BN13电缆钻越35KV 路径长度约0.088km全线共约11.411km,其中架空路径约11.119km,电缆路径0.292km。 同时随架空线路架设24芯ADSS光缆一根,其线路长度为11.411KM。 根据本工程风电场风机位置关系及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其接线方式如下: A线 F01—F02—F03—F04—F05—F06—F07—F08—F09—F10—升压站 B线 F18—F17—F16—F15—F14—F13—F12—F11—升压站 导线型号:JL∕GIA—185∕30、JL∕GIA—120∕25型钢芯铝绞线 地线型号:GJ—50钢绞线 杆型数量,本期共50基铁塔 其中直线塔8基、耐张塔42基 铁塔接地体采用Φ12镀锌接地圆钢。 JL∕GIA—185∕30导线采用FD-4,JL∕GIA—120∕25导线采用FD-3防振锤防振,避雷线采用FC-50防振锤防振。铁塔接地装置采用方环加射线型,埋设深度为岩石处0.3m以下、耕地0.8m以下、其余0.6m以下。

立磨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

浅谈立磨振动产生的原因 ZKRM系列立磨是郑矿机器经过多年积极与国外研发制造立磨的资深专家交流,借鉴行业经验,并消化吸收,开发出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系列矿渣立磨。而在矿渣立磨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磨机的振动,引起起立磨振动的原因一般又可分为三种:(1)物料性质的变化;(2)设备事故;(3)系统问题和工艺操作。 1物料性质的变化对振动的影响 1.1物料的粒度 立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料层是有一定粒度级配的,所以它对原料的粒度是有一定范围要求的,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级配平衡的破坏,造成料层韧性和刚性的消弱,是非常有害的.首先,粒度过大使得一次研磨成功率下降,增加了物料循环的次数,造成风环上方不符合细度要求的“中等粒度”的物料明显减弱.这种情况又影响了符合细度要求的颗粒顺利通过,从而引发恶性循环.同时,随着回粉量的增多,料层上粉状物料比配增加,原有的级配平衡被打破,料层的稳定性变差了,而振动就会加大。 1.2物料的易磨性 其实,在立磨的选型设计中就已经考虑到物料的易磨性了,物料易磨性差,而且变得更差时,立磨的能力就会减弱,只能被迫减料运行,否则就会引起立磨的振动,造成运行的不稳定.所以说,物料易磨性的变化对于立磨运行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当物料易磨性变差时,立磨对物料的粉磨次数会明显增多,磨盘上回粉量大幅上升.尤其是压差会变的很大,通风不畅,物料基本上悬浮在磨体内,料层及其不稳定,选粉机负荷变大,生料细度变粗, 磨机负荷也会变大,倘若不及时减料,立磨的振动会十分剧烈. 2.设备故障对振动的影响 2.1新换衬板 由于新换的磨辊,磨盘衬板比较平滑,不易稳定和“吸住”物料,会导致一定的振动,在操作中可适当提高料层厚度,加大喷水,另外可加高挡料圈.当衬板表面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就会逐渐适应物料的性质,平稳运行了. 2.2衬板的过度磨损 由于磨盘的离心作用,使得磨盘上的大块物料集中在磨盘外沿区域,导致在运行过程中,磨辊和磨盘衬板外测磨损比内侧要大.这种不平衡的磨损在料层波动大或料层薄时,可能引起磨辊衬板内侧和磨盘衬板内侧的硬冲击,造成振动.当磨盘衬板掉头后,由于磨损部位不可能完全吻合,也可能会引起这种振动. 2.3液压系统有故障 液压系统是立磨中最为重要的设备系统之一,磨辊对物料所施加的巨大的研磨压力就是由它提供的。但是由于液压系统所引起的拉伸杆动作不一致,降辊和升辊时三个辊不同步等都可能磨机振动。 3系统问题和工艺参数对振动的影响 3.1磨内进异物 金属异物因其质地坚硬,所以当磨辊对其研磨时,对衬板的冲击和损坏是比较严重的。同时,磨辊也会

立磨操作流程和知识

立磨操作流程和知识 一、磨机基本操作知识 生料粉磨只是将大颗粒的物料研磨成粉末状的物料,在整个生料粉磨的工序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物理变化。所以磨机的操作及调整比较简单。 在磨机操作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参数: ?(一)磨机振动 ?(二)主电机电流 ?(三)磨机压差 ?(四)出磨温度 ?(五)喂料量 ?(六)研磨压力 ?(七)各设备的监控参数 ?(八)生料质量控制指标 (一)磨机的振动 立磨操作中无论从稳定操作还是保护设备的角度来说都力求磨机的振动小,磨机的振动越小越好。 当然磨机的振动和居多因数有关,总结概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机械磨机在初始设计及安装过程中由于基础设计强度不够及安装找正出现问题后磨机的振动都会较大,如果磨机部结构制作过程中出现尺寸不符等现象后磨机的振动也会偏大,如磨辊的安装角度不合要求、排渣仓底板不平整、磨盘衬板高低不平等。 ②电气如果测振仪表出现故障或磨机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屏蔽电缆选择不对也会造成磨机的振动误报,磨机振动值大。 ③工艺操作假如在磨机操作过程中出现喂料量过大或过小、出磨温度过高或过低、磨进入大块或进入铁质材料等都会引起磨机的振动大。总之立磨振动是由诸多因数影响造成的,在日常的操作维护过程中要准确的判断振动的原因必须结合磨机的运行参数及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来综合判断分析。立磨操作过程中力求振动值越小越好。 (二)主电机电流 磨机主电机电流反映的是磨机运行过程中做功的大小,立磨操作过程中力求主电机电流合适稳定,避免出现电流过大造成磨机过载跳停现象出现。要控制磨

机的电流在合适的围之,必须综合考虑喂料量、出磨温度、研磨压力等参数控制在合适的围之。 如果喂料不均衡、出磨温度过低、研磨压力过大都会造成磨机的电流过大影响主电机的稳定运行,同时造成系统的工序电耗高,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果磨机主电机电流频繁波动大要引起注意,一方面要在操作中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通知机械专业检查液压系统蓄能器的工作情况,如果蓄能器出现损坏现象没有缓冲作用也会出现主电机电流波动大。 (三)磨机压差 磨机的差压反应的是磨整个物料的悬浮程度,在磨机的工艺操作中力求差压稳定并在合适的围之。磨机的差压与磨机的喂料量、物料的易磨性、研磨压力的大小、磨耐磨件的磨损程度、磨机的出口温度等因数有关。在磨机的操作过程中要控制合适的磨机差压要综合以上参数考虑调整。 (四)出磨温度 在磨机的工艺操作中控制合理的出磨温度一方面有利于出磨生料的输送和储存,另一方面对与稳定磨机的操作和提高磨机的产量有很大的关系。在干法生产线的立磨操作中一般磨机的出口温度控制在80~90℃比较合适。众所周知当磨机的出口温度控制越高时磨烘干的效果越好,物料的悬浮程度越高,磨机的产能发挥越好。但并不是磨机的出口温度越高越好,如果出磨温度过高会造成磨机的料层不稳定,选粉机轴承和磨辊轴承的工作环境温度高,磨风速降低造成磨机的排渣量变大等情况出现。在磨机的工艺操作中要结合磨机的工况、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出磨生料的质量等综合考虑控制在合适的围之。 (五)喂料量 合理的喂料量对提高磨机的产能,稳定磨机的操作,降低系统的消耗等方面有很大的好处。在立磨操作中,在保护设备的前提下力求磨机的产能越高越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磨机的运行工况,结合物料的易磨性等确定合理的喂料量。立磨操作过程中力求喂料量稳定均匀,尽量避免大幅加减喂料量。 (六)研磨压力 控制合适的研磨压力对于提高磨机的产能,降低系统的各项消耗,保证出磨生料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操作过程中要结合出磨生料的细度、物料的易磨性、磨机的差压、振动及主电机电流的大小来综合考虑。控制研磨压力在合适的控制围之要结合磨机的工况来综合考虑设定。

立磨操作规程培训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60分) 1、立磨操作规程适用于立磨系统中控操作,即从矿渣入磨、磨辊碾压矿渣、矿渣微粉收尘、矿渣微粉入库过程。 2、黄色代表中控备妥状态;红色表示报警或不备妥;绿色表示设备在中控操作下正在运行;棕色表示设备在机旁操作下正在运行; 3、立磨在操作中,差压稳定对磨机的运行至关重要。差压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磨机的喂料量、通风量、磨机出口温度。 5、实际生产中,影响磨机电流的主要因素是研磨压力与料层厚度。研磨压力越高,磨机电流越高;研磨压力越低,磨机电流越低。一般情况下,料层厚度越厚,磨机电流越高,但粉磨效率未必就高,反而会下降。料层越薄,磨机电流越低,但是,如料层过薄,会造成磨机电流波动偏大,甚至瞬间出现高电流,对辊皮造成损坏。 6、影响磨机振动的主要因素有:料层,物料的耐磨性,入磨物料的粒度,辊皮与磨盘的磨损情况,蓄能器预冲压力,磨辊部分与磨盘的同心度,磨机传动部分的找正,液压缸基础及找正,磨机基础。 7、风环对含尘废气有轻微导向作用,保护磨内部件如水平拉杆、磨辊、特别是磨机筒体。所以,风环磨损后要及时处理。 8、选粉机是整个磨机中的又一重要设备,选粉效率的高低对立磨的产能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主要内容有:静叶片间的间隙、磨损情况,动叶片及转子安装时的轴向与径向间隙、支撑架与壳体连接情况、轴承油路畅通情况等。 9、对于磨辊空气密封环的检查主要是两密封环间的间隙,在两密封环间有大量颗粒物料时,就应考虑更换了,避免磨辊轴承密封损坏产生漏油。 10、振动在立磨操作中是一重要参数,是影响磨机台时产量和运转率的主要因素。 11、收尘器压差大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现场巡检人员检查收尘器的提升阀与脉冲阀,如大面积没有动作请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查找原因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挡料圈主要作用是使磨盘上形成一定的料层。(√) 2、料层厚度越厚,磨机电流越低,但粉磨效率未必就高,反而会下降。(×) 3、振动在立磨操作中是一重要参数,是影响磨机台时产量和运转率的主要因素(√) 4、立磨的出口温度对保证成品水份合格和磨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5、运动副的速度高,应使用较高粘度的油品,速度低,应使用较低的油品。(×)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当系统发生哪些情况时,应采取紧急停机。 答:a) 当系统内发生重大人身、设备事故时; b) 当立磨回料处发生严重堵料时; c) 当成品输送部分发生严重堵料时。 2、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 严禁磨机断料运行; 2 磨内通风前,密封风机必须开启; 3 烘磨或冷磨时升降温要平缓; 4 长时间停磨后,烘磨时间要相对延长,开始喂料量和研磨压力也要相对 低一些; 5 严禁磨盘上无料或料太少时向磨内喷水; 6 防止系统出现正压,特别是热风炉; 7 切勿立磨主电机与其他主机设备同步启动; 8 在主排高压变频器旁路的情况下启动主排风机前,务必要确保风机挡 板关闭,阀位为0; 9 注意观察回料斗提、入库斗提电流变化; 10加减风、料要平缓; 3、磨机的振动与诸多因素有关,单从中控角度来讲应注意哪几点? a) 磨机喂料要平稳,每次加减料幅度要小,加减料速度适中; b) 防止磨机断料或来料不均; c) 保持料层的稳定,系统调节参数不应过于频繁,操作员要准确判断,及 时调整。 d) 较好的使用磨机喷水,能够对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很好的作用。 立磨操作规程试题 姓名得分

铁塔组立施工要求

第条1~10kV 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 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第条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35kV 时,不应小于600mm;1~10kV 时,不应小于200mm;1kV 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铁塔地面组装技术要求:一现场布置要求:1.施工前负责人应勘察现场地形,确定铁塔组立方案,根据不同的组立方案确定现场布置方案。2.根据铁塔结构及组立现场布置图作好场地平整。清除影响组装和立塔的障碍物。3.地锚坑的定位要求:拉线地锚坑的位置应与线路方向成45°角;地锚坑应尽量避开低洼积水地带;4.地锚坑开挖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地锚坑深度应根据土质和受力大小确定:拉线、牵引地锚:坚土或普土埋深米,流沙土质米; ⑵地锚坑必须开挖马道。马道对地面夹角应与受力方向一致,一般不应大于40°。马道宽度不得太大,以100~300mm 为宜。5.当地锚坑位于松软地质或泥沼地带时,必须采取以下加固措施:增加地锚坑深度;加大地锚规格或用双地锚;在地锚的受力侧加角铁桩或挡板。二地面组装的一般规定:1.铁塔地面组装前应做好下述准备工作:⑴送到桩位的塔料经过清点,应确认符合组装要求。⑵参加地面组装的施工人员均经组塔工序的技术交底并经考试合格。⑶参加地面组装的民工由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待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及现场操作基本知识。⑷根据现场地形,确定铁塔组立方法。⑸熟悉铁塔各段重量,按照允许起吊重量确定地面组装塔段高度(铁塔分段示意图和图纸重量明细表)。⑹根据现场地形及设备条件确定地面组装方法。⑺根据确立的铁塔组立方法及地面组装方法,选择配套合适的工器具。各类工器具使用前均应认真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三分解组塔的地面组装要求:1.地面组装前,应进行构件布置。构件布置应遵循下述原则。⑴根据抱杆可能提升的高度、抱杆的允许承载能力等,合理确定吊装构件的分段、分片及应带附铁(即辅助材) 的数量。⑵根据现场地形,塔段本身有无方向限制,以及地面组装与构件吊装是否同时进行等,确定构件的布置方位。⑶构件的分段,原则上按铁塔主材的分段进行组装,当抱杆提升高度及承载能力允许时,也可将两段主材组成一片进行吊装,减少吊装次数。2.组装构件的场地应尽量平整,或加物垫平,以免构件受力变形。3.吊装的构件要尽可能组装于塔基周围,不可距塔基过远或过近。4.组装断面宽大的构件时,为防止构件受弯变形,用钢管或圆木补强。5.每段塔片两主材之间的各种辅助材应尽可能装齐,连接螺栓要拧紧。两塔片之间的各种辅助材尽可能连带在主材上。附铁在两片之间的分配要均衡。附铁与主材连接螺栓不要拧得太紧,螺帽带平即可。附铁与主材应用麻绳绑扎在一起。6.塔片吊装前,应按设计图纸作一次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在地面进行处理,切忌留待高空作业处理。7.组装中,脚钉安装位置、螺栓规格、螺栓穿向、垫圈安装位置及数量等均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8.地面组装时,单片高度不得大于15 米,如超过应增加吊点并针对受力点进行补强,防止主材弯距过大造成变形。电力建设安全工

水泥立磨操作维护

水泥线设备 水泥立磨 生产技术部 2011年4月4日 一、原料立磨的结构 原料立磨(以下简称立磨)用于原料粉磨。由于原料含有水分,因此,立磨应具有粉磨和烘干双重功能。 本立磨由以下部分组成: 分格轮喂料装置 磨机主体 磨机传动系统 选粉机及其传动 磨机检修专用工具 设备走台及栏杆 液压及润滑系统 磨机传动与控制电气系统 喷水系统 二、原料磨的操作 1.开磨前准备 、通知巡检工对系统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填好开磨OK表。 、检查配料站各仓的料位是否正常,通知行车工、取料机工根据仓位组

织进料。 、通知电工、巡检工进行挡板“三对一”工作。 、检查各测点的温度、压力、流量显示是否正常。 、检查窑尾电收尘荷电电压及电流,电场工作是否正常。 、通知化验室设定原料配比,确定各入磨物料的比例。 、通知总降、调度准备开磨。 2.正常开磨 回转窑已投料且喂料量大于300吨/小时运行稳定,窑尾电收尘系统、增湿塔系统已投入运行,窑尾系统风机运行平稳。当余热发热运行平稳后,窑尾废气可不经过增湿塔系统,预热器高温风机排出的废气可直接入磨。 、启动均化库顶组; 、启动生料输送组; 、通知巡检工将回灰入窑改为回灰入库,现场关闭回灰入库手动挡板即可; 、通知巡检工检查密封风机,启动密封风机,观察压力是否正常; 、启动磨辊稀油站,观察压力、温度、流量是否正常; 、启动主减稀油站,观察压力、温度、流量是否正常; 、启动液压张紧站,观察压力、温度、流量是否正常; 、将立磨选粉机转速设定为800rpm,启动选粉机;待运行平稳后,逐步调整其转速; 、关闭立磨循环风机入口挡板,启动风机,待风机运行平稳后,逐步调整其入口挡板、出口挡板开度,保持磨出口适当负压,根据磨出口温度,逐

生料立磨的使用及提产降耗-中国水泥-2011-11

中国水泥 2011.11 冀东水泥滦县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准4.8m ×72m ,日产 5000吨熟料生产线,一期:由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2004年3月点火投产,采用四级预热器,煤磨采用窑头取风,立磨和发电从窑尾取风,余热和燃煤发电并用,原料立磨是由日本宇部公司生产的UB46.4型立磨;二期:由河北建材设计院设计,2011年元月点火投产,采用五级预热器,煤磨、立磨和余热发电都从窑尾取风,纯余热发电,原料立磨是由冀东水泥盾石机械生产的JLM3-46.4型辊式磨。据统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原料粉磨过程中粉磨电耗是很大的,占整个水泥生产过程的30%以上。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对保证产品产、质量,降低能耗至关重要。 1 操作技巧 1.1 适宜料层厚度 立磨是采用料床粉碎的原理工作的,稳定的料床是 立磨持续稳定工作的前提。料层太厚,粉磨效率低;料层太薄,容易引起磨机振动。经过长期的数据积累和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不同时期两台磨机的料层厚度,在辊套和磨盘衬板使用初期,料层厚度控制在130mm 左右,能够形成稳定的料层又能控制立磨主机负荷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当立磨辊套和衬板的使用过了磨合期,料层厚度应适当的增加10mm 左右,这样料层更加稳定,能发挥最佳的粉磨效果,提高台时产量;辊套和衬板磨损后期,料层厚度应控制在150~160mm ,因为磨损后期料层分布不均,粉磨效果较差,料层的稳定性差,还会出现撞击机械定位销的现象。因此,要根据立磨辊套和衬板的磨损情况及时的调整挡料圈的高度来控制合理的料层厚度。宇部立磨和盾石机械研发的立磨没有料层厚度这个参数,中控操作中可以通过观察压差、主机电流、磨机振动及磨出口温度、排渣斗提电流等参数变化判断料层的厚薄,通过调节喂料、研磨压力、风速等控制稳定的料床,做出相应的调整:研磨压力加大,细粉料增多、料层变薄;研磨压力减小,磨盘物料变粗,相应排渣料多,料层 变厚;磨内风速提高,增加内循环,料层增厚;降低风速,减少内循环,料层减薄。另外,还应控制入磨物料综合水分在2%~5%,物料太干太细,流动性好,难以形成稳定料层;此时应适当提高挡料圈高度、降低研磨压力,或向磨内喷水(2%~3%),降低物料流动性,稳定料层。物料太湿,又会出现配料站、皮带秤、锁风阀等的蓬仓、粘料、堵料等情况影响磨机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台时。 综合以上各种因素,控制稳定的合理的料层,保持适当略高的磨机出口温度和压差,增大物料良好的流通性,是实现增产节能很好的操作方法。一期磨出口温度一般控制在95℃~100℃比较稳定,压差一般在6000Pa ~ 6200Pa 左右稳定且高产;二期磨出口温度一般控制在78℃~86℃左右比较稳定,压差一般在6800Pa ~7200Pa 左右稳定且高产。 1.2控制合理风速 立磨是风扫磨,主要靠气流带动物料循环和输送, 通风量要适当。风量不足,合格的生料不能及时带出,料层增厚,排渣量增多,设备负荷高,产量降低;风量过大,料层过薄,影响磨机稳定运转,增加风机的耗电量,因此,磨机通风量一定与产量相匹配。立磨风量大小可通过风机转速,风机挡板开度等调节。中控室一般根据风机转速、电流、压差、喂料量、进、出口负压、温度等变化趋势来了解磨机运行情况,并结合磨机振动、排渣量、产品质量等进行做出相应的调整,生产过程中,风环的面积一定,风速由风量决定,首先要满足输送物料要求,风量过小,合格的物料不能被及时带走,风量过大,电耗高。控制合理的风速和风量,保持料层的稳定,能够实现磨机长期、稳定、高效的运转,减少故障停机的出现。一期:窑尾EP 风机转速550r/min 左右,热风、循环风机、废气挡板全开,冷风挡板全关,根据温度、压力,适当调整,磨入口负压:-500~-600Pa 左右;二期:窑尾EP 风机转速740r/min 左右,热风、废气挡板全开,冷风挡板全关,循环风挡板开度一般80%左右,根据温度和压力适当调整,磨入口负压:-600~-700Pa 左右,开1台磨机的时候窑尾EP 风机转速适当减慢,挡板开度适当调整。使入磨风压、风量更加稳定,料气比更加合理,立磨台时产量提 生料立磨的使用及提产降耗 张德强 (冀东水泥滦县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滦县063708) 生产与管理 PRODUCTION 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