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课件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
消费者行为学课件

消费者行为学幻灯内容第一章绪论

8

第二章消费者的知觉

10

第三章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12

14

第四章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

16

第五章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18

20

第一节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与消费行为

引论

**多重自我----从某一角度来讲,每个消费者都是若干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角色塑造不同的自我。

**角色身份----不同角色的特征取决于环境特性和与之交往的人群。自我可以被认为由不同内容或角色身份构成,而且在给定时间内有不同的主导角色身份。

**表象互动论----社会学传统的“表象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强调:与他人的关系在自我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根本上讲,消费者实际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我是谁?”

1自我意识

1.1 自我意识含义

简单的说,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I)和客体(Me)。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的说,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2自我意识的特点

(1)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2)相当的稳定与持久。

(3)有一定的目的性。(4)独特性。

1.3自我意识的分类

1.3.1从内容上,可以将自我意识分为:

* 生理自我:是消费者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对身体、容貌等)

* 社会自我:反映消费者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认识。(对地位、权力等)

* 心理自我:消费者对自己心理属性的认识。(对自己人格特征、心理状态等)

1.3.2从形式上,自我意识表现为:

* 自我认识:是消费者对生理自我(身高体重)、心理自我(思维活动、个性特征)和社会自我(人际关系)的认识。

* 自我体验:反映消费者对自己所持的态度。(包括自尊、自信、内疚、自豪感等)

* 自我调控:消费者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主、自律、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

1.3.3从自我观念上,可分为:

22

* 现实自我:是消费者从自己立场出发对现实自我的看法。

* 投射自我:即别人眼中的自我,是消费者想象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 理想自我:消费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

1.3.4延伸自我

消费者购买某些产品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某些特别重要的方面。贝克尔发展了一种称为延伸自我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是我们所拥有的。

1.4自我意识与市场营销

产品群(P194):指由于其象征意义方面的联系而彼此相关并起互补作用的产品组。如名牌手表、服装、汽车等。

补充1:练习(自我概念)练习(拥有物与延伸的自我)

补充2:身体形象、市场营销伦理与自我意识

补充3:不同文化中自我建构的差异

2个性

2.1古典个性理论

对复杂的个性概念的理解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开始形成发展的心理学理论。由于这些理论大都建立在对病人的梦境、伤痛经历和与他人的交往遭遇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这一意义上讲,这些观念都是定性的。

2.1.1西格蒙德·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无意识假说和个性结构的内容。正是那些深层次的需求,激发着消费者去购买已经“个性化”的品牌,以满足这些潜在的欲望。2.1.2新弗洛依德理论--------弗洛依德的许多合作者和弟子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应该更多的受到个人待人处事方式的影响,这些理论统称为新弗洛依德理论。比如:

(1)卡伦·霍尼(Karen Horney),他根据对其他人反应方式的倾向性将个性分成3种,即向别人移动的人、攻击别人的人和脱离人群的人。

(2)阿尔弗雷兹·阿德勒(Alfred Adler),他认为人们的很多行为是为了消除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自卑情结。

(3)卡尔·融格(Carl Jungian),他强调,个性形成过程,是个人的既往历史(他的过去),和作为有创造性的人(他的未来)的共同作用。“集中化的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2.2特征理论

另一个主要的个性理论则着重于定量性指标,也就是特征(traits),或者说是区别个人的独特性格。例如,可以通过人们的社交活动频繁程度(外向倾向)来划分不同的人群。但是其研究结果也有诸多的不确定。

2.3 个性

------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一个人怎样影响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他的可被认识的内在和外在的品质全貌。

2.4 气质

一个人出生时所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就是气质特性。它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心理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指向性等特点。

可分为:胆汁型、粘液型、抑郁质、多血质四种。

每种气质类型的都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2.5 性格

性格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

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一种与社会关系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2.6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1)存在的客观基础条件不同。

(2)稳定性时间长度不同。

(3)相互影响的侧重面不同。

补充4:MBTI性格分类法

2.7 个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1)个性与品牌选择

(2)个性商店选择

(3)个性和创新产品(对意见领袖的选择时可以有所帮助。

个性并非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唯一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预测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多种因素。

第二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

1生活方式--------- 如何生活

24

2 生活方式的调查方法:

生活方式可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测量并描述。可包括:态度、价值观、活动和兴趣、人口统计变量、媒体使用特征、使用频率。

2.1 AIO清单,心理描述法

AIO通过确定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来描述他们的生活方式。

* 活动(A):指消费者如何花费自己的时间。

* 兴趣(I):指消费者的偏好和优先考虑的事情,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认为什么比较重要。* 观点(O):指他们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看法,对各种各样的事件是如何知觉的。

2.2 V ALS2调查法

其目的是要确定消费者态度和购买行为之间特有的关系。

A从不同的自我认同倾向区分了三种类型:

(1)以原则为导向(2)以身份为导向(3)以行为为导向

B从消费者的资源划分(经济、物质资源,心理、身体资源),图7-4

2.3应用

市场细分、媒体选择、广告宣传

例:MOTO V70:生活方式

第三节消费者的性别与消费行为等

1男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行为的目的性与理智性

1.2动机形成的迅速性与被动性

1.3过程的独立性与缺乏耐性

2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2.1行为的主动性与目标的模糊性

2.2行为受环境影响较大

2.3注重样品的具体利益与实用价值

2.4具有浓厚的情绪、情感色彩

2.5倾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第四节消费者的年龄与消费行为

1少年儿童

1.1儿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11、12岁以前)

(1)从纯生理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2)从模仿性消费逐步向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发展

(3)消费情绪从不稳定发展到比较稳定

(4)娱乐用品的消费比重较大

1.2少年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与消费行为(11、12到16、17岁)(1)喜欢与成年人比拟

(2)从受家庭影响逐步转向受社会群体的影响

(3)购买的倾向性开始确立,购买行为趋向稳定

2青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18-35岁)

(1)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消费趋向

(2)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3)较强的购买力和较广的购买范围

(4)追求个性,表现自我

3中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35-60岁)

(1)理智性多于冲动性

(2)计划性多于盲目性

(3)注重商品的实用性与便利性

26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定位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1.2课程作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实践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营销,离不开精准的消费者洞察。消费者行为分析被称为市场营销之母,是一切营销策略的源泉。同时,它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营销学界比较薄弱的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心理活动现象及行为规律,使学生掌握从事营销或销售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消费者对问题的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和购后行为);影响和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与心理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知觉、注意、学习与记忆、态度、需要与动机、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和情境因素)。在此基础上

对各种消费者行为表现和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阐述、解释、分析和评价,使学生 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 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岗位职 业能力,同时养成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 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先修课程:管理基础、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后续课程:公共关系策划、营销策划管理、服务营销、卖场促销策划等 1.3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设计坚持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教学内容设计密切贴近企业营销实践,以企业营销活动对消费者行为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致力于提升学生 的营销技能。 本课程按照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及其内外影响因素这一主线展开,将介 绍个人或群体选择、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以满足自身愿望与需要的过程,包括微观层面(个人消费者)和宏观层面(作为群体或社会成员的消费者)的分析,涉及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及过程、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的 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形态,消费者的知觉、情感、态度与学习,文化、亚文 化与社会阶层,家庭、参考群体与意见领袖、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等主要内容。 为保证教学内容组合合理、针对性强,根据教学目标将课程全部内容划定 为五个模块——模块1认识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块2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块3 影响和决定消费者行为的个人与心理因素、模块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因素、模块5消费者体验与顾客满意,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行为理论与企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课程编号: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业 开设学期:第X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网络营销》、《客户管理》、《模拟营销》、《谈判与沟通》等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与《模拟营销》、《连锁经营管理》、《奢侈品营销》等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从事与消费者消费活动有关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分析,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会察言观色,善于换位思考,准确地把握消费者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反应快速; (4)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备感觉与知觉、记忆和注意、学习和联想、思维和想象、需要和动机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消费者个性心理知识; (3)具备需要与动机的理论知识; (4)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决策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5)掌握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知识; (6)掌握商标、包装、价格等商品因素以及消费习俗、消费流行、家庭、广告、营销环境等非商品因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分析方法。 3.态度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认真细致、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2)养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树立“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4)培养团队精神,强化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通过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者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第一时间抓住顾客对每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了解消费者心理,解释消费者行为,最终能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方案,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较全面掌握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后续课:《销售管理》、《现代推销技术》、《商务谈判》、《客户管

理》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应用,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 2.根据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要求,摈弃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课程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实务》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职业目标的确定,从职业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实践领域的确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实践项目的整合,在每个实践项目中分成理论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及职业能力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验、实践调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分析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的性质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第一时间抓住顾客对每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了解消费者心理,解释消费者行为,最终能通过企业的营销手段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制定营销策略方案,提高营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较全面掌握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消费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由于《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 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应用,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 2.根据现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迫切要求,摈弃以前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课程在设计思想上突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实训相结合。 《消费者行为分析》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职业目标的确定,从职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1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112115 制订人: XXXX 所属系部:经贸系批准人:XXXXX 制订时间:2014.09 二、基本信息 学分:3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三、课程定位 《消费者行为学》是经贸系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市场营销教学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学习和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一般思路,掌握消费者心理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可以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加以应用。同时使学生在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通过该课程学生还了解现代消费需求和发展,包括消费者的逆反和预期心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个人理财行为、模仿和从众行为等。除此以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对参照群体、社会文化、社会分层、家庭角色、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知识。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1.专业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道这些基本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价值。 (2)熟悉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特征和购买决策过程,了解不同消费者个体差

异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3)要求学生熟悉购买动机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掌握购买动机的概念、特点、了解国外购买动机理论的研究状况。 (4)熟悉消费者的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等个性心理因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 (5) 知道各种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如文化、社会因素、群体、家庭和情景因素以及消费者保护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沟通和协调能力; (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助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礼仪修养、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3.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2)能通过各种学习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模式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使消费心理学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的学习方向发展,应体现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应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工具,注重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2.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技术,保证教学中多渠道输入—吸收—多渠道输出—觉悟—有目的再输入过程。 3.建立学习资源网络,配合校园网或英特网,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消费者行为学课标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适用专业】前言.课程性质1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11市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应用性课程,它通过借鉴国外最先进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结 合我国的客观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充分了 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 者行为决策的过程。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消费者行为特点、.设计思路21实务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学习市场营销理论与 《消费者行为分析》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经营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 业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重在概念的引入、基本理论和背景应用的讲解以及典型消 费者行为分析工作任务的演练。因此,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 的课程。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在企业专家的帮助下,以职业和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 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真实企业为教学情境,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的课程方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充满愉快和挑战.课程目标274课时。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的过程。 一方面,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不强调理论的深度,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消费者 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课程中,通过组织实践专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案例讲解和报告展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学 生遭遇风险、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职业能力目标:营销调研技能● 产品推销技能●●市场场定位技能●推广技能●技能客户服务●营销策划技能市 .课程内容与要求3参考序号学习任务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课时一导论 、了解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概念请学生分析自己作为消费者在1 、掌握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某次购买中的行为特征:42 、了解消费者行为发展的简要进程1、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购买?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 《消费心理学》是汽车营销与服务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对于每个从事营销或销售的人而言,拥有足够的消费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是这个职业的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独立学科,学科以消费者行为、行为原因及规律为主线贯穿始终。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价值与功能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四、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变“教学”为“研究”,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五、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商务设计与管理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

消费者行为学标准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答案

————————————————————————————————作者:————————————————————————————————日期: 2

1.试分析并比较计划性、冲动性、品牌忠诚型三类购买行为的特点与差异。见WORD 2.商店形象由那些方面构成?P70 3.促使消费者认知问题的因素有哪些?P38 4.影响消费者外部信息获取量多少的因素有哪些?P50 5.复杂购买决策中消费者选择规则有哪些?举例说明其内容是什么?P61 6.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应的广告策略是什么? 见WORD 7.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有哪些?P129 8.市场营销中感觉阈限的规律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P149 9.消费者风险知觉有哪些?消费者降低风险的策略是什么?p164 10.从消费者感知心理看优秀广告评价的标准。见WORD 11.影响消费者生活方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252 12.个性的16种根源特质中与认识情感意志社会性有关的特质分别有哪些?P243 13.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消费特点是什么?P314P314 14.简述影响家庭决策的因素有哪些?P351 15.试述学习家庭生活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消费特点是什么?P345WORD 16.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有哪些?P355 17.消费流行的特点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什么?P368 消费者行为学的收获及心得体会。 1.某产品消费研究:内容要求----1、影响购买的因素分析。2、购买标准是什么?3、 消费者特点是什么?4、购买过程是怎样的? 1.分析并比较计划性、冲动性和品牌忠诚型三类购买行为的特点与差异 计划性购买是有计划的、有意识的购物行为. 相对于计划性购物,冲动性购物是一种更加即兴的、事先没有计划好的、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且更加难以抑制的一种购物行为,冲动性购物者更可能是被商品从情感上所吸引而渴望立刻得到满足。冲动性购物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强迫性的、享乐主义、对后果不在意的复杂购买行为;在这种行为中,购物决策行为的快速性妨碍了消费者对各种信息和可替代的选择进行深思熟虑的考虑。冲动性购买行为与计划性购买行为相对,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非计划性购物行为,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情感因素。 品牌忠诚型购买是一种非随意性的购买行为反应,消费者一旦对本企业产品形成忠诚,很难为竞争品所动,甚至对竞争品采取漠视的态度,无形中可以减轻企业的竞争压力。其次,品牌忠诚型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不大可能搜集额外信息,这可以削弱竞争企业所采用的诸如奖券销售、折扣销售等销售方式的吸引。即使因这种吸引购买了竞争者的产品,他们在下次购买时又会回过头来再度选择其所偏爱的品牌。再次,品牌忠诚型顾客的价格敏感性相对较低,为购得所偏爱的品牌,一般较少期待从打折和讨价还价中获益。最后,忠诚的顾客极可能从事正面的口传,从而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 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应的广告策略是什么? 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1。问题认知(有限型:广告诉求由利益承诺向消费者价值推进,找明星代言;名义型:1.忠诚型:感性广告,增强消费者对产品情感上的依赖,2.习惯型:增强对该品牌的认定和增加对该品牌的信心,针对这类消费者对转换品牌时不会作太多的斟酌和思考的原因基础上,运用比较广告,改变

消费者行为学课标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消费者行为学 【适用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 1 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商务策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应用性课程,它通过借鉴国外最先进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的客观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消费者行为特点、学习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1.2 设计思路 《消费者行为分析》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经营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重在概念的引入、基本理论和背景应用的讲解以及典型消费者行为分析工作任务的演练。因此,消费者行为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打破原有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体系,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在企业专家的帮助下,以职业和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真实企业为教学情境,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方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动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个充满愉快和挑战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教学课时为74课时。 2.课程目标 一方面,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不强调理论的深度,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课程中,通过组织实践专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案例讲解和报告展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学生遭遇风险、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职业能力目标: ●营销调研技能 ●市场定位技能 ●营销策划技能 ●市场推广技能 ●产品推销技能 ●客户服务技能

(完整版)《市场营销》课程标准20171205

《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市场营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同时也是服务营销、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的先导课程,并且为战略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即在特定的市场营销环境中,企业以市场调研分析为基础,为满足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所实施的以产品(Product)、定价(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为主要决策内容的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市场营销的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是财经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中,市场营销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点,了解环境分析及消费者行为分析方法,掌握并应用市场营销的核心技能即4P策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市场营销对提高企业业绩、提升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理念 (一)课程设计思路 1.实施课程任务驱动型教学 根据专业调研和市场营销专业定位,进行岗位工作能力需求分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实施任务驱动型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使教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强学生对未来岗位工作的适应性。 2.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改变原来单向的、注入式地从概念、原理出发讲授教学内容的传统做法,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探索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拓展实践教学,注重在课程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通过案例分析、开放式研讨、角色模拟帮助学生建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广告学、心理学、商务谈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与后续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二、设计思路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市场调查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情境化、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情境,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

项目,把上述学习情境中的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四、能力目标 结合市场调查课程所学的技能,能够进行消费者的某项消费心理调查;结合商店的季节销售实际,能够进行消费者购买心理活动分析;能在销售实际场地,能够准确判断出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现场观察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协调能力。会运用专业术语,对任意指定展览的布置进行分析评价。 1、知识目标 通过销售现场的主要工作内容,会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2、素质目标 通过案例教学形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工作作风,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 帮助学生体验消费心理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使他们认识到消费心理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社会。帮助学生体验该学科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完成项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五、教学内容 本着精炼理论、强化应用、培养技能的原则,在内容上力求原理清晰、实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1 前言 1.1 课程性质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心理学理论与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为学生将来实际从事营销管理和其它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依据“市场营销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随着营销行业的发展,传统的营销已不能满足现代的行业要求,作为营销人员,消费者心理及行为分析更是重要,为此而设置这门课。 该学科主要研究消费者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依据。研究侧重二个基本问题:一是分析研究不同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影特征响因素,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二是通过制定营销战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频率,目的是为企业创造顾客和利润。消费者行为学是所有的营销方法之母,因此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是解决营销实战问题的一把钥匙。 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消费者心理及行为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情境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的教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54学时。 2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领会,掌握重要的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分析的研究工具和规律,甚至能对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 2.1能力(技能)目标 ●能分析客户的需求,发现购买者的行为规律; ●能制定一些实用的营销策略; ●能灵活处理企业营销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2 知识目标 ●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 ●能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 ●能掌握消费者购买的基本心理规律。 2.3 素质目标 ●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 ●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具有善于沟通和与同行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具有对产品负责、对客户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

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市场营销 课程编码:402105 参考学时:60学时,其中:实践课学时:15学时 课程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编制人员:王磬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市场营销》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市场营销》课程是经济管理大类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专业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卖方如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营销活动,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具有专业营销理论基础和营销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营销管理人才。在教学中要向学生完整地介绍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与应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牢固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在实践中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定价、分销、促销等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同开发新市场结合起来,使社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课程的作用: 1.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紧学生能够密联系实际,注重营销案例分析,进行营销实战演习,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把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去,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对职业素养养成的作用 激发学习市场营销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有助于提高市场营销应用能力的活动;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程的主要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明确营销实务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了解并基本掌握直复营销、服务市场营销的特点和基本技能,了解营销管理的内容,并能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依据“任务驱动、工学结合、能力培养”的原则,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附件2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消费者行为学》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02065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编制张林 审核 制订日期 2013/7/26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消费者行为学》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 三、课程性质和地位(主要叙述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类型等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是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或专科开设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也是一门主干课程,是营销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课。它是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中,消费行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心理的基础心理学理论与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和工具,使学生能够人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消费者的行为,为学生将来实际从事营销管理和其它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管理学基础》和《市场营销学》,《广告学》《营销策划学》《现代推销学》等课程均建立在对消费者研究的基础上。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四、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明确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和家庭为满足生活需要所从事的以购买为中心的决策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其研究内容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行为学不仅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而且逐渐应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本课程应当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注重理论知识介绍的同时,更注重应用技巧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了解消费者决策行为过程的规律,为有效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组织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侧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应用能力,所以基本理论知识不宜过多过深。基本理论的讲解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学生能熟练掌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一般概念与原理,能对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活动做一定深度的理性思考,并能有意识地用所学理论解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能在营销过程中加以应用,指导自己的消费实践。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者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消费者心理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非常紧密。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对于每个从事营销或销售的人而言,拥有足够的消费心理学知识和经验是这个职业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消费者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个性的形成及其心理特征,消费者行为的心理过程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从而掌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研究的实际训练,使学生对掌握消费心理研究方法的一种检验,以发现知识、技能掌握上的盲点。此环节要求学生应掌握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验证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本专业学生能胜任今后的专业工作,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课程标准确立上,以工作情景需求调查分析为基点,结合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及行业内专家的指导,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将消费心理学理论知识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3.课程目标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编制人:陆祥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4年9月1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XX学院示范办制 2014年9月1日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 (二)课程设计 (1) 二、课程目标 (1)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2) (二)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2)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 四、课程实施 (5) 五、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6)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6) (一)硬件条件 (6) (二)推荐教材 (7) 七、其他说明 (7)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36 总学分数:3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是市场营销实践的重要基础。有效的营销,离不开精准的消费心理洞察。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被称为市场营销之母,是一切营销策略的源泉。同时,它又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营销学界比较薄弱的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消费者心理活动现象及行为规律,使学生掌握从事营销或销售岗位工作的职业技能。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的概述、组织、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表现和企业营销活动进行阐述、解释、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充分了解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社会性,牢牢掌握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深刻理解消费者行为决策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养成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

《消费行为学》课程标准

《消费行为学》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必修□选修□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房地产经纪方向 参与本课程标准制定人员基本信息姓名所在单位(部门)职称职务现从事专业(岗位)方向 讲师教师房地产经纪 教授教师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执笔人教研室主任 审核签字 审定 日期 1.2课程定位 《消费行为学》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及房地产经营与估价房地产经纪方向的一门专业职业技术课程。在本专业相关的课程有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营销代理、房地产策划等。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客户行为预测与分析能力,掌握房地产经营与评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专业技能。 1.3设计思路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本课程以消费行为学的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入手,将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概括为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商品因素和营销因素等,内容涉及消费行为学的概念、消费者个性消费行为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的分析、社会群体与消费行为关系、社会环境与消费行为、商品价格与消费行为、商品品牌、包装与消费行为、产品创新与消费行为以及市场营销与消费行为等方面。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通过开展企业和毕业生调研、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会,了解房地产行业的就业岗位要求,确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及房地产经纪方向专业工作岗位中必需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和社会技能。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行为的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从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与消费者购买动机及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了解消费需要变化发展的规律;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变化过程;全面了解消费者意愿形成和购买行为的过程。使学生认识企业内外部购物环境的变化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进一步掌握经营者如何运用购物环境的变化诱导消费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使学生明确有效的广告与营销手段是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方式,掌握营销沟通的策略。适应以房地产营销代理、房地产策划、置业顾问、房地产估价等岗位对管理工作岗位人员的素质及基本能力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消费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消费者行为发生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 3、掌握消费者消费行为活动的特征; 4、了解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购买动机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 5、了解消费需要变化发展的规律; 6、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变化过程,了解消费者形成购买行为的过程; 7、掌握针对不同群体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的方法; 8、掌握创新产品、商品品名、商标、包装装潢、商品价格等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掌握新产品设计、商标设计和商品定价策略的实际应用技巧。 9、了解企业内外部购物环境的变化对消费者消费行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掌握经营者如 何运用购物环境的变化诱导消费者进而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的方法。 10、掌握营销沟通的策略。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分析消费者消费购买行为的能力; 2、掌握运用购物环境的变化诱导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的能力; 3、掌握针对不同群体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的方法; 4、掌握营销沟通的策略。 (三)职业素质要求 1.应具备守法意识、以诚为本、恪守信用、尽职尽责、团结合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应具备自知、自信、自尊、自爱、乐观开朗、坚韧奋进、乐观豁达的性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团队协作、诚实守信的优良职业道德的品质; 3.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贮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更新知识的能力、有创新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