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述评_江毅

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述评_江毅
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_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_述评_江毅

45

现代化中的政党与政治稳定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述评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长沙 410138)

[摘 要]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制度化缺乏是政治不稳定的内在原因,建立政党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尽管其理论存在着各种缺陷,但是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政党制度仍然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治制度化 政治稳定 政党 在现代化中实现政治发展,是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政治独立后,努力争取的目标。但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大部分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实现政治发展,反而陷入了永无休止的政治动荡中。一般说来,纯正的传统社会(贫穷国家),虽然愚昧、贫穷,但却是稳定的[1](P.62)

,高度富裕国家也是稳定的,而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却是不稳定的。由此,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P.38)。那么如何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呢?亨廷顿为此提出了强大政府论的观点。何为强大政府?强大政府就是能实现政治稳定的政府,而强大政府的构造关键又在于建造一个强大的政党。亨廷顿就此对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一、政治制度化缺乏——政治不稳定产生的内在原因 在讨论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前,我们首先对亨廷顿关于产生政治不稳定的论述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他用了下面公式对此作了说明: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 2、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员[3](P.51)

亨延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许多层面的进程,它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与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动员,二是经济发展。社会动员涉及到个人组织和社会渴求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涉及到个人、组织和社会能力的变化。[4](P.31)

现代化要求这两者并行发展。但实际情况远非如此。因此,这两者就成了影响政治稳定的两大因素。社会动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愿望和期待,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提高社会满足这些期望的能力。发展经济虽然能在部分程度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需求,这又要靠进一步发展经济来满足。而过渡型社会(即广大发展中国家)满足这些新渴望能力的增进,比这些渴望本身的增进要缓慢得多。[5](P.54)结果,期望和现实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又会造成人们的社会挫折感(社会颓丧),用公式表示即为: 1、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挫折感) 既然人们的社会挫折感难免形成,那么又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消除人们心理的这种挫折感呢?亨延顿认为需要增进社会流动机会,具体说来就是要能为人们提供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的机会。纵向流动就是职业和收入上的变动,横向流动的机会是指乡村向城市流动即都市化。两种机会都存在的话,也就是若有充分的流动机会,人们的挫折感就能得到缓解,也就能实现政治稳定。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是:横向流动机会要比纵向流动机会多很多,它们的国家经济流动程度很低,社会流动机会不足以消除人们心中的挫折感,所以人们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满足自己的要求。用式子表示即为: 2、社会挫折感÷社会流动机会=政治参与 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的社会势力和阶层为了改变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就会积极投入到政治事务中来。同时,那些旧有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也会提出新的要求。这样一来,政治参与就会急剧增长。如果现有的政治体系能使这些政治参与要求通过合法的渠道得到表达,并且将现代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集团吸引到政治系统中来,就能达到政治稳定的

目标。但是处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是

极低的,不能有效的满足人民的政治参与要求。这就会导致人们参政意识与政治制度化的不协调,由此导致政治不稳

定。其结果只能是政治不稳定和无秩序

[6](P.15)

,用公式表示即为: 3、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所以,亨廷顿将发展中国家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归结为这些国家内部政治制度化的缺乏,不能有效的吸收和同化新兴的阶级和阶层。因此,政治制度化缺乏是政治不稳定的

内在原因。 二、建立政党——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既然政治不稳定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政治制度化的缺乏,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就必

须在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同时,不断提高政治制度化的程度。政治化程度的高低可以用4个标准来加以衡量:组织

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凝聚性。政治制度化水平与政

治组织这四个特性成正比,政治组织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内聚性强,政治制度化程度就高。反之则低。而政治制度化的完善又在于,实现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权威的合理化,即用单一的全国性的政

治权威,取代传统过去那种家族的乡村的权威。二是政治机

构的专门化和职能的分化。三是政治参与的扩大。通过政治现代化就能实现政治制度化的完善达到政治稳定。但事实证明,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动乱和暴力的过程。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大都处在政治动荡之中,而那些完成了现代化的国家、政局大多比较稳定。由此,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论断:“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的过程却滋

生着动乱。”

[7](P.38)

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政治稳定呢?亨廷顿认为其关键因素是建立一个政党,尤其是一个强大的政党。一个国

家必须在现代化进程的早期就建立政党,才能有效的协调政治参与扩大与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平衡、维护政治稳定。亨廷顿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政党对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一是有政党的国家比没有政党的国家要稳定得多。二是一个国家的政党越强大就越稳定。在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发生政变企图统计表明,无政党国家发生政变的机率高达83%,远远高于其它有政党的国家。都有政党的国家之间,有强大政党的国家比那些政党松散的国家更稳定。例如,印度比巴基斯坦要稳定,就是因为印度的国大党比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联盟要强大得多。 同时,亨廷顿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政党制度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他认为,一党制比多党制趋于稳定,而两党制又比

一党制更趋于稳定。因为在一党制下是政治领袖主宰社会势力,在多党制下,是社会势力主宰政党,而两党制却在社会势力和政党之间维持一种更为公平的均势。由此可见,政治

46

稳定取决于政党的力量而不是数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建立强大的政党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强大的政党能达到实现政治稳定的目的呢?亨廷顿认为这主要是由政党的作用决定的。首先,政党具有融合和同化作用。现代化导致了各种新兴社会势力的出现,但同时又缺乏传统社会中融合各种社会势力的政治共同体。如家族、村庄、民族等。因此,急需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来揉合这些原生的社会势力,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应当在横向上能将社会群体加以融合,在纵向上能把社会和经济阶级加以同化。[8](P.366)这个政治共同体就是政党。

其次,政党具有补充制度不足作用。政党的作用是补充制度的力量,而不是填补制度真空的力量。[9](P3.68)任何社会政治制度都会存在不足和漏洞。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并不存在能通过自身调整,而适应现代国家要求的那种传统政治制度。因此,为减少政治动荡的可能性,必须建立政党制度,发挥其补充制度的作用。政党能在政治生活中起组织和动员作用,并疏导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使其通过正常政治手段参与政治,补充政治体制本身的不足。

再次,政党具有弥合作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一般来说,城市是反对派比较集中的地方,他们反对现有的政治制度,而农村是相对保守的地方,政府的稳定主要依靠农村的支持。城市的精英分子为了掌握政权,会将自己的一些现代化口号加以改造,便于农村群众接受上层人物的政治目标。同时他们也多少接受农村群众的一些传统价值准则,以换取对方的支持。政党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两个群体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党和政党体制就是弥合城乡差距的制度化手段。[10](P.401)正因为政党的这三大作用,所以建立政党特别是强大的政党,就成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平衡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维护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三、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的缺陷和启示

亨廷顿尽管对现代化国家中政党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提出了非常独特和精辟的见解。为现代化国家实现政治稳定指明了方向,但其思想中也包含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首先,忽略国情差别,鼓吹英美的两党制。亨廷顿的政党与政治稳定的思想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的产物,免不了以西方的价值取向来衡量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亨廷顿就认为两党制比一党制和多党制更能有效的在社会势力和政党之间维持一种均势,从而达到政治稳定。但他忽略了一个关键,政党制度功能的发挥与各国的具体国情有极大关系,有些国家适合一党制,有些国家则更适合多党制。若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不适合本国国情,只会导致政党纷争和政治动乱。发展中国家西化道路的破产,就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夸大政党作用忽视其它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亨廷顿主张在现代化初期,通过政党建立起强大政府、实行必要的集权。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纳他的建议后,政治动荡明显减少。但同时,亨廷顿过分夸大了政党的作用,忽视了其它因素对政治稳定的影响。从根本上讲,经济对政治起决定作用,政治稳定必须依赖于经济的长期繁荣。集权的强大政府,虽然能维持暂时的稳定,但不能永葆平安。苏联由一个集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到最终解体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要永远保持政治稳定,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以为政治稳定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政党只是实现政治稳定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当然,亨廷顿的政治思想中还存在着其它的一些不足,但是仍然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有助于我们对我国现存政党制度的理解和认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受西方“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等思想的影响,主张中国也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取消一党执政,否定我国现存的政党制度。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胜利,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和其它党派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此外,当前中国的现状决定了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才能维持中国的政治稳定。否则,整个国家就极有可能会陷入政党纷争,一片混乱的局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因照搬西方模式而陷入政治动荡不安的境地,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实践证明,亨廷顿关于建立集权的强大政府的论述,有助于人们对我国为什么采取现有政党制度的理解和认同。

第二,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问题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某些地方决策不民主,选举不公开,人民某些方面的自由还受到限制等等。但这些是和我国的国情分不开的。亨廷顿认为政治稳定直接取决于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制度化水平。而我国的政治体制制度化水平还不高,不能有效的吸收融合广泛的政治参与。因此,过分的政治动员,只会导致参与要求远远大于参与的满足。从而引发政治动荡,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有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而不能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追求过高的政治目标,而同时又不能实现的话,反而会导致强烈的挫折感,种下政治不稳定的祸根。

参考文献:[1][2][3][4][5][6][7][8][9][10]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江 毅(1980—),男,湖南常德人,政治学硕士,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政教部教师,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

≈≈≈≈≈≈≈≈≈≈≈≈≈≈≈≈≈≈≈≈≈≈≈≈≈≈≈≈≈≈≈≈≈≈≈≈≈≈≈≈≈≈≈≈≈≈≈≈≈≈≈≈≈≈≈≈≈≈≈≈≈≈≈≈

(上接第37页)愉快,积极向上的心情接待读者,流通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台中,应谦虚和气,谈吐文雅,工作细致,百问不厌,百拿不烦。

3、要具有牢固的专业素质,应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和图书馆科学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它方面的知识。

4、要熟悉图书馆的馆藏结构,规章制度和各项业务,掌握馆藏资源状况,特别是要熟悉书库的设置、布局、规划、清楚馆藏文献的分类、编目、排架、熟悉掌握馆藏文献的各科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查阅手段,了解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读者的阅读特点、规律、需求、能熟练地指导读者正确检索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料。

五、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质量的措施

传统图书馆强调藏、借、阅功能分开,采用闭架方式,而现代的图书馆以人为本,强调藏、借、阅一体化,让读者可以随意从书架上选取所需的图书,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借出,这样可以为读者营造舒适,宽松的人性化借阅环境,增强了图书馆的亲和力。

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必须走出传统的服务模式,采取新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满足读者需求。

1、做好新书通报、编制推荐书目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地使各种图书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作用。

2、实行电话辅助服务,既可以为不能到图书馆的读者办理续借手续,又可以向有需求的读者推荐图书馆新到的各类图书,使读者及时获取最新的文献信息。如我馆和大庆市图书馆联合办馆,图书馆座落在大庆石油学院院内,大庆市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很不方便,利用电话辅助服务是既简单又快捷的。

3、充分揭示馆藏资源,要进行有特色,有专题内容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实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读者,从而保持图书馆的优势。

现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馆员,应抓住信息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契机,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发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全心全意投入到为读者服务中来,才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1.李倩倩?黄科技技信息

2.张少华?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滁州学院学报?第2期

3.李爱青?浅谈高校图书馆流通领域的服务?科技情报与经济?第11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从古至今,能人志士都常怀一颗平和治世之心,但单就西方历史而言,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前,和平大多体现在饱受战乱的百姓所怀的朴素愿望或部分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出于某种学说或目的进行的倡议和说教,但缺乏实践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进入启蒙运动,卢梭、伏尔泰等人开始将社会本身和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中来,而其研究成果也对社会运转与发展真正开始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科学领域逐渐积累学术成果并稳步发展的结果是,在二战之后,出现了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从全新的政治学角度来研究社会冲突问题。这本书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一次飞跃性提升,对世界各国学者,特别是我国相关研究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对社会冲突与发展的分析与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启发作用。 这部著作出版于1968年,对当时学术界流行的现代化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研究探索。本书反对“在第三世界新兴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改造具有优先地位”的观点,他结合于二战后后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动荡,更迭和变革的现状,据此提出强大政府的观点,因为亨廷顿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形式就是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朽,因而,建立强大政权被视作根除国家动荡衰败的必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否认了西方学术界在此之前一贯坚持的自由世界与民主社会思想,即以意识形态来划分国家和国家集团的观点,亨廷顿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各国的政治区分体现在政府有效程度而非政府形式”,他认为,只要是能够有效履行义务行使权力发挥职能,确保国家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现代化过渡进程平稳的政体,无论其类型和种类,都是有效的政体。例如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暂时缺乏政治共同体和权威的统治方式,但其现实有效性和不断改进的发展方向证明在政治上并不是失败的,因此他认为不应该存在片面的民主还是集权的问题,国家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有效性、实质性而不是象征性、名义性。所以亨廷顿选取了美国和苏联这一对冷战中两大对立正营的领头羊,两个意识形态激烈斗争的超级大国来进行同一层面的类比,研究方式忽视其民主或者独裁的区别而强调国家机器的效能高低,这对冷战形势下的对立双方都是一种颠覆性的启发。这种理论的提出和这部著作的出版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以意识形态划分一切的时代能够由见识和胆识提出这样的观点是这本书和作者亨廷顿能够享誉世界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价值所在。纵观政治秩序论,将政局稳定作为了政治的核心,对政治稳定的追求是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书中这样阐述了亨廷顿的这种追求:“首要的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一个合法的公共秩序。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而为了实现这一追求和目标,作者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操作方式。 一.加强政治制度化建设。政治制度是政治稳定的保护框架,一定程度上讲也是政府存在的前提和政治稳定的根本保证。政治制度的建立需要政治制度化的推进,而政治制度化是政治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政治制度化包括适应能力,复杂程度,自治能力和内部协调能力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水平越高,则整个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实现政治稳定,就必须保证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合理的政策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时局的变化以及应对突发情况和外来势力的挑战;完善的下层组织和自身结构分化为政权带来能够脱离个人和某一机构的不稳定性的收益;独立、中立的政治程序能够保证政治制度自身的立场和价值,提高其生存能力;而一切政治都是人与法的混合物,一个好的政治制度不但需要好的条文,更需要的好的执行者,强大的内部协调能力才能保证执行者免受私心的腐化和内部纷争的牵制,保证合理制度的实现能力和长期延续,说到底,内部协调能力是由制度产生并服务于制度的个人道德和组织道德的集合,正如“树立道德需要责任,信任必须具备可预测性,而可预测性又要求有规律的、制度化的行为模式。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制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完整版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延顿(美) / Huntington, S. P. 著,王冠华、刘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的作者塞缪尔.P.亨延顿系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家政治理论家,常被视为持有保守观点的现实主义政治理论家。该书视角创新,成为继正统现代化论和现代化修正论的之后第三派学说,在全世界反响巨大,成亨氏理论的奠基之作,也确立了亨廷顿作为他同时代人中最杰出政治学说家之一的崇高声誉。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建立在第三世界国家近现代化历史和现状的观察评估之上,作者着眼于这些国家在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政治秩序问题。本书以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为理论分析主线,并据此提出了普力夺政体的概念,将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大致分为传统君主制政体、军人左右时局的普力夺政体以及革命政体,并对这几种政体在进行现代化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克服各种苦难并利用独特的条件逐一进行了深入详尽的分析,然后又对政治秩序的变迁和建设过程中革命和改革里各社会团体所起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剖析,最后附加地阐述了政党和现代化中政治稳定的关系,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我们可以说,《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审视了新兴国家可行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对政治现代化分析作出了重大而持久的贡献。 此书共七章,笔者以为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即行文的第一章,提出概念,构建强大政府理论枝干。作者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并得出三组社会稳乱的公式如下: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 =社会颓废;社会颓废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

政治现代化与政党现代化 文档

3000字如果把1898 年看作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始,那么,至今已有百年历史。1 0 0 年前,中国部分志士在“变法图强”的意念驱使下,开始了以变革政治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戊戌变法”,而这次变法的失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失去了上层资源。从此以后,中国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惶惑旅程。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逻辑必然。历史地看,这一过程既具有政治现代化的一般特征,诸如政治结构的变革、政治功能的调适、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认同的提升、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取向、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等等,同时又体现出了自身的逻辑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政治现代化的模式以西方政治文明为参照;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以政治现代化带动其他领域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既有渐进和改良,又有激进和革命。有学者总结说:欧洲民主化遵循的是“自由平等——议会制度”这样一条逻辑,而中国的民主化“则是一开始就从政治制度入手,先提出立宪主张,而后才出现自由平等思想,遵循的是议会制——自由平等这样一条恰好与欧洲相反的逻辑”。今日看来,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逻辑特殊性,带有强烈的政治浪漫主义色彩。 从世界历史来看,所谓现代化道路其实就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意识形态的创新,二是财产所有权的变易,三是政府改革。一般而论,体制与观念是互动的,但这一关系在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却发生了变异,观念与体制相互剥离。政治革命虽然改帝制为共和,但大都是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精魄——民主、自由、法治等精神,制度与制度之精神互相排斥,致使宪政变成了镜花水月。共和政制和政党政治被各式各样实质上是专制的政治形式所代替。君权被批判,民权却未见勃兴;人治被批判,法治却并未建立;权威观念不断消解,权利意识却并未增长;全能政治被唾弃,有限政府却少有发展。所有这一切又构成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冲突。同时,在整个政治制度创新的过程中,从三个组成部分来看,思想革命即意识形态的创新最为复杂,它的不彻底为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留下了无穷后患。因为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改革的深度,并关系到解决中国问题的路径取向。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孕育出西方式的政治现代化,或言西方政治文明能否脱离其母体而移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这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被称为发展阶段与发展路向之争。正是这一“古今中西”之争制约着近现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转型,同时也构成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又可以看到,尽管观念和体制不尽统一,毕竟西方各种思潮和政治文明观念的大量涌入使传统的儒家社会政治价值观丧失其统治地位。我们将这一现象权且称为“西化”。西化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浪漫主义的发端,同时也是中国古老的政治传统走上其沉重的现代化转型道路的开始。明白这一基础点对建设当前政治文明的意义深远,这预示着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事业将在一个空前复杂的背景下展开。经过百年的努力和艰难的探索实践,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并通过政治文明的建设,推动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 一般意义上的文明就是指人们行为的合理性。而政治文明则应该是人们合理地对待政治生活,或者说在政治生活方面人们生活的合理性。但是如果一个社会中只有少数人的生活具有合理性,远不能构成一种文明。只有社会上多数人的行为都具有合理性时,才能构成一种文明。因而政治文明应该是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的、社会上多数人对待政治生活的合理性倾向。而且,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政治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机制也会呈现出一个不断调适、健全和完善的变化过程,诸如社会主体尤其是政治主体理性化程度的提高,社会组织合法性基础的巩固和扩大,政治规范的进一步完备、严密和具体,便于操作,权威性不断强化;协调社会关系的途径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合理,趋于和谐;社会政治心理不断趋于健康,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意识不断创新,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规范体系更加科学,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益加强;政治行为逐步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并不断提高效益和质量;政治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经过不断的、适时的调整,与其他社会制度体系的功能不断相适应,更好的实现其所代表的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使政治文明的发展不断适应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由相关社会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客观要求。 以下我们从政治文明的几个主要表现形式来具体阐释。 由于政治领域总是以权威的存在为前提的,因此,政治文明首先就表现为权威产生和运行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的标准在古代和近现代社会中,在中国和西方社会中是存在巨大差别的。在现代社会,

2010届高三政治我国的政党和政治制度测试题

《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单元测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1、Ⅱ卷两部分,请将第1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4分。 日本在野党和自由党为了与执政的自民党争夺政权,两党迅速完成了合并。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日本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B、日本是实行多党制的国家 C、日本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 D、日本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 2、日本的在野党之所以要与执政党争夺政权是因为() A、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根本不同 B、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C、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D、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据此回答3-4题。 3、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表明() A、中央委员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C、党的最大优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党的指导思想是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4、中共中央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表明() A、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组织领导 B、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C、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经济领导 D、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思想领导 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据此回答5-6题。 5、这一纲要的颁布体现了() ①党的性质和领导地位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会浮现书中的各个关键词:政治秩序,政治衰朽。共同体,政治制度。政治参与度,现代化,现代性,公民政体,普力夺政体等等,不断在脑子里梳理各个词之间的关系。 本书以“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他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他们的政府有效程度”这句话开始全书的论述,指出拥有政治共同体的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稳定。作者赞成李普曼的观点“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我也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这句话强调了政治制度的有效性,只有拥有有效能的,有权威的,合法的政府才能更好的,虽然我们强调自由民主,但有时候被统治比全民自治更更稳定社会,发展政治。 文中说道,暴乱和动荡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在我看来这应该这就是政治的供需不平衡吧:社会满足不了大众参与政治的需求,即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落后于经济基础。 书上有些观点对我原来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比如说作者认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管是以往的自我感受,或者是高中政治课本教给我的都是经济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促进政治稳定,政治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亦然。阅读作者举的例子,我还是不要赞同他的观点,还是觉得政治与经济有关系,两者能够相辅相成。再比如“政府的建设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这句话给我很大触动的,可能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关系,中国政治的现状:政府权威大,权力集中,让我们一直着眼于如何通过限制权威,分散权力来稳定社会,而忽略了要在现代化国家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的大前提必须是先存在权威,如果缺少了权威,政府办事就会受制于人,不能很好的运用国家机器为公民谋取公共利益了。 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政治制度的功效。书中介绍了政治制度化的几个判断识别条件:适应性-刻板性(算年龄、组织领导人换代的次数、职能);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按照作者的标准,我对照中国,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化进行分析,觉得中国政治制度化具有适应性:组织存在

(完整版)高一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测试题

我国的政党制度(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抓好节能减排。材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①我们党协助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我们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④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党对政府是领导不是协助,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政府的职能而非党的职能,故①说法错误。材料不能直接体现党的执政方式尤其是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③不选。中央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体现了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④正确,选D。 答案: D 2.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十七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了楷模。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 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B.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的必然要求 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解析: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使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保持先进性,B正确。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主要涉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是原因但非根本原因。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坚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不选。 答案: B 3.2010年抗洪抢险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点就是党和政府领导人均对抗洪抢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抢险救援,把人民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我国政府包办一切③党和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我国党政不分,合署办公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考核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②表述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④表述错误。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选C。 答案: C 4.2010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THE BOOK REPORT Of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二○一○年十一月

摘要 本文分析了《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逻辑架构,简要介绍了该书所论述的现代化过程中有关政治秩序、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政党等政治组织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革命的不同类型和作用、改革的不同策略等主要观点。浅谈了该书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和对该书的一点批判。 关键词:现代化政治秩序政治制度化改革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初版于1968年,一经推出就引起极大反响。当时籍籍无名的亨廷顿凭此饮誉学界。正如书名所示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传统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政治发展,而作者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秩序。本书紧扣现代化这条主线(蔡建波等,1999)以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政治参与程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理论分析框架(亨廷顿,1968),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宏大图景,是一次构筑政治变迁大构架理论的认真努力(福山,1968)。 本书共有七章,逻辑架构如下:第一章引入核心概念、阐释主要观点,构建并提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运用第一章的理论框架剖析了美国和欧洲政治现代化的不同方式,即使读者进一步熟悉作者的分析理路,也为之后的第三章至第七章传统国家的现代化分析提供了参照实例。第三章至第六章详尽地分析了传统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变迁的不同阶段和方式,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可视为一个整体,也是本书的重点。第七章也即最后一章强调了政党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政治稳定上的重要作用。下面分章论述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一章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亨廷顿,1968)。有效能的政体和衰微的政体造成政治差距,比独裁和民主政体之间的差距更大。政治差距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关,而与政治制度化程度有关。所谓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有四组衡量指标:适应性-刻板性;复杂性-简单性;自主性-从属性;内聚力-不团结。制度化程度低的政体政府力量薄弱,缺乏权威,这会导致信任的缺乏,增加社会成员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减少。因此作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政府组织制度

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当代西方政党政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政党政治,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西方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各国政党的危机意识已然觉醒,努力寻找适合本党发展的新模式,导致政党政治出现新的发展趋势,诸如政党意识界限模糊化、政策主张趋中化、运作方式媒体化、政党格局多元化、组织形式区域化、国际化等。 【关键词】西方政党变化发展 西方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这些政党通过执掌国家政权或参与政治实施政策纲领,扩大政治影响,实现利益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各国政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只有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潮流,及时调整政策倾向,政党才能得以维持生存、扩大发展空间,政党政治也才能实现创新和完善。 一、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环境面临的新变化 1.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政党执政基础发生改变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业已从制造业占主导的物质型生产转变为服务业占主导的服务与知识型生产,而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则逐渐取替第一、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种改变势必引起社会结构及阶级关系的变化。如今,传统产业阶级的规模不断缩小,以服务业和知识型生产为社会主体的新中间阶层正在快速成长,社会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结构。新中间阶层人数众多,价值取向迥异,政治态度温和,他们的出现必将改变当代西方社会结构,缓和阶级冲突。这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无疑会对西方传统政党,尤其是以工人阶级为执政基础的左翼政党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对政党选民基础的影响:政党是由拥有共同利益、追求共同政治目标的人群组成,可以说,这些人群是政党的“生命线”。当今,西方国家传统产业阶级人数减少,新兴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使得那些以产业阶级为选民基础的传统政党的执政基础面临衰弱危机,其中受影响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以传统制造业工人为选民基础的左翼政党,例如,“1966年英国大选中,左翼政党工党得票中的81%来自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人阶级。”可是,传统产业工人不仅人数逐渐减少,内

中国政党与政治作业

1. 请述政党的概念。(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答:政党是近代以来社会政治主体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政党的斗争是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 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1、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2、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3、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力、最有经验的领袖集团主持的;4、都具有组织纪律性。 2. 请述政党的分类? (教材第一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答:(1)资本主义政党:又可分为自由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法西斯主义政党等。 (2)民主社会主义政党:指欧、美、大洋洲各国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等。 (3)共产主义政党:包括中国、古巴等执政党及其他一些国家未执政的共产党。 (4)民族主义政党:19世纪在欧洲、拉丁美洲出现,以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政纲。 3. 请述共产党的转型。(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二章第二节)答:1、作为革命党和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之间是有区别的。 1)从政治统治方式来看,作为革命党,共产党主要依靠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和巩固新生的政权。而作为政权巩固后的执政党,同样的手段对于共产党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2)从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来看,革命党属于高度集权和直接领导为主的政党,执政党则强调适度分权和间接领导。 3)从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来看,无产阶级政党奉行的是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革命党在对敌斗争的严酷条件下,难以实行充分的党内民主,同时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强调铁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以及必要的保密。而执政党具备了实行党内民主的条件,在坚持党的纪律保障党的意志的集中统一的同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党内民主上来。 4)从战略策略或或政策方略来看,革命党的战略策略立足于阶级斗争,强调分清革命的依靠力量、同盟力量和革命的对象,并据此制定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执政党治国的政策方略则要立足于社会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和谐与合作,具有最大程度的包容性。 5)从活动方式来看,执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并模范地遵守法律。 6)从对党员的要求来看,革命党对党员个人的要求,重点是对党的忠诚和革命的理念信念,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很少。执政党要执政治国,对党员队伍构成和党员素质的要求均不同于革命党。 2、执政党的功能转变 在发展市场经济和走向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功能主要是利益综合,精英录用和输送,执掌政权,政治动员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沟通等。 4. 推动中国近代政党萌芽的因素。(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视频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答:推动中国近代政党萌芽的因素: (1)民主危机刺激下知识分子的觉醒;

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最近拜读的是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但目前为止只读了前几章,而且不能说完全读懂其中的内涵,所以仅就目前为止在阅读过程中所引发思考也是自己感兴趣的两个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关于美国现代化模式的思考。 亨廷顿在书中,把现代化的模式分为三种: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对于美国模式而言,我认为其有几个方面的特殊性。首先从美国的历史来看,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很短,从1620年的“五月花号”登陆北美,之后北美地区几乎成为英国属地;再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的发表,到目前为止,美国建国的历史也只有239年。即使在追溯至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目前为止的历史也不过500多年。可以说美国的历史是建立在一个全新大陆之上,没有封建的历史过程,没有封建君主、封建阶级、封建的文化和思想,也就没有封建体系所带来的桎梏。而我国则不然,我国号称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灿烂星河,源远流长。因此比较而言,美国人更具有未来观,而我们更加是一种历史观。 其次是从人口来看。美国是基本是不提民族的说法,未曾听过美国官方提出过美利坚民族的称谓。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但是追本溯源,印第安人也并非是美洲大陆上繁衍出来的原生民族,他们的祖先源于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人种,越过白令海峡之后到达了美洲大陆。即便是把印第安人当做美国的原生民族,但是在外来人群到达北美之后,特别是在最初的开拓和之后的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十分残暴的掠杀,导致目前印第安人的人数所占美国人口比例极低,而占人口比重最多的还是白人、黑人,基本都是来自于欧洲、非洲和中南美洲。并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之后全球各国的移民风潮,特别是亚洲各国移民美国热度的高涨,致使美国人口人种的多元化。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更加重视的是民族观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国歌里面也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民族和国家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国家至少在民国以前是没有国家的概念,民国始后,国家进去水深火热的时期,到了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孙中山他们所倡导和号召的口号也是说要拯救中华民族。所以美国人会更加具有公民的观念,有很强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对于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和主动积极性是非常强烈的。 而说到美国的现代化模式,就想到了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族》。当时十九世纪托克维尔亲自到美国进行长期并且深入的考察,而当时的背景是欧洲大陆动荡不安,革命冲突不

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

"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 全球政治的代表性危机 当代政治的“代表性断裂”蕴含着不同以往的、多重的政治危机。首先是政党政治的危机。政党政治成型于19世纪的欧洲,而在中国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创新。辛亥革命前后的政党政治试图师法欧洲宪政框架下的多党--议会体制,但在国家分裂、帝制复辟和共和危机的背景下,革命党人和许多政治精英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发生了变化。形成现代中国独特的政党政治有三个条件:第一,民国建立后,地方分离、武装割据与党人活动相关联,如何形成新的全国性政治,成为民国初期政治思考的一个重要脉络。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方各政党纷纷加入国家的民族主义动员,成为欧洲战争的政治动力,以至战后欧洲思想界对于传统政治模式的反思达到高潮,中国政党政治的重组就发生在这个对于政党政治的反思氛围之中。第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爆发了俄国革命,布尔什维克体制也被一部分革命者视为超越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政治模式。(关于布尔什维克及其政党模式的争论和思考,也几乎在同一时期展开,这里不能赘述)换句话说,占据这一革命世纪政治中心的政党体制恰是政党政治危机和失败的产物。就其与危机中的政党体制的关系而言,这一深受俄国革命影响的新型政党体制具有“超级政党”和“超政党”的双重要素。所谓“超级政党”是指竞争中的国共两党均不以形成议会框架下的竞争型政党政治为宗旨,而以形成霸权性政党(或称领导性政党)体制

为目标。所谓“超政党”是指两者的代表性政治并不同于议会框架下的多党或两党政治。它们更接近于葛兰西所谓能够代表未来的“新君主”。在不同的阶级政治的基础上,以无产阶级、工农联盟、民族解放的统一战线为政治代表性内含的共产党击败了日渐疏离于农民运动及大众政治的、以国家政治为中心的国民党。 无论是西方的多党制还是中国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政党的代表性都是越来越不清楚。就中国而言,伴随着无产阶级、工农联盟、统一战线等范畴日渐模糊,政党的代表性及其政治也发生了大转变。关于“代表性断裂”——即政治体制与社会形式的脱节——我曾在不同的场合讨论过。在《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失》中,我集中探讨了去政治化的政治的问题;在《代表性断裂:再问“什么的平等”》中,我解释了平等危机的不同形式及其与代表性危机的关系。在我看来,代表性断裂或上述脱节正是去政治化的后果,其重要的症候是政党国家化。政党国家化是指政党日益服从于国家的逻辑,不但其职能而且其组织形态,逐渐地与国家机器同构,从而丧失了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和政治运动的特征。我们可以区分出两种有联系却不尽相同的政党国家化的形态:一种形态是前改革时期的政党官僚化,另一种是在市场化过程伴随政府公司化的趋势而产生的政党与资本的联姻。就政党而言,“代表性断裂”集中表现为政党一方面超越先前的阶级范畴,宣称其普遍代表性,另一方面却与大众、尤其是处于底层的大众更加疏远。我们可以找到对于工人和农民的保护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之所以以这本书作为我的重点阅读书目,不仅仅是因为老师曾经推荐的原因,更在于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也拜读了作者的《民主的危机》,作者关于民主社会现状的思考以及解决之道都是让我觉得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民主过剩的思考,更是对民主热潮的一次大泼冷水,所以基于进一步了解的意向,我阅读了这部作品,希望能对作者的思想有更深的入的了解。 书的主题如题所见,即如何在处于现代化中的社会实现政治秩序。 作者开头先批判了以往的一揽子现代化思想,认为政治的现代化并不能自然而然地随着经济的、文化的。。。现代化而实现,甚至前者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与后者产生矛盾,期中最大的矛盾是: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一群现代精英集中掌握权威和权力,而要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则必须扩大政治参与、制度化多元的社会势力。 什么是政治秩序?作者认为,不同于依靠血缘等而形成的自然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除开需要共同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利益互惠和道德认同之外,还需要一套有效的政治体制。此种政治体制由多元化的社会势力制度化的参与政治形成。但是,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出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在打破自然共同体的同时,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政治体制,从而产生新的政治共同体,因此使得国家陷入政治混乱中,政变,暴动,革命跌宕。亨廷顿把此种状况称为政治衰朽。 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经验。政治现代化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威的合理化(建立合法的中央权威),结构的分离(政治组织的专业化、科学化)、政治参与的扩大。 西方的政治现代化,留下了两张十分不同的模式、经验: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欧洲由于拥有强大的教会、封建地主等社会势力,所以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步通常是实现中央集权,利用强大而集中的权力扫除教会、封建地主等阻碍现代化的社会势力,最显著的代表当属法国。在中央集权的同时致力于政治制度、组织的构建。最后才有序地扩大政治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依靠中央集权来进行现代化的欧洲国家来说,扩大政治参与必定是困难、而长期的。美国的经验则与欧洲全然相反,先是广泛的政治动员、参与,再是制度的建设,最后及至联邦权威的树立。美国何以能够以这种与欧洲截然相反的次序来进行政治现代化呢?主要是由于美国特殊的历史、国情。她没有强大的教会、地主势力,无需依靠中央集权来推行现代化;而且她是在一场独立战争中诞生的,战争必然意味着最广泛的政治动员。这样的美国有资本从政治动员开始政治现代化;同时,她的发达的地方自治组织也能够承担得起广泛的政治参与。而当今出于现代化的国家中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条件,所以也不应当借鉴美国的经验,而是应当效法欧洲。 另,欧美政治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为何主权(拥有绝对权威、权力的实体)理论兴盛于欧洲;而曾盛行于现代化之前欧洲的自然法、基本法思想却在美国成为立国之本。美国是新社会旧政体。

民初政党政治与民主

民初政党政治与民主思想 尚红娟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以失败而告终,但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却产生了很大影响:伴随政党政治的展开,民主思潮随之勃兴、高涨;民主思想趋向于本土化、民族化;近代民主的追求也在冲突中得以反思、融合,在失败中走向转变。 [关键词]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民主思想 [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 3492 (2007) 01 - 0162 - 04 作者简介:尚红娟,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民初政党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政党,是照搬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模式而建立的。在其实施运行中存在很多不足,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病态的发展,如学者所概括:党派林立,党争不休,原则模糊,独立依附,惟利是趋,本性使然,党中见党,派复有派,分和无常,脱党跨党,进出自由,党德败坏,因人而党,主义无别,政见雷同等。[ 1 ]所以,至终,他们也未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但短暂的政党政治时代却对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转型产生了极大影响。学者对此已做出了诸多论述, ①笔者试图就民初政党政治对民主思想的影响做以再探讨。 一、中国政党的产生 中国政党是近代国人追求民主的产物。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是在图谋自强、以敌为师的过程中产生的。满清王朝最后五十年进行的三次现代化尝试:自强运动(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 、变法运动( 1895—1898年) 、立宪运动和革命运动( 1900年后) 。既没有保住自身的统治,也没有实现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制的转变。民族危机的加深却使以儒家封建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依据的价值观、思想、规范,逐渐失去其内在魅力和权威。而在西学的热潮中,清朝的仁人志士已开始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价值体系引入中国,并对政党观念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早期维新派冯桂芬第一次将中西政治制度做了比较,高度赞扬“君民不隔”的西方民主制度。洋务派郑观应和王韬的著作中公开介绍西方的议会制度,主张进行“君民共主”的政治改革。郭嵩涛、黄遵宪、薛福成、马建忠等封建官僚知识分子作为驻外使节以书信、日记的形式对西方政党及政党制度进行介绍,设计过各种开设议院的方案。甲午战后,大批的政治团体通过报纸、书刊、译著等媒体把政党思想传播开来。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晚清新式教育的兴起,出现了一个反映其政治呼声的新式知识分子阶层。不管是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维新派、立宪派,还是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利益的革命派都把资产阶级民主作为批判封建皇权专制思想的理论武器,把建立各种政治团体、学会或革命组织作为达到本阶级、阶层政治要求的有效工具。为寻求得到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支持,各大政治集团借助于报刊等媒介,对资产阶级政党观念做了大肆宣传。革命派以《民报》、《20世纪之支那》等报刊为舆论阵地。宋教仁提出“政党者,其目的在于得政权,以己党之政见,为国家之政策,而实行之”, [ 2 ]体现了政党夺取政权,以党治国的思想。改良派以梁启超、秦力山、唐才常为代表,在《时务报》、《清议报》、《政论》、《新民丛报》上对近代政党政治进行介绍和倡导,突出强调政党在近代民主政治中的作用及地位,宣称“天下者,党派之天下;国家者,党派之国家也”[ 3 ] ,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在君主支持下实行政党政治。 如学者所论,“当原有政治体系受到重创而无法恢复功能时,政党是重建合法性的必要条件。在那些传统制度或崩溃或软弱或根本不存在的政体中,政党不仅仅是辅助性组织,而且是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源泉。”[ 4 ]对处于近代化转型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在迫切需要一个或者以一个主要的思想、政治力量来实现社会的整合时,填补这一政治权威真空的最佳组织——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一、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朽 (一)政治差距 各国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它们政府的形式,而在于它们政府的有效程度。有的国家政通人和,具有合法性、组织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另一些国家在政治上则缺乏这些素质;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比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之间的差异更大。 和经济上一样,发达的政治体制和不发达的政治体制之间,文明政治和腐朽政治之间的差距也已扩大了。 20世纪50和60年代,急剧增加的政治骚扰和暴力事件席卷全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书对此所持的基本论点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德·托克维尔认为:“在统治人类社会的法则中,有一条最明确清晰的法则:如果人们要想保持其文明或希望变得文明的话,那么,他们必须提高和改善的速度必须和提高地位平等的速度相同。”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的发生正是由于没有满足这一条件:政治参与的平等提高过快,其速度远远超过了“相互处理关系的艺术”的发展速度。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日新月异,而政治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却步履蹒跚。结果,必然发生政治动荡和骚乱。政治上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治制度化的发展落后于社会和经济变革。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美国对外政策未能抓住这一问题。在美国制定对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策时,他们的信念是:先发展经济,再进行社会改革,这两步成功了,政治稳定便会水到渠成。美国人脑海里的因果链条是:经济援助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促进政治稳定。实际上,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例子证明,经济发展计划能够促进政治稳定,但另一些例子则表明,它反而会破坏这种稳定。同样,有些形式的政治稳定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另一些形式却会阻止经济增长。社会改革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 对于许多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来说,这个公式是无济于事的。进行有意义选举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水准的政治组织。问题不在于选举,而在于建立组织。在许多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选举只会加强那些闹分裂的并且常常又是反动的社会势力,瓦解公共权威的结构。必须先存在权威,而后才谈得到限制权威。 (二)政治制度:共同体和政治秩序 1.社会势力和政治制度 一个社会所达到的政治共同体水平反映着其政治制度和构成这种政治制度

吴志华《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政 党【圣才出品】

第五章政党 5.1 复习笔记 政党是现代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的显著标志,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政治现象。 一、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政党的概念 (1)政党概念的历史演变 ①英国政治思想家伯克较早明确地定义现代政党:“政党是建立在一些人们集体认同的特别的原则之上、以共同努力促进国家利益的联合起来的实体。” 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注重政党的阶级性,揭示了政党现象的实质,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在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与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夺取政权与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含义 政党是一定的社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一部分杜会成员所组成,具有明确政治纲领与纪律.为争取民众或控制政府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1)传统社会没有政党 在传统社会,国家权力归少数人所有,国家权力被有意无意地蒙上神秘的面纱,任何挑战统治者的政治活动均被看做大逆不道,当然也就不存在政党政治。 (2)政党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①从经济的角度观察,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政党形成的经济条件。 a.近代以来,伴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利益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近代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市场与自由竞争主导经济运行,经济领域的变动相应地要求政治领域的协调与跟进。 ②从政治的角度观察,代议民主制的产生与发展,是政党形成的政治根源。 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人类的政治发展所提供的使多数人参与政治生括的各种条件、形式、方法等等同时又在限制着人们对于社会的直接管理。这样就形成在多数人参与政治生活的条件下的少数人的政治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政党政治即其政治模式。 ③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自由、民主、人权等先进政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政党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政党是以社会思想、观念等精神品质的更新为先导的。 3.世界各国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形成 从世界各国政党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现象看,一类以早发国家为代表,为原生型模式;一类以后发国家为代表,为次生型模式。 (1)早发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形成 ①早发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形成的原因 早发国家的政党是本国经济与社会内生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相对发展后,社会成员,特别是资产阶级内部因经济利益的差距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导致政治取向上的冲突。同时,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政党政治应运而生。 早发国家政党基于体制,即政党出现于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资产阶级先取得合法统治地位,然后将政党有机嵌入原有代议政治体制,先国家、后政党是其政治逻辑。 ②早发国家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国家代表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

第一章政党与政党制度 除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国家还有其他政党,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八大民主党派。哪八大民主党派呢?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共产党与八大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党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这样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大不相同。那么,这一制度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哪些特点和优点呢?以上问题是这一章将重点阐述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掌握政党与政党制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一课政党与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基本理论 (一)政党的涵义 1. 政党的词源 就跟铁路、轮船、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事物和概念一样,政党是一个舶来品。很多同学可能会想,怎么可能?我们中学学历史就知道了唐朝的“牛李党争”、明朝的东林党,中国古代不早就有党了吗?政党怎么可能是舶来品呢? 的确,中国古籍中很早就出现了“党”字,但没有“政党”一词。中国古籍中的“党”有四种涵义:一是指居民基层单位;《周礼·地官闾胥疏》中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指的是古代地方政权组织。五百户为一党。二是指至亲好友;如“睦于父母之党”。三是指有首领的群体;如“凤飞,群鸟相从以万数,故以朋党字。”四是由以上涵义引申出来的政治上的官僚帮派的勾结,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组织:如“诸侯有罪,傅相不举,为阿党”,再如唐朝的牛党、李党。而且,我们在使用“党”字时,往往以贬义居多,比如“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由此可见,中国古籍中的“党”同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涵义迥异。 我们现在使用的“政党”一词,来自日语,日语来自英语Party,英语来自拉丁文Pars,本意为“一部分”,后逐渐演进为一个专指一种社会政治组织的概念,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政党一词显然源于西方。恰如梁启超所说,“政党者,以国家之目的而结合者也;朋党者,以个人目的而结合者也。” 2. 政党产生的条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利益和志趣形成团体或组织,是人的天性。可见,基于一定团体或组织形成的党与派自古有之,但由此所形成的政党,则是人类社会迈入现代化,出现了现代民主体制之后。意大利政治学家G.萨托利说:“政党,我们知道,是一个为新的事物而起的新名字。说这个名字新是因为事物是新的。这个词直到16世纪才在政治意义上使用。”因此,政党不是随意就能够产生的,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2)代议制的产生和普选权的实现——制度条件和政治基础。(3)民主、平等、人权等政治观念和意识的传播——社会心理基础。这三大前提条件决定了任何试图迈入现代化,并进行现代国家建设的社会,都必然会产生出政党。 17-18世纪,“政党”一词开始在欧美等国的政治生活中流行起来。当时政党与派别同义,并且同时使用,指社会上一部分政治观点和利益相同的人组成的政治集团。到19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