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人结构柔顺化设计与性能评价

四足机器人结构柔顺化设计与性能评价
四足机器人结构柔顺化设计与性能评价

智能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

智能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 摘要 对于我们的未来生活,每个人有不同的构想,但大多数人都相信,在将来的社会,机器人将作为家庭的一员进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每天朝夕相处。可现在普遍存在人们心中的疑问是:将来机器人将以何种身份进入我们的生活,是玩伴还是佣人,智能步行机器人的设计就是为了将来机器人能进入我们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为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欢乐。 本设计采用关节型结构,成功地设计了智能步行机器人的本体结构。本机器人具有前后行、平地侧行等基本行走功能。另外机器人头部还装有CD摄影机,胸腔内部可装备内置电源和智能设备。本设计参考了狗的结构组成,使得机器人结构尽量与狗的本体结构相似,尤其在长度配比方面。本设计的结构比较复杂,关节数目众多,为了力求优化设计,设计者兼顾了关键部件的互换性和结构紧凑的原则。所有的关节都用了2036型的直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源,充分利用伺服电机的特性。伺服电机的驱动都采用了谐波减速器机构,该减速方案减速比大、效率高,是比较理想的减速方案。 关键词:智能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谐波传动

Intelligent Four-Foot Robot Frame Design Abstract For our future life,everyone had different ideas,but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in future society,the robot as a family into our lives,and we can now daily overnight with the common people's hearts Question is: what will be the future status of robot into our lives,playmates or servants,the design of intelligent walking robot is to the future robot can enter our Chinese people's family lives,for our happy family life. The design of a joint structure,the successful design of intelligent walking robot,the body structure. The robot ha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ip,the ground adjacent to the basic operating functions. Another robot is also equipped with CD camera head,chest internal equipment can be built-in power supply,and intelligent. The referenc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robot,making the structure as the robot dog,the dog's body similar to the structure,particularly in the area ratio of length.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more complicated,the large number of joints,in an effort to optimize the design,designers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key components of the compact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All joints are composed of a 2036-type of DC servo motor as a driver and make full use of servo motor characteristics. Servo motor drives are used harmonic reducer,the slowdown in the programme reduction ratio,high efficiency,The ideal slowdown is a good programme. Keywords:intelligent four-foot robot ; structural design; harmonic drive

四足机器人设计方案书

浙江大学“海特杯”第十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四足机器人”设计方案书

“四足机器人”设计理论方案 自从人类发明机器人以来,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日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仿照生物的各种功能而发明的各种机器人越来越多。作为移动机器平台,步行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相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步行机器人对行走路面的要求很低,它可以跨越障碍物,走过沙地、沼泽等特殊路面,用于工程探险勘测或军事侦察等人类无法完成的或危险的工作;也可开发成娱乐机器人玩具或家用服务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在整个步行机器中占有很大大比重,因此对仿生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选择设计题目时,我们选择了“四足机器人”,作为我们这次比赛的参赛作品。 一.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趋于自动化、高效化、和人性化发展,具有高性能的机器人已经被人们运用在多种领域里。特别是它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在一些危险领域里完成工作。 科技来源于生活,生活可以为科技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基于此,我们在构思机器人的时候想到了动物,在仔细观察了猫.狗等之后我们找到了制作我们机器人的灵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学习小动物的走路呢,于是我们有了我们机器人行走原理的灵感。 为了使我们所设计的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体现出特种机器人的性能及其运动机构的全面性,我们在构思机器人的同时也为它设计了一些任务: 1. 自动寻找地上的目标物。 2. 用机械手拾起地上的目标物。 3.把目标物放入回收箱中。 4. 能爬斜坡。 图一 如图一中虚线所示的机器人的行走路线,机器人爬过斜坡后就开始搜寻目

标物体,当它发现目标出现在它的感应范围时,它将自动走向目标,同时由于相关的感应器帮助,它将自动走进障碍物中取出物体。 二.原理方案的实现和传动方案的设计: 机器人初步整体构思如上的图二和图三,四只腿分别各有一个电机控制它的转动,用一个电机驱动两条腿的抬伸。根据每只腿的迈步先后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在机器人腿迈出的同时,它也会相应地进行抬伸,具体实现情况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图二 图三 机器人初步整体构思如上的图二和图三,四只腿分别各有一个电机控制它的转动,用一个电机驱动两条腿的抬伸。根据每只腿的迈步先后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在机器人腿迈出的同时,它也会相应地进行抬伸,具体实现情况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任务的实现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来控制机器人的四条腿以及几个传感器的共同工作,并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来完成的。如图一中所示,让机器人爬过了斜坡之后,就先进行扫描,如果发现有目标出现在它的视野之内,它就会寻着目标前进。如果没有发现目标,机器人会原地转弯并搜寻在它视野之外的目标。由于目

轮式移动机器人课程设计

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海洋港口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轮式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也是进一步扩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广泛开展了对机器人移动功能的研制和开发,为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不同要求而开发出各种移动机构。其中全方位轮可以实现高精确定位、原地调整姿态和二维平面上任意连续轨迹的运动,具有一般的轮式移动机构无法取代的独特特性,对于研究移动机器人的自由行走具有重要愈义。 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技术较为成熟的麦克纳姆全方位轮的运动原理结构,分析了由四个麦克纳姆轮全方位轮组成的全向移动机构的运动协调原理。并将其运用到轮腿复合式的机器人身上,使机器人移动能力更强。设计的主要方面包括(1)移动方式的选择;(2)机器人结构的设计;(3)机器人移动原理的分析;(4)对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 关键词: 轮式移动机器人,轮腿复合式,四足

目录 摘要 (1) 1 移动机器人技术发展概况 (1) 1.1 机器人研究意义及应用领域 (1) 1.1.1 机器人的研究意义 (1) 1.1.2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 (2) 1.2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概况 (2) 1.2.1 移动机器人的国内发展概况 (3) 1.2.2 移动机器人的国外发展概况 (4) 2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7) 2.1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结构 (7) 2.1.1移动方式的选择 (7) 2.1.2机器人移动原理构想 (8) 2.1.3机器人轮子的选择 (9) 2.1.4机器人腿部结构的设计 (10) 2.2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结构 (11) 3 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12) 3.1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与配置 (12) 3.1.1 驱动电机的选型 (12)

基于单片机的四足机器人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深圳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开/闭卷开卷A/B卷N/A 课程编号1303270001 1303270002 课程名称EDA技术与实践(2)学分2.0 命题人(签字) 审题人(签字) 2015 年10 月20 日 设计考试题目:完成一个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设计项目 基本要求:2-3位同学一组,完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或是一个集成系统设计项目。 规格说明: 1.题目自定。 1)集成电路设计项目 i.若为IC设计项目需要完成IC设计的版图。 ii.若采用FPGA实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需要进行下板测试。 2)集成系统设计项目,需使用FPGA开发板或嵌入式开发板,完成一个完整的集成 系统作品。 3)作品需要课堂现场演示,最后提交报告,每个小组单独一份报告,但需阐述各个 成员的工作。 2.评分标准:

2015年第二学期,建议作品内容: 完成一个行走机器人,基本要求 o2-8只脚 o能行走 o可以用单片机,嵌入式,FPGA方案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能够走动的机器人来增加对动手能力,和对硬件电路设计的能力,增强软件流程设计的能力和对设计流程实现电路功能的能力,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对电子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仪器和工具: 本设计是设计一个能走动的机器人,使用到的仪器和工具分别有:sg90舵机12个、四脚机器人支架一副、单片机最小系统一个、电容电阻若干、波动开关一个、超声遥控模块一对、杜邦线若干、充电宝一个。 三、设计原理: 本次设计的机器人是通过51单片机控制器来控制整个电路的。其中,舵机的控制是通过产生一个周期为20毫秒的高电平带宽在0.5到2.5ms之间的pwm信号来控制。12路Pwm信号由单片机的定时器来产生。51单片机产生12路pwm信号的原理是:以20毫秒为周期,把这20毫秒分割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河工大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学号: 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指导者:张副教授 评阅者: 2013年 5月 29日

目次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原则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的总体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机器人机械结构及传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各关节最大负载转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机器人驱动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驱动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带传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各参数设计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带型选择及带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工作装置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轴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足爬行机器人控制研究

第7卷第1期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V d.7No.l 2017 年 2 月Intelligent Computer and Applications Feb.2〇17 四足爬行机器人控制研究 韩飞,吴宝春,陈益,王志远,李志刚 (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四足爬行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上位机控制界面和下位机控制单元组 成。上位机通过Java语言编写调试控制界面,与下位机通过串口进行通信,下位机采用STM32作为核心控制器,接收上位机的相 关控制信息,通过控制舵机控制器,实现四足爬行机器人的行走控制。 关键词:四足爬行机器人;STM32;舵机控制器;Java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7)01-0117-03 Control research on quadruped robot HAN Fei,WU Baochun,CHEN Yi,WANG Zhiyuan,LI Zhig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Dalian Minzu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a quadruped robo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system.The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master computer with control interface and a slave computer.The control interface installed on the master computer is written and debugged in Java language.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ster and slave computers uses their series.The slave computer adopts STM32 as the core controller,which receives the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the master computer and realizes the walking control of a quadruped robot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servo controller. Keywords:quadruped robot;STM32; servo controller;Java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类对机器人的研 究与应用也日趋广泛。近年来,各类新型仿人机器人、仿生机器 人已然陆续研发问世,并逐渐进入诸多领域。与众多款型机器人 相比,四足仿生机器人是具备爬行动物外形、并可发挥强大行动 能力的机器人,采用爬行的方式提供自主行走,通过自身内部协 调处理实现一些简单的动作。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四足机器人具 有独特鲜明优势,可通过多足的机械结构交互配合,从而完成以 探索和采集作为主要设定目的的综合任务。因此,研究爬行机器 人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课题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系统分析四足爬行机器人结构组成以及设计行 走控制方法,结合Java语言编写上位机调试界面,通过串口 与下位机STM32核心控制器进行通信,核心控制器采用串口 通信方式将运动控制信号实时传递给舵机驱动器控制机器人 舵机状态,从而实现对爬行机器人行走的简单控制。 1四足爬行机器人简介 本文所研究的四足爬行机器人机械结构采用成品套件, 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612026055, XA201611276);大连民族大学2016年“太阳鸟”学生科研项目 资助。 作者简介:韩飞(1995-),男,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移动机 器人控制。 收稿日期:2016-12-13具有12个舵机,每条腿上安装3个舵机,分布在爬行机器人 的各个关节;在安装舵机前首先进行舵机状态复位,舵机复位 后保证舵机左右或前后摆动的幅度均匀,避免舵机在调试过 程一个方向无法摆动或者堵转而烧坏舵机。系统控制器采用 STM32核心板安装在机器人背部,舵机控制器装在机器人身 体下部,电池装在夹缝中。爬行机器人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爬行机器人整体结构图 Fig. 1 Structure of the quadruped robot 2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研究的爬行机器人控制系统主要由上位机控制界面 和下位机控制单元组成,上位机控制界面采用Java语言编 写,通过串口与下位机通信。下位机控制单元采用STM32作 为核心控制器,这是由意法半导体公司重点生产的基于超低 功耗的ARMCortex-M3处理器内核,因其一流的外设配备、低 功耗、最大集成度的特点,满足了用户对高性能、低功耗、低成 本和经济实用的要求。在此,则给出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 2所示 。

四足机器人行走运动平台结构设计【开题报告】v6.0

附件 B: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1课题研究背景目前,机器人的移动主要是轮式、履带式、步行、爬行、蠕动等。然而,地球上大多数的地面都是崎岖的,不能为传统的轮式或履带式到达,而自然界的很多动物却可以在这些地面行走自如、跨越障碍。它们经历了自然界数百万年间的选择,已经进化出适应各种环境的生理特征,给了研究人员很大的启发。步行是大多哺乳动物的移动方式,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灵活的进入相对狭小的空间,可以自由跨越障碍、上下台阶等等。以此,研究步行机器人有着较强的实际意义。现在的步行机器人的足数分别为单足、二足、四足、六足等等。足的数目多时,机器人比较适合重载和慢速运动;二足或者四足机构的机构相对简单,更加灵活。与二足相比,四足机器人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能更好,在抢险救灾、探险、娱乐及军事等多个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工作也备受重视[1]。 2005 年,Boston Dynamics 公司首次公开了其历经十余载研究而成的仿生四足机器人Big Dog[2],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全球公众的热议。Big Dog 灵活的机动性、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以及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成为当今各国四足机器人研究的典型代表。尽管如此,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四足动物的体型结构和运动方式产生了以载重-适应性和高速-灵活性两大功能异化的分支[3]。Big Dog 则是环境适应能力和运动稳定性方面世界最高水平,然而,对高速运动方面的四足机器人却鲜见研究。高速运动的哺乳动物(尤其是猎豹)以独特的骨骼结构、步态特征、高效的能量转化效率成了仿生四足机器人高速灵活性研究的新方向。在DARPA 的M3 计划支持下4,Boston Dynamics 公司和MIT 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均进行了仿猎豹式机器人的研究,并推出了两款样机。尤其Boston Dynamics 公司的机器人还一举打破了足式机器人奔跑的纪录,达46km/h,使仿猎豹机器人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1.2四足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899 年,Muybridge 最早借助影像设备,进行了有关家猫、狗、骆驼和马等动物的高速运动研究。然而之后的一个世纪人们对四足机器人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静稳定步态行走的水平上。从早期的GE 四足电控步行车[5](图1.1)到具有脊柱环节的BISAM 机器人[6](图1.2),这些机器人在任

机器人设计论文

绿化植树机器人设计 摘要: 这个机器人是针对大量绿色植树而设计的,利用机械四足作为其活动方式,机器人通过视频识别系统在有限范围内对地形与植被作出判断,然后通过自动行走系统移动到目标地点前面,再通过机械手取出携带的植物幼苗,通过这个可以360度旋转的机械臂进行种植工作,机械臂可以进行种植、培土、等工作。种植完成后还将用一层可分解的塑料薄膜覆盖植物幼苗,保证其在能够自行成长前的安全。 关键词: 绿化植树、四足行走、山坡作业、视频识别、机械臂操作 设计背景: 地球现在正面临着绿色植被在不断减少的危机,而人类也因为这样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大量植树还原绿色植被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是依靠人力去做的话,效率始终不够高。所以在这里我想设计一个专门用于大作业量的绿化植树机器人。 设计思路: 这个机器人,是需要面对山坡这样的陡峭地形的,由于特殊的使用环境,机器人的活动方式要求能够灵活的应对颠簸不平的土地,机械四足需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地势调整四足的高度,确保平稳的行走,这种活动方式才能使机器人轻松到达山崖大部分位置。移动起来必须十分的轻巧,以避免对其他植物的伤害。由于这个机器人对视频识别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当发现有杂草或者有害植物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高温蒸汽将其杀死,来保证种植的植物幼苗的生长。360度旋转的机械臂可以保证种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详细具体设计方案: 一.整体结构: 1.整个机器人分成上下两大部分,上部分是机械手臂,主要实现机器人的整个种植 操作,下部是机器人的机身和四足,包括:植物幼苗存放仓、红外线距离测量 仪、摄像头、电脑处理系统。 2.机器人是通过电力驱动的,所以必须携带储电池,也是安装在机身。 二.中央处理系统: 机器人的机身将安装一个中央处理系统,作为机器人的大脑,它主要调节机器人三 大系统:机械四足行走系统、机器人视觉系统、机械臂控制系统。中央处理系统要 接收和分析红外线距离测量仪、摄像头、机械臂传感器等反馈信息,以及控制四足 的行进系统、机械臂操作等。 三.机械四足行走系统: 1.机械四足的形状: 一开始的时候,我曾经很困惑于如何把握行走稳定与行走速度之间的平衡,后来设 想出仿人类四肢的关节加上圆形的脚盘这个方案,总体感觉可以满足行走的需要。 2.如何实现行进: 参考了机械小狗的设计,将机械四足连接在机器人的中央处理系统而成为一个整 体,接受中央处理系统的控制。每次改变一个机械足的位置,实现整个机器人的行

国内外四足机器人发展及普及

摘要:对四足机器人研究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做了介绍,列举出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及其主要研究成果,对四足机器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展望了四足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四足机器人;研究与应用;历史与现状;难点与热点;发展趋势 1. 引言 移动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由现代车辆技术延伸发展成轮式移动机器人(包括履带式);二是基于仿生技术的运动仿生机器人。运动仿生机器人按移动方式分为足式移动、蠕动、蛇行、游动及扑翼飞行等形式,其中足式机器人是研究最多的一类运动仿生机器人。 自然环境中有约50%的地形,轮式或履带式车辆到达不了,而这些地方如森林,草地湿地,山林地等地域中拥有巨大的资源,要探测和利用且要尽可能少的破坏环境,足式机器人以其固有的移动优势成为野外探测工作的首选,另外,如海底和极地的科学考察和探索,足式机器人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足式机器人的研究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现研制成功的足式机器人有1足,2足,4足,6足,8足等系列,大于8足的研究很少。 曾长期作为人类主要交通工具的马,牛,驴,骆驼等四足动物因其优越的野外行走能力和负载能力自然是人们研究足式机器人的重点仿生对象。因而四足机器人在足式机器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长期从事足式机器人研究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広濑茂男等学者认为:从稳定性和控制难易程度及制造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四足机是最佳的足式机器人形式[1],四足机器人的研究深具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2. 国内外四足机器人研究历史与现状 四足机器人的研究可分为早期探索和现代自主机器人研究两个阶段。 2.1 四足机器的早期探索 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以及国外十九世纪由Rygg设计的“机械马”,是人类对足式行走行机器的早期探索。而Muybridge在1899年用连续摄影的方法研究动物的行走步态,则是人们研究足式机器人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机器人进入了以机械和液压控制实现运动的发展阶段。美国学者Shigley(1960)和Baldwin(1966)都使用凸轮连杆机构设计了机动的步行车[2]。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Mosher于1968年设计的四足车“Walking Truck” [3](图1)。 图1 Walking truck 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广泛研究和应用,真正进入了具有自主行为的现代足式机器人的广泛研究阶段。

四足机器人方案设计书

大学“海特杯”第十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四足机器人”设计方案书

“四足机器人”设计理论方案 自从人类发明机器人以来,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日渐走入我们的生活。仿照生物的各种功能而发明的各种机器人越来越多。作为移动机器平台,步行机器人与轮式机器人相比较最大的优点就是步行机器人对行走路面的要求很低,它可以跨越障碍物,走过沙地、沼泽等特殊路面,用于工程探险勘测或军事侦察等人类无法完成的或危险的工作;也可开发成娱乐机器人玩具或家用服务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在整个步行机器中占有很大大比重,因此对仿生四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在选择设计题目时,我们选择了“四足机器人”,作为我们这次比赛的参赛作品。 一.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趋于自动化、高效化、和人性化发展,具有高性能的机器人已经被人们运用在多种领域里。特别是它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在一些危险领域里完成工作。 科技来源于生活,生活可以为科技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基于此,我们在构思机器人的时候想到了动物,在仔细观察了猫.狗等之后我们找到了制作我们机器人的灵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学习小动物的走路呢,于是我们有了我们机器人行走原理的灵感。 为了使我们所设计的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体现出特种机器人的性能及其运动机构的全面性,我们在构思机器人的同时也为它设计了一些任务: 1. 自动寻找地上的目标物。 2. 用机械手拾起地上的目标物。 3.把目标物放入回收箱中。 4. 能爬斜坡。 图一 如图一中虚线所示的机器人的行走路线,机器人爬过斜坡后就开始搜寻目

标物体,当它发现目标出现在它的感应围时,它将自动走向目标,同时由于相关的感应器帮助,它将自动走进障碍物中取出物体。 二.原理方案的实现和传动方案的设计: 机器人初步整体构思如上的图二和图三,四只腿分别各有一个电机控制它的转动,用一个电机驱动两条腿的抬伸。根据每只腿的迈步先后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在机器人腿迈出的同时,它也会相应地进行抬伸,具体实现情况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图二 图三 机器人初步整体构思如上的图二和图三,四只腿分别各有一个电机控制它的转动,用一个电机驱动两条腿的抬伸。根据每只腿的迈步先后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在机器人腿迈出的同时,它也会相应地进行抬伸,具体实现情况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任务的实现主要是利用单片机来控制机器人的四条腿以及几个传感器的共同工作,并通过它们的协调工作来完成的。如图一中所示,让机器人爬过了斜坡之后,就先进行扫描,如果发现有目标出现在它的视野之,它就会寻着目标前进。如果没有发现目标,机器人会原地转弯并搜寻在它视野之外的目标。由于目标物

基于51单片机的四足机器人

深圳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开/闭卷开卷A/B卷N/A 课程编号1303270001 1303270002 课程名称EDA技术与实践(2)学分2.0 命题人(签字) 审题人(签字) 2015 年10 月20 日 设计考试题目:完成一个集成电路或集成系统设计项目 基本要求:2-3位同学一组,完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设计项目或是一个集成系统设计项目。 规格说明: 1.题目自定。 1)集成电路设计项目 i.若为IC设计项目需要完成IC设计的版图。 ii.若采用FPGA实现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需要进行下板测试。 2)集成系统设计项目,需使用FPGA开发板或嵌入式开发板,完成一个完整的集成 系统作品。 3)作品需要课堂现场演示,最后提交报告,每个小组单独一份报告,但需阐述各个 成员的工作。 2.评分标准:

2015年第二学期,建议作品内容: 完成一个行走机器人,基本要求 o2-8只脚 o能行走 o可以用单片机,嵌入式,FPGA方案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一个能够走动的机器人来增加对动手能力,和对硬件电路设计的能力,增强软件流程设计的能力和对设计流程实现电路功能的能力,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对电子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仪器和工具: 本设计是设计一个能走动的机器人,使用到的仪器和工具分别有:sg90舵机12个、四脚机器人支架一副、单片机最小系统一个、电容电阻若干、波动开关一个、超声遥控模块一对、杜邦线若干、充电宝一个。 三、设计原理: 本次设计的机器人是通过51单片机控制器来控制整个电路的。其中,舵机的控制是通过产生一个周期为20毫秒的高电平带宽在0.5到2.5ms之间的pwm信号来控制。12路Pwm信号由单片机的定时器来产生。51单片机产生12路pwm信号的原理是:以20毫秒为周期,把这20毫秒分割成8个2.5ms,因为,每个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间最多为2.5ms,然后在前六个2.5ms中分别输出两个pwm信号的高电平,例如,在第一个2.5ms中输出第一个和第二个pwm信号的高电平时,首先开始时,把信号S1、S2都置1,然后比较两个高电平时间,先定时时间短的高电平时间,把高电平时间短的那个信号置0,再定时两个高电平时间差,到时把高电平时间长的按个信号置0,然后,定时(2.5-较长那个高电平时间),在第二个 2.5ms开始时,把S3、S4置1,接下来和上面S1、S2一样,以此类推, 在六个2.5ms 中输出12路pwm信号来控制舵机。原理图如图1. 通过超声模块来控制机器人前进、后退、向前的左转、向前的右转、向后的左转、向后的右转几个动作。

四足行走机构说明书

四足行走机构说明书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2014-2015第 2 学期 姓名:何燕飞、郑义、陈斌、周鹏、陈海云 班级:机越一班 指导教师:李军方轶琉 成绩: 日期:2015 年 6 月 4 日 仿生四足行走机器人行走机构的研究 摘要 马相对于其它四足哺乳动物来说,躯体较大,四肢骨骼坚实有力,其运行步态稳健轻快,能在地面、坡地和凸凹不平的地表上自由灵活的快速行走,且可远距离行走。因此,本课题研究了马在平地的步态运动方式,根据马步态设计的仿马四足行走机构为解决:在凹凸不平的路况上抢险救灾物资和装备的运输问题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课题以马为研究对象,对其有障碍路况行走步态方式进行了研究。马型四足行走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是一组非线性方程,没有通用的解法,通常很难求得运动学方程解的解析表达式。采用几何解法,把空间几何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平面几何问题,这样,不用建立运动学方程,而直接应用平面几何的方法进行运动轨迹规划,给出各个关节角给定量的计算方法。本课题在分析总结了马的生理特性、运动步法和步态特点的基础上,从结构仿生角度出发,研究了行走机构的设计方案、运动原理、运动特点,确定了仿马四足行走机构,并应用 CATIA 软件建立了单腿和整机的三维模型。 关键词:马型四足行走机构、腿部结构、运动轨迹规划、三维建模

The bionic quadruped walking robot mechanism research ABSTRACT Comparing with other four feet mammals, Horses have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the bigger body, the stronger and the vibranter limb bones, long distance walking, so the horses can walk flexibly on the bumpy ground, the sloping fields, the mountains and the steep cliffs. Therefore, the motion pattern of goats gait on the upslope and downslope were researched. According to the horse gait, the bionic horse sloping walking mechanism was design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sloping walking problems of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which will have far-reaching effects on the design of the bionic mechanism. Horses were used as research object in the topic, and the sloping walking gait style was kinematics equation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of horse type four legs walking robot have not been universal solutions. It is difficult to resolving express of robot kinematics geometrical method which space geometry problem is turned to some plane geometry problem is trajectory plan of motion can be made directly by plane geometrical method and kinematics equations need not set more method of calculation For Each Join Tangle Is simulation is researched for robot kinematics solutions and inverse of the design method is verified by virtue of experiment. KEY WORDS:Horse quadruped walking mechanism, the structure of the legs, trajectory planning,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目录

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16145794.html, 四足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作者:王丽君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18期 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发明的步行机器人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步行机器人属于一种集仿生学、机械工程学以及控制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一项研究实体,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飞翔性以及结构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在四足机器人的研究过程中,姿态结构的不稳定以及产生稳定步行的运动已经成为了必须解决的动态平衡问题。本文首先对四足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现有的步行机器人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四足;步行机器人;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在现阶段中,机器人的主要的移动方式包括轮式、履带式和足式,其中采用轮式和履带式的机器人在穿越障碍的能力方面是相对较弱的,因此运动方面的灵活性也就不能进行充分地展示。在此基础上,四足机器人的步行腿就可以具有多个自由度的特点,在落足点方面是比较分散的,因此可以在足尖点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进行灵活调整行走的步态,在穿越障碍和规避障碍的能力方面是相对较强的。 一、四足机器人的本体结构设计 1.机构模型的建立和简化 在四足哺乳动物中,腿部是由5个部分来共同组成的,利用和躯干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对腿部的控制,从而完成行走的活动,在每一个关节当中都拥有1~3个之间的自由度,可以使其在运动的时候进行灵活和敏捷地运行。在机械的控制和复杂方面,要想完全模仿四足生物来进行机器人的行走,是有一定程度的难度的。只能在保证机器人可以灵活运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机械控制的复杂程度。四足机器人由步行腿和侧摆、大腿和小腿3个部分构成,躯体和侧摆、侧摆和大腿、大腿和小腿之间由于需要转动进而形成关节的连接,在每一个关节处都需要有一个自由度。 2.自由度的确定 四足机器人在进行的过程中,步行腿的运行可以分为两种状态,分别是摆动状态和支撑状态。在进行摆动状态的时候,步行腿就和连杆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在串联基础上的空间开链式的结构,此时的步行腿的自由度和关节数量是一致的。在支撑状态中,地面就成为了并联机构的机架,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和地面组成的一种球关节的状态。

四足爬行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1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四足爬行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系(部):机械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04 学生姓名:高翔 指导教师:谢宝玲 开题时间:2013年10 月25 日

1.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大学即将结束时充分的运用所学到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加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融会贯通,毕业前的一种自我评估锻炼。设计出一款比较实用的四足爬行机器人。 设计意义 (1)在设计四足爬行机器人的过程中,学会查阅资料,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充分发挥了机械设计的专业知识的运用。[1] (2)对机构的设计和研究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和运用,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 (3)设计出了一种实用的四足爬行机器人,学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能力。[4] 2. 国内、外现状况及发展趋势 2.1国内发展状况 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在在国内,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机器人技术在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长期以来推进机器人技术以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人技术发展高新产业。目前,政府正在使用各种办法加大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市场中占据的份额,并提供优惠措施鼓励更多企业使用机器人及技术以提升技术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中采用了工业机器人,各种机器人生产厂家的销售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根据我国海关统计,最近4年来许多企业在华的销售量甚至是前面十几年销售量的几倍,年平均增长率超过40%。200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海关进出口数量不过是3774台,国内生产数量约700台左右。2004年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万台左右,数量和金额相对于2001年都增长了两倍。200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了1400台,产值突破8亿元人民币。进口机器人数量超过9000台,其中多功能机器人约1700台,简易机器人7500台,进口额约25亿美元。德国CLOOS公司在华焊接机器人销售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学号: 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指导者:副教授 评阅者:

目次 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原则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四足仿生移动机器人的总体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机器人机械结构及传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各关节最大负载转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机器人驱动方案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驱动电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带传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各参数设计及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带型选择及带轮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工作装置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轴的强度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轴承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