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章心理学品德

第七章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
1、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倾向。
2、态度: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内部状态,态度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3、品德的心理结构: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体。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
(一)道德认识,亦称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的观念、命题、规则等。
(二)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苏霍姆林斯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
(三)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认识的能动作用,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是支配行为的力量。
(四)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4、品德与道德、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一、品德与道德关系:品德与道德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品德和道德有密切联系。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而个体的品德也可以转化为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道德在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就是品德。品德作为性格的一个侧面,它是个体那些与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有关的态度或价值观不断内化的结果;当然,品德与道德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于调节人际关系起着很重要作用,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其发生、发展服从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是一种个心理现象,属于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依附于具体存在的个人,既受制于社会的发展规律,又服从于个体的发展规律,它是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品德与态度的关系:通过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态度的定义也适合品德。二者的区别是一致的,但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所涉及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对称为品德。比如,我们经常说某人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的品德不良。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在其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因价值,

人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即注意,如学愿意听各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反应”即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先进人物的学习活动;“评价”,即按照价值标准行动后获得满意感或愉快感,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某种价值。“组织”,即价值标准的组织,判断各种不同价值标准间的联系,克服其间的矛盾和冲突;“性格化”,即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之内,使之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总之,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一般不对两者严格区分。
5、品德的形成: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包括舆论和教育在内的各种渠道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传递给年青一代的过程,是学生在不同群体中,通过自己的实践主动接受并掌握这些规范,形成道德习惯的过程。它是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辩证统一发展的过程。
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和改变品德形成的三了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顺从阶段,指个人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执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认同阶段,是自己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内化阶段,指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
7、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理论受康德哲学影响。康德假定在人类行为中有天赋的道德因素: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和绝对真理。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有一个有序列的、合逻辑的模式。它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实行的;第二,权威阶段(6-8岁)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第三,可逆性阶段(8—10岁)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做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第四,公正阶段(11—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该理论认为: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道德判断能力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判断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人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二)应用道德两难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时

,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方法以。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道德两难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道德性质,以研究被试的道德判断原则和道德判断水平。(三)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模式: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杰为准则;习俗水平(9—15岁),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它也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它也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
(二)道德发展的社会学习论
是由班杜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后来他又把这个理论称之为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与个人、环境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分析这三个因素时不能把某个因素放在其他两个因素之上,尽管在某些特定情境中,某个因素可能起着支配性的作用,但一般而言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班杜拉把他的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班杜拉同时也指出,交互性并不意味着这种影响的双边具有同等的强度,它们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 班杜拉在回答个体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习得一种新的社会行为时,提出观察学习(在观察学习中有三个最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机制:替代过程(即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和为过程)、认知过程(“认知”是指使用符号和预见结果的确能力)、自我调节过程(指个体依据自己的内部准则和对自己行为所做的自我评价来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榜样和示范(榜样的条件有:要具有吸引人的特征;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点,成人榜样不如同龄人的榜样影响大;示范行为要具有可行性,榜样的行为要求如果太高或行为出现的几率太少会影响学习结果;榜样的行为要具有感染力,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强化作用(指在学习过程中当个体的行为表现正确时给予奖励,或当他的行为表现出错误时给予处罚的过程。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强化可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我强化。直接强化就是对学习者的奖惩;替代强化是指对榜样进行奖罚;自我强化是学习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等理论。
(三)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艾里克森。该理论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主张品德或道德是人格的一部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也是其品德发展过程。它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发和发展中的作用,把注意力放在人自己和社会上,并强调人格特征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整个一生中都在发生着变化,儿童早期的失败以后的成功中得到补救,这样就为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希望。
艾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与弗洛伊德的阶段划分是一致的,后三个阶段是艾里克森独创的。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0-1岁)艾里克森认为,信任感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基础,这种信任感是在出生的头两年发展起来的;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1-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许多事情喜欢自己动手,不愿他人干预;3、主动对内疚阶段(4-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协调,语言更为生动,想象更为丰富;4、勤奋对自卑阶段(6-11岁)学习成为这一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卷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便开始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包括认同和自居作用。6、亲密对孤独阶段(20-24岁)个体在成年早期,往往十分关注镜像自我,关注印象管理,关注自身的前途和发展。7、繁殖与停滞阶段(25-65岁)在这里,繁殖不仅指生育后代,还包括通过活动创造事物和思想,当然以前者为主。8、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65岁以后)。
8、小学生品德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在道德现象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本质的理解;第二,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第三,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品德心理研究表明,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

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较化为内部的需要。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体会到纪律要求并遵守,但尚未形成自觉纪律,三是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
9、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晓之以理,提高认识:1、价值澄清2、恰当地运用单面论据和双面论据3、小组道德讨论4、集体规定(二)动之以情,引起共鸣:1、情感感染,以情育情2、情境引发,以境育情3、引导理解,以知育情4、舆论强化,以群促情(三)导之以行,落实行动:1、激发愿望2、组织训练3、自我强化4、适当的奖励与惩罚5、树立榜样,促成迁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