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第32卷 第3期北京体育大学学报V ol.32 N o.3 2009年3月Journal of Beijing S port University Mar.2009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褚跃德,靳文豪,王英春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各种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结果

表明:1)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其次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2)男大学生的乐

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健

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他们的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

相关。

关键词:锻炼;锻炼动机;锻炼坚持性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1007-3612(2009)03-0085-03

R elationship betw een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Motiv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and Sticking Exercise

CH U Y ue2de,J I N Wen2hao,W ANG Y ing2chun

(Beijing S 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amine sexual disparity in college students’exercise m otivation and the relation2

ship between their exercise m otivation and exercise sticking by questionnaire.C onclusion:1)C ollege students’health m o2

tivation is the strongest,Enjoyment and com petence are stronger,s ocial and appearance are the weakest;2)S 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enjoyment and com petence m otivation;3)S ignificant corre2

l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enjoyment,com petence,health and sticking exercise.N 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re found be2

tween s ocial,appearance and sticking exercise.

K ey w ords:exercise;exercise m otivation;sticking exercise

大众健身是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之一[1],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领域的心理学研究逐渐增多。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丰富,而锻炼动机就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2-5]。锻炼动机是指推动个体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它直接决定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强度、频率和效果[4]。

对锻炼动机问题的较系统研究可以追溯到1968年,盖拉尔德?肯雍首先提出了一个解释身体活动原因的理论模型[6],之后Becker等1977年提出了健康信念模型(H BM)。自我决定理论是Deci和Ryan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7],它是一种内部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调节越接近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人们的锻炼意向就越高,参与锻炼的时间就越长,因为锻炼意向中包含着很强的自我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情感成分[8]。

已有研究表明,锻炼动机具有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和社会文化差异。总的来说,男性锻炼动机强度高于女性。综观国内外的锻炼动机研究,结果存在很多的不一致。多项研究[9,10]指出,这可能是因为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研究水平较低和自变量太广泛、差异源太多造成的。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如除了存在性别差异,是否还有其它差异,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有什么关系。如果能够研究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异同,并且得出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够为男女大学生的锻炼提供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锻炼效益。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

1)男、女大学生的锻炼动机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社交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强度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的两者在健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呈正相关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南地区两高校的321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125名,女大学生196名,年龄为17~25岁,平均年龄为20.8岁,标准差为1.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Frederick和Ryan[11]修订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量表。该量表共有30个题目,包括5类动机,即乐趣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觉得它有趣、好玩、刺激,可以使自己感到快乐)、能力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因为希望获得新的技能和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外貌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健康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获得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和社交动机(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

量表采用Likert7级量度,从“没有这种动机和想法”到“这种动机非常强烈”。陈善平等(2006)[12]对该量表进行了

投稿日期:2008-06-11

作者简介:褚跃德,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通讯作者:王英春。

修订,结果表明,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α值为0.922,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10~0.910之间。

本研究对该量表做了内部一致性的检验,结果如下: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值分别为0.921、0.859、0.826、01782、0.764和0.773,都超过了Nunnally[13]认为的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值0.70。

在量表施测的同时,本研究还同时测量了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和锻炼持续时间。

1.2.2 研究过程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451份,回收399份,回收率88.5%,剔除极端数据和空白问卷等无效问卷78份,最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是321份。

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大学生的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锻炼动机顺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健康动机(F(1,320)=2.08,p>0.05)、社交动机(F(1,320) =0.80,p>0.05)和外貌动机(F(1,320)=0.09,p>0.05)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乐趣动机(F(1,320)=5.10,p<0.05)和能力动机(F(1,320)=4.90,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对男、女大学生的动机排序分别进行HS D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显著强于其他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且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无显著差异,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无显著差异;女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显著强于其他动机,乐趣动机显著强于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但与能力动机无显著差异,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外貌动机,但与社交动机无显著差异,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无显著差异(见表2和表3)。归纳起来,男、女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次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

表1 大学生在锻炼动机各维度上的得分(M±SD)

锻炼动机男大学生(n=125)女大学生(n=196)F

乐趣动机 4.40±1.54 4.02±1.44 5.103

能力动机 4.13±1.51 3.72±1.65 4.903

外貌动机 3.00±1.52 3.05±1.370.09

健康动机 5.25±1.33 5.03±1.35 2.08

社交动机 3.32±1.44 3.36±1.320.80

注:3p<0.05,33p<0.01,以下各表同。

表2 男大学生锻炼动机顺序差异的真实显著性检验(M-M)

12345

1乐趣动机———

2能力动机-0.27———

3外貌动机-1.413-1.133———

4健康动机0.853 1.123 2.253———

5社交动机-1.183-0.9130.233-2.033———

表3 女大学生锻炼动机顺序差异的真实显著性检验(M-M)

12345

1乐趣动机———

2能力动机-0.30———

3外貌动机-0.983-0.683———

4健康动机 1.013 1.313 1.993———

5社交动机-0.663-0.360.32-1.673———

2.2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锻炼坚持性是指个体长期坚持锻炼的时间,即个体连续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的持续时间。本研究计算了锻炼动机和锻炼坚持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显著相关,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

表4 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相关

锻炼动机锻炼坚持性

乐趣动机0.2533

能力动机0.2733

外貌动机0.04

健康动机0.2133

社交动机0.06

2.3 讨论 从表1的结果看,本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较为一致[14,15]。锻炼动机的排序依次为健康动机、乐趣动机、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总体来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是以健康动机为第一位的。

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多年的体育教育和舆论的宣传,无论男、女大学生都认识到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健康的功能,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在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上表现出男大学生的动机强度显著高于女大学生的动机强度的性别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男大学生更能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乐趣,更能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更想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己、证明自己,喜欢与其他人比较。而女大学生将锻炼的目标定向于锻炼的效果,很少去体验锻炼的乐趣,而且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求女性文静,不张扬,从而影响到她们的能力动机。童建民等[16]认为,大学男生对于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竞争欲望的满足程度都显著高于大学女生。男生比较注重体育锻炼中对异性的吸引,通过体育锻炼展示自己的特长,体育场地周围异性的观看可以强化男生进行锻炼的愿望,而女生对于异性是否观看的关注程度不如男生,不像男生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的强大和力量[15]。这些因素都可能使得大学男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强于女生。按照本研究的定义,外貌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社交动机是指参加身体锻炼活动是为了和朋友相处或结交新朋友。可能只有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控制体重、改善体型和外表,而能够坚持长期锻炼的大学生没有多少,所以大学生的外貌动机不强,大学生结交朋友更多地可能在饭局、舞会、网络上,较少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交功能,导致他们的社交动机不强。

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和健康动机与锻炼持续时间相关显著,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锻炼时间相关不显著。这暗示我们,大学生的锻炼时间与追求身体健康、追求乐趣和展示自身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傅遐龄等[17]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特别是那些体型适中的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多认为自己属于健康人群,眼下还不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维持自己的体型。身体比例匀称、苗条的女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保持和改善自己形体的动机最弱。大学生们为了维持朋友关系或结交朋友更可能愿意在饭桌上而不是在体育锻炼中。因此,大学生的外貌动机和社交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没有显著相关,但从相关系数也可以看出,三种动机与坚持性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这暗示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锻炼坚持性,仅仅提高动机是不够的。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证实了研究假设,即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两者在健康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下转第97页)

?

6

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32卷

至是逆反心理。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对学生的道德评价最终落实在知与不知的标准上,而不是要解决做与不做的问题。奥林匹克教育中的公民道德教育不采用“说教”方式,而是“体验”方式。重点不是“知”,而是“做”,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名目繁多,形式各异的活动,使学生从“做”中学。如“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绿色”教育活动,“志愿”精神教育活动等等,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实践,学生不仅解决了知的问题,而且也明白为什么做,怎么做的问题,逐渐将公民道德教育的内涵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其人格的组成部分。“体验”式的奥林匹克教育,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4.3 奥林匹克教育促进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和谐发展 中小学的社区化发展始终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家长究竟能否以及应以何种方式参与学校的教育,目前依然是个没有结论的议题。但奥林匹克教育把这个问题从理论研讨直接提升到了实践操作的水平———家长直接参与了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设计,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直接开进了社区,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旨在维护环境、教育孩子的各种公益活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协作使双方受益。一方面,教育的改革促使学校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充分体现其大众性、开放性的特征,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如果没有学校的参与,在根本上来说就是一句空话。学习型社区要有知识、要有学习的氛围、要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的支持,而拥有这些资源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是学校。可见,通过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进社区活动,促使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关系和谐发展。

4.4 奥林匹克教育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级管理模式,要求以国家课程为指导,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充分挖掘自身的课程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文化特色,如一六九中学的传统民族体育———陀螺、羊坊店中心小学的“模拟奥运会”、灯市口小学的“特色阳光体育活动”、庙城学校的“独轮车”、北京四中的“模拟联合国”、花家地实验小学的“小小奥组委”、劲松中学的“做最好的我”、芳草地小学的“国际交流”等,示范校将奥林匹克教育与本校传统相结合,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并促进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同时,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尤其是“同心结”交流活动,大大加速了首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升北京学校的国际影响。

5 结 语

虽然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但其结果却同样精彩,说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在于软件,而不是硬件,这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模式”。诚然,在实践中摸索,不可能事事顺利,其中也伴随着一些教训、遗憾,同样值得人们尤其是参与其中的人久久回味、思考。

参考文献:

[1]任海.奥林匹克运动(序)[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15

-18.

[3]耿申.奥运带来了志愿精神[N].现代教育报———奥林匹克教育专

刊,2008-05-06.

[4]高嵘.“示范”成效显著借鉴经验丰富———示范校的奥林匹克教育

效果的调查研究[N].现代教育报———奥林匹克教育专刊,2008-9-25.

(上接第86页)

但是男大学生的社交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社交动机和女大学生的外貌动机显著强于男大学生的外貌动机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大学生的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成正相关关系这一假设也得到部分验证。

3 结 论

1)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次之,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

2)男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1]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5,11-13.

[2]李薇.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5,17(1):115-117.

[3]解缤,郭秦岭,王长生.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主体评述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27-329.[4]李佑发,魏高峡,陆亨伯.21世纪初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与

发展趋势[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14-18. [5]王长生,王智.21世纪初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研究发展格局

及趋向的思考———第七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大会研究现状剖析[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3,20(4):110-114.

[6]毛志雄,张力为.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

20(2):35.

[7]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发展———自我决定

论[J].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8]龚高昌,孙宁.体育锻炼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

(3):54-58.

[9]姒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1):62-64.

[10]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

学院学报,1999,11(3):42-47.

[11]Ryan R M,Frederick C M.Intrinsic M otivation and Exercise Adheren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S port psychology,1997,28(4):335-354. [12]陈善平,阎振龙,谭宏彦.锻炼动机量表中文版MPAM-R的信度

和效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52-54.

[13]Nunnally J C.Psychometric theory(2nd ed)[M].New Y ork:M cG raw

Hill.

[14]朱菊芳,张天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

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57-76,34.

[15]陈宁建.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差异分析[J].文教资料,

2006,4:31-32.

[16]童建民,沈国平.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分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4):96-98.

[17]傅遐龄,傅建霞.女大学体型与体育锻炼动机强度间的相关分析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32-34.

?

7

9

?

 第3期 郭兆霞: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以实践诠释奥林匹克运动

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调查问卷(改)

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9级学生,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关于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调查研究。我们特邀您参与我们的调查研究,您填写的这份问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目前产妇对于盆底肌功能锻炼的认知及掌握情况,使我们能更好地对产妇进行产后恢复指导,为产妇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填写这份问卷只需要10-20分钟,请您填写出您心中的理想答案。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方式,您的答案与隐私我们将会严格保密。 首都医科大学09级护理本科班3-1组 (请在横线上填写数字或汉字,在您认为合适的序号前画“√”) 一、一般资料 1.年龄:_______ 2.民族:_______ 3.身高_______cm 体重_______kg 孕前体重_______kg 分娩时体重__ ___kg 4.婚姻状况:①已婚②未婚③离异④丧偶 5.您的文化程度是: ①初中及以下②中专及高中③大专及大学④硕士及以上 6.您从事的工作: ①公务员②教师③IT从业人员④金融行业从业人员⑤医疗从业人员 ⑥服务行业从业人员⑦化工类行业从业人员⑧其他_______ 7.您目前的家庭结构是 ①自己独居②与丈夫共同居住③与父母共同居住④与丈夫及父母共同居住 ⑤其他 8.生育情况:怀孕次数_______次分娩次数______次分娩时孕周是_______周 胎儿出生时的体重_______kg 9.本次分娩方式①自然分娩②产钳助产③胎头吸引④剖宫产

10.您的分娩时是否进行会阴侧切①是②否 二、认知 1.是否听说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①是②否 2.是否知道妊娠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①是②否 3.是否知道经阴道分娩可造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子宫脱垂、性功能障碍等? ①是②否 4.您是否听说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这一概念?①是②否 若选①是,请选择: 您通过何种途径 ..得知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这一概念?(可多选)①护士健康宣教②产 前培训班③长辈或朋友④媒体途径(书刊报纸、电视、互联网等)⑤其他_______ 5.您认为什么是盆底肌功能锻炼? ①蹲起运动②自主收缩肛门的运动③自主收缩臀部肌肉④自主收缩大腿、腹部肌肉 6.您认为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意义 ..在于(可多选): ①有利于产后体型的恢复②预防尿失禁的发生③预防子宫、阴道、膀胱脱垂 ④有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⑤有利于产后子宫、阴道的恢复 7.您认为在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之前 ..应先进行: ①清洁会阴及肛门部②做热身运动③小便④进食⑤停止一切治疗 8.您认为产后多久可以开始 ..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 ①产后24小时内②产后1~7天③产后2~3周④产后4~5周⑤产后6周及以后 9.您认为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最短 ..的疗程至少应为: ①<3天②4~7天③1~3周④4~6周⑤7~9周⑥>9周 10.您认为在初学 ..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时应采取的姿势为: ①蹲坐位②仰卧平躺③俯卧位④仰卧屈膝双腿并拢 ⑤仰卧屈膝双腿分开⑥自由体位,可变换 11.您认为每日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合适强度应为: ①收缩持续时间每次1 ~ 3 s,每日锻炼1 ~ 2 次,每次15 ~ 20 min ②收缩持续时间每次3 ~ 5s,每日锻炼2 ~ 3 次,每次15 ~ 20 min ③收缩持续时间每次10 ~ 15s,每日锻炼1 ~ 2 次,每次5 ~10 min

子宫下垂的锻炼方法

子宫下垂的锻炼方法 现在有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出现出宫下垂的情况,女性朋友们都特别的担心,因为一旦这个情况不被治疗的话,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性生活的和谐,从而导致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缓解这个情况。 子宫下垂的锻炼方法 1、注意休息,女性朋友们在生完孩子之后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做一些重体力的劳动,并且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度性,避免对子宫造成伤害,还可以使用[提宫妇善访贴]进行调理,这样才能保证子宫能够更快的恢复。 2、避免久蹲,如果女性出现子宫下垂的情况,一定要避免久蹲不起的情况,不然可能导致子宫下垂情况加重,这个时候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多卧床休息,这样才有助于子宫的修复。 3、缩肛锻炼,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到阴道口的肌肉群,还能提高阴道口皮肤的弹性,从而起到紧缩阴道提拉子宫的作用。 4、模仿憋尿练习,主要是通过憋尿来帮助改善阴道松弛子宫下垂的作用,这个方法很简单,只需要进行憋尿的行为,然后保持几秒钟,再放松,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即可。 5、胸膝锻炼,患者在床上作下跪样,然后胸部紧贴床面后,大腿与床保持垂直,每次保持15分钟,一天大概练习2次,只要长期坚持是可以逐渐让子宫的位置慢慢恢复的。但是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女性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只有长期不懈的锻炼才有可能好转。。 产后子宫下垂怎么锻炼 1、会阴肌肉收缩锻炼 在空闲的时间内,先将会阴肌肉收缩3~4秒钟,然后再放松肌肉,同样的动作大概锻炼20次一组,每次锻炼5组左右,能够利用缓慢压缩会阴来锻炼女性会阴肌肉。通过对会阴肌肉进行收缩锻炼,能够加快恢复会阴部弹性,防止子宫下垂严重。 2、空中模拟骑自行车锻炼 建议找一块空旷的锻炼地方,然后铺上瑜伽垫,接着平躺在垫子上,然后双脚太

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SUI的可行性分析

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SUI的可行性分析目的:研究分析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月2月产后SUI 患者98例,按照就診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实行盆底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I-QOL量表)、肌纤维肌力以及尿动力学指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9%)显著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肌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指标比较,观察组功能尿道长度(PVLP)、膀胱最大容量(MUCP)、尿道最大测量压(PMU)、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LSF)、Valsalva漏尿点压(VMCC)、最大尿流率(PQmax)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SUI有效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盆底肌收缩功能以及机体排尿功能。 压力性尿失禁(SUI)为产后常见并发疾病之一,以腹压增高时伴有不自主尿液漏出为主要表现,尽管患者无生命危害,但对患者社交活动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1]。针对于轻、中度患者,临床以盆底肌锻炼为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案,但随着治疗周期延长,患者依从性下降,其治疗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2]。近来文献报道指出,生物反馈电刺激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障碍状况,应用便捷、不良反应少[3-4]。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组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月2月产后SUI患者98例,以盆底肌锻炼为对照,研究分析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SUI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月2月产后SUI患者98例,按照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4.3±5.6)岁,体重指数(25.6± 2.2)kg/m2,分娩平均次数(1.6±1.1)次。观察组平均年龄(3 3.8± 4.9)岁,体重指数(24.8±2.1)kg/m2,分娩平均次数(1.7±1.2)次。納入标准:(1)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SUI诊断,且均为轻、中度SUI。(2)所有患者精神行为正常,无严重心、肝、脑、肺、肾等重症器官系统疾病以及慢性病急性发作。(3)经过医学伦理会批准,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常规产后健康教育,基本信息采集以及院后定期复查指导。对照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实行盆底肌锻炼:患者训练开始前先将膀胱排空,取截石位平躺于床上,下肢屈曲,以盆底肌收缩力、腹压结合的形式,注意力集中,全身放松,动作随呼吸频率变化,吸气时收缩、呼气时松弛肛门,5~10 s/次,间隔10次,锻炼时避免腹肌、臀肌用力,锻炼持续

如何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摘要:重视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又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本文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根据现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不断启发和培养青少年优良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训练青少年心理品质兴趣 1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体育教学、训练的目标时,总是狭义地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就好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好、兴趣、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方面的培育。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现代人必备的心理品质这一问题开始受到教育界、体育界的重视。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目标被单独提了出来,而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训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少年儿童对体育的爱好和兴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特点。例如,运动学校的学生,不同项目,年龄也不相同,例如,体操运动员,较小,在6—12岁;柔道、田径等体能类的运动员年龄较大,在12—18岁。所以,培养良好的爱好和兴趣至关重要。总之,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就要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少年儿童爱“玩”,会“玩”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中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

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爱好的培养。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就会增强。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它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非常大。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而且,要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全方面培养。 2 良好的爱好、兴趣需要有优良的心理品质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品质是多元构成的,它和人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3篇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3篇 生命在于运动,大量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经常合理的体力活动,促进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培养体力和良好的习惯,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体育锻炼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体育锻炼心得体会范文一在生理学上,体育运动能够协调我们身体的各部分,使我们的反映更加灵敏,这是体育锻炼最为显著的效果之一,在上一学年的时间里,我先后选修了足球与篮球两门球类运动,两类运动分别锻炼人的下肢于上肢,但是毫无疑问的事虽然有所着重,两项运动都需要全身的协调,运动动作的完成,主要是个肌肉群的协调收缩并作用于骨髓的结果,各级肉群之间的协调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进行的。足球运动虽然注重脚法,但是若没有上肢的配合,很难保持身体的平衡,更难对球又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说头球要直接运用的经部头部的肌肉,而且在这项运动过程中,我们还要时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身体灵活度要求很高。同理篮球运动虽然要上肢的运动,但是还需要下肢的跑动,仅是这一动作的完成没有全身各部分的协调统一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神经系统地分析、综合和控制能力明显提高。人在运动时,身体各部分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肌肉收缩的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祥中枢,达到大脑皮层的题定感觉区域,产生相应的感觉,并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地分析和综合作用,对体内外情况进行怕段,并能够控制动作。经

常参加运动,反复强化某些刺激信息,促进了人体各种感觉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其具有敏锐的肌肉感觉,以保证准确、适度的万昌动作。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和#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运动中,动作灵活、敏捷,大脑反应快,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强。 这个学期我所学习的剑术,对身体的协调能力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身体每一部分甚至于面部的肌肉都要随要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身形步伐美观,如果说篮球足球运动需要的是人体的动态协调性,那么剑术则是一门静态的学问,动态时虽然需要身体的协调,但不慎严格,因为它们追求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只要能有最后完美的进球、传球,中间没有固定的章法,可以随意发挥,而剑术运动则不然,每一个动作都以固定,只需要你调整身体各部分去迎合这些章法,因此需要各部分神经及其调动的肌肉能够灵活运转,在联系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不少人动作走样,显得滑稽可笑,这与在练习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关联,所以体育运动对身体协调度、灵敏度的锻炼,需要人集中注意力,勤加练习。 我们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终其原意,与健康因素恐怕密不可分。有资料显示,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百分之六是取决于自己,百分之十五取决于遗传,百分之十取决于社会因素,百分之八取决于医疗,百分之七取决于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也许正是因为遗传原因,我生性不是很喜欢体育,绝少主动锻炼,体育也就成为了我的弱项,那百分之六十的健康因素便无从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 影响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盆底肌肉锻炼对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效果。资料和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我院妇科门诊64例诊断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 对照组和研究组,统计分析治疗前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情况 以及膀胱残余尿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对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是有效的。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肉锻炼;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14- 02 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1]和非手术 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微波物理疗法、电刺激疗法等。1948年Kegel医生首次描 述以锻炼耻骨尾骨肌为主的盆底肌肉锻炼,又称Kegel exercise,即通过自主的、 反复的盆底肌肉群收缩和舒张,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以期达到预防和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 禁的目的。由于手术治疗存在扭曲或损害了解剖、明显地使阴道缩窄及影响功能、术后阴道的不适和疼痛、易于复发等缺点[1,2],因此,本文就非手术治疗的盆底 肌肉锻炼对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妇科门诊诊断为轻中度压力 性尿失禁的患者64例,年龄28~60(中位数年龄49)岁,均为锦州市市区居民。 将其按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统计分析年龄、产次、 体重指数、文化水平、经济收入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对64例在我院妇科门诊临床及尿动力学诊断为轻度压力性尿失 禁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获得了辽宁医学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并得到患者授权。研究过程:先给予安慰剂处置,并告知患者该药对治疗轻度压 力性尿失禁是有效的;研究组除给予安慰剂外,还安排患者前往康复科接受盆底 肌肉锻炼专业指导:在做盆底肌肉锻炼之前先嘱患者作深呼吸(腹式呼吸)数次, 全身处于放松状态,盆底肌肉锻炼的姿势有站立、坐位、卧位等,本研究患者均 选择仰卧位姿势。首先要正确识别所要进行锻炼的盆底肌群,指导患者将食指和 中指放置于阴道内,收缩肛门时,手指周围感觉到有压力包绕,即为正确的肌群收缩。仰卧位时,头下垫一软枕,两足分开与肩等宽,两膝屈曲稍稍抬起,身体放松,收缩肛门、阴道,保持收缩状态。(l)首先吸气时收缩肛门,再收缩阴道、尿道,此时有一种盆底肌向上提起的感觉;(2)在肛门、阴道、尿道收缩时,大腿部、腹部等盆底肌以外的肌肉保持放松;(3)保持收缩状态3~5s以后缓慢放松间隔 5~10s。于确诊当天开始试行,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加锻炼的次数,延长收 缩持续时间达每次8~10s,10~15min/次,2~3次/d,4周为一疗程。 1.3评价方法:所有患者自确诊后每疗程结束后来我院妇科门诊检查一次并做 压力性尿失禁,连续随访12周。随访治疗4周后、8周后、12周后压力性尿失 禁的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以及残余尿量测定等。疗效评判标准:根据排尿日 记中每4周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减少的百分比进行判断。治愈:压力性尿失禁 发生次数减少100% ;显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减少 75% ;有效:压力性尿 失禁发生次数减少 50% ;无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次数减少少于 50% 。起效包括治愈、显效和有效。主要观察指标: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次数和残余尿量测定。

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 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 爬楼暗号:4月6日 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 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 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 后才反映出来。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 吊网”,尿 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 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 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在 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 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 盆底肌”弹性变差,无 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 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2.盆底肌如何检查? 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 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 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 不一?” 1. 什么是盆底肌? (图片) IH* C

锻炼持久的方法

锻炼持久的方法 人到中年,性功能开始下降,为了有完美性生活,以下男性性功能锻炼的方法一定要知道。今天,为你带来了锻炼持久的方法。 锻炼持久的技巧1、坐浴提高性功能 经常坐浴可以提高男人的性功能,对男人性器官健康有很大好处。具体为:木盆一个,热水大半盆,水的温度尽可能高些,以不烫伤为宜。坐浴时间为20~30分钟,其间不断续热水保温。这是一种热疗法,可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性功能,还可治疗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 2、每天15个俯卧撑 对男性来说,俯卧撑是提升性能力的首选运动。因为完成一个俯卧撑,需要手臂、胸、腹、臀和腿等部位的肌肉群相互紧密配合,而男性在性爱时,也恰好需要调动身体这些肌肉。因此,如果男性俯卧撑能力强,那在采用男上位性爱时,他的体能会更好,动作更有力度,也更加持久。此外,常做俯卧撑能起到改善血管弹性,增加四肢血液流动的作用,这对帮助勃起,减少勃起功能障碍也有一定功效。 一般来说,男性在40岁后,如果能每天连续做15个俯卧撑,那么性生活时体能应该可以得到保障。如果肢体力量较差,可以从简单的练习开始,离墙50厘米,双臂推墙,支撑起身体,每次进行12;15次,每天练习3遍。随着体力增长,再逐渐改成俯卧姿势,注意每次

运动时都要保持背部挺直,收紧臀腹,次数由少增多。 3、常泡温水浴 温泉浴或温水浴,每天30分钟。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锌、锰等,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迅速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阴茎供血、提高性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4、肛门紧缩法 首先以跪坐姿坐好,然后调整好呼吸;接着藉由腹部的力量开始缓缓地吸气。吸气的同时,肛门也逐渐用力收紧,脑子里想着好像要从肛门吸入空气的那种感觉。在以腹部吸满空气之后,这次要压缩腹部,就像是要把空气挤到背后去一样。 接着再鼓张腹部,就好像要把空气由背后挤到头上一样。吐气的时候,要像是想把空气挤向心口和下颚一样慢慢呼出;而紧缩的肛门也随着呼气逐步放松。在气吐完了之后,腹部只要一压缩,肛门收缩的程度会比想像中更紧。反覆执行1-4的步骤持续约十分钟,就能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交接时更加平顺。 5、仰卧静心 男性仰卧,宽衣松带,枕平肢展,身体舒适,心静神宁。待入境心静后,神注下丹田。呼吸要自然,待肢体放松后逐加深、变慢、匀细,以小腹温热得气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早晚起床、入睡前各1次。结束后自我按摩小腹,逆时针36周,顺时针36周,继而双手合掌托握睾丸、阴囊及阴茎,轻轻搓揉1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60次,以自觉阴器微热为度。一般l周为1疗程。此功能舒筋活络,

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第三章运动兴趣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 有趣 3. 乐趣 4.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 乐趣 6. 志趣 7.有趣—乐趣—志趣 8. 精神兴趣 二、单选题 1.C. 2. A. 3. B. 4. D. 5. C. 6. A. 7. C. 8. D. 9. A. 10. B. 三、多选题 1. A.B.C.D 2. A.C.D 3. A.C 4. A.D 5. C.D 6. A.B 7. A.B.C 8. A.B.D 9. A.B.D 四、匹配题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和范围有趣、乐趣和志趣 五、判断题 1.√ 2. √ 3. √ 4. × 5. √6. ×7. ×8. √9 ×10. × 六、简答题 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与运动需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

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他才会兴趣盎然地进行该项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 2、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3、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答:(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在产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2)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4、简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1)强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在体育学习中,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其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运动知识和技

产后盆底肌训练

产后盆底肌训练—终生受益的选择 撰文/张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 妊娠和分娩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经历程,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女性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身心的完整性。虽然,产后对孩子的哺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作为母亲,尤其是很多年轻的母亲,如何让自己在产后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显得更为重要。 女性盆底的作用 女性的盆底由不同类型的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排列成向上成弧形的盆状结构,其中主要是肛提肌支持着女性的生殖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同时,帮助维持膀胱和直肠处于正常解剖位置,对维持其生理功能具有突出的作用。阴道穿行在盆膈中,阴道的收缩和扩张受到盆底肌群的影响,当分娩造成盆底肌群的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后,阴道的主动收缩能力就会严重下降,突出的问题是:女性的性活动能力下降、缺乏快感、尿失禁、便失禁,甚至盆腔器官脱垂,这些便是目前广受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产后为什么要进行盆底训练? 妊娠中晚期,巨大的子宫向下向后压迫膀胱和直肠,容易导致尿失禁和便秘。

分娩后,尤其是阴道难产、胎儿体重过大、多产等造成盆底肌 群的部分撕裂和损伤。 分娩时阴道的过度扩张,使得阴道括约肌收缩力下降,影响产 后性生活质量。 产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造成便失禁。 什么是盆底肌训练? 简称盆底训练,指有节律地进行盆底肌群的主动收缩和放松运动,加强盆底肌的力量,提高女性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盆底训练于1948年首次由美国妇科医生Arnold Kegel描述,以锻炼耻骨尾骨肌为主,又称Kegel exercise,是一种主动盆底康复的方法。患者通过自主的、反复的盆底肌群收缩和舒张,增强支持尿道、膀胱、子宫和直肠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阻力、恢复松弛的盆底肌群,达到预防和治疗女性尿失禁和生殖器官脱垂的目的。 盆底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凯格尔训练(Kegel exercise) (一)、正确识别盆底肌群 1、将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放置于阴道内,收缩肛门时,手指周围

小学体育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肩负着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体育与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好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体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关键词:兴趣、体育意识、锻炼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运动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造成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校的学生。因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好的适应行动社会需要。笔者进行了许多的尝试、探索,进行总结,提供给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

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那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并不随求知欲得以满足和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有关兴趣更丰富和深化。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对相关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需要对自我的锻炼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学校如何将自我锻炼能力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相关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首先能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从而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使学生认识到长跑项目对我们自身的好处:可以使人健身、长寿、美丽、聪明……,这样学生对长跑的畏惧没有了,反而产生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游戏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进行的娱乐活动。 2.体育游戏: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动作,以游戏为形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活动。 3.娱乐性游戏:指以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游戏。 4.教育性游戏: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各种能力的一种游戏形式。5.竞赛性游戏:是采用以对抗性竞赛的形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竞赛者体能、智能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潜力,以获得尽可能优异的运动成绩或战胜对手为目的的一类游戏。填空: 1.由于社会的需要,体育游戏的发展逐步分为学校体育游戏和竞赛性游戏两类。 2.竞赛性游戏与体育游戏的区别:游戏目的不同、游戏的条件及规则的稳定性不同、竞赛性游戏的技战术复杂而体育游戏的技战术比较简单容易、竞赛性游戏的规则和成绩受社会承认而体育游戏则不是、体育游戏不具有功利性而竞赛性体育具有功利性。 3.体育游戏的分类: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有篮球游戏、排球游戏、足球游戏、田径游戏、体操游戏、武术游戏等;按游戏进行的形式分类:有接力游戏、追逐游戏、角斗游戏、攻防争夺游戏、传递抛接游戏、集体竟快游戏等;按身体素质进行分类:有速度游戏、力量游戏、灵敏游戏、耐力游戏等;按基本活动技能进行分类:有奔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攀爬游戏等;按游戏参加者的年龄进行分类:有幼儿游戏、儿童少年游戏、青年游戏、中老年游戏等。 4.体育游戏的特点: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具有趣味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则;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具有教化性的特点;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可采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 5.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当: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采用新颖的动作;适当采用一些惊险的动作;适当提高动作的难度。 6.体育游戏的素材包括:第一,身体基本能力的动作;第二,列队动作;第三,竞技运动动作;第四,简单的球类战术练习动作;第五,日常生活与劳动中的某些动作;第六,模仿性动作,模仿动物的动作;第七,其他动作,如舞蹈、杂技中的某些动作等。7.制定游戏的规则应注意:明确合理与犯规、成功与失败的界限;明确队犯规者(或犯规队)的处理办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8.体育游戏的讲解可按以下顺序进行:游戏的名称~游戏的队形分布~游戏的方法(过程)~游戏的规则与要求。讲解重点是后两项。 9.游戏分队比赛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人数相等;实力相当;男女分开;人数恰当。10.挑选领头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教师指定;学生推荐;学生自荐;学生轮流担任。 简答: 一、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1.锻炼性原则。在体育游戏中可以通过以下各种方式来贯彻锻炼性原则:第一,以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钻越、搬运、追捕、躲闪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动作 作为素材创编体育游戏;第二,以某些竞技体育基本动作技术为素材创编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既能学习与提高动作技术,又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第三,以球类基 本战术为素材创编游戏,是学生在熟练战术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第四,以 力量素质练习为素材创编游戏,是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发展力量素质。 2.趣味性原则。(1)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2)采用新颖的动作;(3)适当采用一些惊险的动作;(4)适当提高动作的难度。 3.针对性原则。(1)要以教学任务为依据;(2)要针对学生实际;(3)要考虑气候、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体育意识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紧密结合,肩负着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体育与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好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达到终身体育”。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们的体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 关键词:兴趣、体育意识、锻炼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人的运动不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造成人智力和体力发展的不均衡,加之应试教育的因素,这已经影响到我们在校的学生。因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采取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更好的适应行动社会需要。笔者进行了许多的尝试、探索,进行总结,提供给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我们可以先进行一些调查,来了解学生对那些体育项目感兴趣,再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开始的要求不宜过高。使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要我练习”为“我要练习”,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变成有意识的进行活动,学生的体育意识也逐步形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人,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兴趣并不随求知欲得以满足和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减弱或消失,反而会使有关兴趣更丰富和深化。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对相关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需要对自我的锻炼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和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学校如何将自我锻炼能力与我们的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相关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一)、体育锻炼的认识能力,使学生首先能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从而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使学生认识到长跑项目对我们自身的好处:可以使人健身、长寿、美丽、聪明……,这样学生对长跑的畏惧没有了,反而产生了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也能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锻炼的自我调控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例如:在练习时有关练习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的调节、技术动作的自我纠正、活动的时间长短的安排等方面。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能积极参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体育锻炼的名言

坚持体育锻炼的名言 只有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才会有更健康的体魄。有哪些励志的名言句子是能够激励我们坚持体育锻炼的呢?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坚持体育锻炼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 1) 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2)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3)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4) 在灵魂的运动里面,最重要的转轮是决心。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5) 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宾夕法尼亚主教 6)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力的重压。南斯拉夫前领导人铁托 7) 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 8) 只要运动永远存在,时间是一定不会消失的。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9)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美籍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10) 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印度诗人,

作家,哲学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11) 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 12) 我真的觉得运动很棒,是每个人都该坚持的事! 被称为健身房美魔女,年月中旬在网络爆红张婷媗 13) 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 14) 体育竞赛之最绝妙处乃由于它只在手做,不在口说。近代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 15)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16) 辩证法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船规律的科学。德国哲学家恩格斯 17) 我是国家的运动员,不是想退就能退的,我会服从组织安排。奥运冠军郭晶晶 18) 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朱德 19)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20) 我的胜利说明,黄皮肤的运动员能够像那些黑人和白人跑得一样快。奥运冠军,中国男子田径队米跨栏一级运动员刘翔坚持体育锻炼的名言(精选篇)1) 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

90%的男人都不知道锻炼性交肌的动作

很多人自从到健身会所锻炼一段时候后都会觉得精神状态会比以前好。比如与身边的人交流也多了、工作也不象以前那么烦了、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等等。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身锻炼身体的好结果。而今天这篇文章是为了告诉男性健身朋友们通过以下健身动作来改善和提高生理上的功能,达到真正的强身健体。 先分析一下要改善和提高生理上的功能需要锻炼哪里。正常的健康人体全身有大约639块肌肉,其中有一些肌肉就对我们的生理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就是“性交肌群”,研究发现对性交肌群起主要作用的是我们身体上的耻骨尾骨肌,而趾骨尾骨肌上到下背肌群下到腿部肌群。其中对于改善和提高生理功能起主要作用的下背肌群是骶棘肌、骨盆肌,腿部肌群的耻骨肌。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锻炼提高这些肌肉质量和增加这些肌肉来改善和提高生理上的功能。具体怎么练习请看下面的动作说明和图示。 杠铃颈后深蹲(图1) 准备姿势:两脚间间距与肩同宽,脚尖分开站立(重点锻炼股外肌、股直肌、股内肌、逢匠肌和股内侧肌群),挺胸、收腹、收腰,将杠铃放于颈后,重心落于两脚中间。 动作过程:在下蹲开始时,以股四头肌的张紧力,控制住慢慢屈膝蹲下,至大腿碰到脚后跟为止。然后,以股四头肌的收缩力和腿部协作肌群,伸腿起立至两腿伸直,使大腿肌群处于顶峰收缩为稍停。

仰卧屈膝挺身(图2) 准备姿势:仰卧在垫子上,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两脚屈膝自然放于垫上。 动作过程:将躯干用下背肌肉骶棘肌的收缩力挺髋往上抬起,收紧腹股沟深处的肌肉,将身体的重量用肩和双足支持。 仰卧屈膝分合腿(图3) 准备姿势:仰卧在垫子上,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掌心向下,两脚屈膝分开放于垫上。 动作过程:两膝分开,再用力向内合拢,同时收缩肛门,然后在将双膝分开,并放松肛门。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但什么是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由于对新的体育课程中运动兴趣的理解角度的不同,对运动兴趣的功能、价值、内容等认识的不明确,导致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对待学生运动兴趣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翻新,教学情景求“热闹”等表面现象上。因此,在推动体育教学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行理性地审视和反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我带着这个问题,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自我锻炼的认识和自我锻炼的情况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 一、对运动兴趣的理性认识 1、运动兴趣的含义运动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体育运动及爱好体育运动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一个人对体育运动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体育运动的选择性态度。学生的运动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运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且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运动需要有关。学生只要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体育运动的倾向,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2、学生运动兴趣的特征首先,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广泛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的广度。运动兴趣的广度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兴趣十分狭窄,对大多数运动项目没有热情,只对少数甚至是个别运动项目有兴趣;而有的学生运动兴趣十分广泛,只要能接触到的运动项目都表现出及大的兴趣,总想试一试。其次,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倾向性,也就是学生运动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运动。如有的人对篮球感兴趣,有的人对武术感兴趣,有的人对健美操感兴趣等。 3、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功效性,也就是指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中产生作用的大小。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只停留在思想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有的人的运动兴趣则不然,它能推动一个人去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4、学生的运动兴趣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运动兴趣持续的时间和巩固的程度。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这种人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就会始终保持而且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甚至达到迷恋的程度;而有的人的运动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但不能持久,会经常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