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人类经历了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截至目前,20世纪科技革命已经在核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通过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完成的。科技革命是由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观念)的飞跃进步所引起的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在新的世纪,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着整个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这股以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科技革命浪潮对传统经济构成巨大的冲击,改变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对推动人类的进步起着十分重大作用。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国内生产集中垄断和社会化过程的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以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为其主要标志。科技革命波及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核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激光光导纤维等工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部分人脑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人类在向海洋索取资源和征服宇宙,以及探索新的能源、原料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此外,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也得到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处理机的广泛采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微处理机正在进入家庭生活,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当代科技发展,又称新技术革命,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截至目前,当代科技革命已经在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宇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已经而且正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毋庸质疑,它仍将是决定未来社会面貌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领域的一系列爆炸性革命,必将给人类的社会经济、人文伦理、婚姻家庭带来空前的挑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克隆技术,一旦出现克隆人,现有的人文伦理将受到严峻挑战;又如人类个体基因密码档案的建立,一旦泄露,一部分人的劳动权、生存权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科技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学的巨大成就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轻松的毁灭地球和全人类。我们必须永远牢记爱因斯坦提出的警告:“技术的进步像是一把握在病态的罪犯手中的利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今经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当代科技发展,又称新技术革命,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标志。截至目前,当代科技革命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它已经而且正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毋庸质疑,它仍将是决定未来社会面貌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这句话不无道理,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稳定,科技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人类由于使用了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消耗、低能耗,技术含量高,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科学技术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枝,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第二,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首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科技密切相关,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运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其次,提高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水平。人类基因工程的业已完成,使得科学家对于人类的遗传基因人类借助生物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等高科技技术生产的药品,可以治疗许多常规疗法不能治疗的疑难疾病甚至过去被认为无法治疗的不治之症;治愈疾病,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次,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视野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指出: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使头脑革命化。科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成就。例如,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研制成功,可以使人们看到几十亿光年乃至更遥远的太空,从而为探索人类所不知的太空的奥秘提供了方便。

第三,促进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科学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科学与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推动了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化集体劳动,一些重大高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动员的人力、物力,投入的资金、设备,其规模之大,都是过去所远远无法比拟的。像美国总统1942年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57

年的“北极星导弹潜艇计划”和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都是具有全国规模的浩大工程,甚至还需要组织国际间的协作。要把如此庞大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是各种资源达到有效配置,有条不紊的协同运作,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效能,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这就给科学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领域的一系列爆炸性革命,必将给人类的社会经济、人文伦理、婚姻家庭带来空前的挑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带来重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克隆技术,一旦出现克隆人,现有的人文伦理将受到严峻挑战;又如人类个体基因密码档案的建立,一旦泄露,一部分人的劳动权、生存权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科技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使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学的巨大成就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能够轻松的毁灭地球和全人类。我们必须永远牢记爱因斯坦提出的警告:“技术的进步像是一把握在病态的罪犯手中的利斧。”

负面影响

正如一切事物一样,科学技术既可以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它对于人类社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人们只有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使它能造福人类,而免受其害。一般说来,科学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科学技术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且不说原子弹、氢弹在核战争中对人类的巨大杀伤力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就是那些核废料、报废的旧电脑、太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农业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壤板结。

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命安全的负面影响。粮食蔬果上用的杀虫剂,既可以杀虫,但是对人体也有不利。再如核技术,既可以用于和平建设,发电供能,医学治疗,造福于人类,也可被用于战争,变成核武器,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高科技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现代化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民间的传统工艺、文化,退出大众生活的舞台,乃至从社会生活中逐渐消失,这对于人类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十分不利的。另外,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赝品,也是利用科技去“克隆”一些文物的。

科学技术也拉大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差距。由于高科技的推广应用,这样会导致失业率增加,就业问题突出,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未能掌握科技的人,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科学技术竞争的环境中很难找到立足之地,而那些懂得相关技术的人才则可以利用技术为自己带来更多的财富。据有关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和最穷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目前是74:1。但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那些曾经促使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起来的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一旦被比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引进,非但不能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会产生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

总之,科技并不是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只有对科学技术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才能更好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说来,通过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与环境能源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因此,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要合理开发、利用环境,充分、有效地使用能源,树立科发展观,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忌单一考虑、鼠目寸光。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我们应该在学好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正确认知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去完成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利的使命,这样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为人社会造成更深的伤害。通过掌握和科学应用技术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利用它来造福人类。

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论科学现代的技术 学号:姓名:专业:水利水电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速度的确让人难以置信。全球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个新的科技成果的问世,从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让人类的生活越来越高端化,品质化。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准确的把握并解决这些课题,就会把人类社会大大的向前推进一步.”今天,21世纪是一个新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翻天覆地的世纪,摆在我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关键词: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 一科学技术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弊端,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甚至恐惧。尤其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福利,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探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曾经江泽民主席对当前的国际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曾做过这样的估计:“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诚然,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依然千里,在这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采取积极的和有效措施发展他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制度的革新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二科学技术与经济 虽然科学技术不是针对市场的,但是发展科学技术已经离不开市场了。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糅合的市场。既要快速又要注重质量的推进经济的发展,那么必须要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经济整体水平,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统一。科学,技术,经济三者的日益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现代的科学技术就想拥有巨大动力的引擎,可以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历史都表明,新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强盛,都依赖于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

《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科学技术概论》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关于科学虽然有多种定义,但总括起来不外是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维度是活动倾向。 2.技术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和技能,也就是方法。 3.从最一般的角度可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 4.古代科学技术是指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所产生的科学技术。 5.中国古代天文学在恒星、行星、日月和异常天象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6.阴阳说和五行说构成了中国古人考察万事万物生衍变化的途径和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7.公元2世纪罗马人托勒密完成《至大论》,系统地建立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结构体系。 ¥ 8.传承希腊科学文化遗产是古代阿拉伯人对科学的重要贡献。 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奏响了科学革命的序曲。 10.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近代科学方法的创立者。 11按照狭义相对论,物体相对于观察者静止时,它的长度测量值最大。 年费米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利用核能时代的开始。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揭开了现代宇宙学的序幕。 14.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论,现今的宇宙大约开始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奇点”爆炸。 15.地壳是指从地表到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按照研究的类型,现代科学一般相应地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三大类。 A.应用科学; B.工程科学; C.信息科学; D.计算机科学。 2.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结构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整体发育性;第二,();第三,自相关性。

A.整体发展性; B.自我发展性; C.内对应性; D.外对应性。 3.汉代出现的()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其中叙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 A.《周髀算经》; B.《九章算术》; C.《营造法式》; D.《数书九章》。 4.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 世纪70年代;世纪30年代;世纪20年代;世纪30年代。 世纪70年代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以()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的技术革命。A.蒸汽;B.化工;C.自动化;D.电力。 年达尔文出版()一书系统地建立了生物进化论。 A.《生物进化论》; B.《自然选择论》; C.《物种起源》; D.《生物哲学论》。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A.质子的发现; B.放射性的发现; C.阴极射线的发现; D.黑体辐射的发现。 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 A. 土星环模型; B.恒星模型; C.行星模型; D.面包葡萄干模型。 年科学家们建立起了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新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即()。 A.矩阵力学; B.统计力学; C.量子力学; D.相对论力学。 10.恒星一般有三种归宿,即()、中子星和黑洞。 A.脉冲星; B.白矮星; C.红巨星; D.主序星。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5分) 1.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就是技术、技术就是科学。(×) 2.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3.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 4.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5.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构建“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南通崇川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骨干,科技金融服务为支撑,科技服务中介为桥梁的深度结合、相互交融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着力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对接中资金、信息、市场等不对称问题,推动区内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 一、?强化扶持,让创业环境更加优良。强化政府机构在“四位一体”中的主导地位,整合提升政府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跨区合作的作用,促进提高科技企业组织化、产业规模化和产品市场化水平。一是在政策扶持中做大企业。加快制定自主创新、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等扶持政策,提供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政策优惠。专门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00万元,专项引导扶持一批初创期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并积极组织这些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二是在人才引进中做优环境。大力实施“336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即3年内引进海外尖端人才(团队)30名,国内领军人才(团队)60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基础上,在启动经费、创业投资、贷款融资、工作用房、人才公寓、创业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崇川,开展创新

创业活动;构建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建立“隶属关系在单位,价值实现在崇川”的人才资源共享模式,为他们投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三是在联合中做强实力。根据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通过龙头带动、产业承接、区域合作、政府引导等形式,探索园区跨区域合作开发,加强与上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集成电路孵化基地、南大苏富特软件园等园区深度合作。全力推进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二、专注孵化,让创业企业健康成长。发挥科技孵化器在“四位一体”中的骨干作用,依托科技服务网络,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一是构筑创新创业“大载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服务外包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存量资产,以自建、收购、转租等方式,在南通商务核心地带世纪大道两侧全力打造崇川创新创业走廊,启动智慧谷、聚智谷、南通数字大厦、清之华园、狼山高科技产业园等孵化载体近30万平方米,“一中心多园区”的格局逐步成形。二是搭建创新服务“大平台”。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机构代码审批等基本的商务服务。成立崇川科技园投资发展公司,构建“园区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指导+专家咨询”的四级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基础性事务处理到个性化高端问题咨询、解决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强化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科技信息交流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事代理等服务,构建以中科院、韩国首尔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体系

论现代科学的分类体系 一百多年以来,科学哲学一直在探讨“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科学,并根据它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对科学的本质进行了定义。但是,科学的诞生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绝对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现代科学产生之后,在思想界出现了对教会的批判。现代科学的产生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文化思维在西方的出现。现代科学是西方在17世纪之后,由笛卡儿奠基之后才逐步形成的。所以,现代科学是西方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里,现代科学已经有十分清楚的定义。只有那些被世界学术界接受,并且可以在世界学术界认可的杂志上发表的研究工作才属于科学的范畴。在现代以来,科学和技术融合得越来越紧密,已经很难将科学和技术两个概念分开,而且将两者融合为科学技术。 科学的体系结构问题历来是科学家、哲学家特别重视和感兴趣的课题,对科学的体系结构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乃是科学技术知识长期进化而形成的有机的结构整体。这种体系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的反映, 也是科学技术内在逻辑的体现。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科学技术的体系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第一、自然科学由单一的基础科学层次发展到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三个层次,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上拥有强大的手段,自然科学像渺观、微观、胀观各个领域全方位发展,深入到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在学科门类上发展得更为齐全。同时,生产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一靠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直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已显得不够。从而使得科学技术层次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二、科学技术由单一的自然科学部门发展成为众多的科学技术部门,科学技术的部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科学技术的整体化日益明显。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科学技术部门,内部及各个部门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科学技术日益显现出了其整体性,科学技术整体化的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这些学科的出现,使传统学科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也使现代科学技术更加紧密的联系为一个整体了。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历史上采用最多的是以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作为分类标准的。这样就造成了每个科学技术部门就是研究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各个学科的不同是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根据门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三个方面,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

5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掌握现代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作用。 3、阐明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知识经济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一、生产发展决定科技发展 推动性作用。科技,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生产。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发展起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直接社会生产力。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 第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效率发展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第二节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诗歌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 三、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 第三节知识经济与教育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力率,或者说人类正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 二、知识经济命题的由来 第一,美国经济多年来一直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第二,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持续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寻找原因,开始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表示怀疑,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知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 第四,美国的微软公司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由比尔.盖茨创立于一家饭店客房内的微软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若从形式上讲,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4)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知识经济若同工业经济相比,两者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动力不同 (2)产业内容不同 (3)效率标准不同 (4)管理重点不同 (5)生存方式不同 (6)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7)社会主体不同 (8)分配方式不同 (9)经济学理论不同 (10)投资持续周期不同 四、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未来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宏观上必须真正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改变教育仍是公益事业的观念,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生产知识、扩散知识的产业,教育是生产性投资的观念。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不断升级,一套完善的、智能型的公共广播系统也就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金伦科技作为一流的系统集成商,竭诚为用户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化设计的公共广播系统。 产品范围包括: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会议系统;各类型扬声器系统。 兼容性有绝对保证,安装保养操作更方便,也更经济。完善的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一定会让您感到满意。产品推荐: INTER-M 音桥产品 类型产品名称 功放设备C-800/1200、PA-9312、PA-9324、PA-9336、POP-30/60/120 PAM-60/120、SYS-9120/9240、SYS-2120/2240 音源CDC-9230、CDC-2050、PC-9335、PT-9107、 周边产品 PW-9242、LM-9228、EP-9216、PX-9116、ES-9116、PM-9208、 LM-9414、EP-9216、PG-9104、 PP-9113、PP-9214 扬声器CS-710/720/730/740、CS-05W/G 话筒RM-01、RMC-01、RM-05 LISTEN 产品 类型产品名称 功放设备LS-500/LS-1500、LS-3000/LS-10000 音源EN-9321、EN-9322、EN-9327、EN-9328 周边产品LS-9301、EN-9302、EN-9303、LS-9304、EN-9305、EN-9310、LS-9311、EN-9319、EN-9323 扬声器LS-409、309、209、109/LS-105、205、305、405、605/LS-401、501、601/LS-501B、601B、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开始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提升工作效率。数据库的设计是各个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中必不可少的,很多领域都有数据库信息存储与信息处理的技术应用。Oracle数据库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SQL作为通用的、功能极强的通用数据库语言如果得到更好的优化,将使软件性能更加优化。数据库性能问题一直是决策者及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SQL查询语句的低效率。对于SQL语句优化,因为会有成千上万条SQL语句访问Oracle数据库,所以这是最费时间的调整操作。所谓的SQL语句优化就是选择最有效的执行计划来执行SQL语句的过程。 本文对Oracle中SQL的优化原理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对于Oracle数据库SQL查询优化的重要性着手,从索引以及查询语句等优化方式进行分析,并且总结了一些Oracle数据库SQL查询优化技巧。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all walks of life are beginning to use computer management software to enhance work efficiency. The database is essential for the design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ch of the management software, many areas hav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Oracle database is currently more popular database, general database language SQL as a common, highly functional if get better optimization, will make the software more optimized performance. Database performance problem has been the focus of the decision maker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low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atabase performance is the SQL query statement. For the SQL statement optimization, because there will be tens of thousands of SQL statements to access Oracle database, so this is the most time consuming operation adjustment. Process of SQL statement optimization called is to choose the most efficient execution plan to execute the SQL statement.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of Oracle in SQL was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Oracle database SQL query optimiza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美国在科技创新体系上值得借鉴的做法

美国的区域创新体系最大的特点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政府仅进行必要的干预。市场是企业间进行交往和协调的主要机制。政府尽可能少地干预企业研究和开发活动,只负责关系到国家利益的重大的基础性研究和国防研究的推动工作。 美国非常重视市场调配资源的重要作用,全社会的资源配臵主要由市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税制度来调节(例如,80年代《技术创新法》、《技术转让法》,90年代《信息法》)。美国不主张制定国家产业发展政策(Porter,1991),不存在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也不主张制定倾向性的科技政策,而主张科技发展方向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政府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美国政府实施了一些有利于企业创新的措施,从供给、需求和环境保障几个方面上来促进美国国内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这些措施强调资助基础科学以推动创新。制定了有关创新的法令、法规,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有助于创新的环境。税收政策(包括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政府采购、国防工业都推动了创新活动。 美国借鉴日本的政策,对企业的实验研究费制定了相应的税制优惠政策,形成一个永久性的制度。美国也是世界上通过政府技术采购对创新进行扶持和推动最成功的范例之一。1761年第一部《联邦采购法》的颁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政府采购每年要花费几千亿美元,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等部门对高新技术产品定货价格比国外产品高许多。 美国政府特别重视对高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对尖端高科技出口采取封锁或限制政策,限制国外企业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例如国会严格审议了联想对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案。专利制度是美国政府用来刺激科技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有力措施。1972年的“技术评估法”,1984年的“国家合作研究法”等都为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制定支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的国家,法规允许中小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进行研究并取得专利权,鼓励将知识产权注册给中小企业,要求国家实验室促进成果向企业转移,拿出部分资本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研究,允许企业使用国家实验室等等。在股票市场上还开辟了NASDAQ市场,专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 美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基础研究,不参与应用性研究,努力建立发达的资本市场以支持技术产业化。许多重大科技发明以及产品创新来源于科技人员创业激情与风险投资基金完美结合,这是当今世界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完美结合的典范。美国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逐年增加,研究开发经费占GN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5%左右,80年代前,联邦政府支出的科研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为50-60%。联邦政府2/3的科研经费通过合同分配给工业企业和大学所属的科研单位。为了促进“加速创新”,对由各个政府机关分配的研究开发预算的3%进行再分配,促进高风险研究;国防部"科技预算"的20%用于研究。美国今天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冷战期间政府对国防科技的主导作用所形成的科技成果,美国航天登月计划积累的科技成果也对后来的信息技术发展起到关键促进作用。 在创新教育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针对面向科学及工学领域的大学生提供奖学金的企业及个人,对其所筹款项实施减免税制度;将成年硕士教育及培训制度向所有州立大学扩展;向学生提供衔接研究和应用的创新学习机会;针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2007-2014年广东题分类汇编之(二十)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2009·广东历史·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2010·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2008·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 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 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感动中国、震动世界──《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的教学设计 内容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面对中国“一穷二白”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课通过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断的正确性,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教学内容收录了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但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同时为下一课学习“8·63”计划作好了铺垫。其次,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努力,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知道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才能更好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涵义。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近2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厦门这样比较发达城市的学生基本上都拥有自主查阅和探究历史知识的条件,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特别是主科学业负担的压力之下,又有些不重视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

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另外,他们对“两弹一星”、‘神州’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尖端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而肤浅的认识,也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够理解。 设计思想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这是《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有感于此,本课教学贯穿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设计思想。 1、“一个中心”: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影响力——感动中国、震动世界。 本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教学案例,通过把老师和学生搜集、整理、归纳起来的大量历史资料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用文字、图片、视频、表格等形式展现了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的风采,凸显了中学历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2、“两个基本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基本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技能。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自主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教学形式为教学中心内容服务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1、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哲学层次称为安全观他是安全科学的最高理论层次,是认识论、方法论,指导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安全问题,向人们回答安全的本质是什么。 2、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基本科学层次是安全学他是由安全设备学、安全社会学、安全人体学、安全系统学四个分支学科组成,他们都是研究安全的基础理论,揭示安全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揭示为什么能实现安全的问题。 3、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层次是安全工程学它与基础科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由安全设备工程学、安全社会工程学、安全人体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学四类技术科学分支学科构成,除安全系统工程学为其他三个分支学科提供科学方法外,其余三个分支学科各自都为本分支学科的工程技术层次提供理论依据,或将其工程技术成果上升到技术科学层次的高度,升华为科学理论。 4、安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层次是安全工程它是直接为实现安全服务的,是进行安全设计、施工、运转、反馈及预测预报、总结、提高等一系列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与方法的总称。它与技术科学的分支学科相对应,由安全设备工程、安全社会工程、安全人体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四类工程技术分支学科构成,在安全工程中的安全技术工程,按其服务对象之差异,可区分为:1)按与此配套的各种专门工程领域分为各种专门的安全工程,如电气安全工程、起重运输安全工程、受压容器安全工程、核安全技术、焊接检验技术、防尘防毒安全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辐射防护技术等。2)按不同应用领域区分为各部门安全工程或技术。例如:矿业安全工程、石油化工安全工程及建筑、交通运输、冶金、航空航天、航海等各种安全工程或技术。总之,凡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起安全保障作用的工程技术存在和需求。所以安全工程的应用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科技日新月异 学习与时俱进

科技日新月异学习与时俱进 ——陕西省流动科技馆观后感 启文小学六(1)班尚烨 上周五早上,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县职业中专,参观了陕西省巡回科技展,了解了一些科普知识,体验了一些科技展品,令我大开眼界。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我们首先欣赏了“滚出直线”的演示操作,这件展品是由两个转动齿轮和一个小熊猫组成,两个齿轮相咬合时,熊猫却走成了直线,两个圆怎么会带动物体去走直线呢?后来,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大圆套着小圆时,中间有一条贯穿两圆的直线,叫内摆线,而熊猫正是沿着内摆线走的。接着,我们又观看了许多展品,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强大的磁力了,它是由一个小型升降机,一块磁铁,一根铁项链组成的,当磁铁吸附项链向上升时,项链另一头固定在底层。所以,一旦项链向上拉,它一定会掉下来,但是,奇迹发生了,项链在离开磁铁后,不但没有掉下来,反而悬在了半空中;但是,再上升磁铁,项链便掉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讲解,我们才明白:原来,一旦项链重量大于磁力时,项链才会掉下来,科学技术真是太奇妙了! 紧接着,我们还在移动环幕影院里观看了环幕电影,这种充气式影院是球形,进入其间观看,倒真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听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环幕电影是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其特点是电影画面特别大,银幕包围观众厅整整一圈,观众可以

站在场地中央随意观看。这种形式的电影是9台摄影机同步全景角拍摄的,再由9台放映放在环形银幕上进行同步放映,形成一个360度的全景式画面。 最后,我们还观看了机器人跳舞,伴着优美的音乐,机器人蒙蒙和宁宁开始跳舞了,他们时而翻滚,时而跳跃,不时做出一些高难度动作,真是可爱极了! 通过这次科技展,我了解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更爱上了科学技术,喜欢上了科学研究。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创造更多的科技传奇,为人类服务! 指导老师:李晓英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教育和科学技术》教案.

《教育和科学技术》教案 2019-05-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晚清政府终于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步。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 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候德榜将制碱奥秘公之于众,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了“候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候德榜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慨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候德榜等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 2、指导学生詹天佑、候德榜等中国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整理、归纳出来,列表说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詹天佑和候德榜的卓越成就,认识到中国人具有杰出的创造发明才能,使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欢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献身科学、为国争光的信念。 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学习这一知识使同学们感悟到伴随经济、近代化的过程,教育近代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通过讨论“你认为詹天佑、候德榜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的问题,认识到詹天佑、候德榜均出身贫苦,但能刻苦发奋,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候德榜和“侯氏制减法”;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

难点:理解詹天佑、候德榜等人发愤图强、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典型事例分析法,提问引导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伴随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的过程,教育近代化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我们一起来学习晚清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㈠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6页中的内容,回忆一下洋务运动的内容,思考) 1、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在实践上迈出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师提问)洋务派在培养洋务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2、维新派创办新式学堂(开办京师大学堂) 3、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什么要创办新式学堂?(教师拓展) (学生回答)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和维新人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㈡新式教育的开端 1、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中西并用 2、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宗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3、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步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等课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原动力,为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需要,呼应企业对创新服务的巨大需求,东莞市常平镇自2008年起开始筹建科创中心,常平科创中心旨在创造园林式办公环境,打造成为在东莞东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孵化集群航母,以带动常平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常平科创中心是常平镇人民政府根据《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东莞市鼓励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按“民办官助”方式打造的以新技术新材料为主导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多功能的创意产业园区,先后获得“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议定,科技中心于2010年6月由广东东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负责管理运营。 张玉:广东东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说:常平科技创新中心设立的初衷,在于让自主创新替代资源和劳动力消耗,成为常平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透过科技创新中心完美的创业孵化硬件平台、增值服务软件平台、创业投资信息平台为园区的中小企业提供从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全程创业服务支持系统。 常平科创中心地处常平镇新南路与常黄路交接处东侧,距常平大道仅200多米,中心占地面积约4.66万平方米,共分四期开发:一期为综合服务平台,即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网络信息化、检测技术、交易展示平台、物流辅助平台,使用面积约1.83万平方米,已引进工业设计研究院环保、太阳能光伏组件检测、实验室等高新企业;二期为初创企业培育中心即企业孵化器,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主要针

对具备独立知识产权,优质经营项目和核心技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企业提供创业环境,中心为入孵企业实行科培计划,入孵企业可享受知识产权免费申请服务,并优先获得5万元至10万元启动资金,5万元至50万元的融资贷款担保;三期为企业加速器,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进驻企业要提备一定的经营年限即成立3年以上,并拥有良好的客户资源及核心技术,配合企业成长计划,园区可为这类企业提供10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场地,以及融资上市辅导、风险投资规划、工商注册、法律、人力资源等惠及园区及常平东部企业的配套服务;四期绿化用地35亩作为一二三期的配套项目,计划建设东莞东部科技企业家交流中心,同时还将配套建成休闲式生态绿地,其间包括休闲娱乐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