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表填报细则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表填报细则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表填报细则

附件1

农产品加工业行业划分方式(试行)

为计算、加工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单位提供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统计数据,使之更符合农业管理部门工作需要、更科学反映重要农产品的加工情况,现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7-2011)中涉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中药饮片加工与中成药生产、橡胶制品业等原有类别进行拆分、重组,形成粮食加工、植物油加工、果蔬茶加工、食用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其他食物类农产品加工、皮毛羽丝加工、棉麻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橡胶制品、其他非食物类农产品加工共11个子类别。新类别所包含小类行业均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7-2011)的小类行业。

农产品加工业行业类别划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

附件2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监测表填报细则(试行)

一、总说明

(一)为了解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二)本细则分为年度调查、定期调查二部分。年度调查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农加年1表)、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情况表(农加年2表)两张表。定期调查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情况季度表(农加定1表)、农产品加工企业景气调查表(农加定2表)两张表。

(三)农加年1表、农加年2表、农加定1表的填报范围是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食物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非食物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如中药加工、烟草加工、棉麻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省(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填报。农加年1表为企业基本属性调查,在企业基本情况和各种类别属性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仅报送企业名称和法人单位代码。

(四)农加定2表将在部分地区和肉类加工行业试点进行,样本企业为部分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食物类农产品加工企业,由试点地区农产品加工管理部门、中国肉类协会推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备案或者提出调整建议。样本企业应在所有制、行业、规模、地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

(五)农加年1表、农加年2表填报时间为年度结束后的10日内,即1月10日前上报上年数据。农加定1表填报时间,前3季度为季度结束后的10日内,即4月10日前上报1-3月数据,7月10日前上报1-6月数据,10月10日前上报1-9月数据;年末采取预报的形式,11月20日之前上报全年预计数据。农加定2表填报时间为季度末月的中旬,即3月、6月、9月、12月的10-15日填报调查表。全部调查表均采用网络平台上报的方式。

(六)本细则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负责解释。

二、调查表目录

三、调查表式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

表号:农加年1表

制定机关:农业部

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编号(填写最主要的三个,非食品加工企业不填写)

(1)QS????-????-????

(2)QS????-????-????

(3)QS????-????-????

国民经济行业小类代码:?0?2?1?1

填报人姓名:职务: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续一)

表号:农加年1表

制定机关:农业部

填报人姓名:职务: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将对应分类代码填入指标值。

2.企业基本情况和各种类别属性与上年报送情况一致时,仅报送企业名称和法人单位代码。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情况表

表号:农加年2表

制定机关:农业部

填报人姓名:职务: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或会计科目表中填写对应项目值。

(三)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情况季度表

表号:农加定1表

制定机关:农业部

填报人姓名:职务:电话:填报日期:2014年08月19日

填报说明:1.汇总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前3季度为季度结束后的10日内,即4月10日前上报1-3月数据,7月10日前上报1-6月数据,10

月10日前上报1-9月数据;年末采取预报的形式,11月20日之前上报全年预计数据。

(四)农产品加工企业景气调查表

表号:农加定2表

制定机关:农业部

填报人姓名:职务: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报说明:1.于3月、6月、9月、12月的10日-15日之间反馈给上报单位,不得提前或延后,以确保调查资料真实反映调查时期内的情况。

2.调查的对象是企业家即企业负责人,调查问卷必须由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总经济师等熟悉本

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主要负责人填报。

附件3

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二季度情况表

填报人姓名: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说明:1.本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情况季度表(农加定1表)的汇总表,汇总频率为每季度一次;

2.汇总表与农加定1表的计量单位不一致,需要换算。

3.报送时间为季度后15日内,即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及11月20日之前;

4.报送电子邮件地址为ghtjc@https://www.360docs.net/doc/722108443.html,。

农产品物流分析及案例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作业 我国农产品物流研究及案例分析 姓名:杨如川 学号:1003201115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物流1004班 老师:李娇 2013年1月4日

摘要 农产品物流一直是物流当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分支,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其次,提到了我国农产品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成本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冷链技术水平落后、市场主体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接下来,主要讲述了为解决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法,包括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加强教育与培训等解决方法。然后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关对策,最后对本文进行总结,说明我国农产品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 一、农产品物流相关概念 (4) (一)农产品物流的定义 (4) (二)农产品物流的特点 (4) (三)农超对接 (4)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现状 (4)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5)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 (5)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6)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各环节的信息化水平低 (6) (四)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水平落后 (7) (五)我国农产品物流市场主体不够成熟 (7) (六)我国农产品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 (7) (七)我国农产品物流缺乏专业人才 (7) 三、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8) (一)努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8) (二)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 (三)加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 (8) (四)加强农产品物流冷链、保鲜技术的研究 (9) (五)培育完善我国农产品物流主体 (9) (六)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 (9) (七)加强我国农产品物流人才建设 (10) 四、案例分析 (10) 五、结束语 (13) 六、参考文献 (13)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策略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策略 摘要: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但就总体而言,还不能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专门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不足,产加销各环节联结不紧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健全、加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字:农产品加工建议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的同时,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发展,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重要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原则和重点领域 (一)主要原则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优质、安全、方便、营 养的农产品加工制品,巩固城市消费市场,开拓农村、小城镇和国际市场,

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入WTO的中国农业及农产品面临新的挑战与选择。为此,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进展现状及进展趋势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农产品加工进展现状及进展趋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经济进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的进展,一定要大力进展农产品加工业。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现状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join WTO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face new challenges and choice.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in view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e processing indust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ur country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 sure to develop the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situation trend 1 前言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要紧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量不断增大,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可靠的原料来源;随着农村集体经济逐步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 强排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排名 广东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布吉农产品批发中心 广东省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河南省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江苏省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庆观音桥市场有限公司 江苏凌家塘市场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城北回龙观商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万吨冷库冻品交易市场 湖北省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农都农产品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信立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盖世物流农贸大市场 天津市金钟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配送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天鹏食品商城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四川聚合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京丰岳各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 北京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陕西欣绿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二环蔬菜副食交易中心 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夏商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埔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市场有限公司 浙江省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上海曹安路市场 江苏省江阴市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抚顺路蔬菜副食食品批发市场 河南省郑州信基调味品城有限公司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计划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本市生产实际和工作重点,采取定性和定量检测相结合,依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切实保障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抽样范围 抽样监测范围:以生猪定点屠宰场、农产品“三品”基地、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种养企业和其他种养大户为重点,结合本市农业主导产业、主要品种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重点产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抽样监测品种: 1、蔬菜:茄果类(番茄、辣椒、茄子);瓜类(黄瓜、苦瓜、西葫芦);白菜类(大白菜、小白菜);鳞茎类(大葱、圆葱、韭菜、蒜薹);根茎类(白萝卜、胡萝卜)等地产蔬菜为主。 2、水果:以当季地产的草莓、西瓜、葡萄、香瓜等时令水果为主。 3、食用菌:木耳、平菇、香菇等。 4、粮食:大米。 5、畜禽产品:猪肉、猪肝、鸡肉、羊肉、牛肉、鸭肉、鸭蛋、鸡蛋、生鲜乳,以及动物尿样等。 三、抽样责任分工 按照产业管理分工,蔬菜、食用菌和大米等生产基地的食用农产品抽样,分别由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农业技推广中心负责;畜禽、尿样抽样抽样由畜牧总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上级农业部门来我市抽样时,由各对口产业单位配合完成。 四、抽样检测任务

全年计划农产品抽样监测12500批次。其中:市本级定量监测600批次,市本级速测8000批次,乡镇级速测3900批次(每个乡镇不少于300批次)。 五、抽样方法要求 1、抽样方法。蔬菜、水果、食用菌抽样工作按照NY/T789-2004规定执行;稻谷抽样按GB5491-1985规定执行;畜禽产品、猪尿抽样工作按《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抽样规范》(NY/T1897-2010)规定执行。农产品速测抽样按监测实际需要量随机抽取。 2、抽样、分样和封样工作必须在抽样现场进行,每批次样品应按检测用样和备份用样分为等效的2个包装,并严格按规定加封。每份抽样单和封样单必须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检者代表确认、签名。速测抽样的封样可采用由我局统一印制的包装袋,不干胶标签粘贴在包装袋正面。 3、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合理确定抽样时间、抽样布点、抽样品种。在生产基地抽样时,优先在各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三品一标”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省名牌农产品等基地中抽取,每次抽检每个基地不超过2批次样品。 4、样品要可追溯。所抽样品必须可追溯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其它环节抽取的样品要明确生产者(或经营者),对于来源不详的样品不抽,做到样品质量可追溯。凡被抽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抽样,抽样单位要认真做好详细记录,由抽样人员和当地陪同见证人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以不合格处理。 六、抽检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已列入市政府对各监管部门、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进一步细化抽样方案,明确抽检要求,主动与有关检测机构做好衔接。 (二)送检要求。定量监测的样品按抽样责任分工,由抽样的各职能单位及时送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本级检测不了的由农产品检测中心协调上级单位协助检测,并负责索取检测结果。被检测单位要求提供检测报告的,由送检单位负责向检测机构索取并送达。 (三)结果处理。在速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要重新进行抽样定量检测。对定量检测不合格的样品要及时报告局农产品质量监管科和农业综合执法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范例)

农产品物流文献综述 摘要:农产品物流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物流研究发展状况,总结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并作了评述。 主题词: 物流农产品物流评价 一、背景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产品流通的市场化水平低、流通成本高,农民没有从流通领域享受到应得的比较利益。由于农产品最终要依赖于流通领域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整个农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依赖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物流已成为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我国的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成为我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我国每年果品产量有7000万吨左右,由于上市组织化低、包装不统一、大多敞篷车运输,果品从采收、运输、批发到消费者手中,大约损失30%。广东每年因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腐烂造成的损失达7.5亿元。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超过1/4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物流的研究综述 1、物流热的兴起 据有关资料记载,物流概念的雏形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叶,1918年英国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用户的手中,被誉为有关“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1927年,R.Borsodid《配送时代》一书中首先使用Logistic来定义物流。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时供应中,首先采用了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名词,对军火的运输、补给等进行全面管理。这种后勤管理方法后被引入到商业部门,被人称之为商业后勤(Business Logistics),定义为“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购买与库存控制、储存、用户服务等业务活动”,其领域统括原材料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上述历史被物流界较普遍地认为是物流的早期阶段。

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 研报告 关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4月以来,农业部、国研室、发改委、财政部、科 技部、工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联合组成调研组,分赴11个省区就农产品加工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的看,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和民生产业,正引领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特殊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现将《关于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印发各地,供学习参考。 今年4月以来,由我部牵头组织,国研室、发改委、财政 部、科技部、工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调研组,分赴各地对农产品加工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的看,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中小微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而且正引领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自身发展、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特殊困难,迫切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 一、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丰富和消费升级,以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 (一)总量迅速扩大。全国拥有农产品加工企 业大45.5万 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 2.63万亿增加 到18.48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7%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值从1:1提高到2.1:1。近5年每年上交税收超过1万亿元,达到1.17万亿元。 (二)产业加速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向优势主产区和城近郊区集聚。,河南方便食品已超全国四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等 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各地形成了湖南 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河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一批区域集中区和品牌。 (三)规模企业增多。-,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5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增加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在食品加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已占到50%^上;在肉类加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到 10%但其资产总额却占6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占50灿上。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规模、资金、技术、产品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应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扩大企业规模,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经验教训;启示 农产品加工业,一端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其发展状况决定着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和多变的新需求的满足程度;其另一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与发展,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实施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过渡的战略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是重要一环,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我省的GNP具有双重功效。但是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很薄弱,规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如今,我国已成功进入WTO,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这片大市场,寻找着机会。国外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管理水平高,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国内的企业必须要全面清晰地了解国外竞争对手,做到知彼知己,以制定适宜的战略与策略对抗国外企业的竞争。 本文就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经验及教训,以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一般现状 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可以反映农产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对GNP的贡献 程度。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2.0~4.0:1,而我国只有0.20: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对本国GNP的贡献程度远远高于中国,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不相配的。 另外,现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食品工业已普遍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贡献程度很高。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一般为1:2~1:4之间。见表1: 表1 各国农业与食品工业产值比 国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荷兰中国 比值1:1.8 1:2.4 1:3 1:4 1:4 1:0.3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增值程度很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 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日前发布的抽样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8.8%,交易量同比增长5.1%。电子结算交易额同比增长8.4%。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数明显提升,销售额超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15.3%;0.5亿元至1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2.9%; 0.1亿元至0.5亿元的经销商数同比增长24.2%。2016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达4.7万亿元,交易量达8.5亿吨。 被调查市场中,18.5%的市场交易额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3.2%;20.4%的市场交易量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1.8%。 “2016年部分市场交易额、交易量出现下滑,主要受城市功能产业疏解、城市总体经济放缓、市场间不正当竞争以及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说。 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国家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互联网+农批”方兴未艾,农批市场行业迎来新一轮转型升级热潮。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政府的调控和主导,出现了盲目新建市场,无序发展,局部地区甚至出现非正常竞争的现象。业内希望尽快通过立法保障批发市场发展规划的落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报告同时认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责任和压力加大,市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意识不断增强。2016年《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广东、山东等多个省份也出台了关于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相关报告推荐:《2017-2021年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出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及时了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有效发现和排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全力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和市农业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检测时间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每月组织一次抽样监测,有重点、有计划的对全县农产品各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同时加强重大节日、暑期期间农产品质量检测。 二、抽样地点 抽样地点包括种养殖基地、定点屠宰场、畜产品专卖店、奶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 三、检测品种及数量 (一)监测品种 检测样品的种类为:蔬菜、猪尿、猪肉、猪肝、牛尿、羊尿、牛肉、羊肉、鸡肉、鸡蛋、生鲜乳、水产品、饲料。 (二)监测数量 本级计划监测1899批次,其中畜禽产品466批次、生鲜乳79批次、水产品24批次、蔬菜1290批次、投入品40批次,不包括省市级监督抽样。 四、抽样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第 2 页共 5 页

(一)抽样依据 猪肝、猪尿和鸡肉分别按照NY/T763-XX《猪肉、猪肝猪尿抽样方法》、其他动物产品按照NY/T5344.6-XX《无公害食品产品抽样规范第6部分:畜禽产品》执行;水产品按照SC/T3016-XX《水产品抽样方法》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水产苗种药残抽检的通知》执行;饲料按照GB/T14699.1-XX《饲料采样》执行;蔬菜依据NY/T448-XX、 GB/T5009.199-XX《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等。 (二)检测项目 1、猪肉、猪肝、牛肉、羊肉: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 2、猪尿、牛尿、羊尿:检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3、生鲜乳:检测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黄曲霉素M1、各种抗生素等。 4、饲料:检测三聚氰胺、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 5、鸡肉:检测氯霉素、氟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6、鸡蛋:检测苏丹红、氟喹诺酮类、氯霉素。 7、水产品: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8、蔬菜: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三)检测方法 第 3 页共 5 页

我国农产品品牌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专业 :农业推广姓名:曹洪彬学 号:2013110271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着缺乏规划、体制不顺畅,推广简单、建设主体薄弱,投资不足,保护不力等问题。本文从宏观方面提出要改进政府引导、从微观层面提出要整合营销策略等对策.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标准化;整合营销等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存在规划、体制、推广、投资、保护等问题,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一些对策。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政府缺乏品牌战略规划、管理体制不顺畅、品牌推广简单、经营主体薄弱、建设资金不足、品牌保护不力等原因, 致使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品牌附加值较低。 (一缺乏农产品品牌规划, 相关管理体制不顺畅。各级政府热衷品牌评比和排序,推出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但是缺乏全国统一规划。还有一些部门或机构的评选规划不够规范, 评选目录随意性较大, 只重视品牌的评比 , 而忽视品牌教育和品牌维护的基础工作。我国农产品品牌评定部门很多,如国家质监总局、工商总局、商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等。各个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定位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由于政出多门,造成部分地方对于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方法、程序、标准出现不同理解,因此应在国家层面上形成若干个职能明确、分工明晰的权威机构或部门,由他们来制定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认定的标准、程序和淘汰机制。 (二品牌建设主体力量薄弱, 品牌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化进行中,龙头企业与农业行业协会、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龙头企业大

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农产品摆脱长期短缺局面,实现总量平衡的历史性跨跃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现转化增值,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和扩大农产品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我部在调查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制定《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规划重点放在切需要加工转化的农产品,包括粮、棉、油、糖、果、蔬、茶、肉、蛋、奶及水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同时,对于到2015年的远景目标进行了初步展望。 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成就和特点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特点有以下几个。

1.迅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200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达21070亿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24.6%。其中食品工业总产值8434亿元,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8%。“九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2%,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百分比,2000年达到84.6%,比1995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每次加工业的大发展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2.产品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在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中,食品工业比重上升,2000年食品工业占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9.7%,超过纺织类而居农产品加工业的第一位。随着农产品直接消费需求的下降,初级加工品和高级制造品的比重上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原料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产加销一体化和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 据调查,目前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已超万家。1文中加工业产值及增长速度均指统计口径的五大类12个行业的范围,非本规划所指主要农产品。

中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汇总

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17)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岳各庄农产品市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北京昌平水屯批发市场·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顺鑫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日上综合商品批发市场 ·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北京城北回龙观大钟寺商品交易市场·北京市西沙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玉泉路粮油批发市场·北京南三环玉泉营果菜批发中心 ·北京大兴大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怀柔南华农贸批发市场 ·北京市良乡城东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中心 ? ? 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3) ·上海曹安批发市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上海华中果品交易中心

? ? 天津农产品批发市场(10) ·天津何庄子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南开区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金钟蔬菜粮油批发市场 ·天津红旗农贸批发市场·天津市当城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 ·天津武清大沙河批发市场·天津市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 ? ? 重庆农产品批发市场(3) ·重庆江北区盘溪农贸市场·重庆菜园坝果品批发市场 ·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 ? 河北农产品批发市场(28)

·河北省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河北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石家庄高邑蔬菜大市场·河北省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青县盘古蔬菜批发市场·河北魏县天仙果菜批发交易市场 ·河北省衡水市东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三河市建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昌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河北饶阳县瓜菜果品交易市场·河北唐山姚王庄果菜批发市场 ·河北无极县蔬菜批发市场·河北秦皇岛海阳农副产品批发 ·河北馆陶金凤禽蛋批发市场·河北固安蔬菜批发市场 ·河北保定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河北永年县中原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河北邯郸意蓝德农产品批发市场·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京西果菜批发市场·河北省邢台市食品蔬菜集团公司顺兴蔬菜批发市场·张家口市宣化盛发蔬菜水产副食品综合交易市场 ·中国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唐山市荷花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邯郸市农业科技贸易城·河北保定三丰粮油批发市场 ·沧州崔尔庄枣业有限公司·河北冀南蔬菜瓜果批发市场 ?

我国农产品的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1.总量的变化 从绝对数量上看,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不断上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从相对数量上看,进、出口额的增幅波动较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入世5年中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呈现净进口局面,我国由农产品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成为世界上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出口创汇的贡献逐年减小。虽然从2005年开始,农产品出口增幅明显高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不断减少,但是并未改变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局面。根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产品贸易依然存在-9.60亿美元的逆差(见表1)。 2.产品结构的变化 入世以来,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出口农产品的结构来看,主要出口农产品依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其中水产品及其制品的出口份额最高,其次为食用蔬菜及其制品、食用水果及其制品和畜产品(见表2);主要进口农产品更加集中于土地密集型产品上,进口量居于前3位的农产品依次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和畜产品(见表3)。

经过深加工的农产品在出口中的优势更加突出。农产品贸易顺差依次来自于水产品制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制品,食用蔬菜,水、海产品,食用水果和坚果。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为油料、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棉花,畜产品,糖及食糖和食品工业的残渣、废料(见表4)。而谷物贸易是先逆差,后顺差,且顺差额不断提高。这主要是由于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降到13年以来的最低谷,粮食减产效应引起国内供需失衡,从而导致了2004年对谷物进口需求的激增,引起当年谷物贸易的高额逆差。随后国家不断出台稳定并刺激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粮食大幅增产,谷物进口需求锐减,谷物贸易额恢复到净进口状态。

浅析供应链管理模式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物流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方向。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论文格式本文在阐述农产品物流内涵、特点及剖析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用现代理念打造农产品物流,积极探索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实现此目标当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产品消费的持续性、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与消费普遍性,导致了农产品消费的时空矛盾;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价格、农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准时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实现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越来越困难,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农产品物流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物流量十分巨大,其中未经深加工的生鲜农产品占据较大比重。 当前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已被提到日程上来。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第十六章“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内容,表明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得到确认,中国物流面临战略发展机遇。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产品物流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物尽其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产品物流发展,用现代理念打造农产品物流,积极探索农产品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供需的无缝对接,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同时实现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1 物流与农产品物流 1962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大陆”一文,提出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损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它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把生产的末端延伸到零售商、甚至消费者,衔接成供应链,使销售、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环节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农产品价值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地说,它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1]。 根据农产品物流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作用不同,农产品物流的全过程可以分成3种不同类型的物流:一是生产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产品生产物流;二是销售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产品销售物流;三是回收阶段的物流形式,叫农产品废弃物物流。 1.1 农产品生产物流 农产品生产物流是指从农作物耕作(动物饲养、微生物培养)、管理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由于配置、操作和回收各种劳动要素所形成的物流。生产物流是生产农产品的农户或农场所特有的,它需要与生产过程同步。由于中国农业生产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形式为主,所以一般农业生产物流的地域有限,物流单一,流量较小。农产品生产物流按照生产环节可分为3种形式:一是产前物流,农业产前物流与农业生产过程所必需农业生产资料准备直接相关,它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储运、配送、分销和信息活动中所形成的物流。它涉及种苗、饲料、肥料、地膜等农用物资和农机具的产前准备,也涉及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和市场的信息服务;二是产中物流,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和养殖畜禽、渔类等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包括育苗、插秧、锄田、除耪、整枝、杀虫、追肥、浇水等作业所形成的物流;三是产后物流,即为

我国农产品加工面临的机遇、发展方向与措施

我国农产品加工面临的机遇、发展方向与措施 (1)农业的阶段性变化,加工原料的日益丰盛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目前,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盛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2)不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农业已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的新阶段。 我国农业已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的新阶段。中央及时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基本判断,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枯竭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严重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已形成。 灭菌奶基本普及,巴氏奶、冷却肉、洁净菜、低温肉制品、洁净蛋等正在逐步推广。 (4)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大型化、跨国化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 2005年全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27000亿美元,其中,美国5000亿美元,欧洲3000亿~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位居世界工业各行业的前列。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发展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的精炼加工业及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进行配套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定位 发布时间:2010-5-27 从全球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都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由于制度背景迥异,社会发达程度不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如何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定位问题,对于构建和完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以及把握其发展方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界定 提及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被社会广泛认可的有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而且都认为日本模式就是亚洲模式,也最适合中国去效仿。我们所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高度概括性描述。那么,如何判定一种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经由量)、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即中国模式。 二、世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四种模式比较

目前来看,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美国模式、欧洲模式、日本模式及中国模式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在经由量、投资模式、管理模式、交易模式及结算模式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点。 (一)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比较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地位是指农产品的经由量,即农产品经过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比率。美国模式的经由量为20% ;欧洲模式的经由量为50%;日本模式的经由量60-70%;中国模式的经由量则高达70-80% 。 (二)投资主体及投资目的比较 在不同的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投资主体不同,决定了投资目的也有所不同。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主体参与,通常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土地和部分资金,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出资建设,甚至市场建设的配套工作也是由政府完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被完全定位为公共设施;日本模式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因此,它们的投资目的都是非营利性质。而中国则是以非政府投资为主体,且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包括地方政府,企业,甚至还有个人,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三)市场管理制度及体系比较 管理主体是指对批发市场的日常工作进行管理的机构或组织。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

温农办〔2010〕3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 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局: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水平,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各地要确定主管科室和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结合当地农产品准出示范点和动态监测点农产品种类、生产销售季节等要素,统筹谋划抽样、检测等工作,指导受检单位自觉履行责任,如实填写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本,便于合理确定取样时间。 二、加强监督管理,完成监测任务。要指导、帮助和督促本地各动态监测点开展上市前农产品监测,推进产地准出管理工作。全年检测总数每个动态监测点(包括省级监测点)一般

不少于400批次;鹿城、龙湾、洞头800批次以上,瓯海、乐清、永嘉、平阳1200批次以上,瑞安、苍南、文成、泰顺1500批次以上。 三、完善监测网络,推进动态监测。各地要逐步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市级副食品蔬菜基地(后备基地)建立动态监测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同时要定期对监测情况做好汇总分析和信息通报,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对有条件的基地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四、建立工作制度,规范监测工作。为了保证检测工作质量,要完善制度,对动态监测点实行科学管理。有关检测工作制度详见附件1,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五、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检测水平。检测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检测技术,科学开展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市局将统一组织对各地检测员开展技术培训,检测员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六、加强协调配合,保障监测效果。加强内部衔接,农产品质量安全主管科室、农业执法、畜牧兽医、检测中心等要密切配合,加大监测力度,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外部沟通,主动与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联系,互通监测信息,建立检打联动机制。 附件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制度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主管科室和专职人员名单

我国农产品品质面临新挑战

我国农产品品质面临新挑战 随着我国扩大内需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日益逼近,农产品的生产和内在品质将面临新的挑战,迫使其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坚持扶优抑劣的原则,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按需求进行生产,尽快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和品牌化,以有力推动农产品优质化的进程。 现状与问题 农业生产从20世纪中其的绿色革命开始,长期以长,人们把土地产出的谷物直接食用看做是供养人口最好的惟一生产方式,历来一味追求籽粒最大产出量为主要目标,从而培育出高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农作物,但蛋白质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却大幅度降低,品质下降。根据近几年国际国内价格的跟踪比较及有关部门的研究,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价格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一些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如棉花、油料、糖料、羊毛等也已接近、返老还童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竟出现“高价农业”现象,市场上“卖难”的问题仍有增无减。目前我国的普通小麦积压在库,据报载,南方有的农民竟拿小麦作肥料,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年产量仅占消费量的8.5%,供不应求,靠进口弥补。如做饼干、蛋糕等面筋含量低的小麦每年约需进口50亿公斤等等。究其原因是由于 农产品品质方面的缺陷和生产上一直沿袭“增产型”,而忽视了“优质高效益型”的结果所致。 我们所说的农产品品质的内涵系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商业

品质的总称,其中营养品质是农产品的物质基础和核心。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品质状况怎样呢?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测定,主要农产品品质的含量:春小麦13%至15%,冬小麦13%至14%,粳稻8%至9%,杂交粳稻7%至8%,玉米8%-9%,这个指标和国外相比居中上等。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品位更居上游。但其中一些最重要的营养指标--赖氨酸等含量偏低。根据中国农科院一些专家分析测定的“我国稻、麦、玉米优质品种与国外优质品种的比较”中,在稻米以上以我国出口的优质稻米新品种与国外优质食用米品种比:米长,国际市场上4个名牌7.2毫米,属于特长粒,我国优质精米平均为6.8毫米;千粒重,名牌米为17.55克,我国则平均为16.70克,两者差距较大。 挑战促转变 从目前来看,随着国内拉动和扩大内需,农业结构性及农产品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产品供与求、产和销的矛盾,已不是昔日单一的结构需求的失衡,而是以农产品短缺为常态到以供大于求为特点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和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的矛盾突出,不少劣质农产品积极滞销,而优化农产品紧俏。这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差和外国农产品挤占了部分市场,使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内频频出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农产品没有转变到优质化生产链上来酿成的苦果。 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日益逼近的形势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很少。时下已是农产品“洋货”大军压境,千方百计在国内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