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一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一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一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一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C

7、D

8、A

9、C 10、D

(二) 多项选择题。

11、A、B、E 12、A、C、D 13、A、B、C、E

14、A、B、D、E 15、C、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萌芽时期、常量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

17、数学思考

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19、概念判断

20、基数、序数。

21、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2、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23、

24、1

25、12 13 13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刻和难度。

27、用阿拉伯数字记数是把所用的数字排成一横行,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所含的计数单位就不同,从右起第一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这一位叫做个位;第二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这一位叫做十位;以下依次是百位、千位、万位--------用这种方法记数,每个数字除了他本身表示的数值以外,还有位置值,这就是记数的位置原则。

28、数学学习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在数学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主动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数学技能的掌握,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以数学语言、符号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形成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技能与能力的过程。

29、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的实物、教具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1)认知结构。(2)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

(3)抽象概括能力。(4)语言表达能力。

31、作为学科的数学,它自然是源于数学科学,但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对象,其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作为教育的数学和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不完全相同的。

(1)从知识体系看

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个经过人为的加工和提炼的、依据某一特殊人群(作为获得基础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学生)的特殊需要(即数学教育的目标)和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2)从数学活动看

作为科学的数学,是一类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数学家”的那些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

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则是一类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学生”的那些人)在某些专门的人(可以称之为“教师”的那些人)的引导和帮助下的一个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

(3)从对象特征看

作为科学的数学,其对象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则等构成的和完全开放的逻辑结构系统,而作为教育的数学,其对象则是含有经验、直观的和几乎是封闭的逻辑结构系统;最后,从活动的目的看,作为科学的数学活动,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而作为教育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二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

6、B

7、A

8、D

9、A 10、D

(二) 多项选择题。

11、A、D、E、

12、C、E

13、A、B、E

14、A、B、C、D

15、A、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数量关系、空间形式。

17、再现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18、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可能性。

19、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0、同化顺应

21、-4

22、2/3

23、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

24、空间识别障碍、视觉知觉障碍。

25、试误、顿悟。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数位:应用位置原则记数时,数字所占的位置:个位、十位、百位……统称为数位。

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28、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

29、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找出新答案、发现新关系或创造新方法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1)懂得数学的价值

(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

(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4)学会数学交流

(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31、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形成。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观察实例、(2)分析共同属性、(3) 抽象本质属性、(4) 确认本质属性、(5) 概括定义、(6) 具体运用。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三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D

7、A

8、D

9、C 10、C

(二) 多项选择题。

11、A、B、E 12、A、C、D 13、A、B、C、E

14、A、B、D、E 15、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发展性有价值

17、数学思考

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19、概念判断

20、数学命题

21、

22、空间形式

23、法则、定律、公式

24、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

25、定量、定性、价值判断。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

27、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

28、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9、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理解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31、第一,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所谓“潜在的意义”,是指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且这些新学的材料能够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第二,学生必须具备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意向,即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材料的欲望。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B

3、C

4、A

5、D

6、B

7、D

8、A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A、C、D 12、B、E 13、A、C、D

14、A、B、C、D、E 15、A、B 16、B、C、D、E

17、B、E 18、A、C、D 19、A、B、D、E

20、B、C、E 21、A、B、D 22、A、C

23、B、C、D 24、C、E 25、A、B、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1)认知结构。(2)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3)抽象概括能力。(4)语言表达能力。

27、(1)弄清问题、(2)寻求解法、(3)实施解答、(4)回顾评价略。

28、(1)数学学习是不断抽象概括、不断具体化的思维过程;

(2)数学学习是将知识不断条理化、系统化、形式化的过程;

(3)数学学习是再创造的过程;

(4)数学学习是情感投入和意志磨练的过程;

(5)数学学习是信息不断反馈的过程

29、(1)揭示本质属性、(2)讨论特例、(3)新旧概念联系、(4)实例辨认、(5)具体运用。

四、论述题(10分)

30、略。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五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

6、B

7、A

8、D

9、A 10、D

(二) 多项选择题。

11、A、D、E、

12、C、E

13、A、B、E

14、A、B、C、D

15、A、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2

17、106x

18、2a-3b+3c

19、17

20、1014元

21、-4

22、2/3

23、长方形

24、7×3+5-2=24

25、黑围棋子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顺应是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真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简言之,顺应就是改造原有认知结构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27、推理就是从一种判断作出另一种判断的思维过程。它通常可以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不同的形式。

28、谈话法也叫对话法,它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引发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的一类教学方法。

29、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或范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所谓数学概念同化,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获得新概念。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同化。

数学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揭示本质属性、(2) 讨论特例、(3) 新旧概念联系、(4) 实例辨认、(5) 具体运用。

31、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学年、学期开学前或开学时施行,其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具有达到新的数学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确定数学教学内容的起点和进度。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期中或期末数学测验来实施。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数学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数学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或改进数学教学工作,使数学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最后达到数学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价一般是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据此作出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除了给学生评定学习成绩外,对后阶段学习还具有预测、评估的作用,能确定学生在后继课程中的学习起点。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六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B

7、D

8、D

9、B 10、A

(二) 多项选择题。

11、A、B、E 12、A、C、D 13、A、B、D、E

14、A、B、C、D、E 15、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实际问题;理论问题。

17、空间形式、数量关系。

18、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19、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20、10140元

21、-4

22、1/3

23、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

24、解析几何、微积分。

2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具有多个思维指向、多种思维角度并能发现多种解答或结果的思维方式。

27、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28、数学概念是反映思考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9、接受学习,是指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那样一种学习方式。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讲解法是指通过教师的口述和示范,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或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能系统的、清晰的将数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好的知识的同时,也逐渐形成分析推理等的能力。

31、(1)备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研究习题、阅读参考书的过程;(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3)备教法,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4)编写教案,一般教案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课题名称;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点、难点;④教具准备;⑤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D A D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ABE ACD ABCE ABDE 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发展性有价值

17、数学思考

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19、概念判断

20、数学命题

21、

22、空间形式

23、法则、定律、公式

24、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

25、定量、定性、价值判断。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

27、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

28、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9、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理解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31、第一,学习的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意义,所谓“潜在的意义”,是指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些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且这些新学的材料能够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第二,学生必须具备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条件和意向,即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和理解学习材料的欲望。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八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A D B C

题号 1 2 3 4 5

答案ABE BE ABDE AC BC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空间形式、数量关系。

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总和。

18、逻辑思维、形象思维。

19、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20、概念、判断、推理

21、-4

22、1/3

23、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4、微积分。

25、下位学习、上位学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7、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28、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形成。

29、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改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1、(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九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ABE ACD ABCE ABDE AC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发展性有价值

17、数学思考

18、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19、概念判断

20、数学命题

21、

22、空间形式

23、法则、定律、公式

24、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

25、定量、定性、价值判断。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本质和规律的理性活动。具体来说,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思维的载体,并以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一种思维。

27、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标记。

28、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29、形象思维是依托于对形象材料的意会,从而对事物作出有关理解的思维。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客观性知识”,而且有“主观知识”。②强调了应该掌握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③强调数学思维方式。④强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1、对儿童来说,获得数学概念大致都要经历一个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感知阶段是儿童获得数学概念的重要阶段。此阶段,通过对对象的直接感知,将对象的各种属性在头脑中进行反复的比较和分析,逐渐趋近于对象的整体认识。表象阶段是儿童从直观对象到抽象概念的桥梁。此阶段,通过自己的反复综合与分析,对对象的各种认识以及各种属性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映象。概念阶段,是儿童最终获得概念的阶段。此阶段,儿童要通过不断地抽象和概括,将对象的本质属性从各种属性中抽取出来,最终形成对对象的本质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十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选题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C

(二)多选题

题号11 12 13 14 15

答案ABE ABCDE ABDE AC DE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6、条件信息、目标信息、操作信息。

1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18、形象、直觉。

19、同化、顺应。

20、判断、推理

21、-4

22、1/2

23、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24、解析几何。

25、下位学习、并列学习。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6、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境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27、有意义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记住所学数学知识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掌握它们与有关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并能融会贯通。

28、在数学学习中,同化是指学生利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适当改造,然后将改造后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

29、所谓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实际例子出发,经过比较、分类,从中找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对所发现的属性进行检验,最后通过概括得到定义并用符号表达出来。这种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叫做数学概念形成。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0、从知识体系看,前者是经过人为加工和提炼、依据某一特殊人群特殊需要和经验、知识与能力结构而设计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后者是完整的、独立于任何人的任何知识结构而存在的、特定的知识和思想体系。从数学活动过程看,前者是一类专门人在某些专门人的引导帮助下的模仿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后者是一类专门人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探索、发现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从学习对象特征看,前者对象是含有经验、直观的逻辑结构系统;后者对象是完全由符号、概念和规则等构成的逻辑结构系统。从活动目的看,前者是为了“接受”已经发现和创造的数学;后者是为了获得发现和创造数学。

31、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基本观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完整篇

考试科目:《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C)和发展性。 A. 多样性 B. 选择性 C. 普及性 D. 巩固性 2、数学课程的定位是:数学课程是学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数学课程具有强大的( B)的功能. A. 鉴别 B. 育人 C. 选拔 D. 激励 3、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A)的过程。 A. 富有个性 B. 浪漫 C. 严肃 D. 紧张 4、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社会性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或(D)。 A. 基础数学 B. 迷人数学 C. 趣味数学 D. 生活数学 5、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D )、推理能力。 A. 作图能力 B. 想象能力 C. 速算能力 D. 应用意识 1、( C ),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A. 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方式 B. 严厉的教学方式 C. 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D. 高标准严要求 2、“数感形成和问题解决”都是过程性很强的数学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体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的过程。 A. 通俗化 B. 简易化 C. 数学化 D. 一般化 3、学生( A ),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A. 原有的知识储备 B. 学习态度 C. 学习心情 D. 学习习惯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B)过程。 A. 获得新知 B. 主动建构 C. 再学习 D. 发现知识 5、有效的教学课件应该符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C)。 A.学困生的需要 B.优等生的需要 C.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D. 学生的兴趣 1、小学生,包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统计与概率”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 C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学生过去的知识 B. 统计案例 C. 现实的情境或材料 D. 统计报表 2、实践性的原则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B),这种参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 A. 被动参与 B. 主体的参与 C. 多做练习 D. 认真听课 3、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D)。 A. 空间观念 B. 解题能力 C. 计算能力 D. 统计观念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代数、几何、(D)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这是对传统数学课程结构的重要变革。 A. 三角 B. 函数 C. 算术 D. 统计与概率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C)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A. 数学技能 B. 思想道德 C. 思想方法 D. 思想观念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10 年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试卷 1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 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 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5 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 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 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 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为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了解人教版教材的编写特点及使用方法,促进各单位、各学段教师的教学水平的平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组织各年级段的数学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对单元教学的解读、专家团队的专题报告、视频对专题知识探讨、分组讨论等环节,通过培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局及教研员老师对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关注。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教材的总体特点是情境串引发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现实情境中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同时在情境图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尽管每学期我们都对所教教材进行了解读,但我们对教材的认识仅停留在本册教材上,只是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等进行浅层次理解。对其他年级各册教材与本册教材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目标体系知之甚微。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

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 A.方法 B.概念 C.素材 D.原理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 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 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 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 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A】 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 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 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B C D】 形成统计观念B. 空间观念A. 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等。【A B C】 A.计数 B.测量 C.实验 D.计算 4. 《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 ()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A B C】 A.数与代数 B.空间与图形 C.统计与概率 D.算术 5.()将成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主要学习方式。 【B C D】 A.模仿和记忆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索 D.合作交流 三、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感兴趣。(×) 3.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活动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成为统计活动的真正主人。(√) 4.为了体现统计与概率教学过程性的原则,在情境设上 不一定要做到连贯。(×) 5.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多做题目。(×) 6.“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体 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填空题 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四) 一、填空题 1. 数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些具体的形式。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数学教学活动的()。 3. 自主型教学方法,至少应注意()、()、()等几个问题。 4.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的过程。 5. 数学教学活动的(),也是教学活动的()。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的地位。 6. 学生因素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和学习前的准备情况等。 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是:()、()、()、(). 8.(),指通过教师编制一整套的、系统的、层层递进式的问题(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发现,直至问题的解决。 9. 教学方法,那就是“( )”。 10.无形的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还有课堂上的气氛等等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中每个小题的答案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错选均记为零分)

1.研究表明,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参与程度和方式影响最大的在于三个因素是() A.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B.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C.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要求与评价。 D.学生的起居与饮食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A.前期组织准备 B.任务提出 C.理解数学 D.学习评价 三、名词解释 1.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2.课堂学习过程中基本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有哪些? 2 在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时,至少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提示型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主要的一些具体形式有哪些? 五、问答题 怎样理解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1、自然数概念的教学,现行教材一般分为(20以内)、(百以内)、(万以内)与(万以上)等几个阶段循序渐进地教学。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空间观念_、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竖式演算法则可以共同表述为:相同数位上、下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课标》把小学数学内容分为__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 2. 新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复习的相关的旧知识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小数实质上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学生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后,要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从而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小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是以整数大小比较法则(为基础的),并且是整数大小比较法则(的推广)。但这样的小数大小比较法则只适用于(有限小数),不适用于(循环节是“9”的无限循环小数)。 3. 学生对于直线的无限延伸性难以切实领会,因为无限的东西无法运用直 观教学使学生领会,所以只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来把握。 3. 分数加、减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想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先要化为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5. 计算的形式主要有口算(心算)、笔算、估算等。 6.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图形与变换”包括的内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等积变换和这些知识的应用。 10.《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 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四个方面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和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 说明:1、试卷共4页 100分 考核方式:闭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2、此卷为小学数学教师用。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 )、( )、( )四个维度。 2.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 )与(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 )者、( )者与( )者。 4. 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 ),( ),实践与综合应用。 5.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东都是第4个。这个方队一共有( )人。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那么这个数的最大约数是( ),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 7.圆的半径是3cm ,圆的周长是( )cm ,面积是( )cm 2。 8.甲数的15 等于乙数的 1 7 ,乙数比甲数多( )%。 9.在比例尺为1 10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5厘米,甲、乙两城的实 际距离是( )km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数学活动主要有观察、实验、猜想、推理与交流。 ( ) 2. 数学思想的渗透宜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 ( ) 3. 26×2读作二十六乘二,26÷2读作五十六除二。 ( ) 4.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6厘米,10厘米。 ( ) 5.圆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6.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的木块,占地面积是1平方分米。( ) 7.在0.4和0.5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 8. 两个数的商是1.23,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10倍。( ) 9. 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 10. 一个长50m ,宽20m 的长方形操场扩建后,长增加了40m ,宽增加了30m 。这个操场的面积增加了1200m2。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随意从放有4个黄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摸出( )。 A .黑球的可能性大 B .黄球的可能性大 C .一样大 2.聪聪有5种笔,林林有4种,其中他们有2种笔相同,两人共有( )种笔。 A .7 B .9 C .11 3.一条直线把一个正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两部分,有( )种分法。 A .2种 B .4种 C .无数种 4.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A .1 B .2 C .3 5.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天,乙单独做要30天,两队合做要( )天 A .50 B .10 C .12 6.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2只鸭的重量,3只鸭的重量等于15只鸽子的重量。一只鹅的重量相当于( )只鸽子的重量 A . 5 B .10 C .22.5 7.在下面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 ) 1.4.9.16.25.______、______、_____。 A .26、27、28 B .30、36、48 C .36、49、64 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9.丁老师家新添购一个浴缸,其容量约为多少? (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复习要点 自然数是一类等价的有限集合的标记。 2.由全体自然数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叫做自然数列。 3.自然数列的性质: (1)有始性:自然数列最前面的一个自然数是零。 (2)有序性。 (3)无限性。 4.数数的特点: (1)数数的结果总是唯一的,与所数事物的次序无关。 (2)数一种事物可以用另一种事物代替,然后再数,数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3)只要继续有事物可数,数数是永远数不完的。 5.自然数作为一类等价的非空有限集合的标记,可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通常称为基数。 6.表示某个有序集合中每个元素所占的位置,通常称为序数。 7.我们让一队学生从排头开始报数,那么报出的“十二”用的是自然数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8.两个数的和不小于每一个加数。 9.某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仍得原数。 10.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2)分析;(3)列式计算;(4)检验作答。 11.零可以被任何非零自然数整除。 12.如果两个数都能被同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和(或差)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3.如果两个数中的一个数能被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的充要条件是:另一个数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4.如果一个自然数a能整除自然数b,b又能整除自然数c,那么a能整除c。(整除的传递性) 15.若干个数相乘,如果其中的一个因数能被某一个自然数整除,那么它们的积也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16.能被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一位数能被2或5整除。 17.能被4或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二位数能被4或25整除。 18.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 19.能被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或反过来)能被7、11或13整除。 20.几个自然数公有的约数,叫做几个数的公约数。 21.几个自然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2.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互质。 23.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公约数。 24.几个自然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 25.除0以外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7.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乘积。 28.如果两个数a、b互质,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等于a与b的积。 29.如果一个数d与ab的一个因数a互质,那么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充要条件是:数d能整除这个积的另一个因数b。 30.如果一个数m能被互质的两个数a、b整除,那么m也能被a、b的积整除。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67032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学习心得体会11月22日,数学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学习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教法指导》专题讲座。主讲老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学习使我对人教版上册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目的、指导思想、结构体系、主要特点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总体编排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实践新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对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每单元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在教材中的地位是什么,通过学习都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为我在今后每单元的教学中,如何做好与前面知识的衔接,如何向后续知识延伸和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明确了每单元、每课教材的教学策略 1、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弄清学生每一个单元已经学习了哪些知识,要学习哪些知识,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 2、每一课的教学要读懂图中故事和图中信息,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且一定要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重视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比较和提升。 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引领和指导力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渠道,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

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自主练习的处理,对每一道练习题目,不仅要能正确解答,而且要更深层次的挖掘练习的含义,有些新知识的学习就放在一些练习题目中。 三、知道特殊版块的的教学方向。 这里的特殊版块指的是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吗、总复习、教材总体分析、丰收园等,这些板块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容易忽视或者说教法差异最大的环节。 四、掌握了五种课型的基本模式 在学习中汤老师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一)计算课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列式——理由——解答)——合作交流(交流——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验证——结论。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小学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 1、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使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3、数学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4、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评价与评价相结合,评价与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5、评价的目的是、、。 7《数学课程标准》包括、、、四个部分。 8、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指、、。 9、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养成。 10、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指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以及的能力。 13、《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为第二学段为、第三学段为,现在我们所任教的小学是第和学段,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14、《标准》将总体目标划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分三个学段分别给出,各学段设置了分别为、、、四个学习领域。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的功能,发挥评价、和的功能。 16、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与通用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个特色板块是,在这一板块里面主要是渗透一种,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进行思考。 17、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里,重视,加强,提倡,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18、新课程下的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关注,强调,重视。 19、《标准》中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来刻画目标,用“经历”、“感受”、“体会”、“体验”“ 探索”等刻画数学的目标。 20、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 的、和。 21、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三大类。 22、教学方法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3、练习法是指。 24、合作学习是 指。 25、数学是研究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数学的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6、数学是刻画和的语言和工具。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的趋势。 27、数学是科学和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 2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性、性和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人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判断题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 展。() 3、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4、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3 1汇川区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二)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程标准知识。(每空1分,共1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新课程提出的“四基”是指基本知识、 、 和基本活动经验。 3.新课程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 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 的能力。 4.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 的统一,应体现“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 。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学科知识。(共60分) (一)填空。(共20分,第二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1.一个十位数,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16,最高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奇数,剩下数位中,除千万位外,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 2.( ):28=12÷( )=()20 ==( )%=( )(折扣)=( ) (成数)。 千克的 5 9 是( )千克,比50千米多10%的是( )千米。 4.如果两个圆半径的比是1:4,则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 5.一件衣服打八五折后售价是425元,这件衣服原价( )元。 6.甲比乙少41 ,( )是单位“1”,甲是乙的( )。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 8.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16分钟,如果锯成10段要( )分钟。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6厘米,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 ),体 积最大是( ) 。 10. 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用91根小棒可以摆( ) 个同样的正方形,摆50 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小棒。 11.六(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2.右图中共有( ) 个三角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因为36÷4=9, 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2. 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 4 1 ,那么甲数小于乙数。 ( ) 3. 一个非零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4. 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2。 ( ) 5. 小亮家在学校南偏西300的方向上,学校在小亮家的西偏南300的方向上。 (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用棱长是1cm 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稍大些的正方体,至少要( )个这样的正方体。 2.湘江河两侧安装彩色小灯,按照2个兰色、3个绿色、4个红色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小灯泡是( )色。 A.兰 B.绿 C.红 3.要想使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也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 )。 A .3倍 B. C .6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订报纸的钱数和所订的份数成正比例关系。B. 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C .把图形按照2:1的比例画到图纸上,表示把实际长度扩大2倍后画出来。 5.某单位某天出勤人数是48人,有2人请假,该天的职工缺勤率是( )。 A. % B. 96% C. 4% % (四)计算题(共26分 ) 1.口算。(8分) 72÷9 8= += 51 -13 1 = ÷6% = 25%÷43 = 2 1 ÷= ×7 2= 18×6 1+3 2=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题 教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的有关知识,()的有关内容(),(),( )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四个学习领域。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已有的(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23、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24、数学是人们对()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5、“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6、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27、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28、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2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 )( )地发展。 二、新课程判断题。 1.新的小学数学课程中统计学习的重点是根据已知数据解决提出的问题。 ( )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所提供的材料,学生越是不熟悉,学生就越会

新编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七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创建者是布鲁纳。( ×) 3、数学的对象是由人类发明或创造的。( √) 4、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5、我国解放后的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 6、质数与合数这两个概念从外延上看是( D ) A. 同一关系 B. 交叉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7、“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种概念的定义法是( A ) A. 属加种差式定义法 B. 发生式定义法 C. 列举定义法 D. 约定式定义法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长方形的长是a米,比宽长25米,则它的面积 可表示为(a+25)a米2

B、6h表示底为6、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C、10a+b表示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是a,十位 数是b。 D、甲、乙两人分别以4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 的速度,同时从相距45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设他们经过x小时相遇,则可列方程为4x+5x=45。 9、思维的( C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映速度和熟练程度。 A、深刻性 B、灵活性 C、敏捷性 D、独创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 A、若-2+x是一个正数,则x一定是正数。 B、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一 正一负。 C、-a表示一个负数。 D、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 (二) 多项选择题。 11、数学学科的特点是( ABE )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发展性 D、思想性 E、应用的广泛性 12、数学思维方式按照思维指向可以分为( ACD ) 。 A、逻辑思维 B、发散思维 C、形象思维 D、直觉思维 E、集中思维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2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