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分析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分析
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分析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

1、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

而宋人刘子翚在他的《屏山全集》中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刘子翚认为,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邑万户侯购项羽的性命,而在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那样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骗自己。

2、宋人刘子翚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

他还认为,项羽之所以选择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而四面楚歌之时又怎么敢再贸然地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选择了与刘邦军死战到最后。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吴汝煜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长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项羽认识到这一点后,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因此他毅然自刎而死。

3、项羽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

但也有人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无论是在灭秦过程中,还是楚汉战争爆发后,都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样的-个人,怎么可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消除人民的痛苦?这显然不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

揭秘项羽自杀真相:不肯过江东竟事出有因

吕仰湘则认为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是项羽独特的个性和奇特的心理因素所致。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当他胜利的时候,他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而受到阻碍时,他就甘愿把自己毁灭。所以,兵败的时候选择乌江自刎。

4、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

还有一种分析认为,项羽是楚国人,而楚人素有兵败自杀的传统。所以,项羽在弹尽粮绝,兵败之时,只会选择自杀这样一种行动。项羽究竟是不能过江东,还是不肯过江东,至今也没有定论。留给我们的是他在乌江边上的英雄气概和在乌江边上凄美结局。历史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残缺,才显示出别样的美感。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历史小论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沙县三中七年级(10)班苏紫涵指导老师:严风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做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可谓俯拾皆是,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甚广。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曾这样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李清照眼里,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是值得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的。但在我看来,他的死虽然慷慨壮烈,并为后人反复吟唱,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一生却也让人扼腕叹惜。项羽当初为什么选择了自刎,而不是过江呢?我认为这正是他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弱点导致的悲剧。 崛起于秦末农民起义烈火之中的项羽,在巨鹿一战中成名。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以少胜多的奇迹令人惊叹不已。但恐怕也正是因为如此,致使项羽养成了孤傲自大的性格。无论什么都以己为尊,好像这天下除了他,就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收拾了。过分的自信铸下了千年的遗憾,他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大孤傲,以己为纲,心里根本就容不下别人。范增是项羽手下一员不可多得的谋士,其智谋并不亚于刘邦手下的张良和萧何。他对项羽也可谓忠心耿耿,时时处处都在为之出谋划策。鸿门宴本是除掉刘邦的绝好机会,在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但项羽却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仅“默然不应”,而且竟然纵虎归山。而后来范增也被项羽猜忌,被迫辞官归里,结果于途中病死。

再如韩信。在楚汉战争所有的军事将领中,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天才的只有两个人,除了项羽,就是韩信。韩信开始是跟着项梁的,项梁死后归了项羽。在项羽手下干时,韩信曾向项羽提过一些建议,但项羽过分自信了,他只相信自己,一个侍从的建议,他哪能听得进去!不但不听,而且也不重用他,韩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只好跳槽,转会到刘邦那里去了。项羽因此失去了一位军事天才,而且是决定他命运的军事天才。这正是自大孤傲、刚愎自用的性格给项羽带来的致命伤。 可以说,在项羽这里,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用兵如神,也只能任其在唇齿之间游弋,自己翻来覆去的咀嚼罢了。政治上的幼稚,军事上的被动,最终导致项羽被刘邦击败。当他带领着寥寥无几的残兵败将突出垓下重围,来到乌江江畔时,面对劝他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的乌江亭长,项羽却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的确,这个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人,看着身边的惨状,心中一定是既伤心绝望,又羞愧难当。对于项羽这种性格的人而言,惨败等同与惨死。士可杀不可辱,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他,为了维护最后的自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死了之。项羽的死虽然慷慨壮烈,但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看,实在不值!遥想当年,越王勾践亡国做了阶下囚,但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不是三千越甲可吞吴了吗?!即便是同时代的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不也忍下了那胯下之辱吗?!胜败乃兵家常事,局势尚有扭转乾坤的机会,自尽等同于自我放弃,自杀实在是一种懦夫的表现。项羽的决定说明了他只是一个豪杰,而不是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拆迁安置房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拆迁安置房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标 签】拆迁安置房 【颁布单位】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文 号】甬地税二﹝2005﹞153号 【发文日期】2005-07-25 【实施时间】2005-07-25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营业税 各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分局),市局各直属分局: 根据拆迁安置房的某些实际情况,对个人将根据国家有关拆迁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的拆迁安置房出售的营业税政策暂规定如下: 1、拆迁安置房的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确定,应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甬政办 发﹝2005﹞104号)文件执行。 2、拆迁安置房取得的时间为签定拆迁协议的时间。 3、拆迁安置房2年内出售的,可扣除原拆迁面积部分计征营业税,其计税依据=出售总金额×;(1-原拆迁面积/出售面积)。 4、拆迁安置房超过2年出售的,属于普通住房的,可按国税发﹝2005﹞89号文件规定免征营业税;属于非普通住房的,除可扣除原被拆迁面积部分外,如有超拆迁安置面积部分购房的,还可扣除支付的超拆迁安置面积部分购房款后的余额计征营业税,其计税依据=出售总金额×;(1-原拆迁面积/出售面积)-超拆迁安置面积部分购房款。 5、拆迁安置房出售的纳税人在申报缴纳营业税时,须提供与拆迁人签定的拆迁安置协议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能证明该房为拆迁安置房的其他资料,拆迁安置协议原件经税务部门审核加盖已抵扣章后归还给纳税人,复印件由税务部门存档。超拆迁安置面积购房的纳税人还应提供购房时取得的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作为差额征税的扣除凭证。 6、拆迁户采用货币补偿形式的,其购买住房出售的,按照市局甬地税二﹝2005﹞116号文件执行。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告市局。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二○○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项羽失败的原因

项羽失败的原因 9014104007 刘苗 当项羽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豪迈。英雄项羽最终自刎而死......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折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至死将失败的原因归之为时运不济。然而,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使然吗?我认为不是的,其失败原因要从多方面的因素来分析。 一、政治头脑不成熟,历史觉悟不够高 项羽仍然依循分封的政治制度,而自战国时期,经秦统一中国,建立在郡县基础之上的中央集权制已渐渐上升为主流意识,被草莽英雄和民众所广泛接受,特别是得到了包括法家和儒家的那些游士的认同和倡导。按孙中山的话来说,郡县制在楚汉相争时期乃是“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中国由分封制转向郡县制是在中国人秉持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元价值前提下,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由此而来的组织管理手段的增进而必然带来的结果。项羽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仍因循旧制,把统一的中国倒退到割据分裂的旧时代,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在他主持的分封制下,他的功绩也并没有强大到给予这个政治结构以强有力的支撑,在项羽主持下的分封政治结构非常的脆弱。所以,在秦灭亡之后,项羽仍然抱有残留的非主流的政治理念,仍然以周的分封制为蓝本来构建中国的政治版图,这与当时主流的政治意识是相当背离的,其历史觉悟不高。 如果说分封制是为稳定情形下不得不行的政策,那项羽在封诸侯王的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上的不成熟。例如对刘邦的分封,他把刘邦分到了巴蜀之地做汉王是没有错的,但是,他后来追加给刘邦汉中的一块地,则是个很大的失误。刘邦领土的扩张就意味着人口、兵源、粮草的增加,这无疑是在壮大汉军的力量,给敌人力量其实也相当于在削弱自己。其二,对田荣、彭越的失封,留下后患的导火索。田荣是在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第一个起来造反的人,而且他不仅自己造反,还煽动巴蜀的刘邦,赵地的陈余一起起来造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彭越就更不用说,在后来的荥阳会战,彭越领兵多次

《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项羽戎马一生最后却惨遭失败的悲剧命运,两千多年来人们依旧谈论着这个悲剧英雄,众多学者认为,项羽的失败多归于他的悲剧性格。其性格中的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令他在与刘邦的抗争中处于劣势,最终灭亡。拟总众多学者的观点,力求将《史记》中项羽的悲剧性格研究系统化地呈现出来,对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字:史记;项羽;性格悲剧;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 项羽是秦末反秦起义中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领导起义军摧毁了秦军主力,为彻底推翻秦王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他最终归于失败。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进行了详细的记载:项羽破釜沉舟,“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设鸿门宴、“项王军壁垓下”、“自刎而死”【1】。两千年以来众多读者无不为项羽的失败惋惜,认为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却因为其凶狠残暴、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悲剧性格,而导致了他最后失败的悲剧结局。本文着重从历代以来学者的研究成果入手,对《史记》中项羽性格悲剧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及综述,力求在综述的过程中加深对项羽性格悲剧的了解,希望为今后深化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一、凶狠残暴 对于项羽的凶狠残暴,最直观的要数《史记》中项羽周身之人对其的评价。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评价项羽“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1】同时,司马迁亦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直面揭露了项羽的凶残:“烧夷齐城廓宫室,皆田荣降卒……询齐至北海,多所残灭”【1】二人皆认为项羽每到一处地方,就活埋投降的士兵,焚烧房屋,抢夺妇孺,所到之处,皆成了民不聊生的地狱,怨声载道。 明代杨维桢把项羽比作夏商两代暴君桀纣,痛斥其残暴行径,认为“迹其慓悍滑贼之性,嗜杀和嗜食”,“此真天下之桀也”。杨维桢在《史记评林》中说道:“《孟子》云:‘为天下驱民者,桀与纣也’。籍亦为汉驱者耳,其能与汉争天下哉?迹其慓悍滑贼之性,嗜杀和嗜食……残灭襄城,杀秦降王子婴,斩韩王成,王陵母,甚至于杀义帝,此真天下之桀也。”【2】在《史记评林》中,凌稚隆也提出“项王非特暴虐不得人心”,认为项羽凶残暴虐,让人恐惧厌恶而不得人心。 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的卷一中也曾提出“项羽之暴也,沛公之明”,认为项羽以凶狠残暴让人服从,凶名在外;而刘邦却擅攻心计,以德服人,是谓开明,而得人心。【3】清朝郑板桥也曾有这样一首诗来评价项羽的“夜坑秦卒”的残暴之举“新安何苦坑秦卒,霸上焉能杀汉王。”【4】 在现今,很多学者在认同项羽的英雄形象的同时,指出了其性格的残暴之处。沈薇在《项羽兵败的性格原因》中说道:“项羽失败的原因都绕不开他性格暴戾、烧杀掳掠以致失去民心的这一面。”【5】认为项羽是打着诛暴秦的旗帜起兵的,结果却是他自己在重蹈秦始皇的覆辙,用一种暴行代替另一种暴行,大量的屠杀行为使他大失民心与军心。【5】张桂英在《太史公笔下的项羽》中指出“项羽似乎是为了应验“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在整个反秦斗争中,他表现得极为残暴。”【6】并列举了三个事件作为证据:一是活埋襄城守城军民;二是汗水之战后,在新安城南活埋了二十多万秦军投降的士兵;三是在平叛田荣叛乱时,把田荣手下投降的

(完整版)项羽本纪完全解析

《项羽本纪》 二. 学习目标: 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三. 学习过程: (一)概括介绍: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 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 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 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 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 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 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 自然段)(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思考: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7首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7首 作者:杜甫朝代:唐类型:近体诗风格:七言绝句 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七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圈子》天下英雄谁敌手 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的帝王术(1) 读史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唐诗不是很有名,但喜欢读历史的人多半知道它,尤其是后两句,往往被无奈的书生长叹吟颂,表达自己酸溜溜的心境。

诗中“坑灰未冷”指的是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始皇统一天下后,意图“二世三世于万世,传之无穷”,怕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故先焚书后坑儒。但仅过了十多年,“坑灰未冷”就天下大乱,造反的“刘项”,却是“不读书”之人。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传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读书人的理想。但是,这一般是在太平时期,读书人通过正常的渠道,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地来。如果在动荡时期,读书人就没有多大的市场了,这种时候一般是英雄、枭雄、土匪、流氓、无赖等等的时代和乐园。 因为乱世是没有秩序和游戏规则的时候,而读书人读得书越多,所受到的约束就越多,他们思想潜意识中,伦理道德君臣父子等都是规范自身行为的规则。所以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实,三十年也成不了。读书人即使加入造反队伍,也不可能称王称霸,成为队伍中的领袖人物,多半做个军师之类二三把手的角色,出谋划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明君身上,自己则希望以帝王师的荣誉而载入史册。秦始皇加强思想文化统治情有可原,可焚书坑儒确实不该——什么时候见读书人造反成功过啊?反过来想,秦始皇没有“历史知识”,他是第一个皇帝啊,对中国书生的认识还不到位。 所谓不读书的“刘项”,就是亡秦的两位主角: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 秦末农民战争尤其是四年的楚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出大戏,个中的许多精彩故事历经两千年而流传不衰,我们随口就可以说出许多与之相关的成语:破釜沉舟,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约法三章,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孺子可教(张良遇黄石公习兵书),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受)胯下之辱,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中国最普及的棋类游戏象棋中,两军对垒,分界线上标注的就是:楚河,汉界。 “刘项”是当时起义部队中势力较大的两支,也是灭秦的主力。共同的敌人消灭后,二人争夺天下。初始,项羽的力量要强大得多,但四年战争的结果,却是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开创了汉家数百年基业。 刘邦是胜利者,项羽是失败者。但人们常说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流氓。 据说,清末的科举考试,有个题目是《项羽拿破仑论》。有位考生实在不知拿破仑是何方神圣,冥思苦想半日,终于提笔破题:夫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岂能一破轮不能拿乎?…… 司马迁是汉朝人,他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对汉朝的开国皇帝做了诸多的描述,虽不敢直言其为流氓无赖,但通过件件史实,还是基本上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刘邦真面目。如果仅仅从道德的层面来看,刘邦确实不怎么样。司马迁同时也给失败的西楚霸王项羽做了一个只有帝王资格才有的“本纪”,这也表明司马迁对项羽还是比较欣赏的。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项羽的种种弱点和错误

项羽的种种弱点和错误,导致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 项羽的致命弱点之一是残暴,①早在反秦初期,他的残暴就已经有名了。他曾“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抗之”。巨鹿之战后,秦将章邯率领二十万人投降了项羽,项羽在西进途中,竟一夜之间都把他们活埋在了新安城南。这个错误是关键的,从此关中的家家户哀悼、男男女女、大人小孩,都是项羽不共戴天的死敌。②楚汉战争初期,给刘邦帮了大忙的是齐地的田荣。而项羽在攻打田荣的过程中,又是“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于是为渊驱鱼,使得“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由此遂使刘邦一下子占据了西部大半个中国,并一度攻入了项羽的首都彭城。宋代胡寅说:“莫强于人心,而可以仁结,可以诚德,可以德化,可以义动也。莫柔于人心,而不可以威劫,不可以术诈,不可以法持,不可以力夺也。项籍生于战国,习见白起坑赵卒,效而为之,唯杀是务。二十万人不服,羽得而坑之;诸侯王不服,四面而起,羽且奈何哉!” 项羽的致使弱点之二是不善于用人。韩信、陈平、黥布等原来都是项羽的部下,但后来都一个个离开项羽去投奔刘邦了,而韩信恰好就是后来在军事上彻底摧毁他、臵他于死地的人。始终忠于他而又谋略过人的就是一个范增,而项羽对范增竟然也不听信。正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所以才使陈平的反间计得以轻

易奏效。项羽这种刚愎自用、不善用人的特点。《高祖本记》说:“项羽妨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更进一步总结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的致使弱点之三是缺乏政治头脑,在一系列的方针策略上犯了错误。项羽的政治思想落后,根本没有一个统一全国的想法,他自己也就是想当个“霸王”而已。明代凌稚隆说:“项羽非特暴虐不得人心,亦从来没有统一天下之志。咸阳既灭,而都彭城;既复彭城,而割荥阳;既割鸿沟,而思东归,殊欲按兵休甲,宛然图伯筹画耳。岂如高祖规模宏远,天下不归于一不止哉?”再如对待义帝的问题,当初立义帝,就做得不高明;后来嫌他碍事,将他杀掉,更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清代王鸣盛说:“六国之亡久矣,起兵诛暴秦,不患无名,何必立楚后?制人者变为制于人,范增廖计,即误项氏,亦误怀王。” 正好为刘邦提供了号召天下、讨伐自己的借口。刘邦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表演得多么生动啊!

项羽有后代吗

项羽有后代吗 精选阅读(一): ?历史上项羽有几个老婆呢? 史籍没有记载项羽有后人,估计项羽是没有直系后人,项家可能有。 项羽的直系后代在史料上似乎没有记载,至于项家的后人,思考到汉高祖先生平日里的作风,恐怕大多数已经被杀了。哪怕有少数的幸存者,在汉朝四百年的时光当中也只能隐姓埋名生活,到了东汉末年,这些人的后代也不必须能记得自我祖上是谁了。 同时,汉末群雄争霸,唱主角的都是地方豪强,真正白手起家的就刘备一个人,那也是他占了汉室宗亲这个名分,在政治上有优势才能崛起的。一群隐姓埋名的人,又如何能够积攒起足以吸引人才民众投靠的人望呢? 最后,虽然可能性很渺茫,假如项家后裔在历史上真的起事了,要么就会因为使用了祖先的名号而被其他势力联合绞杀,史书不留名;要么就是用了别的名义,然后淹没在了时代浪潮当中。 历史上项羽有几个老婆呢? 《史记》中也没有说项羽和虞姬感情专一,他俩的感情恐怕是之后文人们编戏文的时候借古人的名头杜撰的吧!看来项羽“情义”男人的形象值得拷问!虞姬是个“姬”,并非正妻,以项羽的身份,就应是有妻的,所以有一点能够肯定,项羽不只虞一个女人,虞也不是他最重要的女人,不然为什么不封为妻?还只是个姬?姬的地位就应和刘邦的戚夫人差不多,一个被项羽宠爱的女人而已,在项羽死的时候恰在他身边,于是阴错阳差被之后文人塑造成了感情的女主角。他最后怎样死的谁也没看到,也许被项羽杀了,也许自杀了。崇祯死时先杀了儿女,皇后和后姬自杀了,封建社会就这样,不值得大惊小怪。 据秦制,“美人”是仅次“皇后”/“夫人”的第三品爵位。至于虞姬,只是个“美人”的称号,地位算比较低的。另有一说:项羽就应没有正房,因为项羽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随其叔父项梁,没有记载项羽娶过妻,至于项羽和虞姬的关系其实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男女朋友关系,古代没有父母拍板是不能结婚的,至于项羽从小跟在项梁身边,项梁就是其合理的监护人,充当父母主角,因为父母的原因不成立;还有一个就是长期的行军打仗使得男人觉得这时候结婚不是很适宜,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第三,可能是项羽从小在家的时候就有个娃娃亲,老婆在老家,虞姬不介意这个,就跟着项羽了,是个痴情的女人!陈平说过:“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妻之昆弟是谁呢你说,虞子期就应最正确。 因为这个问题在正史中没有记载,上述的两种说法仅仅是人们的推断而已。这证明了人们对这个颇富传奇色彩的西楚霸王的一种崇敬之情。恐怕,这种争论还要继续下去,而这种争论也会使这位英年早逝的盖世英雄更富有传奇色彩。 精选阅读(二): 项羽有几个老婆

古诗接龙首

第一单元 1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商歌 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 新嫁娘 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7 送灵澈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8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9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0 一去二三里 佚名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11书窗即事 宋朱淑真 花落春无语, 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 飞过粉墙西。 12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13 风鸢图 明徐文长 柳条搓线絮搓棉, 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的春风多少力, 带将儿辈上青天。 14 咏石牛 明侯尧封 田入乡间少, 时将孟夏终。 如何尚高卧, 不起助农功。 15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16 忆住一师 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17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18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19 自题墨竹 宋刘延世 酷爱此君心, 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 难写淡精神。 20 赠窦家小儿 唐张祜 深绿衣裳小小人, 每来听里解相亲。 天生合去云霄上, 一尺松栽已出尘

浅析项羽与刘邦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浅析项羽与刘邦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摘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悲剧英雄,而刘邦是历史上的胜利者。本文将着重从多方面阐述二者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项羽“失败”英雄,道德;功业;刘邦 [正文] 综观项羽,应该说是个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伟丈夫。尽管项羽失败的原因值得人们深思,但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千百年来项羽却被人们反复吟唱、深切怀念,这除了他的英勇而外,还与他纯朴、真挚、重义、深情,顶天立地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项羽是失败的英雄,关于他失败的原因,后人的观点莫衷一是。我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刚愎自用 项羽性格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刚愎自用。这样的性格特征曾使项羽在反秦战争中不畏强敌, 以少胜多, 但也使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误连连。项羽的刚愎自用主要表现在用人方面非亲即故、生性多疑。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 因与秦将王翦战败而自杀。秦灭楚时, 项羽年仅十岁, 由叔父项梁抚养长大。之后, 项羽随叔父流落到吴中避难国破家亡的悲痛, 在项羽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暴秦的种子, 同时也培养了他根深蒂固的宗族亲情意识。在后来的统兵生涯中, 用人非亲即故就是这种宗亲情感的表现, 也导致了项羽忽视其他人才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作用。 二、过分崇尚武功 通观..史记.. 项羽本纪.., 我们不难发现, 项羽骁勇善战, 英勇无畏。从举事吴中开始项羽就叱咤风云, 所向披靡,而巨鹿和彭城两战, 更是他事业发展的顶峰。这些无疑显示出项羽的豪气、胆略和神勇。但是他过分崇尚武功, 迷信武力可以征服一切, 不懂得约束自己, 缺少谋略, 最终即葬送了自己的争霸事业。首先, 过分崇尚武功, 使得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忽视了其它斗争手段。项羽天生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 而且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无不显示了这种天分和能力。但是项羽过分迷信武力, 轻视了学习, 从小叔父项梁让他学剑、学书法、学兵法, 他都半途而废。因此, 这也导致后来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只知斗勇而不知斗智。[1] 三、政治幼稚 :冲动轻信, 不辨真伪 1,.灭秦之后, 他放弃关中四塞之地而东归四战之地的彭城, 这个决定使得项羽日后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陷入了被动和不利的局面 2. 项羽的冲动轻信在鸿门宴前后表现得十分明显。当他进入函谷关听曹无伤说.. 沛公欲王关中..时便立即.. 大怒.., 下令发兵攻打刘邦, 但由于项伯的劝告、刘邦的辩解最终却取消了进攻计划。可见, 项羽最初决定要.. 击破沛公军..的计划显然是一时冲动所致, 发兵与否并没有经过仔细斟酌。[2] 四: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分封体现了当时人们共同的心理愿望。一方面,从国家政权出现之日起,一直到秦灭六国之前,中国人一直习惯于裂土封侯的分封制。另一方面,认为秦王统一六国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愿望的观点。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起义胜利后,项羽实行分封是必须的。但如何处理在秦末起义中重新称王的六国君王后裔,与起义军战功卓著人员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非常棘手、敏感的政治问题。项羽的分封遭到了六国君王后裔、新封王以及该封而未封人的共同反对。分封刚过,田荣即于前206 年5 月反于齐地,逐田都,杀田市, 自立为齐王。接着彭越、陈余等也相继起来反对项羽。一时间诸侯混战遂起。刘邦乘项羽征讨田荣等人之机,北定关中,消灭“三秦”势力,又极力笼络诸方力量,遂在公元前202 年12 月,围困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项羽力战而脱,遂至乌江(今徽和县东北),因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总之,当时情况下项羽不分封是不可能的,分封,又必然遭到多方

《垓下之战》课后真题要点

《垓下之战》学习重点与真题 1.《垓下之围》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宁死不屈,揭示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 2.作者在文中对项羽倾注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历史功绩,又批评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3.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运用了项羽的什么话,这表明了作者对项羽的什么评价? 引用了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话。表明项羽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 4.分析文中细节的作用。 (1)“虞兮虞兮”的悲歌:表现了项羽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2)文中出现三次“天之亡我”,表现项羽至死不觉悟。 (3)“瞋目而叱”表现项羽在失败关口仍有英雄气概。 (4)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既是报答乌江亭长的好意,又是对战马的爱惜。 (5)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是对敌人的藐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经典真题 1.《垓下之围》中,司马迁认为导致项羽最终败亡的原因是()。 A.专恃武力 B.不肯过江 C.弃马步战 D.军壁垓下 【答案】A 【解析】《垓下之围》中,司马迁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历史功绩,又批评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2.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是() A.《史记》B.《战国策》 C.《资治通鉴》D.《五代史》 【答案】A 【解析】《史记》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人们是怎么评价项羽这个人的

人们是怎么评价项羽这个人的 有人说项羽是暴徒有人说他是明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项羽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项羽个人评价1 “秦灭六国,唯楚无罪,楚虽三户,灭秦必楚。 楚怀王被扣留,最终死在秦国,楚人能不气愤?哀兵必胜,就是这个道理。 然, 楚汉之争时,刘邦兵围彭城,56:3,56万围困项羽3万,但是,仅仅用了两个时辰,嗯,也就是4个小时,刘邦就被打的找不着北了。 可见项羽之神勇。战神之名,当属项羽。 但是,项羽最终失败,胜王败寇,楚霸王之名,留于后世。刘邦做的比较正确的事,就是没有污蔑项羽,给后世留下美名传。 项羽个人评价2

①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於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②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 刘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 段灼:秦失其鹿,豪杰竞逐,项羽既得而失之,其咎在烹韩生,而范增之谋不用。假令羽既距项伯之邪说,斩沛公于鸿门,都咸阳以号令诸侯,则天下无敌矣。而羽距韩生之忠谏,背范增之深计,自谓霸王之业已定,都彭城,还故乡,为昼被文绣,此盖世俗儿女之情耳,而羽荣之。是故五载为汉所擒,至此尚不知觉悟,……甚痛矣哉! 蔡漠: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 项羽个人评价3 李德林:项羽诛秦摧汉,宰割神州,角逐争驱,尽威力而无就也。

房彦谦:故蚩尤、项籍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李老、孔丘之才智,吕望、孙武之兵术,吴、楚连盘石之据,产、禄承母弟之基,不应历运之兆,终无帝主之位。 魏元忠:假有项籍之气,袁绍之基,而皆泯智任情,终以破灭,何况复出其下哉。 司马贞:秦鹿走,伪楚狐鸣。云郁沛谷,剑挺吴城。勋开鲁甸,势合砀兵。卿子无罪,亚父推诚。始救赵歇,终诛子婴。违约王汉,背关怀楚。常迁上游,臣迫故主。灵壁大振,成皋久拒。战非无功,天实不与。嗟彼盖代,卒为凶竖。 吕蒙正:楚霸英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万里江山。 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 苏轼: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 朱元璋: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郭嘉: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 项羽个人评价4

唯美五言绝句

唯美五言绝句 1、《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送郭司仓》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缘,春潮夜夜深。 3、《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4、《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送灵澈》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6、《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9、《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0、《秋日湖上》唐.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11、《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12、《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4、《雪》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1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6、《弹琴》 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17、《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18、《嘲桃》 唐李商隐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似笑春风。19、《望岳》唐·杜甫

项羽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个人评价范文1 项羽性格的缺陷是他致命的弱点,有的时候,遇到事情不能当机立断,犹犹豫豫,最终错失良机。但有的时候,他又不能冷静分析局势变化,比较偏执,对自己手下的将领缺乏关心和爱护,赏罚不分明,经常会在无意之间伤了将士的心,降低士气。 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一事,本来刘邦是必死无疑,但是,项羽不想让刘邦死,但他的谋士范增则认为刘邦必须死,于是让项庄舞剑,意在杀了沛公,丫的项伯也舞剑让刘邦活下来了,结果,项羽只能放虎归山最终留下了后患,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除此之外,之后,占明显优势的项羽并没有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杀死刘邦,而是以河为界,给刘邦充足的时间休整军队,招兵买马增强兵力。从项羽的这个决定上可以看出,项羽并不适合带兵打仗,没有长远观念和忧患意识,缺少一个国家领导者必备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敏锐性。 他在被刘邦围困战败的时候,满脑子里全是自己心爱的战马和他的妻子,却丝毫没有重新来过的打算,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之所以没有过江等待再次起兵的时机,而是选择自杀的原因,恐怕就是因为虞姬的死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宋朝的李清照曾经写过一首关于项羽的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读了这首诗,我对项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省图书馆借来了一本《项羽大传》,想了解一下这个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 项羽名籍,字羽,他是我国古代杰出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这本书讲的是他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大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后来在楚汉相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①。 这就是项羽,他时而仁义善良,时而残暴屠城。他有时候当机立断,有时候优柔寡断。② 他是一个不完美的角色,他有着不完美的悲剧结局,但是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无数人赞扬他的英雄气概,也有无数人笑他迂腐不堪。但是无论如何,项羽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英雄!

我心中的项羽

我心中的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记 纵观古今,对项羽的评价各有说意。毛泽东认为项羽是失败的,他说:“以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李清照认为项羽是可赞的,她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认为项羽是成功的,纵横看几千年,他的霸气傲骨无人能及。 项羽,你勇猛果断。在你年幼之时,初见秦始皇,便立志要取而代之;长大后带兵面对昏庸的统帅,你毅然杀掉了主帅,率领士卒起义;在攻打都城之时,你破釜沉舟,以此来激发士兵的斗志,以致将士们可以以一敌百,勇猛异常,最终攻下秦国都城;楚汉相争之时,连战连捷,甚至俘虏了刘邦妻小。 项羽,你是一个坦荡威武的真英雄。你敢爱敢恨,表里如一。你没有玩弄政治手段的心机,没有失去本性,你比那些表面上儒雅仁慈而背地里阴险毒辣的人要崇高得多。易中天曾说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那么项羽你则是一个可爱的英雄。 项羽,你重情重义。当年两军对垒于阳时,你大骂刘邦不义。当你把刘父缚在城上,对刘邦说:“如果你再不退兵,我就把你爹给煮了。”岂料背信弃义的刘邦竟无耻说道:“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即为你父,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无奈之下,你只有放了他的父亲。可你忘了在前一场战役中,刘邦被你打得落荒而逃,为了全力逃脱,他竟然推自己的一双儿女下车。你讲的是仁义,可他却

玩的是政治手段。 当败于乌江时,楚国亭长苦苦哀求你过江东时,你却豪言道:“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不愧于于心乎?”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的只是无愧于心! 余秋雨曾经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项羽你虽然在楚汉相争时失败了,但你的豪情霸气却为人们称道! 尤忆歌舞升平,朝夕思霸王。破釜沉舟,威震中原。纵情斗,韬略淋漓洒脱。

高中语文必修4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含答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 7 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提示与建议: 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感受李清照不同时期词风的变化。 【互动探究】 §背景知识扫瞄 关于李清照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著有《漱玉集》。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词注音 薄.()雾重.()阳东篱.()把.()酒寻觅.()戚戚 ..()乍.()暖还.寒()将.()息 堆.()积憔悴 ..()堪.()摘 2.解释下列词语 (1)暗香盈.袖 (2)莫道不销魂 .. (3)凄凄惨惨戚戚 .. (4)乍暖还寒 ....时候 (5)最难将息 .. (6)怎生 ..得黑 (7)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3.名句默写 (1)莫道不销魂,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3) ,到黄昏、点点滴滴, ,? §文本精要探究 一、朗读两首词 1.诵读指导:读《醉花阴》时语速要缓慢,要读出深沉忧郁的情感、叠字的节奏,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特别要注意读出“寻寻(阳平)/觅觅(去声),冷冷(上声)/清清(阴平),凄凄(阴平)/惨惨(上声)/戚戚(阴平)”音调的节奏,读出起伏跌宕。读到“这次第”,时语速加快,语调上扬,“愁”要重读强调,然后稍作停顿,“了得”二字,语速放慢,轻声传出,如在喉咽。 2.结合诵读指导,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3.自主朗读两首词,注意把握读音、停顿和感情. 二、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1.读《醉花阴》,思考,这首词作于什么时节?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突出节令特点的?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雁”有什么特定内涵?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的“憔悴”指菊花憔悴还是人憔悴,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再加上“细雨”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项羽)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项羽 思南县瓮溪中学七(1)班王智敏 乌江河边是你固执的身影,黄沙战场上是你在奋斗与拼搏,训兵场上是你高声在呼吁…… 我佩服,佩服你的豪情壮志;我赞叹,赞叹你的武艺精湛;我倾慕,倾慕你的运筹帷幄;我信服,信服你的伟业功绩……但我遗憾,遗憾你的自以为是,你的安图享乐。 那霸王宴上,你为什么结果了刘邦?为何要再三犹豫?当伫立乌江边上,你是否想过再建丰功伟绩呢?这是对还是错呢?当你倒下的那一刻,你是否再次看到满殿文武大臣对你俯首称臣?这一刻你是如何呢?你的豪情壮志铸就了你的丰功伟绩,你的拼搏努力铸就了你的朝夕楚王,你的自以为是决定了你的颠沛流离……但这一切的一切已成定局,你依然是项羽,那个充满豪情壮志的楚王,那个运筹帷幄的楚王,那个建造了无数丰功伟绩的楚王。 从你面对秦王的豪情壮语中,我坚信天下不是哪一个人的,任何人都可以取而代之,学习更是如此。从你破釜沉舟的气势中,我明白断绝后念,勇往直前、拼搏努力才会成功。从你精湛的武艺中,我清楚“十年寒窗苦读,绝非一日之闲”…… 你是项羽,你是楚王,你是那个拥有雄心伟略的项羽,你是

那个手握无上权力的楚王,你是那个临危不惧的项羽,你是那个让天地万物称臣的楚王……你的雄心让驱使着你努力发展,你的努力使你的征途走向成功,而你的成功亦铸就了你的失败! 有时,我在想项羽究竟是怎样?充满雄心的他,是因为他的自以为是而失败,还是因为霸王宴上没有结果了刘邦呢?或许,是吧!历史见证了那辉煌与沧桑的一页,项羽就这样怀着雄心死去,长眠于地下。至少历史记住了项羽,毕竟他是一代楚王。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勿删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商歌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新嫁娘唐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送灵澈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戴夕阳,青山独归远。 8画唐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山中唐王维 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10一去二三里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11书窗即事宋朱淑真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12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风鸢图明徐文长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14咏石牛明侯尧封 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中。 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忆住一师唐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17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悯农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自题墨竹宋刘延世 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赠窦家小儿唐张祜 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二1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