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系列试题
高一上学期政治单元测试(1)
[新课标人教版] 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
①自产自销的粮食产品 ②赠送同学的礼物
③向地震灾区空投的援助物资 ④家庭用的自来水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 )
A.金银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B.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金银和货币是同时出现的
D.金银是最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包括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在内的平板电视一直是彩电业梦寐以求的新利润增长点,几年前,一台等离子彩电要四五万元,而今,已经逼近万元大关。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上彩电供过于求使其价格下跌

B生产彩电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

c某个等离子彩电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D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等离子彩电市场前景广阔

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

5在市场竞争中,商品生产者一起创新的结果是( )

A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增加

B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c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小

6 2005年6月5日,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栏目播出记者乔装散工暗访的节目,直指光明奶业郑州子公司将变质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一时间舆论哗然。许多消费者纷纷表示,无意再买光明奶。这一事件表明( )

A企业的信誉决定商品的价格

B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

c企业只要拥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D对于名牌及老字号企业的产品.偶尔的失误对企业影响不大

7关于"绿色消费".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①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

②绿色消费是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

③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绿色消费只适合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

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这表明,在我国( )

①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②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④支持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9"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1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开始在孩子身上大把花钱. "小皇帝"、"小公主"们也相互攀比,儿童高消费愈演愈烈。这一现象说明( )

A追求高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B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c应该提倡文明的健康的消费方式

D.以享受消费为主,以生存消费为辅

11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消费.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个体劳动成果是联系在一起的

D按劳分配与按资金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13居民用闲置的资金购买股票,主要是为了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所以居民购买股票是( )

A.一种消费行为 B一种投资行为

c一种投机行为 D 一种储蓄行为

14一个人的就业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个人就业观念的影响。例如,现在有些大学生,刚刚走向社会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对于一些"体力活"、"技工"等工作岗位不屑一顾,认为做这种活"低人一等".最后导致没有工作。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

c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D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15.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是指 ( )
A.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B.每次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D.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16.《需求有弹性》说明了 ( )
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
②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大
④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这种商
品的 ( )

①需求量减少 ②供应量增加
③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无法确定
18.影响消费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 ( )
①可支配收入 ②商品的价格
③商品的性能、质量 ④商品的外观、包装、广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面是甲乙两位关于买房的对话。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回答19—20题。
19.从甲乙两位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 )
A.甲乙都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B.甲是生存资料的消费,乙是享受资料的消费
C.甲是租赁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D.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
20.如何看待甲乙两种消费方式 (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
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
21.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2007年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相比2006年以来罕见上升。这是因为 ( )
A.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
B.居民的消费观念不科学
C.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D.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22.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 )
A.大力发展经济 B.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C.消除居民收入差距 D.平均分配个人收入
23.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属于 引发的消费。 (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24.如今,“打包”的现象越来越流行。人们在餐馆就餐后,将剩菜“打包”带走是很平常的事情。这说明 ( )
A.人们的生活水平降低了 B.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了
C.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D.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2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们仍然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主要是因为 ( )
A.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B.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还较大
C.一国的消费水平要与国情相适应 D.人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富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0分。
26.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

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明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有人认为,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在通货紧缩时消费者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对此谈谈你的看法。(11分)
27.图一:
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无利可图 缩小生产

扩大生产 有利可图 价格上涨 商品供不应求

图二: 价格


价值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7分)



28.2007年4月12日《华夏时报》报道,短短一个月里已经有十余个厂家的几十款车型加入价格战,其中销量前10名的乘用车企中有8家车企都对旗下主力车型进行了降价。涉及的企业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奇瑞、东风雪铁龙、天津一汽、东风标致和东风日产。我国8家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卷入价格战,销量均比降价前有提升。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降低商品价格。(11分)




29.目前,高中生或多或少有些零花钱,将来走上社会也必然要与钱打交道。同样是高中学生,由于消费观不同,对待金钱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某班举行了一次有关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收集到以下材料: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在人类社会中,有很多东西比金钱更重要,如高尚的人格、真诚的友谊、亲情等,都是金钱买不来的。
(1)如果就上述材料请你参加讨论,结合经济生活中相关货币理论知识,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5分)
第二小组收集到本班王同学以下有关材料:
8月份家庭收入 8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8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
父亲工资 母亲工资 生日请同学吃饭 同学互送礼品 买个性化服饰 买MP3 自己伙食费支出 向父母要 向别人借
700元 500元 150元 60元 100元 300元 220元 600元 230元
(2)根据材料,王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6分)
(3)如果就王同学的消费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6分)




参考答案
1.C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①是商品(注意“自产自销”不同于“自产自消”),② 和③并没有用于交换,所以不是商品,④是商品。故选C项。
2.D 从起源来看,货币是商品交换

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在自然界早已存在,但一开始并不固定充一般等价物,只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点,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ABC三项错误,所以答案选D项。
3.B 金属纪念币也是国家发行的、具有货币的职能,可以流通也可以贮藏。ACD表述正确,B表述不正确。因此答案应选B项。
4.A 本题考查货币的基本职能这一知识点。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60万元,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首付16万元,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支付利息10万元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故正确选项为A。
5.D 本题考查纸币的含义这一知识点。由于纸币不是商品,所以,ABC项错误,D项符合纸币的含义,选D。
6.A 本题考查纸币的发行规律这一知识点。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根据公式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8000亿元,而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所以,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5元,这会引起通货膨胀。故选A项。
7.C 比较信用卡、支票、电子货币,根据题干的内容,应选C项。
8.B 本题考查对信用卡功能和优点的理解。A项可以透支,要作具体分析,CD项是错误的。因此选B。
9.B 本题考查外汇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根据外汇的含义,只有B项正确。
10.A 本题考查对汇率知识点的理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较前一交易日走高105个基点,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则导致本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兑换美元多了;反之,美元贬值,美元兑换人民币少了。①③项错误,②④项正确,因此选A项。
11.B 本题考查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由图可知,1—6月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所以①正确;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一定有所增加,所以②错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所以③错误;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所以④正确。因此答案应选B项。
12.D 本题考查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意味着他们所生产商品社会承认的价值量相同、面对的市场供求关系相同,而“有人赚钱,有人亏本”则是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BC不能作为题干的原因,故答案选D。
13.C 本题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知识点。原来“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为原来的一

半,则等式应为“1双皮鞋=4件上衣”,同时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则由此等式应为“1双皮鞋=8件上衣”。故选C项。
14.A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个别商品生产者获得的价值总量就越大,就可以多赢利、多赚钱,在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总是想方设法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A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C项不合题意。故答案选A。
15.C 本题考查对等价交换知识点的理解。根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也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所以AB是错误的。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C项正确。D项理解也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C项。
16.A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识点。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项。
17.C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供应量增加、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选C项。
18.A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符合题意,②③④是影响因素,故选A项。
19.D 本题考查消费的类型这一知识点。从甲乙两人的语言表述中可知,甲是钱货两清消费,乙是贷款消费。所以选D项。
20.D 本题考查对消费类型的理解。甲乙两种消费方式谁优谁劣,不能一概而论,要作具体分析,所以AB项不能选;C项表述错误,应排除;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所以选D项。
21.A 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2007年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相比2006年上升。原因是居民收入增长低于一些农产品价格涨幅,BCD项不能说明原因。故选A。
22.B 本题考查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知识点。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说明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水平低于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水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B项符合题意。A项泛泛而谈,不扣题。C D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
23.C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知识点。“物美价廉”这种消费既注重质量,又考虑价格,这种消费属于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应选C项。
24.B 将吃不掉的饭菜“打包”带回家,避免了浪费,

不失为一种好的习惯,说明了人们勤俭节约了,B项正确。ACD不合题意,所以选B。
25.C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所以,即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这种精神还不能丢,A项不选。B项不能说明原因。D项错误。答案选C项。
26.【提示】本题考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知识点。回答这道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其次,要对题中的观点作全面的、辩证的分析。最后要有明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1)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普遍上涨,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的全面下跌。(2分)
(2)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使消费者能得到一定的实惠,但过度的通货紧缩则会导致经济衰退,市场不振,消费不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同样,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促进生产的发展,而过度的通货膨胀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
(3)所以,笼统地说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是不科学的。(1分)
27.【提示】第(1)问要透过图示的现象揭示出经济生活的道理。第(2)问与第(1)问是顺承的,在前面归纳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回答出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1)图一反映了供求、价格、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图二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受价值规律支配的。(2分)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分)其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8.【提示】这是一道评析式的主观题,主要考查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分析问题的全面性。降低商品的价格,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参考答案】(1)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2分)所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在竞争中取胜。(3分)
(2)但是,低价格不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唯一手段。(2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还必须注重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好的产品;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等。(3分)
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29.【提示】第(1)问考查如何树立

正确的金钱观,运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部分的知识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王同学的消费行为属于什么消费心理主导的。第(3)问与王同学的谈话要点,一要结合材料,二要结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
【参考答案】(1)①金钱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金钱不是万能的。(1分)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一定的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 分)③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2 分)
(2)①从众心理。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等可能是一种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2 分)②求异心理。购买个性化服饰,标新立异,可能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2 分)③攀比心理。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可能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2 分)
(3)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消费。(2分)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个人消费不追赶时髦,不盲目超支。大量的负债消费不仅给家庭资金带来了紧张,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同时还会增加自己的诚信风险。(2分)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应懂得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2分)(如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