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传奇《昆仑奴》中诗歌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的议论

关于唐传奇《昆仑奴》中诗歌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的议论
关于唐传奇《昆仑奴》中诗歌存在的必要性问题的议论

文学批评编号:

题目:关于唐传奇《昆仑奴》

中诗歌使用必要性问题的议论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中本072班

姓名:周龙腾学号:07010252

指导教师:程镇海

完成时间:2010年6月1日

成绩:

关于唐传奇《昆仑奴》中诗歌使用必要性问题的议论

摘要: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它的兴起、发展、成熟、繁荣都受到了唐诗的极大影响。唐传奇的作者多数是当时的一代诗人,他们在创作传奇之际,有意识无意识的将诗歌的形式融入其中,使唐传奇呈现出诗意特征。历代视为豪侠名篇的《昆仑奴》中也使用了两首诗,本文将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这两首诗在文章中是否具有使用必要性的问题。

关键词:诗歌必要性作用

鲁迅先生在致杨霁云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而刚从六朝脱胎出来的唐传奇则无时不受到唐诗的滋润、影响,加之多数唐传奇的作者就是当世诗人,因此在唐传奇中入诗成为了一种风尚,为不少作者所追捧。

被鲁迅先生赞誉“其事之震撼文林,为力甚大”千古名篇《莺莺传》便是诗文融合的代表作。①作品中多处用于诗歌,第一处是丫环红娘告知张生小姐喜欢诗文,可以用情诗去打动小姐,于是张生当即写下《春词》二首,诗歌的使用为故事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之效,而崔莺莺正面回复的《明月三五夜》,将故事推向了新一波高潮。随着故事的发展,文章中先后出现了《会真》、《崔娘》、《会真》续三首诗,更是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加强作者叙事抒情的作用。

皇甫枚的《飞烟传》更是达到了诗文高度融合的地步,全文共用诗11首,其中前9首贯穿赵象与飞烟爱情故事发展的全过程,从赵象对飞烟一见钟情,为之魂牵梦绕开始,到两人通过诗文互传爱意,为情所动,建立爱情,到最终飞烟为情而死,结束故事。这中间诗的使用起到了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崔李二生各赋诗一首,更是意味深长,加强了作者对于叙事的抒情色彩,表达作者的主观态度与看法。

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的结尾引入了前华州参军李肇的赞“贵极禄位,权倾国都,达人视此,蚁聚何殊。”②总结全文,表达议论,明确作者的态度,抒发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追名逐利的不屑与鄙视,反映出了浮生若梦的人生观。

其次在《霍小玉传》、《虬髯客传》、《霍小玉传》等众多唐传奇名篇中,诗歌入小说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大有风靡一时之势。而我们从中也不难总结出其中的几个作用:

1、诗歌烘托气氛,增强文章抒情色彩。

2、通过诗歌塑造作品人物,使之丰满有神。

3、诗歌推动故事情节,使之有序发展。

①①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3,86

4、诗歌增加语言表达方式,增强文章可读性。

然而运用诗歌,加强抒情色彩,增加文章艺术性是这种手法所具备的共性。但是尽管如此,诗文结合手法还是具备诸多优点,使得许多学者在分析唐传奇诗歌使用状况时,理所当然地觉得作者使用诗歌是合理的,是一种追求艺术性的体现,而客观上忽视了对于作品整体性的把握,影响了学者对于此手法的理智认识。关于裴铏的《昆仑奴》中两首诗歌存在的合理性与否的探讨少有人问津也正是基于此现象造成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探讨下这两首具有存在的必要问题。

文中的两首诗分别是:

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珰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琼芝雪艳愁。③

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风凰。④

第一首诗是崔生奉父命去拜访盖代之勋臣一品者时,在回顾中看到了一品家中歌姬红绡对他的手语。于是回到学院的崔生神情迷迷糊糊,说话也减少了,茶不思饭不想,一副沮丧、深沉、若有所思的样子,之后写下了这首诗。大意是说自己在一品家中遇到了美艳绝伦的红绡,但是想想她在一品的侯门深府中是如何的痛苦不堪,没有自由,任人摆布,陪人脸色,自己又无能为力,却无法缓解自己对她的思念,于是借用此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第二首诗是红绡在月圆之际,也便是她对崔生所打手势的真正用意。一方面担心崔生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用意,无法前来从水火之中拯救自己,怅然忧伤之意顿上心头,另一方面又对此充满了期待,希望崔生能够理解自己的手语,能够像英雄一样突破重重拦阻,前来迎接她,同时一解自己对崔生的相思眷念之情。正是在希望与绝望,思念与担忧这两对矛盾中,百感交杂的红绡吟诵了这首诗。诗中借用了阮肇的神话传说和萧史与弄玉的爱情故事,大意是说遇到了崔生后,内心被其打动,然后崔生无声无息,毫无音讯,为此感到愁闷不已,多么希望自己能和崔生像萧史和弄玉一般吹箫相和,乘龙凤而去。

了解这两首在文中的意思和大致位置后,我们继续来看看这两首对于文章整体的影响,是否真的起到了诗入小说真正的效果,发挥了诗文结合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第一首诗存在必要性的探讨

诗文结合的手法往往会使故事情节朝着作者心目中的发展方向前进,将故事推向高潮,同时增强叙事的抒情色彩。《飞烟传》便是极好的一个范例,全文通过诗文的完美结合,以诗为轴,贯穿全文,同时连接必要情节,使故事内容在诗的强大作用下形成一张巨大的纵向体系网。而细究本文的第一首诗,不难发现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上则大大折扣,甚至有点牵强附会。从其承上启下的关系上看,我们无法得出严密的逻辑线,只可得知崔生在返回书房后因无法遏制对红绡的思念,对于红绡给予自己的

③③③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6,207,206.

手语无法解答而苦闷。其实,在表现人物愁闷上,文中已经给予了很好的描写: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怳然凝思,日不暇食。⑤

如果说非要加深崔生对此的忧愁不断,痛心不已,那也有其他诸多发泄方式,例如闷头不语,天天颓废睡觉,嗜酒如命,或者发发小少爷脾气,拿佣人出气,亦或者足不出门,看见东西就砸。而作者在此选择了诗歌,笔者认为是与唐代诗歌入小说风气大肆盛行有关。《昆仑奴》作者裴铏也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之人,在他其他传奇中,也不难发现诗文的痕迹,例如《裴航》中就有诗数首。因此这里作者入诗也仅此是增加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已,就如同理论说多了,要举个例子来改变下说理的表达方式,以此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强调崔生对于红绡的思念与担忧之情,然而在作品情节推动,承接上并没有十分必要的地位。

那么在人物塑造上方面,本诗所能深化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对于文中前面提到崔生发言清雅的证实,说明崔生也是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符合作为崔氏作为高门望族子弟的身份。而本文所要重点突出的人物却是地位低下的昆仑奴,纵观全文,其实对于昆仑奴的的正面描写相对于崔生和红绡而言,是缺乏笔墨,模糊不清的,甚至可以说昆仑奴的形象一直是被崔生和红绡掩盖的,不仅地位低下,人物的刻画也处在他们的阴影下。通篇文章,对于昆仑奴的正面描写是很少的,长什么模样,穿什么服饰,来自哪里,背景如何都没有明确的交代,最正面、细节地描写展示给读者的是在文末面对一品的追捕,昆仑奴逃脱的过程。“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⑥对于动作的细节描写反映出磨勒的武艺高强,具有侠者最基本的武功。而在其他故事发展过程中,并未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刻画,即便在去嗜杀普天之下只有他才能杀掉的恶犬之时,在肩负崔生飞入一品家门层层部署的警卫,带领崔生和红绡又飞出层层高强之际都没有给予细节刻画,之后随着故事的发展一笔带过。因此在人物刻画上,如果本诗继续强化突出次要主人公时,则会顾此失彼,使主人公形象更加迷茫,或者造成主人公变成次要地位人物的结果,而这恰恰与文章的主题相违背的,因此即便这首诗再出众,写的再有文采,在突出主人公方面起到了负面影响,也还是要不得的。

那么有人会说,这首诗恰巧在侧面突出了主人公,起到烘云托月之功效。因为正是这首诗的存在使得磨勒了解了崔生的心思,才有了下文的交流,使得磨勒自信地挺身而出成为了可能,不仅在剧情上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反映出了磨勒不仅勇猛过人,武艺高强,而且突出了他的才气与智慧。然而我们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第一、磨勒作为地位低下的佣人,是否能够理解诗文?

第二、磨勒即便理解诗文,但是假使崔生不吟诗,难道磨勒就不能发现崔生有心事吗?

姑且不去负面思考磨勒的形象,那么首先忽略第一个问题,权当磨勒可以理解诗文,而且具有很强的文学造诣,智慧过人。那么假使崔生不吟诗,读者们不难发现看出崔生自从一品家中回来后的不正常,肯定是有心事。难道智慧过人的磨勒就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这是说不过去的。这么说过来这首诗侧面突出主人公形象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因此在塑造人物上也是不必要的。

综上两点讨论,无论在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以及人物塑造刻画方面这首诗的存在是不必要的,相反造成了主人公形象不突出的负面结果。

二、第二首诗存在必要性的探讨

杨慎曾说:“诗盛于唐,其作者往往托于传奇小说,神仙幽怪,以传于后世,而其诗大有绝妙古今,一字千金。⑦同样唐传奇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也有意识无意识地将诗歌融入到传奇中,这些诗字字珠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使得文章的主旨得到深化,加强了对于主题的挖掘。袁郊的《红线》就是以诗歌结尾。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长流⑧这是薛嵩送别红线时吟诵的一首离别诗,表达了薛嵩对于红线的恋恋不舍,同时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为前文提到红线前世为男,今世需要遁迹尘中,栖心物外,澄清一气的说法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侧面烘托,刻画出了一位具有神秘气息的侠客形象,使得文章主题得到进一步的深华。

《昆仑奴》的主题是刻画塑造昆仑奴磨勒的豪侠形象,然后随着人物形象的不断描绘刻画,又寄寓着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存在的大官僚作威作福,鱼肉百姓,吸食民脂民膏的丑恶现象的批判。细细品味品味文中的两首诗歌,我们都难以把它们所要反应的内容与主题相挂钩,相反却能发掘出诗中所体现的爱情色彩与文章主题相违背。暂且不说第一首诗是否存在着浓郁的爱情色彩,因为我们难以判断崔生寄寓诗中的情感是对于红绡悲悯,同情,还是对于其充斥着无限的爱恋、思念,有一见钟情之嫌。但是从第二首诗所表达的内容看,却分明能发现一股浓重的爱意。红绡的诗中借用了两个典故,她以阮肇借指崔生,又以萧史和弄玉的爱情故事为希冀,希望自己能够与崔生吹箫相和,乘龙凤而去。这个充斥着极为浓烈的情诗存在文中,与文章所反映的主旨毫无关系,旁生枝节,反而在负面迷糊了读者的视野,到底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赞颂磨勒的侠客形象,还是以叙述红绡与崔生爱情故事为主。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没有了灵魂就想失去了思想的人,虽存在身躯,却是行尸走肉毫无意义。而一切的外在形式,外在事物都必须以主题为中心,紧紧围绕在它的周围然后向外慢慢的扩张,形成外部体系框架,使得作品滋生,圆滑,变得饱满。然而一旦脱离了主题,即便外部形式,外在内容多么的精彩,多么的充实,都仅仅是一堆没有内涵中心的散架子,因此必须以主题为纲,与之相违背的东西理应舍去。诚然很⑦傅明善.试论唐传奇的诗化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卷6期.

多文章的主题难以判断,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到如今仍为一个让学者争执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李白是在文中表达了对于权贵的不屑,对于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对于自由生活的追求:也有学者认为李白所表达的是对于友人在蜀地生活担忧,是一首离别诗;更有学者觉得文章所反映的是李白政治官场上的失意,惆怅郁闷的情绪。然而《昆仑奴》所要表达的主题笔者认为就是文章的题目,就是为了刻画昆仑奴的侠客风范,是一篇武侠类的传奇,因此于主题而言第二首诗是不必要的。

但是结合下文红绡对于身家的叙述,再联系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情感与批判意识,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红绡在一品府中的苦难生活,希望崔生能够带自己早日离开这个水深火热的候门深府,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如果这样细细想来,这首诗中体现的爱情色彩,是红绡因为急于离开一品府,对于能够解救自己的英雄爱慕,还是简单的一见钟情造成就需要商榷的了。假使是红绡的一见钟情,那么下文中红绡对于崔生关于自身的叙述内容和这首诗便存在了一定距离。而若是红绡怀有急于离开,对于觉得能够拯救自身的崔生而产生的爱慕,对其抱有希冀,那么和下文的结合便有了一定的顺理成章,作者这么写我们可以认为是表现出作者对于当时大官僚大地主阶级鱼肉百姓、强抢名女现象的批判。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本诗对于文章整体的连贯性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承接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综上论述,第二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必要的,而在文章的主题强调突出方面,对于整体的连接上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却落得个令人误会的结果。

从以上多个角度,对于《昆仑奴》中两首诗的一一分析,笔者认为本文的诗文结合并不是很成功,相反适得其反,对于文章的整体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在对于诗入小说现象的分析上,我们应当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客观地面对诗入小说带来的诸多优点的同时,理智地去判断这种手法是否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友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傅明善.试论唐传奇的诗化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2008:21卷6期.

[3] 单梅森.唐传奇中的诗笔及其表现形式[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1卷28期

[4] 宋华燕.试析裴铏传奇中的侠士形象[j]岱宗学刊,2004:8卷4期

[5] 陈瑜.诗歌在唐传奇中的叙述行为及其它功能[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期

[6] 郭自虎.日常生活的诗意在现——论《莺莺传》对唐传奇的创新[j]江淮论坛:2009

[7] 伍大福.地位、智慧与品行——解读《昆仑奴》[j]中国文学研究,2007:1期

古代诗歌意象的作用及分类

古代诗歌意象分类 意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象的作用: ①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③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枫叶荻花秋瑟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分析诗歌意象的方法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找意象诗中的意象有: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莲等 (2)析意象首先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即意象前后的形容词或动词,有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 “空”“新”“明”“清”“喧”“动”更渲染突出了“幽静”“清新”“皎洁”“清澈”的特点。 (3)分析寄托在意象上的情感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的幽静、清新、皎洁、清澈等烘托了清幽澄澈的环境,寄托了作者对宁静淡雅、清新质朴生活的向往,折射、反衬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答题步骤与要点 ①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歌的主旨指出所描绘的形象的表达作用和艺术效果。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就是通过江水中的月影、冲淡柔和的月下灯光、联拳静憩的白鹭,跃出水面拨剌有声的鱼儿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谧的和平境界,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落月、啼鸟、霜满天的秋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 一、送别类 1.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神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恩。例句:《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在古代词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例句:《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诗歌意义

诗歌的基本意义 -------------------------------------------------- 对于诗歌的功用,孔夫子曾经总结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说:诗歌可以激发情志、观察社会、交往朋友、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1.强化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作为诗词大国,诗词文化在我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因此,了解我国诗词发展的脉络,掌握不同类型诗词的基本特征,对理解和鉴赏诗词是不无裨益的。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而“楚辞”是具有楚文化独特风采的新诗体,它与《诗经》共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并驾齐驱、融汇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垂范后世;因“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则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心态、愿望和要求。以反映社会的动乱为中心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更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生动体现;入唐以后,我国古代诗词发展到了其高峰时期,“初唐四杰”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开始走向社会、贴近现实,内容清新健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多写闲情逸致,格调高雅,意境幽美,诗中有画;而边塞诗中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则呈或悲壮或奇峭的特色。李白和杜甫或以表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或以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诗风泽被百代。中唐“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将文学引向对时弊的讽喻针砭。而晚唐诗歌气格趋于卑弱,染上了浓厚的感伤色彩;到宋代,词由宋初的娱宾遣兴的工具到柳永、苏轼等革新宋词,从都市下层人民生活汲取素材,打破诗词界限,再到南宋,感时伤乱、抗金爱国成为主题,词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宋文学的主要标志;到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传入中原,配合当时流行曲调,出现了具有浓厚市民通俗色彩的散曲; 而明代的高度中央集权影响到诗文的创作,而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市民势力的增长,却促成了适应市民思想感情和文化娱乐需要的通俗文学如小说等的昌盛;清代,朝廷对知识分子施行高压与笼络两手政策,各种文学样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回顾总结的时期,其成就最大的不再是诗歌而是小说。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

竟能写出绝世华章。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关系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关系 诗歌鉴赏中景与情关系 诗言志,歌传情,诗歌多,寄托志向,抒发感情。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隔与不隔)的角度来说,景与情的关系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因情造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这里同时也涉及到衬托(反衬与正衬)的表现手法。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一、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的角度 1、触景生情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本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本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全诗深刻地表达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描写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又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是触景生情式。孟浩然的《春晓》意象单纯,诗人只是听到了春天清晨的鸟鸣声,突然想到昨夜的风雨是否吹落了春天的花朵,把珍惜春天的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隐含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在景的触动下引发情思构成意境,形成了一种张力结构,韵味无穷。 2、借景抒情(以景托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写景抒情诗有的不以描写的景物作为诗篇表现的主体,而着重表现诗人因描写的景物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塑造诗人自身的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如辛弃疾在路过赣州的造口时,面对赣江流水,追思国家旧耻,抚念国事艰难,写下了《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就先触景生情,看到郁孤台下的赣江流水,不由想到当年金兵南侵,人民流亡死伤,觉得那流水当中饱含着多少流亡人民的血泪。进而结合写景,抒写思想感情活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慨叹大好河山仍被敌人占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悲愤空有爱国志士,难挽国事衰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忧虑国事实在难为。从而塑造出词人自身心系国耻、忧虑国事的形象,创造出沉郁苍茫的意境,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腐朽

(1)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备课讲稿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资料一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1)寄予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2)代指书信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1)象征爱情 如:晏几《临江仙》“花落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成为表现时事变迁,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表达思念之情 如:郑谷《席上贻歌者》“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1)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诗人常用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2)也有用来表忠贞的。 如:文天祥《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哀伤凄厉 理想追求 惬意 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追求漂泊 哀伤 飘零 伤感 杜甫《旅夜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诗歌意象含义

诗歌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此外——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诗经的文化意蕴及现代意义

诗经的文化意蕴及现代意义 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前期至春秋中叶的305篇诗作,因所配乐曲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题材相当广泛,从重大的历史事件到民间的日常生活,都有所涉及,对于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时,《诗经》古朴自然的风格、生动优美的语言,以及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同时,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文学的范畴。 作为中国文化经典之一的《诗经》,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渊薮,是古代政治伦理的教科书和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诗歌艺术的典范。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友爱亲情、忧患意识、审美意识、人文精神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 《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 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从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到《雅》、《颂》的抒情诗中沉潜着的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 这不仅仅表现着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同时体现在《诗经》大部分作品中的乃是我们古老祖先们对故土的眷恋。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 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 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颂,原因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诗经》是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农业社会塑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 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这不独表现为在思想情感上浓厚的乡土情蕴,还表现在创作态度、表现方式、写作目的、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 农业劳动对象在大自然中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决定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影响了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效法大自然的和谐的节奏秩序而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的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中滋养了尚古意味和静观情趣。 所有这些得到农业社会集体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规范,

谈谈空间描写在诗歌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谈谈空间描写在诗歌意境创造中的作用 诗歌中的空间描写是一种“时空合一”的描写艺术,主要体现为诗情与画意的交融。苏轼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评价,不仅说明了王维诗歌的特点,同时也总结了他诗歌创作的经验——诗情和画意交融的浪漫主义精神。空间描写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怀有着突出的意义,也使诗歌的审美意境得到更好的体现与发挥。因此,诗歌所展示的空间意识,是一种提升意境升华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 1空间描写场面调度的灵活性,可以使意境鲜明可感 诗歌的意境本身就是意与境、情与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们知道“境”主要是依靠语言来表现的,诗歌所描写的空间也是这样,恰当地运用空间描写就可以避免形象性不足而造成的弊端。空间描写场面调度的灵活性,能使诗歌画面鲜明、生动,多个空间描写场面的贯穿,更能完整地增强意境的艺术效果。 《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叙事诗,我们看第一段描写罗敷的惊人美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罗敷,而是从她生活的环境、所用的器物、所梳的发式及所着的衣服、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等几个别开生面的场面落墨,每个场面又完整地贯穿起来塑造出罗敷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一个容貌惊人的“好女”的印象,为下文随着叙述的展开,到第二部分把这种空间场面调度定格到她与一个使君的对话上,从而展示她的人性美作好了铺垫。 我们再看2009年一份高考语文试卷,其中有这样一道题材虽然相似相通,意境却完全不同的诗歌鉴赏题: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 (1)请说出三人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 (2)评者认为三人的诗句“司空为优”,请分析“优”在何处。 这则材料其实是摘选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他在其中曾把唐诗中相似的几个意境诗句做了比较,也就是上面的四个句子。 很明显三位诗人的诗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谢榛已经归纳出来了“同一机杼”,即是说三位诗人的构思布局相同,内容上都是将自然的景物“黄叶”、“秋”与人之将老“白头”、“老”关连起来,形成一种对应、类比关系;形式上都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出一种“悲秋”、“悲迟暮”、“悲人生短暂”的感伤。

诗歌中景的象征意义

古代诗歌中景物的象征意义: 1、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2、以竹象征气节。竹子挺拔秀丽,岁寒不凋,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3、以梅象征坚强不屈。梅的枝干苍劲挺秀,宁折不弯,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4、以菊象征不畏风霜。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它花期长,千姿百态,深为人们喜受。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5、以牡丹象征富贵。牡丹花朵硕大,色泽鲜艳,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素称“花中之王”。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6、兰花象征高尚。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诗人屈原极爱兰花,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7、以荷花象征清白。荷花花朵艳丽,清香远溢,碧叶翠盖,十分高雅。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出污泥而不染”,赞美荷花的高贵品格,将其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8、以折桂象征荣耀。据神话传说,月亮中有一桂花树。过去称应试及条为“蟾宫折桂”,比喻十分荣耀。福建地区的古越人还将月桂编织成“桂冠”,奉献给荣誉最高的人。 9、以桃李代表门生。人们常以“桃李满园”、“桃李满天下”来比喻某名师的门生众多。 10、以桑梓代故乡。《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 11、以垂柳表示依恋。《诗经》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柳与留谐音,因而古时送别友人,常折柳枝相赠,以示依恋之情。 12、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杏与花瓶表示“祝您高中”,同时因为杏花非常美丽,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少女;杏仁则比作美女的眼睛,俗语常说“柳叶眉,杏仁眼。”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知识讲解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 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答案】(1)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冥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 (2)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 【解析】【分析】(1)根据“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可想到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出作者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2)首联,“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暗含远离故乡之意;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的心情。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人归”“雁下”写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借人归雁下表达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尾联“独夜”“听钟”“未眠”,写出羁旅在外乡思客愁之深。 故答案为:⑴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冥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 ⑵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考生要懂得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注意对关键语句的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完整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 美女的容颜牡丹: 高贵、富贵 扬花: 飘零、离散 柳树: 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浅谈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浅谈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浅谈古典诗词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一个思想结晶,它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添上了浓 墨重彩的一笔。在古代,诗词歌赋是才能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还一度被纳入选拔人才 的考试范畴,而自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兴起,诗歌则开始转向了现代诗,与古典诗词 相比,现代诗词的语言更为直白简单,自然也就更容易让人理解,同时也由于时代的变迁,古典诗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这些因素都使得古典诗词如今在现代人的心中,就是 一些传统的,文绉绉的,甚至是矫情古板的一些玩意儿,致使大家不愿去接触。但是存在 即有理,中国古典诗词至今也没有被丢弃,是因为它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的古典诗歌给人心灵的洗礼。古典诗词的创作可以疏导现代人内心情感, 使生活中的快乐、忧伤及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在孤独时,想想柳宗元的《江雪》,仔细体会诗人的意境,自己的孤独还不及诗人的千万分之一,诗人都尚且可以接受 独钓寒江雪的环境,自己又何尝不能隐忍一时的逆境?思乡之时,吟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宣泄心中满溢的思乡之情;要表做事决心时,吟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可坚定自己的决心;要自我鼓励时,不妨学学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给自己打气加油,总之,”,当我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及对生活的 真实感受用古典诗词表达出来时,就会发现生活被艺术化了,我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心 灵也得到了美的洗礼。其次,中国的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 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总是免不了文化软实力的比较,而中国古典诗词正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个象征。无论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还是“爆竹声 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都是独一无二的,继承并发展中国古代诗词,既传承了老 祖宗的文化,也创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文化的存在能够让一个国家的人民更有民族 认同感,凝聚力更强,而作为中国文化象征之一的古典诗词,则是国家文化的一个体现, 也是拉近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一个纽带。除此之外,古典诗词背后所赋予的文化故事, 可作为旅游业发展开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 也是对该文化的一种普及。 最后,中国古典诗词对人的修身养性是其特有的。古典诗词创作是现代人生活的艺术品,它品味生活中的“美”,并使这种美感永恒存在。古典诗词在把握人类生活的美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通过押韵、对偶、平仄、音节等艺术手段,创造出来韵律、 节奏、意象等,往往烘托出美好的意境。创作和欣赏一首典雅优美的诗词,此中的喜乐是 人世间任何别的事情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是诗词中的美能让人们有意去观察和品味生活, 思考生活的真谛,以体味人生境界,达到修生养性的境界。譬如我们常说的“宁静以致远,淡薄以明志”,在追逐名利权势的今天,很需要这样淡薄的心态,以慰藉为名利所累的心灵。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思想结晶,我们要继承发展,用心感受古 典诗词的魅力,同时让我们的生活艺术化,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诗歌现代文总结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模式 一、首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2)渲染气氛,埋下伏笔;(3)交代背景;(4)奠定情感基调;(5)设置悬念;(6)吸引读者注意,引起阅读兴趣:/(7)总领全文;(8)照应题目(有时有正标题和副标题之别。如《斜雨飞思濡我情》);(9)开篇点题;(10)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11)与结尾呼应;例:《听松》(12)对比(反衬) 二、中间段的作用 (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总结上文,(5)照应前文(照应题目,照应开头),(6)与结尾呼应。(7)丰富内涵,深化主题。 三、末段的作用 (1)点明中心(卒章显志),(2)深化中心(升华主旨)。(3)暗示主题,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4)结尾是景物描写,委婉含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5)总结全文,收束全篇;/(6)照应前文(开头、标题),(7)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四、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使语言生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五、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2)交代背景 (叙事类)(3)推动情节的发展《雁阵》(叙事类)(4)奠定感情基调。(5)烘托人物形象、衬托人物心理《行吟阁遐想》《转身》李汉荣(6)以景物描写结尾,显得委婉含蓄,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7)作铺垫、照应 正衬: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反衬: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六、写了甲(主要写甲),为什么还写乙(写乙有何作用)?(甲乙关系若是相反,手法一般为对比或反衬;甲乙关系若是相向,手法一般为衬托(正衬)。) 答题思路:(1)丰富了内涵,深化了主题。/(2)对比(衬托,反衬);(3)作铺垫等 七、线索的作用是:起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紧凑(严谨),环环相扣,(有的呼应文题《匆忙走路的人》)有利于表现主旨(有利于表达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例《书房的窗子》8.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8、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1)丰富文章的内涵,增添文章文采和文化底蕴,增强文章感染力(2)引发读者的想象和阅读兴趣。(3)为主旨服务(有助于读者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旨、深化文章主题等)(4)引出下文、铺垫、对比等例《菊与城》作者在文中大量引用关于菊的古诗文,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①引用大量关于菊的古诗文突出了菊的特征,表现了人们喜爱菊的历史渊源,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读者对菊的认识更加深刻(2分); ②引用大量关于菊的古诗文,与下文中写“小榄镇的菊”形成比较、对应,使小榄镇菊的“新意”更加突出,既突出了主题,又增添了文采和文化内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2分)。(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此题要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去思考:内容上必须联系本文的中心、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效果上既要考虑与上下文的关系,也要考虑引用本身的效果,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 九、题目(以“-------”为题)的作用 提问方式:以“···”为题有什么作用(含义和作用)?/为什么以“···”为题? 答题模式: 1.起线索的作用(标示文章的线索).贯串全文,这样便于组织材料,层次清晰,利于揭示主题。 2.作者的寄情之物,抒情的依托,使得抒情真实感人。(标题是某种物的) 3.主题方面. 暗示主题,揭示文章内容(什么内容),提纲挈领。 4手法角度。《黄山立着的黄河》将黄山比喻为黄河,新颖奇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5、新颖,引起阅读兴趣《美丽的错误》 6、有诗意《三更有梦书当枕》 7、渲染气氛《宋朝的雨》为文章营造背景,渲染一种幽静而又稍稍冷寂的氛围。 8、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海边的白蝴蝶》林清玄。 十、文章主旨的概括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十一、语言【修辞、句式(整散结合、短句、递进、反问)、用词(叠词、拟声词)、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1)考虑使用了何种修辞 2)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递进、反问等 3)叠词,增强文章节奏感,使其富有韵律美。 4)常见语言特征或风格:生动形象简洁明快朴素自然含蓄蕴藉幽默风趣庄重典雅清新明快绚丽华美有音韵美整散结合例《书房的窗子》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9.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9、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 (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十二有关布局谋篇、选材的题型 (1)围绕中心选材。(2)以情感变化或物为线索。(3)顺序:时间空间逻辑总分关系并列递进(层层深入)(4)详略角度。(《安身云浮》)(5)点面结合。(6)欲扬先抑。(《秃的梧桐》)(7)以小见大。 例《安身云浮》本文在描写云浮的“地方胜迹”时,在选材和组材上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详写国恩寺,对其相关历史、得名、环境等今昔情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写叙述,(2分) 而对其他“胜迹”,如“龙潭湖、佛荔园、藏佛坑、六祖故居”等则一笔带过,(2分)

诗歌结构诗句作用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古诗鉴赏之诗句作用 诗歌的篇章结构考查 1、直接考查:(1)问某一句诗的作用(开头句、结尾句、中间句)(2)问全诗的结构特点 2、间接考查:(1)问诗句的妙处(思路:艺术手法+结构作用)(2)问前后两句的句间关系(思路:翻译诗句+结构作用) 一般来说,也要从内容与结构等方面去考虑答题。 诗歌首联或首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引起)下文,引起读者注意。(2)点明时令、地点,交待心情。(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4)奠定某种情感基调。(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6)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某种情绪形象。(7)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1、过渡、承上启下、 2、打伏笔,做铺垫 3、转换话题.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诗歌尾句或尾联的作用 1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2卒章显志,点明题旨3照应上文或题目,前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4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