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货币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16. 17.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A. 经营租赁 B. 古代租赁 C. 传统租赁 D. 金融租赁 3. 1998 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 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货币供应量 D. 存款准备金率 4. “扬基债券 ”的面值货币是() A. 日元 B. 美元 C. 英镑 D. 法郎 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A. 平减指数 B. 非平减指数 C . 递减函 D. 递增函数 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交通银行 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 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保险期限届满 C. 保险人履约赔付 A. 保险标的灭失 B. 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D. 保险公司破产 ) =KR/M C. Md = kPY D. M1 A. MV = PT B. P 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 B. 佣金经纪商 C. 二元经纪商 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A. 有形市场 + M2= L1(y) + L2(r) D. 自营经纪商 B. C. 协商议价原则 D.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A. 美元计值 B. 英镑计值 ) 具有投机性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 C. 特别提款权计值 D. 贷款对象的货币计值 13. 某企业持有 3 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 2000 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 5%,则贴 现金额是 ( ) A. 1975 元 B. 1950 元 C. 25 元 D. 50 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直接投资 B.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 D. 政府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14. A. 15. A. A. C. A. 1942 年 B. 1945 年 C. 1946 年 D. 1960 年 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第2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一、单项选择(共20题) 1、信用的本质是( ) A.一个经济范畴 B.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C.价值单方面的运动 D.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的最初形式是( ) A.高利贷信用 B.国家信用 C.商业信用 D.银行信用 3、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4、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通常情况下,证券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正确的有( ) A.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B.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C.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D.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6、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平等的价值交换 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D.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7、为了取得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叫( ) A.产业资本 B.借贷资本 C.货币资本 D.商业资本 8、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 A.发行政府债券 B.短期借款 C.长期贷款 D.自愿捐助 9、信用是( ) A.M2买卖行为 B.赠与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0、下列信用的形式中,能最大效率地动员和配置资金,而且是完成信用的社会功能的最好方式的是( ) A.直接信用 B.间接信用 C.内源融资 D.外源融资 11、某一具体的信用工具可能具有如下特点( ) A.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率高 B.流动性差、安全性高、收益率低 C.流动性差、安全性低、收益率高 D.流动性强、安全性低、收益率低 12、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收益性 D.偿还性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C)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第一部分填空题 1、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二是, 三是,四是。 2、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 和。 3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 4、国际收支平衡有和两个概念。 5、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 6、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最主要有以下三种:、 和。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8、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9、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二是,三是。10、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2、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 和。 13、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和 之间的变量。 14、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和。 15、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16、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被认为货币供应量通过“黑匣子”操作的。 17、根据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理论,当一国经济出现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下降,于是货币政策无效。 18、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愿意接受现行的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 D、摩擦性失业 2、下列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4、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5、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利率政策 D、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6、下列是指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A、统筹兼顾 B、相机抉择 C、政策搭配 D、单一规则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

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安全性与盈利性是统一的。× 3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之后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4 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流量概念。× 5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6 自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7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期限、利率、购买价格) 8 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复本位,银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金本位)。 9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

11 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 12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 13 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14 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15 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是(配比性原则)的要求。 16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对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行交易价格)。 17 谨慎性原则要求(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18 关于重要性原则,理解正确的是(可以不用全面反映,充分披露重要的事项即可)。 19 下列哪个不属于会计要素(成本)。 20 下列对于收入的描述错误的是(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

最新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信用精品资料

第2章信用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银行信用在现代信用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不从属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阶段,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正是有了这一特点,银行信用才能够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为银行信用能聚集社会上的游资,如各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货币储蓄,从而超越了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单方向性的限制,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是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聚集社会各工商企业以及国家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并贷给工商企业,因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第三,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不一致的。由于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独立于产业资本循环的货币资本,其来源除了工商企业外还有社会其他方面,因此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业资本的动态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近几十年以来,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者又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 2.马克思如何揭示利息的本质? 答:马克思指出,利息并非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值,而是产生于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借贷资本成为资本商品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职能资本家从货币资本家手中借人货币,占有了它的使用权,将其投入生产,并使其价值得到了增值,即得到了利润。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主收人,是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报酬。以上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1)利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为前提。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的是资本家全体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3.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1)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②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③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④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

第二章_信用与信用工具

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判断改错题 1.从本质上说,信用关系就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行为就是放债和承债行为。 A.正确√ B.错误 2.一般来说,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成正比。 A.正确 B.错误√ 3.一般地说,信用工具的风险性与偿还性成正比。 A.正确√ B.错误 4.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反比。 A.正确 B.错误√ 5.一般地说,信用工具的风险性与流动性成反比,即流动性越强,其风险性越小。 A.正确√ B.错误 6.当合约约定期权的买方有按议定价格购买一笔资产的权利时,此期权称为看跌期权。A.正确 B.错误√ 7.当合约约定期权的买方有按议定价格卖出一笔资产的权利时,此期权称为看涨期权。A.正确 B.错误√ 8.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它与信用工具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市场利率成反方向变动。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信用关系中实物和货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期限。没有时间性就意味着所有权和使用权没有分离,这就不是信用关系,而是赠与关系或占有关系。这表明信用的基本特征是(B)。 A.偿还性 B.暂时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2.债权人贷出实物或货币资金,要求在信用关系结束时,按一定方式得到返回。这表明信用的(A)基本特征。 A.偿还性 B.暂时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3.信用关系是建立在有偿的基础上的,各信用主体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债权人在让渡实物和货币的使用权时,要求在归还时有一定的增值或者是附加额。这表明信用的(D)

基本特征。 A.偿还性 B.暂时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4.借贷不同于买卖,债务人得到的是商品和货币本身,而债权人仅持有所有权或债权凭证,到期能否收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完善程度、道德规范以及债务人的信誉和能力,这表明信用的(C)基本特征。 A.偿还性 B.暂时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5.财政分配与信用分配的最大区别在于(C)。 A.载体的不同 B.体现的关系 C.有偿性与无偿性 D.运动形式 6.从借贷的内容来看,最早的信用是(B)。 A.货币借贷 B.实物借贷 C.高利贷 D.银行借贷 7.从借贷的性质来看,早期的信用属于(C)。 A.货币借贷 B.实物借贷 C.高利贷 D.银行借贷 8.(B)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商业信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中国人民银行法》 B.《票据法》 C.《商业银行法》 D.《公司法》 9.新中国首次发行的国债是(B)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10.上市国债的发行全部采用国际通行的竞争招标方式是在(B)年实施的。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11.下列的(B)是直接信用工具。 A.银行券

货币银行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购买手段 D. 贮藏手段 2.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3.我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A. 铜B. 银C. 铁D. 贝 4.我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A. 1分 B. 1角C. 1元 D. 10元 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B )。 A. 特殊等价物 B. 一般等价物 C. 普通商品 D. 特殊商品 6.下列货币制度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 )。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7.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A )。 A. 是否需要承兑 B. 是否有追索权 C. 是否需要汇兑 D. 是否有保证 8.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A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9.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A)。A. 商业信用B. 消费信用C. 国家信用 D. 补偿贸易 10.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D )。 A. 实际利率 B. 市场利率 C. 公定利率 D. 官定利率 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 D )。 A. 贷款利率 B. 存款利率 C. 市场利率 D. 再贴现利率 12.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B. 公司债券 C. 股票 D. 政府债券 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B )承担。 A. 经销商 B. 发行人 C. 监管者 D. 购买者 1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A. 初级市场B. 货币市场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 15.目前我国有(B)家证券交易所。A. 1 B. 2 C. 3 D. 4 16.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C )。 A. 选举权 B. 被选举权 C. 收益权 D. 投票权 17.( C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象征。 A. 德意志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日本银行 18.在《巴塞尔协议》中将资本划分为两类,其中股本和公开储备属于( B )。 A. 附属资本 B. 核心资本 C. 普通准备金 D. 补充资本 19.《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C )。A. 10% B. 15%C. 8%D. 20% 20.就组织形式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实行(B )。 A. 单元银行制度 B. 总分行制度 C. 代理行制度 D. 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21.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C )。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五版)]黄达-重点复习资料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名词解释 √1、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2、信用: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3、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债权人的支付承诺书。 4、汇票:是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命令其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5、金融:广义: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 狭义: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中间说法: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 6、利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7、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 8、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 9、即期利率: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10、远期利率: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11、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2、金融的特征: 1.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 2.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资产的本金有否遭受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种。 3.收益性。由收益率表示。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票面额P的比率; 现时收益率——年收益额C与其当期市场价格Pt的比率;C/Pt 平均收益率——将现时收益与资本损益共同考虑的收益率。(C﹢Pt﹣Pt-1)/Pt 1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两类。 √14、期货: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易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15、期权:是指合约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放弃行使此权利。(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的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相关资产;看跌期权的买方则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或确定的时间之内,以确定的价格出售相关资产。欧式期权是指买入期权的一方必须在期权到期日当天或在到期日之前的某一规定的时间才能行使的期权。美式期权是指可以在成交后有效期内任何一天被执行的期权。) √16、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ff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习题 一、填空题 1. 借贷行为是指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出去,根据约定的时间,到期由商品或货币的(借入者),如数归还附带一定数额的利息。 2. 信用具有(到期归还)和(支付利息)两个特征。 3. 一般商品交换是等价交换,商品的(所有权)通过交换而发生转移,买卖双方都保留价值,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而借贷行为则不然,贷出时,价值作单方面转移,由贷者让渡价值,但保留(所有权);归还时,价值也是作单方面转移,而且借者除了归还(本金)外,还要支付(利息),货币在其中执行的是(支付手段)的职能。 4. 在销售商品时若不能实现现金交易,而是赊销,即延期支付,于是,商品的让渡和其价值实现在时间上就分离了。这样,买卖双方除了商品交换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信用)关系。 5. (借贷资本)是指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生息资本)的一种形式。 6. (商业信用)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7. 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赊销),二是(消费贷款)。 8.股份公司按照股东对公司的负债是否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分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无限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9.(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 10.(信用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 11.(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的工具,它是在信用买卖商品时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2.(商业本票)又叫期票,它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商业本票有两个当事人:一是(出票人),二是(收款人)。 13.(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14. 按索取权的性质,信用工具可分为(债权证券)和(股权证券)。 15. 按发行者的地位划分,信用工具可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9)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3、经济发展对金融起(D )作用。 A、一定的 B、决定性 C、不确定 D、推动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名词解释 金融;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3、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关键概念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需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物物交换:即人们用各自拥有的货物去直接换取所想要的货物。 商品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中,人们必须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一种商品的价值又必须用另一种商品的价 值来表现。 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实物货币: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存款货币:指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 市场。 流动性:指一种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 思考题 1.货币交换相对于“物物交换“而言,具有哪些优越性? 答:(1)简化交换的方式,扩大交换的范围。 (2)提高经济效率和挖掘生产潜力。 (3)为整个经济结构的演变与经济范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4)促成商品跨时间的交换。 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它们的相互关系? 答: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 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每一个职能都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反映。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 流通手段职能是两个基本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产生的。 3.结合支付制度的演化理解货币形态的发展。 答:随着支付制度(即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的演化,其演变过程为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 制度、纸币的使用、支票的使用、资金调拨电子系统。货币的形式也在变化。大致可分为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纸币和存款货币。 4.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⑴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 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⑵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⑶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⑷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 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

货币银行学作业答案

四、09秋期末综合练习题(高度重视) 一、09单选 1. 美元与黄金内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是(B )的特点。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牙买加体系 D. 国际金块本位制 2.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D )。 A. 平等的价值交换 B. 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C. 无偿的赠于或援助 D. 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3. 经济泡沫最初的表现是( C )。 A. 利率的大幅波动 B. 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 C. 资产或商品的价格暴涨 D. 资本外逃 4. 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A)。 A. 基准利率 B. 差别利率 C. 实际利率 D. 公定利率 5. 金融机构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最早产生的功能是(B)。 A. 融通资金 B. 支付结算服务 C. 降低交易成本 D. 风险转移与管理 6. 一张差半年到期的面额为2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得到1900元的贴现金额,则年贴现率为(B )。 A. 5% B. 10% C. 2.56% D. 5.12% 7. 长期金融市场又称(C )。 A. 初级市场 B. 次级市场

D. 货币市场 8. 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B ) A. 商业票据 B. 股票 C. 政府债券 D.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9. 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行为称为(D )。 A. 贴现 B. 再贴现 C. 转贴现 D. 承兑 10. "证券市场是经济晴雨表"是因为(B) A. 证券市场走势滞后于经济周期 B. 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 C. 证券市场走势经济周期时间完全吻合 D. 证券价格指数能事后反映 11. 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是(A )。 A. 信用风险 B. 市场风险 C. 购买力风险 D. 政策风险 12. 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B )。 A. 黄金储备 B. 外汇储备 C. 特别提款权 D. 在IMF中的储备头寸 13. 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是(B )。 A. 外汇经纪商 B. 外汇银行 C. 外汇交易商 D. 中央银行 14. 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A )。 A. 贸易一体化 B. 生产一体化 C. 金融全球化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精选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C)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D) A.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3.商业信用中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D ) A.存折 B.股票 C.债券 D.票据 4.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属于(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在( C )制度下。 A.银本位 B.金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6.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的票面额称为( C )。 A.折价发行 B.中间价发行 C.溢价发行 D.平价发行 7.股票是一种永久性的证券,它是( B ) A.债券凭证 B.所有权凭证 C.使用权凭证 D.实物资本 8.比一般贷款利率低,用于国家政策扶持对象的贷款利率是( C ) A.市场利率 B.实际利率 C.优惠利率 D.名义利率 9.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C ) A.产业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收入政策 10.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为 ( C ) A.实际利率 B.名义利率 C.市场利率 D.官定利率 1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 ) A.各项存款 B.同业拆借 C.自有资本 D.向中央银行借款 12.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可称为( B ) A.优惠利率 B.基准利率 C.差别利率 D.实际利率 1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的M0是指( D ) A. 储蓄 B.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现金 14.属于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B ) A.世界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农业发展基金会 15.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B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基础货币 1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D )。 A.货币贬值B.纸币流通 C.物价上涨D.货币供应过多 17.当借贷资金的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越高,利率相对( C ) A.不变 B.稳定 C.越高 D.越低 18.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的是( B ) A 存款准备金 B 外汇平准基金 C 再贴现 D 公开市场业务 19.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的是 ( C )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第二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铸币 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银行券 。 3、 表征货币 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 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存款 和 现金 。 5、 电子货币 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 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 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 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准备金 。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 支付 职能的货币和发 挥流通 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银本位制 、 金银复 本位制 、 金本位制 和 纸币本位制 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 平行本位制 和 双本 位制 。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良币 。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劣币 。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金币本位制 、金块 、 金汇兑 。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货币的材料的确定

、 货币名称 单位和价格单位 、 本位币 辅币及其法偿能力 、 发型保证制度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 流动性 的强弱作为划 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 现金 和 活期存款 构成,广义货币 M2由M1加 准备金 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货币材料的确定 。 17、 足值货币 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 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 本位币 亦称 主币 。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 会出现货币的 良币驱逐劣币 。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银行 。 第二部分 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 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 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 A、MI=流通中现金

货币银行学课后答案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思考题 1.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就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因而,货币就成为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货币也就具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其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这就是货币的本质。同时,货币还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社会分工要求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来进行。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大量的货币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在这里,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这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而不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性。从货币的社会属性来看,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是没有阶级性的,也不是阶级和剥削产生的根源。 2.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执行这个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使物物交换分解为买与卖两个环节,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转移,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的基础,一方面克服了现货交易的局限,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造成买卖进一步脱节,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职能,它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超出国界,使货币的以上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的结果。 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具有相应的内涵与作用,但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连。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世界货币职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发展的结果。 3.货币制度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确定货币币材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选择什么样的本位币币材是建立货币制度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的货币本位制度。这是由国家法律确立的,并受到客观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