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脉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脉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脉

美国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详解“微生物组”来龙去

2016年5月13日,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ational Microbiome Initiative,简称NMI),这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准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

实际上,去年5月份,美国的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公告称,对微生物群落或“微生物组”基本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基础研究迈向广泛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环境治理、粮食生产、营养与医学研究等。鉴于微生物组研究在各个不同应用领域已经证实的和潜在的价值。时隔一年,美国终于捷足先登,率先开展这项大计划!根据白宫公布的信息显示,新研究计划关注的方向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支持跨学科研究,解决不同生态系统微生物的基本问题;开发平台技术,对不同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认识以及知识的积累,并提高微生物数据的访问;通过公民科学、公众参与,扩大微生物的影响力。

此次微生物研究计划阵容强大:美国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都公布了相应的研究方向。这些部门将一起展开环境微生物的研究,

构成NMI的研究系统。美国政府以往每年会投入3亿美元花在微生物研究上,NMI计划将会令这一领域的经费增长1.21亿美元。作为对白宫这一举措的回应,投资者以及科研机构会跟进4亿美元的资助(简评:其实这些钱真心不多,中国跟进肯定是数倍的!但是官方的态度是最重要的)。NMI计划将给我们会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如果将与人类相关的所有环境微生物和人体微生物都弄清楚,那么这将是人类认识生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同时研究工具以及手段的进步,将会提高微生物研究的效率。微生物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微生物、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态度。例如我们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增加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事实上,除了NMI计划外,目前美国和欧盟已启动的大型人类微生物研究计划还包括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和MetaHIT。HMP 计划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启动,旨在收集跟人体相关的所有微生物,探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MetaHIT计划是由欧盟第七框架计划(FP7)资助的子项目之一,致力于建立人肠道微生物基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微生物组里程碑性事件2011年,“地球微生物计划”(Earth Microbiome Project)启动,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全球典型的环境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包括土壤、海洋、空气、淡水等生态系统,

从而全方位地分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功能。在海洋微生物研究方面,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Craig Venter)可以说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其创立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早在2004年就发表了关于马尾藻的基因组研究。目前,他的研究组已在全球收集了数千份海洋资源的样本。在2011年十大科学突破中,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新突破也被评上了,这应该是微生物组全面走向“网红”的开始吧。2013年上半年,美英科学家预测未来可能十大科技突破,其中就有微生物组(美英知名科学家预言未来十大科学突破),这预示微生物组开始走向热潮。同年,《科学》公布201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微生物组研究位列第10位,名为——我们的微生物,我们的健康!2014年11月15-19日,在美国神经生物学协会年会上,科学家们还专门发起了一个论坛叫“肠道微生物和大脑:神经科学的典范转移”,表明神经科学基本理论正在发生原先基于根本假设的改变。同时,明确提出“脑-肠轴”理论。

中国微生物组的呼声与推动者在国内,2015年,生物谷率先在国内举办肠道微生物领域的学术会议,进一步推动国人对肠道微生物的关注程度,2016年是第二届(2016年(第二届)肠道微生物组与临床应用研讨会在上海沪西大剧院圆满闭幕)。同时,去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教授就大声疾呼成立全球性肠道微生物联合组织,同时,赵立平因为在

肠道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Microbiology, AAM)院士(Fellow)(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当选AAM院士)。赵立平教授为了普及肠道微生物知识,不惜开展科普教育,写出趣谈肠道微生物三节文章,引发高度关注(赵立平教授趣谈肠道微生物:肥胖细菌狩猎记(1-3节))。把肠道微生物从科学领域推向公众领域,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此次美国微生物组计划刚一启动,赵立平教授又公平提出启动“中华民族人体微生物组计划”(赵立平:关于尽快启动“中华民族人体微生物组计划”的建议),赵立平教授这些不遗立的推动与呼吁,推动了中国微生物组领域的快速发展。什么是微生物组?不可思议的微生物微生物一词来自英文Microorganism,指生活在显微尺寸下的生物,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等。从1674年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 发明显微镜开始,微生物逐渐被人们科学地认识,曾经有报道指出地球上存在1万亿种微生物,但其中只有非常小的比例被人描述过。从对流层顶部的大气层到海洋深处,从冰山之巅到生命禁区的沙漠之深,从近百摄氏度的海底火山口到高盐的盐湖,都有微生物的身影。在我们的身体上,微生物从皮肤到我们的肠道,凡是跟外界接触的地方都有它们的存在。微生物比人类更早的出现在地球上,它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科学家在追寻宇宙微生物的存在。

地球上存在1万亿种微生物,但其中只有非常小的比例被人描述过特别福利:关注免疫细胞研究微信号,回复:王博士,可以获得最新Microbiome讲座ppt全文下载链接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指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它们生活在一定环境空间,相互影响并彼此平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微生物不仅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功能,并且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部分功能性微生物还与人类的慢性疾病相关,如肥胖、糖尿病、哮喘等。它们在农业生产力、生物燃料的生产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人类对微生物最早的认识,可能是食用发酵变质后的食物引起中毒时的痛苦记忆。后来人类就开始学会使用酵母菌来发酵生产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醋和酒类等。自200年前发酵工业兴起之时,人们开始大规模使用工业微生物,其中著名的是酵母菌以及生产各种抗生素使用的工业菌。利用微生物生产阿片类药物以及紫杉醇、青蒿素等药物,也已不再新鲜。有科学家在研究通过微生物来生产人类需要的所有食物、药品、消耗品等生活所需。目前,基于工业微生物的发酵工业产值已经超过4000亿元,而且人类对工业微生物的需求还在扩大。在人类曲折的历史上,微生物也引发了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疾病,如黑死病、流感、疟疾等。虽然很多微生物

是人类的致病原,但我们也应看到,它们也可产生像青霉素这样的抗生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更新,人们逐步利用微生物来生产疫苗、抗生素等,帮助人们战胜传染病。肠道微生物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它们寄生在人类肠道中,数量是我们自身细胞的数倍。虽然人类很久以前就已了解到肠道微生物跟人类的关系密切,但直至近些年来,研究者才揭示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与我们的大脑的关联,肠道菌群既可控制人类的情绪,还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喜好。在人体免疫系统方面,研究者发现它们在免疫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还与人体呼吸性疾病、衰老以及癌症关系密切。在药物使用方面,研究者也在关注肠道微生物与抗生素、免疫治疗的关系。实际上,研究者已把肠道微生物作为用药的对象来对待,肠道菌群俨然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器官。研究迅速,了解有限显微镜的出现,让人们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随着各种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成熟,人们可以对微生物持续的观察,并根据形态等特征进行分类。DNA 测序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得

16sRNA基因测序成为微生物分类的主要研究方法。而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出现则让大量鉴定微生物成为可能。最近5年,微生物组的研究经常是顶级学术杂志的常客,甚至每一期的杂志都有微生物群落的论文发表。但对于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微生物这一基

本问题,至今依然没有人能给出具体的答案。不仅因为微生物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研究手段的缺乏,例如仅仅1克湿的土壤中就可能含有1010~1011个微生物个体,种类也可能超过1.6万种。如果我们想理顺它们的功能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那么这一问题则更为复杂,期待NMI计划能够让我们窥探微生物更多的秘密。小小的微生物,为何能成为美国的国家级大型科研计划?美国政府将如何实施这个计划?最终的目标又是什么?启动资金超5亿美元微生物存在于人体、植物、土壤、海洋等各种环境中,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称为微生物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生命科学中心主任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告诉新华社记者,当今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挑战,包括养活众多的人口、生产可持续的能源、保护环境或减缓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健康,都与生物学相关,可以从微生物世界中找到解决方案。最近1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从肥胖、糖尿病、哮喘等人类健康问题到海洋“死区”等环境问题,从农业生产到气候变化,或多或少都与微生物组相关联。肠道微生物组甚至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基因组”。鉴于微生物组对人类与环境健康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虽然任期将至,仍决定推出“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当然,这与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副主任乔·汉德尔斯曼的大力推动也有直接关系。汉德尔斯曼原本就是一名微生物学家,计划在今年

7月重新回到她在耶鲁大学的实验室继续搞研究。根据白宫公布的计划,美国政府将在未来两年投入1.21亿美元“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联邦专项资金作为启动资金。除了联邦机构外,还有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加入“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它们将在未来几年投入总共4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总体上,“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有三大目标:首先,支持跨学科研究,以回答多样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微生物组;其次,开发检测、分析微生物组的工具,如实时检测空气、土壤、水或人体微生物的手持传感器;第三,培训更多的微生物组相关工作人员。

微生物组科技必将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从科学发展角度来看,为揭示生命奥秘和生态圈运动规律,已经到了必须从系统科学理论的基本观念出发,搞清楚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微观机制与宏观生命现象联系的时候。从技术驱动看,已经开展的各类微生物组学科技项目已经促进核心技术演化到关键阶段,证明系统科学理论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方式在研究微生物群落等复杂生物体系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从应用需求看,微生物组具有重大的产业价值和生态价值。已证明,动植物体内、土壤、海洋和大气中的微生物群落,与人类、动植物的健康与营养,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动态平衡,与生态圈、地球圈的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搞清楚微生物

组的功能和作用,对目前人类遇到的健康、农业和环境等领域全局性问题,将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全局性视角的技术解决方案,再配上合适的科技与社会治理手段,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

“未来是微生物组的时代”虽然“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不像脑计划、精准医学、抗癌“登月”计划那样由奥巴马本人对外宣布,但汉德尔斯曼在13日的白宫微生物组会议上指出,奥巴马政府的一些优先领域,比如精确医学、可再生能源、农业与气候变化等,都与微生物组有“强烈关联”。事实上,得益于低成本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计算和成像技术的改进,以及用于数据分析的生物信息学工具的革新等进展,微生物组学正在迅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学科。“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这个领域的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涌现,一些公司做得非常、非常成功,”汉德尔斯曼对与会者说,“我们认为未来是微生物的时代。国家的发展将依靠在微生物组及相关科学方面的伟大技术与创新。”美国政府一直在微生物组领域进行投资。早在2007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启动了为期10年的“人类微生物组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5亿美元,为今天微生物组研究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美国政府对微生物组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美国官方2015年公布的报告显示,2014财政年度在该领域的联邦投资是2012财政年度的3倍,最近3

年间的联邦投资总额超过9.22亿美元。而“国家微生物组计划”的启动,在汉德尔斯曼看来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碑,她在白宫官网的一篇博客中推介说:“如果有一件事我们可以确信,那就是微生物虽小,但它们的影响巨大。”自2005年以来,国际科学界开展了至少8项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包括美国人类微生物组项目、加拿大微生物组研究项目以及日本人体元基因组项目。中国科学家近年来也积极参与或牵头实施了中法肠道元基因组研究、十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等。但是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指出,当前的微生物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由于各国的研究方法和标准不统一,使得数据难以比较及整合,这种“碎片化”现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赵立平联合麦克福尔-恩盖及一名德国微生物学家于去年10月在英国《自然》杂志发文,共同呼吁尽快启动“国际微生物组计划”。与此相呼应,近20名美国科学家同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出类似提议,建议开展“联合微生物组研究计划”。赵立平告诉记者,他们现在计划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建立一个实验室,把上海交大、罗格斯大学与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力量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糖尿病微生物组国际研究中心,计划5年内从民间筹集2亿美元的投资,集中攻关糖尿病。麦克福尔-恩盖则表示,“国际微生物组计划”呼吁国际科学界通过全球合作加深对微生物界的认识,“中国是世界大国之一,

所以中国有可能成为采取措施、承担领导角色的国家之一”。微生物组研究的未来蓝图未来是微生物组时代,告诉我们微生物组巨大的想象空间。而微生物组学本身,以及研究技术也需要走向未来。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学科交叉越来越频繁,各种技术也会更为紧密地结合。记者采访了生物谷创始人张发宝博士,他认为目前对微生物组的研究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体微生物种类高度复杂,目前对微生物的认识还有限。例如肠道微生物可能存在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但是人类最为熟悉的不过数十种,其中还有大量微生物目前在体外难以人工培养,这些都限制了对微生物组的认识深度。但是,随着技术的深入,当前熟悉的基因编辑技术,光遗传学技术,都将迅速与微生物组结合。同时,人类对微生物组的认识,除肠道微生物组外,还有呼吸道微生物组,皮肤微生物组,口腔微生物组,外泌尿道微生物组,这些部位的微生物菌群可能扮演着不为人知的角色,对人体防御疾病,以及对很多疾病的发展与发展,都可能存在关键性作用,甚至可以说会开启一个更广阔的未知世界。在揭示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层面,以及人类对环境适应层面,个体易感性差异层面,都会提升全新的认识。张发博士认为,将来人类对微生物组的地步,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认为,在遗传、环境对影响疾病中间,微生物组在其中起到关键的平衡与中介角色。

特别福利:关注免疫细胞研究微信号,回复:王博士,可以获得最新Microbiome讲座ppt全文下载链接

本文综合了田埂教授等人的发表文章。相关文献:Mayer EA, Knight R, Mazmanian SK, Cryan JF, Tillisch K. Gut microbes and the brain: paradigm shift in neuroscience. J Neurosci. 2014 Nov 12;34(46):15490-6Mayer EA, Tillisch K, Gupta A.

Gut/brain axis and the microbiota. J Clin Invest. 2015 Mar

2;125(3):926-38Patel T, Bhattacharya P, Das S. Gut microbiota: an Indicator to Gastrointestinal Tract Diseases. J Gastrointest Cancer. 2016 Apr 29Boulangé CL, Neves AL, Chilloux J, Nicholson JK, Dumas ME. Impact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inflammation,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 Genome Med. 2016 Apr 20;8(1):42.全球生命科学导师微信交流群(上千位导师正在导师群,需要实名制哦!欢迎更多导师加入!)目前已经有全球上千位导师在此微信群里面交流(目前的导师来源有如下单位:牛津大学,德国癌症研究中心,波士顿大学,多伦多大学,密西西比大学,慕尼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科大,中科院,军科院,清华,北大,复旦大学,浙大,南大,中科大,上交大,同济,武大, 中山大,二军大,山大,吉大,西安交大,中药科大,华师大,南开大,天医大,兰大,川大,南医大,哈医大,中南大学,四医大,河北医大,山医大,昆医大,徐医大,重医大,南师大,东

大,通大等等)

目前按照学科的类别,导师们可以选择以下不同导师群:全球生命科学导师研讨总群分子与生化导师研讨群细胞生物学导师研讨群免疫学导师研讨群神经生物导师研讨群药学相关导师研讨群微生物与寄生虫导师研讨群肿瘤研究导师研讨群干细胞与组织再生导师研讨群病理生理导师研讨群心血管研究导师研讨群呼吸系统导师研讨群消化系统导师研讨群内分泌/代谢系统导师研讨群泌尿生殖系统导师研讨群血液淋巴导师研讨群骨与组织工程导师研讨群遗传发育/组织胚胎导师研讨群医学检验诊断导师研讨群功能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导师研讨群二代测序与生信导师研讨群农作物与植物导师研讨群昆虫科学导师研讨群动物科(医)学导师研讨群生物医学工程导师研讨群食品安全相关导师研讨群老年病学(抗衰老)导师研讨群生物样本库导师研讨群科研院长研讨群生命科学期刊编委/编辑研讨群导师课题/项目申请经验交流群中医药研究研讨群结构生物学导师研讨群课题/项目合作,外包服务交流群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导师研讨群专利成果转化交流群考研调剂导师交流群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合作导师交流群上述38个导师微信研讨群欢迎硕导与博导才能加入,是实名制定向邀请的,怎么进入导师群?

最新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书

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二、市场预测 三、生产条件 四、生产工艺 五、工艺特点 六、投资概算 七、效益分析 八、结论 一、项目背景 1、立项的必要性 多年来,化学肥料的施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提供 可供作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南和生存环境。而然,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供应不足,各类养份比便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以东北黑土区为例,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10%下降到2-3%,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转变为有机质贫瘠土壤,其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状况则更为严重。专家指出,化学肥料理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我国目的土壤资源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

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品质。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1972年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生产和监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和自然体系协作,保证有足球够数量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长肥力及生物活性目的。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农业部于1990年召开了绿色食品的文件会义,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品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邮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施肥质量及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今后在我国农产品品质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更要依靠包括生物学肥料在内的高新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微生物肥料理是研究的焦点。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直到过十年来,才得到快速的发展。1990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汇总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村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代表品种是要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射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产量增加。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病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国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 2、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和得到改善。 3、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肥力,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在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同时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拮抗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三、我国微生物肥料的概况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和国际上一样,是从豆科植物上应用根瘤菌接种剂开始的,起初只有大豆和花生根瘤菌剂:50年代,从原苏联引进自生固氮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剂,称为细菌肥料:60年代又推广使用放线菌制成的“5406”抗生菌肥料和固氮蓝绿藻肥:70-80年代中期,又开始研究VA菌根,以改善植物磷素营养条件和提高水分利用率: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农业生产中又相继应用联合固氮菌和生物钾肥作为拌种剂:近几年来又推广应用由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有机肥复合制成的生物肥料做基肥施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doc

【篇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此同时,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效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第一代以Sanger 测序为代表的直接检测技术和以连锁分析为代表的间接测序技术,到2005 年,以Illumina 公司的Solexa技术和ABI 公司的SOLiD 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 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的相继出现,测序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技术正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并扩展了疾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范围。2009 年3 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NGS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新的遗传性胰腺癌的致病基因PALB2,标志着NGS 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致病基因的鉴定研究。同年,《Nature》发表了采用NGS 技术发现罕见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MYH3 致病基因突变和《Nat Genet》发表了遗传疾病米勒综合征致病基因。此后,通过NGS 技术,与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NGS 技术已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2010 年,《Science》杂志将这一技术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近两年,基因检测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基因检测已经从单一的遗传疾病专业范畴扩展到复杂疾病和个体化应用更加广阔的领域,其临床检测范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后答案

伤寒与细菌性痢疾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伤寒可能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引起()出血和穿孔。 A、肠道 B、胃 C、肾 D、肺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传播渠道。 A、唾液 B、食物 C、水源 D、体液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通过()传播有可能会感染伤寒沙门氏菌。 A、空气 B、水源 C、唾液 D、接触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判断题】采用抗生素治疗后,伤寒病死率可以降低到1%以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霍乱与破伤风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下列不是关于破伤风杆菌说法的是()。 A、经飞沫传播感染 B、棒槌状 C、广泛分布与环境、土壤 D、厌氧细菌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霍乱从1817年到1923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次。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分泌外毒素,造成末端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是破伤风感染。()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判断题】几乎不引起局部炎症症状,煮沸即可使之失活是破伤风感染。()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梅毒与幽门螺杆菌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病症,()是十二指肠溃疡。 A、95% B、85% C、90% D、80%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梅毒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约达()。 A、50% B、30% C、40% D、20% 我的答案:D 3 【判断题】存在于胃的上半部分幽门附近的病菌是幽门螺杆菌。()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商业策划】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书(精彩方案)

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书 、项目背景 市场预测 _ 、 生产条件 ^ 四、生产工艺 五、工艺特点 、亠 投资概算 八、 七、效益分析 八、结论 、项目背景 1、立项的必要性 多年来,化学肥料的施用对农业增产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农业生产需要土壤提供可供作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南和生存环境。而然,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供应不足, 各类养份比便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以东北黑土区为例,土壤有机质已由开垦时的8 -10%下降到2 - 3% ,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转变为有机质贫瘠土壤,其他地区土壤有机质的 状况则更为严重。专家指出,化学肥料理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公害,我国目的土壤资源 现状迫切需要通过人为措施补充土壤有机质,确保农业种植水平和农作物产品品质。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农田土壤,1972年国际上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以推动无 公害健康食品的生产和监测。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和自然体系协作,保证 有足球够数量有机质返回土壤,以促进生态系统中生物循环,达到保持和增强土壤长肥力及 生物活性目的。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生产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 品已成为当前社会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农业部于1990年召开了绿色食品的文件会义, 以推动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开发生产。国务院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文件指出:“开发绿色食品(无污染食品)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体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品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 提邮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施肥质量及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生物肥料更应大 力提倡和发展。今后在我国农产品品质提高和产量的增加,更要依靠包括生物学肥料在内的 高新技术的支持,特别是生物肥料的推广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借助高科技手段,寻求新的肥源,其中微生物肥料理是研究的焦点。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然而,直到过十年来,才得到快速

微生物肥料发展史

微生物肥料发展史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源自希腊字,由micro(微小)、bios(生命)及logos(科学)這三个字所组成,意为研究微小生命之科学。而微生物(microorganism)則是指形态微小(一般只直经小于1mm),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少数是多细胞以及某些沒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他们的型态结构。 微生物的应用多,范围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应用微生物。下面介绍一下微生物肥料的发展史。 如果说从1890年维诺格拉得斯基分离硝化细菌的纯培养,到1896年诺布尔销售专利商品根瘤菌菌剂算起,微生物肥料迄今己有100多年的史历。19世纪中叶,一些学者对土壤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很感兴趣,如有机质的分解过程、植物氮素养料原源、硝酸盐在土壤中形成过程等。直到19世纪下半叶,以巴斯德(巴氏灭菌方法的发明人)为代表一批学者在微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促进了农业微生物研究、应用和发展,固氮、解钾、解磷等微生物肥料随之应运而生。固氮生物肥料就目前所知,除固氮根瘤菌如花生根瘤菌、大豆根瘤菌及牧草根瘤菌以外,其它固氮菌的固氮量很低,为此不作重点介绍。下面仅就当前农业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的解钾、解磷微生物发展史,做一简单介绍供参考。 1、解钾细菌:解钾细菌是在1911年,由丹麦学者巴撒立克从蚯蚓肠道中分离获得的,是一种带芽孢的杆菌。1930年前苏联学者亚历山大罗夫在土壤中也同样分离到了这种细菌,定名为硅酸盐细菌,1939将该菌应用于生产实际。经研究发现硅酸盐细菌能分解钾长石、玻璃粉、磷灰石等矿物质,释放出钾素和磷素,进一步发现硅酸盐细菌生命活动,改善了土壤中有效钾素和磷素。自195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土壤中和作物根际都分离得到多株硅酸盐细菌,并做了大量工作。经研究发现硅酸盐细菌主要有两种菌,一种是胶质芽孢杆菌,另一种是环状芽孢杆菌。这两种菌都能分解硅酸盐矿物和磷灰石,并将钾、磷、硅等无机离子释放出来。目前解钾微生物应用较多是胶质芽孢杆菌,如生物钾肥。 2、解磷细菌:解磷细菌是在1935年,由前苏联学者蒙基娜从黑钙土壤中发现的,该菌株分解有机磷化合物,其形态与巨大芽孢杆菌相似,定名为巨大芽孢杆菌变种。1954年我国东北农科院从东北黑鈣土和灰化土中也分离到了分解有机磷很强的解磷巨大芽孢杆菌。1955年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分离一种产酸能力较强的无芽孢细菌,对磷酸三鈣有明显的分解作用,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无机磷分解能力较强。1956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又在水稻田中分离到分解磷的蜡状芽孢杆菌。其后对巨大芽孢杆菌、无芽孢解磷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分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无芽孢解磷细菌解磷能力>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无芽孢解磷细菌分解无机磷的能力虽然比较强,但该菌不形成芽孢,其产品储存稳定性较差,一般仅三个月,商业价值不高。生产企业对于生产菌株不仅要考虑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考虑其商品价值。为此,生物磷肥生产中多采用产生芽孢的解磷细菌,如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3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研究应用的是根瘤菌制剂,代表和奠基人有张宪武先生、陈华癸院士和樊庆笙先生等。50年代是早期发展的时期,开始研究应用了包括根瘤菌在内的固氮菌、溶磷细菌、硅酸盐细菌等细菌肥料;60年代则主要推广应用了“5406”放线菌抗生菌肥料;70-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由土壤真菌制成的泡囊——丛枝菌根(AM菌根)。这3次不稳定的起伏发展,其主要原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什么是基因和基因组 1、基因: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一段特定的核苷酸序列。遗传效应:有蛋白质产物或RNA产物或对其它基因起调节效应的功能。 2、基因组:是一个单倍体染色体组中所包含的全部遗传物质。有核基因组和线拉体基因组之分。 二、人类基因组结构 人类基因组结构庞大、复杂:基因组DNA总长度为3×109bp,3-4万个基因分布在24条染色体上,非编码区远远多于编码区,占90%以上,结构基因占3%,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1、DNA序列中的组成结构可分为3种类型: (1)单一序列(非重复序列、单拷贝序列)占60-65%,绝大多数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 (2)中度重复序列:占20-30%,拷贝数为104-105 ,包括组蛋白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及RNA基因,绝大多数中度重复序列为不编码序列,成为间隔区,如人类Alu序列家族由300bp的短序列构成,重复达30万-50万拷贝,占基因组3-6%。 (3)高度重复序列:又称为卫星DNA 通常是小于10bp的短小序列组成基本单元,重复达105以上,占基因组的10%,不能转录,组成异染色质。 2、结构基因 (1)概念:为蛋白质编码的基因叫-。其DNA序列大多数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之中往往还插入有非编码序列。 (2)结构: 内含子:非编码的序列叫—。 外显子:编码序列的片段叫—。 一个结构基因常常是由多个内含子和多个外显子相间排列组成的。图4-2,n个内含子嵌合排列在n+1外显子之间,故有内外之分。 (3)功能:内含子的长度比外显子的大好几倍,一起转录成RNA以后,必须经过剪接加工过程,将内含子部分切除,使外显子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成为翻译蛋白质的模板。内含子,含而不显的片段对基因的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图4-3。 3、多基因家族和基因簇: (1)多基因家族: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如血红蛋白基因家族。(指进化过程中由某一个祖先基因经过多次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大类群序列相似、功能相似的基因群。) a、有的集中在一条染色体上共同发挥作用,合成某些蛋白质,如组蛋白基因家族中的5种组蛋白基因集中在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的。 b、有的多基因家族成员是分散存在于几条染色体上,如人的rRNA基因家族成员分别位于13、14、15、 21、22,5条染色体的短臂的核仁组织区中。 每个区中包含几十个rRNA基因单位,大量转录18S rRNA、 28S rRNA、 5.8S rRNA。 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的基因,它和同一家族中的活跃基因在结构上和DNA序列上有相似性,但是没有蛋白质产物。(在多基因家族中,有少数成员不产生有功能的蛋白质,这样的基因叫—。假基因与正常基因从序列上看是同源的,但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突变丧失了功能活性。) (2)基因簇或超基因:同一基因家族中,一些结构和功能更为相似的基因彼此靠近成串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簇。如人类类α珠蛋白基因族、类β珠蛋白基因族。 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中等重复序列构成的大的基因群,包含有几百个功能相关的基因,紧密成簇状排列,称为超基因。如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体HLA,及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和轻链基因。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高分期末考试答案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 1889年到1969年之间,()是现代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2000万人死亡。(分)分 A、 亚洲流感 B、 西班牙流感 C、 香港流感 D、 澳门流感 我的答案:B 2 世界卫生组织在()宣布消灭了天花。(分) 分 A、 1965年 B、 1973年 C、 1992年 D、 1980年 我的答案:D 3 香港在1997年出现的一种以前在人群中从未发现过的血清型()。(分) 分 A、 H5N1 我的答案:A 4 1498年,西班牙商船队将梅毒带入()。(分) 分

亚洲 B、 欧洲 C、 印度 D、 美洲 我的答案:C 5 隐球菌病多由()传播。(分) 分 A、 猪粪 B、 马粪 C、 牛粪 D、 鸟粪 我的答案:D 6 关于霉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分 A、 降解无机物 B、 提供植物营养 C、 生产酶、抗生素等 D、 引起植物、动物和人的疾病 我的答案:A 7 关于类眼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

带有叶绿体 B、 属于鞭毛虫 C、 黑暗中依靠摄食有机物为生 D、 存在于土壤中 我的答案:D 8 ()肝炎不能独立感染。(分) 分 A、 甲肝病毒 B、 乙肝病毒 C、 丙肝病毒 D、 丁型肝炎 我的答案:D 9 ()不是皮肤接触传播的疾病。(分) 分 A、 斑疹伤寒 B、 葡萄球菌感染 C、 真菌感染引起的脚气 D、 麻风病 我的答案:A 10 从1817年到1923年霍乱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了()次。(分)

5 B、 6 C、 7 D、 8 我的答案:B 11 下列哪项是真菌与原生动物的差别()(分) 分 A、 没有叶绿素、细胞壁 B、 没有细胞壁、可运动 C、 大,有细胞核 D、 不产生子实体 我的答案:B 12 黑死病的传播途径是由跳蚤从()传播到人。(分)分 A、 野生鼠 B、 狗 C、 猫 D、 兔 我的答案:A 13 流感病毒基因组是由()个片段组成的。(分)

年产xx吨环保肥料项目计划书

年产xx吨环保肥料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因此,自从建国以来,为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让人民吃饱饭,我国积极推进肥料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国外肥料生产企业和学习其先进生产技术,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化肥企业,对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施压,对有机肥产业形成利好条件。 该环保肥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3249.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748.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58%;流动资金3500.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42%。 达产年营业收入2534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160.68万元,税金及附加217.52万元,利润总额5185.32万元,利税总额6118.06万元,税后净利润3888.9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29.0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14%,投资利税率46.18%,投资回报率29.35%,全部投资回收期4.91年,提供就业职位525个。 化肥工业为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未来农业的发展仍然与化肥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虽然目前国内农业发展仍处于保证温饱阶段,但不同于以往一味追求发展产能,当前发展已经进入调整期,农业发展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作物品质,以及环境保护、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正因如此,也才会出现云南、浙江、山东等省 率先试点禁用和限用化肥、农药。业内众多专家意见都表明,这些地区的 试点仅仅是开始,而绝不会是结束,发展节约、环保型农业将是大势所趋。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微生物肥料--发展概况 一、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可将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村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代表品种是要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制品虽然也是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射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而使作物产量增加。 二、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如根病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解钾菌类肥料等:按其制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的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况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土壤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功效之一。如各种自生、联合、共生的国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多种解磷、解钾微生物的应用,可以将土壤中难溶的磷、钾分解出来,从而能为作物吸收利用。 2、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刺激作物生长,许多用作微生物肥料的微生物还可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能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使植物生长健壮,营养状况和得到改善。 3、对有害微生物的生物防治作用,由于在作物根部接种微生物肥力,微生物在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在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限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同时有的微生物对病原微生物还具有拮抗作用,起到了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整理)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Human Genome Projects) 1、HGP简介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Renato Dulbecco于1986年发表短文 《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Science, 231: 1055-1056)。 ?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肿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关注细胞的基因组。…… 从哪个物种着手努力?如果我们想理解人类肿瘤,那就应从人类开始。……人类肿瘤研究将因对DNA 的详细知识而得到巨大推动。”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 ?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 ——遗传信息 ——遗传物质 ?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染色体 HGP的诞生 ?1984年12月Utah州的Alta,White R受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讨论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及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的DNA序列的意义。 ?1985年6月,在美国加州举行了一次会议,美国能源部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草案。?1986年6月,在新墨西哥州讨论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随后美国能源部宣布实施这一草案。?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医学研究院(NIH)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拨了启动经费约550万美元,1987年总额近1.66亿美元。同时,美国开始筹建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验室。 ?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Waston出任第一任主任。?1990年,历经5年辩论之后,美国国会批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0月1日正式启动。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总体规划是:拟在15年内至少投入30亿美元,进行对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HGP诞生过程中的质疑 ?计划的必要性问题 ?计划的现实性问题 ?科学研究领域的选择问题 ?为什么不选择基因组小的或有经济意义的生物 ?认为?°制图?±是在沙漠里建公路,?°测序?±是把?°垃圾?±分类,选择?°模式动物?±是拼凑?°诺亚方舟?±。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融资商业计划书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融资商业计划 书 1

商业计划书(一)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公司概述 二、公司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 三、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 第二章:产品介绍 一、微生物净水剂 二、微生物肥料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容量分析 二、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第四章:公司融资计划

一、融资方案 二、公司融资需求与投向 三、风险分析 四、退出机制 第五章:财务预测 第六章:结论 摘要 XX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属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主要致力于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水质净化剂等产品的研制、开发、技术转让、联合生产销售。公司致力于充分发挥科研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创造生态文明的宗旨。公司当前的主要产品是生物水质净化剂和XXX系列生物肥,都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符合绿色生态的生物产品。 公司拥有一批团结、务实、高效、具有很强开拓精神的领导集体,她们在对科技的理解和把握上,在市场开发、公司管理上,在产品研发、经营销售、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她们的坚强领导确保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XXX系列生物肥是公司成立后首先完成中试、形成生产规模的获国家创造专利的产品。该产品共计投入研制费用120万元,现已实现了产业化,每年可实现“原菌液”产值500万元,利润250万元。当前可满足10家以上大型肥料生产厂的生产需要,生产XXX生物肥100万吨以上。公司采用联合生产的合作方式,即公司提供原菌液、专用肥配方、成套设备清单并负责技术指导和协调市场销售。当前在东北已有四家XXX生物肥厂生产专利产品“XXX牌系列生物”,设计生产能力8万吨,推广面积200万亩。 该公司微生物净水剂项目是国家农业部“948”计划项目,公司共投入研制经费150万元,其中75万元来源于国家无偿提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40万元来源于地方政府无偿提供的配套资金,公司自筹35万元。现阶段该项目已完成室外池塘养殖初试,并已开始后续研发和中试。预计 5月中试结束, 7月之前确定产业化建设方案。为了完成中试,实现进一步产业化推广,需要继续投入160万元。当前公司总资产30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资金缺口100万元需要进行融资。

微生物肥料市场报告

微生物肥料概况 一、微生物肥料的分类 1、微生物菌剂,包括农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物料腐熟剂两大类产品。对应的标准是《农用微生物菌剂GB20287-2006》。

2、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对应的标准是《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 3、复合微生物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

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对应的标准是《复合微生物肥料NY/T 798—2015》。 二、微生物肥料发展必要性 (一)微生物肥料具有六大功能,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突破口 1、提供或活化养分功能 (1)生物固氮 ①根瘤菌及其制剂产品:如花生根瘤菌、大豆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 ②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及其制剂:圆褐固氮菌、拜氏固氮菌、雀稗固氮菌、巴西固氮螺菌、粪产碱菌; ③巴西、阿根廷、美国等大豆主要生产国,在大豆种植中均不施化学氮肥,使用根瘤菌菌剂即可满足大豆对氮肥的需要。(2)溶磷

目前主要研究和应用的菌种有: ①细菌:巨大芽胞杆菌;氧化硫硫杆菌;假单胞菌属的一些种;芽胞杆菌属或类芽;胞杆菌属的一些种。 ②真菌:青霉菌、黑曲霉,菌根等。 (3)解钾 菌种主要有:胶质芽胞杆菌、环状芽胞杆菌 (4)溶解中量元素 产生铁载体的氧化硫硫杆菌、根霉 2、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能力 种类多:菌种主要有醋杆菌、气单胞菌、柠檬节杆菌、巴西固氮螺菌、自生固氮菌、巨大芽胞杆菌、多粘类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阴沟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等。 这类微生物可以单独使用,更可以与其它微生物种类复合使用,使促生作用、肥效作用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和加强应用效果。这种复合剂型的研制是一个发展方向。 3、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功能 腐熟菌剂产品使用的菌种:约60个种。 (1)细菌(18个):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黄褐假单胞菌、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多食鞘氨醇杆菌、戊糖片球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施氏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阿氏团队节杆菌、黄褐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产黄纤维单胞菌;

微生物肥肥料登记(临字)

微生物肥肥料登记(临字) 607 河南金圣方肥业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1)号608 北京双龙万通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2)号609 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3)号610 延边兴农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4)号611 北京京杭鸿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5)号612 黑龙江利天世纪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6)号613 山东国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7)号614 济南世纪格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8)号615 广州天河奥特农化新技术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09)号616 青岛亚美奥化工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0)号617 武汉金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1)号618 山东国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2)号619 山东国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3)号620 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复肥厂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4)号621 北京普仁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5)号622 北京裕丰力多金肥业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6)号623 青岛龙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7)号624 北京九隆升微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8)号625 华丰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19)号626 淄博沃沣肥料有限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20)号627 晋中市绿图生物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微生物肥(2006)临字(0521)号

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XX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商业计划书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公司介绍 一、公司概述 二、公司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 三、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 第二章:产品介绍 一、微生物净水剂 二、微生物肥料 第三章:市场分析 一、市场容量分析 二、市场竞争地位分析 第四章:公司融资计划 一、融资方案 二、公司融资需求与投向 三、风险分析 四、退出机制 第五章:财务预测 第六章:结论 摘要 XX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属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 主要致力于生物菌剂、生物农药、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水质净化剂等产品的研制、开发、技术转让、联合生产销售。公司致力于充分发挥科研开发、技术创新能力, 不断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从而实现创

造生态文明的宗旨。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生物水质净化剂和施 倍得系列生物肥, 都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符合绿色生态的生物 产品。 公司拥有一批团结、务实、高效、具有很强开拓精神的领导 集体, 他们在对科技的理解和把握上, 在市场开发、公司管理上, 在产品研发、经营销售、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高超的知识和丰富 的经验, 他们的坚强领导确保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施倍得系列生物肥是公司成立后首先完成中试、形成生产规 模的获国家发明专利的产品。该产品共计投入研制费用120万元, 现已实现了产业化, 每年可实现“原菌液”产值500万元, 利润250万元。目前可满足10家以上大型肥料生产厂的生产需要, 生产施倍得生物肥100万吨以上。公司采用联合生产的合作方式, 即公司提供原菌液、专用肥配方、成套设备清单并负责技术指导 和协调市场销售。目前在东北已有四家施倍得生物肥厂生产专利 产品“施倍得牌系列生物”, 设计生产能力8万吨, 推广面积 200万亩。 该公司微生物净水剂项目是国家农业部“948”计划项目, 公司共投入研制经费150万元, 其中75万元来源于国家无偿提 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40万元来源于地方政府无偿 提供的配套资金, 公司自筹35万元。现阶段该项目已完成室外 池塘养殖初试, 并已开始后续研发和中试。预计2002年5月中 试结束, 2002年7月之前确定产业化建设方案。为了完成中试, 实现进一步产业化推广, 需要继续投入160万元。目前公司总资 产300万元, 流动资金60万元, 资金缺口100万元需要进行融资。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最新版】

农业部最新肥料登记标准及流程 2015年9月2日,农业部公告第2287号发布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等行政审批服务标准,4项《标准》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同日,农业部第2291号公告发布了基于上述4项标准有关要求的《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自2015年9月6日起,实施网上申请和纸质材料申请并行。二者都符合要求的,农业部行政审批办公大厅方予以受理。 现将《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4项标准和《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等6项新规一并集结于后。希望全行业腐植酸肥料生产企业,依照农业部肥料登记新标准和流程,及时组织腐植酸肥料产品登记,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附件: 1.《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2.《肥料临时登记审批标准》 3.《肥料续展登记审批标准》 4.《肥料变更登记审批标准》 5.《肥料登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申报程序》 6.《新用户注册流程说明》 附件1: 肥料正式登记审批标准 (NY/XZSP TG 302.57-2015) 1项目类型 前审后批。 2审批内容

2.1 申请人的资质。 2.2 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2.3 产品是否安全、有效。 2.4 质量检验报告是否真实有效。 2.5 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2.6 试验数据与结果和相关证明资料是否真实可信。3审批依据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3 《肥料登记管理办法》。 3.4 《肥料登记资料要求》。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2015年秋答案(尔雅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伤寒和细菌性疟疾会引起人体发热原因是什么? A. 白介素1含量升高 B. 血红素含量升高 C. 甲状腺素含量升高 D. 肾上腺素含量升高 满分:2 分 2. 伤寒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哪个部位后就会进入携带状态:() A. 血液 B. 脾脏 C. 小肠 D. 胆囊 满分:2 分 3. 艾滋病毒只攻击下列哪种细胞:() A. T4细胞 B. 带有CD4分子的T4细胞 C. 神经元细胞 D. 带有CD4分子的神经元细胞 满分:2 分 4. 丝虫病通常的感染方式是:() A. 食物传播 B. 水源传播 C. 身体接触传播 D. 吸血昆虫传播 满分:2 分 5. 最早测定全基因组序列的真核生物是:() A. 霉菌 B. 大型真菌

C. 酵母菌 D. 幽门螺杆菌 满分:2 分 6. 乙肝病毒的感染途径是:() A. 输血 B. 皮肤及粘膜伤口接触 C. 性传播 D. 以上答案都正确 满分:2 分 7. 病毒繁殖的方式是:() A. 复制 B. 有性生殖 C. 芽孢 D. 分裂 满分:2 分 8. DNA转移杂交方法中,将DNA片段分开的方法是:() A. 电泳 B. 电离 C. 水解 D. 电解 满分:2 分 9. 红豆杉能够产生的治疗癌症的药物是什么? A. 紫衫醚 B. 紫衫醇 C. 紫衫脂 D. 紫衫醛 满分:2 分 10. 汤飞凡等利用什么方法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病菌?

A. 细胞增殖法 B. 减数分裂法 C. 鸡胚卵黄囊接种法 D. 噬菌体感染法 满分:2 分 11. 引起非洲睡眠病的原生动物是:() A. 利什曼鞭毛虫 B. 毛滴虫 C. 锥虫 D. 类眼虫 满分:2 分 12. 史上发现的最大的生物是:() A. 恐龙 B. 奥氏蜜环菌 C. 蓝鲸 D. 大象 满分:2 分 13. 血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场所是:() A. 胸腺 B. 大脑 C. 骨髓 D. 淋巴结 满分:2 分 14. 免疫学技术主要针对哪种物资进行检测:() A. 核糖核酸 B. DNA C. 蛋白质 D. RNA

复合微生物肥料项目投资商业计划书范本(投资融资分析)

复合微生物肥料项目投资商业计划书 xxx科技公司

复合微生物肥料项目投资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建设背景 第三章产业研究 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 第五章土建工程设计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应对说明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实施安排 第十章投资方案 第十一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二章总结说明

摘要 该复合微生物肥料项目计划总投资7320.66万元,其中:固定资 产投资6110.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47%;流动资金1209.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3%。 达产年营业收入11420.00万元,总成本费用8791.49万元,税金 及附加139.02万元,利润总额2628.51万元,利税总额3130.08万元,税后净利润1971.3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158.70万元;达产年投 资利润率35.91%,投资利税率42.76%,投资回报率26.93%,全部投资回收期5.21年,提供就业职位192个。 项目建设要符合国家“综合利用”的原则。项目承办单位要充分 利用国家对项目产品生产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综合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区位发展优势 以及配套辅助设施等有利条件,尽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复合微生物肥料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产业发展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复合微生物肥料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11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科技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科技发展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某产业发展示范区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该项目的建设,通过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定位可成为某产业发展示范区示范项目,有利于吸引科技

发展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对策研究

第!"卷第#期!$$$年%!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1-),1,23)+4-.5,167+819:&3-9*+-.;<17,<7=>191),’ ?).@!"3)@#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7<@!$$$文章编号C%$$$D%E"F&!$$$’$#D$#%$D$" 发展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对策研究 谢明杰G宫文红G曹文伟 &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G辽宁大连%%H$!I’ 摘要C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G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G发展农业生产历来具有战略意义@但人们往往在获取最大的 短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目标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面对世界范围内进行的K第二次绿色革 命L和K可持续性农业发展L日益强烈的趋势G中国农业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K先污染M破坏G后治理L的覆辙G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着重阐述微生物肥料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作用及使微生物肥料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应采取的 措施@ 关键词C微生物N肥料N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文献标识码C O !$世纪P$年代中期以前G世界各国往往力争获取最大的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目标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G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的增长@由于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G污染了河流和地下水G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Q%R@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G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G发展农业生产历来具有战略意义@但长期以来G由于片面追求高产量的耕作理念G盲目地对农业环境进行不适当地M过度地开发以及滥用化肥和农药等G 已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面对世界范围内K第二次绿色革命L和K持续性农业L日益强烈的趋势G中国农业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K先污染M破坏G后治理L的复辙G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G而微生物肥料由于具有肥效高M本身无毒无害M不污染环境且成本低M可节约能源等特点G它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G 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微生物肥料的含义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它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G在这一效应中G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M生产和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种类居世界首位G按照微生物的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类肥料M固氮菌类肥料M解磷细菌肥料M抗生菌肥料M硅酸盐细菌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等Q!R@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G根瘤菌肥料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M生产最多M效果最稳定的微生物肥料@近年来G从花生M大豆M豆科绿肥以及牧草根瘤菌中已选育出若干优良菌株G并生产出根瘤菌肥十余种@目前生产的专用根瘤菌肥有花生M大豆M紫云英M苜蓿M三叶草M菜豆等Q"R@实践证明根瘤菌肥的作用效果是显著的G它在我国农牧业生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磷细菌肥料是利用磷细菌的作用把土壤中作物不能吸收的无效态的无机磷或有机磷转化成作物能够吸收的有效态磷G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钾细菌肥料也叫硅酸盐细菌肥料@它在小麦M棉花等作物上 J收稿日期C%I I I D$#D!# 作者简介C谢明杰&%I H"D’G女G辽宁大连人G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G硕士@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