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试验3-砌墙砖抗压强度测定实验报告文字内容

材料试验3-砌墙砖抗压强度测定实验报告文字内容
材料试验3-砌墙砖抗压强度测定实验报告文字内容

实验项目三:砌墙砖抗压强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砌块的抗压强度,评定砌块的强度等级。

二、实验仪器:

材料实验机、钢板、玻璃平板、水平尺等。

四、实验步骤

1、取样,抗压强度实验采用的试件数量为五个砌块。

2、试样制备,处理坐浆面和铺浆面,使之成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将钢板置于稳固的底座上,平整面朝上,用水平尺调至水平。在钢板上先薄薄地涂上一层机油或铺上一层湿纸,然后铺一层以1份质量的32.5Mpa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2份细砂,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的砂浆,将试件的坐浆面湿润后平稳地压入砂浆层内,使砂浆层尽可能均匀,厚度为3~5mm。将多余的砂浆沿试件棱边刮掉,静置24h后,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试件的坐浆面。为使两面能彼此平行,在处理铺浆面时,应将水平尺置于现已向上的坐浆面上调至水平。在温度10 以上不通风的室内养护3d后做抗压强度实验,为缩短时间,也可在坐浆面砂浆层处理后,不经静置立即在向上的铺浆面上铺一层砂浆,压上事先涂油的玻璃平板,边压边观察砂浆层,将气泡全部排出,并用水平尺调至水平,直至砂浆层平而均匀,厚度达3~5mm。

3、按尺寸测量方法测定每个试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求出各个方向的平均值,精确至1 mm。

4、将试件置于实验机承压板上,将试件的轴线与实验机压板的压力中心重合,以10~30N/S的速度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荷载P,若实验机压板不足以覆盖试件受压面时,可在试件的上、下承压面加辅助钢制压板。辅助钢制压板的背面光洁度应与实验机原压板相同,其厚度至少为原压板边至辅助钢制压板最远角距离的1/3。

五、结果评定

1、每个试件的抗压强度f按f=P/Lb计算(Mpa,精确至0.1Mpa)。

其中f——试件的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L、B——分别为受压面的长度和宽度(mm)。

2、实验结果以五个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精确至0.1Mpa。

3、实验结果记录入下表(表3-1)

表3-1 砌墙砖抗压强度实验记录表

实验人计算人核对人实验日期年月日六、结果分析

实验项目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实验报告全解

实验项目建筑材料可燃性能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依据国家标准测判定建筑材料是否可燃及测定其燃烧时间 实验原理:将尺寸标准试样夹在实验仪器上,火焰倾斜度为45度,高度约2厘米,用测量工具确定点火装置的位置,点火燃烧。 二、实验内容 测定帆布、纸板、地垫、泡沫板等几种建筑材料能否燃烧,以及其开始燃烧的时间(若有滴落现象,还需测定其滴落时间)。 三、实验仪器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仪 3.1试验室 环境温度为(23士5)℃,相对湿度为(50士20)%的房间。 注:光线较暗的房间有助于识别表面上的小火焰。 3.2燃烧箱 燃烧箱(见图1)由不锈钢钢板制作,并安装有耐热玻璃门,以便于至少从箱体的正面和一个侧面进行试验操作和观察。燃烧箱通过箱体底部的方形盒体进行自然通风,方形盒体由厚度为1.5 mm的不锈钢制作,盒体高度为50 mm,开敞面积为25 mm×25 mm(见图1)。为达到自然通风目的,箱体应放置在高40 mm 的支座上,以使箱体底部存在一个通风空气隙。如图1所示,箱体正面两支座之间的空气隙应予以封闭。在只点燃燃烧器和打开抽风罩的条件下,测量的箱体烟道(如图1所示)内的空气流速应为(0.7士0.1)m/s。 燃烧箱应放置在合适的抽风罩下方。 3.3燃烧器 燃烧器结构如图2所示,燃烧器的设计应使其能在垂直方向使用或与垂直轴线成450角。燃烧器应安装在水平钢板上,并可沿燃烧箱中心线方向前后平稳移动。 燃烧器应安装有一个微调阀,以调节火焰高度。 3.4燃气 纯度≥95%的商用丙烷。为使燃烧器在45°角方向上保持火焰稳定,燃气压力应在10 kPa~50 kPa范围内。 3.5试样夹 试样夹由两个u型不锈钢框架构成,宽15 mm,厚(5士1)mm,其他尺寸等见图3。框架垂直悬挂在挂杆(见4.6和图4)上,以使试样的底面中心线和底面边缘可以直接受火(见图5~图7)。 为避免试样歪斜,用螺钉或夹具将两个试样框架卡紧。 采用的固定方式应能保证试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会移位,这一点非常重要。 注:在与试样贴紧的框架内表面上可嵌入一些长度约1 mm的小销钉。 3.6挂杆 挂杆固定在垂直立柱(支座)上,以使试样夹能垂直悬挂,燃烧器火焰能作用于试样(见图4)。 对于边缘点火方式和表面点火方式,试样底面与金属网上方水平钢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分别为(125士10) mm和(85士10)mm。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材料的导热率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模糊”数据,人们可以将一些数据量化,而用于实际应用。此处所说的“模糊” 是数学术语,“模糊”表示最为接近真实的近似。 而同样道理,根据热阻值以及厚度,再计算出来的导热率K值,也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导热率值。 傅力叶方程式,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公式。我们可用来理解导热材料的原理。但实际应用、热阻计算是复杂的数学模型,会有很多的修正公式,来完善所有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总之: a. 同样的材料,导热率是一个不变的数值,热阻值是会随厚度发生变化的。 b. 同样的材料,厚度越大,可简单理解为热量通过材料传递出去要走的路程越多,所耗的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又称导热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因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随温度、压力变化,而且材料的杂质含量、结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所以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稳态法测定铝合金棒的导热系数,分析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存在的缺点。 二.实验原理 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dQ/dt 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量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的热流量为: 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

铜板在稳态温度 T2 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dQ/dt=-mcdT/dt 式中的 m 为铜板的质量, C 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 由于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 为常量,这样对铜板的散热速率的测量又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冷却速率的测量。铜板的冷却速率可以这样测量:在达到稳态后,移去样品,用加热铜板直接对下铜板加热,使其温度高于稳态温度 T2(大约高出 10℃左右),再让其在环境中自然冷却,直到温度低于 T2,测出 温度在大于T2到小于T2区间中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出 T —t 曲线(见图 2),曲线在T2处的斜率就是铜板在稳态温度时T2下的冷却速率。 应该注意的是,这样得出的 t T ??是铜板全部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冷却速率, 其散热面积为 2πRp2+2πRphp (其中 Rp 和 hp 分别是下铜板的半径和厚度),然而, 设样品截面半径为R ,在实验中稳态传热时,铜板的上表面(面积为 πRp2)是被 样品全部(R=Rp )或部分(R

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用稳态法测定金属、空气、橡皮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仪器】 导热系数测定仪、铜-康导热电偶、游标卡尺、数字毫伏表、台秤(公用)、杜瓦瓶、秒表、待测样品(橡胶盘、铝芯)、冰块 三、【实验原理】 1、良导体(金属、空气)导热系数的测定 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θ1、θ2的平行平面(设θ1>θ2),若平面面积均为S ,在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免租下述表达式: h S t Q ) (21θθλ-=?? (3-26-1) 式中, t Q ??为热流量;λ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K m W ?。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 ,在P 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 ,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A 放在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 盘传到B 盘,再传到P 盘,由于A,P 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θ1、θ2,θ1、θ2分别插入A 、P 盘边缘小孔的热电偶E 来测量。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G ,切换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由式(3-26-1)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 冰水混合物 电源 输入 调零 数字电压表 FD-TX-FPZ-II 导热系数电压表 T 2 T 1 220V 110V 导热系数测定仪 测1 测1 测2 测2 表 风扇 A B C 图4-9-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装置

2 21)(B B R h t Q πθθλ-=?? (3-26-2) 式中,R B 为样品的半径,h B 为样品的厚度。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θ1和θ2的值不变, 遇事通过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T 2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 t Q ??。实验中,在读得稳定时θ1和θ2后,即可将B 盘移去,而使A 盘的底面与铜盘P 直接接触。当铜盘P 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θ2值若干摄氏度后,在将A 移开,让P 自然冷却。观察其温度θ随时间t 变化情况,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θ2的冷却速率 2 θθθ=??t ,而2 θθθ=??t mc ,就是铜盘P 在温度为θ2时的散热速率。 2、不良导体(橡皮)的测定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在这里我们用的是稳态法,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可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1898年C .H .Le e 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 12θθ,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t ?时间内通过 样品的热量Q ?满足下式:S h t Q B 21θθλ-=?? (1) 式中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B h 为样品的厚度,S 为样品的平面面积,实验中样品为圆盘状。设圆盘样品的直径为B d ,则半径为B R ,则由(1)式得: 2 21B B R h t Q πθθλ-=??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于底座的三个支架上,支撑着一个铜散热盘P ,散热盘P 可以借助底座内的风扇,达到稳定有效的散热。散热盘上安放面积相同的圆盘样品B ,样品B 上放置一个圆盘状加热盘C ,其面积也与样品B 的面积相同,加热盘C 是由单片机控制的自适应电加热,可以设定加热盘的温度。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班级: 水保12-2 姓名:黄 婷 学号:120214219 组号: 第 一 组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实验教学中心 壁薄、线槽内气设备资料、情况 中资料故障时,

实验一、水泥性能测试试验报告 试验日期: 气(室)温: C :湿度: 水泥品种: 水泥标号: 水泥出厂日期: 水泥生产厂家: 一、试验内容 (-)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 (1)试验方法原理:采用固定用水量法:拦和用水量为ml 5.142(精确至于ml 5.0)。根据试锥或试针下沉深度5mm (或仪器中对应的标尺刻度),以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 %)试杆法。 S P 185.04.33-=实验用实际用水量按式:ω=试验用水泥量×P % (2)试验步骤: ①先用湿抹布擦拭搅拦锅和搅拌叶片,将称取好的500g 水泥倒入搅拌锅内。 ②将搅拌锅放置到净浆机搅拌座上,并使之升到搅拌位置,并用量筒量取142.5rnl 拌和水徐徐加入拌锅内,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③启动自动档开关,搅拌机按以下步骤运行:低速搅拌120S ,停15S ,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高速搅拌120S ,停机。 ④将拦制好的水泥净浆装人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并抹平表面。 抹平表面的试模和底板迅速移至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直至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人水泥净浆中。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rn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分两步进行: 1.水泥胶砂,试件成型(1)水泥胶砂成型步骤 ①擦净试模内壁,在四周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涂黄油,紧密装配以防漏浆。内壁涂薄层机油,方便脱模。 ②配制水泥胶砂浆每锅胶砂浆按质量比 水泥:标准砂:水=l ∶3∶0.5,即天平称取450±2g 水泥,中国ISO 标准砂一袋(1350g ±5g ),量筒取水225±1 ml 。 ③将水加入搅拌锅里,加水泥,将锅放置在固定锅架上,并上升在固定位置。④胶砂搅拌过程: 启动搅拌机自动开关,先低速搅拌30S 后,在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加入标准砂,全部加完为止,又高速搅拌30S ,接着停拌90S ,并在刚停的瞬间(约15S )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内,停拌完后,在高速下继续伴60S ,自动停机,取下拌锅,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 (2)试件制备 ①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将胶砂取出分二层装人试模。第一层,每槽约放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启动开关,自动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材料的导热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模糊”数据,人们可以将一些数据量化,而用于实际应用。此处所说的“模糊” 是数学术语,“模糊”表示最为接近真实的近似。 而同样道理,根据热阻值以及厚度,再计算出来的导热率K值,也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导热率值。 傅力叶方程式,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公式。我们可用来理解导热材料的原理。但实际应用、热阻计算是复杂的数学模型,会有很多的修正公式,来完善所有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 a. 同样的材料,导热率是一个不变的数值,热阻值是会随厚度发生变化的。 b. 同样的材料,厚度越大,可简单理解为热量通过材料传递出去要走的路程越多,所耗的时间也越多,效能也越差。 c. 对于导热材料,选用合适的导热率、厚度是对性能有很大关系的。选择导热率很高的材料,但是厚度很大,也是

导热系数实验报告材料..

一、【实验目的】 用稳态法测定金属、空气、橡皮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仪器】 导热系数测定仪、铜-康导热电偶、游标卡尺、数字毫伏表、台秤(公用)、杜瓦瓶、秒表、待测样品(橡胶盘、铝芯)、冰块 三、【实验原理】 1、良导体(金属、空气)导热系数的测定 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θ1、θ2的平行平面(设θ1>θ2),若平面面积均为S ,在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免租下述表达式: h S t Q ) (21θθλ-=?? (3-26-1) 式中, t Q ??为热流量;λ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K m W ?。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 ,在P 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 ,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A 放在 冰水混合物 电源 输入 调零 数字电压表 FD-TX-FPZ-II 导热系数电压表 T 2 T 1 220V 110V 导热系数测定仪 测1 测1 测2 测2 表 风扇 A B C 图4-9-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装置

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 盘传到B 盘,再传到P 盘,由于A,P 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θ1、θ2,θ1、θ2分别插入A 、P 盘边缘小孔的热电偶E 来测量。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G ,切换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由式(3-26-1)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 2 21)(B B R h t Q πθθλ-=?? (3-26-2) 式中,R B 为样品的半径,h B 为样品的厚度。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θ1和θ2的值不变, 遇事通过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T 2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 t Q ??。实验中,在读得稳定时θ1和θ2后,即可将B 盘移去,而使A 盘的底面与铜盘P 直接接触。当铜盘P 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θ2值若干摄氏度后,在将A 移开,让P 自然冷却。观察其温度θ随时间t 变化情况,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θ2的冷却速率 2 θθθ=??t ,而2 θθθ=??t mc ,就是铜盘P 在温度为θ2时的散热速率。 2、不良导体(橡皮)的测定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在这里我们用的是稳态法,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可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1898年C .H .Le e 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 12θθ,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t ?时间内通过 样品的热量Q ?满足下式:S h t Q B 21θθλ-=?? (1) 式中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B h 为样品的厚度,S 为样品的平面面积,实验中样品为圆盘状。设圆盘样品的直径为B d ,则半径为B R ,则由(1)式得: 2 21B B R h t Q πθθλ-=?? (2)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_百度文库.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原始记录 编号 2016-76 委托单编号2016-76 砼生产单位 记录单编号2016-76 砼使用部 位 强度等级C30 取样人及证书号取样见证 人及证书 号 配合比单 编号 HP16-09 搅拌方法机械搅拌配合比设 计的稠度坍落度(mm)160―180 拌和物实 测稠度 坍落度 (mm) 180 维勃稠度(s) ~ 维勃稠度(s) 养护条件表 准 条 件 龄期(d)28 试验 日期 2016.7.22 600℃·d /

试验方法GB/T50081-2002 取样日期2016.6.24 试验结果 试件面积 (mm2)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 (Mpa) 折算系数 抗压强度 代表值 (Mpa) 10000 445 44.5 0.95 41.9 439 43.9 440 44.0 备 注 委托单位:报告编号:HFK16-63 单位:负责人:审核:试验: 2016年 7月22日 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不准翻印)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原始记录 编号 2016-80 委托单编号2016-80 砼生产单位

记录单编号2016-80 砼使用部 位 强度等级C30 取样人及证书号取样见证 人及证书 号 配合比单 编号 HP16-09 搅拌方法机械搅拌配合比设 计的稠度坍落度(mm)160―180 拌和物实 测稠度 坍落度 (mm) 180 维勃稠度(s)~ 维勃稠度(s) 养护条件表 准 条 件 龄期(d)28 试验 日期 2016.7.24 600℃·d / 试验方法GB/T50081-2002 取样日期2016.6.26 试验结果 试件面积 (mm2)破坏荷载(kN) 抗压强度 (Mpa) 折算系数 抗压强度 代表值 (Mpa)

建筑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建筑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规划设计模型制作专业班级:城乡规划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琰 2014——2015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江宁校区总体规划模型制作实验学时:24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实验楼B203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刘琰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1、学习利用规划模型分析总平面的布局 2、学习规划模型的制作方法 要求:在读懂图纸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功能、结构、环境、流线、体量、外观、平面到剖面、几何关系、基本形状、逻辑关系等方面进行总体分析, 理清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组成关系,理清建筑与道路的关系,最后完成规划 模型的制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测绘工具 三棱尺(比例尺) 、直尺、三角板、弯尺 (角尺) 、圆规、游标卡尺、蛇尺等。 2.剪裁、切割工具 勾刀、刻刀、裁纸刀、角度刀(45o) 、切圆刀、剪刀、手锯、钢锯、电磨机、电热切割器等。 3.打磨喷绘工具 砂纸、锉刀、什锦锉、木工刨、台式砂轮机。 4.粘合剂 三、实验过程

第一次模型制作实验课在工科楼模型教室,之前老师在多媒体教室跟我们讲解了模型制作的工具,材料等基本知识,发任务书。 这一次在模型教室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下往届做的模型,看到学姐学长的作品时,感觉有点震惊,稍微有点不自信,但是在我们仔细参观与讨论我们自己组用的材料与制作流程后,我立马又斗志昂扬了起来。参观完往届作品后,我们确定小组成员,小组开始确定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大致分配了任务,男生做模型,女生做细节部分。我们组的组员经过积极热烈的讨论,初步确定了地形,草,建筑的材料,地形采用灰色纸板,草为普通草皮,多数建筑为PVC板为骨架,少部分为泡沫,同时大概制定了制作流程与方案。 方案确定后,我们小组成员在第二天就全部出发去购买制作模型所需的材料,我们按着讨论后的清单购买,包括灰色的卡纸、厚泡沫板、薄木板、PVC板、树粉、树干,草皮,胶水等一系列材料。 感悟:在此次购买中,我们小组有着很激烈的讨论,虽然在昨天已确定好清单,但是到了店里发现我们考虑的还是不够周全。 第二次模型制作实验课我们通力合作,用木板做底将买来的厚泡沫板做第二层底,上面再铺一层厚的PVC板,层与层之间用双面胶与泡沫胶粘合。其实我们在黏板的事先并没想好用什么黏,我们是在仔细观察了其他的组用的粘合材料后经过比较后讨论决定的,这也算取长补短了。我们一边黏一边试试粘合的效果,感觉比较结实。然后用复写纸将打印好的cad 地形描到买好的灰色卡纸上,而我则负责将地形上的绿地剪出来,作为之后剪草皮的模板。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因为老师给我们的学校地形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张沐天 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 批改教师 课程名称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批改日期 实验名称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报告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不同温度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内能,同一个物体不同区域如果温度不等,则他们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同,含有的内能也不相同。这些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区域,在相互靠近或接触时,会以传热的形式交换能量。由于材料相邻部分之间的温差而发生的能量迁移称为热传导。在热能工程、制冷技术、工业炉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中,材料的导热性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材料的导热性及电导率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 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K ,在1s 钟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 W/(m ·K),也叫热导率。热导率λ由简化的傅里叶导热定律 dx dT -q λ 决定。 2.热传导的物理机制 热传导过程就是材料的能量传输过程。在固体中能量的载体可以有自由电子、声子和光子,因此固体的导热包括电子导热、声子导热和光子导热。 1)电子和声子导热 纯金属中主要为电子导热,在合金、半金属或半导体、绝缘体的变化过程中,声子导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2)光子导热 固体中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转动等运动状态的改变会辐射出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其中具有较强热效应的是波长在间的可见光与部分近红外光的区域,这部分辐射线称为热射线。热射线的传递过程称为热辐射。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温度 金属以电子导热为主,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将受到热运动的原子和各种晶格缺陷的阻挡,从而形成对热量传输的阻力。 一般来说,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今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玻璃体的导热系数则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原子结构 物质的电子结构对热传导有较大影响。具有一个价电子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德拜温度较

建材试验报告

建筑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年级 姓名

建筑材料试验一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实验日期:实验室温度:℃湿度:% 一.试验内容:水泥性能检验 二.试验目的:掌握水泥各技术性质检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际工程意义。 三.试验过程及操作步骤简述:

四.检验项目及记录: 水泥品种 1、水泥细度检验(称重时精确至0.1克)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 3、水泥净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4、水泥安定性检验 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1、水泥的标准稠度是不是检验水泥质量的必要指标?为什么各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都不 相同?测定它的目的何在?

建筑材料试验二砂石骨料 实验日期:实验室温度:℃湿度:% 一.试验内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试验 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使学生掌握测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指标的方法,熟悉有关规范;根据实验判断能用其配制何种混凝土;取得配制混凝土所需的骨料实验数据。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试验过程及操作步骤简述:

五.试验项目及记录: 1、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2、砂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测定 3、 砂筛分析检验 4、 砂的筛分曲线绘制 要求: 1 按砂级配区的规定,画出砂的标准级配区曲线; 2 根据所测砂的累计筛余(%)数据在图中绘出筛分曲线; 3 评定该砂的级配合格与否。 0.160 0.315 0.630 1.250 2.500 5.000 10.000 筛孔尺寸(mm ) 累 计 筛 余 (%) 20 40 60 80 100

5、石子的松散堆积密度测定 6、石子的表观密度试验(广口瓶法) 7、石子的筛分析检验 六、思考题:说明为何对砂和石子提出级配要求?为何石子有最大粒径的要求?

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篇一: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实验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2)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 二、实验器材. 实验装置、红外灯、调压器、杜瓦瓶、数字式电压表. 三、实验原理. 导热是物体相互接触时,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播热量的过程.当温度的变化只是沿着一个方向(设z方向)进行时,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可写为 dT dQ=?λ ????????? ---------------------------------------------() 它表示在dt时间内通过dS面积的

热量dQλ为导热系数,它的大小由物体????dT 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单位为W????1????1,它是表征物质导热性能大小的物理量,式中符号表示热量传递向着温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在图中,B为待测物,它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上下铜、铝盘接触,热量由高温铝盘通过待测物B向低温铜盘传递.若B很薄,则通过B侧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视热量只沿着垂直待测板B的方向传递.那么在稳定导热(即温度场中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情况下,在?t时间内,通过面积为S、厚度为L的匀质圆板的热量为??? ?????? ---------------------------------------------()式中,???为匀质圆板两板面的恒定温差,若把()式写成 ?Q=?λ ??????

=?λ?? ---------------------------------------------()的形式,那么???便为待测物的导热速率,只要知道了导热速率,由()式即可求出λ. 实验中,使上铝盘A和下铜盘P分别达到恒定温度??1、??2,并设??1>??2,即热量由上而下传递,通过下铜盘P向周围散热.因为??1和??2不变,所以,通过B的热量就等于C向周围散发的热量,即B的导热速率等于C 的散热速率.因此,只要求出了C在温度??2时的散热速率,就求出了B的导热速率???. 因为P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接触,所以C的散热面积只有下表面面积和侧面积之和,设为????,而实验中冷却曲线是C全部裸露于空气中测出来的,即在P的上下表面和侧面积都散热的情况下记录的.设其全部表面积为??全,根据散热速率与散热面积成正比的关系可得??? ??????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一)试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比较素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差异,分析钢筋骨架对混凝土的作用。 (二)试验仪器 试模尺寸为150mm×l50mm×300mm卧式棱柱体试模,电脑全自动恒应力试验机,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测控系统。 (三)试验步骤和方法 1.按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配合比,制作150mm×l50mm×300mm棱柱体试件2根,其一为素混凝土试件,其一为钢筋混凝土试件。隔天拆模并把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 2.取出试件,清除表面污垢,擦干表面水份,仔细检查后,在其中部量出试件宽度(精确至lmm),计算试件受压面积。在准备过程中,要求保持试件湿度无变化。 3.在压力机下压板上放好棱柱体试件,几何对中;球座最好放在试件顶面并凸面朝上。 4.以立方抗压强度试验相同的加荷速度,均匀而连续地加荷,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最大荷载。试验时观察裂缝的发展情况。 5.若试件的试验数据或钢筋未发生屈服可再进行抗压试验。 6.因条件有限所以取所得数据为该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 (四)注意事项 1.钢筋应放置在混凝土试件的中央。 2.进行试验时,压力板应对准几何中心再进行加载。 3.箍筋时要保证钢筋箍紧,防止影响试验结果。 4.开始试验时要清零。 5.试验完后将试件分解回收。 (五)试验记录

素混凝土(强度为29.4Mb): 钢筋混凝土(强度为34.9Mb): (六)试验结果分析 据试验得出的数据来看,有些素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比钢筋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大。其原因有可能是: 1.试验时,试件放置的位置使受力点不在几何中心,形成了偏心受压。 2.制作钢筋骨架时,未将箍筋箍紧,导致试验时钢筋骨架松动或散架,影响试验结果。 (七)裂缝发展变化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一)概述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就是按标准方法制作得150mm×l50mm×l50mm ,100mm×l00mm×l00mm立方体试件, 在温度为20±3℃及相对湿度 90%以上得条件下, 养护 28d 后, 用标准试验方法测试, 并按规定计算方法得到得强度值。 (二)试验仪具 1.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得上、下承压板应有足够得刚度, 其中一个承压板上应具有球形支座,为了便于试件对中,球形支座最好位于上承压板上。压力机得精确度(示值得相对误差)应在±2%以内,压力机应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压力机读数得准确性。 根据预期得混凝土试件破坏荷载,选择压力机得量程,要求试件 破坏时得读数不小于全量程得 20%,也不大于全量程得 80%。 2.钢尺:精度 lmm。 3.台秤:称量 100kg,分度值为 lkg。 (三)试验方法 1.按试验一成型试件,经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到规定龄期。 2.试件取出,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 斜偏差不得超过 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 l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得平均值计算。试件如有蜂窝缺陷,应在

试验前 3d 用浓水泥浆填补平整,并在报告中说明。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称出其质量。 3.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球座上,球座置压力机中心, 几何对中(指试件或球座偏离机台中心在 5mm 以内,下同),以 0、3~0、8MPa/s 得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小于 C30 得低强度等级 混凝土取 0、3~0、5MPa/s 得加荷速度, 强度等级不低于 C30 时取 0、5~0、8MPa/s 得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变形时, 应停止调整试 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1MPa=1N/m㎡4. 4.试验结果计算 (1)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 fcu(以 MPa 表示)按式(3—1)计算: 式中:F—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龄期与强度经验公式 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强度得发展,大致与其龄期得常用对数成正比关系(龄期不小于3d)。 式中 fn———nd龄期混凝土得抗压强度(MPa);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

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最高额定温度 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短时过负载最高工作温度为130℃,短路时(短路时间为5S)最高工作温度为250℃。 电缆使用特性: (1)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温度为90℃。 (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秒),导体最高温度不超过250℃,电缆线路中间有接头时,锡焊接头不超过120℃,压接接头不超过150℃,电焊或气焊接头不超过250℃。 (3)电缆敷设时,在保证足够机械拉力的情况下不受落差限制,但不允许敷设于铁质管道中,也不允许沿电缆周围形成环状的铁质金具固定电缆。 (4)电缆敷设时,其温度应不低于零度,当电缆温度低于零度时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电缆加热至零度有以上。 高密度聚乙烯HD 980 密度0.50导热系数 热传导和热导率物体内部分子和原子微观运动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在单位时间内从tω1的高温壁面传递到tω2的低温壁面的热流量φ(W)的大小,和壁的面积F(m2)与两壁温差(tω1-tω2)(℃)成正比,与壁的厚度δ(m)成反比。此外,还与壁的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因此由上面的比例关系, 导热量 = f(两壁温差) / 壁的厚度 * 导热系数 聚乙烯(PE)的导热系数 0.4 W / K-Meter PVC 0.231 ABS 0.245 PP 0.138 Cu 365

SUS 16 Steel 86 水的导热系数0.54 空气的导热系数 0.024 pvc的导热系数 0.14W/MK 殷钢 11 拌石水泥 1.5 海砂 20 0.03 对某一特定物质而言,只考虑热传递时,热量与温度之间存在一个线性关系,即 变化的内能(亦即传递的热量)=该物质的比热容*质量*该物质变化的温度 导热系数 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瓦/米?度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材料的厚度加大则材料的导热系数如何变化?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张沐天 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 批改教师 课程名称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 批改日期 实验名称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报告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不同温度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内能,同一个物体不同区域如果温度不等,则他 们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同,含有的内能也不相同。这些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区域, 在相互靠近或接触时,会以传热的形式交换能量。由于材料相邻部分之间的温差 而发生的能量迁移称为热传导。在热能工程、制冷技术、工业炉设计等一系列技 术领域中,材料的导热性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材料的导热性及电导率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 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 1K ,在1s 钟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 W/(m ·K),也叫热导率。热导率λ由简化的傅里叶导热定律 dx dT -q λ 决定。 2.热传导的物理机制 热传导过程就是材料的能量传输过程。在固体中能量的载体可以有自由电子、声 子和光子,因此固体的导热包括电子导热、声子导热和光子导热。

1)电子和声子导热 纯金属中主要为电子导热,在合金、半金属或半导体、绝缘体的变化过程中,声子导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2)光子导热 固体中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转动等运动状态的改变会辐射出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其中具有较强热效应的是波长在间的可见光与部分近红外光的区域,这部分辐射线称为热射线。热射线的传递过程称为热辐射。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温度 金属以电子导热为主,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将受到热运动的原子和各种晶格缺陷的阻挡,从而形成对热量传输的阻力。 一般来说,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今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玻璃体的导热系数则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原子结构 物质的电子结构对热传导有较大影响。具有一个价电子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德拜温度较高的单质都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 3)成分和晶体结构 合金中加入杂质元素将提高热阻,使导热系数降低。杂志原子与基体金属的结构差异较大的元素,对基体导热系数的影响也较大。 4)压强,密度,气孔率等 压强,密度,气孔率等因素也会对材料的导热系数产生影响,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是复杂的。 4.导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