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曾国藩的历史评价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

一)曾国藩的军事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的军事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湘军的建立和治军作战的过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以“忠义”为准则的建军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建军思想的—个特色,就是在军队内部强化封建意识。他以孔孟的“忠义”为建军的宗旨,要求湘军绝对效忠清王朝的封建政权,绝对忠于自己。在“忠义”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曾国藩在湘军的编制上主张先设官,由官自招士兵,各军内部以各级将领为核心,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为惟一信条;全营归属营官,营官归属统领,全军归属大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私属性质的上下级关系。曾国藩选择将领以“忠义血性”为标准,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效忠清王朝,才能绝对服从自己。在招募士兵的问题上,曾国藩主张应招“以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为上”,以便使他们树立“愚忠”的思想,能够充当炮灰,为清王朝卖命。同时,曾国藩主张采用原籍招募的办法,由统兵将领亲自筛选,通过私人的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情谊,在军队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以此维系军队的协调和稳定。

第二,以“礼、诚”为本,以“勤、恕、廉、明”为要义的治军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整治军队的第一要务是“礼”治,即以礼自治,以礼治人;他整治军队的另一要务是“诚”,即把“诚”看作“物之始终”,是维系国家和民族之命运的纽带。同时,曾国藩认为,治军还要以“勤、恕、廉、明”为要义,做到“勤以治事,恕以待人,廉以服众,明以应务”。所谓“勤以治事”,就是要求湘军改变八旗、绿营的积弊,各级将领对待一切问题要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他认为治军之道以“勤以治事”为先,正是由于他要求下属做到勤劳,力戒懒散作风,才大大提高了湘军将领的指挥和决策能力。所谓“恕以待人”,就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对待下属要讲求“仁”、“礼”,使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卖命。所谓“廉以服众”,就是要求各级将领做到廉洁自律,以改变军中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腐败现象。所谓“明以应务”,就是要求统兵将领要了解治军和作战的具体环节,以便在军中做到赏罚分明。当然,尽管曾国藩治军严明有方,但是其阶级本性决定了他所训练的军队,不可能成为一支讲求“礼”、“诚”的“仁义之师”。

第三,“以主待客”、“奇正互用”的作战军事战略思想。曾国藩认为,两军作战时,守者为主,攻者为客;中途相遇,先到战地者为主,后到者为客;两军对峙,先放枪者为客,后放枪者为主。他还把战场上的兵力分为正兵和奇兵,即“中间迎敌者为正兵,左右两旁抄出者为奇兵”,他认为用兵作战的关键是要区分主客、奇正的特点,并且在战场上做到忽主忽客,忽正忽奇,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战役的胜利[1]。

二)曾国藩的外交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人物,学术界对其外交思想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曾国藩外交思想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妥协投降”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胡

绳、乔还田、姜铎、吴世英、朱东安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自始至终推行的是一条“忠信笃敬”、“守定和约”的妥协外交路线。这种观点目前来看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二,“汉奸卖国”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何玉畴、林庆元、刘乐扬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自始至终推行的是一条卖国的外交路线。这种观点对曾国藩的外交思想仍然缺乏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第三,“阶段”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王少普、王继平等人,他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王少普认为曾国藩一开始就有妥协倾向是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而王继平对曾国藩的“制夷”思想则重视不够。第四,“务实”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顾卫民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已有近代外交的萌芽意识,这种观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五,“妥协与抗争并存”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徐泰来、成晓军、殷诏基、陈谷嘉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的外交思想中存在“妥协”与“抗争”的双重特点,但以何者为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第六,“爱国”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许山河等人,目前学术界尚未接受这一观点,还有待学者们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七,“有过错而非卖国”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沈嘉荣等人,这种观点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但目前还未引起学术界的共鸣,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2]。

(三)曾国藩的法律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不但崇尚“礼治”,而且也十分重视法制在维护封建统治中的作用。概括起来其法制思想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重视法制,严格执法”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要真正治理好国家,就得依靠法制的威力,做到有法必行,对犯罪行为不能任意赦免。第二,“执法严而适当,不能过分和冤滥失实”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执行法律固然必须从严,但也要做到严而适当,使法律的实施恰到好处。第三,“任法不如任人”的法律思想。曾国藩在重视法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执法人才的作用,他认为执法者做到“公明”与“便民”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将会导致是非不分、黑白混淆的恶果。第四,“用法律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所有者的权益”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国家税务的征收必须制度化和法律化,做到奖惩分明,使财产所有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第五,“反对军队经商”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盐是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军队不能贩卖私盐,任何人不能对此进行包庇或从中渔利,否则,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被打乱。第六,“遵守和约”的法律思想。曾国藩认为,条约是国家法律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签约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严格遵照条约中的规定来执行[3]。

四)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期,学术界对曾国藩的洋务思想评价甚少,普遍认为曾国藩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的统治秩序,是对外妥协投降。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范文澜、牟安世、姜铎、吴松龄等人,他们的不足之处是忽视了洋务运动的“自强”和“制夷”的积极一面。但也有个别学者如戴逸、夏东元等论及到了洋务运动的“御侮”、“自强”的积极因素,这种观点是比较接近历史事实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曾国藩洋务思想的评价开始走上正轨,学者们纷纷各陈己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反动落后”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姜铎、黄逸峰、胡绳、朱东安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是为了巩固封建的统治秩序,镇压农民起义,其性质是反动的。

这一观点忽略了洋务运动“自强”、“御侮”的积极一面,显然有失偏颇。第二,“抵御外侮”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杨国强、许山河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这种观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办洋务的主要目的,但却忽略了其防范农民起义的一面,因此,这种观点也同样是不全面的。第三,“内外并重”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殷诏基、卞哲、黄明同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既有“借师助剿”的一面,又有“渐图自强”的一面;特别是黄明同提出了曾国藩的洋务思想中具有“使古老的中国近代化”这一前人没有提过的新观点。上述观点虽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没有指出哪一方面占主要地位。第四,“内重外轻”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陈谷嘉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虽有抵御外侮的一面,但更主要的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这种观点显然违背了历史事实。第五,“内轻外重”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徐泰来、喻盘庚、王继平、李时岳、胡滨、成晓军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虽然有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但更主要是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具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说这种观点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办洋务的思想。第六,“阶段变化”说。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陈贵宗、李永璞等人,他们认为曾国藩办洋务的目的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先后主次之分,经历了—个以镇压农民起义为目的到“内外并重”的变化过程。这一观点目前看来缺乏事实依据[4]。

五)曾国藩的官宦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为政善于总结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妥善处理自己与朝廷、地方督抚及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使自己在仕途上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曾国藩虽然是一位封建的官僚大臣,但他的官宦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读书非官”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进德、修业,并不一定单纯是为了做官。他一反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多次劝告自己的弟子不要汲汲于科名。第二,“尽忠直言”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认为,做官应有为官之道,对上应当尽忠直言。他在朝廷做官期间,曾多次不顾个人的安危,冒着杀身之祸上奏朝廷。如他在《应诏陈言疏》中劝告皇上以身作则,广开言路;在《议汰兵疏》中提出裁减绿营的合理建议;在《备陈民间疾苦疏》中揭露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事实。从上可见,不管曾国藩上奏的主观目的是什么,他这种“尽忠直言”的精神在当时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第三,“不贪钱财”的官宦思想。曾国藩对贫官污吏历来是十分痛恨的,他曾多次提出要严厉惩治贪污腐败,他一生以“不要钱,不怕死”自诩;他还多次告诫家人千万不要受贿,不要贪财;在攻陷南京后,他针对其弟曾国荃贪恋钱财的表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奉劝他辞职告老还乡。第四,“严管家属”的官宦思想。曾国藩曾力劝家人不要干预公事,并多次写信劝其父亲不要参与地方事务,要遵守地方法规,照章纳税;他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十分严格,经常告诫他们力戒“奢”、“傲”之风气。第五,“居安思危”的官宦思想。曾国藩虽被封为一等侯、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地方总督等职,手掌大权,手握重兵,统治着清王朝的半壁江山,但却清醒地认识到清王朝已将他作为最大的威胁者。因此,他以“清、慎、勤”作为座右铭自勉,处处小心谨慎,并辞去部分官职,终于打消了皇上的疑虑,被清廷誉为“文正公”。

(六)曾国藩的理学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作为“一宗宋儒”,其哲学思想的主要渊源是程朱理学,他的理学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性命并重”说。曾国藩将“性”与“命”两个命题并列,认为“性”与“命”不但是立“天、地、人”之才的大本大源,而且是一切阴阳、刚柔、动静、开合以及人的貌、言、视、听、思“五常”的主宰。同时,他将“性”与“仁、义、理、智、信”联系起来,将“命”作为维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纽带。他不仅赋予“性”与“命”以鲜明的道德属性,而且赋予它们以强烈的政治属性,使之成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与纲常伦理关系的重要的思想武器。第二,“格物穷理”说。曾国藩认为,“格物”的目的是为了“穷理”,即穷“存心之理”,穷“性命”之理,以此维护“仁义礼智”、“忠孝敬慈”这一套封建的纲常礼教;同时,他还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论”,认为“格物穷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复性”。第三,“立诚居敬”说。曾国藩认为,“圣学王道”的核心是“诚”,而个人的涵养功夫就是以“诚”为本,为此,他将“诚”作为一种提高自我涵养功夫的理学思想来看待,并把“居敬”看作是达到“立诚”的一种手段。其“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一个人外表的严整,又包括—个人内心的专一;既包括一个人处事的严谨,又包括一个人内心的慎独。当然,曾国藩“立诚居敬”的实质还是为了通过它来实现“仁”、“义”,以此来维护体现封建宗法制度的“礼”;他将“诚”称为“圣人之本”和“五常之本”,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驱使人们去为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卖命。第四,“知先行后”说。曾国藩一方面认为“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另一方面又认为“知”先“行”后。可见,他是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者。

七)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虽然曾国藩是一位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但是他培养的人才大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人才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制胜在人”观。曾国藩认为,清王朝腐败没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匮乏,因而提出了“人存而后政举”的观点。在他看来,要拯救清王朝虽应重视法制,但更重要的是应重视人才,他说“任法不如任人”,将事物的成败得失都归于用人之上。虽然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说明曾国藩对人才确实是十分重视的。第二,“广收慎用”观。曾国藩认为,用人要不拘一格,不求全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要发挥他的作用。用人还要做到知人善用,根据各人的特点,用人所长,量才而用。第三,“勤教严绳”观。曾国藩认为,社会风气对人才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他大力提倡引用正人,主张培养“有师长课督之风,有父兄期望之意”的人才。在培养人才的方法上,他强调要严格要求,不姑息,不迁就,不放纵,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代济世人才

八)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虽然曾国藩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家,但是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第一,伦理道德教育观。曾国藩十分重视对子弟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首先,他认为立志是成就大业的根本,为此,他教育子弟要自立自强,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来报效国家和社会。其次,他教育子弟要孝悌仁爱,要以仁为己任,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再次,他告诫子弟要谦虚谨慎,勤劳节俭,力戒“傲”、“奢”之风。第二,“西学为用”教育观。曾国藩虽然是一位封建士大夫,但却

具有一定的开放意识,提出了“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首先,设立翻译馆。为了兴办洋务,曾国藩聘请洋人在江南制造总局内设立了翻译馆,培养翻译人才,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创办技术学校。曾国藩支持容宏在江南制造总局内创办机械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再次,奏派幼童出国留学。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曾国藩不顾顽固封建士大夫的反对,毅然奏请朝廷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为中国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力量。第三,“知行并重”教育观。曾国藩认为,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有用之才,必须从教育方法上入手。首先,他强调教育不能脱离实际,主张教育只有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才能使受教育者成为“匡时救世”的栋梁。其次,他提倡启发式教育,反对生搬硬套的呆板式教育方法,主张利用启发式教育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再次,他强调因材施教,主张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

九)曾国藩的行政管理思想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一,“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的行政管理思想。曾国藩认为,导致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行政官员的腐败,而要惩治腐败,就必须提高行政官员的政治素质。为此,他进一步阐述了用人的四项原则,即德才兼备的原则,慎用的原则,注重培养的原则,提拔、保举适度的原则。第二,“实干、高效、廉政”的行政管理思想。曾国藩认为,朝廷上下办事效率低下,就是因为行政官员只务虚名,不干实事。因此,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他要求下属不说大话,不务虚名,务求实干;同时,他还严格要求家属不谋任何特权,确保“寒士”的家风。第三,“妥善处理朝廷与地方关系”的行政管理思想。曾国藩认为,妥善处理朝廷与地方的关系是维系一个国家政权正常运转的重大问题。正是由于具有高超的行政领导艺术,曾国藩才赢得了清廷的信任,使自己在领导核心中游刃有余,这不能不让世人叹服。

十)曾国藩的历史地位

有关论文指出,曾国藩虽然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犯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是从他的整个一生来看,可以说是功大于过,应该划入中国近代进步爱国人物之列。第一,关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问题。有学者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固然有罪,但不能将其无限扩大。事实上,太平天国在后期已经转化成为一个封建制的神权主义政权,曾国藩镇压了它,结束了两个封建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有利于中国的重新统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在客观上减轻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干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关于开展洋务运动问题。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他创立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设立翻译馆,奏派幼童出国留学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他的这些历史功绩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曾国藩评价(我眼中的曾国藩)

我眼中的曾国藩 历史似一幕绚烂的烟火,稍纵即逝,却始终萦绕在我们心中,像是音乐,或婉转,或悲戚;像是影像,或宏伟,或俾小。它慢慢汇聚成一条大河,看不见,却流淌在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骨髓里,于是,我们有了同一种语言,用一种经历,同一种信仰。 历史的过程看似宏伟,却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的,而故事的中心永远是人。今天本文的中心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国藩。 说起对曾国藩评价,正如辛亥革命中的怪杰章炳麟对所说,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处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曾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随着有关曾国藩的小说和传奇故事的出版,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产生兴趣,他们希望能透过作家描述的人物形象更多的了解曾国藩的学识、见解和主张,更直接、更清晰、更深入地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历史是各种复杂因素的有机组合体,历史从物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与环境,从多个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曾国藩与金田起义 时势造英雄,汉末出了个奸雄曹操,清末出了个忠臣曾国藩。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由胜及衰的必然结果,只是不早不晚,发生在了曾国藩所在的年代,于是一介书生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治国、平天下,无数英雄人物的未完之梦,曾国藩做到了,是时代选择了他,而也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偶然中的必然,这就是命运,这就是历史。 金田起义的历史功过究竟如何呢? 首先,从功绩方面看,第一,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它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松动了板结的封建秩序。清朝政权从此一蹶不振,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这就有利于新的政治经济的因素的产生。如中央集权的削弱,即部分权力下移,地方督抚则有可能利用这些权力来推动近代化。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

对曾国藩的评价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 ——小评曾国藩同治十一年,漆黑的天空滚过一阵轰雷。明亮的闪电如同亮剑一般划破黑布,黑黑的雨滴瞬间倾斜而出,染黑了赤红的总督衙门,淹没了西花园的斑竹林,摧毁了腐朽的大清王朝。老人家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头一歪,和奄奄一息的国脉一同坠落万劫不复的阴曹地府。清政府的最后一座精神塑像轰然倒下。 两江总督曾国藩逝世。 雄奇瑰玮之文 曾国藩,6岁入塾读书,8岁读八股诵五经,14岁读周礼史记,21岁考取秀才,27岁考取进士,37岁升至二品官职。曾国藩在军机大臣穆彰阿的悉心培养下,凭借自己的学术造诣,在十年里官至二品,在清朝独此一人。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是继孔孟朱后的又一儒学大师。他在继承桐城派方姚二人之长而自立一派,创立了“清韵不匮,声调铿锵”的湘乡派,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曾国藩反对孔孟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家训理念,他的家教八本三致祥理论体系更是对当今社会的教育困惑具有极大的意义。可以说曾国藩对于文学有着极大的追求,在学习前人优良的文学结晶的同时,并不拘于泥,不断改进修正,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宝藏。 处世识人之才 曾国藩是一个相信风水相人之说的人,他可以因为司马铁嘴的一语死气大凶而害怕刀兵,却也可以因为陈敷的一语大鹏大吉而上马杀

贼。这或许有点“不信书,信运气”的迷信迂腐,但是也正是他自成一套的相人之法,用自己精明的眼力结识一大班人才:穆彰阿以他为仁弟,左宗棠以他为挚友,李鸿章以他为良师,彭玉麟以他为兄长,康福以他为明将......可以说曾国藩的成就有一半是靠他的识人之术,他不盲目选人,努力用准人,谨慎授权。他遵守着有才必推,有错必退的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智和管理才智。他认为“观人之相,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而主”,“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这些处世方法对现在贪腐的官风有着深远的教导意义。 剃头跳水之武 曾国藩,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一介书生,与“武”这个字完全无缘,但是在湖南一带他有个外号叫曾剃头,因为他用刑残酷无情,甚至不惜一连20多口人都斩首示众,。曾国藩在接手团练的任务开始就深知清政府的腐败,为了肃正气,明律令,整顿疲惫之师,一直坚持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曾国藩就痛杀了救母的恩人之子,也带来了团练和绿营的矛盾激化。这也让百姓处于一种在外害怕太平军在内害怕曾剃头的气氛中,很难轻松地生活。据说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这就有点表现曾国藩作为臣子的愚忠,视职责任务一切。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完整,不惜放弃自立而王的机会;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稳定,不惜错判天津教案而受万人唾弃;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名誉,不惜几次跳水自尽也不愿落入敌手受辱。 带兵抗敌之略

评价历史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探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古今中外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怎样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学生往往会凭借对电视剧或者文学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来举例说明,如果学生不善于在历史学习中,寻找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得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常常会错误地认识历史人物,就会误读历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了实现新课标要示,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性学习强调将学生引导到问题情境中去,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这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动获得知识,学会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以“评价历史人物——李鸿章”为例作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历史教学感受。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核心部分。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只有走进了新课堂,才是走进了新课程。 首先,对李鸿章的各方面分析,一是要了解其人生成发展过程和所处的历史背景;其次,要掌握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而把历史人物放到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环境中去分析。促使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①选好课题,以“你最想研究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或“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为题,让学生讨论确定研究历史人物的对象。教师先介绍李鸿章的概况,根据学生对李鸿章的初步评价,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②依据争议的项目,分成若干小组,一组是对李鸿章积极评价为主;一组是对李鸿章的消极评价为主;另一小组是中性立场,或者说是李鸿章是近代史上的多面人,然后指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用史实加以说明。 ③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各自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或者任务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自主地搜集历史资料。教师鼓励学

对曾国藩的历史简评 也更改

曾国藩的历史简评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中职升本) 组长:莫庚桦 组员:黄爱志黄毅峰杨永昭赖桂宏黄志明卢华近黄帆 摘要: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试通过曾 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曾国藩;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历史功过和作用。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曾国藩评价的问题上的分歧更显得突出。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增屠户”、“卖国贼”的徽号;曾国藩死后,清政府称他“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然而也有人说他倡“就地正法之制”,兴“抽离聚敛”之风,“以夷狄攻中国”,“杀人割地”,取媚洋人,实为祸国殃民的“罪魁戎首”。之所以出现这些片面的评价,很大原因是人们以自己的眼光去评价曾国藩,而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曾国藩的立场。评价历史人物,就应以人物当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客观地去看待他。下面就举两个例子,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曾国藩。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 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心得体会 在全区深入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大讨论活动同时,我单位积极响应区里的精神,立即开展布置“我的梦〃中国梦”读书大讨论活动,要求每人读一本好书并写一份心得体会,下面我就对读《曾国藩成功真经》一书浅谈一下体会: 曾国藩劝诸弟学习的篇章字字句句令人心生敬意。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之所能从湖南一个农家子弟修炼成一代名臣大儒,功业,道德、文章令后世钦仰不已,他所靠的就是他一生恪守读书学习观。 关于读书求学的目的,曾国藩认为读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读书可以修身养性,使道德达到至美至善之境;二是通过读书来增强学识,获取专长,以便在社会谋求必要的生存和发展。他把读书的两个目的总结为“进德修业”。 读书讲“德业”,但对于“德业”,曾国藩把“德”放在“业”的前面。曾国藩告诫他的弟弟们:“读书必须体贴到人身上去”,也就是说用读书来匡正自己,把读书这一行为当成涵养自身道德的一个过程,在勤奋刻苦读书中修炼中通晓道德、开阔眼界、解放思想,使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完美。和我们所说的“读书完善自我”、“读书温暖人生”同一个道理。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

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最初知道曾国藩,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其一: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他是创建中国近代海军第一人;其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他兵败靖港,欲投水自尽。 近来,读《曾国藩》,对曾国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方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他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培育出来的最为优秀的成功者。他的成功经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成功的关键在于是自我修炼,自强不息。 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他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 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欲望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 做事要开张,做人宜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很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对曾国藩整体评价 一,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论者普遍认为,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有的论者甚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如果说,儒家文化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并有与之相应的三个代表人物的话,那么早期为孔子,中期为朱熹,而末期就是曾国藩了。曾国藩确实继承了中国以儒学的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这次提交大会的许多论文都涉及这一点。曾国藩完全按照儒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他恪守?三纲五常?之道,认为?君虽不仁,臣不可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他本身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执两用中?,?持盈保泰?,?刚柔相济?,?勤、俭、谨、信?的自我修养,其家训的?八本?、?八字?、?四条?、?四败?等等,均反映了曾国藩地道是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对于?三纲五常?的评论,论者之间是有分歧的。有的论者视?三纲五常?为糟粕,甚至认为它是最不适应时代,最称糟粕者,有的论者则有异议,认为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一分为二,为什么对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五常就不能一分为二呢?能否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全是糟粕呢?只有非核心部分里才有一些精华呢?显然,不能如是说,如果这样说,岂不是从全体上否认了传统文化吗?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把忠、孝、悌、仁、义、礼、智、信视为糟粕,或不讲,或不提倡,并没有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深受其害。

有的论者说,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有的论者则说,曾国藩维护的首先就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是它的糟粕。 二,曾国藩与太平天国 曾国藩有近20年与太平军长期作战,打败太平天国是他一生事业的顶峰。对他的评价不能不与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关联。有些论者坚持传统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历史的罪人,刽子手。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有些论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文化观念决定一切的观点或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观点,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主要是看它对社会的发展是起推动作用或阻滞作用。洪秀试图引进西方宗教的教义来发动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战争,但所引进的并不是新教伦理精神,而是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并使之同中国本土的封建迷信与农民起义的朴素平等观念相糅合,成为太平天国神权政治的精神支柱,因此,太平军如若取得全胜,洪秀全的神权政治得到巩固,有可能会把中国拉回到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去。曾国藩作为传统文化与封建政权的捍卫者,他的立场显然是保守的?。?但是,洪秀全的神权政治比曾国藩所维护的封建政权更落后,两害权取其轻,曾国藩镇压太平军获胜,缩短了瞎折腾的时间,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反而较为有利?。这与冯友兰对太平天国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不同意冯友兰认为镇压太平军起到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浅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现代界定可概括为:从根本上看,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是历史人物活动须臾不可离却的舞台,也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归宿,国家的安危盛衰与个人命运休戚相关。林则徐在国难当头时曾明确表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将“治国、平天下”作为个人修身立命的终极目标。为国、爱国,历来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被传统社会视为“大谊”。自古以来,人们对爱国者总是钦佩有加,对卖国贼则深恶痛绝,其情感依据即源于此。因此,符合国家根本利益应是检验历史人物历史表现的一个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人类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地努力,就是渴望能不断推进历史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其每一点成就都渗透着人类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历史人物的一切活动,自然应服从于这一总体目标,并接受其检验。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评价的原则 (1)历史性原则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历史人物总是以特定的空间做活动舞台,在某一阶段时间内进行活动。其思想、活动受制于时空等诸条件。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考察其生活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思想潮流、风俗习惯等因素,从中发现影响历史人物的关键要素,把握其活动的实质,从历史实际出发,对历史人物给以实事求是地评价。既不能以个人好恶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可能有缺点错误, 但我们只能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 (2)阶级性原则 历史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历史人物的的种种活动,乃至观点立场、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其作为对哪个阶级有利。例如:评价李鸿章、曾国藩时,要特别强调运用阶级性原则,对他们的主要活动,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客观分析,以了解洋务派官僚发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在运用这一原则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如对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要注意两点:一是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二是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 (3)辨证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要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坚持辨证的观点,应用两点论,做到一分为二。例如:对于陈独秀的评价,以往总是强调他犯了右倾错误,很少讲他的贡献。毛泽东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预备会议上,在指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后来搞托陈取消派“反对我们”之后说:“陈独秀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

曾国潘反面评价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曾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 “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不力,曾被辛亥革命后的部分革命党人斥为“开就地正法之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对曾国藩等封建时期的人物大加斥责。天津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已患重病,李扬帆认为“曾国藩实际上死于处理天津教案导致的精神打击。在如履薄冰的对外关系处理中,他的忠、信、笃、敬四字秘诀,未能挽救自己的名声乃至生命。” ?

?曾国藩也是心狠手辣之军事家,他在家书中即自称“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为悔”。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当时金陵士大夫有隐语:“昨夜诸侯今庶人,江宁民家尽死人!”(昨夜诸侯今庶人,指“曾”为“国藩”)。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头”“曾屠户”等词称呼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形容曾国藩、曾国荃兄弟攻打南京时,屠杀平民无数。

?“汉奸”和“刽子手”是范文澜对曾国藩的基本评价,他这一认识出自谭嗣同和孙中山等抗清志士,结合曾国藩的一生,范老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

对曾国藩家书的评价.doc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的家书,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他一生强调立志,常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为自己写下座右铭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在其家书家教中,立志之论甚多。立志之后,据此求过,自律自勉。他说:“余身旁须有一胸襟恬淡者,时时伺吾之短,以相箴规,庶不使‘矜心’生于不自觉。”曾国藩原先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律己的毅力将烟戒绝。 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 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在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曾国藩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因而石达开说“曾国藩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华蘅芳等都在其左右共事。 关于曾国藩的与弟书,刘伯承对薄一波说过:“这位‘曾文正公’,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我看

关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代枭雄——曹操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不识英雄真面目,横看成岭侧成峰。”曹操,是个令人争论不休的人物,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英雄和奸臣的两种说法,都是只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英雄注重了“雄”(能力)而忽略了正义性,奸臣则没有突出能力。因此,我们说“奸雄”是对曹操的最好评价,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又对其事业的非正义性作了论断。 曹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他才华横溢,能诗擅赋;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长期打压吴蜀联盟,从而奠定了曹魏集团的军政基础。在治世,他会成为一个出将入相的能臣。奈何东汉纷乱,他只能成为一个雄踞一方的霸主。乱世的奸雄,治国的良相,护国的将军,人中的龙凤。 这就是曹操。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说实话。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甚至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可以说,曹操这个人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 对于曹操,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评价。唐太宗评价曹操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也曾经说过:“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司马光评价曹操说:“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易中天评价曹操:“大

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 作者:郭婷 [摘要]历史人物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与研究相关历史。笔者探讨科学的历史人物评价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和理论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对毛泽东的评价为例,简要介绍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历史人物科学的评判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鉴定,更有利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毛泽东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别优秀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 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评价,需把其放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上评价。历史人 物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代表的阶级利益,历史人物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当时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 于人民群众的福祉,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本文主要以对毛泽东的评价来简要介绍 唯物史观的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关于毛泽东,古今争议颇多。不少学者不断揪住毛泽东在探 索社会主义革命中所犯的错误不放,认为他的过大于功,这带有个人主观臆断的评价在很大程 度上有失客观性,以至于古往今来很多人对毛泽东有太多飞误解,而忽视了他应有的贡献。但 邓小平曾对毛泽东做了最公正的澄清“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分析历史的 复杂北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公正的、科学的、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对待历史,对待历史 人物”。 一、历史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在这个问题上 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唯心史观强调英雄史观,认为个别英雄人物决定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漠 视人民群众的力量,相信宿命论的观点,违背了唯物史观客观性的特点。唯物史观,特别是关 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基本原则为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去评价,唯物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根本的首要的就是历史分析法。 1、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 没有脱离整体而存在的人,评价历史人物亦是如此。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单单是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孤立的、片面的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一叶障目。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 泽东是犯了错误,我们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一定会纠正毛泽东所犯的错误。但我们不能把 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个人品质上。我们应综合的看待问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些错误不 能归结为个人的错误,同时是受到林彪、江青、“四人帮”等因素的影响,况且人非圣贤。我 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对中国的历史贡献。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

曾国藩的评价问题

曾国藩的评价问题 关于曾国藩在太平天国中和洋务运动中的功过是非是非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是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关注的问题。 1、曾国藩的简要情况介绍 1811-1872,号涤生,谥号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2、后人对他的评价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百年来,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 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 梁启超称“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启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曾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评价过曾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曾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对曾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曾国藩。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历史学范文澜在其所著的《中国通史》一书中,对曾国藩的一生做出了“汉奸、刽子手、卖国贼”的定性。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偶。 被誉为“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编辑《曾国藩全集》,著有长篇小说《曾国藩》的当代著名学者唐浩明说:“曾国藩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评论曾国藩

是“圣贤”还是“汉奸”? ——我看曾国藩 《礼记》中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看来,曾国藩的一生就是遵循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曾国藩应该算是中国近代最有争议的人之一。有人评价他是“一代古今完人”、“同治中兴诸名臣之首”,也有人说他是“对外投降对内反革命的侩子手”、“汗臣”。有人认为他走的是一条歧途;也有人认为他带领封建社会的中国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在这些激烈的争辩背后,曾国藩究竟有着一副怎样的真实面孔? 我认为曾国藩是走了一条犹豫矛盾不幸的道路。我个人认为他是个值得同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一定价值的人。 他对封建中国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首先在修身方面,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从开始的戒烟到后来的戒色,他说到做到。他坚持静坐,端正平静心态。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经常以沉默来回应他人。他在《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弟曾国荃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其次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处事沉着、冷静、多思”,“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些至理名言他不但躬身立行,还成了后人借鉴的真理。他堪称是中国古代传统知识分子自我修炼的一个典型。 在齐家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教育子女,遵循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他在《曾国藩家书》中写到:“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传说曾国藩吃饭的时候,碰到饭里面有带壳的谷物的话,他不把它扔掉,他要把这个壳磕开,把里面的谷物吃掉,这就是曾国藩修身的功夫。他将这些品德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以之鞭策下一代。他所推崇的“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至今为止,仍具有重要价值的。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句话用来评价曾国藩的修身齐家方面的才能一点也不为过。他的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导致自己身体受损,有时你会对他的苛刻而产生怜悯之情。他留下的文学著作《奏议》、《家书》、《家调》等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在社会许多人都想借鉴他的品德,利用在处世交友,商场职场上的规则。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他才能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体现在他的慧眼识人。李鸿章就是他识人的一个得意之作,还有在清朝的外交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薛福成等等。他的善用人才帮助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他的最突出的才能应该是建立地方团练--湘军,镇压了当时看起来势不可挡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以身作则遵守军纪,使得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于是有了“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然而在他镇压太平军,南京后,他搞了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于是他也因而获得“曾剃头”,“曾屠户”的称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经过1870年的“天津教案”,

名人评价

林则徐是“最早抵抗外国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主要有三项; 第一,领导禁烟运动,主持了气吞山河的虎门销烟壮举,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第二,在鸦片战争中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坚持抵抗英国的侵略,极大地发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第三,倡导睁眼看世界,积极了解和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各方面的情况,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冲破长期闭关锁国、主张对外开放的先驱者。这三项功绩,从根本上看: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独立自主,谋求中国的繁荣富强,是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密切关联着的。不仅如此,林则徐的这些作为,还在国际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李鸿章 (1)功绩 【1】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兴办洋务,建立北洋水师 【3】维护国家利益。 【4对维新派及革命者的宽容态度 (2过失 【1】在太平军的战斗中曾经杀降。 【2】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康有为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先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他以进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应当重视。 一、康有为对中国宪法发展的贡献

功过是非曾国藩

功过是非曾国藩 ---读曾国藩有感 [内容摘要] 中兴名臣曾国藩,生时叱咤风云,功勋卓著;死后却成为数百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是什么让他飞黄腾达,成就一生?是什么让他大权在握,傲视群雄?又是什么,让这位不可一世的文臣名将惹来永不停息的争论?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玩笑?让我们解读这位一生传奇的人物。 [关键词] 中兴名臣太平天国是非功过 清朝末年,列强侵略,社会动乱,百姓暴乱,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风雨飘摇.中国历史运行的巨轮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一个新兴的时代呼之欲出. 正是这样的时代也是出英雄的时代,“时势造英雄”。在中国历史的这个转折点上就走出了一个又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他们生前叱咤风云,死后亦是风光无限。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物。 “满清重臣”,“中兴名臣”,这些便是后人对曾国藩的评价。若左宗棠是“焊将”、李鸿章是“名臣”、那么曾国藩便是“圣相”!一个“圣”字,道尽了他一生的荣耀。他之于大清便是半个江山,应该说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他的时代。那么,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曾国藩生于1811年,名子城,又名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他科甲出身,后又授翰林院检讨,开始了漫长的仕宦生涯。1847年即超擢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49年又升

授礼部右侍郎,此后九年中,遍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机枢军政大事,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创造了清廷任官的奇迹。而铸造曾国藩政治生涯顶峰的就是剿杀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综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以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严格砥砺自己,他一面笃于修身,精研理学,格物致知,雅好诗文,自成一格;一面又适应时势的要求,探讨解决内忧外患的治国方略,同时接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倡导洋务。 曾国藩的一生是和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分不开的,他1853年借助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作为一支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装,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他治军有方,率领着他的湘军与太平天国军交战无数,终于战胜了这个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农民起义,从此名望大增,一度成为满清政府举足轻重、响当当的人物,就连李鸿章、左宗棠都喊他老师。应该说曾国藩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而理应为人称道的。然而似乎所有的英雄都会受到非议,曾国藩也不例外。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

中国历史人物鉴赏之论曾国藩

中国历史人物鉴赏 之 论曾国藩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班级:B10521班 学号:20104052125 姓名:刘冲

论曾国藩 曾国藩简介: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 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主要事迹: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著作:《曾国藩家书》,《冰鉴》,《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求阙斋文集》、《诗 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调》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关键词:太平天国,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历来是被很多人极力推崇,又被很多人所唾骂。越是有争议的人物都是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 曾国藩事迹:23岁考取秀才,25岁会试落第,28岁会试中贡士,29岁谒 杜工部祠,31岁入翰林院,33岁升翰林院侍讲,35升翰林学士,37岁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39岁升礼部侍郎,42岁任江西乡试正考官,44岁任兵部侍郎,50岁任两江总督,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51岁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52岁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54岁大败太平天国,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55岁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师剿捻,60岁办理天津教案,62岁卒自幼被视为神童,在朝廷为官官运亨通,从得罪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无论是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还是最后的围剿,办理天津教案,他都表现出天才的胆略与智慧,忧国忧民,是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易溺心丧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