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技术要求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技术要求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技术要求

MH/T 4002.1-1995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短波单边带设备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短波单边带地空通信地面设备的通用技术要求,它是民用航空短波单边带地空通信地面设备制定规划和更新、设计、制造、检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行业各种地面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CAO《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航空电信》(第I卷)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地空通信air-ground communication

航空器和地面上的电台或地点之间的双向通信。

3.2地面通信设备grou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在地面上使用的航空电信勤务通信设备,它不是航空器电台。

3.3短波通信设备H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利用短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设备。

3.4其他名词采用ICAO《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航空电信》(第I卷)所列定义。

4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用途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用于空中交通管制、航务管理及对空广播通信。

4.1.2工作方式

短波地空通信地面设备一律使用单边带抑制载波、模拟单信道无线电话工作方式。

4.1.3组成

本标准中短波地空通信设备由短波单边带发信机、短波单边带收信机(或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遥控器及地空选择呼叫器组成。

4.1.4技术要求

4.1.4.1 短波单边带发信机

a)应为全固态电路,并采用频率合成技术;

b)面板应有电源、工作频率、发信种类、射频输出功率、驻波比(或反射功率)等工作状态显示;

c)应具有天线失谐、激励器失谐、机内温度异常、主要部件故障等告警功能;

d)应有遥控器接口;

e)在本地或遥控端应能与地空选呼器相连,以实现地对空选呼功能;

f)应有600Ω平衡输出端或50Ω不平衡输出端;

g)峰值包络功率一般不大于2kW,用于对空广播的发信机,其峰值包络功率不应大于6kW。

4.1.4.2 短波单边带收信机

a)应为全固态电路并采用频率合成技术;

b)面板应能显示工作频率、工作种类、接收电平等工作状态;

c)应能通过面板方便地改变工作频率、工作种类等,并应具有记忆功能,以保证开机后的工作频率、工作种类状态与前次使用相同;

d)应具有噪声抑制功能,以控制收信机的噪声电平;

e)应具有耳机输出端及录音输出端。耳机输出端的音量控制纽在面板上。

4.1.4.3 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

a)应为全固态、模块结构,并满足体积小、安装容易的要求;

b)应能在面板上显示工作频率、工作种类、正向功率、反向功率等工件状态,并具有天线失谐、机内温度异常。主要部件故障等告警功能;

c)应具有噪声抑制功能,以控制噪声电平;

d)应能通过面板方便地改变工作频率、工作种类等状态,并具有记忆功能,以保证开机后的工作频率,工作种类等状态与前次使用时相同;

e)应具有耳机输出端口及录音输出端口,耳机输出的音量控制纽应置于面板上,录音输出端口应能输出发射及接收的音频信号;

f)应有电压驻波比不正常和过流、过压等保护电路;

g)应有地空选呼器接口;

h)应有遥控器接口;

i)应具有交流及直流供电输入端口。

4.1.4.4 遥控器

遥控器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为对配置有人工天线调谐器的发信机进行遥控,即只遥控话音及PTT,并具有地空选呼器接口。二类为对配置有自动天线调谐器的发信机进行遥控,即可遥控换频、话音、PTT、检测故障等,并具有地空选呼器接口。三类为对收发信机进行遥控,即遥控开关机、换频、话音、PTT、发送及接收信号检测故障等,并具有地空选呼器接口。

4.1.4.5 地空选择呼叫器

地空选择呼叫器供地面电台选择呼叫飞机时使用。选呼器发出的电码应由两个连接的音频脉冲形成,每个脉冲包含同时发射的两种单音。单音有16个,每个单音由不同的颜色和字母表示。

4.2收发信机技术指标

4.2.1发信机

频率范围:2.8~22MHz

频率稳定度:≤5×10-7

频率步进:10Hz或100Hz

工作种类:J3E(选呼:H2A)

输出功率:额定值:

≤2kW用于空中交通管制、航务管理

≤6kW用于对空广播

音频带宽:300~2700Hz

三阶互调:≤-30dB

谐波抑制:≤60dB

载波抑制:≤40 dB PEP(峰值包络功率)

音频输入:0 dBm(600Ω)自动可调±10dBm

天线阻抗:50/600Ω

电源:220V±22V,50Hz±5Hz或380V±38V,50Hz±5Hz

4.2.2收信机

频率范围:2.8~22MHz

频率稳定度:≤5×10-7

频率间隔:10Hz或100Hz

工作种类:J3E

天线阻抗:50Ω

镜像及中频抑制:≥100dB

AGC:输入变化100dB,输出变化保持在6dB

灵敏度:优于0.5μV(输入阻抗50Ω,当音频输出S/N在12dB,频率为1.5~30MHz时)选择性:6dB(在2.7kHz);60dB(在4.2kHz)

音频输出:线路:0 dBm(600Ω)可调±10 dBm

录音:-13 dBm(600Ω)

音频响应:<±3dB(在1000Hz)

<-20 dB(在1000Hz)

<-30 3dB(在5000Hz)

音频失真:5%

4.2.3收发信机

4.2.3.1 系统指标

频率范围:2.8~22MHz

频率稳定度:≤5×10-7

频率间隔:10Hz或100Hz

工作种类:J3E,H2A(选呼)

收/发转换时间:≤30ms

存储信道:多于10个

天线阻抗50Ω

电压驻波比:<1.5

音频输出:线路:0 dBm(600Ω)可调±10 dBm

录音:-13 dBm(600Ω)

电源:AC 220V±22V,50Hz±5Hz

DC 12V或24V

MTBF:≥10000h

4.2.3.2 发信机

输出功率:≤150W

谐波抑制:优于60dB

载波抑制:优于40dB

4.2.3.3 收信机

灵敏度:优于1.5μV(对SSB)

选择性:6dB(在2.7kHz);60dB(在4.2kHz)

镜像及中频抑制:优于80dB

AGC:输入变化100dB,输出变化保持在6dB

4.2.3.4 天线调谐器

输出匹配范围:15~300Ω

最小输入功率:8W

自动调谐时间:≤5s

自动调谐精度:VSWR≤2:1

插入损耗:≤0.5dB

4.2.3.5 选呼器

发信的电码:每个发信的电码由两连接的音频脉冲形成,每个脉冲包含同时发信的两种单音,脉冲持续时间为1.0s±0.25s,间隔时间为0.2s±0.1s。

发信的单音频率容差为±0.15%,以保证机载择码器正确运行。

失真度:发信的射频信号中出现的总音频失真度不应超过15%。

调制百分比:由地面无线电台发信的射频信号中,应含有在3dB以内等量的两个调制单音,单音的混合应使调制包络中具有尽可能高的标称调制百分比,在任何情况下不小于60%。

发信的单音:单音电码应由下列表内的不同单音组合,并以所标的颜色和字母表示,见表1。

4.3 工作环境

4.3.1 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20~55℃

相对湿度:95%

供电电源应符合220V±22V,50Hz±5Hz或380V±38V,50Hz±5Hz

4.3.2 天线安装地和遥控线进户端应有避雷装置

4.3.3 机房的接地装置应符合技术要求。

4.4 电磁环境

4.4.1 设置短波收信台,其电磁环境应符合表2要求。

根据短波收信台行政隶属、业务性质、通信距离和设备能力,短波收信台可分为三级:

a)一级短波收信台是指为远程或国际航行提供服务的短波收信台和具有大规模天线场地的短波收信台;

b)二级短波收信台主要是指省局以上除一级短波收信台外的短波收信台;

c)三级短波收信台的指省局以下其他短波收信台。

4.4.2 在本标准中未包括的干扰源,如电气化铁路、无轨电车、房屋、树木、栅栏、高大建筑等,应参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处理。

附录A(标准的附录)

短波设备技术标准的说明

A1 4.1.3 中设备的组成,指短波地空通信网中主要的地面设备,不含遥控线路、供电设施、接地系统、天线及馈线。

A2 4.1.4中主要考虑了适合民航使用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并适当考虑了今后发展的需要。A2.1 标准中关于短波单边带发信机的面板显示及告警功能参照了民航目前广泛使用的海华公司生产的MT1501及MT501型设备的功能并结合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A2.2 参照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由邮电部北京设计院和上海邮电设计院编撰的《电信工程设计手册、短波通信》,为避免干扰,短波发信台及收信台之间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即保证本地短波

发信机发信的信号,在收信台场地上的场强低于10MV/m,距离大小与发信机功率、工作频率、天线方向、天线增益、地表面条件有关,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发信台与收信台之间和距离,km;

E-本地发信机在收信台场地上的电场强度,μV/m。E应小于10μV/m;

A-地波衰减因子;

P-发信机输出功率,kW;

G-发信天线在接收方向上的增益。

民航各机场的短波收信机一般设在航管楼内,因此,发信台与收信台之间的距离即为发信台与航管楼之间的距离,管制员在航管楼内遥控发信机与飞机通信。因此,标准中提出短波单边带发信机及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应具有遥控器接口。

A2.3目前,民航发信台使用的发信天线为600Ω双馈天线。为适应不同场地,不同天线的需要,标准中提出了发信机亦应具有50Ω不平衡输出端的要求。

A2.4 地空选呼通信在航班密度较高时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建议,我们在标准中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A2.5标准中关于短波单边带收信机的面板显示及操作功能参照了民航目前广泛使用的海华公司生产的RX1002型收信机,并考虑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A2.6标准中提到的收信机的录音输出端,属音频线路输出端,用于输出收信机接收到的话音信号,供给多声道录音机。

A2.7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一般用于临时机场及固定机场的应急电台,因此,要求它体积小,易于安装,且可靠性高,具有多种保护电路。标准中对上述问题做了要求。

A2.8 标准中关于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的面板显示及告警功能参照了民航目前使用的设备,并考虑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A2.9 民航在短波地空通信网中使用的地面设备一般为固定频率、固定工作种类,但每次开机的时间低于24h,所以,设备在新的工作日开始时,所使用的频率等参数与上一个工作日相同,因此,需要短波单边带收信机、收发信机具有记忆功能,以保证重复使用时,设备的工作频率等参数与上次使用时相同。

A2.10 三类遥控器中,一类是目前民航广泛使用的设备,二类是目前民航尚未使用的设备。这类设备在遥控端可对发信机进行全功能遥控,即可实现发信台无人值守。考虑今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推广这类设备,因此,在标准中将这类遥控器列为遥控器中的一种。

附录B(标准的附录)

主要技术指标的定义

B1 发信机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B1.1 平均功率

发信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在比最低调制频率相对应的周期长得多的时间内馈送到规定试验负载上的平均功率。计算公式为:

P=I2R

式中:P-平均功率,W;

R-试验负载的电阻,Ω;

I-通过试验负载的高频电流有效值,A。

B1.2 最大频率误差

发信机在规定的极限条件(如气候、电源、振动、冲击等)范围内最恶劣的组合状态下,经规

定的预热时间后,实测载波频率和计算频率的偏差程度,称为最大频率误差。

B1.3 频率稳定度

在正常的测试大气条件下,发信机经规定预热后,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的最大频率变化值的一半与标称频率之比称为频率稳定度。

注:频率稳定度始终与工作和测量的持续时间有关,如持续时间为一天,称日频率稳定度,如持续时间为一月,称月频率稳定度。

B1.4 相对互调产物电平(互调失真)

当两个或更多音频信号通过信道时,由于音频和射频段的非线性而产生的新的无用谐波分量,其电平与基准边带电平之比称为相对互调产物电平。

B1.5 边带抑制

在单边带信号产生过程中,对不用边带信号的抑制能力称为边带抑制。以不用边带信号电平与有用边带信号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B1.6 载波抑制

发信机在没有任何给定的调制信号时的输出功率与额定输出功率之比,用分贝数表示。

B2 收信机主要技术指标定义

B2.1 基准灵敏度

系指在规定频率和规定的调制下,收信机音频输出端获得标准信纳德或者标准信噪比的输入信号电平。

B2.2音频响应

输入信号电平不变时,在规定的音频范围内,收信机输出电平随音频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音频响应,以最高电平和最低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B2.3谐波失真系数

谐波失真系数是指输入端加一定信号时,收信机音频输出中的二次谐波和高次谐波的总有效值与全信号有效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B2.4邻近信号选择性

无用的邻近信号输入电平,使高出其准灵敏度3dB的有用信号输出信纳德或信噪比下降到标准信纳德或标准信噪比,这个无用信号输入电平与基准灵敏度之比称为邻近信号选择性,用分贝数表示。

B2.5阻塞

某一规定频率的无用信号输入电平,使规定的有用信号输入电平(如40dB(μV))产生的音频输出下降3dB,此时的无用信号输入电平称为阻塞,用分贝(微伏)表示。

B2.6带外互调

当两个无用信号的频率和与有用信号频率具有一种专门频率关系时,由于它们之间互调在收信机输出端产生的无用信号响应,就是带外互调,如二阶、三阶带外互调。

注:信纳德一音频负载上的有用信号加噪声加失真的输出功率和与噪声加失真的功率和之比。即:

式中:S-有用信号的音频功率,kW;

N-噪声功率,kW;

D-有用信号的音频谐波失真成分的功率,kW。

标准信纳德为12dB。

通信行业标准规范汇总

2005-2016有效标准 序号书代号标准名称3B155635.264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 FDD 无线网工程验收规 范 5B155635.266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验收规范9B155635.27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LTE 核心网工程验收规范12B155635.273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规范20B155635.241YD 51332015移动通信钢塔桅工程施工监理规范23B155635.243YD 5172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DMA2000工程验收规范24B155635.244YD 5173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WCDMA 工程验收规范25B155635.245YD 5174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SCDMA 工程验收规范26B155635.257YD/T 52022015移动通信基站安全防护技术暂行规定29B155635.247YD 52152015无线局域网工程验收规范 30B155635.259YD/T 52172015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TD-LTE 无线网工程验收暂行 规定 31B155635.248YD 52182015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32B155635.249YD 5219201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34B155635.251YD 52212015通信设施拆除技术暂行规定 35B155635.260YD/T 52282015光纤到户(FTTH)工程施工操作规程36B155635.261YD/T 52282015光纤到户(FTTH)工程施工监理规范49B155635.218YD 51252014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监理规范60B155635.229YD 52012014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61B155635.230YD 52042014通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暂行规定64B155635.233YD 52072014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68B155635.237YD/T 52112014通信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71B155635.197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72B155635.198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73B155635.201YD 51232010通信线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78B155635.200YD 51882010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范79B155635.202YD 51892010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定82B155635.174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范122B155635.120YD 50722005通信管道和光(电)缆通道工程施工监理规范123B155635.111YD 50732005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施工监理规范136B155635.122YD 5124200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监理暂行规范 标准编号YD/T 5225-2015YD/T 5126-2015YD/T 5160-2015YD/T 5223-2015第 1 页,共 2 页

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分析解析

技术市场 从1924年实验室发现了电离层及短波通信实现以后,短波通信以其远距离通信、良好的机动性能、顽固性强及同时具备多种通信能力的特点在战术通信、军事领域、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高速度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展,短波通信正式进入现代化的数字通信时代。就目前形势而言,短波通信技术虽然大量的应用低速跳频、低速数据传输、声码等,自身的通信能力拥有了一定的抗干扰性,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扩频通信技术及自适应技术的应用,短波通信技术中长期处于研究阶段的成果正在逐步地迈向实用阶段。 一、短波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 1.波形 短波通信西洞中的自动链路及数据传输将使用相同的突发波,进而起到提高系统灵活性的作用。 2.信道分离 短波通信系统把呼叫信道及数据流信道进行分离并让二者之间相邻,以便他们保持传输特性上相近。信息分离一方面可以让信息流量各自承担,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传送过程中的高效率性及链路建立的快速性。 3.链路建立的同步性 第二代短波通信以异步方式建立链路系统,而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将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都采用。同步方式相比之于异步方式具有延时更小的特点,电台的驻留信道在在这种方式下某一时间内是确定的。 4.管理业务能力强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对各种业务都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在建立链路的同时可以自动的确定通信的双方所采用的抗干扰及数据体制。同时还具备快速建立链路、同步建立及信息携带的功能。 5.具有可靠地最低限度的通信能力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技术与极低速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最低限度通信。极低速的链路建立能力可以达到-20dB,定调频和数据通讯在正常的情况下无法实现的极低速可以完成。 二、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短波通信技术主要指的是频率自适应技术,而未来的短波通信技术将朝着更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1.短波自适应数字通信技术 (1专用选频和通信系统建立。目前我们常用到的自适应选频与信道建立技术都是与通信结合在一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选频质量大大低于专用选频系统的频率质量。为了确保频率质量,为了提高短波通信质量,我们应该将专用选频系统和自适应通信系统结合在一起;(2传输速率技术。短波通信选定工作频率后,前提是采用传输速率自适应技术,才可能随时获得信道上最大数据吞吐量。我们在允许的误码率范围内应尽可能选择高的数据传输率。为便于确保通信质量,系统所采用的编码和调制方法应与信道条件相关联。当信道传播性良好的时候选择较高传输效率发送信息,反之较差的时候,降低传输速率。 2.高速调制解调技术 当前受到广泛应用的窄带短波电台一共有串行调制调解器和并行调制调解器。串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使用的是单载波进行信息发送,最高速率可达到9.6kb/s,这种体制的调制调解器对均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行体制的调制调解器主要是将传输

通信工程无线设备验收规范

无线基站设备安装施工验收规范 (版本:V1.0)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零七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设备安装 (4) 第一节机房条件 (4) 第二节走线通道 (5) 第三节主设备安装 (6) 第四节配线架(DDF 架)的安装 (6) 第五节线缆布放 (7) 第六节配套设备安装 (8) 第七节接地 (10) 第八节电源设备安装 (10) 第三章设备单机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无线设备调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电源设备调测 (11) 第三节外部告警 (12)

第四章竣工文件(文件内容要求) (14) 第五章工程验收评估 (15) 第一章总则 一、为保证移动电话扩容工程的施工质量、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检 查细则。 二、本规范仅涉及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的有关部分,工程施工其它部分可参照执行现行的 原邮电部发布的现行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技术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通用 图、标准图、产品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本细则根据设计部门的工程设计文件、诺基亚公司设备厂等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规 范制定,本细则未明确规定的部份可参照相关厂家的施工规范。 四、本细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和维护部门对工程质量的质监细则和对工程竣工验收的评 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 五、本验收细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上海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短波通信概述》word版

短波通信概述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 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 1.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 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 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

~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1)地波(地表面波)传播。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 2)直射波传播 直射波又称为空间波,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范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接收天线,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天线,如果天线高度和方向架设不当,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例如电视的重影)。限制直射波通信距离的因素主要是地球表面弧度和山地、楼房等障碍物,因此超短波和微波天线要求尽量高架。

短波与超短波

短波与超短波

一、短波通信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波长在10 米~100 米之间,频率范围 3 兆赫~30 兆赫。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汰,还在快速发展。 1. 短波传播途径 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如前所述,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介质特性。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利,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 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衰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衰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衰耗小,干燥沙石地面衰耗大)。短波信号沿地面最

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是很不稳定的。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衰耗、时间延迟、大气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2. 电离层的作用 电离层对短波通信起着主要作用。电离层是指从距地面大约60 公里到2000 公里处于电离状态的高空大气层。上疏下密的高空大气层,在太阳紫外线、太阳日冕的软X 射线和太阳表面喷出的微粒流作用下,大气气体分子或原子中的电子分裂出来,形成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个过程叫电离。产生电离的大气层称为电离层。电离层分为D、E、F1、F2 四层。D 层高度60~90 公里,白天可反射2~9MHz 的频率。E 层高度85~150 公里,这一层对短波的反射作用较小。F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的短波通信技术已经问世,且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它是在1999年美军公布了一系列第三代短波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在实践当中。本文将介绍目前广泛应用于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管理、频率管理、数据传输和物理调制解调等方面的先进技术,然后阐述第三代短波通信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短波通信;多方互动;集团化;加密软件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是在1999年美军公布了一系列第三代短波通信协议(即MIL-STD-188-141B,简称“HF-3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它在很多层面上都得到了改良,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通信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 一、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短波通讯实际上是通过电离层的反射进行通信的,在第三代短波通讯中,电离层仍是非常重要的传输介质。不过相比于第二代短波通讯技术,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能够有效地规避电离层对通信信号的反射、散射等影响信号稳定性的作用力,极大程度地保障短波通信信号质量和传输效果。特别是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很多新技术运用到短波通信中来,有效地提升了短波通信的质量和传输效果。如信道编码技术、差分跳频技术、短波网组技术等。可以说,随着短波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通信的质量和传输效果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同步技术在第三代短波通信中的运用,使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管理模式更加先进。在第三代短波通信中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同步模式中有两种情况,外部同步源和无外部同步源。使用外部同步源是采用外部GPS(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来实现同步。在没有外部同步源的情况下,则需要用同步管理协议来实现时钟同步。同步模式的使用使第三步短波通信的建链速率比第二代短波通信大大提高。除短波通信的管理技术实现变革外,在第三代短波通讯中,为有效地强化短波通讯传输的质量,最大化的保障传输效果,第三代短波通信数据传输技术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根据信息传输的实际需求来针对性地选择信道的容量。可以说,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在保障信道传输的稳定性方面有较强的深入研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干扰性因素的影响。 总之,第三短波通信技术是在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变革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短波通信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也呈现出了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二、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代短波通信技术是在第二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通信

基于DSP的单兵背负式短波数字通信系统

基于DSP的单兵背负式短波数字通信系统 二十一世纪的战争将以数字化战场为背景,而数字化战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可以直达单个士兵。采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应用第三代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 和数模转换芯片TLC32044 等器件构成短波自适应调制解调器的硬件平台,将其与传统的模拟电台相连接,构成了可传输数据信息的单兵背负 式数字化电台,通过软件程序的编写实现信息处理的一系列功能。此数字化电台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话音通信能力,而且又增加了数据通信功能。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短波通讯设备,并大大降低了数字化改造的成本。采用它可以将战场上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数字保密代码,通过短波无线信道发送接收,把指挥所、部队及 单个士兵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机动灵活的短波通信网路,使指战员实时掌握战场 态势,增加信息对抗和信息攻击能力,从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1 软件无线电技术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研究开发,软件无线电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其基本概念是将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将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功能以软件实现。其组成框图如图1 所示。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是将宽带A/D 和D/A 尽可能靠近天线(将A/D 和D/A 由基带移到中频甚至射频),用实时高速DSP/CPU 代替传统的专用数字电路做A/D 后的一系列处理,将无线通信的各种功能采用软件进行定义。软件无线电代表一个软件可重构的无线电体系,它的可重构性主要体现在其射频、中频以及基带信号处理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来控制和 实现。其硬件平台可以用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或可重构专用功能信号处理 器来实现。 2 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以TMS320C31 高速信号处理器为核心,辅以相应外围电路,构成短波自适应调制解调器,它和短波单边带电台连接后, 构成短波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一个站。短波自适应控制调制解调器主要由主处理 器TMS320C31、温补晶振、高速RAM、低速EPROM、A/D、D/A 转换器、控

通信设备硬件安装规范及要求

通信设备硬件安装要求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机柜机箱安装 (1) 第二章信号电缆布放 (3) 第三章终端天线等安装 (5) 第四章电源、接地 (8) 第五章设备安装环境 (10) 第六章通信工程防护技术 (14)

附件1:安全生产口诀 (21) 附件2:硬件质量标准口诀 (22)

前言 时代不断发展,通信设备不断的更新。面对越来越多的通信设备,纷繁复杂,如何进行规范有效地安装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但这些设备基本的安装原理却是相通的。本手册即是通过对通信设备安装的一般过程加以提炼,让安装人员理解硬件安装的要点、重点。从而达到规范安装的目的。 本手册共分七章来阐述硬件安装原理。第一章为机柜机箱安装;第二章信号电缆布放;第三章终端天线等安装;第四章电源、接地;第五章安装环境;第六章通信工程防护技术; 适用范围:设备硬件安装。如涉及到的标准与其他国家有冲突时,应参考设备安装所在国家的国标。

第一章机柜机箱安装 一、要求 A 、设备表面不受损: 机柜表面相当于设备华丽的外衣.如果设备表面受损,一方面客户会认为施工质量低劣,影响工程满意度和工程验收;另一方面会降低设备的防腐性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对设备表面的保护。设备移动安装和操作过程中做好设备表面保护。例如:施工时应带干净手套接触金属表面、设备工具操作和放置尽量不触及设备表面。注意防止人体、工具、材料、配件以及其他设备对设备表面造成凹陷、刮痕、污迹和变形等损坏。 B、整齐: 设备排列整齐有序,层次分明,无凹凸不齐;无紊乱、无序等现象;同时整齐的布放也便于维护与扩容设备,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利于设备维护等等。 C、牢固: 设备安装后保持稳固,不移动、滑动、摇摆和抖动等,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地震以及较大的外有推力和拉力等外力因素的振荡、推拉而不发生物理位置偏移;在视觉上主要表现为设备各种紧固件螺栓等紧合无隙,设备无倾斜等,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要求。 D、便于维护及扩容: 设备安装方便、快捷和高质就是效率高的体现。在安装设备时应统一规划机柜的摆放位置,走线方式等等,不能只考虑当时施工方便,要便于今后的扩容和维护。对于一个设备的安装一定要有一个长期与整体的观念。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概念及相关参数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的概念及相关参数 概念 长波 指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为3~1km范围内的电磁波。 中波 指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km~100m范围内的电磁波。 短波 指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范围内的电磁波。 超短波 指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范围内的电磁波。 微波 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混合波段 长波的传播主要是靠地面波和经电离层折回的天空波来进行的,它的传播距离由发射机的功率和地面情况所决定,一般不超过3000公里。主要用作无线电导航,标准频率和时间的广播以及电报通信等。 中波靠地面波和天空波两种方式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地面波和天空波同时存在,有时会给接收造成困难,故传输距离不会很远,一般为几百公里。主要用作近距离本地无线电广播、海上通信,无线电导航及飞机上的通信等。 短波的传播主要靠天空波来进行的,它能以很小的功率借助天空波传送到很远的距离。主要是远距离国际无线电广播、远距离无线电话及电报通信、无线电传真、海上和航空通信等。

超短波,又叫米波或甚高频无线电波。主要传播方式是直射波传播,传播距离不远,一般为几十公里。主要用作调频广播、电视、导航、雷达及射电天文学等。 微波;主要是直射波传播。微波的天线辐射波束可做得很窄,因而天线的增益较高,有利于定向传播;又因频率高,信道容量大,应用的范围也很广。主要用作定点及移动通信、导航。雷达定位测速、卫星通信、中继通信、气象以及射电天文学等方面。 ========================================== 我们按照无线电波的波长人为地把电波分为长波(波长1000米以上),中波(波长10 0-1000米),短波(波长10-100米),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等等.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如下: 1.长波传播的特点 由于长波的波长很长,地面的凹凸与其他参数的变化对长波传播的影响可以忽略.在通信距离小于300km时,到达接收点的电波,基本上是表面波.长波穿入电离层的深度很浅,受电离层变化的影响很小,电离层对长波的吸收也不大.因而长波的传播比较稳定.虽然长波通信在接收点的场强相当稳定,但是它有两个重要的缺点: ①由于表面波衰减慢,发射台发出的表面波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 ②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收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 2.中波传播的特点 中波能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这一点和长波一样.但长波穿入电离层极浅,在电离层的下界面即能反射.中波较长波频率高,故需要在比较深入的电离层处才能发生反射.波长在3000-2000米的无线电通信,用无线或表面波传播,接收场强都很稳定,可用以完成可靠的通信,如船舶通信与导航等.波长在2000-200m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故此波段又称广播波段. 3.短波传播的特点 与长,中波一样,短波可以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由于短波频率较高,地面吸收较强,用表面波传播时,衰减很快,在一般情况下,短波的表面波传播的距离只有几十公里,不适合作远距离通信和广播之用.与表面波相反,频率增高,天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却减小.因此可利用电离层对天波的一次或多次反射,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 4.超短波和微波传播的特点 超短波,微波的频率很高,表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

短波通信原理

短波通信原理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但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 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 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 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里简要介绍短波通信的一般概念,优化短波通信的经验,以及一些热门的新技术。1、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 1.1.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无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地波(地表面波)传播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地波的传播途径如图1.1 所示。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直射波传播 直射波又称为空间波,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范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接收天线,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后到达接收天线,如果天线高度和方向架设不当,容易造成相互干扰(例如电视的重影)。 限制直射波通信距离的因素主要是地球表面弧度和山地、楼房等障碍物,因此超短波和微波天线要求尽量高架。 天波传播 天波是由天线向高空辐射的电磁波遇到大气电离层折射后返回地面的无线电波。电离层只对短波波段的电磁波产生反射作用,因此天波传播主要用于短波远距离通信。

通信设备安装规范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应该对大家有用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根据通信设备的类型,本规范分为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程控交换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一安装工艺 1 机架设备 1.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1.2 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1.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误差不大于5mm。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面应在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1.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1.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1.6 机架、列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1.7 告警显示单元安装位置端正合理,告警标志清楚。 2 机台和外围终端设备 2.1 机台位置应安装正确,台列安装整齐,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相邻机台紧密靠拢,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2.2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3.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位置应平直整齐。 3.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敏。 3.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 3.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3.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3.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 4 电缆走道及槽道 4.1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4.2 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2)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3)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短波通信概述

短波通信概述 短波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波长在50米~10米之间,频率围6兆赫~30兆赫。发射电波要经电离层的反射才能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由于电离层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昼夜、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所以短波通信的稳定性较差,噪声较大。目前,它广泛应用于电报、、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等方面。 尽管当前新型无线电通信系统不断涌现,短波这一古老和传统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视,不仅没有被淘太,还在快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一、短波是唯一不受网络枢钮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旦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无论哪种通信方式,其抗毁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与短波无可相比; 二、在山区、戈壁、海洋等地区,超短波覆盖不到,主要依靠短波; 三、与卫星通信相比,短波通信不用支付话费,运行成本低。 近年来,短波通信技术在世界围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些技术成果理应被中国这样的短波通信大国所用。用现代化的短波设备改造和充实我国各个重要领域的无线通信网,使之更加先进和有效,满足新时代各项工作的需要,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短波通信的一般原理 1.无线电波传播 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卫星、雷达等都依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无

线电波一般指波长由100,000米到0.75毫米的电磁波。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又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若干波段,其中:超长波的波长为100,000米~10,000米,频率3~30千赫;长波的波长为10,000米~1,000米,频率30~300千赫;中波的波长为1,000米~100米,频率300千赫~1.6兆赫;短波的波长为100米~10 米,频率为1.6~30兆赫;超短波的波长为10米~1毫米,频率为30~300,000兆赫(注:波长在1米以下的超短波又称为微波)。频率与波长的关系为:频率=光速/波长。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其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反射、折射、散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不断减弱。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1)地波(地表面波)传播 沿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表面波,简称地波。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逐渐被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超长波、长波、中波无线电信号,都是利用地波传播的。短波近距离通信也利用地波传播。 (2)直射波传播 直射波又称为空间波,是由发射点从空间直线传播到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直射波传播距离一般限于视距围。在传播过程中,它的强度衰减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传播的。 在地面进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点的场强由两路组成:一路由发射天线直达

通信配线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通信配线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电力系统配线设备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 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项目单位技术偏差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人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及土建的接口要求。 6、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录 1 总的要求 2 工程概况 3 使用条件 4 技术规范 5 试验和检验 6 质量保证及管理 7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会 8 报价范围及对技术建议书及报价的要求附录A 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数据附录B 技术偏差 附录C 维保

关于短波通信技术发展

关于短波通信技术发展 摘要:在经过长达数十年发展历程之后的短波通信技术,从初始的初级阶段到 现在的成熟应用,经过多年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如今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日常及军事领域。短波通信技术具有与其他相似技术与众不同的特性,其 技术优势必将是不可比拟的,必将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短波通信技术 发展分析,以其优异的技术特性来成为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短波通信;特征;发展方向 引言:自2000年以来,科学发展飞跃式的前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一系列的行业, 其中通信类行业发展更是速度惊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通信技术顺应了市场的发展。经济的推动力下,通信行业不断地成长与发展。1925年左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离 层和短波,短波通信具有比其他同类产品更好的机动性和顽固性在三十年前宣告加入数字通信,开启了数字通信的新纪元。当今,短波通信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能力不断提高,不 断改善和强化,在数字化越来越先进的今天,数字媒介,频率扩容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短 波通信技术不断地向更加实用性发展。 一、短波通信概述 短波通信(也称高频通信,Nigh frequency,HF)是国际上军、民最常用的基本通信手段之一,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随着反卫星武器的逐步成熟,军用短波通信及其装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装备规模很大,应用很广。 短波通信作为战略指挥通信、战役指挥通信、战术指挥通信以及协同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有些情况下(比如在卫星通信中断时)甚至是中、远程指挥通信的唯一手段。随着短波通 信战技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短波通信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在指挥通信和协同通信 两个方面。 指挥通信主要分战略通信、战役通信和战术通信三个层次,还有特殊需求的专线通信等。 指挥通信距离近至几十千米,远至数千千米。由于短波的地波和天波特性,其通信距离能满足 指挥通信对通信距离的要求。 在协同通信方面,短波通信比VHF、UHF频段电台表现出了距离上的优越性,因为飞机上天、舰艇出海时,其协同通信下不能依靠VHF、UHF解决问题,比如超低空突防的武装直升机、远程 轰炸机等,短波通信几乎是唯一的手段。 二、自适应频率 短波信道(电离层)是一种典型时变色散信道,其路径损耗、时延散布、噪声和干扰等都随 频率、地点、季节、昼夜的变化不断变化,因此,短波通信中工作频率是不能任意选择的。 统计表明,即使在夜间通信环境最坏的情况下,短波频段也有4%左右的无噪声信道,而中午约有27%的信道干扰很小或不存在干扰。所以,实时避开干扰,找出具有良好传播条件的无 噪声信道是提高短波通信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采用短波自适应频率技术,目前自适应频率经历了短波频率管理、2G-ALE两个成熟阶段,正向3G-ALE发展。 2.1频率管理系统 短波频率管理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组成频率管理网格,在短波范围内测量和分析各种信 道参数和干扰分布,根据综合分析和计算结果,得到通信质量优劣的频率排序表,统一分配 给区域内各短波通信用户,使用户在最佳工作频率上的建立通信链路。短波频率管理实质是 对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实时频率预报,采用的技术称为实时信道估值RTCE(Real Time Channel Evaluation)技术。频率管理系统的特点是通信与探测分离,探测设备昂贵,这一发展过程也 称为短波自适应技术的1G-ALE阶段。 2.2 2G-ALE通信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在通信系统中直接采用RTCE技术,对短波信道进行探测、 评估和通信一并完成的短波自适应电台。这种电台能够实时选择出最佳的短波通信信道,使 得短波工作频率随信道条件变化而改变,确保了通信始终在质量最佳的信道上进行。2G-ALE 通信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几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短波水上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7898144.html, 几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短波水上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浅析 作者:姚萍萍肖春晖 来源:《珠江水运》2018年第15期 摘要:短波通信因失真少、传输距离远、抗毁性强等因素一直是海上通信的主流方式, 模拟传输手段则因实现性强、成本低长期以来作为海上通信的主要传输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应用成为水上通信系统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和趋势,本文旨在通过对短波电台调制方法和语音编码方式选择的研究,探索将数字化技术引入短波水上通信系统的可能性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海上通信短波数字电台 OFDM Opus 技术应用 短波通信因具有绕射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抗毁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到海事、气象和军事领域,其系统也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数字通信技术的日趋成熟,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短波通信中,整合两种通信方式的优点,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信号的调制和信源—语音信号的编码两个环节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1.短波通信数字调制应用 短波通信虽然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大、设备价格经济等优点,但其依赖大气层传播的特点也使其易容易被干扰、衰减和失真。DRM(世界数字广播组织)为了扬长避短、更好地使用短波通信,针对30MHz以下的长中短波调幅广播建立了世界通用的数字AM广播标准,推广了数字广播技术DRM系统。 1.1DRM技术的优越性 DRM系统使用30MHz以下频段的特点,使其对中高频频谱资源的利用比较充分,绕射能力及穿透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大覆盖范围;在覆盖范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DRM系统需要使用的数字调幅发射机的功率远低于传统模拟调幅发射机,这一点有利于提高发射机的经济效益和能效;在短波9kHz带宽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语音编码技术,增强抗扰能力,消除短波衰落,从而提高传输可靠性,避免高斯噪声影响。 DRM+(最新的DRM技术代)采用多载波OFDM传输方式(正交频分复用),使用 4QAM和16QAM两种子载波调制方式,在主业务信道上提供高达37~186kb/s的净数据率。 1.2OFDM调制原理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通信机房验收标准) word文档可编辑

通信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通信机房验收标准)根据通信设备的类型,本规范分为程控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通信设备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程控交换设备工程安装施工规范 一、安装工艺 1、机架设备 1.1 机房机架设备位置安装正确,符合安装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1.2 用吊垂测量,机架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 1.3 大列主走道侧必须对齐成直线,1.4 误差不1.5 大于5mm。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整列机面应在一平面上,无凹凸现象。 1.4 各种螺栓必须拧紧,同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1.5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1.6 机架、列架必须按施工图的抗震要求进行加固。 1.7 告警显示单元安装位置端正合理,告警标志清楚。 2、机台和外围终端设备 2.1 机台位置应安装正确,台列安装整齐,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相邻机台紧密靠拢,台面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2.2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正确。 3、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 3.1 总配线架底座位置应与成端电缆上线槽或上线孔洞相对应。跳线环位置应平直整齐。 3.2 总配线架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敏。 3.3 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含数字配线架、中间配线架等)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误差应不3.4 大于3mm,3.5 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3.6 大于2mm。 3.4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各种标志完整齐全。 3.5 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3.6 总配线架直列告警装置及总告警装置设备安装齐全。 4、电缆走道及槽道 4.1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mm。 4.2 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l短波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munication),也被称为高频通信,一般指的是利用波长范围为100m到10m(相应的频率范围为3MHz 到30MHz)的电磁波的无线通信。短波的传播方式主有两种:一个为地波,另一个为天波。其中地波沿着地球表面进行传播,这种方式的传播距离主要由地表介质特性决定。因为地波的衰减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强,短波以地波方式传播时,使用常用的发射功率,短波的传播距离最多只有几百公里,所以地波不是短波通信中使用的主要传播方式。然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无线通信的工作频率,但需考虑障碍物的影响,这也是其与天波传播方式不同的地方。 1901年,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马可尼在英国与纽芬兰之间(距离为3400Km),实现了跨越整个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在这以后,因为无线电短波通信设备的价格低廉、便携性强、操作简单和灵活等优点,无线电短波通信迅速发展成为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一直到20世纪6O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是短波无线通信发展的黄金时期,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广播、商业、气象等诸多领域,世界上许多国家并建立了覆盖本地区或世界性的专用通信网或公用通信网。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卫星通信等新兴远距离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短波通信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带宽较窄,射频频谱资源紧张,存在信道间干扰问题,易被窃听等等。相反的是,新型卫星通信技术

具有信道稳定、可靠性高、通信质量好、信道容量大等优点,许多本来是属于短波通信的重要业务逐步被卫星通信所取代。在20世纪60至7O年代,短波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陷入低谷。但电子战、卫星战等战争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发现一旦发生战争,各种通信系统都有可能被破坏,就是卫星也不能避免,如果过分依赖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无线通信,在战时卫星一旦被摧毁,那么整个通信系统将瘫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短波自身的特点决定其是唯一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该技术的抗打击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超出其他通信方式,再加之卫星通信技术成本很高,而短波通信技术起点较低、价格低廉,一般的国家均能进行部署和使用。短波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一样,都能够实现全球的通信,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对短波无线通信的发挥的作用又重新予以重视。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短波无线通信技术在自适应收发信机、自适应调制解调器、自适应均衡及检测、白适应天线阵等方面上取得了突破,使得短波无线通信技术有可能解决高干扰电平、衰落和多径传播等信道时变特性方面的问题,向着数字化、低误码率、高速率的方向继续发展。 2现有短波通信存在的缺陷 2.1地球电离层对短波通信的影响太阳的辐射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氮原子、氧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这些离子态的气体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