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几个问题

1.近代中国学西方呈现出一些什么特点?

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一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

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土地,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2.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在宣传西方文化方面各自有些什么特点?

维新派:①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主张君主立宪。②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来宣传优胜劣汰,主张设立新式学堂,学习西学。

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并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用于指导革命。

激进派:①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②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③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中体西用”与回归““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思想分析

含义:按照当时洋务派的主流观念的认识,所谓的“中体西用”,简单说来就是要以中国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以“伦常名教”作为思想基础,以向西方学习技艺为主,而对于封建君主的专制制度是不可动摇和变更的。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统治阶级开始寻求出路。

实质:利用西方科技以维护封建统治,即“师以长技以制强”。

地位: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思想的层面来看虽然洋务运动中作为指导思想的“中体西用”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兴起,它的作用和影响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它毕竟为中国近代化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史学界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三个层次的表述,它是说在中国近代化识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洋务运动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它的作用是对一个封建帝国产生具有现代化启动的关键作用。假如没有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产生还要延迟一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也就不会有近代化常说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戊戌变法运动、

立宪运动和辛亥革命,以及以后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没有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就会失去发起的基础,正是因为如此的洋务运动的实践,才使得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拥有了向纵深发展的奠基石。

(2)回归“中体西用”

在席卷全球的现代化浪潮中,强调民族特色,也即重视现代化模式与特定文化传统的关联的倾向,开始得到愈来愈广泛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政治口号的文化意义,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了凸显,并与学术思想界的所谓“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形成呼应的。

4.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把学习西方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起来。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是中国进步的两大障碍,中国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必须来一场“根本的解决”,即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任务由中国共产党最终完成

5. 近代前期(五四运动前)中国进步思想演变的进程及其主要特征。

演变过程:①鸦片战争后新思潮萌发,地主阶级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②60年代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学习西方技术富国强兵。③90年代以后维新思想成为中国进步思想主流,以设议院、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主要内容。④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成为进步思想主流,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一战期间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较彻底批判了封建传统文化。
特征:①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②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反侵略反封建特征。③由于历史演变剧烈,没有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④以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为主流,没有为中国找到正确方向。



★巩固练习

1.《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 )
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客观上滋育出维新变法的新思想 D.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形成
3.以下对19世纪晚期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完全勾结
B.形成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为领导的第三

次革命高潮
C.形成了改良和革命两个资产阶级政治运动趋势
D.帝国主义资本输出阻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定国是诏》颁行②保国会成立③强学会成立④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5.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6.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 )
A.康有为出生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7.戊戌变法期间,促使光绪皇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 D.维新派的影响
8.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其根本原因在于( )
A.义和团运动既反清又反帝 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处于感性阶段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清政府由抵抗到投降
9.20世纪初立宪派与革命派论战的实质在于( )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B.资本主义革命与改良之争
C.资本主义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 D.资产阶级革命领导权之争

10.下列各政治势力具有盲目排外思想的有( )
①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②太平天国领导集团③清政府中的顽固派④资产阶级维新派⑤义和团领导人⑥资产阶级民主派
A.①②③⑤ B.③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⑥
11.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D.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12.以下对梁启超政治态度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变法—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支持复辟帝制
B.参与变法—反对革命,主张立宪保皇—反对复辟帝制
C.参与变法—支持民主革命—倡导新文化运动
D.参与洋务运动—参与变法—参与清末新政—支持袁世凯称帝
13.一战期间,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现实的政治目标是( )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B.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C.反对军阀混战 D.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1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最主要的斗争目标是( )
A.本

国封建势力 B.民族资产阶级 C.外国资本主义 D.封建军阀
15.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社会就孕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曙光,主要指( )
①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②资产阶级为共和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④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6.近代前期(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 )
A.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资本主义化
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D.中外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17.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文化的特点是
①呈现“西学东渐” 的趋势②围绕救亡图存为主题③东西文化碰撞和交融④缺乏成熟性和系统性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18. 1923年,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化大半历程的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这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地,试看这五十年的美国如何?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这五十年的俄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苦乐不等,……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上文中“这个五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大“进化”?(4分)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中国又在哪些方面“惭愧无地”?(6分)造成中日双方差距的主要原因何在?(4分)试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上述问题。









答案:DDBDB/DBDCB/ABACDCD

18.重大“进化”: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一度迅速发展;③引进了西方文化,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4分)
重大问题:①日本消除了封建割据,成为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军阀割据,民国名不符实。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而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③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民族独立,称霸东亚;中国则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6分)
主要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和对外扩张的道路。②洋务运动未能把中国引向富强,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依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徘徊。(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