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色 建 筑 概 论..

绿 色 建 筑 概 论..
绿 色 建 筑 概 论..

绿色建筑概论

建筑就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所创造的,满足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等功能及形象要求所形成的一个为人们所享用的物质空间及环境。

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设计原则:

1、资源利用3R原则

1)减量:减少资源消耗与排放

2)重用:再利用

3)循环: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2、环境友好原则:

1)室内环境品质:满足功能要求,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室外环境品质: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空间

3)周围环境影响:减少环境污染

3、地域性原则: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经验

2)注意与地域自然环境的结合

3)当地材料的使用

设计方法与过程:

1、“集成设计”的过程:不同学科的专家合作设计

2、生命周期设计:关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设计施工使用拆除

3、参与式设计:鼓励建筑的管理者、使用者、投资者及相关利益团体、周边邻里单位参与设计

绿色建筑概论

一、气候要素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在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对建筑密切有关的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气温、湿度、风、降水等等。

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

–大气长波辐射:大气(水蒸汽和CO2)吸收后再向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在日间比例很小,可以忽略。

?所谓太阳总辐射强度一般仅包括前两部分

tce(ton of standard coal equivalent)是1吨标准煤当量,是按标准煤的热值计算各种能源量的换算指标(标准煤是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而定为每公斤含热5000大卡的能源标准)。

大气透明度

?定义:电磁辐射透过大气的程度,大气光学特性之一。为大气透过可见光性能优劣的参量。以透过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表示。

?在一般情况下,透明度大的大气,其能见度也大。它直接影响目标物的清晰程度,对各类交通运输的安全与大气质量评价也有一定意义。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日照的作用

?日照过少导致人体产生的褪黑色素增加,引起精神忧郁

?紫外线

–杀菌,促进合成维生素D

–导致皮肤癌

?可见光

–获得照明

?红外线

–带来辐射热能

?自然的微气候

–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风

–降水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与地表面以导热、对流和长波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或冷却。对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

?日较差: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年较差:一年内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差。

?年平均温度:向高纬度地区每移动 200~300 km 降低1℃。

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

空气温度的年变化

??武汉某年的气象数据

一年中最热月一般在7、8月份,最冷月一般在1、2月份。

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

?受地面反射率、夜间辐射、气流、遮阳等影响,离建筑物越远,温度越低

空气温度的局部效应

?霜洞效应:洼地冷空气聚集造成气温低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

湿度

?来源

–水体蒸发

–植物蒸发

?影响因素

–地面性质

–水体分布

–季节

–阴晴

湿度

?日变化

–相对湿度与气温变化反相

湿度

?年变化

–内陆和沿海地区差别较大

?风的成因

–大气环流:造成全球各地差异

?赤道和两极温差造成

–地方风:造成局部差异,以一昼夜为周期

?地方性地貌条件不同造成,如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等–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

?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海陆风和山谷风

风的测量

?测量开阔地面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

?风速有梯度,地面为0 m/s,可认为按幂函数规律分布,如:

风玫瑰图

北京地区的风玫瑰图

?粗线:全年

?细实线:冬季,12~2月份

?虚线:夏季,6~8月份

降水

?大地蒸发的水分进入大气层,凝结后又回到地面,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强度:24小时的降水总量,单位mm (或cm)

?影响因素

–气温

–地形

–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我国降水分布

我国降水基本集中在夏季,长江流域在夏初有“梅雨”

降雪集中在北纬35°以北

二、城市气候

–小区风场

–城市热岛

–建筑布局与日照

小区风场

?形成机理

–建筑物对来流风的阻碍和聚集作用

–小区内太阳辐射导致各表面存在温差而形成的自然对流

?不当风场的危害

–冬季造成热负荷增加

–高风速影响人员行动

–夏季自然通风不良

小区风场

?建筑的布局对小区风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北京,在北风来流7.6 m/s时,局部1.5 m 高处出现10 m/s 的高风速

城市热岛

?热岛强度:热岛中心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距地1.5 m高处)附件远郊的气温的差值。单位:℃

城市热岛的成因

?自然条件

–市内风速、对天空长波辐射:建筑布局影响对天空角系数和风场

–云量:市区内云量大于郊区

–太阳辐射:市内大气透明度低

–下垫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蓄热特性:地面材料、植被、水体的设置

?人为影响:“人为热”

–交通、家用电器、炊事产热

–空调采暖产热

城市热岛的成因:下垫面的影响

城市热岛与逆温层

?由于自然对流的作用,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内形成了一个温度随高度上升的稳定的“逆温层”,使污染物处于低温区域,妨碍了污染物向上部的扩散,加剧了城市的污染程度。“逆温层”的影响范围与热岛强度有关,在大城市可达500m高,小城市约为50m。

伦敦的城市热岛

?伦敦地区冬季月均热岛强度达到6.7℃(12 F)

北京的城市热岛

?北京80年代初城市热岛强度为夏季1.5℃,冬季5℃。家用空调的普及和车辆的剧增必然导致近年夏季热岛强度增加。

建筑布局与日照

?日照的作用

–冬季采暖:充分利用太阳能

–自然采光需要:适当的散射辐射

–心理需要:冬日室内光斑对人的心理有积极作用

?影响因素

–纬度:决定太阳高度角和日射强度

–建筑布局:决定遮挡情况

?目标

–冬天尽量多:但太阳高度角低易被遮挡

–夏天尽量少:但太阳高度角高不易被遮挡

建筑布局与日照

?我国民用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每户至少有一个房间满足日照要求。

?日影

–终日日影:一天中都没有日照

–永久日影:终年没有日照

?建筑布局与日照

–建筑的互遮挡:不同建筑物相互遮挡

–建筑的自遮挡:建筑物一部分被另一部分遮挡

日照间距

其计算依据一般是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向房屋底层房间的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满照。

日照间距系数

?日照间距系数定义: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日照间距L与遮挡汁算高度H 的比值称为日照间距系数。

?目前济南市规划局现行济南市日照间距系数采用标准为1.5 。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的互遮挡情况

永久日影

红线区内为永久日影区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

?两个分区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GB50176-93)的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最初主要是为了明确那些地区应该设置采暖)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的七个建筑气候区划分区(最初主要是为了制定不同区域的日照标准)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建筑气候区划分区

建筑气候区划7个区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5个区的对应关系三、选址与室外环境设计

?——场地安全

?——节能设计

?——绿化

?——水系、地貌

?——光污染

?——声环境

?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节能节材与室内环境

?室外环境保障与控制

(1)尊重地形,合理布置建筑、景观

(2)利用冲沟,构建立体交通和水体

(3)土方精准平衡,无借土、无外运

四、绿化设计

?1、总体规划

?2、室外微环境改善

?3、建筑立体绿化

种植隔热的原理是:在平屋顶上种植植物,借助载培介质隔热及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和遮挡阳光的双重功效来达到降温隔热的目的。顶层房间可降低2℃。

上海建科院生态办公示范楼

北京2008奥运会中国石油奥林匹克展示厅

?双层墙体

?彩色夹芯板

?铝合金龙骨

?镀锌铁皮

?防火、隔热、节材、美观、快捷

?喷灌、滴灌系统

?百慕大草

绿物遮阳

一种天然的遮阳手段,树木或攀援植物可以用来遮挡阳光,形成阴影,降低墙体表面的温度,由此可见,植物遮阳对于防止太阳辐射、影响室内热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节地及公共设施集约化利用

?节地途径:提高容积率,利用地下空间,合理规划,因地制宜,新型建材

?旧区改造:旧建筑利用,废旧建材利用,公共设施集约化利用

绿色建筑概论

一、室内声环境

?创造良好的满足要求的声环境

–保证居住者的健康

–保证工艺过程要求

?录音棚、演播室

?高保真音乐厅

声音的相关概念

?声功率:声源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声强:声波的大小或强弱。

?声压:声波的压强与静压强之差。

?分贝:人类对声音强度变化的感觉。(dB)

什么是噪声?人们不愿意听到的任何声音

噪声控制措施

?远离噪声源

—建筑设计的方法

?降低噪声源噪声

–噪声源的控制、减振

?传播途径降低噪声

–吸声、隔声、消声、隔振

?掩蔽

–主动加入掩蔽噪声

远离噪声源?a?a建筑设计

降低噪声源噪声

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

?多孔吸声材料

–微孔很多且相互连通,吸收多,反射少,效果好,如纤维板、毛毡、矿棉

–微孔靠得很近却不相通,效果不好,如泡沫树脂、多孔橡胶

?共振吸声结构

–薄膜、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空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空间吸声体

矿棉装饰吸声板吊顶(明架)构造

穿孔板共振器

?穿孔板与墙间空腔形成共振腔

压型穿孔铝板吊顶构造

空间吸声体

?当房间表面不足作吸声表面时使用。

光环境控制的意义

?减少视觉疲劳,保证视觉健康和身心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能耗

绿色建筑概论

一、墙体保温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了外墙内保温技术,已有了较长一段时间,其造价低,施工方便,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不少缺点,

?减少了住户的使用面积;

??°热桥?±问题不易解决;

?易出现结露现象,保温隔热效果差;

?容易出现内保温面层的开裂;

?影响住户的二次装修;

?装修过程中对保温层的破坏大,产生新一轮的建筑垃圾;

夹芯保温:造价低,抗震性能差

?外墙外保温体系是将憎水性、低收缩率的保温材料通过粘结或锚固牢固地置于建筑物墙体外侧,并在其外侧施工装饰层的方法。

?夹心保温施工

?梅园外保温施工(挤塑板)

高性能混凝土

复合自保温砌块

●我国每年有20亿m2左右的建筑面积,保温面积达到10亿m2。

●按照保温层8cm聚苯板计算,消耗8000万m3聚苯板。

●2吨原油可以生产出1吨EPS,使用原生料最少消耗160万吨原油。如使用回收聚苯板可减少8000万m3白色垃圾。

控制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外墙表面积

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我国的有关标准规定,在窗两侧空气压差为10Pa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每米缝长的空气渗透量的允许标准如下

在低层和多层建筑中应不大于4.0 m3/(m·h)

在中、高层建筑中应不大于2.5 m3/(m·h)

如果窗本身的气密性达不到上述要求,则应采取密封措施。

窗户的保温能力

改善窗框保温性能

将实腹型材改为空心型材,内部形成封闭空气层

开发塑料构件

用保温砂浆、泡沫塑料等填充密封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

改善窗玻璃部分保温能力

增加窗扇层数,形成的空气层加大了窗的热阻

安装双层玻璃,空气层厚度以2~3cm为最好;

采用普通双层窗时,内层应尽可能做的严密一些,而外层的窗扇与窗框之间,则不宜过分严密。

透明中空玻璃

?与单片玻璃相比,此种玻璃的传热系数U明显降低,通过温差传热而损失的热能至少降低了约40%,明显改善了对冬季暖气的阻挡效果。由于这种玻璃的表面没有镀膜,它的遮阳系数Sc改善不大。

?透明中空玻璃适用于以暖气能耗为主的北方寒冷地区民宅,不适用中央暖通系统的公建中。在南方地区使用此种玻璃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这类地区全年能耗中,温差能耗只占15%的份额,另外85%的能耗来自太阳辐射传热,而透明中空玻璃不能限制这部分传热。

着色中空玻璃

?着色中空玻璃将着色玻璃的隔热性和中空玻璃保温性结合起来,它的隔热性能优于透明中空玻璃和单片玻璃,但保温性能与中空玻璃相差不大。这种玻璃节能性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价格比较合适,所以还是比较适合民宅使用的。

单片热反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的作用是限制太阳热辐射直接进入室内,它除有亮丽的外观装饰效果外,可明显降低冷气设备的运行费用。在夏季的白天和光照强的地区,热反射玻璃的隔热性能十分明显,可有效的限制进入室内的热能。尤其在建筑物西立面,它可极大的削弱西晒阳光的强度,使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不会明显热感。

?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北方极寒冷地区使用这种玻璃的唯一理由是其具有装饰性。热反射镀膜玻璃的隔热性和保温性均优于着色玻璃。

?这种玻璃的缺点是限制阳光热辐射的同时,也限制了进入室内的可见光,这会影响到室内的自然采光。

热反射中空玻璃

?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集镀膜玻璃和中空玻璃的优点于一身,即不但对太阳辐射有所控制,同时也更有效的控制了温差传热损失。它的综合节能效果优于着色中空玻璃15%以上,应当说这种玻璃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配置,几乎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但是这种玻璃在极寒冷地区利用的时候会限制一部分有利于室内采暖的阳光。它的综合节能效果和LOW-E玻璃比较起来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L O W-E中空玻璃

?LOW-E玻璃的膜层首先是反射远红外热辐射、有效降低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其次是反射太阳中的热辐射,有选择的降低遮阳系数。LOW-E 中空玻璃则具有更低的传热系数U值,更大的遮阳系数Sc,因此其功能已经覆盖了热反射镀膜玻璃。

?与热反射镀膜玻璃相比,LOW-E玻璃能够阻挡同样数量的太阳热能而不过多限制可见光的进入,换句话说,太阳光经LOW-E玻璃后就成了“冷光源”,对建筑物采光是非常有利的。

?使用中应注意在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的LOW-E玻璃品种以达到最佳效果。

北京锋尚国际公寓

?太阳墙系统风机

?太阳墙采暖系统室内送风管道

?太阳墙采暖系统室内散流器

?太阳能热水系统

集热器的安装

绿色建筑概论

?利用热压、风压加强通风

?利用风力发电

?白天,打开通风窗,室外有适当风速时,直接对流。

?室外无风或风速较小时,太阳能烟囱利用热压加强通风,有效改善室内炎热憋闷的状况,提高人体舒适度。

?夏季夜晚,除开窗对流通风外,还可以利用太阳墙系统通风降温。

1.太阳墙系统与南向房间的窗上通风器为房间提供新风。

2.卫生间背景排风。

?室内的排风口装有可调节开口大小的Whisper Power Grille排风装置,与屋面2级变速风机相连。?平时室内排风格栅开口较小,室外排风机低速运行,为房间提供背景排风。

?卫生间有人使用时开启排风开关,排风格栅开口变大,排风机高速运行。

?排风开关由延时控制器控制。

建筑物与风能利用的集成技术研究

?风能: 可再生,无污染,清洁能源

?人工建筑环境中的风能利用

优点:免予输送,稳定可靠

市区特点:紊流加剧,风速降低

尝试采用建筑物的特定结构来强化和集中风场:

平板型,流线型,屋顶型

概念的提出:

西欧的部分学者2000年开始着手。

1 荷兰工业大学200

2 年:

板式建筑风能集中器

2 英国和德国联合承担欧盟项目2001年

实例一巴林世贸中心

?2007年竣工的巴林世贸中心却成功地将大型风机集成进建筑中,可称为风能建筑一体化的典范之作。

?双塔之间16层(61米)、25层(97米)和35层(133米)处分别设置了一座重达75吨的跨越桥梁,三个直径达29米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涡轮机和与其相连的发电机被固定在这三座桥梁之上。这一设计使世贸中心成为世界上首个能够自身持续提供可再生能源的摩天大楼。这也是第一次把这么巨大的风力发电和摩天大厦结合起来。三个巨大的涡轮机,每个直径长达29米。由设计师按照独特的空气动力学安装在三个高架桥中。这三个巨大的螺旋桨大约能给大楼提供11-15%的电力。

?大楼的椭圆形截面使它们中间区域的空间陡然变窄,构造成一个负压区域,将塔间的风速提高了约30%;而塔楼设计成风帆般的外形,起到导风板的作用,引导向陆地吹来的风通过两塔之间。

在垂直方向上,塔的造型也有空气动力学的考虑,随着塔楼向上逐渐变小,其导风板的作用也逐渐减少;而海面吹来的风却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两者的综合效果使3个涡轮机上受风的风速大致相等,尽量做到能量的平均分布,避免高处的涡轮机过早受损。

三、地(水)源热泵的应用

?主动利用土壤/地下水提供的地热资源(水源热泵)

?冬季将水中热量转移到室内

?夏季把室内热量转移到水中

?全封闭系统, 不会污染地下水资源

?一次能源效率远高于燃煤锅炉

?省水、省能的最佳解决方案

?但受地下水文条件的限制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组成及型式

地源热泵与土地换热的主要型式

封闭式土地换热器敷设方式

竖直式:U型管与套管;水平式

绿色建筑概论

一、相关名词

?中水:

?也叫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

?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

?再生水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一种介于建筑物生活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之间的杂用供水技术。再生水的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杂排水GrayWater :

?民用建筑中除粪便污水外的各种排水,如冷却排水、泳池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等。

?优质杂排水SuperiorDrainage :

?其污染程度较低的排水,如冷却排水、泳池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综合污水就是以上的各污水以及工业废水混合在一起的污水

二、绿色建筑的要求——住宅建筑

?控制项

? 4.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

? 4.3.2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

稳定、可靠。

? 4.3.3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作为再生水源的,实施分质排水。

? 4.3.4用水分户、分用途设置计量仪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3.5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一般项

? 4.3.6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 4.3.7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 4.3.8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 4.3.9在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 4.3.10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 4.3.11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 4.3.12采用非传统水源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小于10%。

?优选项

? 4.3.1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

二、绿色建筑的要求——公共建筑

?控制项

? 5.3.1根据建筑类型、气候条件、用水习惯等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考虑传统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降低用水定额。

? 5.3.2设置完善的供水系统,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且水压稳定、可靠。

? 5.3.4 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并应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检测管道渗漏。

? 5.3.5 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节水率大于25%。

?一般项

? 5.3.6在降雨量大的缺水地区,选择经济、适用的雨水处理及利用方案。

? 5.3.7在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 5.3.8采用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绿化灌溉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节水率不低于

10%。

? 5.3.9 优先采用雨水和再生水进行灌溉。

? 5.3.10游泳池选用技术先进的循环水处理设备,采用节水和卫生的换水方式。? 5.3.11景观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且用水安全。

?优选项

? 5.3.12沿海缺水地区直接利用海水冲厕,且用水安全。

? 5.3.13办公楼、商场类建筑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在60%以上。

?给水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根据市政用水和再生水的用途不同,实行分类供给的原则。校园内的市政用水给水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用水器具,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在选取和运行的过程中保证不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

?校园内的再生水源主要包括雨水、盥洗、洗浴、冲厕用水等,针对再生水源的水质不同,排水系统也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再利用设计,并且在再生水源的用水终端设置安全提示,保证用水安全。

第六章绿色建材

(一)建筑材料指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材料总称。三大材料:水泥、钢筋、木材。

(二)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

1.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安全承受设计荷载。

2.材料自身的质量以轻为宜,以减少下部结构和地基的荷载。

3.具有与使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以减少维修费用。

4.一定的装饰性,美化环境。

5.相应的功能性,如隔热、防水、隔声等。

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建筑总造价的50%左右,有的高达70%。

(四)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的建筑材料新品种,包括的品种和门类很多。

从功能上分,有墙体材料、装饰材料、门窗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和密封材料,以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五金件、塑料件及各种辅助材料等。

从材质上分,不但有天然材料,还有化学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等。

?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装饰等优良特性。

采用新型建材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还可以使建筑物内外更具现代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建材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为推广轻型建筑结构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3、应用

主要应用于天窗、天棚、阳台、楼梯、电梯井和易受振动的门窗以及防火门窗。

以彩色玻璃原片制成的彩色夹丝玻璃,其色彩与内部隐隐出现的金属丝网相配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夹丝玻璃安装时一般不应使之与窗框直接接触,宜填入塑料或橡胶等作为缓冲材料,以防止因窗框的变形或温度剧变而使夹丝玻璃开裂。

自洁玻璃

自洁玻璃通过在普通玻璃表面镀上一层二氧化钛膜,便能将玻璃表面的几乎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并降解为相应的无害无机物,在雨水作用下,自我清洁,而不留下任何的痕迹。从而使玻璃表面具有自洁、防雾和不易再被污染的功能,不需要人们登高清洗。从而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丝网印刷玻璃

力诺集团办公楼大楼采用

太阳能玻璃幕墙

光电玻璃幕墙是将传统玻璃幕墙与光电原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建筑幕墙屋顶,它充分利用建筑物的表面和空间,把传统幕墙试图屏蔽在建筑物外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光电玻璃幕墙屋顶除了具有光伏发电这项主要功能外,还具有隔热、隔音、安全、装饰等功能。特别是太阳能电池发电不会排放二氧化碳或产生对温室效应有害的气体,也无噪音,是一种净能源,与环境有很好的相容性。

采用新型建材建筑实例

?北京奥运会鸟巢所用钢材名为Q460EZ235它是顶级建筑用钢,460指的是钢材的强度,表明这种钢的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E”指的是负40度的冲击韧性指标,这表明此钢的韧性十足,而“Z235”则表明鸟巢钢材的性能是最高级的。

我国原来标准的钢材无法满足鸟巢要求。武阳钢铁公司最终研制出成110毫米厚的鸟巢特殊用钢,Q460EZ35,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这意味着如果北京再次遭受上世纪70年代唐山地震一样的

地震波及,鸟巢依然能保持原状。

水立方ETFE膜材料

?“水立方”从建筑到结构完全是一个创新的建筑,蕴涵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它的建筑外围护采用新型的环保节能ETFE膜材料,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应用工程。

?ETFE是Ethylene(乙稀)、Tetra(四)、Flour(氟)、Ethylene(乙稀)四个英文的缩写。

ETFE膜材料没有任何布基,仅由一层乙稀四氟乙稀薄膜构成,乙稀氟乙稀本身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不需要任何其它的面层保护。

一般来说ETFE膜材料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具有很好的自洁性,耐火A1级,根据膜材料厚度

(0.012mm~0.5mm)不同其抗拉强度在45 N/mm2 ~ 60N/mm2之间,透光率在95%左右。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耐擦伤性、耐磨性、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高安全性材料。超轻重量:膜材薄轻。抗震性优越,施工便利。

耐久性好:气候适应:-200~150摄氏度,15年以上恶劣气候,力学和光学性能不改变。

抗拉强度高:破断伸长率达300%以上。高安全性:阻燃材料,熔后收缩但无滴落物。如遇火灾其危害性较小,冰雹气候,即使玻璃碎了,ETFE也仅留下小小凹痕。表面非常光滑,极佳自洁性能,灰尘、污迹随雨水冲刷而除去。

水立方

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概论

绿色建筑论文:绿色建筑概论 摘要: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建筑理念得到深入发展并得以广泛实现。本文在概述了绿色建筑相关的概念与内涵、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要点与建设原则、绿色建筑的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发展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建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设计要点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规模的环境建设使我国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是解决传统建筑在建造、使用过程中多污染、高能耗的有效途径。 1 人居发展问题 当前的建筑多是水泥钢筋结构,建筑材料耗能高,室内环境基本靠消耗额外的能源来维持,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与其他能源。一些房地产项目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增设了一些不必要的建筑环节,虽然达到了一定的美化效果,但同时也耗费了许多建筑材料。此外,很多城市中的建筑都流行用玻璃作为外墙,不仅使建筑能耗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光污染。 2 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1998年,美国出台了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于1996年、1999年推出自己的标准,1998中国出台了具有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定义—简单地概括,就是“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外加环保和减少环境污染。 3 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建造、设计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保的要求,将建筑物和能源、环保、高新科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的同时,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是:尽可能地使资源得以最合理、最大限度的利用,采用的建筑材料对环境污染小,并可以循环利用,且周围环境能与之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建筑模式[1]。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①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周围环境尽量不产生或少产生不利的影响;②绿色建筑是一个可以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居住及活动空间的建筑;③绿色建筑本身在外观和内在使用方面都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成

绿色设计产品实例

触动心灵的绿色 紧随科学研究和舆论领袖的脚步,设计师和产品生产者也在日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作为新锐设计力量的集中代表,Droog一直也关注着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并且不断通过主体性的设计延伸创意的触角。通过“触摸绿色”的设计主题,Droog着急众多年轻设计者从各个角度对于可持续的发展话题提供某些启发或灵感。事实上,所有设计者都在努力用全新的创造展现各种可能性。 那么,最完美的可持续性是怎样的?人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往往是这里做对了,可是却会对别的地方产生不良的影响。譬如生物汽油,看上去对环境很好,实质上却会对粮食供应产生破坏性影响。现在人们已经了解了这个问题的双重性,并且认识到在设计中情况也是如此。将一天办公室中废弃的纸张收集起来制作一件家具,会对环保又帮助么?至少将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的想法是指导我们走向正确方向的第一步。 为“触摸绿色”献计献策的年轻设计者们都在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诠释绿色的概念,包括通过外观改进可持续性存在的缺陷或者巧妙使用节能技术。而米那勒﹒马依达(Minale Maeda)的低燃点瓷,SMAQ的保温椅,克里斯蒂﹒梅因德马(Christien Meindertsma)的编制作品都向人们证明了工业生产并没有将手工制作彻底拒之门外。当然,还有更多贴近“绿色”的想法,一起看个研究吧。 折叠围栏 最好禁止使用塑料袋,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但是只要它们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我们就不得不解决这个问题。像马丁﹒阿祖做的那样,吧废弃的材料编织折叠刀铁框架立做成一个折叠围栏。利用已使用过的材料可以制造出不同颜色、质地和透明度的产品。 作为与“荷兰现代设计代名词”Droog Design最早合作的设计师之一,德桥(Tejo Remy)以对废弃材料和原有旧物品的巧妙利用,重新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并被看做Droog Design最具颠覆性和最近草根本色的设计师。他不满传统设计观念,以挑战当时主导性形式风格的姿态推出了“抽屉式”,在引起设计界骚动的同时,预示了一个充满乐趣与智慧的设计新时代即将到来。 在回忆艺术里,人们通过将房子里的物品与情景联系在一起,使得回忆狠容易的被唤醒。“抽屉柜—你不能扔掉自己的回忆”的灵感正来源于德乔对记忆所作的探索与应用。抽屉柜是一些旧抽屉的集合,将捡来的二手抽屉放在新的外壳中,以稍显凌乱的方式叠摞在一起,然后用亚麻绳捆绑在一起,使用者可以方便增减抽屉的数量。在他看来,由就抽屉组成的柜子成为记忆系统的一个隐喻。随意而偶然排列的状态,让人产生急切和执着的感觉。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废旧抽屉的重新利用,也提供了物品定制的独特和重要方式。德乔说,他并不想设计,只是即兴创作,当他找到这些抽屉时就接受了它们的状态,使用者可以按自己意思再上面做出增减。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张惠娟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张惠娟 发表时间:2018-01-02T16:15:40.8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张惠娟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青岛天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由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重视建筑设计的生态环保要求。因此,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实施的具体对策,旨在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思考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前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且减少了能源的消耗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统一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随之得到提升。然而,目前社会的发展却导致生态的不平衡,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绿色环保是这个时代中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可运用在各行各业。由于建筑工程能耗与污染过于严重,实行绿色建筑设计,可有效避免能耗与环境污染。绿色建筑是指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前提上,实现人类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存。绿色建筑有利于节省多种资源还可促进生态的平衡,也被称为生态建筑。 2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得益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增长,当前人们在不断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从以往的实用性逐渐转向享用性,同时更为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性。随着我国逐步进入绿色生态时代,绿色建筑的出现完美的契合了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需求。然而受困于我国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较晚,致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仍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但不管怎样,绿色建筑设计所要达到目标是一致的。首先,绿色建筑设计通过减少建筑行业对于相关的能源以及材料的利用,从而达到降低资源的消耗的目的,促使建筑提升自身的经济效应。其次,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够使得诸如风、太阳等众多自然要素被充分有效的使用,不但促使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共处,而且有效的降低了资源的使用。如此一来,通过绿色建设计不仅极大的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这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3 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实施的具体对策 3.1体现建筑实用性 自古以来,居住建筑的核心基本上是以舒适为主,从而使建筑的使用价值大大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该从建筑物所处的实际情况着手,比如环境、气候、地域等因素,设计师需要从上述因素进行整体考量,优化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合理利用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借助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将能源损耗量降至最少,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设计师还需尊重居住者的意愿,从具体的光照条件着手,合理设计建筑,将建筑的实用性无限扩大。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考虑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光照、气候及空间等等。 3.2重视环境绿化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对居住者的生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居住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升,环境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生活品质,且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绿化这一重要因素,绿化不仅能够扩大生活空间,而且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给予居住者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不能忽视建筑周围的绿化工作,做好因地制宜的开展绿化,这样能够使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减少硬质铺地,扩大绿地环境,为居住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歇息的场所。 3.3遵循自然通风原则 建筑物设计过程中,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需要遵循当地的气候条件,为居住者创造相对便利的通风条件。在所有的通风条件中,自然通风相对来说是最合理的,且经济有效,建筑物的布局,或是格局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自然通风的效果。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从这一层面分析,设计相对合理的布局,保障通风效果,实现室内空气的有效循环,顺从自然风的流向,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将建筑物的功能性发挥至极致。 3.4合理运用可再生资源 由于建筑施工对能源与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从降低能源使用率,提升资源利用率方面着手,充分体现出节能要求。在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通过设计人员合理设计,这些能源能够在建筑中展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现状。从目前情况分析,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太阳能为例,这也是目前我国运用较多的可再生能源,它可以用来发电,同时也可以用于加热系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就是最好的例子。世界人口数量正在急剧增多,资源能源的汲取量也呈现出了高居不下的形式,这对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影响因素,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须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借以缓解能源资源紧缺的现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5运用节能施工工艺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还需从施工方面着手,尽量选取相对环保的施工材料,借助先进且节能的施工技术,从而降低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在选择建筑施工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性能以及适用性进行综合的考量,尽量选择耐用性能极好的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最好选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注重节能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减少能源的消耗,对于墙体材料、照明灯选取节能品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3.6注重采光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还需对采光进行合理的设计,夏季阳光相对强烈,因而建筑物必须合理设计光照,避免阳光直射。依据不同地区的具体

《建筑法规》期末试卷及答案1

《建筑法规概论》考试试题(A) 一、单选题:(每题2分,10题,共20分) 1、()是建筑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解除的原因。 A 建筑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 C 权利义务 D 法律纠纷 2、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在法定保修期限内,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单位负责。 A 发包 B 勘察 C 监理 D 承包 3、设计招标文件与施工招标文件相比较具有的特点是() A 无工作量要求 B 报价的依据是工程量表 C 开标时要排定标价次序 D 标价对中标影响程度较大 4、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年检结论为()。 A 合格、不合格 B 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C 优良、合格 D 优良、合格、不合格 5、关于投标文件修改和撤回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修改是对投标文件中已有的内容进行修订 B 撤回可以只撤回部分投标文件 C 撤回可以是放弃投标 D 撤回可以以新的投标文件重新投标 6、不属于招标人应邀请参加开标的人员是() A 公证机关代表人员 B 咨询机构代表 C 负责招标的主管人员 D 放弃参加开标的投标人 7、评标的标准和方法应依据()

A 评审专家的专业知识 B 国家法律法规 C 国家强制性标准 D 招标文件中载明的评标标准和方法 8、关于评标报告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无招标人授权情况下,评标委员会根据书面评标报告也可评出中标人或中标方案 B 书面评标报告向招标人提出并抄送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C 书面评标报告应阐明评标委员会对各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意见 D 评标报告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签字 9、以下关于成本加酬金合同说法错误的是() A 新型工程项目可适用该类型合同 B 业主需承担项目全部风险 C 承包单位报酬往往较低 D 承包单位将按合同与业主分担风险 10、下列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B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权人承担 C 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D 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二、多选题:(每题3分,5题,共15分) 1、法和法律的区别是() A 法和法律严格说是一个意义。 B 法律是具体明确的规范,法是具体规范的总和。 C 法是抽象的,法律是具体的。 D 法是伦理性的,法律是应用性的。 2、以下哪些属于建筑活动中行为的表现方式()

绿色建筑概论

绿色建筑概论 建筑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改善环境而创造的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人工物,它是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场所,这是书本中对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就应该是节约资源且对环境影响程度小到最低程度的建筑。所以说绿色建筑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的污染程度,而且合理地节约了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财力资源,绿色的建筑既具有普通建筑的功能,同时也能使人们感受到建筑环境的舒适。 以前的建筑思想多半是为人类服务的,一般不会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传统的建筑思想逐步转变为绿色的建筑思想,这样的建筑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绿色建筑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比如古代的波斯风车,古罗马重力水渠等,所以建筑中的绿色理念是从古代一直在延续着,再加以后人的补充与发展,使得绿色建筑思想逐步走向完善。目前环境的极度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大量使用,使绿色建筑的实施成为现代建筑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绿色建筑领域里的新观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观念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有两个要点,一是建筑物本身,要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同时要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原材料。第二个要点就是要考虑周边环境,要让建筑物适应所处地方的气候、自然地理条件等。一个建筑完成后不仅对住户本人有影响,同样对周边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的计划与实施过程中,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考虑到建筑对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 由于实际生活中建筑物的种类和用途大不相同,所以在计划过程中要分类考虑,比如医院、学校、商场、车站、行政机关和居民楼的绿色建筑方案是不一样的,在考虑建筑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对该建筑的影响。对医院的修建要考虑到离市中心的距离,周边环境的噪音,周围环境的空气状况等因素,修建商场得考虑建筑物的位置,交通的便利情况等因素,所以对不同的建筑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并把绿色建筑理念灌输其中。 一个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运营管理是保障绿色建筑性能,实现节约,环保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关系,最好做得到对三者都有利的地步,如果有不利的地方就要把这种不利降低到最低程度。在规划,设计和建造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建筑的整个环节中需考虑到建筑及其设备的运行是否符合节能减排。节水管理中我们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因此在建筑中水管等设备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的。人类的日常生活必然会产生垃圾,所以垃圾的管理也是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一部分,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我们需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尽量做到对垃圾的有效利用,尽可能较小处理垃圾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现在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更多的能源,这将会要求我们合理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索开发新能源的方法。综合以上各个方面的管理,绿色建筑将会更加符合绿色的观念。一项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它的施工建造都需要资金上的支持,一个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要想更好更有效地发展当地的绿色建筑,前提条件就是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当然,资金的使用应该放在有用的地方,有些设备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之后却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则这笔资金的使用变得毫无意义了。建筑修建后不一定是不可拆迁的,所以每个建筑物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它本身拆迁时的影响以及花费。 在我们周围的建筑中更加需要有绿色建筑思想,比如说天津大学新校区的修建应该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一所学校的修建是否成功要考虑许多因素,离市区的距离,周边环境的状况,空气状况,周围的噪音污染程度,交通的便利等都将会是学校修建时考虑的因素。由于天津的天气基本都是雾霾天气,在校区的选址上要考虑到远离工厂,避免雾霾造成的对人们健康

关于绿色建筑的论文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建筑高能耗的现状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充分重视,为了贯彻执行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引导打理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切实地推进建筑生态节能面临着大众观念、经济成本、技术保证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当前,影响我国建筑节能推进的深层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1)对于建筑领域各个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制度;2)公众节能意识不足且能源价格目前偏低,节能项目由于技术的投入,初次投资成本增加,对业主和消费者缺少足够吸引力;3)施工监管不力及施工验收手段差.使节能项目的质量难以保证,对此,我们也缺乏有力的惩罚机制;4)节能技术的基础研究不够,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很难明确得知一项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效果、节能效果。很多项目选技术时都遇到这个问题。 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的绿色建筑,也是我国绿色建筑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

1 、发展策略 在制定政策方面国外的很多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意义,例如,为了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德国政府和社会采取的措施多种多样,如:国家银行系统为绿色建筑提供低息货款,资助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立针对明确目标群组(如业主,建筑师,开发商)的宣传信息和咨询系统;通过宣传咨询使大众接受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此外,还有把旧房改造目标定为舒适、节能、环保,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建筑节能等等。 参照欧美国家成功的生态节能政策体系和技术措施,对具体节能技术体系我们也应规范地进行引导、控制与要求,如:颁布节能法规,规定建筑最低标准的保温值。节约夏季制冷能耗,控制建筑外墙的热穿透系数的最高允许值等等。具体要加强的工作有:计算机模拟技术和建筑物使用能耗计算方法的深入研究,这是生态节能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的前提条件。另外,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建筑节能尤其要加强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取暖,太阳能发电等技术的研究。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在工程建设中,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全面系统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努力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开辟各种渠道,结合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项目,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达国家有很多先进的产品,根据项目的需求,整合国际、国内技术产品资源形成适当的技术体系是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系统立足于国产产品,关键设备材料采用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国外产品。新技术的采用,不求最新、最贵,重在系统化的配合与互动。新技术的采用能够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创造产品差异化,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外文翻译---绿色建筑概述

Green Building General State 1.The background of green building: Present society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permeated every aspect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again solv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also become people broad is the problem of solicitude o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k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must restric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of the earth can bear ability in. well-known, in recent years mankind in economy develop fast at the same time, bring environmental resource consume rapidly and atmosphere 2 C0 plenty of increases, so mak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go up , cause global climate to warm , the damage of ozonosphere, the damage of as well as natural landscape and so on. nowadays mention extensively green building system only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is problem.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is that the opinion that uses ecology ( Ecological thinking) come to working space and the life of creation people.So, create to come out, healthy and comfortable space, not only, do not increase investment , can have energy-saving function actually more and reduce operation cos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improvement space user. 2.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green building It can offer the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that has safety , should at the same time have if so-called green building is not only wanted with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good build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harmonious appearance. Green building consider local climate, building form and use square work , facility condition , construct process, housing materials and use manage the influence for extern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comfortable, healthy intern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 investment person and user , design , install , run , the interests of maintenance technician, change speech may lasting design and good environment and is benefited should have balance between 3 user , well move mutual concern reach the forestation effect .. of optimization Green building is only that the energy of difference and the demand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ordinati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user and balance of starting point is relied on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也就应运而生。 一. 绿色设计的概念-https://www.360docs.net/doc/72831906.html,/jhuamei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为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 gn for Environment)等。虽然叫法不同,内涵却是一致的,绿色设计是指在产品及其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绿色产品设计包括:绿色材料选择设计;绿色制造过程设计;产品可回收性设计;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绿色物流设计;绿色服务设计;绿色回收利用设计等。在绿色设计中要从产品材料的选择、生产和加工流程的确定,产品包装材料的选定,直到运输等都要考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寻找和采用尽可能合理和优化的结构和方案,使得资源消耗和环境负影响降到最低。 二. 绿色设计的内容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1).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 一方面,不能把含有有害成分与无害成分的材料混放在一起;另一方面,对于达到寿命周期的产品,有用部分要充分回收利用,不可用部分要用一定的工艺方法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综合考虑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的大小,回收的处理方法等 3).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设计师要使所设计的结构易于拆卸,维护方便,并在产品报废后能够重新回收利用。 除此之外,还有绿色产品的成本分析,绿色产品设计数据库等。 三. 绿色设计的方法

关于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的研究

关于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15T13:15:49.00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1月下作者:刘彬 [导读] 从而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能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摘要:当前随着人们绿色环保理念以及生态理念的增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领域中注重对绿色材料的运用。而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行业来说,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绿色环保材料的运用能够促进资源的节约,为我国的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与推广,从而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能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材料;绿色环保;研究;可持续发展 前言: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等,人们对绿色环保理念有了积极的认识,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都讲究绿色环保。特别是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当前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与推广,能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保证,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积极的帮助。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方式,以此能够为我国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积极的保障。 1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方式 1.1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运用 作为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材料来说,混凝土建筑材料能够使建筑原料缺乏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通过绿色混凝土与水泥等的搅拌,使之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加工材料。因此,应该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这种材料主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能够积极体现出良好的耐久性,而且材质裂化现象等问题会得以减少。另外,通过一些工业废渣的掺加,能使熟料水泥的运用得以减少,并且将这种优势积极利用起来,能够有效发挥混凝土强度的特征,以此能够使环境污染现象得以减少。另外,还要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以往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现场拌制现象比较多,但是这会对施工用地的占用增加,使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浪费,而且不能积极监督生产的质量问题。因此,通过推广商品混凝土的形式,能够使空气与环境污染现象得以减少。但是,从当前来看,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利用存在着价格上的问题,而为了促进绿色混凝土的推广与研发,应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使成本得以降低。 1.2墙体建筑材料的运用 对于墙体的环保材料来说,其建筑材料的选择可以有矿渣会、粉煤灰以及混凝土的空心等。首先,作为粉煤灰来说,主要是企业排放的煤渣,通过加工处理的形式进行再利用,以此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其次,作为矿渣灰来说,主要是加工钢铁过程中,借助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建筑用砖的制造等,而且这种材料具有物美价廉的特征,而且还节能环保,能够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另外,作为混凝土的空心砌块来说,也属于绿色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借助水泥、石粉以及粉煤灰等废弃的材料而制成。另外,这种材料的提取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我国的运用也比较广泛,具有较强的隔音效果,而且比较经济实惠等。 2 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小、实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弱。虽然绿色建材市场潜在需求巨大,理论界、环境保护部门都积极呼唤建材工业要走绿色建材的发展道路,广大消费者也企盼着绿色建材产品能进入家庭,但事实上,真正投身到绿色建材产品生产中去的生产企业并不多。许多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往往是专业产品生产部门,一时难以转产经营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灵活度高、易于转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较早进入绿色建材产品的行业。但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绿色产品生产管理经验,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取得质量和价格的优势,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致使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不畅,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佳,阻碍了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从而影响了我国绿色建筑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绿色环保建材的研发 3.1绿色环保建材的研发类型 (1)基本型。绿色环保建材基本型是指基本满足国家标准中对于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性能与对人体无害材料的要求。在绿色建材的生产和配置当中不能使用超标的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不得在产品中掺入过量的氨气、VOC、甲醛等。 (2)节能型。所谓节能型,也是绿色环保建材类型的一种。是指制造工艺采用低能耗的制造方式,例如,使用免烧低温来合成建材,以减低热量损失,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节能20%以上的保温材料就属于节能型绿色环保建材。 (3)循环型。循环性是指大量的将尾矿废渣和污泥等初次废弃物得到重新使用,在新兴技术工艺的配合下,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像日本很早利用下水道的污泥来制造生态环保的水泥,利用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少渣来生产陶瓷质绿色建筑材料等,使产品的回收利用率达到了80%以上。 (4)健康型。健康型是一种比较时髦的建筑材料。是指产品设计中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质量为前提,以提高生活质量,产品对人体有益的非接触性物质,这种材料具有防霉抗菌除臭调温隔热消磁调湿防静电射线,并产生负离子的功能的材料。 3.2(二)、绿色环保建材的研究现状 (1)绿色环保标识的使用。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绿色环保建材的重视程度。德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环保标识的国家,1978年德国发布了世界上最糟的无毒无害的材料----蓝天使。挪威、丹麦为了促进绿色建筑擦料的发展也提出了健康建材的标准。该标准规定出售的建材除了标出产品的质量以为,还需要标出健康标准。我国的建材环保标识是1993公布的,2001年我国的绿色标准在全国实施。我国的绿色标准分为三个:环保标志、绿色食品、绿色选择。这一系列标准的出台促进了我国绿色环保建材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国外动态。80年代,美国建成垃圾屋、生态大厦等,这些建筑的特点就是建房时建筑材料回收率达到了65%以上,比较成功地解决了环境保护和废物综合利用的问题。近年来,日本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这种材料来源于回收的废弃超细沙,具有吸收远红外线、分解恶臭、吸湿、吸附重金属、抗菌消毒等功能。 法国砖瓦联合会推出了一种新型材料以焙烧粘土制作成功,它具有十分优良的隔热性能,不含有植物纤维,也不含有矿物质,具有理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马可欣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马可欣 发表时间:2017-11-17T16:12:19.4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马可欣 [导读] 还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邢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河北邢台 054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凭借先进的技术与设备而不断发展起来,而建筑工程也日益增多。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能耗相对较大,资源极度浪费,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要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来设计建筑工程,尽量少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将可再生能源合理的、充分的利用在其中,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实现城市、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希望能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策略 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建筑设计也有了新的变化,设计者们注重到了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已成为当前世界建筑发展趋势,这不仅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破坏的反思,还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心。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基础上的建筑样式,它是人类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三点:①节能,主要是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②保护环境,指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环境的污染;③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每一种设计理念都会有其本身的意义,具有着不寻常的重要性,首先,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样就能让当地紧张的资源压力得到缓解,这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例如,在对建筑物设计时,如果要是同当地的气候变化相结合,设计出低消耗的房屋;还可以就近取材,这样会大大的节约运输成本;或者使用多种多样的节能墙体材料,让建筑物得到保温的效果等等,这些方式都能让资源减少消耗,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绿色的建筑设计能够让更多的建筑材料加入到建筑行业中来,同时也促进了新材料、新工艺的产生,并对他们进行适用,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为新材料的更进一步使用提供了便利,比如对墙体保温材料的开发,不仅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保温,而且还为这些建筑材料开拓了市场,扩大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后,绿色建筑设计能够让整个建筑行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对资源的节约使用,再加上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运用,把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降到了最低,让每个绿色建筑物都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推动了整个社会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让建筑业能够产生持续发展的效果。 三、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 3.1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就是评价某项工程或是某项活动的标准,要想有效推动绿色建筑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建筑行业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但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有相关明确的工程技术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之前,要充分了解并分析现有的经济环境及技术条件,针对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及技术要利用法律、法规及时纠正。目前,我国在建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方面也开始使用计算机,建立了一整套计算机模拟试验,同时也对采光及供暖系统进行完善。虽然长期的实践证明,我国所建立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行之有效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体系被真正地实施并执行,只有在整个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严格贯彻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体现建筑实用性 自古以来,居住建筑的核心基本上是以舒适为主,从而使建筑的使用价值大大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该从建筑物所处的实际情况着手,比如环境、气候、地域等因素,设计师需要从上述因素进行整体考量,优化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合理利用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借助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将能源损耗量降至最少,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设计师还需尊重居住者的意愿,从具体的光照条件着手,合理设计建筑,将建筑的实用性无限扩大。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考虑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光照、气候及空间等等。 3.3重视环境绿化 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对居住者的生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居住者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提升,环境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生活品质,且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绿化这一重要因素,绿化不仅能够扩大生活空间,而且还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给予居住者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不能忽视建筑周围的绿化工作,做好因地制宜的开展绿化,这样能够使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减少硬质铺地,扩大绿地环境,为居住者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歇息的场所。 3.4提升和谐生态意识 建筑是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必须,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都投入进来,提高全民和谐意识,可以加大日常人文活动的发展,例如露天电影、广场舞等集体活动,在发展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活危机意识及应急措施的练习,如火场逃生演练,急救措施教育等生活安全常识。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集体去建设,这离不开人们自身的人文素质,需要从人文素质上去提高,从而有助于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提升和谐生态意识。 3.5运用节能施工工艺 绿色建筑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建筑的施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尤其是建筑的施工材料,应当尽量选用环保材料。环保材料在施工后可以降解,这样对环境不会有副作用。节能施工工艺的设计和施工,可以

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

工业设计史课题研究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 学期:15-16-1 班级:工业设计 姓名:牛振宇 学号:2014023821 工业设计教研室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 在漫长的人类设计史中,工业设计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的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无怪乎人们称“广告设计”和“工业设计”是鼓吹人们消费的罪魁祸首,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师的职责和作用,绿色设计与可持续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它们不断发展,也越来越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1 绿色设计 1.1 绿色设计的基本内容与产生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 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 Conscious Design),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对于绿色设计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美国设计理论家维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建议(最新)

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建议 当今经济社会,人们为了自己私人的利益,大量的开采资源,占用资源,在消耗大量资源的情况下,谋求短期的最大利益。这样,不可避免的浪费、污染、不可持续问题应运而生。例如,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子,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采用的建筑设计会导致房子的通风采光效果比较差,进而导致过度的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的使用。再比如一些短寿命的房子更是一种低效率消耗资源的典型代表。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走可持续的建筑业发展已经是当今社会的必由之路。需要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建筑将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潮流。 1绿色建筑的概念 根据我国在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界定:“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建设模式阻碍了城乡综合质量的提高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粗放的建筑方式和模式,进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关键需要做到的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建筑材料、能源),尽可能小的影响和污染环境,实现人们的舒适自在的居住生活。不可避免,更多的绿色建筑措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成

本的增加意味着推广的难度增加。但是,绿色建筑产生的长期效应,如生态价值,是非常巨大的。政府应该走在老百姓的前列,跳出小格局,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推广,克服前期大的投入与后期可能的负收入的心理落差。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绿色建筑的概念最先是被保罗?索乐瑞提出来的,之后逐渐被全世界各个国家共同所接受,中国也慢慢发展了自己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和促进其发展的规范与章程。首先出台一系列关于节能方面的法律与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也陆续推出。2001年出版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被用于促进住宅绿色建站发展。2003年出版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用于指导奥运场馆的绿色建设。之后问世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更是标志着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步入正轨。各个省份也依据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评估细则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为了推进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2012年《绿色小城镇评价标准》出版。2015年发布的关于绿色小城镇的科学体系也从各个方面,如规划、资源利用、能源利用、水利用、场地利用、宣传保护等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十三五”就明确了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所有的民用建筑都符合节能标准,绿色建筑的比例达到一半。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从无到有的过程。令人可喜的是,我国有多个建筑获得国际认可的L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