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美国法律的基本特点及司法制度刍议司法制度制度刍议制度

简述美国法律的基本特点及司法制度刍议
论文关键词:美国法律司法制度特点
论文摘要:美国法律有联邦和州两套体系,法院系统设置亦如此,但其法治的
原则——判例法、司法独立与司法审查权又保证了美国法律的统一和司法公正。
一、美国具有联邦法律和州法律两套法律体系
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按美国宪法规定,联邦与各州实行分权原则,联邦与
州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立法机构和司法体系,这样,美国就有了两套法律体系。
不仅如此,每个州又有各自的法律体系,不但立法和司法机构的设置不尽相同,而
且法律内容也有不少差异。例如: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联邦普通法,只有州普通
法,可以说50个州就有50种普通法。另如,有的州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有的州
则实行夫妻分别财产制,有的州离婚条件很严,有的州则较宽。由此可见,美国法
律制度比较复杂,也比较多样化。当然,美国法律基本上是统一的,这种基本统一
由联邦宪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所保证。
二、契约法促就了美国社会的信用根基和公民诚信守约的普遍意识
在美国,信用、守约是公民普遍的信条,这得益于美国良好的教育机制和环
境造就了公民较高的素质,也得益于美国的契约法律制度。契约法主要是判例
法,19世纪末才开始制定某些统一的成文法,主要在商业方面。20世纪50年代,
有关契约的制定法陆续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商法典》(第2篇)和《消费
信贷保护法》(1968)等。美国重视必须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与不必一定以书面
形式订立的契约的区分。前者包括超500美元的买卖契约、不动产契约、履行
期限超过一年的契约、承诺在儿女结婚时转移财产的契约,以及遗产管理人承诺
以自己财产支付死者债务的契约等;不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必须有契约成因,
即以交易为内容,因而无偿赠与虽可在事实上履行,却不能作为契约成因,不产生
请求权。
三、在立法和法院判决上保护弱者是美国法律的重要特点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或
人民和平集会或申请政府伸冤的权利。”宪法的这一规定使政府阻止任何发言
或出版的行为不合法,并限制政府因某人曾发言(撰)文而随意受到追究。立法者
的立法旨意非常明显:讨论公务不受任何限制。法院判决也显不同:某报对电影
演员的批评失实,损害其名誉权,判赔100万美元;而批评议员州长失实则判罚1
美元。当然,在美国并不是说言论者在任何场合下的言论都可以不受追究,其法
律中也有伪证罪、抵毁罪的规定。
但在媒体的监督

面前,民众是弱者,政府及其官员是强者,通常法院以保护弱
者的一般法治原则给以不同对待的判决,是美国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许多州,
公众可以对官员或候选人自由评论,即使有错误也不承担责任。《紧急救济法》
的制定也是保护弱者这一特点的有力说明。
四、判例被认为是美国正式的法律渊源之一,且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实行成文法制度,即法官严格依照法律条文的规定,根据查明的事实
作出裁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
在美国,由于历史传统的关系,判例被认为是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之一,即上级法
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这一差别,中美两
国法官在法律推理适用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区别。中国法官审理案件时,除现定事
实外,首先是考虑有关制定法如何规定。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考虑有关判例,但
判例不能作为自己判决的法律根据,只有成文法的规定才能作为判决的根据。与
此不同,美国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除确定事实外,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
将本案件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中找出可以适用于本案
的法律规则,作为判决本案的法律根据。
五、美国司法权处子优越地位,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
美国宪法确立了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即国家机器的三大权力机关,并各有
其独自的责任和职能,相互制衡:立法部门(国会)制定法律;行政部门(总统及其
政府部门)实施法律;司法部门(主要是法院)适用法律,而且还把宪法解释权赋予
司法机关,从而使司法处于优越地位。法院可以通过司法审判,审查一切法规的
合宪性。如果法院认为某项立法违宪,即可拒绝执行而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这项
原则在美国宪法中或在任何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据笔者査阅资料,这项原则是
由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的判例确立的。1801年3月3日,美国总统亚当
斯在卸任前夕签署委任状,任命马伯里为哥伦比亚特区治安法官。但委任状未及
发出,翌日,杰斐逊就继任了总统,并命令国务卿麦迪逊停发委任状。马伯里依据
1789年司法条例,请求联邦最高法院签发强制执行令,命令麦迪逊发给他委任状。
当时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以该司法条例与宪法冲突为由宣布其第13条无效,
在由他起草的、全体法官一致同意的判决书中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格言:违宪的
法律不是法律。由此形成了美国法律中的违宪审查制度。从此美国的国家机构
在职能分工上更加清晰,也使其司法程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美国政治制度

展影响重大乃至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
做法。
六、从法律上和制度上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
美国法律十分强调司法独立,所谓司法独立即法院的命令或判决是法官根据
法律并在适用已被公认和既定法律原则、规则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受某个个人或
某个机构的影响,以求从源头上保证司法公正。美国法律规定:法院和法官只服
从法律,独立地行使司法权。法官按“自由心证”和“无罪推定”原则办事。就
是说,法官凭自己的“良心”行使职权;在没有证据足以证明某人有罪前,从无罪
方面考虑,推定其无罪。
为了确保司法独立,美国法律规定了法官不可更换制、专职制、退休制和髙
薪制等法官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所谓法官的不可更换制,是指法官任期届满之前,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
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其目的是从实际上和精神上保障“法官独立”和“法官公
证”。法官专职制是指法官不得兼任其他职务,不得兼任行政职务,不得兼任议
员,不得兼任其他营利职务(教学除外),也不得以政党成员的身份从事政治活动,
以保证法官的中立地位。同时还对法官实行退休制和高薪制,使法官生活富裕安
定。认为这样,就不会发生贿赂、营私和舞弊现象。笔者认为:上述制度对保障
和促进美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法律确定比较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
清醒地看到,美国法律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才达到现有的状况的。美国法律曾
经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据资料反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还有
1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种族隔离的法律,有30个州禁止白人和
黑人结婚,违者要受惩罚,有13个州公开规定在交通方面实行种族隔离的法律。
只是到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黑人抗暴斗争的高涨及舆论的压力,美国才
被迫制定了一些消除种族隔离方面的法律和判例。因此,任何国家的法制与民主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也不例外。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法律制度时,一定
要结合本国的文化、民族心理和传统道德,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随,同时,也
要正确评价和肯定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不要妄自菲薄。
参考文献:
[1] 《美国法律18讲》蒋孝刚著。
[2] 《新移民时报》“认识美国的法律”,王玉鑫著。
[3] 《美国法律面面观》,周井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