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导论——课件整理

语言学导论——课件整理
语言学导论——课件整理

语言学导论

现代语言学介绍

交叉学科

原因:

1. 人类知识和理解能力的中心

2. 关于普遍语言和语言学知识,帮助学生探索神奇的语言世界,学习思考和研究的方法。

3. 以语言学为首的合成学科

4. 大量的相互交叉

内容:

1. 语言和语言学

2. 语音学

3. 书写系统

4. 形态学

5. 词汇

6. 句法

7. 语义学

8. 语用学

9. 社会语言学

语言的起源:

1. 神造论:巴别塔

2. 进化论

3. 模仿动物

4. 来自自然环境

5. 来自手势

6. 人类感情表达

7. 来自劳作口号

语言的性质:

人类用于交流的任意的发音符号。

一、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

人们所指的物体与声音之间没有任何自然间的相似或联系。社会习俗将词与物体、动作、观念联系起来,跨语言的社会习俗十分巨大。

1. 任意性

2. 像似性

理据:

~语音学理据:

。拟声造字

。间接拟声构词(声音唤起动作)

英语:PPT

汉语:声象乎意;平声去声字意;声调不同意义改变,升调疑问,降调肯定;

二、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思维)

1)语言服从思维,是人类思想赖以表达的媒介或工具

2)语言表达的思想具有可译性,不会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而损失其意义。

据说一种工具一经创造,它就独立于人甚至控制人和人的思维。现在人服从语言。现实的延伸取决于语言的发展。语言制约着我们思考社会问题的方式。

……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实例分析:

1.特点:单音节字对应概念词

影响:

对仗工整,韵律节奏,

表达模糊(上义词文化),

统一辩证,同义反复

思维极端,凑足音节

识字重要

所需要的能辨别意义的音节不多,不利于准确便捷的交际

2.特点:双音节词

3.特点:同义词

影响:中国文化、政治和经济借以同音词而表现出特有的形式

文化思维:诗歌,歇后语文化,谜语文化,广告文化,手机文化,外来词意译

4.特点:形象思维(VS.抽象思维)

影响:对事物的命名

四字成语

缺乏逻辑性

三、语言是有系统的

最基本的:声音与意义

双重性

语言的特征

任意性

线性

离散性

创造性(与双重性相关):低层:声音(无意义)高层:通过组合或重组的意义单元,

可以组成无限的句子

置换性(虚构)

文化传递性

语言分类

1.遗传学分类(共同祖先—语系)

2.类型分类(形态学的和句法结构)

~形态结构:

。孤立语(汉,越)语法靠字的功能而非相互的曲折变化

。屈折语

。黏着语(日,韩,芬兰):由多个准确固定的语素构成一个简单词

~句法结构:

。综合性语言——曲折变化和词缀

。分析性语言——字的顺序和功能(汉,越)

~音韵结构:(字—汉)

。声调语(词—日,上海话)

。语调语

~讲述结构:

。主题突出(汉)

。主语突出(英)

。主题和主语突出(日)

语言学

1.范围:

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广义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运用语言学,神经语言学

2.语言学的区别:

~描写的:描写和分析人们实际使用的语言。基于观察数据。

(非)规定的:设定规范和使用标准

研究方法

1.共时与历时

~历时:(变化中)

”语言发展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引起语言内部体系和功能的矛盾而导致语言的变化”

。阶段性

。词义:泛化,扩大,缩小

。句法:动+宾+了——动+了+宾(中)

。曲折变化的消失

~共时:依照特定时间的描述,分析特定时间的语言和体系运作的知识

2.描述与解释

~描述:基于观察相同与不同

~解释:

3.归纳与演绎

~归纳:

。优点:语料精细,共性发现,结论精到;

。缺点:静态的,所归纳的是过去,永远不会有预见性。

~演绎:

。(假设方法):事实—假设—求证

假设,证伪,推测,反驳,逻辑归因

逻辑分析(很据现存在语言现象推测)

假设(两个变量的关系:正,反,无)

定量与定性:

~定量:操纵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变量、T检验,方差、均值、频率。

优点:逻辑严密,结果准确,分析可重复;

缺点:样本大,统计方法,造假,数据堆,没有分析。。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定性:观察、录音、问卷、访谈、个案、优点:所需设备简单,花费时间和经费少,可获得更细致的材料。

缺点:观察角度不同,样本小,结论产生偏差或以偏概全;变量没有控制,有利于

了解复杂关系,但易顾此失彼;易主观

4.分类与定义

5.比较与对比

语音学与音系学

语音学:(人类语言)

1.发声语音学

~元音和辅音:

。分类:舌头位置、嘴唇张开程度、二合元音、发音规则与位置

。特征:清浊音

2.声响语音学

3.听觉语音学

音系学:(语音形式及所含意义)

1.音素:语音单位(听到)-有限的:4424辅20元

2.音位:音韵单位(区别意义)

3.变音:

~互补分布:特定位置变音唯一-送气音

~自由变体:方言、习惯、个人偏好、地方语种(意义不变)

~最小对立体:音位差别-数量相等、意义不同、一个差异、同一位置

4.区别特征:[+/-](双重性)

5.音系规则:

~连续规则:(S ANDI)

~同化规则:相邻

~省略规则:[G]

6.重要区别特征:重音、语气、语调、音节

~音节:(一口气)

。结构:韵头、韵脚

。元音:音核辅音:尾音

中文有意义音节:-有限411最常用14常用33

-至少一个元音,至多4个单音

-没有连续辅音

-通常以元音结尾

-可以无辅音,但必有元音

-四种类型:V,VC,CV,CVC

-通常为单音节

-至多一个辅音开头,只有鼻音可在元音后

双音节语言——表达和思维

英语有意义音节:-至少1个元音配8个单音

-自由组合,超过18种结构

-辅音占支配地位,可连续

-约10000音节

-单音节、多音节均有

-韵头位置可空或多达4个辅音CCCVCCCC

-除鼻音外都可作为首

-辅音组

~重音:音节产生的程度之一,一个基本的区别有重音和无重音音节的方法是前部比后部分突出,通常在音量,长度,音高方面。

。词的重音:

重音的位置是可变的或自由的,汉语和法语是固定的;芬兰语是第一个音节或

词之后。(绝大多数重音在第一个音节。)

。重音音节有作用:

1.词的重音有表意的作用。

英语:名词和动词——歧义

汉语:无作用,由于声调,每个都是重音。第二个音节失去重音或许在汉语中

有作用。

2.句子重音:相对重音在某些句子成分中:名词、主要动词、形容词、

副词、数词和一些指示代词。而失去重音的是冠词、人称代词、助

动词、介词或连词。为了强调某一目的,失去重音的词也会被重音。

3.音节节拍语言和重音节拍语言:

音步:每个音布都有相同的时间去发音,无论它有几个音节。那即

是重音音节声音大,弱音节短。就是元音质量受重音影响的原因。。声调:音高不同可以区别音节意义。英语不是音调语言而汉语是,它不仅却别意义,更是语言的一部分。

。语调:音高与句子的联系更密切,声调与词。后者是必须的且有功能,后者是可选择的且对意义没有影响,只表明感情和态度。

语调用来强调句子中的特定的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

四种基础语调类型:降调、升调、降升、升降。

1. fall in pitch,

2. rise in pitch,

3. slight rise in pitch,

4. fall in pitch followed be a rise,

5. rise in pitch followed by a fall.

But some say there are 11 patterns

汉语学习者障碍:

1.语调平:汉语语调不能改变句子意义。

2.习惯升调朗读。

3.习惯用降调结束句子。两个音节词习惯用上声、去声结束。

。断奏:暂定在汉语中有意义,但是在两个字之间。在英语中大约在20个字之间。

。连奏:连读

加j或者w或r

书写系统

口语与文字哪个是语言。

1.书写系统类型:语音书写(ONE,TWO),语素书写(1,日);

音韵学上的书写类型:语音书写(音标),音节书写(书写符号)

~语音书写: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希腊语第一次出现,元音和辅音)

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希腊字母

特征:一个形式对应一个声音或音节

韩语

埃及象形文字

~音节书写:印第安语、日本(语标,来自汉字的音节,平假名片假名)

结构简单:CV

~语素书写:符号代表字或语素超过声音和音节。

中文:方言多样但字的形式和意义统一。由214个部首构成。

中文也是语标文字:汉字也直接由概念或客体组合成标志而非发音。图像

成为一种型式或更有角度。但我们也可看到汉字中

逻辑的抽象概念。

会意文字

语音成分

六书

中文书写系统基本上是构词学的,而英语书写系统基本上是语音学的。在语言系统中,汉字有更强的动机,但英语中没有,也没有符号与意义的关联。英语等语音书写语言基于声音书写体系。(尤其是英语是一种拼写语言,拼写的声音而不是书写记号给予词更多的含义)

构词学符号的优点:(汉字)

1.普遍性:无需间接成分为人所理解。(加强中央集权,日本人也能看懂)

2.永恒性:学习历史,阅读千年前的作品

缺点:

1.每个字有不同的图象,意味着上千幅图被使用。很难记忆。汉字数量的减少。

2.很难创造新的字以适应新的东西和概念。

3.没有语音系统,很难表达外国名字。汉字音素有相同的发音,翻译起来很笨重。

语音书写的优势是经济和适应性:

1.只有26个字母,容易记忆

2.不同形式结合表达无限的物体和概念

3.简单词表达更多含义

总而言之,语音系统源自构词系统……

构词

新词的产生:派生、复合、转化、借用或其他过程。

1.单纯词:只有一个词素

。为什么汉语的单纯词在不断减少:

每创造一个增一个汉字,记忆的原因,经济的原因

英语在不断地创造和借用着

。不同类型:一个音节、两个音节……

2.合成词

造新词:心理接受能力、拼写空间限制、缺乏大众造字条件

借词原因:

1)本身词库里词汇不足以解释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

2)虽然有词表达,但不经常用;

3)为解决同形异义现象;

4)解决同义词不足问题;

5)语义场成员不足;

6)引进和使用外来词的社会价值。

翻译:

。人名、地名,计量,货币单位、学科术语(精确),

。选择有联系的含义

语义借入:意义日语

采纳入汉语时声音和意义都纳入了——字译汉字表达它的属性

亲近和经济:(后把属性去掉了)

直接借入:形象借入(V手势)

缩略词

英汉混合词:后加属性词便于理解

英语单词

特征:

1.中国创造词的方式:翻译借入(少)

2.双音节词倾向

3.偏正型复合式结构的使用

4.汉字形声化

化学元素很特别,是英语第一个音节。

5.附加:这些音节使用一个意义后成为新的词缀造新词

外来语影响:

。词汇结构影响:

1.词语多音节化

2.词语理据退化:改变了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字音、字义逐渐分离

3.构词成分字母化:原词借入超过音译

原因:

1.字母词符合简约的原则

2.有些外来词难以意义或音译,特别是汉语中没有对应音素或对应表达

3.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词不断涌现,来不及翻译

4.人们无法贴切用汉字表达,翻译不统一

5.使用原词和人们的猎奇心有关

6.港澳使用原词的影响

7.语言认同程度的提高

8.网络通讯的发展

9.青少年群体因素

。一词多义化

。词缀影响:词根翻译,词缀翻译

。语素影响:

1.非自由语素:音译、意译

2.自由语素:音译、意译、单音节语素

。词语影响:

1.名词形式动词用法

2.名词形式形容词用法

3.形容词功能扩大

4.动词作形容词和名词用

5.动词功能扩大: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向及物动词发展

6.数量短语功能改变

。句法影响:

1.It is time to

2.More A than B

3.There is a need to do

4.…to be

5.He, who…/he, a man who

6.…if(when, as)

7.Obviously, presently, ironically插入语结构影响

8.被动结构主动用法

2 合成词:派生,复合

。复合

~三个准则:稳定性、透明性、重音区别

~组成复合词之后新的意义是否浮现,意义是否大于部分之和?

~形态学结构和句法结构相似

对比学习:

1.结构:

。动宾结构

。主谓结构

2.稳定性

3.词化:表达单独术语。

合成表达和分析表达

4.比喻:隐喻:明喻、暗喻

转喻

明喻:10种形式、本体+喻体、喻体+本体

。前喻式:喻体名词具有描述性

。后喻式:喻体名词指称意义

。糅合型整合: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另一个相似的概念

暗喻:

。整体

。分类

英汉区别:那种隐喻多?

原因:汉语复合词多,英语单纯词多

转喻:

。原因与结果

。部分转指结果(器官转人)

。转喻截搭型整合:动作代事物、动作代工具、工具代行业、事件代人物、时间代事件、部

分代整体、器官代功能、容器代内容、具体

代抽象

。整体

。双个

。单个

。转喻+暗语

。明喻+转喻

假设:

汉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构词能力比英语强。

汉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十分形象、生动。

汉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构词规律更明显。

汉语明喻性复合词占优,而英语中暗喻性复合词占优

汉语比喻性复合词较多,而英语中比喻性单纯词占优

四字成语,广告,网络,中隐喻

5.意义

对立整齐

。语素义相加

。语素义同义

。语素义单一

。语素义增值

。派生:

英语词缀可以在一个词里运用多次

。零派生:没有词缀情况下意义改变

英语两类高产:形容词变为动词,名词变为动词

古汉语:名词表工具、名词表住所、身体名词转动作、比喻名词转动作、称呼名词转动作从临时活用变为为取得一定修辞效果的修辞手段

。缩略词

1.切:节约原则

2.互切

3.切后:会有歧义

4.缩写首字母

5.缩写首字母但使其可发音

汉语缩略:两音节、三音节

编号:编号+开头、结尾、中间、类型

。类比

英语中部分从行为搭配到丧失意义

。名字成为民族、地方等起源

外语多用,汉语少用(没有创造条件?压抑个人?集体主义?)

要求:分析自英语中借入外来词的方式

列出优点与缺点

分析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研究课题

句法

意义通过语义、结构(语法)、声音(语音)反映其独立存在。

。规则:

1.抽象性

2.递归性(可无限发展、语法结构)

3.系统性

4.稳定性

英语:

1.一致性(格的变化,单三人称相应变化)

2.支配性(动词、介词支配着代词形式)

曲折变化形态学(八种)

1.组合规则

2.聚合规则(名词一列、动词一列)

。语法范畴:

1.格

2.性

3.数

汉语:

没有形态标志,时态、性别、心情、格、数

灵活性

。隐形与显性

1.灵活性与精确性

2.具体与抽象(具体:新设备的使用说明)

3.私人的与不受私人感情影响的

4.意义与形式(意合为主,结构与形式)

。结构方法:

1.依存关系分析法(方括号法)

2.成分分析法

语义学

。产生

1.命名说

2.概念说:能指(符号声音)、所指(客观存在)

3.语境说:场景语境与语言学语境

语言学的相对性:客观世界独立于语言

绝对性: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所掌控的语言

。意义划分:相同符号不同意义

1.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字典上核心特质,基本语言学功能)

2.伴随意义:随着文化的不同而随之改变

3.社会意义:社会交流环境相关的方言、时间、主题、方式;正式、非正式、

口语

4.情感意义:指向说话者和听众的情感态度

5.反映意义:将含义与感受联系起来

6.搭配意义:在某些环境下一些词与另一些词自然联系起来

7.主题意义:通过调整顺序已达强调目的

~歧义:一个语言表达允许多个解释

1.词汇歧义

2.结构歧义

。词汇意义:意义=指称意义+系统意义

1.指称意义:客观对象

2.系统意义:相对概念

。语义学领域:相关词语系统以表现一个词与另一个词在特定行为和知识下的关联。

~理论基础:

1.独立词的意义依赖在同一概念下其他词

2.一个词的意义改变,整个系统的意义改变

3.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义学背景

~三种感官联系:相同性、对立性、包含性

1.同义词:完全相同的很少

。起源不同

。使用范围不同

。意义程度不同

。文体含义不同

。差异碰撞(表达相同意思,不同搭配)

英语:表达多样化

汉语:重复

2.反义词:

。比较反义词(可分等级)

。补充反义词(不可分等级)

。关联性反义词

。地位不平等:

~显著与不显著的词:

频率与少出错

未知状态下期待积极概念

3.上下义关系:笼统与精确

上义词、下义词:不同国家有区别

。上下义词发展程度与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不同。

。英语中缺少上义词,但有更多具体词,汉语相反。而在表

述上,英语倾向更具体而汉语更笼统。

汉语:

双音化:单音节是上义词,双音节是下义词或

下义短语;动宾结构中,宾语要求上

义词

4.多义现象:一词多义、多词同义人类语言共有

原因:一个语言单位也许与整个系列语言系统联系

英语比汉语更多义:语音系统与构词系统

。多义现象是感官延伸的结果,语言随着经济和人类社会文

化发展而改变;一个词越被频繁使用,它的意思就越

多。

1.泛化(词意扩大):从具体到笼统

2.精确化(词以缩小)

3.喻化:新含义来自原词

5.字义模棱两可:

1. 同音异义

2. 同形异音异义

3. 同形同音异义

。成分分析(CA)[+,-]

优点:

1.阐明词汇语义学中同义、反义、上下词义的关系。

2.更好地解释了并列词义的可接受性

3.促进比较语言学

问题:很难决定语义特征基本要素和解释数量

。语义与句子关系

1.论点:对于事件观点的描述

2.命题真假:跨语言与句子时态,情感,语言无关

3.句子合乎语法规范与不合语法规范:一种语言

4.话语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一个人,传达不同的语气和态度

相同的论点可以被不同句型表达,相同的句子有不同的措辞(人与人,背景与背景)。具体——抽象

措辞——句子——论点

释义关系:

论点不会由于词和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矛盾关系:两个论点对立

。蕴含关系:一个论点包涵另一个论点

。前提关系:一个是另一个的前提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当代语言学导论复习要点详细!含课后单词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Chapter1 Human superiority lies in his unique endowment-----the ability to talk, or rather, to communicate by means of language. Talmud: god created the world by a word, instantaneously, without toil or pains. Widdowson: the primacy of language in the way human beings conceive of the world. Language is a vehicle of power, for control, for creation, and for change. The study of human language is called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deals with human language as a whole or as particular languages. 1.As a whole: the syste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ructured arrangement of sounds (or their written representation) into larger units, e.g. morphemes, words, sentences, utterances. 2.As particular language: like French language, they are particular system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used by people living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re is a continuum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Varieties of language: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is in essence a set of varieties. 1.local varieties区域变体–dialects and accents(the former differ from each

语言学概论课堂试题答案整理

绪论及语言本质 1.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有着根本区别。 2.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容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语言学概论(笔记整理)

.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a system, since linguistic elements are arranged systematically, rather than randomly.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at there is usuall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work (like “book”) and the object it refers to. This explains and is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books”: “book” in English, “livre” in French, in Japanese, in Chinese, “check” in Korean. It is symbolic, because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etc. by nothing but convention. Namely, people use the sounds or vocal forms to symbolize what they wish to refer to. It is vocal, because sound or speech is 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human lan guages, developed or “new”. Writing systems came much later than the spoken forms. The fact that small children learn and can only learn to speak (and listen) before they write (and read) also indicates that language is primarily vocal, rather than written. The term “human” in the definition is meant to specify that language is human specific. . What ar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Design features” here refer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语言学概论》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英文名称:Linguistics Outline 学分: 3 总学时:54学时。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 内容介绍:《语言学概论》是语言理论基础课,它从理论上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问题,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围。它跟属于个别语言学范围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不同。 适用专业及层次:中文系及其他各系本科生。 教学方式:多媒体电子讲稿和板书相结合的启发式讲解。作业次数:10次。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选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 参考书目:[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志民.欧美语言学简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高名凯.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语言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徐通锵胡吉成主编.《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1963 [9]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语言学概要[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0]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2]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3]戚雨村主编.语言学引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14]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当代语言学导论 课文重点 重点词汇 考试内容 课后习题答案

当代语言学导论课文重点重点词汇考试内容课后习题 答案 1. Human superiority lies in his unique endowment天赋—the ability to talk, or rather, to communicate by means of language. 2. Language is a vehicle of power, for control, for creation. And for change. 3. The study of human language is called linguistics. 4. Language is the system of human commun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structured arrangement of sounds(or their written representation) into larger units, e.g. morphemes, words, sentences, utterances. 5. Varieties of language: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is in essence a set of varieties. There are local varieties 区域变体–dialects and accents(the former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pronunciation, social varieties—sociolects vocabulary, and even grammar; the latter only in pronunciation ), 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s , used by people of different classes, ages, or sexes ), historical varieties—registers语域(e.g. formal English, scientific English), and even individual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语言学概论课后练习汇总 第一章总论 本章思考题: 1.“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 3.有人说转换生成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革命,有人则说它是“毒蛇蛋”;有人说它不断改变看法是理论上的不一贯,有人则说它是理论上的发展。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转换生成语言学? 4.张三和李幺妹刚给2岁的孩子过完两周岁的生日,两人就为小孩的培养问题争吵了起来。张三说:“应该教儿子识字了。”李幺妹说:“应该教儿子学音乐。”请从语言学的角度给他们一点建议。 练习题 名词解 1.语言学 2.小学 3.专语语言学 4.共时语言学 5.历时语言学 二、填空题 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传统的语文学统称“小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 3.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4.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5.专语语言学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向研究语言,分别被称为______语言学和______语言学。 6.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性著作______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8.______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问答题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之处? 2.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说明。(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加以说明。(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符号 之间形成的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 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3.菲尔德: 4.索绪尔: 5.音素: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的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 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的语音单位,得到的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的各音素对它们分布的环境总体来说是相互补充的,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的特定位置又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是这个音位的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的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的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由于这些音位不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是常常是添加到音段音位的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的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的音位,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的不同于别的音位的语音特征,这种能区 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 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的一段段的语流。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 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语言学概论200501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是语言,用声音说出来的就是言语 B.语言具有内在的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不同,很难找到一致的规律 C.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 D.言语具有个人特点,因此不同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 2.最早的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 C )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A.黑格尔 B.康德 C.洪堡特 D.歌德 3.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下列( B )决定的。 A.发音体 B.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C.发音源 D.发音部位 4.下列各组辅音中都是双唇音的一组是( A )。 A.[p][p‘] B.[p][f] C.[p][n] D.[b][k] 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D )。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6.北京人把“分配”[f n55p‘ei51]说成[f m55p‘ei51],这种语音变化形象是( A )。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脱落 7.下列四组合成词中,( D )含有不成词语素。 A.火车 B.热爱 C.心疼 D.端详 8.一般说来,前缀在构词中通常( B )。 .只改变词的具体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 B.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后缀都改 .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具体意义 D.只改变词的词类、不改变词的抽象意义 精品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 第1章语言与语言学 第1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 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 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 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 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 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 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

语言学概论整理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6分)同: (1)教学目的相同:都是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 (2)教学性质相同:均属于第二语言教学。 (3)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等相同。 (4)学科理论基础相同: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异: (1)教学环境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的英语外语教学等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 (2)教学内容不同:汉语(包括书写符号——汉字)和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字)及英美文化等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测试的方式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 (3)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即学生的目的语,我国的英语等教师的母语大都不是学生的目的语。 语言学概论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

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之间彼此的关系叫聚合关系。 (二)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三)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例如汉语和藏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 二、填空(每空0。5分,共4分) 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

英语语言学概论--整理

Chapter 1 Language语言 1.Design feature (识别特征)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2.Productivity(能产性) refers to the ability that people have in making and comprehending indefinitely large quantities of sentenc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3.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4.symbol (符号) Symbol refers to something such as an object, word, or sound that represents something else by association or convention. 5.discreteness (离散性) Discrete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ounds in a language are meaningfully distinct. 6.displacement (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isplacemen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human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are not in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its users. 7.duality of structure (结构二重性)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into two levels, one of sounds, the other of meaning, is known as duality of structure. 8.culture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 Culture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by inheritance. 9.interchangeability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means that any human being can be both a producer and a receiver of messages. 1.★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definition has captured the main features of language. First, language is a system. Second, language is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e third feature of language is symbolic nature. 2.★What are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Language has seven design features as following: 1) Productivity. 2) Discreteness. 3) Displacement 4) Arbitrariness.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6) Duality of structure. 7) Interchangeability. 3.Why do we say language is a system? Because 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rules, and every language contains a set of rules. By system, the recurring patterns or arrangements or the particular ways or designs in which a language operates. And the sounds,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re used in fixed patterns that speaker of a languag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4.★ (Function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Halliday, what are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And what are the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adult language? I.Halliday uses the following terms to refer to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1) Instrumental function. 工具功能 2) Regulatory function. 调节功能 3)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表现功能 4) Interactional function. 互动功能 5) Personal function. 自指性功能 6) Heuristic function. 启发功能[osbQtq`kf`h] 7) Imaginative function. 想象功能 II.Adult language has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as following: 1) Interpersonal components. 人际 2) Ideational components.概念 3) Textual components.语篇

27037本科自考英语语言学概论精心整理chapter4phonology

Chapter 4 Phonology(音位学) phonetics and phonology:语音学与音位学的区分 Bot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speech.语音学和音位学都士对语音的研究。 定义区别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percep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生产、感知和物理性质的。 -Phonology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combined,organized,and convey meanin gs in particular languages.研究语音如何在在特定的语言中结合、组织和表达含义。 ---Phonology is is the study of how sounds are organized and used in natural languages.音位学是特定于语言的。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中的声音是如何组织和使用的。 ---Phonetics is a study of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is a study of the sou nd system of a language.语音学是一个研究语音的然后音位学是研究一种语言的声音系统的学科。 Phonemes,phones and allophones 音位、音子、音位变体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phonological systems.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定义: ①Phones are the smallest identifiable phonetic unit or segment found in a stream of speech.音子就是在连续的发音中可辨认的最小语音单位或片段。 ②Allophones are the phones which represent a phoneme in a language and cannot change word meaning by substituting any of the set for another.音位变体是指代表语言中音位的音子,即使以一个取代另一个也不改变词义。 ③ Phonemes are the minimal distinctive units in the sound system of a langua ge.音位是语言系统中最小的独特的单位。 Allophones are the realization of a particular phoneme while phones are the re alization of phonemes in general.音位变体是一个特定音素的认知而音子则是一般的音素。 pairs 最小对立体 The phonologist is concerned with what difference are significant or technical ly speaking, distinctive. Minimal pair---a pair of words which differ from each other by one sound. Three conditions(情况): 1) the two froms are different in meaning意义不同 2) the two forms are different in one sound segment声音片段不同 3) the different sounds occur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the two words.不同声音发生在两个单词的相同位置 Minimal set: a group of words can satisfy(满足) the three conditions . Minimal pairs help determine phonemes. 最小对立体用来定义音位。 identifying phonemes 识别音素 4.4.1 contrastive distribution,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and free variation 对比分布,互补分布和自由变异 The distribution of a sound refers to the collective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 sound concerned may appear.一个声音的分布是指其有关的声音可能出现的集体环境。 1)contrastive distribution对比分布

当代语言学导论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

当代语言学导论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 黎神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Language touches every part of our lives; it gives words to用言语表达our thoughts, voice to our ideas, and expression to our feelings. It is a rich and varied human ability—one that we can use without even a thought, that children seem to acquire automatically, and that linguists have found to be complex yet describable. 语言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全部,予我们的思维以言辞,予我们的理念以话语,予我们的情感以表述。它是一种人类所拥有的丰富而多样的能力—想用就用,无须思索;天下儿童,自能习得;语言学家知其固然复杂,却可描述。 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nature,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of language, including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包括有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 Linguistic knowledge as represented in the speaker’s mind is called a grammar. Linguistic theory is concerned with涉及revealing揭示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grammar心理语法which represents speakers’ knowledge of their language. 语言学知识作为说话者大脑里的表述被称为语法。语言学理论是关于揭示表述说话者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本质的学说。 Grammar as viewed he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notion概念of grammar. 语法在这里被视为不同于通常语法的概念。 Grammar is the ability to use structures accurately精确地, meaningfully, and appropriately. 语法是一种精确而富有意义的合适使用语言结构的能力。 Phonetics语音学provides the means for describing speech sound语音; phonology音位学studies the ways in which speech sounds form systems and patterns in human language. The phonology of a language is then the system and pattern of the speech sounds. We see that the word phonology is thus used in two ways, either as the study of sound patterns in language or as the sound pattern of a language. 语音学给描述语音提供了方法;音位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中的语音模块系统和模式的方法。语言的音位学,即语音的系统和模式。我们发现音位学这个词被作为这样的两种方式来使用,一种是作为研究语言的语音模式的方式,一种是作为语言的语言模式的方式。Morphology形态学is the study of word-making and word-marking. On the one hand, morphology examines mean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connections are indicated. On the other, morphology looks at研究how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ds are marked. Different languages focus on different word relationships, and they make use of 使用different patterns of marking. 形态学是研究文字构成和文字标识的科学。形态学既检测已被指出的文字与方式间的意义关系也研究已被标识的文字间的文法关系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不同的语系关注不同的文字关系和使用不同的标识模式。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of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is called morphology. 研究文字内部结构和文字构成规则的科学被称为形态学。 Syntax句法学is the subfield子域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sent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ir component par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