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盐密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绝缘子盐密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绝缘子盐密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绝缘子盐密测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力设备外绝缘盐密测量,规定了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盐密测量试验项目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作业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制定本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T16434《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分区污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3.安全措施

如果为现场测量,应遵守DL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及DL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的有关规定。

4.工作程序

4.1设备清单和要求

4.1.1擦洗绝缘子表面污秽的工具及要求:

a)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电导率小于10μS/cm。

b)带刻度容器——用于定量量取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使用前须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

c)专用盐密取样巾——用于擦洗绝缘子表面污秽。该取样巾由无纺布沾取少量乙醇溶液(化学纯)制成,制成后密封保存。该取样巾一次性使用。使用该取样巾的优点在于现场使用方便,湿润的布可以轻松擦去绝缘子上的污秽,同时确保不占用去离子水量,亦不影响污秽溶液的电导率。

4.1.2测量盐密所需仪器、仪表:

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电导率仪测取污秽溶液电导率,再经计算得到盐密。由于目前使用的电导率仪种类较多,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测量。

(1)国标GB/T16434推荐使用的电导率仪型号为DDS—11A(国产),配套电极有3支:DJS-1型白电极——用于测蒸镏水电导率;

DJS-1型黑电极——用于测低电导率的污液;

DJS-10型黑电极——用于测高电导率的污液;

温度计——用于测污液温度。

使用上述电导率仪或类似的国产仪表需在测量中更换合适的电极,且因结构问题电极易受损。

(2)国电公司武汉高压研究所开发的专用盐密测量仪体积与进口产品相当,且盐密的整套计算程序均编入仪器中,从使用到携带上均较为方便。

(3)目前,已有一些国外电导率仪产品进入国内,例如:美国产的125A型电导率仪,德国产的LF330型电导率仪,体积小巧,无需交流电源,携带及使用方便。相应的探头(电极)既适合于测量蒸镏水电导率,又适合于测量污液电导率,温度探头也做在其中,使用方便,且不易损坏。

4.2作业程序

4.2.1

测试方法及试验步骤

4.2.1.1伞裙或绝缘子片数的选取

a)支柱绝缘子

110~500kV支柱绝缘子,带电绝缘子均应取上数第二片、中间一片、下数第二片三个单元裙段;非带电绝缘子应取任意位置的三片单元裙段。分别擦洗每个单元裙段的表面污秽,然后分别测量每个单元裙段的污液电导率,并计算各单元裙段的盐密,最后取各单元裙段盐密值的均值作为整支绝缘子的盐密。

b)盘形悬式绝缘子串

110~500kV绝缘子串,带电绝缘子均应取上数第二片、中间一片、下数第二片三片绝缘子;非带电绝缘子应取任意位置的三片绝缘子。分别擦洗每片绝缘子的表面污秽,然后分别测量每片绝缘子的污液电导率,并计算各片绝缘子的盐密,最后取各片绝缘子盐密值的均值作为整串绝缘子的盐密。

4.2.1.2去离子水(蒸馏水)的用量

a)方法一:对单片普通型悬式绝缘子,建议用水量按300ml取。当被测绝缘子(包括悬式绝缘子及支柱绝缘子的单元裙段)的表面积与普通型悬式绝缘子不同时,可根据面积大小按比例适当增减用水量,具体用水量如下表:

表1 绝缘子表面积与盐密测量用水量的关系

b) 方法二:按每平方厘米表面积用水0.2ml计算总用水量。

4.2.1.2.1刷洗绝缘子表面污秽

a)打开密封袋,取出第一张专用盐密取样巾,擦拭绝缘子,直至绝缘子表面基本洁净;

b)取出第二张专用盐密取样巾,擦拭绝缘子,直至绝缘子表面完全洁净;

c)将上述两张沾有绝缘子污秽的取样巾放入准备好的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使污秽充分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污秽溶液。

注:如果因绝缘子积污过重或绝缘子表面积过大,两张一组的盐密取样巾难以擦净绝缘子时,可以适当增加取样巾的数量,例如:以三张取样巾为一组用于擦洗一片绝缘子。

1.1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a)将上述得到的悬浮污秽溶液充分搅拌均匀后,测其电导率σt(μS/cm)和溶液温度t(°C)。

b)将温度为t(°C)时的电导率σt换算至温度为20°C的电导率值。温度换算系数Kt应根据表2插值得到。

σ20=Kt·σt

c)由20°C时的电导率σ20,根据表3插值得出盐量浓度Sa。

d)按下式计算盐密:

SDD=Sa·V/(100·A)

式中:Sa——盐量浓度(mg/100mL);

V——去离子水量(cm3);

A——清洗表面的面积(cm2)。

表1污秽绝缘子清洗液电导率温度换算系数表

注:本表换算系数根据IEC 507:1991插值得出,﹡为与原水电部(83)23号文有差异,最大为1.9%。也可以按下式直接由20°C时的电导率σ20计算得到盐密。

SDD =(σ20/24.56)1/k ·V/(100·A)

式中:σ20——20°C时的电导率σ20(μS/cm);

V——去离子水量(cm3);

A——清洗表面的面积(cm2)。

K——换算指数。

当σ20<=800μS/cm时,K取0.910;

当800μS/cm <σ20<=3000μS/cm时,K取0.925;

当3000μS/cm <σ20<=20000μS/cm时,K取0.938。表1污秽绝缘子清洗液电导率与盐量浓度的关系

注:本表与原水电部(83)23号文的附表2略有不同。

e)污秽等级判断

1.1注意事项

国外电导率仪产品中无盐密计算程序,虽然仪表中编入了电导率的温度转换程序,但所用转换系数与GB/T16434不完全相符,暂不宜使用该功能。

盐密测量用电导率仪原则上应每年校验一次。

如果所测量瓷绝缘子非XP型绝缘子或积污时间非标准时间,应进行结果修正,再用于污秽等级判断。

2.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的要求

a)原始记录的填写要字迹清晰、完整、准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留有空白,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

b)当记录表格出现某些“表格”确无数据记录时,可用“/”表示此格无数据。

c)若确属笔误,出现记录错误时,允许用“单线划改”,并要求更改者在更改旁边签名。

d)原始记录应由纪录人员和审核人员二级审核签字;试验报告应由拟稿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三级审核签字。

e)原始记录的记录人与审核人不得是同一人,正式报告的拟稿人与审核/批准人不得是同一

人。

f)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常用绝缘子表面积及泄露距离一览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绝缘子表面积测量方法

等值附盐密度(盐密)的测量、计算需要掌握所测量绝缘子的表面积,厂家提供了一些型号绝缘子的表面积,但仍有一些绝缘子未提供该项参数,这就需要操作人员自己进行测量。下面介绍一种表面积的测量、计算方法,以备使用。

绝缘子一般为旋转体,即由一条曲线绕轴线旋转而成,这条曲线即是泄漏距离(爬距)。将这条曲线等分成若干等份,其中每一小段围绕绝缘子轴线旋转形成的旋转体近似构成一个圆

台(或圆柱),计算出这些圆台(或圆柱)外侧的表面积之和就可得出整个绝缘子的表面积。(1)单个圆台的侧表面积为:

S1=π(d1+d2)×△L /2

=π·D1×△L

式中S1——园台侧表面积

d1+d2——园台上、下面直径

D1——园台平均直径

L——园台侧面高度。

(2)整个绝缘子的表面积为:

S=S1+S2+……+Sn

=πD1×△L+πD2×△L+……+πDn×△L

=π(D1 + D2 +……+ Dn)△L

(3)当等分该曲线(爬距)的数量n越大(即△L越小),则绝缘子表面积的计算值越接近实际值,这时可以用该曲线各等份中任意一点处的直径D1,D2……Dn代替园台的平均直径D1,D2……Dn ,即将园台近似为圆柱体,这样绝缘子表面积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S=π(D1 + D2 +……+ Dn)△L

(4)从上式可以看出,测量绝缘子表面积只需将其沿泄露距离方向等分成n份,再将各份中的任意一点的直径Dn测出,即可计算得到总表面积。如果将绝缘子的泄漏距离按1cm

等分,则总表面积为:

S=π(D1 + D2 +……+ Dn)

(5)测量工具及方法

测量工具包括卡尺、卡钳、直尺、坐标纸(米格纸)。

将坐标纸条沿绝缘子泄露距离(爬距)方向粘贴在绝缘子表面上,并在该纸条对称方向同样粘上一条。设定每等份长度为1cm,并在坐标纸上标上等份号(1,2,…n),然后用卡尺、卡钳或其它测量工具测得各等份上某点处的直径,将这些直径相加后乘π即得出绝缘子表面积。

电气一次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编制依据 2、试验内容 3、试验的基本条件 4.发电机试验 5、电力变压器试验 6.高低压异步电动机试验 7.直流电动机试验 8.高压断路器试验 9.电压互感器试验 10.电流互感器试验 11.套管试验 12.绝缘油试验 13.隔离开关 14.避雷器试验 15·支柱绝缘子试验 16. 母线试验 17.电力电缆试验 18职业安全与环境因素

19.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1、编制依据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91 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条文说明》 GB 50150-91 1.3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 1.4 厂家技术协议/技术资料 2、试验内容: 2.1 工程概况 浙江京新兴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联合循环发电厂安装一台1*50MW燃气发电机,一台65T/H余热锅炉,一台19MW汽轮发电机。 2.2电气设备一次试验范围 a. 电力变压器(两台主变.三台厂用变及一台励磁变; b. SF6断路器; c.电压互感器; d.电流互感器; e.套管; f. 绝缘油; g.隔离开关; h.避雷器;

i.支柱绝缘子 j.母线(10KV; k.电力电缆(10KV; 3、试验的基本条件 3.1 3.2 3.3物质准备及要求 a.安全围栏及标示牌若干; b.绝缘鞋,安全带若干; c.绝缘胶带若干;

d.对讲机1对; e.4米竹梯1个; f.扳手8寸4个,其它专用工具若干套; 3.4作业环境及其它应具备条件 3.4.1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基本完,场地平整。 3.4.2 试验现场应尽可能清洁,照明充足。 3.4.3 试验人员应熟悉被试设备周围环境情况。 3.4.4 所有试验人员必须了解被试设备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及其结构原理,了解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部分,熟悉电气试验作业指导书,熟悉试验标准和要求,熟悉测试仪器,对试验结果能进行分析并做出结论。 3.4.5 试验前必须接受技术交底,拟好试验结果记录表格,做到试验完,记录清楚,报告及时完成。 3.4.6 试验设备应接地良好,试验人员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措施, 所使用的工具应有绝缘把手。 3.4.7试验必须有操作人、监护人至少各一名,并在试验前分工明确。在进行较复杂试验时, 所有成员分工应职责明确, 以便工作顺利进行,一旦发现意外时能及时处理。3.4.8试验电源要求电压稳定,容量足够,试验接线要考虑操作方便,无论出现故障或每次试验结束均应能及时断开电源。接线时要有防止短路、接地的保护装置,电源导线绝缘应良好并敷设合理,以免受损坏及造成触电危险。 3.4.9试验设备的选择要注意型式、容量、规格,仪表选择要注意型式、精度、规格、内阻等。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标准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与试验标准 2016年12月6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引用标准 (3)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4) 第四章检修试验作业 (16) 第五章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27) 第六章检修工作的验收 (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避雷器设备的检修质量,使设备的检修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文对避雷器主要检修作业的工作准备、工艺流程、试验验收等管理要求和技术手段;检修包括检查(检测)和修理两部分内容,检修工作在认真做好设备缺陷检查和诊断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修理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对设备进行修理或部件更换。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75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系统标称电压10kV~500kV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五条以下列出了本规范应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7327-1987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2900.12-19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Q/GDW109-2003 750kV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GB 5 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750kV避雷器事故措施》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烧杯试验作业指导书修订稿

烧杯试验作业指导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饮用水处理厂: 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第五水厂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KMCGE 设备或工艺单元混凝烧杯试验操作 操作和控制 OPERATION AND CONTROL 使用的设备和原料 : 絮凝设备 混凝试验搅拌机: 带调速功能(15到1000转/分钟) 定时器 1升方形(更适合)或园柱形的玻璃大口杯。 原水采集设备 10到15升的水桶 1升的量杯 沉淀水采集设备 干净的采集水样和分析用收集瓶(250到300毫升)

分析设备 浊度计 — pH计 定时器 温度计 蒸馏水洗瓶 10毫升吸管 配制混凝剂溶液的设备 -电子天平 -8个100ml容量瓶 -2个250ml广口瓶 -取药勺 其它 液体混凝剂 柔软纸巾 当出现下列情况,应当做烧杯试验 原水水质发生下列参数变化 -温度 p H 浊度和碱度 有机物 原水切换 每周必须一次 对在处理过程中或在水厂运行中每种重要的改变 当分析检查(实验室或在线)指出在原水和/或已处理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 比较各种混凝剂的效果。 根据要处理水的水质确定混凝剂投加量。 确定最适宜的絮凝pH值(例如为了提高净化或把铝的残留量降到最低) 评估添加助凝剂的好处,并确定正确的剂量。

将要进行的分析 原水 水样温度:在采样时,在混凝开始时和在实验期间 PH值 浊度 气浮水 温度 浊度 PH值 铁、铝和锰依据所遇到的问题。如果使用聚合铝作为混凝剂,就要测量出水的铝含量。这是一个好的指标来评定混凝过程的好坏。 结果分析 目的是根据下面的参数决定混凝剂投加量: 气浮出水浊度 气浮出水有机物含量 气浮出水铁、铝和锰的含量 絮凝pH变化评估 注意:用下面的烧杯试验表来填写所有数据

盐雾试验箱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浙江力拓新电气有限公司 版本:A 修订状态:0 LTOX-PZ-YW-02-01-01 盐雾试验箱作业指导书 共2页,第1页 一、 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者正确的使用以及保养此仪器,以便測得正确数据并維持本仪器的寿命. 二、 范围: 品质部检验員. 三、 操作程序: 1. 盐雾试验箱组合: 2. 作业前准备: 2.1.试验室温度设定:35° 2.2.饱和空气桶温度设定:47° 2. 3. 试验机内氯化钠溶液是否足够。 2. 4. 将试样放置在支架。 2. 5. 检视试验槽内必须洁净。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饱和桶 加水管 排雾管 排水管 饱和桶水位计 调压阀 盐水箱 总电源开关 电源 开关 喷雾 开关 周期喷雾开关 周期 计时器 计时器 实验室温度设定 实验室温度显示 压力表 饱和桶温度设定 饱和桶实际温度显示 试验室盖 操作面板 隔水槽

文件编号浙江力拓新电气有限公司版本:A修订状态:0 LTOX-PZ-QC-02-01-01盐雾试验箱作业指导书共2页,第2页 2.6. 检视水槽水位。 2.7. 检视补充液。 3.作业内容: 3.1.测试报告格式依客户要求。 3.2.设定喷雾试验时间。 3.3. 按入电源开关,键灯亮起。 3.4. 按入时间开关,键灯亮起。 3.5. 按入喷雾开关,键灯亮起。 3.6. 操作功能开始执行。 3.7. 调整压缩空气压力为1㎏f/c㎡。 3.8. 操作时间结束时,按下除雾开关,键灯亮起。 3.9. 三分钟后掀开试验槽顶盖,取出试样。 3.10.全部键按出,关闭电源。 3.11.操作期间必须每日检视执行功能,并作成记录. 四、判定: 1.试验周期与判定标准: 零件材料镀覆种类试验持续时间(h) 合格要求(主要表面) 碳钢 锌24 无白色或灰黑腐蚀剂镉96 铜+镍+铬64 铜及铜合金镍+铬96 无棕锈 镍48 无浅绿色或灰色腐蚀物锡48 无灰黑色腐蚀物 银24 无铜绿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64 无白色腐蚀物 2.试验观察时间为4H一次. 3.以上试验要求按照GB/T10125-1997(NSS)标准执行. 五、注意事项: 1.请依指示之电压安装。 2.禁止安置在高温及有震动的场所。

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施工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劳动力配置 5.质量目标 6.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7.工序质量及工艺标准 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9.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11.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2.成品保护措施 13.施工完成后应交付的资料 1.工程概况 施工地点及名称、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中的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主要施工地点在大唐柴窝堡风电场110kV升压站内110kV区以及主变110kV中性点。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中110kV区避雷器采用Y10W-102/266W,主变区避雷器采用186W型,避雷器针对不同的使用位置,避雷器设计选用的形式亦不同。 编制依据 1.3.1《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110kV屋外配电装置》 施工图《主变压器及其各侧引线安装》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避雷器安装及验收规范》(GBJ 147)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2005年版 《新疆电力建设公司质量体系文件》(Q/XDJ—1-GCB-ZLCX-2003)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 (2005年版)

主要工作量 2 将已编制好的施工方案进行交底,组织人力,准备好施工用工器具;注重与土建专业的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建筑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开展避雷器安装的施工工作。施工图及技术资料文件齐全。 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安全措施准备完毕并批准使用。 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工器具准备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 5变电站氧化锌避雷器工程 5.1.1避雷器安装分项工程合格品率100%。 工序检验项目质量标准 5.2.1避雷器外观应完整无破损,组合单元应试验合格。 5.2.2有接线端子标识的避雷器,接线端子应经计数器接地或直接接地。 5.2.3底座中心偏差≤5mm ,安装孔中心线偏差≤5mm ,高度偏差≤5mm 。 5.2.4垂直度偏差≤‰避雷器高;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相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5.2.5金属接触面应清洁,无氧化膜,并涂有电力复合脂。 5.2.6各节位置及组合符合制造厂编号规定,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5.2.7均压环外观清洁无损坏变形并固定牢固,均压环与外套四周间隙均匀一致。 5.2.8计数器动作试验正常。 5.2.9接线端子与母线连接紧固,引线连接不使避雷器端子受力超过允许外应力,接地引线安装平直,固定牢靠。 6.施工顺序及方法 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序及方法6.2.1配制底座 6.2.1.16.2.1.26.2.1.3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保证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测中心分析实验用水的管理。 3. 责任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检查分析、参与检验和贮存管理。 3.2 技术员在使用纯水的过程中应保证器皿或容器等的清洁,避免水的污染。 4. 内容 4.1 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4.1.1 外观: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1.2 实验室用水分类、用途和检验标准: 表1 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与检验频率

4.2 实验室超纯水的制备及检验检测(参照GB/T6682“一级水”检测) 4.2.1 按照超纯水机的说明书要求制备超纯水; 4.2.2电导率检验:Arium 611超纯水机具有电阻率的“在线”监测功能,并按校准周期要求进行校准。4.2.3吸光度检验: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1cm比色皿中水为参比,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 4.2.4可溶性硅检验:量取520mL超纯水,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用亚沸蒸发至约20mL,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加 1.0mL钼酸铵溶液(50g/L),摇匀,放置5min后,加 1.0mL草酸溶液(50g/L),摇匀,放置1min后,加1.0mL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2g/L),摇匀。移入比色管中,稀释至25mL,摇匀,于60℃水浴中保温10min。溶液所呈蓝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mg/L),用水样稀释至20mL后,与同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4.3实验室纯化水的检验检测(按《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检测)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盐雾试验箱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作业人员掌握该盐雾机的使用方法及维护,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因调置不当影响测试之品质,使本厂的产品满足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的盐雾腐蚀试验箱。 3.定义 无 4.职责 4.1.测试员负责基本的测试调节与维护,并作保养记录。 4.2.品质主管负责盐雾腐蚀试验箱的检查。 5.作业指导 5.1试验前的准备 5.1.1.工作室底部应加入自来水,以工作室的水位探测器上端面平为准。 5.1.2.箱体上部四周的密封槽试验前加入自来水,不宜过满,以关闭箱 盖后不外溢为佳。 5.1.3.压力桶内加入蒸馏水水或去离子水,水位以不少于最少水位量, 量为准。 5.1.4.把配制好的盐溶液放入试验机控制箱顶的贮水箱内,盐水由大气 压的作用靠平衡度自动流入喷雾塔内,盐水不能低于贮水箱的下限标 记。

5.1.5.检查试验箱内部漏斗与集雾器之间的连接管是否通畅完好,一定 不能影响盐雾沉降量的收集.在测试区至少放置一个干净的盐雾收集器,要求收集到的不是从测试样品或其它地方滴落的溶液。收集器的位置在样品附近。确保在连续运转至少16h时,在收集器的每80cm2的水平收集面积收集量为1.0-2.0ml/h,收集溶液的pH为6.5-7.2,且在25℃时测得比重为1.0255-1.0400才满足浓度要求。 5.1.6.开启箱盖,将样品正确放置在工作室内的样品架上,样品与样品 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使样品暴露的表面积大于98%,再关上箱盖。 注:每批次的盐雾测试数量1-5PCS但重量不可超过2KG,测试时间按产品要求进行。 5.2控制系统 试验室温度控制器:控制试验室温度,依标准温度设定。 压力桶温度控制器:控制饱和空气桶温度。 计时器:可调式1~999hr可任意设定试验所需时间,终了自动停机,附自动归零装置。 积时器:直读式0~999hr可指示试验时间之累积。 电源开关:触屏式,控制全机之总电源。 5.3、操作说明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避雷器交接、大修和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本试验室主要做的试验项目: 1、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 2、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露电流; 4、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视电流表指示; 5、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注:无间隙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为1、2、3、4项,;2、3可选做一项; 有间隙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项目为1、5项。 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

实验用水监控作业指导书

实验用水监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监控,确保实验用水的质量满足标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测化学分析、无机及有机实验和微生物检测等实验用水的水质监控。 3 职责 3.1 检测员负责实验室纯水出水口水质的监控。 3.2 质量管理员负责纯水系统的前端水的周期监控。 4 工作程序 4.1 实验室用水的分级及其指标要求。 4.1.1 实验室用水一般分为三级: (1)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2)二级水用于无痕量分析等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及原子荧光分析用水。 (3)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及微生物检测。 4.1.2 不同级别实验室用水的指标要求

4.1.3 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并在纯水出水口标识相应的实验室用水级别。 4.1.4 检测方法中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实验用水,实验室应进行相

应指标的水质监控及记录。如有必要,应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2 实验室用水的保存 4.2.1 一级水不可储存、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储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4.2.2 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仪器。 4.2.3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浸泡2~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4.3 实验室用水监控频次要求 4.3.1 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要求 4.3.1.1 实验室自动化制水设备生产的实验室用水 4.3.1.2 实验室用水的日常监控记录《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记录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4.3.2 实验室用水的周期监控要求 4.3.2.1 中心纯水系统前端水应至少每半年一次按4.1.2要求的指标进行全检。 4.3.3 在水质监控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

盐雾测试标准

表面处理用中性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为各项金属底材于电镀后、有机或无机涂装后等各项表面处理用之盐水喷雾耐触性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本法是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将氯化纳溶液,以雾状喷于被覆膜上之一种腐蚀试验方法.试验的主要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的试验条件 表2 连续雾化时间表 3.试验液之配制:溶解氯化纳(化学纯、分析纯)于蒸馏水(或总溶解固体量小于200 ppm以下的水中),调配成浓度为5±% 的试验液.此试验液在35℃喷雾后,其收集液PH值应为2.且喷雾前,此试验液不能含有浮态物. 注(1)氯化钠不能含有铜兴镍的不纯物,固体内的碘化钠含量小于.因为不纯物中可能含有腐蚀抑制剂,所以不纯物总含量须小于.

(2)在33~35℃间测量比试验液的比重应为,在25℃测量时的比重则为.此试验液的浓度亦可用硝酸银液滴定法或其它方法检定. (3)试验液须以试药级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整PH值,并以PH仪或其它可靠方法测量之,由于配制试验液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影响溶液的PH值,故须小心控制PH值,PH值则可依下列任一方法调整: ①常温配制试验液,于35℃喷雾,因为温度的升高而使部份二氧化碳逸出溶液而升高PH值.故在常温配制试验液 时,PH值应调整在内,才可以使收集液的PH值在之间. ②PH值调整前,使试验液先煮沸再冷至35℃,或维持在35℃温度48小时.如此调整的PH值在喷雾时,将不会产生 太大的变化. ③先将水加热至35℃以上,以去除溶解的二氧化碳,而后再调制试验液并调整PH值,如此在35℃喷雾时,所调整的 PH值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4)为避免喷雾嘴阻塞,此试验液须过滤或小心倾斜注入盐水桶,或于喷雾吸水管前端处装上玻璃筛过滤,盐雾测试仪每工作2000小时,需更换玻璃喷嘴. 4.设备:本试验所需之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架、喷雾液收集容器、试验室、盐水[补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之 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其装置如图1所示,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 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钝性材料,不能对喷雾之腐蚀试验有影响或本身被腐蚀者.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喷雾室顶部聚集之溶液不得滴落在试验片上. 试验片滴下之试验液不可流回盐水桶,而再用于试验. 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尘,所以须有空气清净器.空气压力须保持在±因为压缩空气于膨胀时,有吸热现象,所以须事先有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如附表2,以获取均一温度的喷雾. 喷雾采取器其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直径约为10 cm,置于试验片附近(靠近喷嘴最近与最远之处的两个地方). 喷雾液量以整个时间计算,在采取容器上,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至之盐水溶液.喷雾液至少应收集16小时,以其平均值表不喷雾量. 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试验用盐液在1星期内没用完时,需作更换,如下次试验时间超过1星期时,需将试验室内部清洗,将试验盐液,加热水槽之水排出. 压力桶之温度须保持在47±1℃,盐水桶之温度在35±1℃. 试验室的相对湿度须保持在85%以上,更高的相对湿度的要求可与客户双方协议确定. 5.试样 采取位置:试样可从制品之主要表面采取或以制品本身做为试样.但如无法以制品试验或判定时,可以用试验片代替且此试验片必须能代表被测试制品. 尺度:试验片之标准尺寸为150×70mm,或为100×65mm. 数目:试样之数目3-5PCS. 试验前处理 试样依镀层性质与清洁程度而须做适当清洗,不能使研磨剂及具有腐蚀或抑制作用之溶剂清洗,且清洗方法不得损伤表面.至于不锈钢试样使用硝酸清洗与钝化,试样经清净后(通过拔水性试验),以干净之布或吸水将水份擦干,或用无油之干燥空气吹干.不得已时,可使用氧化镁膏.此膏状物乃10g试药级氧化镁加入100mL的蒸馏水中. 若非另有规定,否则试样切口及因挂色而造成底材露出部份,或因识别记号所造成镀层缺陷处于试验时应覆以合适之保护层.如硬蜡(ceresin wax),乙烯胶带等绝缘物. 手纹污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试验结果,试样于清净后不得有任何手纹的污染. 6.试样之置放:试验中,试验室内之试样的位置符合以下列条件: 试样之主要表面与铅垂线成15度至30度之倾斜,又自试验室上方俯视时应与喷雾之主要流动方向平行.特殊零件具有很多方向的主要表面,需要同时测试时,可取多件试样置放,务必使每个主要表面能同时接受盐水的喷雾. 试样之排列,应使喷雾自由地落至全部试片上,不应防碍喷雾之自由落下. 试样不可互相接触,也不可接触到金属性导体或有毛细现象作用之物质,以及其它支持架以外之物. 盐水溶液勿从一个试样滴流至其它试样上. 试样识别记号或装配孔应覆于下方.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号:TYDQJS‐ZZ‐0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2. 编写依据 (2) 3. 作业流程 (2) 4.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3) 5. 作业准备 (3) 6. 试验作业方法 (4)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 8. 试验记录表格 (12) 9. 附件 (15)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试验作业。 2.编写依据 序号 引用标准 标准名称 备注 1.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 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3. GB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 《电气设备试验及故障处理实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5.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含线路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6. BDYCSY‐ZW‐08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南方电网) 3.作业流程 试验准备 试验接线和 空试 绝缘电阻试验 直流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放电计数器及电流表指示检查 试验结果判定和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

注:当避雷器带有间隙保护时,必须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4.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种类危险等级危险控制(安全)措施 1. 试验设备未接地 或接地不良 设备损坏低风险 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接地线连接可靠, 接地良好 2. 试验区域未设置 安全围栏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试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围栏和标示牌 等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3. 引接试验电源时 触电 人身伤亡高风险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4.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 合试验要求 5. 高压试验过程中 防范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残高风险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 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 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 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 6. 登高作业安全防 护措施不完善 人身伤残高风险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等作业工具登高 接线,如必须登高作业时,需正确使用 安全带,穿软底鞋 7. 设备存在感应电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使用保安接地线 8. 高压试验过程中 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或作业指导书的方法 操作 9. 被试品残余电荷 人身伤残低风险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 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 5.作业准备 1) 人员配备 表5‐1 作业人员配备 试验名称 试验人员数量配合人员数量 备注 绝缘电阻测试 2 1 直流1mA电压和0.75U1mA下的 泄漏电流测试 3 3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测试 3 3 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控电 流表指示检查 2 0 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3 3 试验记录 2 0 一人记录,一人复查试验设备运输 3 2 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可靠性测试规范之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1/7 生效日期 2020.05.11 1. 0目的 指导作业,规范操作,提升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及可信赖性。 2. 0范围: 所有需要盐雾测试的产品。 3. 0定义: 盐雾试验:利用盐水喷雾腐蚀来检验和鉴定电镀层封孔性之好坏,以及对镀层耐腐蚀性和对基 体保护性能的测试;或试样无表面处理时本身耐腐蚀的能力。 4. 0权责 品管部负责取样、测试、判定。 5.0设备、药品及操作条件 5.1盐水喷雾试验机 5.2氯化钠(分析纯)溶液(5%)、溶液使用纯水配制,紧急时可使用纯净水替代。 5.3操作条件 项 目 试 验 中 备 注 盐水质量百分比浓度(%) 5±0.1 盐水不得重复使用 盐水PH 值 6.5-7.2 测定收集的盐雾溶液 压缩空气压力(kgf/cm 2) 1.00±0.1 经过现场校验和认证 喷雾量(ml/80cm 2/hr) 1.5+0.5 连续不得中断,至少8H 以上 压力桶温度 47±20C 试验室温度和湿度 35±20C,90% RH 以上 样品放置角度 15°-25° 附角度参照图 试验时间(hr) 参考本文件7.0条款 6.0 试验 6.1试样准备: 在试样准备以及试验结束取样观察全过程中,不可裸手接触试样,应全程戴一次性手套或 手指套,以保护试件电镀面不被汗渍及其它外来物污染。在用手套或手指套防护下,将镍片用双面胶粘在治具上,单个产品间距不少于20mm 。 6.2试样摆放: (1)试样不应摆放在盐雾直接喷射到的位置。

核准: 审核: 作成:袁媛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版 本 B0 制订部门 品质部 页次 2/7 生效日期 2020.05.11 (2)在盐雾试验箱中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并尽可能成20°,对于不规则的试样, 例如整个工件都是被试面,也应尽可能接近上述规定。 -带材测试:带材对折30°~50°之间,垂直放置在盐雾箱内。 20° 40° -镍片测试:借助辅助治具,确保试样被试面与垂直方向成15°~ 25° (3)试样可以摆放在试验箱不同水平面上,但不能接触箱体,也不能相互接触,单个试 样件间距不得小于20mm 。试样或其支架上的滴液不得落在其他试样上。 6.3 试验后试样的处理: (1)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用温度不高于40℃的清洁流动水轻轻清洗以除去试样表面残留 的盐雾溶液,接着在距离试样约300mm 处用气压不超过300kPa 的空气立即吹干.或者 清洗后用无尘布轻轻吸干试件表面水份. 电镀面 错误摆放方式试件表面水渍印 试件不可纵向放 置上下间会滴液 L 型电镀面 电镀面

避雷器带电测试

避雷器 避雷器带电测试 [1] 2.测试内容及原理 2.1 测试内容 a) 全电流 b) 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 c) 泄漏电流谐波;判定老化的重要方法 d) 各相泄漏电流与运行电压相角差 2.2 测试原理 在交流电压下,避雷器的总泄漏电流包含阻性电流(有功分量)和容性电流(无功分量)。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流过避雷器的主要为容性电流,阻性电流只占很小一部分,为5%~20%。但当电阻片老化后,避雷器受潮、内部绝缘部件受损以及表面严重污秽时,容性电流变化不大,阻性电流大大增加。所以带电测试

主要是检测泄漏电流及其阻性分量[3]。 3.国内常用测试方法 a) 全电流法; b) 补偿法(阻性电流法);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信号(局里主要采用方式) c) 谐波法; d) 测温法; e) 改进补偿法;采用检修箱电源作为电压信号代替PT二次电压[4] 4.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1) 设备:南京伏安电气有限公司ZD-1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带电测量仪 (2) 测试方法,可参考《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作业指导书》[5],目前相关测试接线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如下图所示[6]

(3) 干扰及改进方法 干扰原因:测量三相氧化锌避雷器时,由于相间干扰影响,A、C 相电流相位都要向B 相方向偏移,一般偏移角度2°~4°左右,这导致A 相阻性电流增加,C 相变小甚至为负[6]。相间干扰向量图见图4。 改进方法:采用自动边补方式[6],自动边补(边相补偿)原理是假定B相对A、C相影响是对称的,测量出I c超前I a的角度Φca,A相补偿Φoa=(Φca-120°)

/2,C相补偿Φoc=-(Φca-120°)/2。 5.典型故障数据 (1) 220 kV I 母A 段避雷器A 相型号为Y10W5-220 / 520W[7] 2007年7月21日 2007年8月2日 6.典型故障原因 a) 结构受损,避雷器内部受潮[4] b) MOA阀片老化,引起阀片击穿[8]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9)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199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细度 3.1方法原理 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2取样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 3.3试验步骤 1)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结果计算:F=Rs/W×100%(精确至0.1%) 3.4试验筛修正法: 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式样,作为标准样,测试方法同筛析法。 计算修正系数C=Fn/Ft(精确至0.01);修正后:Fo=C×F;修正系数C超出0.08~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 4.1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1.目的 正确使用盐雾试验箱,以检测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2. 适用范围 可根据客户要求对电镀零件和产品进行盐雾试验。 3. 职责 质保部是电镀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归口管理部门; 电镀检验人员负责对电镀产品进行盐雾试验的整个过程。 4. 操作程序 设备: 经过鉴定符合有关标准的盐水喷雾试验机 JS-HY-SST-bo-01c 盐雾试验溶液的配制: 公升的纯净水倒入专用的塑料桶中,用PH试纸测试其PH值是否在之间; PH值若小于则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PH值若大于则加入少量的冰醋酸;加入250g氯化钠NaCl,搅拌均匀。 样品: 20个试样 操作程序: 1. 将自动加水的入水口阀门排水阀和排气阀的开关打开。

2. 将隔绝水槽加水至垫板位置。 3. 将配制好的氯化钠盐水倒入到盐水补充槽,即自动充填盐水进入试验箱内的预热槽,使盐水流至盐水预热槽。 4. 加少许水在湿球杯内,湿球温度覆盖着纱布,纱布末端置于湿球杯内。 5. 开始试验前,试样必须充分清洗,清洗方法视表面情况及污物的性质而定,不能使用任何 会侵蚀试样表面的磨料或溶剂,同时试样切口及因挂钩而造成底材露出部分,或因识别记号所造成的镀层缺陷处,试验前应用透明胶带将以覆盖。放置试样或试片于置物架上,试样在箱内放置的位置,应使受试平板试样与垂直线成15-30°角,试样的主要表面向上,并与盐雾在箱内流动的主要方向平行。特殊试样有很多的主要表面需要同时测试时,可取多件试样置放,务必使每个主要表面能同时进行盐雾试验。 6. 试验时,试样之间不得互相接触,也不与箱壁相碰,试样的间距一般不小于20mm,试样上下层必须交叉放置,试样间间隔应能使盐雾自由沉降在试样的主要表面上。一个试样上的盐水溶液不得滴在任何别的试样上。试样识别记号或装配孔应覆于下方。 7. 设定试验温度、压力和时间: 将盐水桶和试验室的温度调整至35℃,压力桶温度调整至47℃(按“+”为增加,按“—”为减少,H:时/M:分/S:秒)。喷压压力保持在±cm2,若压力

横担绝缘子安装作业指导书

9、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 1 适用范围 1.1 电压等级 35kV及以下配网工程。 1.2 电气类别 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制作。 2 编写依据 表2 编写依据 3 作业流程图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4.2 按《指南》中与横担、金具及绝缘子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PWJX-01-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5 作业准备 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表5.1 作业前施工条件

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表5.2 人员、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6 作业方法 表6 作业方法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质量控制措施 7.1.1现场负责人应根据现场情况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监控。 7.1.2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工程作业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技术岗位人员必须持有与作业相应、有效的上岗证。 7.1.3现场负责人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必须详细介绍本作业质量控制要点、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7.1.4作业现场必须有经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作业人员必须按图施工。 7.1.5施工质量检验一般按以下方式进行。质量检验一般采用三级检验制,施工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5806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 Lightning arrester test operation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引用标准 DL596—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高电压技术控制程序》 2流程 2.1试验准备 2.1.1试验条件:天气良好,试品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 2.1.2作业人员2-3人,并经过年度考试合格。 2.1.3试验项目: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1.4试验仪器:直流高压发生器ZGF-1,绝缘电阻测试仪,冲击试验器。 2.1.5安全措施:试验现场设围栏或设专人监护,防止他人误入或误登。

2.2试验接线 2.2.1试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3试验步骤 2.3.1试验的避雷器一次接线拆除 2.3.2通知所有人员离开避雷器。 2.3.3调好直流高压发生器和交流220V电源,开始试验。 2.3.4对由两个及以上元件组成的避雷器应对每个元件进行试验。 2.3.5测量组成避雷器每个元件的电阻。 2.3.6对放电计数器应进行3—5次,均应正常进行,测试后计数器应调整为0。 2.3.7试验数据分别计入《试验报告》。 2.4试验结果判断 依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历年试验数据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判断并作出结论。 2.5试验结束

拆除试验接线,清理工作现场 电气安全用具试验操作规程 绝缘杆的试验 1试验环境条件 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温度不低于±5℃。 2试验步骤 2.1试验前应对绝缘棒绝缘部分表面绝缘部分的表面绝缘层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绝缘缺陷如裂纹、飞弧痕迹、烧焦、老化等,应按其轻重程度和所在部位的重要性,分别提出处理后做试验或停止使用等意见。 2.2试验开始时加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0%,以后,按每秒1000V向上递增,当升到规定值时,保护该试验电压5分钟。如果没有发现刷状放电或爆炸声,并且在试验完毕后电源切断后,用手触摸没有局部发热现象,即可认为绝缘杆试验合格。 2.3若没有足够高的高压试验设备,可采用分段试验的办法进行。

盐雾测试标准-

? 表面处理用中性盐雾试验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为各项金属底材于电镀后、有机或无机涂装后等各项表面处理用之盐水喷雾耐触性试验方法. 2.试验方法:本法是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将氯化纳溶液,以雾状喷于被覆膜上之一种腐蚀试验方法.试验的主要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的试验条件 表2 连续雾化时间表

3.试验液之配制:溶解氯化纳(化学纯、分析纯)于蒸馏水(或总溶解固体量小于200 ppm以下的水中),调配成浓度为5 ±%的试验液.此试验液在35℃喷雾后,其收集液PH值应为~.且喷雾前,此试验液不能含有浮态物. 注(1)氯化钠不能含有铜兴镍的不纯物,固体内的碘化钠含量小于%.因为不纯物中可能含有腐蚀抑制剂,所以不纯物总含量须小于% . (2)在33~35℃间测量比试验液的比重应为~,在25℃测量时的比重则为~.此试验液的浓度亦可用硝酸银液滴定法或其它方法检定. (3)试验液须以试药级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整PH值,并以PH仪或其它可靠方法测量之,由于配制试验液的水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影响溶液的PH值,故须小心控制PH值,PH值则可依下列任一方法调整: ①常温配制试验液,于35℃喷雾,因为温度的升高而使部份二氧化碳逸出溶液而升高PH值.故在常温配制试验液 时,PH值应调整在内,才可以使收集液的PH值在~之间. ②PH值调整前,使试验液先煮沸再冷至35℃,或维持在35℃温度48小时.如此调整的PH值在喷雾时,将不会产生 太大的变化. \ ③先将水加热至35℃以上,以去除溶解的二氧化碳,而后再调制试验液并调整PH值,如此在35℃喷雾时,所调整的 PH值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 (4)为避免喷雾嘴阻塞,此试验液须过滤或小心倾斜注入盐水桶,或于喷雾吸水管前端处装上玻璃筛过滤,盐雾测试仪每工作2000小时,需更换玻璃喷嘴. 4.设备:本试验所需之设备为喷雾嘴、盐水桶、试验片支架、喷雾液收集容器、试验室、盐水[补给桶、压力桶、压缩空气 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其装置如图1所示,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 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钝性材料,不能对喷雾之腐蚀试验有影响或本身被腐蚀者.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喷雾室顶部聚集之溶液不得滴落在试验片上. 试验片滴下之试验液不可流回盐水桶,而再用于试验. 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尘,所以须有空气清净器.空气压力须保持在±cm2,因为压缩空气于膨胀时,有吸热现象,所以须事先有预热以增加压缩空气的温度与湿度,如附表2,以获取均一温度的喷雾. 喷雾采取器其水平采取面积为80cm2,直径约为10 cm,置于试验片附近(靠近喷嘴最近与最远之处的两个地方). { 喷雾液量以整个时间计算,在采取容器上,应每小时平均可收集至之盐水溶液.喷雾液至少应收集16小时,以其平均值表不喷雾量. 试验中盐水桶,其氯化钠溶液浓度应维持40~60g/L,试验用盐液在1星期内没用完时,需作更换,如下次试验时间超过1星期时,需将试验室内部清洗,将试验盐液,加热水槽之水排出. 压力桶之温度须保持在47±1℃,盐水桶之温度在35±1℃. 试验室的相对湿度须保持在85%以上,更高的相对湿度的要求可与客户双方协议确定. 实验工作中,实验盖边口有实验雾气漏出时,需向密封水槽内加水,试验期间如超过1个月,需将热水槽内水更换. 5.试样 采取位置:试样可从制品之主要表面采取或以制品本身做为试样.但如无法以制品试验或判定时,可以用试验片代替且此试验片必须能代表被测试制品. 尺度:试验片之标准尺寸为150×70mm,或为100×6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