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如何运用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如何运用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如何运用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升政府效能的迫切要求。XX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公务员激励机制步入了法制化。尽管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作为一名基层人事工作者,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谈一下自己看法。

一、完善职务晋升、职级晋级制度

晋升是指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升迁,即公务员由原来的职级调任更高的职级。晋升激励关系到能否有效的使用公务员,也影响公务员的地位、荣誉、工资、福利方面的利益,影响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虽然国家规定公务员工资级别为20多级,但对于占绝大多数的科级以下公务员实际上很少。低层公务员要想晋升职务难度很大。所以,要从根本上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首先应该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公务员职务晋升和职级晋级制度,使公务员在晋升问题上人人平等,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就可获得成功,

减少晋升过程不必要的人为因素。二是拓宽晋升渠道,扩大晋升空间。破除逐级晋升原则的限制,建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应当予以适当跳级。三是在机构改革完成较好的部分单位和地区试行领导干部选拔采用“联合提名制”和“公民票决制”决定任职人员,做到公开提名、公平选举,从而确保结果公正。四是完善公务员岗位设置和公务员岗位任职竞争激励机制。坚持民主、公平竞争原则,可采用竞争性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连续考核优秀者自动晋级,再通过竞争性考试、票决选拔确定晋升对象,从而取得相应的职级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

二、制定科学的工资结构和工资晋升制度

其基本思路应该是实现“保障功能”与“激励功能”的有机统一。工资制度与考核制度一样,都是内在的激励手段。公务员的工资不仅是满足公务员物质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满足公务员的受人尊敬和上进心的心理需求的基本途径之一。基于上述分析,作为公务员制度内在动力和保障手段的工资制度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依托原工资结构重新合理设计工资体制。在保持职务工资制主体功能的情况下,开辟一条职级晋升的渠道,建立“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的“双梯制”,走职务和职级晋升两条线,破除职务和职级的必然联系,改变过去公务员的级别工资通常情况下只有通过职务晋升才能在工资级别上有实质性调整的弊端。基层公

务员由于岗位低,因而级别工资也较低,造成基层公务员总体工资水平极低。另外,现行的普通公务员工资晋级慢、级差小,工作20多年的普通公务员工资和刚毕业进入机关的公务员工资相差小、工资总额差别小,特别是进入公务员队伍没几年又得到高级别岗位,就有可能在工资水平上超越工作20多年工龄的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因此科学调整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势在必行。以工资收入为主,发放岗位津贴和其他津贴为辅。

三、完善考核制度,合理发放年终奖金

考核是奖惩的基础,而奖惩是考核的具体体现。一是科学合理的确定考核内容。根据“德、能、勤、绩、廉”五方面,按照职位分类确定分类级别的考核内容,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公务员,确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侧重点。二是要量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办法。参照西方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以岗定责、以责定标、以标考核、兑现奖惩”的管理办法制定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分解考核要素,确定考核指标。三是要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奖惩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具有较强激励作用的手段和措施。”在具体实践中,要对考核结果的使用制定出更为明晰的规定,加大对优秀公务员的奖励力度和对不称职公务员的处罚力度。《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也就是说

凡年度考核称职者,发给本人十二月份的基本工资为奖金。由于不管是优秀人员还是称职人员奖金没有区别。另一方面由于公务员考核称职以上的近乎100%,平台过大,人数过多,几乎所有公务员都能享受,享受者产生不了荣誉感,产生不了刺激,失去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作用。所以应建立年度考核各单位优秀人员、称职人员、基本称职人员、不称职人员考核比例基数,对各考核单位四类人员的浮动比例有公务员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平时考核情况和上年度各单位获奖情况在一定幅度内进行核定。优秀人员可获得150%的一个月基本工资考核奖,称职人员可获得100%的月基本工资考核奖,基本称职等次以下人员则不发考核奖。

四、注重培训激励

公务员培训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它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公务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当前,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学习的渴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迫使公务员必须加紧“充电”。欲使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能起到激励作用,就要为受奖励者提供各种免费学习机会。如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等技能培训及专业管理知识课堂、法律知识讲座、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外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使公务员有机会吸收新知识,开阔视野,明确思路,掌握新技能。这种激励模式,主要是对工作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者提供,以示奖励,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

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以适应更高工作岗位和级别工作及转岗后的工作需求。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道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党之基。做人,应该修身立德;做公务员更要以“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通过强化思想教育,使公务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特别是解决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做到道德高尚,办事公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激励与沟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之现状和思考

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之现状和思考 新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进川周建勋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升政府效能的迫切要求。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公务员激励机制步入了法制化。尽管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作为一名基层人事工作者,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谈一下自己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不同层级公务员的基本需求 《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分为10个层级,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8个层级,级别越低,公务员的人数越多,反之越少,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由于不同层级公务员在政治前途、社会地位、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不一样,各阶层公务员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尽管《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了考核、晋升、培训及工资福利等内容,但也只是从公务员的整体进行设计,对不同层级的公务员的基本需求存在一定缺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因此,此类激励机制对公务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县处级以上的公务员基本上是“衣、食、住、行”不用愁,基本需求是个人政绩与政治前途;科级公务员“衣、食”一般有保障,可“住、行”是个难题,还要关注个人的前途;而普通公务员,除了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各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外,还要整天为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操心,显然处于最底层的普通公务员的个人需求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基本需求和想法提高生活质量上,与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基本需求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二)忽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 我国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普遍特点是:重精神奖励、轻物质奖励,很多地方和单位奖励先进的办法都是用奖牌、奖状、证书之类的精神奖励,很少有物质奖励。总给人一种物质奖励好像就是低级、庸俗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才能进行必要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最近几年,有的地方想用物质奖励,且不说政策规定不能太高,就是地方财政吃紧也是一大障碍。就新密市而言,自2007年1月份以来,规范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清理整顿了机关津贴、补贴、奖金等各项分配。新的工资分配制度按照职务的高低和工作年限来发放,再统一加上生活补贴和职务补贴缩小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使公务员的收入公开化、透明化。但是,这次调整主要以职务级别定收入,级别越高者收入也相应提高。分配缺乏弹性,削弱

公务员激励机制

1 引言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机关行政部门及公务员肩负的职责非常重大,人民群众对公务员的期望也很高。近年来,公务员的激励问题成为我国公务员法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激励不是管理中的某一项具体职能、某一个具体环节,而是贯彻于始终的一种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一系制度安排和行为。所以,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改造与完善也应秉持全面、系统的方针。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人事管理工作综合性法律,标志着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已经完成,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也进一步完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明确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的原则。”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提出了许多创新措施。紧扣公务员法,立足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之现状,探求健全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现代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正当性 2.1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 2.1.1 基本概念 激励思想中国自古有之,如“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1]就是一种原始激励思想,而将激励作为一种专门的理论来研究则始自上世纪以来的西方管理学。激励的定义就是“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2] 不同的激励类型对行为过程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按照不同标准,激励主要有以下分类:l)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2)正激励与负激励;3)内激励与外激励。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通过激励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3] 根据《公务员法》第二条,国家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根据该规定,我国公务员应当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机构、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一)

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一) 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大致由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风险机制、更新机制、监控机制等部分组成,其中激励机制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鼓励,通过激励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勉励全体公务员向期望的方向努力。而激励机制则是要求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使其达到激发鼓励的效果。本文在阐述建立和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激励机制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行激励机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论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的问题。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建立和健全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既是政府加强对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有效组织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十分必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发挥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需要目前,国家公务员队伍中工作责任性不强、办事效率低、乱用职权、服务态度差等现象还存在,有些问题还很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人思想上安于现状,工作中得过且过。他们认为:轮得到的肯定少不了,轮不着的也争取不到;多干多差错,还不与不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失职。消极思想、行为的产生与管理机制、公务员自身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公务员职业的低风险性有关,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根本之所在。根据归因原理,要改变这些消极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当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推动。国家公务员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共管理效果。政府只有激发出公务员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的胆色,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切实履行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管理好社会事务,服务好民众民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更好的调动公务员管理好公共行政事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需要对公务员实施激励,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公务员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自觉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行政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切实承担起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二)是公务员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影响公务员自我完善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对其起影响的不外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内部环境是公务员的自身因素,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竞争能力和理想定位等,包括自我需求、自我效能、自我激励和成就动机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工作氛围、条件和机遇,也包括上司的引导、同事的监督和部门的激励。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说公务员的自立自强是内因,那么,政府对公务员的鞭策、激励便是推动公务员完善自我,实现其价值目标的外因。造就一位优秀的公务员需要内外相长——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得益彰。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刺激公务员能力、水平的提高;能够用惩罚与奖励的手段来鞭策公务员的行为意识,使之符合制度规范和社会需要。毫无疑问,有效的激发激励在公务员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务员实现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和外部推动。(三)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范公务员管理的需要市场经济讲究公平竞争和平等待遇,同等的条件下创造同等的价值应当享受同等的待遇。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在应用价值规律基础之上,追求效益。有效的激励使公务员的付出与获得相对应,能够营造一个较好的竞争环境,推动公务员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我们有理由说,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十年,就是公务员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竞争激励机制作用的十年。本人以为,今后公务员管理体制建设仍将围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推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为核心。其实,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本身就标志着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实现了由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使公务员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如,在公务员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甘肃政法学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系别:行政管理 专业 (方向): 年级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月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甘肃政法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公务员激励机制对于提升公务员工作效率,提升政府勤政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津贴补贴规范工作,保障了不同部门公务员在收入上的公平,但其以职级为主的薪酬确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激励机制。在“阳光工资”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国家行政效能、进一步深化政府部门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涵义,其次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公务员激励机制工作效率

ABSTRA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ivil servants to enhance civil servants work efficiency, improve the government diligent imag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ivil service wage system reform and subsidies for work, guarantee the different departments of civil servants in the income of the fair, but its rank based salary pattern weaken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sunshine wages" situ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ivil servants, to improv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the coun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civil servants incentive mechanism, the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stage of China's civil servic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civil servants in our country. [keyword] Civil servants excitation mechanism work efficiency

浅谈基层公务员的激励

浅谈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一、基层公务员及激励机制的含义 (一)基层公务员的界定。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在此明确了公务员的范围,限制了公务员的职能标准、编制标准和工资标准,在新的公务员法的规定下,我国公务员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行政部门,而是向政党、政协、公、检、法部门和民主党派扩展。 (二)激励机制的含义。激励机制是指能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并对其行为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的一系列制度性措施。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西方管理学界有着丰富的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雷格的XY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我国 二、我国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把公务员的各个管理环节作为主线,包括从公务员的招录、培训、职务升降、工资福利、奖惩到公务员的辞职、辞退、退休等环节,主要包括入口环节、出口环节和中间的管理环节。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公务员的管理中主要有分类机制、开发机制、新陈代谢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其中属于激励机制的主要有公务员的考核、职务升降、奖惩和

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下面就结合这几个环节谈谈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是公务员奖惩的基础,也是公务员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根据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我国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考核标准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并且考核中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理解和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考核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削弱了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虽然都是公务员,但因所在部门、职务、岗位不同,工作性质和工作责任不同,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指标也应该有所不同,而现在如果都笼统地采用德、能、勤、绩、廉不加区分的话,必然造成结果失真,难以真正有效成为公务员法规定的作为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再次,考核走过场,往往流于形式。最后,考核的结果根据个人实际需要确定优秀合格等级,考核等次偏少,难以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现行做法没有明确规定“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等次的比例。实际考核中,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被确定为“不称职”和“基本称职”是极少数人,被确定为“优秀”的人数又有比例限制,因此,绝大多数人都集中在“称职”这一等次上,出现了扎堆现象。 (二)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善。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善突出表现在职务晋升空间狭窄。目前我国公务员职务分类只包括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但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职务往往是有限的,再加上“论资排辈”

激励理论在公务员管理中的运用

激励理论在公务员管理中的运用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2 一、以“服务、责任”为核心,重塑理念机制--------------2 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重塑考核机制--------------3 三、以“透明、追责”为核心。重塑晋升机制--------------4 四、以“公平、合理”为核心,重塑薪酬机制--------------6 五、以“严密、严格”为核心,重塑奖惩机制--------------7 参考文献 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吴刚:《行政组织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傅明贤、倪星:《行政组织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和中:《比较公务员制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刘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陈奇星:《行政监督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1页

[摘要]文章主要从重塑理念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薪酬机制和奖惩机制五大方面,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运用提出一系列对策,以期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改 革及提高我国政府管理的行政效率有所启发。 [关键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运用;对策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运用的途径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到如下五大方面: 一、以“服务、责任”为核心,理念机制的运用 (一)借鉴企业管理理念,由传统的行政理念向新公共管理理念转变。“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管理应当像企业管理那样,将效率放在首要位置。所以,为了提高效率,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增强活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 提供更好的服务。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考核等 引入公共行政领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尽管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企业及私营 部门的管理对象、方式、目的不同,但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重视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 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门借鉴。把投入产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国政府部门的 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科学地进行绩效考核。 (二)增强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理念。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民主 政府,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 自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 的过程。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而且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符合“人民政府”的神圣称号,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服务型 政府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政府服务的内容是提供维 护性的公共服务与完成为数不多的管制任务,并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再次,服务型 政府是责任政府,即政府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 的利益负责。然后,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最后,服务型政府 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三)营造“以顾客为导向”的行政文化。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 第2页

公务员激励机制

浅 谈 公 务 员 的 激 励 机 制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在核心机制,它贯穿于公务员制度的始终,是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运行现状出发,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的思路。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善 经过二十年的探索与总结,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在走向成熟,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也在逐步完善。但是,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社会又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公务员激励机制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还存在许多问题,或多或少地限制了激励机制的效力,阻碍了激励机制的运行,影响了激励机制的创新。因此,探索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路径和方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现行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因而在很多方面很不完善,作为激励制度,在这方面我国与外国相比差距很大,在激励制度这方面我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后究竟如何呢?在现实运行过程中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薪酬激励机制的缺陷:适当水平的薪酬能保障公务员的生活,体现公务员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自1997 年以来,我国对公务员主要采取普遍加薪的手段进行激励,其薪酬水平已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上,使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从我国公务员目前的薪酬体制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当前薪酬设计过于死板,业绩性薪酬在总薪酬中比重较低;不同级别公务员之间的薪酬差异小,不能反映各种级别、职位人员的劳动价值含量;公共部门内部科技型人员与普通型人员、政务类与事务类人员的薪酬差距也未拉开。种种形式上的公平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公平,导致公务员的价值和社会地位得不到体现,难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1.2 考核激励机制的缺陷:在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大多只是做作样子,岗位目标设定不够明确,职责分工的不够详细,考核指标的难以量化,政府部门与党政

浅析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浅 析 公 务 员 的 激 励 机 制 姓名:张萍 专业:行政法 学号:107262009397

浅析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内容摘要:公务员的激励机制直接关系到公务员工作的效率和政府职能的发挥。通过和较成熟的国外公务员激励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机制创新建议 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 在西方,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我国目前实施的《公务员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对我国公务员的内涵作了明确规定。在西方的各个国家里,公务员的范畴是不一样的。如:英国典型意义层面上的文官和公务员含义大致一样,但当代意义上的公务员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在美国,联邦政府中除军职人员以外的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担任文职的人员,都是公务员。 “激励”一词源于古拉丁语“movere”,意为“促动”。在心理学中,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它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刺激需要→引发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这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激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其作用机理或途径可分为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而且外在激励既包括奖赏、赞许和荣誉等正激励,又包括压力、约束和惩罚等负激励。齐明山认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指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行政资源分配给国家公务员或行政组织的过程。简言之,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1程国平则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和演变规律的总和。”2对于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概念,我赞同程国平的观点,但是我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应与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外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1、英国的公务员激励机制 英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称为考绩,是指各级主管部门对公务员业绩的考核,1齐明山:《试论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载《新视野》2000年第l期,第49-51页 2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1121681.html,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作者:赵冉冉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15期 [提要] 新时代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风生水起,就业市场范围逐步扩大,“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型手段,产生的发展价值日益凸显。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激发服务工作热情,让公务员实现共同目标的科学机制。作为公共行政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成就动机因素影响。以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显著问题,提出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激励机制;成就动机理论;积极性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民族地区 在线教育平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CX2019SP111)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10日 一、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通过对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动机进行大量、综合的案例研究,将人类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成就、权力和亲和三种需求。其中,公务员成就需求的强弱与工作积极性密切相关。作为人格内心稳定的心理特质,成就动机是工作者追求卓越、力求完成目标的行为影响因素。麦克利兰认为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工作中的内在行为动机,这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使得人们自发地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提升工作挑战性,对其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成就需求的人喜欢设定与自己能力相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通过自己全部的努力将任务做得完美。由于喜欢追求成功,其在选择目标时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中等难度的目标,回避过高难度,并且会使用反馈的信息来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进而争取进一步的提升。物质与精神激励对高成就需求者的影响较为复杂。高成就需求者对自己工作效果十分满意,对其贡献评价甚高,如果薪酬与贡献评定不对应,其工作满意度会大幅度降低,甚至会产生离职的心理。与此同时,高成就需求者对精神激励也有需求,给其合适的工作环境,适当的认可和鼓励,他们会充分发挥自己优秀的工作能力,自身的工作幸福度也逐渐提升。 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019年整理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的现实状况和引发的思考

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的现实状况和引发的思考 公务员激励机制缺失的现实状况和引发的思考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稳定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素质、提升政府效能的迫切要求。1月1日起《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公务员管理的综合法律,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公务员激励机制步入了法制化。尽管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规体系,但随着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作为一名基层人事工作者,对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谈一下自己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不同层级公务员的基本需求 《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领导职务分为10个层级,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8个层级,级别越低,公务员的人数越多,反之越少,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由于不同层级公务员在政治前途、社会地位、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不一样,各阶层公务员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尽管《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了考核、晋升、培训及工资福利等内容,但也只是从公务员的整体进行设计,对不同层级的公务员的基本需求存在一定缺失,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

此,此类激励机制对公务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县处级以上的公务员基本上是“衣、食、住、行”不用愁,基本需求是个人政绩与政治前途;科级公务员“衣、食”一般有保障,可“住、行”是个难题,还要关注个人的前途;而普通公务员,除了要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各级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外,还要整天为自己和家人的衣、食、住、行操心,显然处于最底层的普通公务员的个人需求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基本需求和想法提高生活质量上,与科级以上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基本需求显然是截然不同的。 (二)忽略物质激励的积极作用 我国公务员奖励制度的普遍特点是:重精神奖励、轻物质奖励,很多地方和单位奖励先进的办法都是用奖牌、奖状、证书之类的精神奖励,很少有物质奖励。总给人一种物质奖励好像就是低级、庸俗的行为,其实不然,人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其次才能进行必要的高层次精神需求。最近几年,有的地方想用物质奖励,且不说政策规定不能太高,就是地方财政吃紧也是一大障碍。就新密市而言,自1月份以来,规范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清理整顿了机关津贴、补贴、奖金等各项分配。新的工资分配制度按照职务的高低和工作年限来发放,再统一加上生活补贴和职务补贴缩小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使公务员的收入公开化、透明化。但是,这次调整主要以职务级别定收入,级别越高者收入也相应提高。分配缺乏弹性,削弱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特别是正处于35岁至45岁之间年龄段的大多数公务员,由于近几年领导干部年轻化和领导职数的限制,他

浅谈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浅谈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中文摘要 激励对任何组织都很重要,某种程度上说领导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励下属努力的工作,公务员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也需要激励。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与各种利益结构的分化整合,各种管理制度和体制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传统的公务员激励机制毫不例外的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进和创建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历史的必然。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刻不容缓。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高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发展水平上作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激励;公务员;机制;问题;对策

引言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行政和社会公共管理的载体和实施者,其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政府组织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这一基本行政职能的实现,以及各级政府各项既定方针和政策实施的效果。那么现在我国公务员积极性的现状如何?公务员激励制度中有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作如下思考和探讨。

一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1)湘谭大学管理学院梁丽芝在《重塑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及理想模型》一文中指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重塑的理想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激励为基点,政治激励为特点,并辅之以道德和法律约束的多元化,制度化激励机制。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重庆大学的郅鹏在《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激励形式过于单一,重精神激励,轻物质激励,激励过于流于形式,晋升依据不合理等。 (3)厦门大学的单羽在《经济人假设与政府公务员机制的构建》中提出公务员考核内容和指标缺乏合理依据,低工资,乱补贴,乏福利的分配模式弱化了激励效果等。 2、国外研究综述 (1)内容型激励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工作本身的内容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相反,如果工作内容并不受员工喜爱,就算工资给的再高,员工也会消极怠工。奥尔德弗的“ERO理论”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因而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 (2)过程激励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维克多·弗隆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从需要的未满足到满足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导向目标持续下去的。他认为,只有公平的报酬,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而报酬是否公平,职工们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他人比较,或进行历史比较、和自己的过去比较。除不公平感,计件制职工则以降低质量,增加产量的办法来维持收入。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员工受到激励的水平等于效价乘以期望值,效价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

中国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

第3卷 第2期2001年12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 ′an U niversity (So cial Science Edition) V ol.3 No.2 Dec.2001 收稿日期:2001-08-27 作者简介:王 焱(1954-),女,北京市人,交通部科教司,主要从事科教管理。 【经济与管理】 中国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 王 焱 (交通部科教司,北京 100736) 摘 要:在分析中国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功能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激励功能发挥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公务员;晋升;激励功能;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C 936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Exciting Mechanism for China 's Public Official 's Promoting to a Higher Office WA N G Yan (Depar tment o f Sci.&T ech.,the M inistr y o f Communication,Beijing 100736,China) Abstract :T he ex citing founction of the regularity of China's public official's pro moting to a hig her office w as analyzed .The factors w hich affect the ex citing function w ere put forw ard .T he co unterm easur es to ensure the exiting function to play a goo d role w ere presented. Key words :public official;prom oting to a higher office;ex citing function;ex citing mechanism 一、公务员晋升制度的激励功能分析 中国公务员晋升制度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设置不同等级的职务和级别,并赋予职务和级别特定的内涵,使之成为公务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目标,也最具“诱惑力”,从而激发公务员努力工作,刻苦学习;二是通过满足晋升公务员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公务员晋升制度是中国公务员制度激励机制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一)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机制的期望理论公务员晋升制度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除了需要理论外,还有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激励是促使个体对行为选择的过程。任何一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即当他已确定了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就必然付诸某种行动,而在此之前,他总要对自己行为效果给以权衡,以便为达到目标选择出最佳行为方案。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激励力量,是指被激发起的工作动机的强度,即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亦即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强度,也是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效价是指实现这一目标对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的大小,即“目标价值”。人们在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去行动之前会自问:如果采取这一行为,我将会获得什么成果和报酬?这成果和报酬便是“目标价值”。期望值,即期望概率,是指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实现某一目标,获得某种结果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公务员晋升制度的目标激励功能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中各类、各职位公务员应当承担的法定事务。职务与职权密不可分。公务员担任一定职务,也相应地产生了基于职务之上的权利与义务,即依法享有的职权和必须履行的职责。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无论级别的高低一般都有如下主要功能:组织制定本机构的目标、方针与工作计划并加以推行;授权下属分担其部分任务;对下属实施奖惩;

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机制大致由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风险机制、更新机制、监控机制等部分组成,其中激励机制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激励就是指激发鼓励,通过激励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勉励全体公务员向期望的方向努力。而激励机制则是要求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使其达到激发鼓励的效果。本文在阐述建立和健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以及有效激励机制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行激励机制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论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何组织实施激励机制的问题。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建立和健全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既是政府加强对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有效组织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十分必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发挥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需要 目前,国家公务员队伍中工作责任性不强、办事效率低、乱用职权、服务态度差等现象还存在,有些问题还很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人思想上安于现状,工作中得过且过。他们认为:轮得到的肯定少不了,轮不着的也争取不到;多干多差错,还不与不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行为的失职。消极思想、行为的产生与管理机制、公务员自身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公务员职业的低风险性有关,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根本之所在。根据归因原理,要改变这些消极思想和行为,充分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当加

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引导和激励推动。 国家公务员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者,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权力的行使者,其行为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公共管理效果。政府只有激发出公务员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的胆色,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切实履行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管理好社会事务,服务好民众民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更好的调动公务员管理好公共行政事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需要对公务员实施激励,通过有效的激励,激发公务员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自觉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行政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切实承担起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二)是公务员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 影响公务员自我完善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从系统论的角度来分析,对其起影响的不外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内部环境是公务员的自身因素,即,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竞争能力和理想定位等,包括自我需求、自我效能、自我激励和成就动机等;外部环境主要是工作氛围、条件和机遇,也包括上司的引导、同事的监督和部门的激励。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说公务员的自立自强是内因,那么,政府对公务员的鞭策、激励便是推动公务员完善自我,实现其价值目标的外因。造就一位优秀的公务员需要内外相长——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完善的激励机制相得益彰。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刺激公务员能力、水平的提高;能够用惩罚与奖励的手段来鞭策公务员的行为意识,使之符合制度规范和社会需要。毫无疑问,有效的激发激励在公务员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激励机制是与激励相关的理论化一项工程,是有效发挥激励作用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从我公务员激励机制理论、激励制度、激励手段和形式等方面对现有的成果进行梳理,意在为后人深入探讨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开辟一条快速进入其前沿领域的途径。 标签:公务员;激励机制;综述 激励机制在多年前,就有众多学者对其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但学术界仍然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侧重于激励机制内涵、制度以及激励方法和手段的梳理,从而有助于后人顺着前人所指路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 侧重于公务员激励机制涵义的研究 激励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内在核心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是激发公务员工作热情的动力,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环节。在我国,众多学者侧重于不同的角度对激励机制的涵义进行了定义。有学者从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角度来定义激励机制,如王亚伟(2010),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核心功能是规范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1〕他把激励机制理解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一种行为导向和价值导向的驱动力。但刘萍、景晓真(2010)从行为过程的角度解释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含义,他认为激励机制是指将奖励和惩罚的措施作用于个体或群体,经过人们逐渐的认识、吸收和内化,形成的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习惯力量。〔3〕他们侧重于将激励看成是通过一定的正负强化作用来内化组织人员的行为以达到一种长期的激励。 基于上述学者的观点,趋向把激励机制看作是调动公务员工作积极性的一种系统方法体系,是协调公务员利益分配的手段。本研究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指为调动公务员在处理公共事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过程中工作积极性,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性引导,使其公务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符合公共精神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总和。 2 侧重于激励制度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激励机制的失效与其内在的设置直接相关联,他们主要从公务员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监督制度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 2.1 从晋升制度方面研究 强调晋升制度的研究路径认为,晋升是公务员职业生涯向上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公务员的积极性的发挥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但就目前的我国学者研究的状况来看,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对公务员的职务晋升激励欠合理,选人用人竞争机制缺失等问题。如顾凡、瞿月成(2011)认为乡镇公务员晋升程序不公

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探讨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研究 指导老师:黄丽霞 学生姓名:曾霞 学号:W441209123540002 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毕业时间:2011年月

原创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曾霞 日期:2011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导言 (1) 一、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主要方式和必要性 (1) 二、目前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 (一)是精神思想情感激励不到位 (1) (二)竞争激励存在诸多不足 (1) (三)物质激励少,务晋升结构不合理 (2)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 (一)“以人为本”思想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薄弱 (2) (二)尚未建立健全优秀的行政文化 (3) (三)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等配套制度建设滞后 (3) 三、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对策 (3)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4) (二)实行竞争上岗制度 (4) (三)实行考核奖惩制度 (4) (四)从监督制度入手,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 (4) (五)优化晋升制度,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 (5) 四、小结 (5) 参考文献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