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摘要]随着经济危机的远去,国内经济强劲复苏,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经济双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同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

高越(1973-),男,山东滨州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念与政策。

然而近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强、适应性广、超前性好、注重动手实践操作、上岗技能操作、学科宽泛、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特点,备受个人、企业、国家推崇。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1)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做好职业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上可以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行为,它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二、职业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行

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检验职业教育能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标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发展同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经济并促进经

当代教育学[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 (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人力资本理论能创立来自于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个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从对经济增长中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有学者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即归结为人力投资、特别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涵义 ①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之源泉,并且和物质资本相比,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更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②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金钱或精神收益。 ③人力资本理沦的基本观点 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此外,贝克尔、丹尼森、闵塞、布劳格、萨卡罗普洛斯等都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

如下: 第一,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人口质量,增强人口 素质。 第二,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 第三,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第四,教育投资收益率高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因此,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要追加教育投资总量。 第五,教育投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基本上同物力形态投资收益率的测算相同。其基本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2.筛选理论 (1)筛选理论的产生 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2)筛选理论的基本思想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能力的装置。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它承认教育与工资的正相关,指出这种正相关是通过筛选作用而实现的。但认为教育只反映了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增加个人的能力。由于这种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故它亦被称为“文凭理论”。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性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性 一、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关系的定性分析 第一,地方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保障。就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来说,无论是扩大办学规模还是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都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一是来自学杂费收入,二是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还有一些是来自企业投资和社会捐赠,这些无一不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水准相关。一般来说,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越充裕,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就越大,即经济较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层次与规模也较高。此外,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产业梯度较高,产品及服务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也较高,对技术的需求会使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合作,促动职业教育发展。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职业教育就会缺乏基本的办学条件,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备受制约。如江西的新余市和南昌市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名第一、二位,职业教育相对的规模也在全省排第一、二位。 第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影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如资金、师资、设备等,但最主要的是受产业结构的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质是科技进步并应用到生产领域,孕育新的生产部门。职业教育专业的确立、调整与改革都必须与产业结构相适合。产业结构转换带来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及层次变化,必然对职业教育的类型结构和专业设置产生相对应影响。一方面,新兴产业崛起,相关人才需求的增长,促使职业教育新专业方向的产生,如新材料、新能源专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衰落,人才需求的萎缩,导致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减招或停办。例如,萍乡因为煤矿产业的枯竭,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也减招或是停办,而转向新兴的煤电铝、电瓷等行业;新余因为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发展,当前新余的所有职业院校都设有光伏专业;而赣州地处山区,职业教育矿产及果业方面的专业也很有特色。所以,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既要服从地方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一、概述 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于1999年起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2001年高校录取率首次突破50%,2008年高校招生人数创新高。在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还提高了民族地区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其二者间的不协调将会导致一些问题。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背景等不同,综合评估各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本文利用1998年和2012年这两个时间点的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高校扩招政策前后八个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二、选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此处的高等教育特指普通高等教育,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三大块,高等教育规模(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数)、教师投入(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生师比)和资金投入(生均公用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三大块,经济规模(各地区的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财政收支(各地区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和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三、实证分析 (一)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要检查进行因子分析数据的适当性,即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 (二)相关矩阵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与综合得分 1998年和2012年都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0.5为原则来提取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国家储蓄的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的增强,又能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加,增加投资又会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反复影响,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教育的发展,国家资本形成能力就难以增强,投资也就难以增加,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而没有经济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又会受到影响,教育投资的继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保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同行 [摘要]随着经济危机的远去,国内经济强劲复苏,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机遇。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使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注重实践教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教育经济双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同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 高越(1973-),男,山东滨州人,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念与政策。 然而近年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以其周期短、见效快、针对性强、适应性广、超前性好、注重动手实践操作、上岗技能操作、学科宽泛、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特点,备受个人、企业、国家推崇。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指出:(1)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做好职业教育规划编制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修订,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上可以看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行为,它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必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手。 二、职业教育应与经济发展同行 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检验职业教育能否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重要标准。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经济发展同行,有针对性地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基础理论够用、实践动手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经济并促进经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今后工作的思路 黑龙江省教育厅辛宝忠 去年春晚有一个节目是农民工子女的诗朗诵,题目是“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们比明天”,听了以后让人感动感慨。城乡差别、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平,让他们拿什么去和别人比明天?明天对于一些人来说很近,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会很远。我们能做的就是以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公平,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我们高兴得看到,党和政府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教育的公平,谈国家崛起、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问题的时候,会场的掌声最密集。因为在报告中,温总理做出了庄严的承诺:“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是一诺千金。他还说:“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倾斜,才会让更多的或者所有的孩子

学会生存和就业的技能,让他们多一条路。 哈尔滨市政协的领导,专门把职业教育作为年度的工作重点,哈尔滨市把08年确定为“职业教育发展年”,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今天专门举办“哈尔滨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借这个机会向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哈尔滨市政协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策思路,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一、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开过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三次分别是在1986年、1991年和1996年召开,后三次分别是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可以说,05会议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年底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2006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温总理在座谈会上专门对职业教育做出了指示,并意味深长的说:座谈会就是要向全社会发布一个信号,职业教育列入了中南海的议事日程,职业教育走进了中南海。 陈至立同志在《近期社会动态专报》(第七期)批示:“今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导读:本文是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希望能帮助到您!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含义。教育就是旨在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意识的、系统的活动,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和持续的交流。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层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层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经济理论即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被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上个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对人力资本做了完整的理论阐述,即人力资本就是对人的投资形成的资本,是“在一国居民的教育与技术上的投资”。舒尔茨认为处于现代经济生产活动中的人力资本,其作用远比物质资本重要得多。运用这一思想可以得出结论:贫穷国家的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短缺,而在于人力资本的匮乏,因此变成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揭示出作为人力资本主要

因素的教育对于经济增长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将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增强而日趋增强。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而言是正相关的,即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经济发展以教育为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和综合性的,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及各种专门人才。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该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教育比较分析 两国的教育概况。肯尼亚和坦桑尼亚都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发展中国家,其殖民经历、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相似。上世纪60年代两国独立后,都试图为自己国家所有孩子提供7年的初等教育,但随着初等学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及对中等学校教育的需求的扩大,同时受经济发展限制,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出现不足,公立学校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政策,对入学人数加以限制。两国相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教育情况出现不同的结果,人口相对较少的肯尼亚,其中等毕业生远远超过坦桑尼亚。2002年肯尼亚中学生为30.288万,2003年坦桑尼亚中学在校生才20.072万。2002年肯尼亚有著名高等学府6所,另有30个职业培训学校,3所技校和12所私立大学,而坦桑尼亚只有3所大学。

浅论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浅论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改革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在改革办学体制、调整学校布局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改革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源的支撑,任何好的发展思路都将无法实施。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职业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高级技工又聘请不来的情况,这凸显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需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讲,高精尖人才可以引进,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的形成必须

依靠职业教育来实现,因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2.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还比较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只能集中在建筑、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仅仅依靠粗放式的简单体力劳动,在短时期内要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金而实现小康是不可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在方式和层次上有所转变与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之处在于,对社会经济服务的直接性、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职业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职业教育投资最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上。职业教育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职业人,将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为主的简单劳动力变成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设施和设备,缺乏必要的职业实习资金和教师进修提高资金,办学条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历经创业——辉煌——下滑——回升——又低落——再攀升这样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路程。它的起落直接与劳动就业市场变化,整个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几年,北京市的职业教育也处于“低谷”。在职教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使职业教育再次引起各界关注,搅动起思想的碰撞和实践的探新。本文是在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诊断,并试图从创新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困惑——中等职教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北京一个远郊区的某所职高去年只招了31个学生。数字表明:随着北京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到2008年,将从2001年的14万人逐步下降到9.6万人左右;“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是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为了“初中不落地”以及社会的稳定,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悲叹! 问题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很清晰。 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其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问题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是办学体制单一。在北京现有的约2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仅有20所是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三是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

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摘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与政治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教育能够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进行阐释,辩证的分析的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政治经济促进制约密不可分 正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教育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也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教育的发展需要人力与时间、物力与财力等,而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人力,资金,物力。因此,经济发展的状况影响着教育所能拥有的基础性条件状况,教育的发展不能超出社会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可能范围。 2、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在漫长的奴隶、封建社会中,学校所培养的人,主要是进入上层建筑领域的统治人才和知识分子。

随着机器大工业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列入培养目标之中,而不仅仅是培养官吏、律师、知识分子。 3、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在课程的门类上,古代社会学校所设置的课程门类不多,大多数是属于人文学科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与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所占的比例甚微。18—19世纪首先在 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课程理论体现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他主张科学课程应该作为学校课程。 4、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结构、教育制度、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为了使教育适应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对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除了重视普通教育外,还大力发展专门教育和特殊教育。 另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经济仍然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个体生命的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但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浅论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doc

浅论我国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改革 摘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必须在改革办学体制、调整学校布局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改革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又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人力资源的支撑,任何好的发展思路都将无法实施。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职业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高级技工又聘请不来的情况,这凸显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需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讲,高精尖人才可以引进,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的形成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实现,因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2.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还比较低,大部分农民工进城后

只能集中在建筑、餐饮等传统行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仅仅依靠粗放式的简单体力劳动,在短时期内要想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资金而实现小康是不可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在方式和层次上有所转变与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之处在于,对社会经济服务的直接性、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职业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职业教育投资最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上。职业教育将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职业人,将以体力劳动和运用经验技能为主的简单劳动力变成脑力劳动和运用科技知识为主的复杂劳动力,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智能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 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高中的经费短缺尤为严重,具体表现为生均预算内经费增幅不高,许多学校缺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设施和设备,缺乏必要的职业实习资金和教师进修提高资金,办学条件尚未达到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2.职业教育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不合理,地区间发展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职业教育的部门分割、行业分割以及部门、行业与地区间的分割;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技校、中专之间专业重复,资源不能融通、共享;农村职业中学办学方向出现偏差,农村职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教育对经井发展起着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催生科学技术,直接创造财富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不适当的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不台理的教育结构、陈旧的教育内容和保守的教学方法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正确认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并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缘于人的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改变、提高而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 一)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的优化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因此,舒尔茨认为,当代经济的增长,国家财富的构成,主要是人力资本带来的结果。而教育担当着促进进人力资本优化的重任。 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要靠科学技术人才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来完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先进的生产工具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劳动来发挥作用;高水平的生产、经济效率要靠大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来实现。而劳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因为,教育培养人们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为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总之,教育作为改善劳动力素质的活动,以一种复杂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及健康素质,使劳动者的德、智、体发展水平及其创造力得到全面的提升。面经济的发展只不过是劳动者素质提高所带来的果实而已 ( 二)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扶持,给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如此,但由于受社会对职业教育不认可等方面的影响,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最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还没有制度化的突破,另外在招生、教学、就业和发展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制约着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1、招生困难的原因 生源为学校的发展之本,但是招生却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和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都把招生工作放在学校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被视为“一把手”工程,为什么仍然出现招生困难呢?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高中持续升温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普通高中上大学才有出路。伴随着前几年普通高校的盲目扩招,我市普通高中尤其是省级重点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中考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提供了条件,绝大部分有升学愿望的初中毕业生都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导致职业高中招生十分困难,“普职比”受到影响。 (2)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中考成绩在普通高中分数线以下(有的没有参加中考),成绩普遍较差,这些学生也大多对学习没有兴趣,自身还带有不少不良习惯,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在遵守校纪校规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违纪违规事件时有发生,管理难度很大。家长担心将孩子送到职业学校不仅学不到应学的知识,而且还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 (3)职业学校布局不合理 受教育产业化的影响,我市各类民办职业学校迅速成长,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了生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每到春秋两季招生时节,所有的职业学校发动全校教职工进行招生宣传,有的还发动部分学生回母校“招兵买马”。招生方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由于竞争为数不多的生源,进一步导致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陷入困境。 (4)生源外流严重 与周边发达县市相比,我市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条件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每年我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到外地就读省直职业中专和普通中专,造成有限的生源

教育改革与经济的发展关系

教育改革与经济的发展关系 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深入,人力成为经济增长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教育无疑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平等的接受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的基本人权之一。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因素是人,而人的素质提高要依靠教育。我国建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重大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教育体制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求原有教育体制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求。 一经济对教育发展的作用 要使教育得到充分有效的供给,主要依靠国家经济实力。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即对教育目标、办学条件、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手段均有制约作用。 教育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的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经济增长是以国民经济总产量、净产值或者国民收入为标志的,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货币资金的增长和合理配置: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即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理论和实现目标的社会条件与经济关系。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二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

教育论文:教育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

教育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 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由于教育而创造产生的对于受教育者个人、家庭经济收益的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满足个人、家庭和社会物质经济需求。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如何实现的无疑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经济对教育发展起着支撑作用,教育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协调发展,才有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一,对教育进行投资有利于推动经济的良性运行。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生产再生产劳动力的活动,但教育产品却很难一下显现出教育的价值,所以决定了教育投资具有显形消费性和隐形投资性的双重特征。教育投资在短期内来看是一种消费型投资,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在短期内立即产生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教育投资最终将作为生产性投资转化为人力资本,所以教育投资应该是国民经济当中重要的生产性投资的一部分。

第二,教育的发展可以大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是现在越来越大的学校规模需要建设更多的校舍,以及因此而配备的教育基础设施、学校日常运转的消耗、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消费……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可以直接拉动内需;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受教育者的消费观念,提高受教育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进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消费结构和层次,带来消费的持续增长。 二、经济对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结构、规模和速度[3]。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因此,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的设定,直接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影响。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需求程度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例如,高等教育是处在“精英阶段”还是进入“大众化阶段”,主要看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制度。教育制度表明教育为谁服务,体现着教育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职业技术教育与劳动就业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劳动需求的促使下,职业技术教育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要正确地协调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保证供求市场的平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从我国劳动就业形势方面展开了分析,探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劳动就业形势与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关系,拟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劳动就业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发展就业形势 一、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仅仅依靠传统的劳动方式注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高端专业人才,而后期真正的投入生产则仰仗于底层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才队伍素质,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支撑了行业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提高对工作的忠诚度,企业非常需要这样热忱度高的技能型技术人才。 纵观当今职业教育整体形势,呈蓬勃发展之势。我国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仍将不断扩大,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以及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劳动就业形势 当今就业者就业行业选择多元化,但合理就业的比率则很低,这是由对自身未来工作的要求看法以及自身能力素质决定的。多数就业者趋向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专业对口的工作,而并未考虑自身的能力能否胜任,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据最新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达38%,而研究生就业率仅占三成,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受教育程度高了,自视也甚高,不合心意的工作宁愿不做,把

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名言

关于教育与经济的名言 1、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作者:马卡连柯 2、不,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改变社会,我们也没有想过第二次文革,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究竟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只是想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一个烙印,一个可能姓,一个希望。这很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但是也可能可以改变一切。”柳梦山说到这里,略微顿了顿,“我们什么也不确定,只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渴望人与人之间可以平等。不是平均分配的呆滞化的经济平等,也不是选票式的虚伪的政治平等,而是灵魂深处真正的平等。” “那是一种怎样的平等?”凌雪伤问道。 “最孱弱,最底层,最愚蠢,最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面对最强壮,最高层,最聪明,受到最多教育的人,他会由衷地感叹着说,大家都是人,为什么我就做不到他那样呢 3、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

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出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4、今天,我们分析其中含义,倍感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技术教育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主流,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5、你看我,从高中开始学英语,大学学,硕士学,博士学,花了我多少精力!你说中国人怎么做得出高科技的研究成果?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件事,这里面都是经济问题。这就是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作者:郑强 6、女性的自强不息使得她们无论在政界、经济上、教育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7、对于高等教育一种鞭策是经济和政治压力,以提高生产力。 8、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既然数百万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所以他们就形成一个阶级。作者:马克思出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