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SU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如何使用SU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如何使用SU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如何使用ArcGIS进行山体阴影计算

山体阴影工具通过为栅格中的每个像元确定照明度,来获取表面的假定照明度。通过设置假定光源的位置和计算与相邻像元相关的每个像元的照明度值,即可得出假定照明度。进行分析或图形显示时,特别是使用透明度时,“山体阴影”工具可大大增强表面的可视化。这里讲解一下如何使用ArcGIS对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下载的高程数据进行阴影计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骤

第一步:下载高程数据

打开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切换地图到谷歌地球高程数据,框选下载需要进行计算的高程数据并导出为tif格式(图1)。

图1

第二步:加载数据

在菜单栏上点击“文件”→“添加数据”→“添加数据”(图2)将导出的高程DEM数据加载进来,或者点击菜单栏上的“+”号加载进来(图3)。

图2

图3

第三步:山体阴影计算

在ArcToolbox内点击“3D Analyst工具”→“栅格表面”→“山体阴影”(图4),在弹出的“山体阴影”对话框内按照图5所示进行设置,生成的效果如图6。

图4

图5

图6

结语

到此就完成了使用ArcGIS对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下载的谷歌高程数据进行山体阴影计算,如果觉得阴影的效果不好看,可以点击条带或者在属性“符号系统”内修改条带的颜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和ArcGIS试试。

三维地形建模技术标准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企业标准 Q/SIDRI1XX.XX-2014 三维地形建模技术标准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 I 1 总则 (1) 2 术语 (1) 3 工作环境 (1) 4 数学基础 (2) 5 原始地形图规定 (2) 6 建模规定 (3) 7 成果要求 (4) 8 交付与使用 (5)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SL1—2002《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进行制订,是我院企业技术标准编写的依据。 本标准由上海勘测设计研究信息与数字工程中心提出。 本标准主编部门:信息与数字工程中心 本标准参与部门:勘测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毅 本标准于2014年7月首次制定。

1 总则 1.0.1 目的 为了落实公司的发展规划,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为了保障三维地形建模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其建模流程,方便后续专业进行三维设计工作,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特制定本标准。 1.0.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项目中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 2 术语 2.0.1 DTM 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面模型,本公司的三维地形建模就是指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2.0.2 高程 从某一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我国采用的是水准高程,即基准面为似大地水准面。 2.0.3 等高线 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3 工作环境 3.0.1 使用软件 三维地形建模使用的软件主要是Mircrostation、GeoPak以及AutoCAD。 3.0.2 专业环境 使用GeoPak建立DTM模型时,工作环境执行如下规定:

利用Smart3D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地形过程精编版

利用Smart3D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地形过程本篇经验将和大家介绍以一组无人机倾斜摄影照片为原始数据,通过Smart3D 建模软件,重建生成三维地形的过程,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工具/原料 ?包括Smart3D建模软件 ?一组垂直拍摄而且多角度、重叠度满足重建要求的航片 ?航片对应的pos数据文件 概况 关于通过无人机航拍的照片,照片进行三维重建生产模型,一些情况下照片中是自带有GPS数据信息的,而另一些情况则是会导出一组无定位信息的照片和对应的pos数据文本。 前者我们直接新建区块,把照片直接导入给软件跑出结果就ok了。 那么,这次我们主要来谈论研究第二种情况,即照片和pos分开的情况。 END 区块导入表格的编辑 区别于第一种情况我们需要编辑下导入区块的表格,我们将照片的文件路径、参考坐标系、传感器的基本信息等信息嵌入到这个表格里,通过它来实现对照片和pos信息数据的导入。后面的操作处理是跟直接导入照片的方法是没有差别的。 首先,我们看到原始数据的文件夹如下图所示,包括一组照片和相应的pos 文件,如下图所示:

1. 2 可以看到,这个pos数据是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存在,如下图所示: 3 而在导入区块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导入Excel表格,那么,这时需要运用一定的办公软件的技巧将其转换为Excel表格,这个表格需要包含如下图的4个工作表,如下图所示: 4 结果如下图所示: 5 Photogroups工作表中,名称列需要与照片工作表的PhotogroupName一致,如下图所示:

6 Photos工作表的编辑结果,如下图所示: 2.7 控制点工作表中,由于无人机航拍的区域不是很大,且对于建模成果的精度没有设定范围,追求建成模型的速度,我们本次先不设控制点,很多朋友都是误把照片放到了这个工作表中,致使处理出现问题,需要注意一下。编辑结果,如下图所示: 8 Options工作表中,是坐标系和照片路径的信息,设置如下,如下图所示:

地形三维建模

实验三地形三维建模 实验内容: 1、以实测高程点为基础数据,在Cass中制作地形三维模型。 2、以实测等高线为基础数据,在ArcGIS中制作地形三维模型。 主要操作步骤: 1、获取实测高程点的坐标文件数据。(*.dat) 1)使用全站仪、棱镜等测量设备,在指定区域内实测若干高程点,并记录每个高程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注意:测量高程点时,每个点的间距在5米左右,均匀覆盖所测区域,测站时量测仪器高、棱镜高,输入测站点高程值。高程点数不少于60个。在测高程点的同时,兼顾地物的测量。线性地物数(道路、陡坎、沟渠)不少于5个。 2)实测结束后,将数据转换成Cass坐标文件(*.dat) 在这里以CQSJ.dat数据文件为例 2、在Cass软件将高程点进行展绘,绘制成等高线。将绘制完成的数据保存为DGX.dwg。(本讲义以CQSJ.dat数据为例) 1)打开Cass,导入CQSJ.dat中的高程点 选择“绘图处理—》展高程点”菜单,依次输入绘图比例尺“1:500”,高程点的间距“1”米,即可展绘文件中的高程点。

选择“等高线—》建立DTM”菜单,构建三角网。

再选择“等高线—》绘制等高线”菜单,生成等高线

再选择“等高线—》删三角网”,删去三角网。

3)修饰等高线 在图上标注相应等高线的高程值 4)绘制其他地物(道路、陡坎、沟渠等) 注意:线性地物穿过等高线时,等高线要断开。 5)完成后,保存为DGX.dwg文件。 3、在Cass中进行地形三维建模 使用“等高线—》三维模型—》绘制三维模型”菜单,选择高程点数据文件CQSJ.DAT。 依次输入高程乘系数(默认是1.0,此值是高程值的缩放比例,如果高程值的变化不大,可适当输入较大的系数,三维地形的起伏将比较明显,本例中输入5),输入网格间距(默认是8.0,绘制网格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选择进行拟合。即可看到地形的三维模型,由于此处的高程乘系数为5,地形起伏得到放大,显得比较明显。

地形模型设计

一、制作底盘 底盘是用以承受地形模型的。一般要将一张复制的底图裱贴在底盘上,粘贴材料可用稀虫胶溶液(比例∶10克虫胶溶于1升酒精)或一般胶水。 底盘材料的选择要视堆塑模型材料的轻重而定,可用木板、三夹板、纤维板、塑料板或马粪纸等,以力求兼顾坚固而又轻便为好。用一层或数层马粪纸粘合制成的底盘最轻,但承重差,且不能在上面堆塑湿的材料。塑料板也较轻,但若过薄则易变形。 模型的底盘应具有边框。一般边框的高度以略高于地形最大垂直高度即可。但模型四周断面要显示地质构造和地层的,边框就宜矮。大型模型的底盘与边框应用活动螺丝来衔接,以便必要时拆卸。 需要显示地形模型某一剖面的地质构造特征时,可以将模型制成对接的2块乃至3块,相应的底盘也是2块或3块。只是此时的底盘可做成双层套叠的,分底盘置于一块大的整底盘之中。 二、堆砌高度 堆砌高度的目的是堆制出地形模型的骨架,完成地形模型高低起伏的总体态势。 堆砌高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剖面法 先将底图画成若干正方形方格,方格的密度视模型精度要求而疏密不同。精度要求高的,方格密度要适当加大。对划分方格的纵横线要编号。然后,沿各纵横编号直线切制地形剖面,也将各剖面编号。切制的地形割面可直接绘在厚纸板上,也可转绘或贴在层板、塑料板、泡沫塑料板上,然后用剪刀或切刀将厚纸板地形剖面剪、切下来;层板则用钢丝锯;塑料板与泡沫塑料板除钢丝锯外,用电烙铁或用5-8V电源加热的电炉丝进行分割也很方便。最后,将各剖面按方格边长切出上下卡口,并依编号将它们卡接起来,用胶水粘在对应的底

盘方格上,地形模型的骨架就作成了。对于方格空隙的处理,可用泡沫塑料小碎块、粗锯末等填充。填充材料也可混和适量的胶水或石膏浆以增加牢固程度。 2.分层叠堆法 此法是选择厚度均一的板状材料,运用复写纸将底图的各级等高线及其相邻的较高一级等高线分别描在板状材料上,加以编号;再沿等高线切割下来,成为保留有相邻较高一级等高线的、边沿曲折的一块块模板。最后,在底板所贴底图上,按编号由低到高,顺序将模板一层层分别对准下一层上画的等高线叠起来,每叠一层就用小钉钉固,或用胶水粘牢。最后就成为等高线鲜明的叠堆地形模型。 叠堆法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一般可用层板、厚纸板(马粪纸)、塑料板、吹塑纸、薄泡沫塑料板、有机玻璃等。不管用哪种材料,材料的厚度要与选用的垂直比例尺相配合。例如1∶50000的垂直比例尺,等高间距为100米,选用厚度为2毫米的吹塑纸作模型是适合的。但如等高间距不变,常难找到合适厚度的材料,这时最好的办法是使等高间距适合板状材料的厚度。在设计底图时,先考虑板状材料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等高间距描出底图。例如,作为叠堆材料的有机玻璃板,如其厚度为5毫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形模型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250米;在制作垂直比例尺为1∶800时,底图的等高间距应为4米。有时板状材料厚度过小,也可以双层或多层作一个等高间距。 用吹塑纸制作叠堆模型,因材料厚度小,以制作大比例尺、地面起伏不大的地形模型为最佳。吹塑纸颜色则以绿色为好。吹塑纸也可以用来制造分层设色地形模型,只要选用的吹塑纸颜色与底图的分层设色相近就行了。吹塑纸质软,用剪刀剪、刀子切都很方便,是指导中学生制作叠堆的地形模型的好材料。 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作叠堆地形模型成本最高,但它透明美观,布置一定的模底灯光后,看上去十分精彩,是展览、陈列中常用的一种地形模型。有机玻璃的粘接可先将粘接面打磨光平,用毛笔蘸上氯仿涂在需接处,对接压紧即可。

CAD三维实体地形建模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

CAD三维实体地形建模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摘要:针对三维建模中的不精确、反坡部分不好建模及施工隧道无法建模的情况,采用CASS软件和ZDM软件在CAD平台上建立原始地貌的三维实体模型,使得建立的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将其应用于双沟水电工程的大坝工程量计算中,证明了该法具有准确、快捷和合理等优点。 关键词:ZDM;CASS;三维实体建模 1、引言 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中做法是:对于带状的开挖,采用剖面法,对于封闭区域的开挖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一般采用断面法计算,断面计算法在实际的断面布设过程中可能由于地形的变化布置断面的间距也不同,数量也不同,而且好要考虑设计断面的变化才能合理的布置断面,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布置断面不合理。在国外软件中,很多均采用构造三维地形面模型,开挖体面模型,求解地形面模与开挖体面模的交集进行开挖计算。在国内水利水电行业采用三维实体计算工程的专门软件很少,但是计算工程量的软件确实很多,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如果把各个软件的优势相结合起来,那么对我们计算工程量有着很大帮助。特别是利用原始地貌的三维实体建模的方法来计算工程量不仅准确而且直观。 本文就以CASS和ZDM相结合在CAD平台上吉林省抚松县双沟水电站大坝进行三维实体建模证明了该法具有准确、快捷和合理等优点。 2、三维实体的建模过程 本文介绍三维实体地形制作的步骤:首先利用CASS建立地形图;其次利用ZDM 软件生成三维实体地形,然后在用布儿运算来计算开挖或者填筑等工程量,具体步骤如下:2.1地形图的构建 目前国内比较好的做地形图的软件是南方CASS软件,CASS软件做地形图比较灵活,特别是它利用地形线能很好的调整三角网与实际地形相符。在CASS中展点并处理所展的高程点,然后利用所展的高程点生成三角网,利用CASS的加入地形线的功能处理好三角网后生成地形图。如下图1: 图1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模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工具(如橡皮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讲有关等高线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等高线的概念,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回忆等高线的概念。(学生答)回答很好,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节课我们亲自体验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好不好 二.组织指导 1.介绍活动时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木棍,小刀,剪刀,以及先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把全班同学分成11个小组。 2.讲解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见黑板) 黑板板式: A.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B.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厘米,橡皮泥的块数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C.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D.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E.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块上,使纸环外圈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F.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 G..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H.重复D和G,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3.提出这次活动课的要求。(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作品) 4.组织教学,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小刀和剪刀) 三:合作体验 同学们分组根据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动手制作模型。教师巡视。 四:观护评点 学生把制作好的模型呈放在讲台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制作给予肯定的表扬,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来 五:学生情感交流 把印好的表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上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对等高线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

12000数字数地形图与数字数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doc

1:2000 数字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项目设计书 1概述 1.1 任务来源及内容 **********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设的委托完成** 高速公路张家口段、 保定段测绘工程。项目包括:航空摄影,基础控制点埋设,基础控制测量,像片 控制测量,像片调绘, 1:2000 数字化地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 张家口段、保定段正线148.5Km;比较线共41.8Km。正线和比较线数字化地 形图及数字高程模型测制范围为设计线路中心线两侧各400m;互通立交桥测制范围2Km× 2Km。 1.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为山区和丘陵区,沟壑、河渠众多,地形复杂。测区最高处1559 米,最低处 40 米,高差达到1519 米。测区内桑干河、拒马河穿过。路线起于涿鹿县单 家堡西南,与在建的京化高速公路连接,途经涿鹿、房山、涞水、涿州四县,止 于涿州市榆林村西北接在建的张石三期高速公路,路线位于东经115°16′~ 115 °50′和北纬 39°24′~ 40°25′。测区内大秦铁路、沙蔚铁路、京原铁路、国 道 109、国道 108、宝平公路穿过。 2基本技术要求 2.1 作业依据 本次作业执行以下规范和设计: (1)《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6962-86) (2)《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3)《公路勘测细则》( JTG/T C10-2007)

(4) 《 1:500 1:1000 1:2000地形式》(GB/T7929-1995)称《地形 式》 (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要素分与代》( GB14804-93) (6)本技 本技是依据工程所需和地形限制所写,当上述范与本技 矛盾,以本技准。 2.2 测图规格及精度 (1)平面坐系采用抵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平面直角坐系。保区内投影度形不大于 2.5cm/km,全共划分五个独立平面坐系,具体划分如下:第一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0-K17, K63-K76 段,投影面高程 650m,坐形最大 23.2mm/km;第二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7-k34, K55-K63 段,投影面高程 850m,坐形最大24.7mm/km;第三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34-K55 段,投影面高程1100m,坐形最大 16.1mm/km;第四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76-K118 段,投影面高程 400m,坐形最大 22.0mm/km;第五坐系中央子午 115°26′,位于 K98 , 于路 K118-k150 段,投影面高程 110m,坐形最大 10.5mm/km; (2)高程系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地形的比例尺 1∶2000。基本等高距 2 米,加粗等高距 10 米。 (4)地形根据路的走向采用自由分幅,基本幅格50cm× 50cm。 幅号自北向南以阿拉伯数字按序号( 字前左方向 ) ,前面冠以 ** 二 字写“ ZZ-”,如: ZZ-1 、ZZ-2、ZZ-3、??。 (5)精度要求: ①三等 GPS网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 于1/70000 ;一最弱点点位中差不超± 5cm,最弱相点相中差小于 1/20000 。 ②三等水准量,路或合差不大于± 15 L㎜。四等光距三角高 程,附和路或合差不大于±25L ㎜。 ③像片控制点(平高点)最近基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差不超地物

三维地形模型.

三维地形模型 Autodesk Civil 3D为测绘和土地开发行业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地形模型。可以使用多种源数据(测量点、等高线、特征线等)生成地形模型,并且从模型完成多种常见的分析任务,包括分析场地的坡度、高程分布、流域划分等等。如果您的原始数据改变,整个模型可以自动更新来反映最新的状况——例如修改了测量点的高程,模型的等高线图形就会自动更新。(1_surface.avi) 道路设计 Autodesk Civil 3D具有强大的三维道路设计功能。使用参数化的布局工具生成平面路线,从地形模型生成地形剖面,并完成纵曲线设计。从丰富的预定义路面部件库中选择合适的部件,组装出标准的路面结构,然后构建整个道路的三维模型。从道路模型可产生各种输出结果,包括截面图形和土方计算报告。 (2_Corridor.avi) 土方工程 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经常需要进行土方工程,例如开挖水池、砌筑大坝,或者是场地平整。土方计算是通常是一项困难的任务,而计算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Civil 3D 提供了强大的三维参数化放坡功能,能帮助您进行土方工程的设计。您可以从放坡对象中计算土方量,或者根据目标土方量自动调整放坡高程,进行土方平衡。 (3_Grading.avi) 地块规划 在Civil 3D中的地块是智能的拓扑对象,例如当您在地块中间添加一条路线,该地块会自动分成两个新的地块,而移动界线位置会同时修改相邻的两个地块。Civil 3D会自动计算地块的面积与周长等几何属性,您也可以为地块增加自定义属性。可以根据自定义样式生成地块的标签、表格和报表。当地块布局发生改变时,相关的表格和标签都将自动更新。 (4_Parcel.avi)

地形模型

活动五:制作地形模型 教学对象 初一、初二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五种地形。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 3、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制作五种基本地形,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指认山地的不同部位、绘制等高线图实现在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的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欣赏。 渗透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五种地形模型,认识山地的不同部位。 难点:用地形模型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同时,在等高线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估算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教学方法:捏制、展示交流、绘图、讨论 教学媒体:陶泥、相关工具、签字笔、方形大号便利贴 教学课型:动手操作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各种地形图片和同学们的头脑风暴唤起学生对所见各种地形的记

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了解五大地形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活动】第一步,分发陶泥,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捏制五种地形模型。 【教师】教师于学生活动过程中巡视指导,并找到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展示分享使用。找到以下对照组: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山脉与山峰。 【活动】第二步,同学之间相互指认,找到五种地形,并找到山峰、谷地、山脊等。第三步,集中展示典型模型,学生进一步辨认区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山脉与山峰。 【教师】教师总结强调三组地形的区别。 事实上,我们野外考察或旅游时,经常用地形图来辨认各种地形。如何把高低起伏的地形画到一张纸上,又如何在纸上辨认各种地形,这时就用到了等高线。 【活动】第四步,假设你所捏制的山地最高点海拔为650米,山地底边海拔为0米,请在山体上每隔200米画一条线。 【教师】引导得出等高线、相对高度、海拔高度的概念。 【活动】第五步,分发便利贴,请把山体上的几条等高线和山顶画在便利贴上,并标注海拔高度。 【教师】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所用方法 【活动】第六步,学生互相指认山地的不同部位。 【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同学分享其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评议。教师展示投影法。明确如何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山谷、山脊、山峰、鞍部等。 【教师】图片展示,等高线是地形图的基本语言。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关系。

七年级科学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精品

【关键字】设计、方法、地方、问题、难点、特点、重点、能力、水平、反映、分析、拓展、解决、提高 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制作模型。 三、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四、实验预设 (一、教学引入) 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它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问题:各种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用等高线的疏密等反映地形特征,不同的地形部位具有不同的等高线分布特点。例如: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二、分析实验过程) 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山体不同高度处做记号时,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1)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 (2)用手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3)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4)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6)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1)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思考1: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同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 思考2:等高线有多少条? (有无数条) 讨论:在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其方法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生思考回答, (三、教学小结)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制作的探究活动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制作的探究活动——“地图” 【活动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模型的制作 【活动目的】 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制作材料及方法】 (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山体最佳切割成六层。每层穿两个用作不变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框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佳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例外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立柱上标高程。 (4)不变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在底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不变。 (5)等高线图的绘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较厚的白纸,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图一张,标明高程。 (6)安装:将山体模型的各层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 【使用方法步骤】

(1)底板上有山体模型,向学生说明“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为550米。”让学生形成山体印象。 (2)依次加入每个高程(从100米到500米)相应的薄膜框架。侧视可见山体,俯视可见等高线图。 (3)将实体模型从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底板及木框。这时,侧视仍可显出山体,俯视则可见清撤的等高线图。 (4)再将厚纸绘制的等高线图放到底板上,俯视时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大体重叠;而后将木框薄膜依次重叠在底板上,则见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相互重叠。

活动主题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学习资料

活动主题: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设计者:上海南汇中学夏雨 一、教学课题 等高线地形图(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专题7.2)。 二、活动背景 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7地貌中,第二个板块涉及到等高线地形图的内容。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重要语言,是中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内容。高中阶段的地图学习要求主要是学会运用地图,提取地图信息,具有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中等高线地形图是高中阶段少之又少的与地图相关的内容,利用这一节课,让学生拥有宝贵的绘制地图经历,不仅能够体现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课程标准,还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三、活动目的 1.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2.提高学生阅读地图、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落实本课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准确表述观点的表达能力。 四、活动流程 在等高线地形图部分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作为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制作山体模型,作为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示范模型。第二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小组互评所绘制图幅; 3.修订等高线地形图; 4.根据修正过的等高线地形图,总结不同部位地形的特征,判断方法等,完成任务表格; 5.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修正自己小组的表格,完成自评; 6.个人检测,独立完成小练习; 7.教师课堂小结。 五、活动要求 1.分组:每个班可依据班级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为宜。 小组自行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给组员分工,进行总体组织协调,带领组员完成任务。其中一位组员负责记录,主要记录小组任务要求,读图分析结果,填写任务书。一位组员负责绘图等操作。还要安排一位同学负责汇报交流小组成果,要求语言流畅,逻辑思维能力强。 2.各组员间要互相合作,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任务。 3.小组互评:互评依据是教师提供的评分标准,要做到公平公正,组内民主讨论。 4.小组自评: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自评,并进行修正。

Sketchup地形制作经验谈

Sketchup地形制作经验谈 Produced by Hyde

Sketchup地形制作简述 常规地形制作 Sketchup软件本身的运算能力较 弱,曲面模型制作也是一大软肋。景 观设计中常用左图所示的方法起地形。 步骤详解: 1.画出场地基底; 2.画出等高线; 3.拉起台层式地形; 4.选取空间等高线后,利用Sandbox生成 柔滑地形并附上材质。

地形上做路 景观设计中通常使用sandbox的悬置功能在地形上做路。悬置功能实际上是在地形上生成道路的投影面,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步骤详解: 1.绘制一个悬置在地形正上方的平面并 填透明色; 2.关闭透视并设置顶视图视角,在辅助 面上画出道路; 3.删除辅助面留下道路,并将道路建立 群组(打散的对象下落偶有bug);4.将道路轮廓落在地形上并附上材质, 落影过程偶有轮廓线丢失的bug,导致无法形成完整的面,此时只需手动补完丢失的线段即可。

平整地形 Sandbox中的平整地形功能通常应用到在现有地形上面制作场地或建筑基底。 步骤详解: 1.画出场地轮廓平面,建立群组并找到 合适位置; 2.将平面悬置到地形上方; 3.选择平面后点击Sandbox的平整地形功 能,输入过渡区偏移尺寸; 4.生成基底,上下移动到合适的高度。

平整地形 偶尔也可以用来快速“开路”。步骤详解: 1.在悬置与地形正上方的辅助面上画出 道路轮廓; 2.留下道路并建立群组; 3.使用Sandbox平整地形功能并设置偏移 数值,“开路”可以将偏移值适当设 大一些; 4.移动至道路标高。

斜面地形制作 场地中的高差将对景观设计产生较大影响的时候,应重视现状地形,不宜在模型中用平地代替。但是如何 在斜面上做地形,似乎一直困扰着大家。

地形地貌沙盘制作技巧与步骤

地形地貌沙盘制作技巧与步骤 地形地貌沙盘制作方法与基本步骤是怎么样的呢?制作地形地貌沙盘的步骤与技巧与制作建筑模型是否相同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1、设置沙盘:先将沙盘框放置稳妥,最好使沙盘的方位和现地一致,再铺上3-5厘米厚,湿度适当的沙土,并用木板刮平压紧,作为最低等高线的平面,然后打上和地形图相应的方格,在沙盘框周围注记相应的编号。 2、堆积地貌 (1)依照方格将地形图上已选定的最低等高线,能控制地貌基本形状的等高线,以及山顶,鞍部,山脚,倾斜变换点和江河等到的位置画到沙盘面上。 (2)将计算好的山顶,鞍部,山脚,倾斜变换点和江河弯曲部等起伏明显和点,分别插上竹签.竹签的高度,为该点在沙盘上的高度加上底层沙土的厚度。 (3)在最低等到高线范围内,以竹签和等高线为依据,先堆出山顶,鞍部,山背等的概略形状作为骨干,再修整其他部分.如沙盘较大,可分片堆积,先堆积进出困难处,后堆积进出方便处.堆积时,应随时对照地形图,以正确显示地貌的起伏状况,并应随时将沙土压紧,以免崩塌变形.如有较大的江河,湖泊,应在修整地貌时一并挖成.堆积完毕,应作全面检查和修整,并从高到低逐层撒上与地面颜色相符的锯末(或喷以颜色)。 3、设置地物:沙盘上的地物,如房屋,铁路,桥梁,树木和独立地物等,多用相似的模型表示,公路和乡村路用宽窄不等,颜色不同的纸(布条)表示;江河用蓝色纸条或锯末表示;树林用小树枝或绿色锯末表示.地物的大小,应与水平比例尺相适应,关系位置要求正确.设置地物,应按水系,居民地,道路,树林和独立地物的顺序进行设置.最后,在相应的位置上插上地名,江河名,山名和高程注记等纸牌。 4、设置战术情况:战术情况,通常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或训练想定,用制式的兵棋,临时制作的队标,队号等进行设置.设置时,先设战斗分界线,由前沿到纵深的顺序进行.如需显示敌,我设防工程时,应先设置工作设施,后设置战术情况。 5、整饰上述各项工作完成后,应详细对照检查,并标明沙盘的名称,指北箭头和比例尺,需要时用线绳拉上坐标网。

制作地形模型活动设计

制作地形模型活动设计 重庆市接龙中学校张和生 一、活动内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39页活动3:制作地形模型。 二、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对山地地形和等高线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巩固并能判读几种常见地貌类型。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操作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制作地形模型的活动,加深对地形和等高线的认识和理解,突破知识的难点,加强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形模型的制作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学好知识。 2.学会在活动中欣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3.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山地地形不同部位等高线特点: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 2.用具准备 直尺、小桶、河沙、水(如果河沙太干才需要)、白色棉线、剪刀、牙签(或大头针)、镊子、老师打印好“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的纸条、打印好小组学生名单的纸条、扫帚、抹布。 3.场地准备 场地选择学校内运动场,跳远沙坑取河沙,旁边乒乓球台上制作。 4.分组准备 每个小组5-6人,男女生搭配,学习及动手能力均衡搭配。每班分6-8个小组。 5.天气:避开雨天。 四、活动要领讲解 1.分组合作,注意方法步骤。取沙时如果太干,不易成型,先浇水,再用小桶装到乒乓台个小组位置。 2.各小组制作时注意等高线所用白色棉线缠绕时,用镊子夹着放水平,过长的线要重叠好,不能分叉。等高线缠绕3-4条,每条等高线之间及最下面一条与桌面之间的高差要相等(用直尺垂直于桌面测量)。 3.把地形模型个部位名称纸条用剪刀剪下,用牙签(或大头针)将纸条穿上插在对应位置。 4.将打印有本组组员名单的纸条平放在模型前面申请老师检查评分并拍照,成绩纳入小组评价加分,一等奖10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5分,不能完成者不加分。 5.制作活动完成时间为25分钟,完成速度与考核成绩挂钩。 6.检查后,将沙全部装到小桶倒入沙坑。将乒乓台打扫,用抹布擦干净。不浪费河沙,保持环境的整洁。

七年级科学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实验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一定的制作流程完成简单地形模型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知道根据不同地形特征区分各类地形的方法,并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培养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制作模型。 三、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四、实验预设 (一、教学引入) 问题: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它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问题:各种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用等高线的疏密等反映地形特征,不同的地形部位具有不同的等高线分布特点。例如: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

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二、分析实验过程) 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山体不同高度处做记号时,尺子要垂直摆放。 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1)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 (2)用手摸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 (3)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4)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5)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6)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7)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1)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思考1: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同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

制作地形模型

制作地形模型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活动背景 授课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是高考中的主干知识,内容抽象难懂,考题灵活多变。授课对象为高三基础较弱的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理解力较差。这样,学生的学习较为困难,成为学生分析解题的难点所在。所以,在教学时,组织了实践活动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绘制过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二、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利用模型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理解巩固并熟练判读不同的几种主要地貌类型; 3、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4、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活动,让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落实本课教学重点,解决难点,提 高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识读能力,加强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 2、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并熟练判读不同的几种主要地貌类型(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通过学习绘图方法和参与实践活动,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学会在活动中欣赏他人,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并逐步养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利用自制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利用自制模型在等高线地图上识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利用自制模型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识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操作体验式 三、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基本概念: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 2. 3. 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白纸,笔。 (三)人员准备 分组:依据班级人数分成五个小组(平原组、高原组、丘陵组、盆地组、山地组), 每组九人为。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等高线的知识,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模型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工具(如橡皮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此次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讲有关等高线的知识,我们前面已经讲了等高线的概念,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回忆等高线的概念。(学生答)回答很好,在我们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知识点,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节课我们亲自体验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好不好? 二.组织指导 1.介绍活动时所需的材料:橡皮泥,小木棍,小刀,剪刀,以及先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并把全班同学分成11个小组。 2.讲解如何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见黑板) 黑板板式: A.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B.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厘米,橡皮泥的块数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C.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D.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E.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块上,使纸环外圈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F.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D.E. G..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H.重复D和G,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3.提出这次活动课的要求。(要求在25分钟之内完成作品) 4.组织教学,强调纪律和安全(注意小刀和剪刀) 三:合作体验 同学们分组根据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动手制作模型。教师巡视。 四:观护评点 学生把制作好的模型呈放在讲台上,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制作给予肯定的表扬,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提出来 五:学生情感交流 把印好的表发给每个同学,根据上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最后教师总结: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对等高线的有关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整个活动比较顺利,各小组都能较好的根据提前绘制好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相应的模型。今后,可以通过更多的活动来巩固地理教学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