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课后答案

煤化学课后答案
煤化学课后答案

《煤化学》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

1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

答:煤炭综合利用是指煤的非燃料利用,开展煤炭综合利用

(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不仅可以作燃料,也适用于许多其它工业用途。如果以

煤炭作为燃料的价值为1,则加工成煤焦油能增值10倍,加工成塑料能增值90倍,合成染

料能增值375 倍,制成药品可增值750倍,而制成合成纤维增值高达1500倍。

(2)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消除公害、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煤炭加工所产生的煤灰、煤渣

废气、废液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3)有利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相比要大得多,从长远观点看,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

为重要。以这种煤作为原料可以得到很多石油化工较难得到的产品,如萘、酚类等,从煤

中可以独特地制得一些带有五环的化合物如茚、苊,以及三个芳香环以上的化合物,如蒽、

菲、芘、苊蒽、晕苯等稠环化合物。另外,煤炭可以生产大量的烯烃和烷烃制品以补充石油

原料的不足。

2 煤炭综合利用有那些工艺方法

答: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方法有:干馏、气化、液化、炭素化和煤基化学品

(1)干馏――将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炭化,以得到焦炭、焦油和煤气的工艺

过程。

按加热终温的不同,煤的干馏可分为三类:

低温干馏干馏终温500~550℃产物:煤气、低温焦油、半焦

中温干馏干馏终温600~800℃产物:煤气、中温焦油、半焦

高温干馏干馏终温950~1050℃产物:煤气、高温焦油、焦炭

煤的干馏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煤炭综合利用方法。

(2)气化――将煤(煤的半焦、焦炭)在气化炉中加热,并通入气化剂(空气、氧气、

水蒸气或氢气),使煤中的可燃成分转化为煤气的工艺过程。

(3)液化――采用溶解、加氢、加压与加热等方法,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液体产物

的工艺过程。

(4)炭素化――以煤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生产炭素材料的工艺过程。

(5)煤基化工原料与煤基化学品――通过化学加工,利用煤生产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

的工艺过程。

3 研究和开发洁净煤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1)可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生态系统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扩大煤炭的利

(2)可大幅度提高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率,减低煤需求的增长速度。

(3)可促进能源供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平稳过渡到石油后时期。

4 洁净煤技术有那些研究内容?

答:国际上十分重视CCT 开发,美、日、欧、澳等都在投入巨大的增进进行研究与开

发。涉及的内容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

2(1)煤转换技术: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

磁流体发电。

(2)燃料前处理:高效选煤(除灰、脱硫),型煤(工业、民用、特种),水煤浆与油

煤浆。

(3)燃烧中处理: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硫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4)燃烧后处理:煤气净化,灰渣处理与利用。

1994 年,中国提出“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研究”的报告,列出第一轮CCT开发研究项目

共11 项:选煤、型煤、先进燃烧炭、流化床燃烧、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磁流体发电、烟煤

气净化、煤炭净化、液化、燃料电池、水煤浆。

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

1.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答:根据成煤植物种类的不同,煤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腐殖煤和腐泥煤。

腐殖煤在自然界分布最广,储量最大。主要特征是颜色为褐色和黑色,多数为黑色;光

泽暗;用火柴点火不燃烧;氢含量一般<6%;低温干馏焦油产率一般<20%。

腐泥煤数量很少。主要特征是颜色多数为褐色;光泽光亮者居多;用火柴点火不燃烧;

氢含量一般一般>6%;低温干馏焦油产率一般一般>25%。

2.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植煤分为几大类?它们有那些区分标志?

答:根据煤化度的不同,腐植煤广义地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其区

分标志可以两两列表比较说明。

表 1 泥炭与褐煤褐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泥炭褐煤

外观有原始植物残体,

土状无原始植物残体,

无明显条带

在沸腾的KOH中棕红-棕黑褐色

在稀HNO3 中棕红红色

表 2 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褐煤烟煤

颜色褐色、黑褐色黑色

在沸腾的KOH中褐色无色

在稀HNO3 中红色无色

表 2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3.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组成有何区别?

答:(1)地史上有 5 个世界性的聚煤期: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晚

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

我国的聚煤期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晚二叠世、晚第三纪仍有重要煤田,晚白垩世却无

3重要聚煤作用。我国的聚煤规模以早、中株罗世居首,但从煤质和地理分布来看,石炭纪与二叠纪更为重要。我国聚煤期连续性较好,地史上基本不聚煤的只有两段:早三叠世一中三

叠世,早白垩世晚期一晚白垩世。

各成煤期的代表性植物分别为:

泥盆纪~二叠纪:蕨类植物,如桫椤

白垩纪~三叠纪:裸子植物:如银杏、苏铁

第四纪~第三纪:被子植物:如古果、橡木

(2)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组成的主要区别在于:低等植物主要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

构成的丝状或叶片状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划分,如细菌和藻类,主要成份是蛋白质。

高等植物则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划分。除了苔藓外,高等植物常能长成高大的乔木,具有

粗壮的茎和根,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木质素,成为重要的成煤物质来源。

4.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这是因为地质年龄是指成煤时间的相对长短,而变质程度是指成煤物质在

成岩后在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地质化学因素作用下达到的化学成熟度。对于后者,时间的长

短仅仅只是一个作用因素,并非成煤时间长的煤变质程度就一定高。

5.腐植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答:腐殖煤的成煤过程大致可分为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泥炭化阶段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所有的有机组分和泥炭沼泽中的微生物都参与了成煤作用。从

化学角度看,成煤植物发生了生物化学变化;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看,成煤植物发生了凝胶化

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煤化阶段是指以泥炭被无机沉积物覆盖为标志,泥炭化阶段结束,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减

弱以至停止,在物理化学和化学作用下,泥炭开始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转变的过程。在煤

化阶段,由于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的作用,泥炭和后续美化产物主要发生地质化学变化。

6.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

答:在泥炭化阶段,植物遗体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根据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其生物

化学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遗体暴露在空气中或在沼泽浅部、多氧的条件下,由于需氧细菌和真菌

等微生物对植物进行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植物遗体中的一部分被彻底破坏,变成气体和水,另一部分分解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为腐殖酸;而未分解的稳定

部分则保留下来。

第二阶段:在沼泽水的覆盖下,出现缺氧条件,微生物中的需氧细菌被厌氧细菌所替代。

厌氧细菌与需氧菌完全不同,它们的生命活动不需依靠空气中的氧,而能利用植物有机质中

的氧,故发生了还原反应,结果留下了富氢的残留物。

第一阶段保留下来的分解产物,经过厌氧细菌的作用,一部分成为微生物的养料,一部

分合成为腐殖酸和沥青质等较稳定的新物质。

第二阶段对于泥炭化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如果植物遗体一直处在有氧或供氧充足

的环境中,将被强烈地氧化分解,发生全败或半败作用,不再有泥炭生成。

7.煤的变质因素有那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

答:变质作用的原因:引起煤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时间和压力。

温度是煤变质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已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所证实。而且似乎存在

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长焰煤<100℃,典型烟煤一般<200℃,无烟煤一般不超过350℃。

时间也是煤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某种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作用于

4煤的过程的长短。温度和压力对煤变质的影响随着它的持续时间而变化。时间因素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受热温度相同时,变质程度取决于受热时间的长短。受热时间短的煤变质程度低,

受热时间长的煤变质程度较高。

第二,煤受短时间较高温度的作用或受长时间较低温度(超过变质临界温度)作用,可以

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压力也是煤变质阶段不可缺少的条件。压力不仅可以使成煤物质在形态上发生变化,使

煤压实,孔隙率降低,水分减少,而且还可以使煤的岩相组分沿垂直压力的方向作定向排列。人们一般认为压力是煤变质的次要因素。

此外,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放射性因素也能影响煤的变质。

8.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

答:煤化度是指泥炭在成煤诸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达到的化学成熟程度(即煤化程度),

变质程度原指岩石的变质,在此是指(成岩后的)褐煤在地质化学作用下向烟煤、无烟煤转

变的程度。两个概念描述成煤过程的起点和范围不同,煤化度的起点是泥炭,描述了美化作

用全过程;变质程度的起点是褐煤,仅描述煤的变质作用阶段。但在英文中,对这两个概念

不加区别,都称为“rank” 。

9.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

答:按变质条件和特征,煤的变质类型分为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

用三种。

深成变质作用形成的煤,其煤质变化符合希尔特定律,可以指导煤矿的勘探、开采和预

测矿区煤质变化。而岩浆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局部现象,也不符合希尔特定律。

10.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答:研究表明,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的岩相组成、硫含量和煤的还原程度有显着的影响。(1)近海煤田的煤富含镜质组,也有相当数量的壳质组;而内陆煤田的煤则富含树脂

体和惰质组。一般趋势是海水的影响越大,则煤的富氢岩相成分越多。

(3)近海煤田的许多煤层,煤中的硫分都相当高,有的甚至高达8%~12%,而远海型

煤田的煤一般硫分都比较低。

(3)近海煤田某些煤层的煤,与变质程度相同、煤岩组成相近的其他煤比较,挥发分

和硫、氢、氮的含量都较高,黏结性较强,发热量和焦油产率也较高,因此称为强还原煤。11.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答:泥炭化阶段的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是煤中镜质组和丝质组的起源。

凝胶化作用进行的强烈程度不同,产生了形态和结构各异的凝胶化物质。作为两个极端

的例子,当凝胶化作用微弱时,植物的细胞壁基本不膨胀或仅微弱膨胀,则植物的细胞组织

仍能保持原始规则的排列,细胞腔明显;当凝胶化作用极强烈时,植物的细胞结构完全消失,

形成均匀的凝胶体。经过成岩阶段的镜煤化作用转变成煤后,前者形成木媒体或结构镜质体,后者形成基质镜质体或无结构镜质体。在这两种极端的显微成分之间,当然还存在若干凝胶

化(镜煤化)程度不等的过渡和变形成分,如木质镜媒体、碎屑镜质体等。这些凝胶化过程

中形成的不同产物不仅在形态上存在差别,成煤后在理化性质上也有所差异,但因为它们的

工艺性质比较接近,故一起归并为镜质组。

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泥炭沼泽的氧化环境中,受到需氧细菌的氧化作用,产生贫氢富

碳的腐殖物质,或遭受"森林火灾"而炭化成木炭的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其产物统称为丝炭。有的细胞孔壁完整干净,称为软丝炭;有的细胞孔壁填充黏土,称为硬丝炭;有的细胞孔壁

破裂为碎屑,称为碎屑丝炭。成煤后它们的粉碎性能差异很大,但热工艺性质却相近,故均

归属于丝质组(惰质组)。

5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1.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认为,煤是由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炭四个部分组成

的。在同一基准下,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炭=100,%。

2.试述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认为,煤的有机质是由碳、氢、氧、氮和硫五种元素组成

的。在同一基准下,有:C+H+O+N+S+M+A=100,%。

3.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它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

答:(1)按其在煤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化合水三种。

(2)外在水分与煤的结合方式是机械结合,附着在煤的颗粒表面以及直径大于10 -5 cm

的毛细孔中,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相等,易蒸发,室温下风干可失去;

内在水分与煤的结合方式是吸附或凝聚,存在于煤粒内部直径小于10 -5 cm 的小毛细孔中,蒸汽压小于纯水的蒸汽压,较难蒸发,加热至105~1l0℃时才能蒸发。

化合水与煤的结合方式是化学健力,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失去。

4.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

答:内在水分与煤化度关系明显

低煤化度的褐煤的MHC 可高达20%以上。随着煤化度的提高,MHC 减少,最小值小

于1%。到高变质的无烟煤阶段,由于缩聚的收缩应力使煤粒内部的裂隙增加,MHC 又有所增加,达到4%左右。因此,可采用MHC 作为低煤化度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5.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种类有什么联系?

答::(1)矿物质一般有三个来源:原生、次生、外来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结构矿物质)来源于成煤植物,主要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与有机

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参与煤的分子结构,呈细分散分布,很难用机械方法洗选出。

次生矿物质是在成煤过程中,由外界混入煤层中的矿物质,以矿物夹层、包裹体、结核

状存在于煤中。选除的难易程度与其分布形态有关。

外来矿物质是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岩石和夹矸层中的矸石,一般易分离。(2)原生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母体灰分,但含量较少,一般仅为1%~2%。

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内在灰分。

外来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外在灰分。

6.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

答:

7.煤中的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对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

答:(1)通常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状态存在。有机硫指与煤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其组

成结构非常复杂,主要存在形式有硫醇、硫醚、双硫醚以及呈杂环状态的硫醌和噻吩等。

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化物硫和少量硫酸盐硫,偶尔也有

元素硫存在。

硫化物硫有黄铁矿(正方晶系FeS2)、白铁矿(斜方晶系FeS2)、磁铁矿(Fe7S8)、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等。

(2)煤中的硫分对煤利用的影响――十分有害

6炼焦时,约60%的硫进入焦炭。硫的存在使生铁具有热脆性,用这些生铁炼制钢不能

轧制成材。为了除去硫,在高炉生产中需要增加石灰石和焦炭用量,因而导致高炉生产能力降低,焦比升高。经验表明,焦炭中硫含量每增加%,炼铁时焦炭和石灰石将分别增加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2%~%。因此炼焦配合煤要求硫分小于1%。

煤气化时,由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不仅腐蚀设备,而且易使合成催化剂中毒,影响操作和

产品质量。

燃烧时,煤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排入大气,腐蚀金属设备和设施,污染环境,造成公

害。

8.何为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

答:由于煤中水分和灰分变化很大,同一种煤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在

这些不同状态下,同一个分析项目的结果将出现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不同来源的分析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报告分析结果时,不仅要用标准规定的统一

符号来表示这些分析项目,而且还必须给出实际分析煤样或理论换算煤样的基本状态。

用以表征煤样基本状态的统一尺度,即为基准。

9.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规律。

答:基准关系图(参教材P43 图2-3)

换基思想:基准换算基本原理――物质不灭定律。该定律应用于此可以表述为:煤中任

一成分的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基准表示时,可以有不同的相对数值,但该成分的绝对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

(1)同一基准才可以相加减;

(2)基准状态包括的物质成分越多,某一成分的相对含量越小。

10.已知某煤Mad=%,Aad=%,称取该煤样克,在815±10℃温度下隔绝空气

加热7分钟,加热后试样残重克,求该煤样的Vad,FCad?

答:依题意,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 分钟为测定挥发分实验。

由公式(2-10),有:

ad ad M

m

m V 100 1

54 . 43 8 . 14 100

53612

.

1

640 . 0 53612 . 1

,%

FCad = 100-(Mad+ Aad+ Vad)=100-(++)= ,%。

11.某煤Mar=9%,Mad=%,Ad=10%,Vdaf=31%,计算其Mf和FCad。

答:解:依题意,ar f f M M , 。由公式(2-34),有

08 . 8 1 100 1 9 100

100 100

,

ad ad ar

ar f M M M M ,%;

90 . 9

100

1 100 10

100

100 ad

d ad M A A ,%;

62 . 27

100

1 90 . 9 100 31

100

100 ad ad

daf ad M A V V ,%;

48 . 61 1 90 . 9 62 . 27 100 100 ad ad ad ad M A V FC ,%。

712.已知某煤Mad=%,Ad=%,Vd=%,求Vad和Vdaf?

答:

% 77 . 27

100

05 . 2 100 35 . 28

100

100 ad

d ad M V V

% 02 . 33 4 . 14 100 100 35 . 28 100 100

d d daf A V V

13.某煤样Mad=%,Aad=11%,Vad=%,试求FCad、FCd、FCdaf。

解:依题意,00 . 62 24 11 3 100 100 ad ad ad ad V A M FC ,%

34 . 11 3 100 100 11 100 100

ad ad d M A A ,%

74 . 24 3 100 100 24 100 100

ad ad d M V V ,%

90 . 27 34 . 11 100 100 74 . 24 100 100

d d daf A V V ,%

92 . 63 74 . 24 34 . 11 100 100 d d d V A FC ,%

10 . 72 9 . 27 100 100 daf daf V FC ,%,解毕。

14.某配合煤Vd,coal=29.%,Vd,coke=%,求全焦率Kd?

解:由全焦率计算公式,有

29 . 73 5 . 1 100 10 . 1 100 29 100 100 100 100

, ,

d cok

e d coal

d V V K

15.某厂采用如下性质的单种煤配合炼焦:

煤种配煤比(干基)/% Mar/% Ad/% Vdaf/% St,d/%

A 70

B 30

求配合煤的Mar,Ad,Vdaf,St,d?

解法一:配合煤的Mar,Ad,Vdaf,St,d 都具有加和性,但这种加和性必须是根据配比加权。题中给定的配比70:30 仅指干煤,其它基准下的配比应按换基原理换算。

甲煤的收到基配比为

100100

ard

ar RR M ,%;

乙煤的收到基配比为

100100

ard

ar rr M ,%;

甲煤的无水无灰基配比为

94 . 62

100

09 . 10 100 70

100

100 d

d daf A R R ,%;

8乙煤的无水无灰基配比为

35 . 27

100

82 . 8 100 30

100

100 d

d daf A r r ,%;

(2)按各基准下的配比加和,得配合煤的各指标:49 . 8

19

.

32

09

.

77

19 . 32 8 . 6 09 . 77 2 . 9

ar M ,%

71 . 9

100

30 82 . 8 70 09 . 10

d A ,%

34 . 25

35

.

27

94

.

62

35 . 27 09 . 38 94 . 62 8 . 19

daf V ,%

53 . 0

30

70

30 6 . 0 70 5 . 0

,

d t S ,%;解毕。

16.用燃烧法测定煤的碳、氢含量时,称空气干燥煤样克,燃烧后碱石棉管增重

克,氯化钙管增重克。此外,分析已知该煤样Mad=%,Mar=%,Aad=%,

St, ar=%,Nar=%,试求该煤样的Car,Har,Oar?

第三章煤的工艺性质

1.煤的粘结性与结焦性概念有何异同

答:粘结性指烟煤在干馏时黏结其本身或外加惰性物的能力。它反映烟煤在干馏过程中能够软化熔融形成胶质体并固化黏结的能力。

结焦性反映烟煤在干馏过程中软化熔融黏结成半焦,以及半焦进一步热解、收缩最终形成焦炭全过程的能力。

关系:结焦性描述的范围比黏结性宽,温度不同;粘结性好是结焦性好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例粘结性最好――肥煤,结焦性最好――焦煤。

2.实验室测定煤的粘结性与结焦性的方法有那些,它们各表征了煤的哪方面的性质

答:方法与性质表征见下表

类型指标说明表征

粘结性坩埚膨胀系数CSN粘结性煤的膨胀性与透气性

罗加指数R.Z容纳外加惰性物的能力

黏结指数G容纳外加惰性物的能力

基氏流动度αmax 熔融时的流动性、粘性

胶质层指数Y,X 熔融时液相的数量(厚度)、收缩度

奥亚膨胀度b,a,T 膨胀度、收缩度、熔融温度区间

葛金焦型低温下,干馏产物产率及粘结性

结焦性试验焦炉炼焦试验焦炭抗碎强度M25 或M40

工业炼焦耐磨强度M10

3.为什么要选煤,通过选煤可以得到哪些产品和副产品

答:原煤含有较多的灰分和硫分,直接使用效率低、污染大、质量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通过选煤将煤中的灰分和无机硫降低到一定的水平。

原煤选除部分矿物质后的产品是洗精煤或精煤,选煤时的副产品有中煤、煤泥和矸石。4.可选性曲线是如何制作的,各曲线表示什么意义

答:在实验室进行筛分试验和沉浮试验,以筛分试验和沉浮试验的试验结果为依据,绘9制可选性曲线。

筛分试验的任务是求粒度组成,以表征各筛级质量,质量百分数,累积百分数,粒度特性曲线。

沉浮试验是以密度液(比重液)作为分离介质,通过浮沉,将煤分成各个密度级。以表征各密度级质量,质量百分数和灰分。

可选性曲线共五条:浮物曲线β――浮物累积产率与其平均灰分的关系。

沉物曲线θ――沉物累积产率与其平均灰分的关系。

密度曲线δ――浮物(沉物)累积产率与重液密度的关系。

密度±曲线ε――某一密度±密度范围的浮物产率。

灰分特性曲线λ――浮物(沉物)产率与其分界灰分的关系。

5.我国可选性标准是如何表示的

答:有±含量法,中煤量法等多种方法。我国常用±含量法(MT56),如分选

密度,其±范围为~,其间含量越多,表明煤与矿物质混杂严重,越难洗选。

±含量法可选性分类等级为五级,依次为≤ 为极易选;~为易选;~

为中等可选;~为难选;>为极难选。

6.影响煤气化的工艺性质有那些它们如何影响煤的气化

答:影响煤类气化的工艺性质,有反应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结渣性、灰熔点与灰

黏度等,它们也是影响煤燃烧的工艺性质。

煤的反应性影响煤气化与燃烧的反应速度,反应性高,则反应速度快。

煤的机械强度影响气化炉,锅炉中煤层的透气性。机械强度差的煤透气性差。

煤的热稳定性同样影响气化炉,锅炉中煤层的透气性。热稳定性差的煤受热后易碎成小

块或粉末,透气性差。

煤的结渣性影响气化炉,锅炉排渣的顺畅性。

煤的灰熔点与灰黏度决定气化炉,锅炉的排渣形式。煤灰软化熔融的温度低于燃烧温

度时适合液态排渣,温度高于燃烧温度时适合固态排渣。

7.煤的发热量有哪儿种表示方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有(1)弹筒发热量Qb,ad,测定条件:恒容、S 转化为H2SO4、N 转化为HNO3,

故Qb,ad 包括H2SO4、HNO3 的生成热和熔解热。

(2)恒容高温发热量Qgr,v,ad,假定条件:恒容,S 转化为SO2,N 转化为NOx,H2O 为0℃的液态水。

(3)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v,ar,假定条件:恒容,S 转化为SO2,N 转化为NOx,H2O 至20℃,水蒸气,收到煤。

(4)恒压低位发热量Qnet,p,ar,导出条件:实际燃烧、恒压、收到煤。

它们之间有关系

Qgr,v,ad = Qb,ad-(95 Sb,ad+2 Qb,ad)

,

,,,,,

100 20623 100 tar

netVargrVadadtar

ad M QQHM M

,

,,,,,

100 100 tar

netPargrVadadadtar

ad M QQHOM M

8.煤的发热量有哪儿种经验计算公式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得到的

答:有利用工业分析计算煤的发热量的经验公式和利用元素分析计算煤的发热量的经

验公式。

10(1)利用工业分析计算煤的发热量的经验公式

1)计算烟煤

,,

netVad

Q 的经验公式

,,

netVadadadadad QKKMAVM

2)计算无烟煤

,

grad

Q 的经验公式

,0

8090

gradadad

QKMA

3)计算褐煤

,,

netVad

Q 的经验公式

,,11

netVadadaddaf QKKMAV

(2)利用元素分析计算褐煤、烟煤和的无烟煤发热量的半经验公式

,,

grVdafdafdafdafdafd QCHSOA 或或

这些公式都是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的。

9.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如何变化

答:煤的发热量随煤化度的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从褐煤到焦煤,发热量随煤化度加深

而增加,到焦煤达到最大值,其干燥无灰基恒容高位发热量达kg。从焦煤到高变质

无烟煤,发热量随煤化度加深而减少,但变化幅度较小。

第四章煤的岩相组成、性质与应用

l.试比较四类煤岩成分的外观和一般特性

答:四类煤岩成分的外观和一般特性比较见下表:

镜煤亮煤暗煤丝炭

颜色黑黑灰黑灰黑

光泽光亮、强光亮、次暗淡丝绢

断口贝壳状贝壳状粗糙

裂隙发育次之不发育

结构均匀性均一次之非均一胞腔结构、透镜体

赋存状态透镜状、条带状等分层厚分层厚不连续薄层

组成单一复杂复杂单一

粘结性强较强弱无

2.煤化学通常以什么显微组分作为煤的代表试述其理由。

答:煤化学通常以镜质组作为煤的代表组分,其理由如下:

(1)镜质组是煤的显微组分中含量最多的组分;

(2)镜质组是煤的显微组分主要的活性组分,烟煤的镜质组在干馏过程中起主要粘结

作用;

(3)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度线形变化,可以很好地表征煤的煤化度。

3.判别煤的煤化度或变质程度的指标有那些为什么说镜质组反射率是表征煤化度的科学指标?

11答:判别煤的煤化度或变质程度的指标很多,主要有挥发分V、碳含量、氢含量、最高内在水分和镜质组反射率等。

在以上表征煤化度的众多指标中,镜质组反射率是公认的的科学指标,其原因如下:

(1)镜质组是煤中的代表性显微组分;

(2)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度线形变化

(3)用镜质组反射率表征煤化度可以避免煤岩显微组成异常的影响。

4.我国冶金系统如何对煤的显微组分进行分类,其活性组分与惰性组分如何计算

答:我国冶金系统出于炼焦应用的考虑,根据其在干馏过程中是否有粘结性(活性),将煤的显微组分分为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两大类。

具体分类如下

镜质组V 活性

半镜质组SV 1/3 活性、2/3 惰性

稳定组 E 活性

惰质组(丝质组)I 惰性

矿物组M 惰性

5.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化学组成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

答:当rank 相同时,Vdaf,Hdaf E>V>I

Cdaf I>E>V

Odaf V>I>E

芳碳率fa I>V>E

随rank增大,各组分间差别减小,直至消失。

6.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干馏性质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

答:以气煤为例:形成气孔的数量E>V>I

焦油产率E>V>I

焦炭产率I>V>E

熔融膨胀性:镜质组V――熔融,膨胀流动――有黏结活性。

稳定组E――熔融,不膨胀或少膨胀――有黏结活性。

惰质组(丝质组)I――不熔融,不膨胀――无黏结活性。

7.试比较各种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及其随煤化度的变化。

答:当rank 相同时,Rmax I>V>E

随rank增大,V线性增大,增率明显;

E 增大明显,部分线性;

I略有增大,增率很小。

大约Cdaf大于95%后,三者的R 趋于一致。

8.试举一例说明煤岩学的应用。

第五章煤分类煤质评价与中国的煤炭资源

l.为何要进行煤的分类,煤的分类指标有哪儿类

答:煤分类是认识煤炭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煤化学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分类指标有四类

(1)煤化度(rank),能在一定阶段反映煤化度的诸指标;

(2)煤炭显微组分的组成;

12(3)粘结性与结焦性指标;

(4)其他指标

2.中国煤分类(GB5751-86)采用那些分类指标,分类符号与编码表示什么意思

答:GB5751―86《中国煤分类》采用的分类指标随煤种不同而异。

煤化度:烟煤、无烟煤:Vdaf;褐煤:透光率Pm、

工艺性质:烟煤:主G;辅Y,B。

无烟煤:Hdaf

褐煤: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

共将腐殖煤分为14大类,29小类,其中无烟煤1大类3小类;烟煤12大类,24

小类;褐煤1大类2小类。

在分类中,符号与数码的意义为:

符号――大类煤的代号,汉字名称第一、二字的声母。如焦Jao,煤Mei――JM表

焦煤。

数码――小类煤的代码。二位阿拉伯数字。十位数表变质程度(用Vdaf表征,%),个

位数表工艺性质。

3.如何进行煤质评价

答:煤质评价按阶段分为初步评价阶段、详细评价阶段和最终评价阶段。其用途分别对

应于煤田普查、煤田勘探、开采与加工。

煤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地质评价、工业技术评价,经济与环保评价。

煤质评价的方法是分煤种进行,因煤制宜,先简单,后深入,如从工业元素起,再工艺

性质。

4.中国煤炭资源及其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总的特点:储量大,但分布不均匀。

至1992 年,保有储量(可供今后开采的储量)为9800 亿吨,年产量2000 年达14

亿吨,均列世界第一。但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平衡,中部地区,尤华北地区,总保有储量与炼

焦煤储量均占全国50%以上;南部地区,煤炭资源很少,如湖北,仅松滋等地有少量煤炭

资源,95%以上要从外面调入。

5.中国炼焦煤的煤种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炼焦煤的煤种分布的特点是炼焦煤品种齐全,但分布也不平衡。

全国:气煤大于50%,其他均小于20%。

按煤种,气煤:东北、华北较多;

泥煤:中南较多;

焦煤、瘦煤:中南、西南较多。

且在中国炼焦煤中,粘结性与结焦性较好的肥、焦煤可选性较差,高硫煤(St,d

大于2%)的含量也偏高。

第六章煤的物理性质与固态胶体性质

l.为什么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

答:煤的宏观性质包括煤的颜色、光泽、机械性质、光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这些性质都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煤分子空间排列的紧密度,而煤的密度正是煤分子空间排列的紧密度的

表征。因此可以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

2.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万法,它们与煤的孔隙率有什么关系

答:煤密度的表示方法有 3 种:

13(1)真相对体积质量(真比重)――煤的密度(不包括煤中孔隙的体积)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规定条件下之比。简记为TRD。测定条件20℃;参考物质:水。

(2)视相对体积质量(视比重)――煤的密度(包括煤中孔隙的体积)与参考物质的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之比。简记为ARD。测定条件20℃;参考物质:水。

(3)散密度(堆比重)――在容器中单位体积散状煤的质量,t/m 3 或g/cm 3 。

孔隙率=(TRD-ARD)/TRD×100%

3.准确测定TRD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准确测定TRD 的前提是:

(1)将煤粉碎至煤粒内部没有封闭孔。

(2)选取适当介质,使之充满煤的全部孔隙。

(3)介质与煤不存在表面效应。

同时满足上述条件(2)、(3)的最好物质之一是氦。

4.影响煤密度的因素有那些

答:影响煤密度的因素有:

(1) 煤化度:低煤化度的煤TRD 较大,随着煤化度升高,TRD 变小;当煤化度升高到

一定程度以后,TRD 变大。镜质组的TRD 在Cdaf=87%处出现最小化。原因:在Cdaf<87% 时,C 增大,但O减小更快,故TRD 减小。在Cdaf>87%时,C 增大,O 减小较少,故TRD 增大。

(2) 成煤原始植物:由高等植物形成的腐殖煤TRD 大于由低等植物形成的腐泥煤。例

如,除去矿物质的纯腐殖煤的TRD 在g/cm 3 ,而纯腐泥煤的TRD 约为g/cm 3 。

(3) 岩相组成的影响:丝炭密度最大,镜煤、亮煤最小。丝炭的TRD 为~cm 3 ;

暗煤为~cm 3 ;镜煤为~30 cm 3 ;亮煤为~ 3 。

(4) 矿物质:矿物的密度大于煤的有机质密度,而且不同的矿物密度也不同,因此矿物

质的含量与组成都对煤的密度由影响。一般地,可以粗略地认为,煤的灰分每增加1%,煤

的密度增加%。

(5) 水分及风化:水分越高煤的密度越大,煤风化后,灰分和水分都相对增加,所以煤

风化使煤的密度增大。

5.煤在机械力作用下的表现可以用那些性质来表征

答:可以用硬度、脆度、可磨性和弹性等性质来表征。

其中,煤的硬度反映了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的能力;煤的脆度表征了煤炭的机械坚固

性;煤的可磨性是指煤被磨碎成煤粉的难易程度;煤的弹性是指煤受外力作用产生形变,当

外力除去后形变的复原程度。

6.为什么煤的维氏显微硬度Hm与煤化度的关系图示为着名的"椅式曲线"

答:维氏显微强度Hm 与rank 的关系是着名的椅氏曲线。椅背――无烟煤,椅面――

烟煤,椅角――褐煤;在Cdaf~78%处,极大值;在Cdaf~87%处,极小值。其原因与煤的

组成、结构随rank 变化有关。

7.室温下煤的质量热容是多少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

答:室温下的煤的质量热容是~,受rank、水分、灰分、温度的影响。

室温下的煤的质量热容随煤化度增大而减小;水分增加,热容增大;灰分增加,则热容

下降;温度对热容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当温度在0~350℃范围,热容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从350℃~1000℃,热容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后接近石墨的质量热容(kgK)。

8.煤的导温系数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表示煤的什么性质或能力

答:煤的导温系数a与导热系数λ成正比,与cρ成反比。导热系数λ可以表示物体的

散热能力,cρ表示物体的蓄热能力,因此导温系数a表示了物体散热能力与蓄热能力之比。

14在此,煤的导温系数a 表示了煤的温度改变的性质。

9.煤(镜质组)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随煤化度如何变化,从煤结构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答:随煤化度的提高反射率增加。当Cdaf>90%时,反射率剧增。折射率随煤化度的提

高而增加,当碳含量高于85%时增加的幅度较大。

这是由于煤化度已接近无烟煤阶段,在结构上由于煤内部分子聚集特性发生急剧变化,

分子排列更趋序理化(趋向石墨结构)、紧密化、稠环芳核层片变大,因而表现出煤的反射率

有较高的变化速率。

10.各种煤的透光率有什么不同PM 为什么可以作为褐煤与长焰煤的区分指标

答:煤的透光率与煤化度关系密切,褐煤与稀硝酸反应后产生红棕色的溶液、其透光率

低,PM<50%,低煤化度褐煤的PM 多数<30%,高煤化度褐煤PM 为30%~50%;长焰煤与稀硝酸反应后产生浅黄色至黄色溶液,PM>50%;气煤的PM>90%;肥煤至贫煤及无烟煤与稀

硝酸反应均生成无色溶液,透光率为100%。

由于褐煤与长焰煤的PM 的分界明显,故透光率PM 可以作为褐煤与长焰煤的区分指标。

11.什么是煤的荧光性煤的荧光性如何表征它们与煤的性质有什么关系

答:泥炭、褐煤和烟煤的稳定组以及某些镜质组,经紫外光或蓝光的照射、激发后,能

呈现不同颜色的荧光,这就是煤的荧光性。

煤的荧光性除了用荧光色定性描述外,通常可用如下几个荧光参数来定量表示:

(1) 在546nm处的荧光强度;

(2) 相对荧光强度的光谱分布(荧光光谱);

(3) 最大荧光强度波长λmax;

(4) 红光(650nm)和绿光(500nm)强度的商Q 值;

(5) 和绿光荧光强度的商Qmax;

在546nm荧光强度的变化过程(荧光强度变异)。

煤的荧光性对煤化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作为监视煤化度变化的参数。特别是在低煤化

度阶段,合适的荧光参数可作为由Rmax 所表征的煤化度的修正与补充。

煤中镜质组的荧光性与粘结性关系密切,荧光性强的镜质组往往粘结性特别强。因而,

某些粘结性异常的烟煤可从荧光性的变化找出原因。

煤化过程中沥青化作用的强弱与成煤环境关系密切,沉积环境的还原性强,沥青化作用

强烈,所形成的镜质组越有可能吸附较多的沥青而显示荧光性。因此,有可能以煤中显微组

分的荧光强度等荧光参数作为煤的还原程度的指标。

12.煤的导电性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答:对干燥的煤样(图中实线)来说,煤的导电率随煤化度的提高而增加,当Cdaf>87%

后煤的导电率急剧增加。其原因是Cdaf>87%后煤内部芳香层片迅速增大,分子内的π轨道

彼此相连,使自由电子的活动范围扩大,并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转移,从而使导电率大幅度

增大。特别到无烟煤阶段,自由电子导电迅猛迅速增大,而电阻率ρ迅速减小。在无烟煤阶

段P的变化范围非常宽广,例如:Cdaf为%的无烟煤ρ为×10 7 Ω cm;而Cdaf 为%

的无烟煤ρ为(垂直于芳香层面方向)或(平行于芳香层面方向) Ωcm。由此可见,

无烟煤的电阻率具有各向异性,平行于芳香层面方向的ρ显着低于垂直方向的ρ。

未干燥粉煤试样的导电率与煤化度的关系。对Cdaf<84%煤化度较低的煤、特别是褐煤

与长焰煤,由于煤中的水分含量高,孔隙率较大,并且其中存在能部分溶于水的羧基与酚羟

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使煤的离子导电性增大,因而低煤化度煤的导电率较高,并在一定范

围内随水分含量的减小而下降。

13.煤的介电常数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答:煤的介电常数与煤化度有规律的关系,开始介电常数随煤化度增加而减少,在Cdaf

15为87%处干煤的ε出现极小值,此时ε与n 2 的数值基本相等。随后ε急剧增大。在Cdaf<87%以前,介电常数的减少是是由于煤结构单元逐渐丧失其极性官能团所致。官能团的分析

表明,当Cdaf<87%以前,随煤化度增加,极性基团OH、COOH 等减少了。当Cdaf>87%时,尽管极性基团在继续减少,但介电常数却急剧增加,这是由于高煤化度煤导电率增大的缘故。

这种变化规律与煤结构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14.煤的磁性质与煤化度有什么关系它对煤结构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答:比磁化率与煤化度的关系大致为―根折线,折线上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Cdaf79%和

Cdaf91%),在Cdaf79%~9l%阶段.直线的斜率减小。在Cdaf 91%以上又急剧增加。

这说明煤的比磁化率在烟煤阶段(大致为Cdaf79%~Cdaf91%)增加最慢,而在无烟煤阶

段增加最快,在褐煤阶段增加速度居中。利用比磁化率和统计结构解析方法,可以计算煤的结构参数。

15.为什么说煤具有固态胶体性质水与苯对煤的润湿角随煤化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答:煤具有固态胶体性质的原因:镜质组具凝胶化成因,因此煤具有某些胶体性质。

水与苯对煤的润湿角随煤化度的变化是不同的。

Rank增大,(cosθ)水减小――θ水增大,润湿性变小

(cosθ)苯减小――θ苯增大,润湿性变小。

说明,随rank 增大,煤的极性减小,这与煤的极性因随rank 增大而减小有关。

16.从内表面积和孔隙率解释,为什么说煤是一种多孔材料

答:煤一般内表面积比外表面积大很多,以致外表面积经常可以忽略。

煤的孔径有微孔φ<;过渡孔(中孔)φ~30nm和大孔φ>30nm。

孔径分布随rank 变化:Cdaf <75%时,大孔占优;Cdaf 75%~82% 时,中、微孔发达;Cdaf >82%时,微孔占优。因此可以说煤是一种多孔材料。

第七章用化学方法研究煤

1.了解煤中合氧官能团的测定原理,掌握煤中合氧官能团随煤化度的变化。

答:测定方法基本原理:

官能团+试剂――特征反应――产量等量关系――官能团的质量/反应煤量――官能团

的白分含量%。

也可准确测基因:羟基、羧基、羰基、甲氧基、非活性氧。

对于煤化度一定的煤,其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具有关系:OOH>OC=O>OCOOH>OOCH3 随rank增大(Cdaf增大),Ot 急剧减小,-OCH3首先下降,其次是-COOH,-OH;C=O 减少最慢,在无烟煤中也有。

2.煤中大致有那些含硫官能团与含氮官能团

答:煤中有机S 的分布不很清楚,定性知道有噻吩、硫醚、硫基等,定量仅知:噻吩>

硫醚~硫基

煤中含N 的官能团更不清楚,只能定性知道以吡啶环、喹啉环为主,此外还有胺基、

亚胺基、五圆杂环等。

3.煤的高真空热分解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分子热分解的好方法,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分子蒸馏原理:分子蒸馏面与冷凝面间距小于分子平均自由路径,以使分子在冷凝

前不发生热分解与热缩聚。

当蒸馏压强为133Pa(真空度为101325Pa―133Pa=101200Pa)时,分子自由路径为

5cm,蒸馏面与冷凝面的设计间距应小于此值。

16 4.煤的高真空热分解得出了什么结果

答:煤的分子研究表明:煤经分子蒸馏后,失去粘结性。粘结性越好,分子蒸馏物越多。5.每当煤的溶剂抽提有什么意义已有的抽提方法分为哪儿种类型

答:由于煤组成的复杂性,人们难以直接研究煤的分子组成,故溶剂抽提成为早期人们

研究煤组成的主要化学方法。直到现代,其研究仍然具有意义。

抽提的分类可见下表

类别温度℃溶剂提取率抽提物目的

普通抽提<100 普通有机溶剂百分之几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研究粘结性

特定抽提<200 亲核溶剂20~40% 类基本结构单元研究粘结性

热解抽提>300 多环芳烃60~90% 煤分解可溶物液化

超临界抽提~400 普通>30% 煤分解可溶物液化

加氢抽提>300 供氢溶剂~90% 裂解低分有机物液化

6.如何理解煤的抽提机理

答:抽提机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抽提:等于溶解+萃取

(2)符合相似相溶原则

(3)溶剂与溶质的溶解度参数S1 与S2 应尽可能接近,使混合自由能△F<0,方能有

效抽提。

(4)溶剂的供电子能力越强,抽提率越高。

7.从煤的的溶剂抽提,得到了那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有那些证据可以证明这些煤结构信息答:通过长期的抽提研究,得到一些关于煤结构的信息,认为:

(1)煤结构具有高分子特征

证据:普通抽提仅能抽出少量低分子化合物,随着抽提条件的钝化,煤分子中交联结构

断裂,缔合结构破坏,抽出产物绿急剧提高。

(2)煤结构具有交联结构聚合物特性

证据:煤在吡啶中会发生溶胀现象(就象橡胶碰到煤一样),煤中大部分有机质溶于吡啶,其他部分也发生变化。

(3)煤中存在少量低分子化合物

证据:普通抽提得到的抽提物,分子量约500,可溶于溶剂,加热可熔化,部分可挥发,显然它的与煤的主体结构和总体性质明显不同,故称为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约占煤有机质的10%左右。

低分子化合物来源:稳定组中的树脂、树蜡及成煤中形成的低分子聚合物,对煤的性质

影响很大,若抽出焦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则其粘结性将受到极大的破坏。

8.什么叫超临界抽提,它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优点,烟煤的超临界得到什么产物

答:超临界状态是一种系统温度与压力超过临界温度与压力的状态。若抽提时的温度与压力超过临界值,则为超临界抽提。

超临界抽提的溶剂要求:临界温度在300~400℃,价廉易得,性质稳定。综合看来,甲

苯是较理想的溶剂。

抽提与其他煤转化相比,具有较多优点,它同时兼具有蒸馏与液液萃取的作用,抽出溶

质的挥发度,加大了溶质与溶剂间的作用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抽出煤中低挥发物质,且不发生二次热解。

用甲苯对煤进行抽提,可使抽提率达1/3,抽提物相对分子量约500,亦属低分子化物,

易软化为油类化合物。

179.为什么要进行煤的加氢研究,可达到什么目的

答:研究煤结构与性质,煤液化制清洁燃料等。

煤与石油类液烃在元素组成上最显着的差异是H含量不同。如下表:

甲烷汽油原油甲苯煤沥青褐煤烟煤无烟煤

H/C原子比4 ~

显然,要使煤液化,必经加氢、且转化产物分子量越小,加氢的程度越深。

研究煤结构与性质,煤液化制清洁燃料等。

10.煤的加氢可能发生那些主要化学反应

答:反应复杂,有平行反应,有顺序反应,其中基本的化学反应有:

(1)热解反应

煤热解生成自由基,基本结构单位之间的桥键断裂。

反应示意:R-CH2-CH2-R'→RCH2+ R'CH2

无氢存在时,自由基会重新缩合。

(2)供氧反应

煤加氢一般的供氧溶剂作介质,同时作反应初期的氢源。

常用的供氧溶剂及其供氧反应为:

-4H

+4H

-2H

+2H

N

-4H

+4H N

(3)脱杂原子反应

O、S、N等是煤有机质中的杂原子,其中S、N子类又是煤制污染的主要元素,通过加

氢脱除杂原子,是将煤制成清洁燃料的关键环节,应重视。

加氢杂原子反应的一般规律:

官能团、桥键中杂原子易脱除,环内杂原子难脱除。

O、S 含量较大,多的官能团、桥键形式存在易脱除,N 含量低,多以环内杂原子形式

存在,难脱除。

(4)加氢裂解反应

煤加氢的主反应,包括芳环、脂环的氧化、开环等

如:

+H 2

CH 2 CH 2 CH 2 CH

3

+

H

2

18

+

H

2

+CH 3 CH 2 CH 2 CH

3

(5)缩聚反应

加氢中,若氢量不定,温度太高,时间过长等,会发生逆反应,即缩聚结果是脱氢炭化,生成半焦乃至焦炭。

综上所述,煤加氢液化反应使煤的氢含量增加,氧、硫含量降低,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

低的液化产品和少量气态产物。

煤加氢时发生的各种反应,因原料煤的性质、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量、溶剂和催化

剂的种类等不同而异。因此,所得产物的产率.组成和性质也不同。如果氢分压很低,氢量又不足时,在生成含氢量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还可能发生脱氢反应,并伴随发生缩聚反应和生成半焦;如果氢分压较高,氢量富裕时,将促进煤裂解和氢化反应的进行,并能生成较多的低分子化合物。所以加氢时,除了原料煤的性质外,合理地选择反应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11.煤的深度加氢与轻度加氢各需要那些条件,加氢使煤发生那些变化,可达到什么目的

答:深度加氢是煤在激烈反应条件下与更多的氢进行反应,使煤中大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液体产物和少量气态烃。

(1)加氢条件:激烈、供氧充足,温度350~450℃,氢压高,催化剂。

(2)变化:官能团、桥键加氢、基本结构单元的核变化小。

(3)目的:脱A、S,制清洁液体燃料,研究煤的基本结构单元的结构。

轻度加氢

(1)加氢条件:温和,温度、压力均较低,供氢较少。

(2)变化:主要是官能团加氢,煤的物态不变,元素组成与结构变化不大,但理化、工艺性质变化大。

(3)目的:改善煤的粘结性,部分脱杂原子。研究煤的官能团、侧链结构。

12.煤的氧化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得到那些主要反应产物

答:煤的氧化阶段可以简洁归纳为三个阶段:

(1)表面氧化阶段――产物为表面炭氧络合物,属轻度氧化;

(2)再生腐殖酸阶段――产物为再生腐殖酸,属轻度氧化;

(3)苯羧酸阶段――产物为水溶酸,属深度氧化。

13.何为腐植酸、再生腐植酸它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组分写出其分离流程。

答:腐殖酸的是一种用碱溶液从泥炭、褐煤和土壤等中得到的抽提物,除去少量沥青质和矿物质后的有机酸。

再生腐殖酸是褐煤、烟煤经轻度氧化所得:在煤中原来不存在,组成与性质与泥炭、褐煤中原生腐殖酸类似。

腐殖酸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组成十分复杂多变的烃基羧酸混合物,按分子量、溶解度、颜色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个组分:

(1)黑腐酸(胡敏酸)――只溶于碱,深黑色;

(2)棕腐酸(草木木犀酸)――溶于乙醇、丙酮等,棕色;

(3)黄腐酸(完里酸)――溶于水,黄色。

气分离流程如下:

腐殖酸的碱溶液

1914.腐植酸具有那些主要性质腐植酸具有那些用途

答:腐殖酸具有主要性质:

(1)具有弱酸性:酸性溶于乙酸,与乙酸钙有一离子交换功能。

(2)具有亲水性:其盐可溶于水,在水中形成胶体

(3)具有氧化还原性:氧化性――H2S――,V4+――V5+

还原性――Fe3+――Fe2+,AuCl4-――Au(金)

(4)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可参与植物能量代谢,促进与抑制酶作用,促进植物吸收与转移Fe、Mg、Mn、Zn等重金属离子。

因此,腐殖酸可制成多种工业原料与化肥,煤的轻度氧化是一种重要的煤转化方法。

15.简述煤深度氧化的目的、氧化剂、主要产物及那些产物的产率随煤化度的变化

答:目的:使煤分子降解为较简单产物,即低分子有机酸。

氧化剂:KMnO4 的碱溶液,Na2Cr2O7,O3,H2O2 等。

碱性介质作用:常用介质NaOH、NaCO3 等,以使低分子有机酸――盐,而稳定下来,避免过度氧化。

有机酸产率及随rank的变化。

醋酸CH3COOH 一般<6% 随rank变化不明显

草酸HOOC―COOH 7~28% rank增大,产率减小。

苯六酸R(COOH)6 10~5% rank增大,产率减小。

16.从煤的氧化可以得到哪些有关煤结构的信息

答:煤中存在稠环芳烃,随rank增大,稠环增大,侧链减小。

17.风化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答:风化对煤质有如下影响:

(1)化学组成:C、H 减小,O 增大,含氧官能团增大。

(2)物理性质:温度、硬度减小,易碎,润湿性增大。

(3)化学性质:生成再生腐殖酸,发热量减小,着火温度减小。

(4)工艺性质:粘结性减小,焦油产率减小,挥发物中CO、CO2 增加,可选性变坏。

18.哪些因素影响煤的风化与自燃如何减少煤的风化与自燃

答:影响风化与自然的因素

成因类型腐殖酸较易、腐泥煤、残植煤。

煤化度rank增大,风化、自燃趋势减小。

岩相组成镜煤>亮煤>暗煤>丝炭Vt>E>I。

黄腐酸

加乙醇、丙酮

溶解

棕腐酸

黑腐酸

20黄铁矿FeS2 氧化时热效应大,放热多,故含黄铁矿较多者易风化与自燃。

水分过高、过低都不分。

块度块度大者不易。

减少风化与自燃的方法

(1)隔断法水、惰气中保存(可减少氧的作用)。

(2)换气法风筒(换气筒)散热降温,可防自燃,但可能气化、风化。

(3)堆煤高度和时间合理的堆高与储煤时间。

(4)堆煤方式小堆薄层压紧为好。

第八章煤的化学结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l.煤的化学结构研究方法分为哪儿种类型

答:煤结构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1)物理方法――仪器分析法,统计结构解析法。

(2)物化方法――溶剂抽提,吸附性能等。

(3)化学方法――氧化、加氢、官能团分析及其他化学反应。

射线是研究晶体的常用仪器,为什么可以用它来研究煤

答:X 射线是研究晶体的常用仪器,对石墨有很好的适应性,煤不是晶体,但也存在有序排列的 C 原子,即近程有序的微小晶体――微晶。所以可以用X 射线来研究煤。

射线的衍射峰、晶体参数与煤的结构性质有什么对应关系

煤化学答案

第二章习题 1、煤就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就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与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瞧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与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就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与古构造等条件。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与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 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与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与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 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两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5、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本质就是什么?P22、P25、P26 答:泥炭化作用就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与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沉的速度超过植物堆积速度时,泥炭将被黏土、泥砂等沉积物覆盖。无定形的泥炭在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与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岩石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变质作用:褐煤沉降到地壳深处,受长时间地热与高压作用,组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与无烟煤的过程。 6、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几大类?它们有哪些区分标志?答: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与无烟煤四个大类。 泥炭与褐煤的区分标志:外观上,泥炭有原始植物残体,呈土状;褐煤无原始植物残体,无明显条带。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颜色,褐煤呈褐色或黑褐色;烟煤呈黑色。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7、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P28 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与压力。 温度就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存在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 时间就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时间就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作用时间的长短。作用时间影响的重要性表现在:温度、压力相同,时间越长,变质程度越高;温度不同,短时间较高温度与长时间较低温度可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目录lin 湛

第一章绪论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Cl-离子各1mol。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答案: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答案: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 答案: 电负性O>S,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下列分子中那些可以形成氢键? b. CH3CH3 c. SiH4 d. CH3NH2 e. CH3CH2OH f. CH3OCH3 答案: d. CH3NH2 e. CH3CH2OH 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它是否能溶于水?为什么? 答案:能溶于水,因为含有C=O和OH两种极性基团,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可以溶于极性水。 第二章饱和烃 卷心菜叶表面的蜡质中含有29个碳的直链烷烃,写出其分子式。 答案:C29H60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中各碳原子的级数。答案: 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烷 hexane ,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 e.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iso-butane) ,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neopentane)

病理学选择题与答案

病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单选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C.心、肝、肠D.肝、肾、脾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D.软骨E.平滑肌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新生毛细血管和

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E.以上都不是 8.一种成熟的组织变成另一种成熟组织的过程称:D A.机化B.钙化C.分化D.化生E.适应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1.细胞水肿发生的机理是:B A.内质网受损B.线粒体受损C.高尔基氏器受损D.核糖体受损E.中心体受损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煤化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和生成 1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2 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殖煤划分为几大类,请两两比较其区分标志。 3 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 4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族组成有何区别? 5 植物的族组成在成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6 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 7 腐殖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8 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 9 在泥炭化阶段,为什么氧化分解一般不会进行到底? 10 煤的变质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 11 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 12 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 13 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14 何谓煤的还原程度,强还原妹有什么特征? 15 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16 什么是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它对中国煤质分布有什么影响? 17 什么是煤化作用跃变,分哪几个阶段? 18 煤化作用跃变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19 影响成煤期有哪些主要因素? 20 中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聚煤期,列举各主要的聚煤期的5个著名煤田。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 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 2 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3 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他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 4 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 5 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6 煤中矿物质的化合物类型有哪几种?请写出其代表性化合物的名称与分子式 7 选煤有哪几种工业生产方式,一般选煤工艺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 8 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 9 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各有哪些主要的元素 10 煤中有哪些主要的有害微量元素,按危害程度应如何分类 11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的原理,并说明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12 煤中的氮完全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对否?理由 13 没中毒额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队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 14 没种的硫或磷过多时,通过焦炭与高炉冶炼进入钢铁后,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 15 什么是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 16 基准的常用形式因利用场合不同而异,请写出各种基准的适用场合 17 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适用场合 18 第三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1 为什么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 2 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与煤的空隙率有何关系

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 铁粉过滤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 5.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 (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 (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 A、B、C、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 过敏因素B ?环境污染C ?气候因素D ?长期吸烟E ?真菌感染 2?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 A. 肝分叶增多B ?肝增大,包膜紧张C.苍白无血色D ?暗黑色、质软、光洁 E.肝脏发生固缩() 3?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 A. 胃、十二指肠、小扬B ?骨、肌肉C ?肝脏、肺及肾D ?任何器官E ?口腔、子宫颈及外明 4. 关于结核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B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炎症()C. 结核病常是经呼吸道感染 D .结核病不具备炎症特征 E.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结核病和继发性结核病 5. 良性高血压病脑的病理变化为() A.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 B .脑膜发生了炎症反应 C. 脑软化D .脑组织化脓E.脑组织任何时候无变化 6. 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 B .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 C. 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 D .没浸润性,也不转移E.以上说法都不对 7. 小叶性肺炎不具有下列哪种描述的特征() A.小叶性肺炎以细文气管为中 B .小叶性肺炎属急性化脓性炎症 C.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的炎症 D .小叶性肺炎在肺内。一定范围内 E.肉眼观,实变灶散在分布在肺组织内 8. 急性炎症可分为() A.浆液性炎和出血性炎 B.纤维性炎和化脓性炎C .浆液性炎和化脓性炎 D. 浆液性炎和纤维性炎E .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9 .具有发热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 IIJ — 1 B . D4 C . IL-8 D . C5a E . IL —10 10 .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 A.组织来源B .外在环境C.内在因素D.形成方式E.以上都不对 11.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 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 B .双肺皱缩,体积减小 C. 肺部分坏死,形成无数空洞 D .切面光滑平整E .切面灰白,上有小凹,成斑块状 12 .食管癌多发生在() A.食管上段B .食管下段C.食管中段D.食管肌肉E.食管软骨 13 .溃疡病通常是() A.边缘糜烂,不成形B .有多个溃疡C .边缘整齐,深达肌层D .不可能达到肌层 E .只发生在胃 14 .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具有两种特征是() A.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大量肝细胞增生 B .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C. 假小叶和平酪样坏死D .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伤塞病常有的合并症有:() A.肠梗阻B .肠扭转、绞肠纱C .肠癌D .肠出血、肠穿孔E.肾小球肾炎 1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有() A. 一般只损伤肾脏的非常小一部分 B .内皮细胞增生,系膜细胞不增生 C.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增生 D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不增生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得分布特点及生产格局、能源发展战略就是什么?P1 答: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总量偏少。(富煤、贫油、少气) 煤炭资源得分布: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 生产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2、煤炭利用带来得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煤炭利用带来得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烟雾等。 3、何谓洁净煤技术?有哪些研究内容? 答:洁净煤技术就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得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得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得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如: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得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4、煤化学得主要研究内容?P4 答:煤化学就是研究煤得生成、组成(包括化学组成与岩相组成)、结构(包括分子结构与孔隙结构)、性质、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得科学。广义煤化学得研究内容还包括煤炭转化工艺及其过程机理等问题。 第二章习题 1、煤就是由什么物质形成得?P6 答:煤就是由植物生成得。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得古代植物化石与炭化了得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得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得薄片可以瞧到植物细胞得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得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与性质与煤类似得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就是由高等植物变来得。 2、按成煤植物得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得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 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得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与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得持续繁殖 古气候:温暖、潮湿得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与湖泊 古构造:合适得地壳升降运动 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与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与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人教版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化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刘亚俊校) P11 1.1;1;Cs ;Li ;7; 1;F ;F 。 2.C 3.C 4.A 5.(1)6 3Li 7 3Li ; (2) 14 6 C 14 7N ;(3)23 11Na 24 12Mg 。 6.7.8.略 9. 4Li+O 2 点燃 2Li 2O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 ;丙 Na 三 IA ; 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 :C+O 2 点燃 CO 2 乙与丙: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 Na 2O 2 乙与丁:4Al+3O 2 △ 2Al 2O 3。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 ;NaOH ;Al (OH )3;HClO 4。 2.B 3.C 4.(1)金属性K ﹥Na (2)金属性Al ﹥B (3)非金属性Cl ﹥P (4)非金属性Cl ﹥S (5)非金属性O ﹥S 5.(1)酸性 HNO 3﹥H 3PO 4(2)碱性 Ca(OH)2 ﹥Mg (OH )2 (3)碱性Mg (OH )2 ﹥A l (O H )3 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 W :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C+O 2 点燃 CO 2 4Na+O 2=2Na 2O 或者 2Na+O 2 △ 2O 2 4Al+3O 2 △ 2Al 2O 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 族;金属元素。 P24 1.略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 3、CH 4、SO 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 2和O 2。 9.(1)HCl 、CO 2、H 2O 、CH 4中存在极性共价键,NaF 、MgCl 2、CaO 中存在离子键,NaOH 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 2、Cl 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 、MgCl 2、CaO 、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 、CO 2、H 2O 、CH 4。 P28

化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热 习题与解答 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 V Q m r H ?(T) Θm r H ?(T) Θ m f H ?(T ) ξ 答:V Q :等容反应热; m r H ?(T):某温度下,反应的摩尔焓变(数值等于等压反应热);Θm f H ?(T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ξ:反应进度。 2.盖斯定律的使用条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1)等压 (2)等容 (3)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 (4)等温、不做有用功,等容或等压 答:正确答案为(4)。 3.热力学标准态的含义?为什么要确定热力学标准态? 答:热力学标准态是指在温度T (但没有限定温度)和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物质所处状态。而对纯理想气体热力学标准态是指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 [ p Θ (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中任一组分的标准态是指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p Θ 时的状态。因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以及状态函数改变是受许多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聚集状态等)的影响,为了比较方便,国际上规定了物质的热力学标准态。 4.简述照明弹中的铝、镁、硝酸钠和硝酸钡等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答:金属铝、镁在燃烧时,可以放出大量热(Θ?MgO ,m f H = - 601.7 kJ/ mol, Θ ?3 2 O Al ,m H = - 1675.69 kJ/?mol -1)产生千度以上的高温,而反应放出的热量又能使硝酸盐分解产生O 2,又 加速镁、铝的燃烧反应,使照明弹更加绚丽夺目。 在其中铝和镁作为还原剂;氧气、硝酸钠和硝酸钡等作氧化剂。 5.通过计算说明,氧-乙炔焰为什么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答: (5/2)O 2 + C 2H 2 = 2CO 2 + H 2O(g) Θ ?m f H /(kJ ? mol -1) 0 226.7 -393.5 -241.8 ? r H Θm =∑ ?f H Θm (生成物)-Θ ∑ ?m f H (反应物) △r H Θ m =2×(-393.5) + (-241.82) – 226.7 – 0 = - 1255.5 kJ ·mol - 1 因反应放出大量热,可以熔化金属,所以可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6.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称硼的氢化物(硼烷),硅的氢化物(硅烷)是高能燃料[ 已 知B 2H 6(g )的Θm f H ?=36.56 kJ ·mol -1,B 2O 3(s )的Θ m f H ?=-1132.55 kJ ·mol -1;SiH 4(g )的Θm f H ?=34.31 kJ ·mol -1,SiO 2(s )的Θ m f H ?=-910.7kJ ·mol -1 ]。 解: B 2H 6(g ) + 3O 2(g) = B 2O 3(s ) + 3H 2O (g ) Θ ?m f H /(kJ ·mol -1) 36.56 0 -1132.55 -241.82 △r H Θ m = -1132.55+3×(-241.82) – 36.56 – 0 = - 1894.57 kJ ·mol - 1 SiH 4(g ) + 2O 2(g) = SiO 2(s ) + 2H 2O (g ) Θ ?m f H /(kJ ·mol -1) 34.31 0 -910.7 -241.82 △r H Θ m = -910.7 + 2×(-241.82) – 34.31 – 0 = - 1428.65 kJ ·mol - 1 上述两个反应都放出大量热,因此B 2H 6(g )和SiH 4(g )可以作为高能燃料。

煤化学答案

第二章习题 1.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 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和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 4. 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 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5. 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P22、P25、P26 答: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沉的速度超过植物堆积速度时,泥炭将被黏土、泥砂等沉积物覆盖。无定形的泥炭在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岩石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变质作用:褐煤沉降到地壳深处,受长时间地热和高压作用,组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 6. 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几大类?它们有哪些区分标志?答: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个大类。 泥炭与褐煤的区分标志:外观上,泥炭有原始植物残体,呈土状;褐煤无原始植物残体,无明显条带。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颜色,褐煤呈褐色或黑褐色;烟煤呈黑色。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7. 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P28 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和压力。 温度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存在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 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煤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作用时时间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

病理学习题集与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送检的病理标本宜用多少浓度的甲醛液固定?() A.10% B.20% C.50% D.75% E.95% 2.多种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的变化称为() A.病理状态 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病理变化 E.病理联系 3.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 C.电镜检查 D.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血液学检查 4.目前,病理生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A.动物实验 B.临床实验 C.细胞学检查 D.流行病学调查 E.活体组织检查 5.对病理学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学说是() A.液体病理学说 B.器官病理学 C.细胞病理学 D.免疫病理学 E.遗传病理学 6.病理学是一门() A.基础医学 B.临床医学 C.预防医学 D.是以动物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科 E.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属于基础医学 7.病理解剖学主要着重于哪个方面的研究() A.形态 B.结构 C.功能 D.代谢 E.形态与结构 8.下列哪些不属于活体组织检查() A.内窥镜钳取组织检查 B.局部手术切除标本检查 C.痰液涂片检查 D.肿块摘除检查 E.细针穿刺组织检查 9.下列哪项是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方法() A.B超 B.CT C.活体组织检查 D.尸体剖验 E.脱落细胞学检查 10.最适用于健康普查的研究方法是() A.活体组织检查 B.尸体剖验 C.脱落细胞学检查 D.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E.组织和细胞培养 11.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的() A.临床表现 B.诊断与鉴别诊断 C.防治措施

煤化学复习题_权威版本__必考

一 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答:煤是由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 2.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 答:组成: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木质素(lignins )、蛋白质(proteins )、脂类化合物(lipids/lipidic compounds ) 贡献:木质素>碳水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蛋白质 原因:数量上,碳水化合物最多,木质素次之,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较少;结构上,木质素、脂类化合物结构较稳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易分解。 3.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 答:含量仅次于碳水化合物; 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木质素更容易在成煤过程中保存下来。 4.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 答: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 5.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 答: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肪含量比较高,没有木质素; 高等植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植物的角质层、木栓层、孢子和花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类化合物。 7.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生物、气候的影响) (2)植物遗体不能完全腐烂--适合的堆积场所(沼泽、湖泊等) (3)地质作用的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 8.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 答:沼泽是在一定的气候、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常年积水或极其潮湿的地段,有大量植物生长和堆积。 (1)按水分补给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低位沼泽: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较高的沼泽; 高位沼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泥炭沼泽; 中位沼泽或过渡沼泽:兼有低位沼泽和高位沼泽的特点,其水源部分由地下水补给,部分又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沼泽。 9.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由植物转化为腐植煤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转变成煤的过程。 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 10.什么是煤化程度? 答:在褐煤向烟煤、无烟煤转化的进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成煤年代的差异,使煤处于不同的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2.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换); ..物质交换,只有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 学习帮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 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 . 学习帮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 教学内容 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 效应。 教学要求 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 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 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 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 1.系统(体系)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 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 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2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 ..能量交 ..物质交换,只有 换); 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 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 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 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 时油是连续相。 3

4.状态函数 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 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 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 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式中p、V、n、T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 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 6*.途径 完成某过程的路径。若系统的始、末 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 数的 4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十)

病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D A.肺B.阑尾C.膀胱 D.四肢E.子宫 2.细胞水肿和脂变常发生在:E A.肺、脾、肾B.心、脾、肺 C.心、肝、肠D.肝、肾、脾 E.心、肝、肾 3.下列哪种组织再生能力最强:A A.腺体B.骨骼肌C.神经细胞 D.软骨E.平滑肌 4.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大属于:A A.过再生性增生B.再生性增生 C.甲状腺肥大D.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E.甲状腺增生合并肥大 5.“肥大”是指:D A.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C.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D.是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 E.间质增生 6.在组织学上看到有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时.说明:D A.细胞正开始死亡B.细胞的功能还有可能恢复 C.细胞的功能虽然可能恢复.但已极为困难 D.细胞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 E.细胞浆可能还没有发生改变 7.肉芽组织是由……组成:B A.吞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B.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新生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 D.单核细胞、巨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成的结节 E.以上都不是 9.四肢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骨骼肌萎缩.主要属于B: A.神经性萎缩B.废用性萎缩C.压迫性萎缩 D.营养不良性萎缩E.生理性萎缩 10.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于:C A.肺B.肾C.脑D.心E.肝 12.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C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腱>肾小球C.骨>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E.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 13.细胞萎缩在电镜下最显著的特点是:E A.肌丝增多B.线粒体增多 C.滑面内质网增多D.粗面内质网增多 E.自噬泡增多 14.组织损伤后由结缔组织增生来修补的过程称E: A.再生B.增生C.化生 D.机化E.不完全再生 15.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B A.骨骼肌B.脂肪组织C.肝 D.脑E.心肌 16.虎斑心见于:B A.白喉B.中毒C.严重贫血D.肥胖E.高脂血症 17.下列各种组织哪一种再生能力最强?D A.骨骼肌B.神经节细胞C.心肌 D.神经胶质细胞E.软骨

最新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必背部分资料

第一章习题 1. 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产格局、能源发展战略是什么?P1 答: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总量偏少。(富煤、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的分布: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 生产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2. 煤炭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煤炭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烟雾等。 3. 何谓洁净煤技术?有哪些研究内容? 答: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的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如: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4. 煤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P4 答:煤化学是研究煤的生成、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和岩相组成)、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性质、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广义煤化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煤炭转化工艺及其过程机理等问题。 第二章习题 1.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 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 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饱和烃 习题2.1 写出分子式为C 6H 14烷烃和C 6H 12环烷烃的所有构造异构体,用短线式或缩简式表示。(P26) 解:C 6H 14共有5个构造异构体: CH 3CH 2CH 2CH 2CH 2CH 3 CH 3CHCH 2CH 2CH 3 CH 3 CH 3CH 2CHCH 2CH 3 CH 3 CH 3CCH 2CH 3 CH 33 CH 3CH CHCH 3 CH 3CH 3 C 6H 12的环烷烃共有12个构造异构体: CH 3 CH 3CH 3CH 3 CH 3 CH 2CH 3 CH 3CH 3 CH 3CH 2CH 3 CH 3 CH 2CH 3 CH 2CH 2CH 3CH 3 CH 3 CH 3CH 3 CH 3 CH 3 CH 9CH 3)2 习题2.2 下列化合物哪些是同一化合物?哪些是构造异构体?(P26) (1) CH 3C(CH 3)2CH 2CH 3 2,2-二甲基丁烷 (2) CH 3CH 2CH(CH 3)CH 2CH 3 3-甲基戊烷 (3) CH 3CH(CH 3)(CH 2)2CH 3 2-甲基戊烷 (4) (CH 3)2CHCH 2CH 2CH 3 2-甲基戊烷 (5) CH 3(CH 2)2CHCH 3 CH 3 2-甲基戊烷 (6) (CHJ 3CH 2)2CHCH 3 3-甲基戊烷 解:(3)、(4)、(5)是同一化合物;(2)和(6)是同一化合物;(1)与(3)、(6)互为构造异构体。 习题2.3将下列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P29) (1) CH 3CH CH CH CH 2CH 2CH 3 CH 3CH CH 3 CH 2 CH 3 CH 31 2 3 4 56 7 2,3,5-三甲基-4-丙基庚烷 (2) 123 4 5 6 7 CH 3CH CH CH CH 2CH 2 CH 3 CH 3CH CH 3 CH 3 CH 3 2,3-二甲基-4-异丙基庚烷

煤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 30分)。1.煤中的水分按照它的存在状态及物理化学性质,可分为外在水分、及化合水三种类型。 2.煤的外在水分与的总和称为煤的全水分。 3.碳是煤中有机质组成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并随着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填“增加”或“减少”) 4.煤中硫根据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有机硫和两类。5.煤的热解按其最终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干馏、和低温干馏。 6.煤的反应性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填“增强”或“减弱”) 7..煤的燃点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填“增高”或“降低”) 8.中国煤炭分类方案根据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和无烟煤。 9.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氢气、和甲烷。 10.根据煤在气化过程中使用的气化剂不同,煤气可分为空气煤气、、半水煤气和混合煤气。 11.根据成煤原始物质和堆积的环境不同,可把煤分成:、腐泥煤类和腐植腐泥煤类三种类型。 12.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和无烟煤。

13.是煤化程度最高的腐植煤。 14.根据成煤过程中影响因素和结果不同,成煤过程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两个阶段。 15.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宏观研究法和。 16.根据煤的平均光泽强度、各种煤岩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情况划分为光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7.煤的显微硬度与煤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是靠背椅式的变化规律,“椅背”是无烟煤;“椅面”是;“椅腿”是褐煤。 18.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19.煤的元素分析包括碳、氢、、氮、硫等元素的测定。 20.煤样的制备包括破碎、、混合、缩分和干燥等程序。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O ”,错误的打“×”,每题 1.5 分,共 60 分)。 ()1.煤的挥发分,是指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挥发物质的产率。 ()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煤中水分逐渐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挥发分产率先增加后减少。 ()3.碳是煤中主要组成元素,是炼焦时形成焦炭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燃烧时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