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

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

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

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

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8和9 C8.5 D没有中位数

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

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

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

B Mo>Me>X

C Mo≤Me≤X

D Mo≥Me≥X

10.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

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A 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B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

C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D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13. 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平均差为2.6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平均差为1.8厘米。根据该资料判断()。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

C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无法比较

14. 在计算方差时,如果所有的标志值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方差()。

A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

C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D难以作出判断

15. 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5,则各标志值对常数50的标准差为()。

A 625 B25 C675 D415

16. 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五种,其中()。

A 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B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

17. 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

C调和平均数公式D几何平均数公式

18.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19.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20.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简单调和平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

21.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扩大2倍

B 减少到1/3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22.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减少20

B 减少到1/20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23.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24.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25.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

A 意义不同

B 计算结果不同

C 计算条件不同

D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

26.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

B 离散程度不一致

C 总体单位不一致

D 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27.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 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D 无法加以判断

28. 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

A 极差

B 标准差

C 平均差

D 标准差系数

29. 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0,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

A 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B 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C 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D 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

30.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

A 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

B应该采用调和平均数

C采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可以

D采用算术平均数还是采用调和平均数应根据实际所掌握的资料而定

31. 根据分组资料或分配数列计算标准差时,可采用下面的哪个公式较恰当()。

A

()

n

x

x2

-

B

()

f

f

x

x

-

∑2

C

f

f

x

x

-

D

()

f

f

x

x

-

∑2

32.

A 500元B400元C550元D无法计算其全距

33. 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若每组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相应地增加20% B数值不变化C反而减少20% D无法判断

34. 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A 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

B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

C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

D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

35.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A 两个有联系的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

B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志总量

C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总量

D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

36. 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A 一致的B不一致的C某些情况下一致D多数情况下不一致

37. 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式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38. 在计算平均差时,所以采用离差的绝对值(x x -),这是因为( )。 A

()∑≤-0x x B ()∑≥-0x x C ()∑≠-0x x D ()∑=-0x x

39. 平均差(A.D )的取值范围是( )。

A 0.=D A B 0.≤D A C 0.≥D A D 1.0≤≤D A 40. 标准差(σ)的取值范围是( )。

A 0=σ B 0≤σ C 0≥σ D 10≤≤σ

41.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 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

A 尖峰,对称 B 右偏 C 左偏 D 均匀 42.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对样本中位数可作如下解释( )。

A 大多数女性MBA 的起薪是47543美元 B 最常见到的起薪是47543美元 C 样本起薪的平均值为47543美元 D 有一半女性的起薪高于47543美元 43.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对样本标准差可作如下解释( )。

A 最高起薪与最低起薪之差是10250美元 B 大多数的起薪在44499~64999美元之间 C 大多数的起薪在37293~57793美元之间 D 大多数的起薪在23999~85499美元之间 44. 大学生每学期花在教科书上的费用平均为280元,标准差为40元。如果已知学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尖峰对称分布,则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在160~320元之间的学生占( )。

A 大约95% B 大约97.35% C 大约81.5% D 大约83.85% 45.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

A 对称的 B 左偏的 C 右偏的 D 无法确定 46. 对在某个高速路段行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可以看作是异常值的车速是( )。

A 78公里/小时 B 82公里/小时 C 91公里/小时 D 98公里/小时 47.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8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10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

48.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6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8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 右偏的 B 对称的 C左偏的 D 上述全不对 49.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均值在中位数的右侧 B 均值等于中位数 C 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 D 均值在众位数的左侧 50. 除了( )之外,下列都是中位数的特征。

A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大小数值的平均B中位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

C中位数的位置由公式(n+1)/2确定,其中n是数据个数D中位数等于第二个四分位数

51. 权数对均值的影响实质上取决于()。

A 各组权数的绝对值大小B各组权数是否相等

C各组变量值的大小D各组权数的比重

52. 某城市对1000户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占24%,在3000~40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0~50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0~60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0~7000元的家庭占7%,在7000元以上的家庭占4%。从此数据中可以判断,中位数()均值。

A 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

53. 某班25名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为70分,其中15名男生的平均成绩为68分,则该班女生的平均成绩为()分。

A 70 B73 C60 D68

54. 对数据对称性的测度是()。

A 偏度B峰度C变异系数D标准差

55. 某企业1999年的产量为100万吨,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率为9%,2001年与2000年相比增长率为16%,2002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率为20%,该企业各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A 15%B5% C14.91% D15.21%

56. 某股票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1.9%,则该股票在这四年的平均收益率为()。

A 8.079%B7.821%C8.5%D7.5%

57. 一家公司在招收员工时,要对应聘者进行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为15分;在B项测试中,平均分400分,标准差为50分。一位应聘者在A项测试中得分为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分为425分。与平均分相比,该应聘者()。

A A项成绩更好BB项成绩更好

CA项和B项的成绩相同DA项和B项的成绩无法比较

58. 对于分类数据,主要使用()测度其离散程度。

A 众数B异众比率C标准差D方差

二、多选题

1.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是()。

A 所掌握的资料未加分组,只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

B 各标志值的次数都是1

C 各标志值的次数都相等

D 各变量值的次数不是都相同

E 应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但没有掌握权数资料

2.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是()。

A 所掌握的资料已经分组

B 各标志值的次数都相同

C 各标志值的次数不是都相同

D 已掌握了被平均的变量值和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

E 已掌握了被平均的变量值和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

3. 下列各式计算的结果,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 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B 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与全国人口数之比

C 某工厂工资总额与该厂职工人数之比

D 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与该产品产量之比

E n个变量值之积的n次方根

4. 中位数的数值是( )。

A 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

B 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

C 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 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 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5. 常用的测度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平均差系数

D 标准差

E 标准差系数 6. 与标志值同计量单位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方差

E 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 7. 根据全距说明标志变异程度( )。

A 没有考虑中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B 没有考虑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状况

C 能反映所有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D 取决于平均数的大小

E 仅考虑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的影响

8. 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 )。

A 消除了不同总体各标志值测量单位的影响

B 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 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

D 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

E 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

9. 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 )。

A 平均差

B 全距

C 均方差系数

D 标准差

E 平均差系数 10. 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 )。

A 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的一般水平

B 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的一般水平

C 可用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 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E 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同质性

11.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

A 变量值水平的高低

B 各变量次数的多少

C 各变量值次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D 各变量值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

E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2. 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于( )。

A 二者都是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分布特征的

B 平均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共性

C 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的集中趋势

D 变异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性

E 变异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

13. 计算标准差时,根据掌握的资料不同,可分别选用下面的公式( )。

A n

x x 2)(-∑ B f f x x ∑-∑2)( C f f x x ∑?-∑2)( D 22)(x x -

E 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系数

14. 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计算中位数的公式为( )。

A i f S f L M m m e ?-∑+=+12 B i f S f

U M m

m e ?-∑-=-1

2

C i f S f L M m m e ?-∑+

=-12 D i f S f

U M m m e ?-∑-=+12 E i f S f

U M m

m e ?-∑+=-1

2 15. 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计算众数的公式为( )。 A i L M o ??+??+

=211 B i L M o ??+??-=211

C i L M o ??+??+

=212 D i U M o ??+??+=2

12

E i U M o ??+??-

=2

12

16. 正确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 B 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C 必须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 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E 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

三、判断题

1.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是个平均数。( )

2. 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得到的平均数,只是个近似值。( )

3. 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都是用变量值所出现的次数作为权数。( )

4. 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

5. 若两总体的平均数不同,而标准差相同,则标准差系数也相同。( )

6. “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平均人口”(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算术平均数。( )

7. 几何平均数适合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 )

8. 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若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其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

四、名词解释

1. 几何平均数

2. 调和平均数

3. 全距

4. 离散系数

5. 平均差

6. 标准分数

7. 偏态

8. 峰态

五、计算题

1. 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

计算该商场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2. 为了扩大国内居民需求,银行为此多次降低存款利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7%、5%、4%、3%、2%,试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利率。

3. 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资料:

⑴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

⑵说明哪个单位平均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4. 对某车间甲、乙两工人当日产品抽取10件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得如下资料:

试比较哪个工人生产的零件质量较稳定(计算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5. 某地科学试验站对A、B两个品种的水稻分别在4块地里进行试验,其产量如下:

试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两个品种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并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6. 某年12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种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额的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哪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7. 某时期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的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8. 已知某公司所属生产同种产品的三家企业的有关资料:

试根据上述资料做如下的计算:⑴各企业及全公司的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单位产品成本;⑵如果各企业劳动生产率都达到三个企业中的先进水平,则全公司可增加多少产量?⑶如果各企业单位产品成本都达到三个企业中的先进水平,则全公司可节约多少资金?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 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试分析:(1)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高? (2)哪个单位工人的生产水平整齐? % 3.33V %7.44V /8 .1x /5.1x ====乙甲乙甲人)(件人)(件9.在 计算平均数里,从每个标志变量中减去75个单位,然后将每个差数 缩小10倍,利用这个变形后的标志变量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其中各个变量的权数扩大7倍,结果这个平均数等于0.4个单位。试计算这个平均标志变量的实际平均数,并说明理由。79 10.某地区199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 判断题部分 1 :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 ) 3: 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 均分配次数。 ( × ) 3 : 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 4: 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 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 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6: 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 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 ) 7: 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 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 ) 8: 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 或 100%。( × )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可称为次数分布。 (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 的差异。( ∨ )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 小。( × ) .单项选择题部分 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 、 必须是重叠的 B 、必须是间断的 C 、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 、必须取整数 3: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 品质标志分组 的是( B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 :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 、60---70 分这一组 B 、 70---80 分这一组 C 、60— 70或 70—80两组都可以 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 分组属于( B )。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分析分组 D 、结构分组 6: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1: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C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 B 、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D 、编制统计表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

第三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填空题 3.1.1 是指一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的倾向。 3.1.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 ;另一个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 。 3.1.3 计算比率的平均数时,如果已知比率及其基本计算式的分母资料,则采用 。 3.1.4 计算比率的平均数时,如果已知比率及其基本计算式的分子资料,则采用 。 3.1.5 是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发展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3.1.6 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3.1.7 是指将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划分为四等分的三个变量值。 3.1.8 是指将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划分为10等分的9个变量值。 3.1.9 在数据分布呈 时,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3.1.10 是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3.1.11 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称为 。 3.1.12 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称为 。 3.1.13 总体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其 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通常以2σ表示。 3.1.14 皮尔逊测度法就是利用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关系来测度数据分布 的一种方法。 3.1.15 是指用标准差的三次方除三阶中心矩计算偏态系数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3.2.1 先将一组数据的变量值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取某一位置的变量值来反映这些数据的一般水平,把这个特殊位置上的数值看作是平均数,称为 ( ) A .数值平均数 B .位置平均数 C .离散系数 3.2.2 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分布的什么特征 ( ) A .集中趋势 B .离散趋势 C .偏态趋势 3.2.3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 0x x f -=? C .2()0x x f -=? 3.2.4 如果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呈几何级数变化或频率分布极不对称,计算平均数的常用方法是 ( ) A .算术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调和平均法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及计算分析

计算分析题解答参考 1.1.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计算一季度三个车间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量/计划产量=733/(198/0.9+315/1.05+220/1.1) =101.81% 平均单位产量成本 X=∑xf/∑f=(15*198+10*315+8*220)/733 =10.75(元/件) 1.2.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分别计算该企业产品98年、99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解:该企业98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x=∑xf/∑f=(25*1500+28*1020+32*980)/3500 =27.83(元/件) 该企业99年平均单位产品成本x=∑xf /∑(m/x)=101060/(24500/25+28560/28+48000/32) =28.87(元/件) 年某月甲、乙两市场三种商品价格、销售量和销售额资料如下: 1.3.1999 解:三种商品在甲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xf/∑f=(105*700+120*900+137*1100)/2700 =123.04(元/件) 三种商品在乙市场上的平均价格x=∑m/∑(m/x)=317900/(126000/105+96000/120+95900/137) =117.74(元/件) 2.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22件,标准差为 3.5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

试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中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X 甲=22件 σ甲=3.5件 ∴V 甲=σ甲/ X 甲=3.5/22=15.91% 列表计算乙组的数据资料如下: ∵x 乙=∑xf/∑f=(11*10+14*20+17*30+20*40)/100 =17(件) σ乙= √[∑(x-x)2 f]/∑f =√900/100 =3(件) ∴V 乙=σ乙/ x 乙=3/17=17.65% 由于V 甲<V 乙,故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2.2.有甲、乙两个品种的粮食作物,经播种实验后得知甲品种的平均产量为998斤,标准差为162.7斤;乙品种实验的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个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更有推广价值? 解:∵x 甲=998斤 σ甲=162.7斤 ∴V 甲=σ甲/ x 甲=162.7/998=16.30% 列表计算乙品种的数据资料如下: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资料整理第三章 判断题部分一.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2: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 次数。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 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 定组限。(∨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 ∨( 可称为次 数分布。)×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12.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B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2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C D。的是( B )3:下列 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C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 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两组都可以 D8060—70或70—C、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 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6:、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B、选择的 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A. D、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C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 料如下: 2,5,4,4,3,4,3,4,4,2,2,4, A )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B.等距分组A.单项式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C.不等距分组8:在分组时, 凡 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 在组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另立一组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C.)次数分配数列是( D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A.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划分连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 一、选择题 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 A、比例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结构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2、某组数据呈正态分布,计算出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无法判断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 C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D 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 A、50元 B、80元 C、120元 D、210元 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 A 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 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 C 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 D 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增加常数9,而次数都减少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 A、增加9 B、增加6 C、减少三分之一 D、增加三分之二 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 A 全距 B 调和平均数 C 平均差 D 标准差 E 离散系数 F 算术平均数 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A 比较对指标 B 平均指标 C 强度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F 结构相对指标 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全距 E 标准差 F 平均差 G 标准差系数 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 A 保持对称的正态分布 B 左偏 C 右偏 D 无法判断 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常住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于标志的是 A 性别 B 年龄 C 男性 D 人口总数 E 未婚 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1、某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如下: 单位:(件) 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 13320 == = ∑∑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 15840 == = ∑∑ f Xf X (件)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2、某纺织厂生产某种棉布,经测定两年中各级产品的产量资料如下: 解: 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250 10 3 40 2 200 1? + ? + ? =1.24(级) 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 300 6 3 24 2 270 1? + ? + ? =1.12(级) 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 解: 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 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 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统计学习题第一章第二章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填空题 1.统计的三种涵义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统计工作必须涉及:为谁统计、由谁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等基本问题. 3.统计工作具有: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信息职能. 4.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按资料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按统计资料的时间属性不同,分为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按统计资料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抽样资料.统计资料具有时间、空间和数据三个要素。 5.统计学按照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6. 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7.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 8.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9.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10.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二、单选题 1.A 2. C 3. B 4. B 5. A 6.A 7.D 8.A 9.B 10.C 11.B 三、多选题 1.BCE 2.ABC 3. ABCD 4. ABCDE 5.ABC 四、判读改错题 1.√ 2.. √ 3. √ 4.×,统计学一词最早出自欧洲。 5.×,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末叶。 6.√ 7. √ 8.×,统计客体是统计研究的对象,是统计信息的承担者和信源地。 9.×,统计学既是一门方法论科学,不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10.√ 11.√ 12. ×,统计运用大量观察法的目的是消除个别事物的差异,显现想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只要部分单位对总体有代表性,只要对足够多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五、简答题 1、统计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统计一词有三种含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其相互关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D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B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B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D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B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D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D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A 1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C 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A 15.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注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B 16.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1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D 18.下列哪个是连续型变量() A. 工厂数 B. 人数 C. 净产值 D.设备台数 C 19.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20.统计工作过程不包括()。 A.统计调查 B.统计分布 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 B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含义是()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B.编制统计表 C.统计汇总问题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 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 A.及时性B.正确性 C.全面性D.系统性 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 A.等距式分布数列B.单项式分布数列 C.开口式数列D.异距式数列 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 A.随机变量B.确定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 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分布的次数D.各组分布的频率 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B.J型分布曲线 C.右偏分布曲线D.左偏分布曲线 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 A.交叉B.不等 C.重叠D.间断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统计分组B.逻辑检查 C.数据录入D.统计汇总 E.制表打印 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A.组类B.组限 C.组距D.组中值 E.组数据 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 A.钟型分布B.χ型分布 C.U型分布D.J型分布 E.F型分布 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 A.组距数列B.品质数列 C.单项数列D.变量数列 E.开口数列 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

统计学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1.下面是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 ────────┬─────────────── │根据第四人次人口普查调整数 指标├──────┬──────── │1982年│1990年 ────────┼──────┼──────── 人口总数│ 101654 │ 114333 男│ 52352 │ 58904 女│ 49302 │ 55429 ────────┴──────┴────────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试计算所能计算的全部相对指标。 2.某企业2014年某产品单位成本520元,2015年计划规定在上年的基础上单位成 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2015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并计算2015年单位成本比计划降低多少? 3.某市共有50万人,其市区人口占85%,郊区人口占15%,为了解该市居民的 收入水平,在市区抽查了1500户居民,每人平均收入为1400元;在郊区抽查了1000 户居民,每人年平均收入为1380元,若这两个抽样数字具有代表性,则计算该市居 民年平均收入应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平均数方法进行计算? 4.有两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哪个班级统计学成绩好?(2)哪个班级的成绩分布差异大?哪个班级的成绩更稳定? 5.2014年8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资料如下:

────┬──────┬─────────┬───────── 品种│价格(元/斤)│甲市场成交额(万元)│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 甲│ 1.2 │ 1.2 │ 2 乙│ 1.4 │ 2.8 │ 1 丙│ 1.5 │ 1.5 │ 1 ────┼──────┼─────────┼───────── 合计│──│ 5.5 │ 4 ────┴──────┴─────────┴─────────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6.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36件,标准差9.6件。乙组工人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哪个组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比较哪组的产量更稳定?比较哪组的产量差异大? 第四章抽样调查 检验结果如下: 1.某进出口公司出口茶叶,为检查其每包规格的重量,抽取样本100包, (2)估计这批茶叶每包平均重量的围,确定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学习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例题

第四章 1. 某企业1982年12月工人工资的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平均工资;(79元) (2)用简捷法计算平均工资。 2. 某企业劳动生产率1995年比1990年增长7%,超额完成计划2%,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增长数。 7%-2%=5% 3. 某厂按计划规定,第一季度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同期降低8%。实际 执行结果,单位产品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4%。问该厂第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如何?104.35%( (1-4%)/(1-8%)*100%=96%/92%*100%=104.35%结果表明:超额完成4.35%(104.35%-100%)) 4. 某公社农户年收入额的分组资料如下:

要求:试确定其中位数及众数。中位数为774.3(元)众数为755.9(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1500-720)/(1770-720)=0.74286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700)*0.74286=74.286 加下限700+74.286=774.286 求众数: D1=1050-480=570 D2=1050-600=450 求比例:d1/(d1+d2)=570/(570+450)=0.55882 分割众数组的组距:0.55882*(800-700)=55.882 加下限:700+55.882=755.882 5.1996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底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 下: 率。64.43(件/人)

(55*300+65*200+75*140+85*60)/(300+200+140+60) 6.某地区家庭按人均月收入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中位数和众数。中位数为733.33(元) 众数为711.11(元) 求中位数: 先求比例:(50-20)/(65-20)=0.6667 分割中位数组的组距:(800-600)*0.6667=66.67 加下限:600+66.67=666.67 7.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 103%,比去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去年增长 多少?1.94% (上年实际完成1.03/1.05=0.981 本年实际计划比上年增长 (1-0.981)/0.981=0.019/0.981=1.937%) 8.甲、乙两单位工人的生产资料如下: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 一.判断题部分 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选题 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 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 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 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 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 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 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 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 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 8和9 CD没有中位数 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 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 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 C Mo≤Me≤X D Mo≥Me≥X 10.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 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统计学_第三章_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 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 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 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 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 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 5、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B ) A. 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 B. 工人按年龄分组 C. 工人按工种分组 D. 工人按民族分组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 六、计算题 月工资(元) 甲单位人数(人) 乙单位人数比重(%) 400以下 400~600 600~800 800~1000 1000以上 4 25 84 126 28 2 8 30 42 18 合 计 267 100 工资更具有代表性。 1、(1) 430025500267 x f x f ?+?+ == = ∑∑甲工资总额 总人数 3002%5008%7003%f x x f =? =?+?+?+ ∑∑乙 (2) 计算变异系数比较 ()2 x x f f σ-=∑∑甲甲 甲甲 () 2 x x f f σ-∑∑乙乙 乙乙 V x σσ= 甲 甲 甲 V x σσ= 乙乙乙 根据V σ甲 、V σ乙 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甲品种 乙品种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田块面积(亩) 产量(公斤) 1.2 0.8 1.5 1.3 600 405 725 700 1.0 1.3 0.7 1.5 500 675 375 700 4.8 2430 4.5 2250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 2、(1) 收获率(平均亩产) 2430 528.254.8 x = ==甲总产量总面积 2250 5004.5 x = =乙 (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 2 2 2 2 600405725700506 1.25060.8506 1.5506 1.31.20.8 1.5 1.34.8 σ???????? -?+-?+-?+-? ? ? ? ?? ???????=甲

2 2 2 2 500675375700500 1.0500 1.35000.7500 1.51.0 1.30.7 1.54.5 σ???????? -?+-?+-?+-? ? ? ? ?? ???????=乙 求V σ甲 、V σ乙 ,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 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 况分组(%) 商店 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额 (万元) 流通费用率 (%)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 68.4 34.4 94.3 14.8 13.2 12.0 11.0 试计算 (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 (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 (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 8、(1) () 101%1 % f f x = = =?∑∑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 实际销售额 计划完成 (2) 据提示计算:2012.7%x = 品 种 价格 (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13、提示:= 销售额 平均价格销售量 企业序号 计划产量(件)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一级品率 (%) 1 2 3 4 5 350 500 450 400 470 102 105 110 97 100 98 96 90 85 91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 %1%2%5.1++ 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 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 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 是时点指标 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B. 固定资产折旧 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 B. (2%+4%)÷2=3% C. (2%+4%)÷3=2% 453025%1%2%5.1++++3%1%2%5.1??

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 A. 众数不存在 B. 众数等于均值 C. 众数等于中位数 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 B. 乡村大 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A. 0 20 40 50 60 80 100 B. 0 48 49 50 51 52 100 B x f f f f x f f x f f f x f x x f x x 本题答案选;所以;表示工人数目。 量,表示某组工人平均日产均日产量,表示甲乙两组工人总平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