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数字电流表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流表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流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数字电流表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71-1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2.4电路图和各元器件之间实际连接关系………………………………..........................................

3.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3.2程序流程图…………………………………………………………………………………

3.3源程序代码………………………………………………………………………………

4 测试

4.1测试方法及设备

4.2实测数据

4.3系统指标

5 总结

5.1硬件电路设计总结

5.2软件程序设计总结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流表设计

摘要

所谓数字电流表就是能将测得的模拟电流量经过A/D转换转变为数字量,并在液晶显示屏上直接显示电流读数的电流表,相比针式电流表有着测量数据准确明了,读数精度高的特点,类似数字式万用表,有着相当的实用性。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特别是单片机的出现,正在引起测量、控制仪表领域新的技术革命。

采用单片机作为测量仪器的主控制器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之一。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综合仪表是融合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时代特性的新一代智能仪表,兼具指示仪表、调节仪表、积算仪表与记录仪表功能.具有高测量控制精度、高可靠性稳定性的特点。这种以单片机为主体的新型智能仪表将计算机技术与测量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数据处理以及功能的多样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为电流直接测量和显示的必要常规仪器仪表,在注重性价比同时,必须具备精度高、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而实时响应电流变化并连续实时显示,能够真正实现动态测量的数字电流表将成为特定使用领域的标准配置。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电流表的使用将愈发广泛。

关键词

数字电流表,电流采样,A/D转换,单片机

1 概述

1.1设计意义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子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查找所需资料,同时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并加深记忆,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也为以后工作作准备。通过对选题的分析设计,学习数字电流表的工作原理、组成和特性;掌握数字电流表的校准方法和使用方法;学会分流电路的连接和计算;了解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的功用。

1.2我的工作

我小组经过严密协商,在保证课程设计所要求的“即合作,又分工”基础上进行了明确分工,我主要负责设计初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关于简易数字电流表设计相关资料。和本组成员一同诊定思路,解析实例,各自提出一些创新设计思路,共同确定大体方案。协同对初期方案进行电路分析,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最终确定出一个我们觉得可行的方案。

仿真过程和,实物制作阶段,我深入学习实验方法和步骤,总结实验流程。

1.3系统主要功能

A ;可准确测量一定量程(0~200mA)电流大小值。

B ;通过按键选取不同量程。

2 硬件电路设计及描述

2.1 设计思想与方案选取

拿到题目,先从题目本生分析,首先想到要求所用到的单片机,出于合理选取及实例分解,根据单片机的特点,选取了AT89S51作为设计用单片机。主要考虑到AT89C52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而AT89S52有40个引脚,8k Flash片内程序存储器,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外部双向(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

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这些特性符合其用在设计中分级处理采样信息,准确测量数据,有效控制成本的要求。

其次,电流测量中,电流是模拟量,而单片机只负责处理数字信号,所以要用到A/D转换芯片,通过筛选,选取了ADC0809作为设计用A/D转换芯片。

ADC0809 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数转换,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的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5V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μS,具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内部还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

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转换时间为100μs。

由于ADC0809芯片的转换时间短,并且性能比较高,所以采用ADC0809作为数模转换芯片。

2.2设计原理及方框图

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89C51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的固有频率。若须采用外部时钟电路,则该引脚悬空。

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

控制信号引脚RST、ALE、PSEN、EA。

RST(9脚)脚:RS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此时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ALE(30管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当89C51上电正常工作后,ALE输出信号作为锁存低8位地址的控制信号。

平时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端也以振荡频率的六分之一固定输出正脉冲,因而ALE信号可以用作对外输出时钟或定时信号。如果想确认89S51芯片的好坏,可用示波器查看ALE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若有脉冲信号输出,则89S51基本上是好的。

ALE端的负载驱动能力为8个LS型TTL负载。

此引脚的第2功能PROG在对片内带有4KBFlashROM的89C51编程写入时,作为编程脉冲输入端。

PSEN(29脚):程序存储允许输出信号端。当89C51由片外程序存储器指令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此期间内,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PSEN端同样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要检查一个89C51小系统上电后CPU能否正常工作,也可用示波器PSEN端有无脉冲输出。如有,则说明基本上工作正常。

EA(31脚):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

当EA引脚接高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内Flash 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但当PC

的值超过0FFFH,将自动转去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输入信号EA引脚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外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而不管是否有片内程序存储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密位LB1被编程,则复位时在内部会锁存EA端的状态。

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

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89C51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的固有频率。若须采用外部时钟电路,则该引脚悬空。

要检查89C51的振荡电路是够正常工作,可用示波器查看XTAL2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

控制信号引脚RST、ALE、PSEN、EA。

RST(9脚)脚:RS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当此时输入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时,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ALE(30管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端。当89C51上电正常工作后,ALE输出信号作为锁存低8位地址的控制信号。

平时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ALE端也以振荡频率的六分之一固定输出正脉冲,因而ALE信号可以用作对外输出时钟或定时信号。如果想确认89C51芯片的好坏,可用示波器查看ALE端是否有脉冲信号输出。若有脉冲信号输出,则89C51基本上是好的。

ALE端的负载驱动能力为8个LS型TTL负载。

此引脚的第2功能PROG在对片内带有4KBFlashROM的89C51编程写入时,作为编程脉冲输

入端。

PSEN(29脚):程序存储允许输出信号端。当89C51由片外程序存储器指令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此期间内,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PSEN端同样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要检查一个89C51小系统上电后CPU能否正常工作,也可用示波器PSEN端有无脉冲输出。

如有,则说明基本上工作正常。

EA(31脚):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允许输入端固化编程电压输入端。

当EA引脚接高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内Flash 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但当PC

的值超过0FFFH,将自动转去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输入信号EA引脚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外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而

不管是否有片内程序存储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密位LB1被编程,则复位时在内部会锁存EA端的状态。

当EA引脚接高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内Flash 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但当PC 的值超过0FFFH,将自动转去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输入信号EA引脚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片外ROM并执行片外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而不管是否有片内程序存储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保密位LB1被编程,则复位时在内部会锁存EA端的状态。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2.3工作原理

电流信号的转换实现及采样要点

用单片机及其扩展的外部电路先做成一个理想电压表[3],图1中用G表示。由于通常所说的电流表是指灵敏电流计其量程太小,不能直接测量电流,仅用于检测有无电流和电流的方向,所以要想得到一个有多量程或量程较大的电流表需要将一个理想电压表改装而成。本设计是用一个内阻视为无穷大的电压表并联分流电阻而成的数字电流表。待测电流I随搬动开关K的位置而流过R1或R2,因而本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就取决于G的满量程电压和R1、R2的阻值,记G的满量程电压为Ug,根据欧姆定律Ug=RgIg,若Ug和Rg已知则Ig就是电流表的满量程电流。

由于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已达到10M欧以上,所以有单片机构成的测量系统,可以看作一个理想电压表。通常所说的偏转式电流表是根据线圈的偏转程度线性刻画未测电流的大小,仿照此

原理给待测电流加一个线性电阻,然后再用一个理想电压表测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然后适当选择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就可以做成多量程的电流表。

LED动态显示器接口及显示方式

单片机中通常使用7段LED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个小数点发光二极管,以显示数字、符号及小数点。这种显示器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如图。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阴极连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显示器。一位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字型8的各个笔画,另一个小数点为dp 发光二极管。当在某段发光二极管上施加一定的正向电压时,该段笔划即亮;不加电压则暗。为了保护各段LED不被破坏,需外加限流电阻。

以共阴极LED为例,如图,各LED公共阴极K0接地。若向各控制端a、b……g、dp顺次送入11100001信号,则该显示7字型。

在多位LED显示时,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将所有位的段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一个8位I/O口控制。而共阴(共阳)极公共端K分别由相应的I/O线控制,实现各位的分时选通。

89C51单片机

1)89C51行输出操作时,CPU通过内部总线把数据写入锁存器[1]。而89C51执行输入操作却有两种方式;当执行的是读锁存器指令时,CPU发出读锁存器信号,此时锁存器状态由触发器的Q端经锁存器上面的三态输入缓冲器1送入内部总线;如果执行的是读端口引脚,则CPU发出的是读引脚控制信号,直接读取端口引脚上的外部输入信息,此时引脚状态经锁存器下面的三态输入缓冲器2送入内部总线。

在89C51无片外的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这四个端口都可以作为准双向通用IO口使用。

P0口的输出级与P1-P3口的输出级在结构上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负载能力和接口要求也各不相同。P0口与其他口不同,它的输出级无上拉电阻。用作输入时,应先向口锁存器80H写1。把它当作地址/数据总线时,则无须外接上拉电阻。P0口的每一位输出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P1-P3口的输出级接有内部上拉电阻,它们的每一位输出可驱动4个LS型TTL负载。作为输入口时,任何TTL或NMOS电路都能以正常的方式驱动89C51单片机的P1-P3口。由于它们的输出级具有上拉电阻,所以也可以被集电极开路所驱动,而无须外接上拉电阻。

对于89C51单片机,端口只能提供几毫安的输出电流,故当作输出口去驱动一个普通晶体管的集极时,应在端口与晶体管基极间串联一个电阻,以限制高电平输出时的电流。

P1-P3口也都是准双向口。

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脚):电源端,为+5V。Vss(20脚):接地端。

2.4电路图及各元器件之间实际连接关系

总体电路图

2.5元器件清单元件清单

3 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3.1系统模块层次结构图

3.2程序流程图

3.3源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OE = P3^0;

sbit EOC = P3^1;

sbit START = P3^2;

sbit clk = P3^3;

sbit dot=P1^7;

/*************赋值*************************/

uint digtial[4],getdataend,key;

uchar code dis[]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getdata;

//*************************************************

//函数名称:void delay1ms( unsigned char t)

//函数功能:延时函数

//返回类型:无

//使用说明:

// 1:产生需要的延时时间

//*************************************************

void delay1ms( unsigned char t)

{

unsigned char i,j;

for( ; t; t--)

for(i=4; i>0; i--)

for(j=123; j>0; j--);

}

void time_time_clk() interrupt 1 using 0

{

TH0 = (65536-20)/256;//给高8位赋值

TL0 = (65536-20)%256;//给低8位赋值

clk=~clk;

}

//********************

//函数名称:void inint()

//函数功能:初始化定时器.ADC0809

//********************

void inint()

{

TMOD = 0x01;//选择工作模式16位

TH0 = (65536-20)/256;//给高8位赋值

TL0 = (65536-20)%256;//给低8位赋值

EA = 1;//开总中断

ET0 = 1;//启动定时器0;

TR0 = 1;//开定时器0

START = 0;//给ADC0809赋初值

OE = 0;

}

//****************************

//函数名称:void display()

//函数功能:动态扫描,数码管显示电压值//****************************

void display() //由高位到低位四位输出{

P2 = 0X0E;

P1 = dis[digtial[3]];

dot = 1; // 小数点输出

delay1ms(10);

P1 = 0X00;

P2 = 0X0d;

P1 = dis[digtial[2]];

delay1ms(10);

P1 = 0X00;

P2 = 0X0b;

P1 = dis[digtial[1]];

delay1ms(10);

P1 = 0X00;

P2 = 0X07;

P1 = dis[digtial[0]];

delay1ms(10);

P1 = 0X00;

}

//*****************************

//函数名称:void AD()

//函数功能: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

//*****************************

void AD()

START = 0;

OE = 0;

START = 1;

START = 0;//启动AD转换

while(EOC == 0)

{

}//判断转换是否结束

OE = 1;//允许输出

getdata = P0;//将转换得到的数据赋给getdata

OE = 0;//关闭输出

getdataend = getdata*(5000/255); //将输出地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输出、

getdataend=getdataend/9;

digtial[3] = getdataend/1000; //最高位数值

digtial[2] = getdataend%1000/100;

digtial[1] = getdataend%100/10;

digtial[0] = getdataend%10;//最低位数值

}

void main()

{

inint();//定时器和ADC0809的初始化

while(1)

{

AD();//AD转换

display();//数码管显示

}

}

4 测试

4.1测试方法及设备

方法:设计目的是为了电流的简单测量,通过电压与电流关系分析,要测量电流值,只需改变外加电阻大小,就产生不同的电流值。当换到另一级别电阻,就可实现量程的转换。

设备:单片机数字试验箱,万用表,导线

4.2实测数据

4.3系统指标

本设计基于51单片机利用AD转换芯片和精密电阻组合成可测量0~200mA电流的简易数字电流表,增加互换模块,可通过按键选取不同量程,主要参数基于所选电阻。

5 总结

这次的单片机设计,是把硬件和软件结合起来的设计,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硬软件结合的设计。在这次设计中,其硬件电路是比较简单的,但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加细心,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硬件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路的成功。而且在这次设计中硬件是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才会有更高的设计。硬件工作完成了就是解决程序设计的问题,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它反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它是一个设计的灵魂所在。

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有耐心,要有坚持的毅力。在整个电路的设计过程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各个单元电路的连接及电路的细节设计上,如在多种方案的选择中,我们仔细比较分析其原理以及可行的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硬件系统中各组件部分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和研究,并能对之灵活应用。通过这次实训,我在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非浅,

参考文献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2] 百度搜索“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

[3] 实用电子电路手册(数字电路分册)

[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简单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 1 基本功能描述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阶乘、对数、开方、倒数等运算。可对输入任意操作数包含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出现错误会给出提示,同时包含清除、退格、退出功能以及有与所有按钮相对应的菜单项。 2 设计思路 如图1,是输入数据子函数的流程图。打开计算器程序,输入数据,判断此次输入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如果有,则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加上现有的数字字符;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判断是否继续键入数字,如果是,则继续进行前面的判断,如果否,则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如图2,是整个计算器的流程图。对于输入的算式,判断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还是单目运算符。如果是双目运算符,则把操作数存入数组a[z+2]中,把运算符存入b[z+1]中;如果是单目运算符,则把字符串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再进行计算。下面判断运算符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结果存入a[0],不合法,则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结束程序。

输入一个数字 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面加上现在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pass3=1表示已有数字输入 开始 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 pass3==1? 继续键入数字? 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图1 输入数据子函数流程图 Y N Y N

输入开始 双目运算符 是否每一个操作数都存入a[]数组? 把操作数存入a[z+2],把运算符存入b[z+1]。 单目运算符 将字符串转换 为可计算的数进行运算 运算是否合法? 将结果存入a[0] 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 结束Y Y N N 图2 简单计算器总流程图

单片机电子时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目录 1、引言 (3) 2、总体设计 (4) 3、详细设计 (5) 3.1硬件设计 (5) 3.2软件设计 (10) 4、实验结果分析 (26) 5、心得体会 (27) 6、参考文献 (27)

摘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在我国,单片机已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各个方面,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以AT89S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它由4.5V直流电源供电,通过数码管能够准确显示时间,调整时间,从而到达学习、设计、开发软、硬件的能力。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

1.引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数字电子秒表课程设计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题目:数字电子秒表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指导老师: 作者: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数字电子秒表 任务与要求: 1、设计数字电子秒表原理图。 2、用6个数码管显示分、秒、毫秒。 3、计时误差不得超过1s;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计时及继续 计时等控制功能。 4、画出总体电路图。 5、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在通用板上焊接。 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图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 虚焊的现象。 6、调试电路。 时间:2010年11月29 日至 2010年12 月10 日共2周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制 摘要: 采用现代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EDA技术,即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应用protues开发平台进行设计并仿真验证和硬件测试。从总体设计框图开始,将设计任务逐步分解,直到可以用标准的集成电路部件实现,然后将各部件联结成系统,通过protues集成开发平台进行设计的分析综合和时序仿真验证。最后,在分析时序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已达到对设计电路正确运行且学会运用protues电路设计与仿真的目的。 关键词: 555定时器;LED;暂停计时 Abstract: Adopt modern digital circuit design method and EDA technique, namely the top-down design methods, application protues development platform design and simulation validation and hardware test. From the beginning, overall design diagram design task decomposed step by step, until can use standard of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and then will realize connecting components into system, through protue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latform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ime-series simulation prove. Finally, by analyzing the timing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basis of design for further revised and perfected, reached the correct operation of circuit design and learn to use protues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purpose. Key words: 555 timing, Leds, Suspended timing 目录 1 设计方案的选择 (1) 2 总体框架设计 (2) 3 分步电路设计 (3) 3.1控制电路的设计 (3) (3) (3) 3.2数码管显示电路 (4)

数电课设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终审稿)

数电课设汽车尾灯控制 电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课题名称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专业自动化 班级1591班 学号 姓名黄建龙 指导老师程春红 2017年 03 月 16 日

电气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姓黄建龙专自动化班1591班学21 指导老程春红 课程设计时 一、任务及要求 任务:假设汽车尾部左右量测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1.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3.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要求:1.设计思路清晰,给出整体设计框图,画出整机原理图;2.给出具体设 计思路,设计各单元电路、电路器件;3.总电路设计;4.进行实验仿真调试,验 证设计结果;5.编写设计说明书;6.所有图纸和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 二、进度安排 第一周: 周一:课题内容介绍和查找资料; 周二~周三:方案设计,电路仿真,周三下午检查设计方案及仿真结果; 周四~周日:周四上午领元器件;安装、调试电路; 第二周: 周一~周三:安装、调试电路; 周四:验收电路,收元器件,整理实验室,撰写设计报告,打印相关图纸; 周五:答辩,收设计报告。 三、参考资料 1.康华光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2.阎石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 3.任为民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4.彭介华主编.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5.谢自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理工出版社。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3 二、设计方案-------------------------------------------------4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钟.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专业班级:07通信1班 学生姓名:黎捐 学号:0710618134 指导教师:曾繁政 设计时间:2010.11.5—2010.12.20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电子时钟,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2)(2) 设计要求:1)制作完成简易的电子时钟,时间可调整。 2)有闹钟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简易电子时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功能电路两主题组成,总体功能原理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核心,通过外接4个独立式键盘作为控制信号源,八个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蜂鸣器作为定时器件,单片机实时的去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此时通过不同的按键来观看和调节各种数据。CPU 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CPU 控制原理图 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STC89C52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 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 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 时间显示显示 主控器(51单片机) 时间 调整 声音报 时 (选做)

简易数字秒表课程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 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二00九年12 月16 日

目录 1.课程名称 (2) 2.设计任务和要求 (2) 2.1设计任务 (2) 2.2设计要求 (2) 3.方法选择与论证 (2) 3.1方案选择 (2) 3.2方案论证 (2) 4.方案的原理图 (3) 4.1方案原理图 (4) 4.2总体电路图,布线图以及说明 (5) 4.3单元电路设计及说明 (5) 5.电路调试 (8) 6.收获体会、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9)

简易数字秒表 1.课程名称:《简易数字秒表》 2.设计任务和要求 2.1设计任务: 数字式秒表实现简单的计时与显示,按下启动键开始清零计时,按下停止键,计时停止。具有“ 分”(00—59)“秒”( 00—59)数字显示,分辨率为1 秒。计时范围从 00分 00 秒到 59 分 59 秒。 2.2设计要求: 阅读相关科技文献,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设计多种方案设计,予以论证,最终选择最佳方案。 1、将提供的1024hz的方波源转换成1hz 的方波源。 2、秒表的范围为0-59分59秒。 3、最后用数码管显示。 3. 方法选择与论证 3.1.方案选择 在设计之初,我们有两个方案,都实现了59分59秒的结果,不过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一致选定采用方案二,该方案是在Proteus软件环境下实现的秒表计时功能,就制作上较方案一还是很不错的。 3.2. 方案论证 我们主要采用74LS90芯片和555计时器,74LS90 是二 -- 五十进制计数器,根据进制转换,很好的实现了六进制的功能,参考了各相关书籍及网上的一些资料,我们做好了现在的电路图,经过仿真,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 (1) 1.1设计任务 (1) 1.2设计要求 (1) 2. 设计原理与总体框图 (1) 3.单元电路设计 (2) 3.1三进制计数器 (2) 3.2汽车尾灯控电路 (3) 3.3开关控制电路 (4) 3.4时钟产生电路 (5) 4.汽车尾灯总体电路 (5) 5.试验方案及体会 (7) 6.器件清单 (7) 7.参考文献 (11)

1.设计任务和设计要求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当接通左转、右转、刹车和检查时,指示灯按照指定要求闪烁。 1.2设计要求 设汽车尾灯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管模拟)。要求是: (1)汽车正常行驶时,尾灯全部熄灭。 (2)当汽车左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点亮。 (3)当汽车右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点亮。 (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5)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的设计。计算电路元件参数与元件选择、并画出总体电路原理图,阐述基本原理。制作实际运行装置。 表1.1尾灯和汽车运行状态关系表 2. 设计原理与总体框图 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汽车左或右转弯时 , 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 , 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由此得出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各指示灯与各给定条件 (SI 、S0 、 CP 、 Q1 、 Q0 )的关系 , 即逻辑功能表如表2.1所示 ( 表中0表示灯灭状态 ,1表示灯亮状

态 ) 。 表2.1.汽车尾灯控制逻辑功能表 开关控制 三进制计数器六个指示灯 S1 S0 Q1 Q0 D6 D5 D4 D1 D2 D3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CP CP CP CP CP CP 根据表1.1可以得出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原理图 3.单元电路设计 3.1三进制计数器 三进制计数器可由双JK触发器74LS76构成,其连接电路如图3.1所示。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简易计算器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2018年6 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四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sdigit()函数*/ #include/* atoi()函数*/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定时闹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定时闹钟设计 摘要: 本设计目的是利用单片机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宿舍或教室使用,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以及闹铃的时间并且显示出来,若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 本次设计的定时闹钟在硬件方面就采用了AT89C52芯片,用6位LED数码管进行显示。LED用P0口进行驱动,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时—分分—秒秒。通过五个功能按键可以实现对时间的修改、定时和闹铃终止,闹钟设置的时间到时蜂鸣器可以发出声响。在软件方面用C51编程。整个定时闹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和设置闹钟、停止响铃等功能,并经过系统仿真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关键词:定时闹钟;蜂鸣器;AT89C52;74HC245;

目录

第1章绪论 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定时闹钟,其基础部分是一个数字钟。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显示器组成。其中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这里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利用定时器获得每一秒的时刻,然后在程序中,我们就可以给秒进行逐秒赋值,满60秒则进位为1分,满60分则进位为1小时,满24小时则时间重置实现一天24小时的循环。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送到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一个六位八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这里利用51单片机的相关知识,来实现电子闹钟的相关功能。实验使用了 AT89C52、74HC245等芯片,通过单片机的P0、P3管脚来驱动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时刻。本文将讲述AT89C52、74HC245等芯片的基本功能原理,并重点介绍该电子闹钟的设计。 设计要求和任务 使用6位七段LED显示器来显示现在的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具有4个按键来做功能设置,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闹铃设置时间;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可通过按键复位;对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过程进行总结,认真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并按时上交。 利用51单片机结合七段LED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宿舍或教室使用,由于用七段LED显示器显示数据,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闹铃设置时间,若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 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分别叙述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该设计的过程。第2章为总体设计方案。第3章主要介绍设计实现需要解决的硬件问题。依次介绍所使用的各种硬件的使用方法,并附上仿真电路图和文字说明。第4章从软件的角度说明实现该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字式秒表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数字式秒表 学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王骏 6 月2 7 日至7 月1 日共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一.内容摘要 本设计所实现的数字式秒表是电子设计技术中最基本的设计实验之一。该数字计数 系统的逻辑结构较简单,是由控制电路,复位电路,0.01秒脉冲发生器,译码显示 电路构成的。 其中控制电路是由基本R-S触发器以及电阻,开关组成的电路部分。 复位电路是由直流电源,电阻以及开关组成的电路部分。 多谐振荡器是由555定时器以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电路部分,它和分频器一起用来 产生0.01秒的脉冲。 二.技术要求 1.秒表最大计时值为99分59.99秒; 2. 6位数码管显示,分辨率为0.01秒; 3 .具有清零,启动计时,暂停及继续计数等控制功能; 4.控制操作间不超过二个。 三.方案论证与选择 1. 数字式秒表,就需要显示数字。根据设计要求,要用数码管来做显示器。题目要 求最大记数值为99分59.99秒,则需要一个8段数码管作为秒位(有小数点)和五个7段数码管作为分秒位。要求计数分辨率为0.0 1秒,那么我们需要相应频率的信号发生器。 选择信号发生器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用晶体振荡器,另一种方案是采用集成电路555定时器与电阻和电容组成的多谐振荡器。石英晶振荡器精度很高,一般都需要多级分频。 秒表核心部分——计数器,此次选择74LS160计数器。它具有同步置数和异步清零功能。主要是利用它可以十分频的功能。 计数脉冲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100赫兹脉冲。如果精度要求高,也可采用石英振荡器。 在选择译码器的时候,有多种选择,如74LS47,74LS48等4-7线译码器。如果选择7447,则用来驱动共阳极数码管;如果选择7448,则用来驱动共阴极数码管。在选择数码显示管时,可以利用六个数码管;也可以借鉴简易数字频率计中的四位数码 管来显示后四位,再用两个数码管显示分钟的两位。本次设计中选择前一种方法。(一)控制电路

简易万用表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4939257.html, 简易万用表的设计 作者:王流凤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年第13期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 摘要本系统是通过使用8位STC89C52单片机来实现对数据的处理,不仅低功耗,还高性能,可以实现对电阻、电容的测量。电阻、电容是由555多谐振荡电路产生,STC89C52的定时器可以利用外部时钟源来计数,将RC的测量电路产生的频率作为单片机STC89C52的时钟源,通过计数则可以计算出所测频率,再通过该频率计算出各个参数。 关键词 555多谐振荡电路起振电路复位电路数码显示 中图分类号:TM938.12 文献标识码:A 1方案设计及分析 测量电子元器件集中参数R 、C的仪表种类较多,方法也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其优缺点;一般来说测量方法计算起来都很复杂,不易实现测量自动化及实验智能化。本次设计是运用把电子元件参数R 、C转化为频率信号f,然后用单片机计数后来算出对应参数,并显示出来,其转换原理分别是RC振荡,这样就实现把模拟量近似转换为数字量,而频率f是单片机很容易处理的数字量,这种数字化的处理使我们的仪器实现智能化。 2 STC89C52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 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 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3系统硬件设计及电路 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有测量电路部分,通道选择部分,控制部分,STC89C52单片机将根据所选通道,通过IOA4和IOA3向模拟开关送两个地址信号,取得振荡频率,然后根据所测频率来判断是否更换量程,又或者是把数据处理后,得出相应的参数。电阻测量电路:电阻的测量是通过“脉冲计数法”来进行测量的,用555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来实现,通过计算振荡频率的大小来得出所测电阻的阻值。电容测量电路:电容同样是采用“脉冲计数法”,由555多谐振荡电路来实现其功能,通过所测频率的大小来得出电容大小。多项选择电路:利用 CD4052来实现测量类别的转换,CD4052是一个双4选二的多选开关,当选择了某个频率之

数电课程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一、设计基本要求: 假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 1.汽车整车运行时指示灯全灭; 2.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 3.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 4.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 二、设计方案: 1.汽车尾灯显示状态与汽车运行状态的关系 为了区分汽车尾灯的4种不同的显示模式,需设置2个状态控制变量。假定用开关J1和J2进行显示模式控制,可列出汽车尾灯显示状态与汽车运行状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2.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的尾灯会根据汽车行驶的状态相应的发生状态的变化。假设汽车尾灯左右两侧各有三个指示灯,设计一个用于控制汽车尾灯的电路。 方案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开关控制电路显示、驱动电路 译码电路 计数器 {尾灯电路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本设计采用的方案主要由开关控制电路,三进制计数器,译码、显示驱动电路组成。由于汽车左转或右转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 三、电路设计步骤: 1.时钟脉冲电路

由于N555定时器内部的比较器灵敏度比较高,输出驱动电流比较大,功能灵活,而且采用差分电路形式,它的振荡率受电源电压和温度的影响小,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频率比较稳定,不易干扰;且此电路对秒脉冲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所以选用有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做为脉冲电路。时钟脉冲电路如 下图1所示: 1.时钟脉冲电路 555定时器引脚图 2. 三进制计数器 汽车左或右转弯时由于是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电路,由此得出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各指示灯与各给定条件的关系,即逻辑功能表如下表所示:(0表示灯灭,1表示灯亮)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评阅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 考勤成绩 实做成绩 报告成绩 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报告 论文题目基于ARM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学院(系):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班级: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生姓名:同组同学: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杨泽林王先全杨继森鲁进时间:从2013年 6 月10 日到2013年 6 月28 日 1

目录 1、封面—————————————————————P1 2、目录—————————————————————P2 3、前言—————————————————————P3 4、关键字————————————————————P3 5、原理与总体方案————————————————P3 6、硬件设计———————————————————P6 7、调试—————————————————————P10 8、测试与分析——————————————————P11 9、总结—————————————————————P13

10、附件—————————————————————P14 前言 近几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嵌入式设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在嵌入式系统中,数据和命令通过网络接口或串行口经过ARM程序处理后,或显示在LCD上,或传输到远端PC上。 本文通过周立功的LPC2106芯片完成的简易计算器,正是对嵌入式应用的学习和探索。 一、摘要: 计算器一般是指“电子计算器”,是能进行数学运算的手持机器,拥有集成电路芯片。对于嵌入式系统,以其占用资源少、专用性强,在汽车电子、航空和工控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设计就是先通过C语言进行相应程序的编写然后在ADS中进行运行最后导入PROTUES进行仿真。最后利用ARM中的LPC2106芯片来控制液晶显示器和4X4矩阵式键盘,从而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功能。 关键字:中断,扫描,仿真,计算 二、原理与总体方案: 主程序在初始化后调用键盘程序,再判断返回的值。若为数字0—9,则根据按键的次数进行保存和显示处理。若为功能键,则先判断上次的功能键,根据代号执行不同功能,并将按键次数清零。程序中键盘部分使用行列式扫描原理,若无键按下则调用动态显示程序,并继续检测键盘;若有键按下则得其键值,并通过查表转换为数字0—9和功能键与清零键的代号。最后将计算结果拆分成个、十、百位,再返回主程序继续检测键盘并显示;若为清零键,则返回主程序的最开始。 电路设计与原理:通过LPC2106芯片进行相应的设置来控制LCD显示器。 而通过对键盘上的值进行扫描,把相应的键值通过MM74C922芯片进行运算从而

单片机简易秒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秒表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0 9 4 班 姓名:张三 学号:2009044056 指导教师:杨富强

目录 一摘要 (1) 二绪论 (2) 2.1单片机的发展 (2) 2.2 MCS-51系列单片机介绍 (4) 三设计任务及要求 (5) 四工作原理 (5) 4.1 七段数码管概述 (5) 4.2 MCS--51的引脚及相关功能 (7) 五简易秒表电路图 (8) 六流程图 (9) 七源程序 (10) 八系统硬件设计 (11) 九总结 (12) 十课程设计心得 (13) 参考文献 (14)

一摘要 单片机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单片机功能正日渐完善:单片机集成越来越多资源,内部存储资源日益丰富,用户不需要扩充资源就可以完成项目开发,不仅是开发简单,产品小巧美观,同时抗干扰能力加强,系统也更加稳定,使得它更加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提供在线编程能力,加速了产品的开发进程,为企业产品上市赢得宝贵时间。此外单片机具有性能高、速度快、体积小、价格低、稳定可靠、应用广泛、通用性强等突出优点。单片机的设计目标主要是增强“控制”能力,满足实时控制的需要。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各种单片机的结构、接口、片上外设的特点,并利用自行制作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完成一个简单应用(简易秒表)的设计与软件及硬件设计制作,让读者掌握数字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及单片机系统的应用方法。

二绪论 当前社会信息化建设在各地蓬勃发展,作为信息发布的终端显示设备,LE D显示屏己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用于显示文字、图像、动画等。L E D显示屏的应用涉及社会的许多领域,主要包括:金融证券、体育场馆、道路交通、邮政电信、商场购物中心等服务领域的业务宣传及信息显示。L ED 是发光二极管的简称(L ig ht Em it ti ng D io de)。由于它具有亮度高、响应速度快、低电压、功耗小、耐震动、寿命长等优点,使其成为室内外信息显示终端的主要发光器件。LE D显示屏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由于其亮度高、画面清晰、色彩鲜艳,使它在公众多媒体显示领域一枝独秀,因此市场空间巨大。LE D显示屏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年到1995年,主要是单色和16级双色图文屏。用于显示文字和简单图片,主要用在车站、金融证券、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作为公共信息显示工具。第二阶段是1995年到1999年,出现了64级、256级灰度的双基色视频屏。视频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的应用将LE D显示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LE D显示屏控制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也在此时由国内企业开发出来并得以应用。第三阶段从1999年开始,红、纯绿、纯蓝LE D大量涌入中国,同时国内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工作,使用红、绿、蓝三原色LE D生产的全彩色显示屏被广泛应用,大量进入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广场等公共场所,从而将国内的大屏幕带入全彩时代。 2.1单片机的发展 单片机也被称为微控制器(M ic ro co nt r ol le r),是因为它最早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 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 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IN TE L的Z80是最早按照这种思想设计出的处理器,从此以后,单片机和专用处理器的发展便分道扬镳。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

电路课程设计——万用表设计

目录表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及任务 (1) 1-1 万用表设计制作的目的及任务 (1) 1-2 万用表简介 (1) 1-3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 (1) 第二章万用表原理 (2) 2-1 指针式万用表的组成 (2) 2-2 指针式万用表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3) 2-3 MF47型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4) 2-4 MF47万用表电阻档工作原理 (4) 第三章MF47万用电表制作及装配 (6) 3-1 万用表套件材料 (6) 3-2 二极管极性的判断 (7) 3-3 色环的认识 (8) 3-4 元件引脚的弯制成型 (9) 3-5 焊接 (10) 3-6 元器件的插放 (11) 3-7 元器件参数的检测 (12) 3-8 元器件的焊接 (13) 3-9 线路板安装程序 (13) 第四章MF47万用电表安装调试 (14) 第五章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4) 附录 (15) 参考文献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及任务 1-1 万用表设计制作的目的及任务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许多学生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及电工操作技能。通过实习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电工工具及仪表,比如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开关电器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通过本次电工实习学生要接触到一定的电学知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一些常用电工器具的外形及结构特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电子与机械是密不可分的,在万用表的组装中还可以了解电子产品的机械结构、机械原理,这对将来的产品设计开发非常有帮助。 1-2 万用表简介 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便携式电工仪表,一般的万用表可以测量直流电流、交直流电压和电阻,有些万用表还可测量电容、功率、晶体管共射极直流放大系数hFE等。MF47型万用表具有26个基本量程和电平、电容、电感、晶体管直流参数等7个附加参考量程,是一种量限多、分档细、灵敏度高、体形轻巧、性能稳定、过载保护可靠、读数清晰、使用方便的新型万用表。 1-3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 万用表是电工必备的仪表之一,每个电气工作者都应该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本次万用表的原理与安装实习,要求学生了解万用表的工作原理,掌握锡焊技术的工艺要领及万用表的使用与调试方法。通过这次实习,学生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万用表的常见故障。锡焊技术是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通过实习要求大家在初步掌握这一技术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在工作中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简易时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选择与说明 (1) 二、设计框图与工作原理 (2) 2.1设计框图 (2) 2.2工作原理 (2) 三、各单元硬件设计说明及计算方法3 5四、软件设计与说明 ............................................................................................................ 4.1程序设计流程图 (5) 4.2程序设计步骤 (6) 4.2.1延时程序 (6) 4.2.2主程序的设计 (7) 4.2.3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 (7) 4.2.4显示控制子程序的设计 (7) 4.2.5按键控制程序的设计 (7) 五、调试结果及说明 (8) 5.1软件调试 (8) 5.2硬件调试 (9) 六、各元件的使用说明 (10) 6.1AT89C51 芯片 (10) 6.2数码管 (10) 6.3按键 (10) 七、总结 (11) 12八、参考文献 ...................................................................................................................... 九、附录 (13) 13附录 A ............................................................................................................................... 附录 B (14)

电子秒表课程设计报告

西安郵電學院 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系部名称:信息与控制系 学生姓名:XXX 专业名称: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XXXX 2010年9月13日至 时间: 2010 年9月26日

电子秒表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电子秒表,与通用秒表功能类似,有启动,暂停、复位等键。计时长长度为300秒,需显示百分秒。 二、 设计方案分析 1.方案设计 数字电子秒表具有显示直观、读取方便、精度高等优点,在计时中广泛使用。本设计用单片机组成数字电子秒表,力求结构简单、精度高为目标。 本系统采用C51系列单片机为中心器件,利用其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记数的原理,结合硬件电路如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以及一些按键电路等来设计计时器,将软、硬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 强大的功能来实现,简单切易于观察,在仿真中就可以观察到实际的工作状态。 本设计利用STC89C52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的原理,使其能精确计时。利用中断系统使其能实现开始暂停的功能。根据要求知道秒表设计主要实现的功能是计时和显示。因此设置了两个按键和LCD 显示时间,两个按键分别是开始、停止和复位按键。利用这两个建来实现秒表的全部功能,而LCD 则能显示最多4.59.99秒的计时。电路原理图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正确性,其次是布局合理,最后在正确性和布局合理的前提下力求美观。硬件电路图按照图1.1进行设计。 图1.1 数字秒表硬件电路基本原理图 本设计中,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存放在内存单元31H -33H 中。其中31H 存放分钟变量,32H 存放秒钟变量,33H 存放10ms 计数值,即存放毫秒位数据,每一地址单元内均为十进制BCD 码。由于采用软件动态扫描实现数据显示功能,显示用十进制BCD 码数据的对应段码存放在ROM 表中。显示时,先取出31H -33H 某一地址中的数据,然后查得对应的显示位,并从P1口输出,就能显示该地址单元的数据值。 计时通过1INT 中断完成,定时溢出中断周期为1ms ,当一处中断后向CPU

简易数字万用表的设计

2013年江西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简易数字万用表 (C 题) 2013年5月28日

目录 摘要 0 一.设计任务 (1) 二.系统方案 (2)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3) 3.1器件的选择与比较 (3) 3.2 测量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3) 3.2.1 模数(A/D)转换与数字显示电路 (3) 3.2.2 多量程数字电压表原理 (3) 3.2.3 多量程数字电流表原理 (4) 3.2.4 电阻的测量原理 (5) 3.2.5 电容测量原理 (6) 四.电路设计与程序设计 (7) 4.1 直流电压测量电路 (7) 4.2 直流电流测量电路 (7) 4.3 电阻测量电路 (8) 4.4 测电容电路 (8) 4.5 最小系统电路 (9) 五.测试方案 (10) 5.1 硬件调试 (10) 1.测试仪器 (10) 2.测试方法 (10) 5.2 软件调试 (10) 5.3 硬件软件联合调试 (10) 模块程序设计法的主要优点是: (10) 5.4测试流程 (11) 5.4.1 整体测试流程 (11) 5.4.2电压测试流程 (11) 5.4.3 电阻测量流程 (11)

5.4.4 电流测试流程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 本次设计用单片机芯片STC12C5A60S2设计一个数字万用表,能够测量直流电压值、直流电流、直流电阻以及电容和电感,四位数码显示。此系统由分流电阻、分压电阻、基准电阻、555振荡电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部分、AD转换和控制部分组成。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整体硬件更简单,本电路使用了STC12C5A60S2自带的AD,它单片机系统设计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配以RC上电复位电路和11.0592MHZ 震荡电路,显示用四位数码管。程序每执行周期耗时缩到最短,这样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 关键字:数字万用表;单片机;AD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