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艾滋病的病原分析

猫艾滋病的病原分析

猫艾滋病的病原分析

异国短毛猫(详情介绍)

猫咪艾滋病(feline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FAID)又称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遍及许多国家。

病原

本病的病原体是猫免疫缺陷病毒属于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猫慢病毒群3的成员。本病毒是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在细胞膜上呈半月形,以出芽的方式成熟和释放。细胞外的成熟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05纳米×125纳米,具有很短的囊膜纤突。病毒核心由锥形壳围绕一个电子致密的偏心拟核构成,在核心壳和病毒外膜内侧的颗粒状物之间,有一多边的电子疏松间隙。猫艾滋病(feline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FAID)又称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猫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免疫功能缺陷、继发性感染、神经系统紊乱和发生恶性肿瘤为特征。

第三章 艾滋病

第三章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节艾滋病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艾滋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注射途径、母婴及器官移植等医疗行为进行传播;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发人群。 ㈡掌握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主要表现有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㈢掌握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筛试验,而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 或RT-PCR法检测HIVRNA来明确HIV感染。 ㈣熟悉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二、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 3.卡波氏肉瘤 名词解释答案: 1.母婴传播: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播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PCP):由肺孢子虫引起的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及短期发热,呼吸急促和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等检出肺孢子虫可作出诊断。 3.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常侵犯皮肤或黏膜。 (二)填空题 1. 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②----------------------------------③-------------------------------------④------------------------------- 2. 艾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②---------------- ③-------------------④------------------⑤------------------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②-------------------③----------------- 填空题答案: 1.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病毒直接损伤②非感染的CD4+细胞受累③HIV感染干细胞④免疫损伤。 2. 艾滋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肺部②胃肠系统③神

西藏自治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西藏自治区艾滋病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00-2010年西藏艾滋病病例特征,了解西藏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态势。方法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西藏艾滋病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地理分布及传播途径等进行统计描述。结果西藏2000-2010年共累计艾滋病病例132例,其中AIDS患者19例,死亡9例。2009年西藏艾滋病感染率0.34/万,估计西藏成年人现存艾滋病病例感染率为2.04/万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西藏艾滋病疫情正在上升,且年增长幅度较多;西藏艾滋病病例民族涉及臧、汉、彝、回、苗和壮族等;7个地区均有艾滋病病例报告,其中拉萨市累计HIV/AIDS 93例(70.45%);林芝地区累计12例(9.09%);西藏艾滋病病例20~49岁人群占90.2%,男性比例63.63%,男女比例为1.75:1;经性传播的艾滋病病例累计97例,占73.49%。结论西藏艾滋病疫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有上升的趋势;西藏艾滋病病例来源多源化,地区分布差异大;西藏艾滋病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西藏艾滋病疫情与贫困、人员流动相关联。 艾滋病已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共问题,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可使平均期望寿命下降;艾滋病病程长,使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费用高昂,且为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时间;当前艾滋病主要发生在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人群中,致使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艾滋病夺取家庭中顶梁柱的生命,使单亲家庭或艾滋病孤儿的增加,成为社会长期的负担与压力。西藏1994年在来藏旅游人员中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0年开始艾滋病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将西藏2000年-2010年HIV阳性病例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0-2010年全国艾滋病综合信息网络直报中现住址为西藏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1.2资料来源通过全国艾滋病综合信息网络直报网下载现住址为西藏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相关信息。 1.3统计分析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西藏艾滋病病例的检出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等分布进行了统计描述,同时分析传播途径的构成情况。 2.结果 西藏2000-2010年艾滋病病例累计132人,其中AIDS艾滋病患者19例,死亡9例。2000年开始西藏艾滋病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003年发现首例藏族HIV感染者,2004年开始发现艾滋病患者,2005年开始有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至2009年底全区7个地(市)均有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 发表时间:2016-05-09T10:18:32.6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刘洁 [导读]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实际治疗时可采取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方法,同时对该类疾病及时进行防控,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刘洁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475100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感染类型包括消化系统感染、口腔霉菌感染、皮疹等;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集中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部位,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实际治疗时可采取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方法,同时对该类疾病及时进行防控,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临床上一类全身性传染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损害、免疫功能不全等[1],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免疫功能的下降,将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与机会性肿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2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病程最长的13年,最短的7年,男性患者162例,所占百分比为51.92%,女性患者150例,所占百分比为48.08%。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构成比方法对近三年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需数据均严格记录至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途径 分析近三年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径 2012年:共出现65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40例(61.54%),静脉吸毒与性乱有2例(3.08%),性传播有8例(12.31%),母婴传播有1例(1.54%),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4例(6.15%),原因不明有10例(15.38%)。 2013年:共出现110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71例(64.55%),静脉吸毒与性乱有3例(2.73%),性传播有13例(11.82%),母婴传播有2例(1.82%),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9例(8.18%),原因不明有12例(10.91%)。 2014年:共出现137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84例(61.31%),静脉吸毒与性乱有7例(5.11%),性传播有19例(13.87%),母婴传播有2例(1.46%),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11例(8.03%),原因不明有14例(10.22%)。 由此可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艾滋病感染患者中,主要集中于静脉吸毒患者,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2.2 临床表现 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 2.3 CD4+T(μL)细胞计数情况分析 2012年:65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15例,所占百分比为23.08%,50~时的例数有16例,所占百分比为24.62%,100~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0-390时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13年:110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25例,所占百分比为22.73%,50~时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100~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200-390时的例数有29例,所占百分比为26.36%;2014年:137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33例,所占百分比为24.09%,5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100~的例数有34例,所占百分比为24.82%,200-39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 3 讨论 临床研究[2]指出,艾滋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与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为艾滋病患者至少出现过一次机会性PCP,且一度估计感染PCP的危险值将近90%,若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发生第一次PCP后其一年内的疾病复发率将达到60%左右,其中大致有50%左右的患者致死因素为PCP[3]。 对艾滋病患者来说,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究其可能因素为耶氏肺泡子虫肺炎,其次为细菌与真菌感染。通常情况下,卡氏肺袍子虫肺炎主要出现在CD4+T晚期艾滋病患者中,临床上主要采取复方新若明口服治疗,而结核疾病主要出现在艾滋病患者的中期或者晚期,主要表现为播散型肺结核与肺外结核,若临床上证实艾滋病患者出现结核疾病应即刻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感染途径为单纯静脉吸毒,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综上可知,对艾滋病患者加强临床预防与控制可减少机会性感染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医学复习资料:传染病-艾滋病

二、复习题 ㈠名词解释 1.母婴传播(Mother-children transmission) 2.肺孢子虫肺炎(P.carinii pneumonia,PCP) 3.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 ㈡填空题 1. 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②----------------------------------③-------------------------------------④------------------------------- 2. 艾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②---------------- ③-------------------④------------------⑤------------------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②-------------------③----------------- ㈢选择题 1.A型题 ⑴HIV下列哪些成分与CD4分子结合而进入靶细胞? A.RNA B. P24 C. gp120 D. gp41 E. RNA逆转录酶 ⑵HIV感染主要导致下述哪种损害而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A.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E. B淋巴细胞 ⑶在我国现阶段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 A.打击卖淫嫖娼B.禁止同性恋 C. 避免输血 D.应用疫苗 E. 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 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HIV感染者结婚B.提倡自然分娩 C.鼓励母乳喂养D.替婴儿注射疫苗 E.母亲在妊娠期及围产期、婴儿在出生后应用抗HIV药物 ⑸评估HIV感染者预后的常用实验室指标是: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传染病名词解释、简答题、病例分析(含答案)

名词解释 1、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在一定时间内对同种病原体不再易感称为感染后免疫。 2、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通过一定方式,到达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水、食物、苍蝇、手、吸血节肢动物、血液、土壤等。 3、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4、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5、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6、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7、感染后免疫: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8、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9、隐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但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 10、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科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鼠疫等,这种病所在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11、复发: 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 12、稽留热: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 13、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亦称为传染。 14、散发:是指某些传染病散在发生,其发病率是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15、流行:是指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某地近年来的一般水平。 论述题 1、试述传染病的预防: 1、答案要点:传染病的预防主要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

艾滋病病例

艾滋病 张某,女,39岁,河南省上蔡县王楼村人。1995年前后由于生活窘迫,在血贩子处先后卖过3次血。1998年6月出现发热、乏力、肌肉痛、关节痛、咽痛、腹泻、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样症状,未予任何治疗。3周后,上述症状无改善,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流感,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000年10月,又出现发热、乏力、周身肌肉、关节疼痛、伴严重腹泻。同时在颈部、枕部以及腹股沟出现肿大的淋巴结。1月后,症状加重,皮肤表面出现大面积皮疹,瘙痒重,腋下和腹股沟出现脓疱疮,口腔黏膜溃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偶尔咳血。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家属反应患者经常头痛,近1年来变得寡言少语。 1、一般检查:精神萎靡,表情呆板。体温℃,心率90次/min。 体格检查:皮肤表面有紫红色丘疹;腋下和腹股沟区皮肤破溃;左足有足癣,趾甲全部脱落,足背可见多发性紫黑色隆起;颈部、腋下、枕部以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无压痛。 心律齐,左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水泡音,右肺呼吸音减低; 肝肋下3cm,脾肋下5cm; 移动性浊音阴性。 2、实验室检查: 1)抗HIV抗体阳性,并经确诊试验证实; 2)CD4T淋巴细胞总数小于350个/mm3,(正常CD4抗原阳性的T淋巴细胞值为681±21/mm3)。 3)CD4/CD8小于1; 4)血常规:WBC L,RBC L,Hb dL; 5)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6)淋巴结组织活检发现淋巴结萎缩变小,淋巴细胞几乎完全消失;肺组织、足背皮肤组织病理回报为卡波济(kaposi)肉瘤改变。

3、其他辅助检查:胸片显示右肺多发的结节状、边界不规则的病灶,纵隔增宽,可见胸腔 积液; 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病损;

艾滋病教案

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教案 ——善待自己关爱他人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创新教育承担着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应处处注意抓住机会或创设一定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热情。本节课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传染途径、预防措施、流行趋势、危害、艾滋病病毒检测的意义及检测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图片、材料分析等生活中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并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教学背景分析: 当前,全球艾滋病的形式十分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艾滋病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如果未能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到2010年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达到1000万。艾滋病在中国的蔓延,不仅危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其他各国的流行有着举

足轻重的影响。而当前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尤其是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的危害了解太少,的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认识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了解检测艾滋病病毒的意义及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教学材料清单: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联合国公告标语内容、艾滋病相关资料内容、正常人与艾滋病患者各种行为的图片 教学概要: 提出什么是艾滋病,引出艾滋病传染的三大主要途径,引导学生自行讨论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并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危害,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爱艾滋病人的意识。 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医学检验考试题库 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医学检验考试题库-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xx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 1、L2或L3 1 / 41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 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 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

艾滋病流行特征

泸州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泸州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1996-2010年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年内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52人,死亡199人,年均报告感染率、患病率、病死率分别为:0.92/10万、1.87/10万、30.52%。1996-2004年报告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05年起持续上升,从0.15/10万(2004年)上升到4.16/10万(2010年),年递增率为73.98%;患病率从0.55/10万(2004年)上升到9.02/10万(2010年),年递增率为59.39%。龙马潭区、江阳区报告感染率高于其他县区(χ2= 131.877 ,P<0.01)。20~49岁为主要感染人群(483例,74.08%),农民、无业人员和民工为主。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523例,80.21%)。TB/HIV双重感染率为2.57%。结论泸州市艾滋病疫情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上升幅度较快且无减缓趋势;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较快;切实的综合防治措施应尽早实施。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HIV疫情在我国先后经历了散发期和局部流行期,目前已进入广泛流行期[1]。泸州市位于四川南部,处于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四川省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城市之一,于1996年报告了首例HIV感染者。随着经济发展,泸州市与周边地区人员物资流动更加频繁,艾滋病在这一地区流行的风险逐步上升。为了了解当前泸州市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将泸州市1996-2010年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艾滋病个案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传染病卡导出条件:按照现住址浏览+发病日期,起止时间为1996-01-01/2010-12-31,疾病名称选择“艾滋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TB/HIV)双重感染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的随访记录;其他信息来源于2010年四川省卫生厅艾滋病防治工作年会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泸州市统计年鉴。 1.2 分析方法剔除已删除卡和1例外籍(美国纽约)卡后获得现住址为“泸州市”的艾滋病报告卡652张,对2010-09-01/2011-08-31期间可随访到的385例感染者逐一核对其随访记录,查询在1年的随访期内至少接受过1次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者及筛查结果;采用Excel 2003对资料进行整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流行状态判定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UNAIDS / WHO)对HIV流行的定义[2],广泛流行: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1%;集中流行: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1% ,高危人群中HIV 感染率>5%;低流行:一般人群中HIV 感染率<1% ,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率<5%。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泸州市辖4县3区140个乡镇(街道办),2010年年末人口502.32万人。1996-01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了泸州市首例性传播AIDS病例,至2010年底,累计报告HIV/AIDS 652人,累计死亡199人,存活453人(其中HIV 227人,AIDS 226人)。2010年末报告患病率为9.02 /10万,参照UNAIDS / WHO 关于HIV流行的定义,泸州市目前仍处于艾滋病低流行态势,该流行水平位居四川省第11位。 2.2 时间分布1996-2010年泸州市累计报告HIV/AIDS 652人,死亡199人,年均报告HIV 感染率为0.92/10万,年均AIDS患病率为1.87/10万,病死率为30.52%(表1)。1996-2004年间年报告感染率保持在0~0.17/10万之间,自2005年起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0.1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4.16/10万;患病率从2004年的0.5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9.02/10万(图1)。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 级病例分析题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恶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病例分析整理

一、浅龋: 某患者,男,17岁。因上前牙边缘变黑要求治疗。 检查:左上1右上1近中面有一长椭圆形黄褐色区,探诊质软,两牙近中面各有一长约3mm、宽约2mm、深约1mm的龋洞。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1.诊断左上1近中面浅龋,右上1近中面浅龋。 诊断依据:两牙近中面均有典型的龋病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浅洞。本例因为龋损仅限于釉质层,故患者无自觉症状。 2.治疗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衬洞,光敏树脂充填。 3.注意事项两牙同为近中面患龋,互为邻面,故充填时,应注意用聚酯薄膜分开,保持各牙充填体独立。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正常窝沟窝沟浅龋和正常窝沟均可表现为黑褐色,但窝沟龋色素弥散呈墨浸状,探针有时可插入;而正常窝沟的色素多可被刮除,且探诊无卡针感或软感。有些窝沟较深,色素较重,难以刮除或难以鉴别时,应诊断为可疑龋,定期观察。 2.轻症釉质发育不全平滑面浅龋和轻症釉质发育不全均可有色、形改变,但平滑面浅龋同时有质的改变,即釉质疏松粗糙或变软,而轻症釉质发育不全探诊患处时表现为质硬而光滑。此外,二者好发牙位及其部位明显不同,也可有助于鉴别。 3.氟牙症氟牙症受损牙面呈白垩色或褐色的斑块损害,患牙为对称性分布,并有地区流行史;探诊患处时表现为质硬而光滑。 二、中龋:[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36岁。因左侧后牙遇甜食酸软不适就诊。近中牙合面有一墨浸状、直径约3 mm的圆龋洞,探诊该洞深约3mm,有软感和酸痛感,去净腐质后达牙本质浅层,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左上6面中龋。 诊断依据:左上6近中牙合面有色、形、质改变,且已形成中等深度的龋洞。本例患牙中龋,病变已侵犯到牙本质层,故对酸甜和探诊等理、化刺激敏感。 2.治疗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垫底,银汞合金永久充填。 3.注意事项中龋治疗时应予垫底,以免理、化刺激对牙髓的损伤。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中龋有典型的色、形、质改变,因此诊断不难,临床也无类似病变需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 中龋一旦发现,应彻底去净龋坏组织并予充填修复,以及时终止龋病发展,恢复患牙固有的形态、美观和功能 三、深龋:[病例分析] 某患者,男,48岁。因左侧后牙进食常有嵌塞痛就诊。 检查:左下6远中邻面有一深龋洞,洞内有大量腐质,探诊洞底酸痛明显,机械去腐敏感,叩诊(—),冷热诊反应同对照牙,但如冷刺激进入到龋洞时,有明显激发痛,刺激去除后激发痛立即消失。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左下6牙合面深龋 诊断依据:左下6近中牙合面色、形、质改变明显,已形成深龋洞;患者有冷热刺激痛和食物嵌塞痛等症状,但无自发痛,冷热诊反应同对照牙。 2.治疗常规去龋,备洞,消毒,干燥,行间接盖髓术。

医学系列病例分析万能模板

医学系列病例分析万能模板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新加内容) 老年人+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 桶状胸+过清音=肺气肿 老年患者+咳、痰、喘+桶状胸+过清音+肺功能=COPD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右心衰体征=肺心病 (二)肺炎 青壮年+受凉+高热+湿啰音+铁锈色样痰=大叶性肺炎 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 发绀+鼻扇征(+)、三凹征(+)+两肺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呼吸快、心率快=左心衰肝大+双下肢水肿=右心衰 儿童+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关节疼=支原体肺炎 (三)支气管哮喘(新加内容) 青少年+过敏性鼻炎+发作性喘憋+满肺哮鸣音=支气管哮喘 (四)肺癌(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中老年人+吸烟史+刺激性咳嗽(or痰中带血)+毛刺(边缘不整齐)=肺癌 (五)呼吸衰竭(新加内容,助理不考) 老年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病史+紫绀+血气=呼吸衰竭 PaO2<60mmHgⅠ型呼衰 PaO2<60mmHg+PaCO2>50mmHgⅡ型呼衰 pH<7.35 酸中毒 pH>7.35 碱中毒 慢性呼吸系统病史+意识障碍=肺性脑病 (六)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新加内容) 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结核中毒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结核中毒症状+抗生素治疗不好转=肺结核 胸廓膨隆+气管偏+语颤减弱+叩浊+呼吸音减弱+心界移位+心界叩不清=胸腔积液体征结核中毒症状+胸腔积液体征=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可能性大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多浆膜腔积液 肺结核病史+心包炎体征=结核性心包炎可能性大 心包炎体征: 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心音低钝=心包积液 心尖负性搏动+心脏浊音界不大+心音低钝=缩窄性心包炎 陈旧结核病灶+膀胱刺激征+肾实质变薄并有破坏=泌尿系结核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七)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血胸和气胸) 胸外伤+骨擦音=肋骨骨折 胸外伤+广泛皮下气肿(or握雪感)+气管偏、叩鼓、呼吸音消失+高压气体=张力性气胸 胸外伤+气管移位、叩浊、呼吸音减弱+液性暗区+肋膈角消失+弧形高密度影=胸腔积液(血胸) (八)高血压病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临床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B.激活膜结合G 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 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 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 E.病理免疫损伤 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 A.鲍-金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C.鸡胚接种 D.吕氏血清培养基 E.罗氏培养基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病例分析题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副高、高级)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蛋白酶 E.脂多糖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6.已与病孩密切接触的未受免疫儿童和成人,应采取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A.白喉抗毒素 B.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 C.红霉素 D.头孢曲松 D.金刚烷胺 7.病人发病过程中所见的过度分泌是由于: A.灭活延长因子2的毒素 B.激活膜结合Gi蛋白而提高胞内cAMP水平的毒素 C.降解SIgA抗体的IgA蛋白酶 D.切断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神经氨酸与相邻糖基的联结链的一种表面酶 E.病理免疫损伤 8.分离培养该病原体应采用: A.鲍-金培养基 B.巧克力培养基

艾滋病疑难病例的护理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月份:3月 时间:2014323 主持人: 内容:一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 参加人签名:

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2年。2012年发现肾功能不全;2010年6月发现“艾滋病”,2011年6月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同时开始服用抗治疗。 曾服用磺胺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停药。1985年、1989年曾2次因“痔疮”手术治疗,曾“青霉素”皮试阳性,食用虾蟹类过敏,有不洁性生活史。查体:慢性病容,营养中等,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门诊资料及我院查:417个;胸部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左肺上叶节段性不张,左上肺舌叶团块状影,建议纤支镜除外肿瘤。血培养(-); 大便培养+药敏:(-);痰霉培:白色假丝酵母菌;痰普培(-)乙型肝炎测定:<1000;结核抗体:阴性;肝功能14项:白蛋白:38.5 J反应蛋白:49.1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34 X 10八9;中性细胞比率:74.2%;淋巴细胞比率:13.3% J ;痰结核菌涂片6次都显示阴性。 入院诊断:1.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合并肺部感染2.乙型肝炎肝硬化3.右上肺结核? 4.泌尿系感染? 入院后给予护肝抗感染对症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泮托拉唑,痰热清,头抱哌酮他唑巴坦,更昔洛韦等)患者体温持续高热,02.26 加用(依诺沙星、氟康唑)治疗,患者一般情况欠佳,体温持续咼热,03.01加用丙种球蛋白,03.03给予(比阿培南、复方新诺明)治疗,患者持续高热,03.05加用美罗培南、甲泼尼龙、胸腺五肽,停用比阿培南治疗,患者03.06体温正常,03.07晚再次出现发热,

艾滋病的调查

艾滋病调查结果分析报告 前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 1988年起每年的12月1日是艾滋病日,定位12月1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从此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的死亡,其中约57万是儿童。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通过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共同对抗艾滋病。这旨在提高公众的对艾滋病在全球转播的意识。 ●调查目的了解艾滋病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接受程度,对艾滋病的认识有正确的方向 ●调查时间11月30日到12月5日 ●调查地点商丘师范学院 ●调查人数25人 ●调查人群商丘师范学院部分人员 ●调查方式电话访问 艾滋病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对艾滋病3大主要传播途径的总体知晓率为95.7%,对可能引起艾滋病感染的一些高危行为知晓率为97.5%,对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但接受过入学健康教育的大1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日常生活习惯与其余年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为报刊、杂志、书籍,学校的健康教育及艾滋病防治机构。[结论]高校大学生的某些艾滋病知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高校普及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艾滋病防制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与防病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 总结 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误认为这是一种“脏病”,是嫖娼、卖淫、吸毒传染的,正常人不会得艾滋病,因此,艾滋病病人受到了各种歧视,以至他们的遗孤也无法幸免。所以,要让患者被理解被关怀,先要给社会“扫盲”,要让全社会的人都意识到: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经验。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

艾滋病

艾滋病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继发肿瘤是: ( ) A.卡氏肉瘤 B.肺癌 C.肝癌 D.结肠癌 E.鼻咽癌 2、预防HIV感染的主要措施应当为: ( ) A.加强爱国卫生宣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B.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消灭四害,搞好环境卫生 C.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搞好计划免疫,增强体质 D.加强宣传教育,严禁毒品注射,禁止性乱交,严格检查血液制品 E.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能通风 3、艾滋病期诊断标准描述正确的是: A.有流病史,HIV初筛阳性,原因不明发热1月以上。 B.有流病史,HIV初筛阳性,慢性腹泻1月以上。 C.有流病史,HIV初筛阳性,半年体重下降大于10%。 D.有流病史,HIV初筛阳性,反复发作口腔霉菌感染。 E.有流病史,HIV抗体阳性,反复发作疱疹病毒感染。 4、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 )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E.共用注射器注射 5、引起艾滋病人肺部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 A.肺炎双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孢子虫 E.肺囊虫 6、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 ) A.2~10天 B.B.2~10周 C.2~10个月 D.2~10年或更长 E.10周内 7、有流病史,临床表现有下面哪种表现可初步考虑艾滋病期诊断: A.手癣。 B.双脚癣。 C.股癣。 D.鹅口疮。 E.甲癣。 8、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转播途径: ( ) A.性接触传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传播 E.消化道传播 9、艾滋病期诊断标准描述错误的是: A.有流病史,HIV抗体阳性,肺孢子肺炎。 B.有流病史,HIV抗体阳性,深部真菌感染。 C.有流病史,HIV初筛阳性,中枢占位。 D.有流病史,HIV抗体阳性,反复发作细菌性肺炎。 E.有流病史,HIV抗体阳性,中青年痴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