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世界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世界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世界陆地与海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及特点、各大洲的界线。

2、世界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简单分析。

3、能力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尤其是经纬网定位法的初步掌握。

【高考热点】:

1、通过经纬度判读世界各大洲、大洋及主要国家

2、海陆轮廓及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往往成为文综试题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及其应用经纬网判断。

2、运用等高线图,考查陆地地形、地势的特征及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教学难点】:

1、海陆轮廓及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判读

【学习过程】:

【导课】ppt展示太空视角下的地球,引导学生对思考对地球的基本认识。

提问与思考:准确的说,地球是“地球”还

是“水球”?

【学生回答】“水球”

【提问与思考】:既然我们地球表面积大部

分地区被海洋覆盖,那为什么人们当

初给地球起名时,为什么把它叫做

“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

【学生回答】因为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除陆地外还有广大的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所以人们当初把它命名为“地球”。

【相关知识拓展】: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对地球的描述:“天空非常的幽暗,而地球是蓝色的,看起来一切

都非常清澈。”并加以解释:蓝色是海洋的颜色,地球上的

海陆分布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

陆地和海洋。

考点一:海陆分布及大洲大洋

PPT展示:

(1)“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总结地球表面积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

(2)对图片进行阅读,讨论分析地球的陆地分别在东西和南北半球上的集中程度。

PPT展示:“世界地图”以及“七大洲轮廓面积比较图”

读图并给出相应定义,区分大洲、大陆、半岛及岛屿;洋、海、海峡海湾、内海、陆间海等,同时也让学生读到了大洲大洋的分布位置关系。

【自主学习1分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案案例1、案例2 。【案例1】读东西半球图,填注并填写如下内容。(3分钟)

(1)将下列七大洲的代号填写在图上: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E.大洋洲 F.北美洲 G.欧洲;

(2)将大洲界线填注在下列横线上:

A与F之间是;

C与D之间是;

G与F之间是。

(3)将下列国家的代号填写在相

应的横线上:①美国②俄罗斯

③土耳其④埃及⑤哈萨克斯

坦。跨A和G的国家有______;跨A和B的国家有_______;跨E和F的国家有________。

(4)将下列四大洋的代号

填写在图上:H.太平洋

I.印度洋 J.大西洋

K.北冰洋

【案例2】、读下面“各

大洲轮廓图”,回答:(3

分钟)

(1)在图中画线处填上各

大洲的名称。

(2)图中跨经度最多的大

洲是(填字母、下同)_

___,平均海拔最高的

大洲是____,拥有世

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的大洲

是____,赤道穿过中部,跨南北半球范围大致对称的大洲是____,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

(3)A大洲的临海位置:北临____洋、东临____洋、南临____洋、西临____。

(4)西侧都临太平洋、东则都临大西洋,都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

(5)F、B大洲之间隔____海相望,A、B大洲之间被____运河与____海隔开。

【承转过渡】我们在地球上主要生活在陆地上,而我们生活的陆地,比如我们周围,有山地有高原,整个陆地表面并不像海平面那么平坦,而是有很多高低起伏。

考点二:陆地地形

展示“五种基本地形”图,结合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1、五种陆地基本地形(2分钟)

种陆地基本地形。

【承转过渡】画家要画竹子前必须做到“心中有竹”那么我们要画世界地图前也应做到“心中有图”,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图”呢?通过下面交给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使同学们人人学会画世界地图。

看幻灯片9“一笔画世界”请同学们试画、互评。之后结合展示的世界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学案思考探究1和例3

思考探究1:(3分钟)(参考地图册130页)

【案例3】、读下图,回答(1)~(2)题。(3分钟)

(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 .大西洋、太平洋B .太平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D .太平洋、大西洋

(2)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承转过渡】:我们以上看道的陆地地形是怎么形成的?海底的地形又是怎么样的呢? 3,、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学说:由原先只有一块“泛大陆”的陆地,经过大陆漂移,形成现在的基本面貌。 (2)板块的运动: 教师:由于这部分是我 们高一时重点介绍的内容,在这里大家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钟)

大洋洲:西高原,中 东山地

①六大板块:A: ;B:

C: ;D: ;E: F: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世

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的地带。

③两大火山、地震带:

和。

考点三:海底地形的主要构成(3分钟)

出示如下的图片,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面表格思考探究2:

板书设计: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一,海陆分布及大洲与大洋

二,陆地地形

三、海底地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课程标准解读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其中,运用地图说出,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运用数据说出,则是理性分析。从用地图到用数据,隐含的是一种认知的发展。“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即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能够记住具体数据(71%海洋,29%陆地)更好。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地图对海陆分布进行归纳所得出的具体结论。最基本的结论是海陆分布不均匀,还可以更详细: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附近是陆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常有学生会这样描述:北半球以陆地为主,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显然,前半句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首先,在说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之前,要给学生进行大洲与大陆、半岛和岛屿、大洋与海、海峡的界定或区分。其次,这个“说出”,有几个层次。最基本的,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名字;再高一点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邻居”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最高层次是能够说出大洲和大洋所在的半球或者说出重要的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显然,这些并不是一课时就能达成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图表、文字等资料,分析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学会运用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够根据地图提供信息,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识别并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洋、海和海峡。 2.对比地图,通过简绘轮廓图,助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2.1 世界陆地和海洋 备注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 2、七大洲分界线(注意南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 范围) 3、四大洋的位置(被哪些大洲包围);及大洋中著名的 岛屿。 4、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及其地位(包括运河、海峡)。 学习重、难点: 1.七大洲和四大洋 2.世界主要的交通要道其地位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一、世界海陆分布 (一)地球有的行星之称,海洋面积占 %, 陆地占 %。 (二)陆半球和水半球 极点陆地比海洋比 陆半球00、380N 47 53 水半球1800、380S 10 90 (三)不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面积 大于面积。但陆地主要集中在,北

极地区以为主,南极地区以为主。(四)形成原因;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七大洲 1、地球表面是连成一片的,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部分。 2、大陆: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3、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 4、群岛: -——世界最大 5、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是,一面是。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6、大洲: (1)概念:和它附近的

岛屿 (2)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地中海(3)分布: 从南北半球来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 是,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是,跨南北半球的是 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 是,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是,跨东西半球的是 (4)大洲面积: 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课文生动、具体地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用设问句开头,引起读者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海底深处的情况。 第二部分(2-6自然段)紧扣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海底的景象。从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海底世界。(1)海底是宁静的、黑暗的。有趣的是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闪烁的光点,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2)海底是有声音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3)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文中列举了海参、身子像梭子的鱼、乌贼和章鱼、贝类这几种典型的动物,说明他们活动的方式的确不同。(4)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5)海底有丰富的物产。第2、3自然段侧重介绍海底景色奇异,第4-6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丰富的物产。虽然第2、3自然段与4-6自然段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兼容的。在景色奇异中包含着物产丰富,在丰富的物产中也能看到奇异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概括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海底世界教案

二、激发学生探索大海这个人类秘密仓库的热情。 三、懂得阅读一般的科普读物的方法,注意抓住文章的首尾,明确要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学会按自己的阅读要求,有详有略地阅读说明性应用文,练习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初步懂得通过几个方面说明一个事物的方法。 四、理解“依然”“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理解设问句。 [课前准备]:补充材料:《人类的秘密仓库》;ppt。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创设问题情境、讲读课文1.2.3节。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4.5.6节。再综台学习《人类的秘密仓库》。[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请你们自己读读“补充阅读”上的《人类的秘密仓库》的1.2.3节,要注意速度,读后要能说出这三节告诉我们什么? 二、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1.2.3节,理解海洋大,海洋深。第一节说什么大?陆地大 第二节说什么大?海洋更大

第三节呢?海洋深极了 (出示地球仪) 你们看这个片蓝色的都是海洋。 启发:你们能够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理解海底世界。 1. 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个课我们就要学习《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一组课文,通过这个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能知道一些海底的知识,而且还会学会怎样来阅读这些知识性的文章。(明确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ummarizing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land and ocean" in the seventh grad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七年级上册《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海陆分布的特征,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陆地占48%,海洋占52%),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陆地占10%,海洋占90%),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多分布在西半球,总体说,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地球怎样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而水半球总是大于陆半球。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有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陆地,面积较大的是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合起来叫大洲,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叫半岛,海阳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2.被赤道穿过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3.按面积排列七大洲的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4.各大洲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北冰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亚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5.①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大洋的狭小水道。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南极洲是最南端多的大洲,最北端是北冰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④太平洋被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环绕。 ⑤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能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的海陆面积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3·情态价值:学习本节课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球体。学生对它了解的并不多,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仪或看图,才能逐渐对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有所认识。 三·重点: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特点。 四·媒体(教具): 地图册课本插图 五·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归纳总结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4` 师:你会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吗?有哪几种方法? 生:思考后回答,有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通常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导言: 1` 同学们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这非常好.不过,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图.看一看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这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三>讲授新课: 地球?水球?20` 师:在地球上是海洋多?还是陆地多?它们各占多大比例? 生:结合插图2.1和2.2看书,总结说明。 1·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占71%陆地: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 生:结合书中插图,看课文,分析总结。 2·海陆分布特点: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周围是陆地 师:同学们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来完成下面的活动内容 <四>课堂活动: 10` 1·生读:人类探究地球全貌的历程 2·谈谈你对地球名称的看法:你认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呢?还是应该叫水球? 生谈自己的观点,师给予鼓励。 <五>总结: 2` 师:学习了本节课,你认为重点应该记住什么? 生:总结海陆面积比例,海陆分布,师补充 <六>反馈练习: 8` 1地球上海洋占地球表面的______,陆地占______. 概括地说,就是______海洋,______陆地. 2看图说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若干名同学看图回答) 板书设计

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世界地理复习 第一节世界陆地和海洋 主备人:韩红萍时间:2013.2.26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天然分界线。 2.了解世界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和海底基本地形的名称及分布。 3.结合区域定位,考查陆地与海洋的局部轮廓或经纬网。 4.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并能在图中判读出。 【重点和难点】:能在图中判断出各大洲、洲际分界线、海峡及各种地形;认识各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识图读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认清形势 从历年高考来看,区域地理知识约占试卷分数的30%~40%,平时常说“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区域地理知识。因此,从命题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命题的基础和背景,如果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无论理论知识掌握得多扎实,答题也是南辕北辙,得到“一棋走错,满盘皆输”的结果。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基本的命题趋势是:根据各区域经纬网及典型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准确定位;以热点地区地理材料或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或地图,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呈现局部地区轮廓图(含剖面图)对比考查学生对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位置、地形、气候的判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特色农产品的全球贸易。世界陆地和海洋的认识是认识区域的前提。 【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册自主探究下列内容】 一、世界海陆分布大势: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无论是全球还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占29%,海洋占71%。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二.陆地: 1.认识陆地、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概念: 2.七大洲: (1)七大洲的轮廓: (2)七大洲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由大到小依次 (3)七大洲的半球位置: ①完全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无。 ②完全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 ③地跨东、西两半球的大洲:亚洲(西伯利亚西端)、欧洲(冰岛)、非洲(佛得角群岛)、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北美洲(格陵兰岛)。 ④完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⑤完全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⑥地跨南、北两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4)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①亚、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③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④亚、北美洲――白令海峡 ⑤南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陆地与海洋教案

陆地与海洋 一、教材分析 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2.《海底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可以抓住中心句,从整体入手分析课文,站在整体的高度,去深入体会文章各部分的内涵.通过跳动的文字,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迸发,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但对话的中心是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在《海底世界》的教学中,课始的谈话导入,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当学生就“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第二自然段里什么让你感到奇异?”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2、拓展资源,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将文本看作一个研究主题,注重阅读教学前后的延伸与拓展,视学生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上有个性的反应。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如对“波涛汹涌、依然、窃窃私语”的理解和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把句子写具体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精品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海陆分布精品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 3.61 71% 陆地 1.49 29% 地球表面 3.61+1.49=5.1 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 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

《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家港市晨阳学校(小学部)冯娴君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感知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继续巩固理解本课词语,重点理解“巴” 、“富含”等词语。学会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说话写话。 3、在品读文字中,继续巩固总分的构段方法,初步学习围绕中心句概述自然段主要内容。学习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写作手法的使用,初步感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本的品读感悟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想象,从具体语言文字中感悟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 产。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关注词语、复习导入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在海底第一站的旅行愉快吗?这节课我们继续 跟随作者去参观奇妙的海底世界吧!

1读词、联想: 海底的小动物们游上来了,瞧,它们身后还跟着词语呢。同学们,你们愿 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谁能把它们身后的词语读出来,它们就和谁成为好朋友。波涛汹涌宁静蜜蜂窃窃私语 伸缩爬行肌肉攻击长途旅行 景色奇异海藻遇到物产丰富 小朋友们,让我们「起和这些小动物们成为好朋友吧!(齐读词语) 2、小动物们还要考'一考大家,课文哪句话概括地写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真聪明,你们通过了海底动物们的考验,它们说要带大家到它们的家——海底世界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默读课文第二小节,看看在这次海底旅行中,你们会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二)、闻声探索、品读课文 1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不是)有什么声音呢?(动物发出的声音)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那是因为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太小了) 2、引读:所以,虽然海面上一一波涛汹涌,但是,海底依然是一一宁静的! 3、那怎样才能听到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呢?(必须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现在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哪些声音?(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生说,课件出示)真有趣呀,我们赶紧把水 中听音器戴上,来听一听这些声音吧。我们看看书上用的省略号,那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引导学生说:比如有的像公鸡一样 -------------- 喔 窝;有的像小羊一样一一咩咩;有的像青蛙一样一一呱呱;有的像鸽子一样一—咕咕。)哦,你还能想像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想到了哪些声音? 5、你们说得真好。如果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就更棒了!(出示: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这些声音:有的像……,有的 像……,有的像……)(指名说 6、小结:你们想像真丰富。我好像已经听到了动物们那窃窃私语的声音!是呀,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 7、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 把它们读好呢?(声音小,轻一点)哦,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陆地和海洋教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设计(复习课) 厚街湖景中学 黄万连 教材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教材重点:1、能说出全球海陆比例 2、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能分析火山、地震与板块 运动的关系 教材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能分析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 的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地图,知道了地球上的组成部分以海洋为主,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怎样的?我们这节课来复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我们先来看这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海陆的分布: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基本概念 2、七大洲 3、四大洋 三、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运动学说 这节课的重点是七大洲、四大洋和板块运动学说 先来看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总结陆地:海洋=3:7 显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布图,让学生自己归纳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东半球的陆地主要组成部分是哪些大洲呢?(学生回答: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我们现在来复习七大洲。 显示东西半球大洲分布图。 学生留意投影上的七大洲的轮廓图,老师在黑板上板七大洲的轮廓图(如下图):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以下问题,并派代表展示答案。 1、 请按字母顺序说出各大洲的名字,并将其大小排序。 2、 本初子午线自北向南经过的大洲是 ? 3、 赤道穿过有哪些大洲? 4、 有出现极昼极夜的大洲有哪些? 5、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哪些? 6、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教案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形成空间概念 2.掌握世界各大洲地形和气候的主要特点;世界海底地形的类型、特点和分布3.掌握世界人口及人种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回顾知识 学生完成复习资料P154基础知识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一)七大洲地形特色 (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

(四)、世界地理空间概念 1.识记一些重要的点的经纬度 秦皇岛(120°E 40°N ) 鄂尔多斯高原(110°E 40°N ) 酒泉(1000 E 40°N ) 罗布泊(900 E 40°N ) 杭州(120°E 30°N ) 武汉(115°E 30°N ) 重庆(105°E 30°N ) 拉萨(90°E 30°N ) 海口(110°E 20°N ) 哈尔滨(125°E 45°N ) 广州(113°E 23°26′N ) 台湾海峡(1200E 230 26`N ) 摩尔曼斯克(30°E 70°N ) 圣彼得堡(30°E 60N ) 开罗(30°E 30°N ) 土尔其海峡(30°E 40°N ) 几内亚湾(0° 0°) 刚果盆地(20°E 0°)

马六甲海峡(105°E 0°)亚马孙河口(50°W 0°)夏威夷(160°E 23°26′N)东京(140°E 36°N)开普敦(20°E 35°S)悉尼(150°E 35°S)纽约(75°W 40°N)新奥尔良(90°W 30°N)旧金山(120°W 36°N)布宜诺斯艾利斯(60°W 35°S)长城站(60°W 60°S)英吉利海峡(0° 50N)恒河三角洲(90°E 23°26`N)咸海(60°E 40°N)直布罗陀海峡(50W 350N)2.识记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0°经线:大不列颠岛(英国)、英吉利海峡、西欧平原、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 30°E:东欧平原、黑海、小亚细亚半岛、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东非大裂谷55°E:霍尔木兹海峡附近 60°E:乌拉尔山脉、咸海、阿拉伯海 80°E:伊犁谷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青藏高原 90°E: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东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00°E:河西走廊、祁连山、青海湖、巴颜喀拉山、横断山区、云贵高原、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岛 105°E:贺兰山、兰州、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湄公河三角洲、新加坡 110°E:内蒙古高原、阴山、包头、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汉中盆地、巫山、雪峰山、两广丘陵、雷州半岛、海南岛(海口)、爪哇岛 115°E:华北平原、淮河、大别山、长江、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岭、两广丘陵、珠江口东侧、南海、加里曼丹岛 120°E: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半岛、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闽浙丘陵、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 150°E: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 180°:白令海峡西侧,新西兰东侧,基本位于太平洋中 60°W:北美东部(拉布拉多高原)、南美中部(亚马孙河、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平原) 90°W:北美中部(哈德孙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120°W:美国西海岸附近 3.识记八个主要国家的经纬度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六册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薛艳红 文本解读: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一课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十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色和丰富的资源,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以设问句总领全文,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告诉大家海底世界是这样的。 第二部分(2~5自然段)介绍海底的动植物,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世界,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概括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二、学生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因此学生对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海底世界的有关知识知道得不是很多,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感情;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搜索课本中的一些海底生物知识并让他们进行交流、表演,既培养了语言能力,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教学理念 海底世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要让学生确实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除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以外,还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直观条件,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海底世界的美。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传统课文时我做了如下的新尝试: 课前,指导学生上网阅读、下载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着重查找出课文中所描写四种海底动物的有关资料为即将的“角色扮演”做准备,让学生开阔眼界,产生了积极探究的心理。 在本课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整堂课中我没有对重点语段进行分条解析,而是让学生以“海底世界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们喜欢这种描写声音的句子吗?”等等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使学生从中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汇报中各展所长,或表演,或诵读,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了他们的特长,以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自我表现的舞台。而且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听觉、视觉等形象语言

陆地和海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

陆地和海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复习教案知识网络 [热点考点精讲] 1

欧洲 大部分介于 400N~北极 圈间 西:大西洋 南:地中海 北:北冰洋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海 湾;岛:不列颠群岛。半岛:斯 堪的纳维亚、巴尔干、亚平宁、 伊比利亚半岛 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介于北回归线 至北极圈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南:墨西哥湾 北:北冰洋 北部海岸线曲折,世界第一岛: 格陵兰岛,半岛:拉布拉多半岛 南美洲跨南北半球,介于北回归线 至500S间 东:大西洋 西:太平洋 北:加勒比海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 岛屿:火地岛 大洋洲 主体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地带 东:太平洋 西:印度洋 岛屿多有三组群岛,另有新西兰 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 南极洲大部分在南极圈内,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洲 2 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位置特点跨4个半 球 全在北半 球 全在东半 球 全在北半 球 全在西半 球 跨4个半 球 全在南半 球 半球位置主要在东半球主要在西半球东半球主要在北半球主要在南半球 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洋 洲、南极洲、南 北美洲之间 位于欧洲、非洲、 南极洲和南北美 洲之间 位于亚洲、大洋 洲、南极洲和非 洲之间 被亚洲、欧洲和 北美洲环绕 位置特点跨4个半球跨4个半球全在东半球全在北半球3.你能用板块学说解释海陆的变迁吗? 4.你能用板块学说解释火山、地震吗? 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5 概念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通榆县明德小学 武艳娇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你想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播放视频) 2.看了这美丽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还想了解什么?(点击进入“海底世界”网页)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把握时机,把所有学生带进海底美丽景色的情境中。通过观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观,让学生置身于海底形形色色的

(完整版)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第三讲陆地和海洋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5、重点分析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6、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重点和难点: 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2课时 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 ⑵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三、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人教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认识海底世界。 1. 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 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 3. 4.回答问题 5 6. 7. 再看最后一节,说海底是怎样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纵向联系:我们还记得《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吗?是怎样开头的?课文第一节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然后下面就具体讲,西沙群岛风景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指导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往往在一开头或者结尾,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那么阅读《海底世界》,看到文章这样结尾,阅读时一就要怎么想?(景色怎么奇异,物产怎么丰富?这样读起来,就更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现在就抓住八个字来读全文。 4。自学全文。 5。创设情境,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蓝色的大海图画。” 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现在老师让你们潜入海底,向老师报告在诲底看到的奇异景 象。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懂了? 描述: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现在请你们当潜 水员,穿上潜水衣到海底去。(在画面上添上潜水员的剪纸,慢慢往大海的深处移动。)海下一百米比较亮;二百米不那么亮了;三百米开始暗了,四百米更暗了;五百米以下,全黑了。这财你们发现了什么?请报告。(结合进行语言训练。)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一等奖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窃窃私语”“景色奇异”。 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 教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害怕吗?(出示课件:你能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吗?) 师: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老师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想不想去看看大海?这节课,就让老师带着你们潜入海底,做一次海底旅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想潜入海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有一项准备工作是我们都得必须完成的,这就是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读书,师巡回指导)(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2、检查字音: 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吗?(出示词语,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抢读) 3、检查句子:老师刚才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拗口,你们愿意来帮帮老师吗?(出示句子:“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指读)真不错,咱们一块儿读读。(师生齐读句子)(设计意图: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语言,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能把这些词语句子读好了。能给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当老师,可真让我高兴!现在老师要找三位小朋友来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小朋友读两段,其他同学注意听,等他们三位读完我来找同学评价他们读的效果。 指名三位小朋友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先来评价他们读文的效果?(设计意图: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再读课文:

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理教案

单位:开鲁县蒙古族中学教授者:赵骏时间:2014年5月15日 课题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课型复习 课 课时 3 教授地点高二(5)班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说出各大洲的分界线并在地图上找出相应位置; 2、能够对各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经线有一定的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大洲简图的掌握,提高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能在地图上找出各大洲的位置和分界线的位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地球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学生读图与识图,提高学生热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世界各大洲基本状况的认识。 教学重点1、构建学生的心理地图,准确描述七大洲相对位置; 2、说出一些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经线。 教学难点1、构建学生的心理地图,准确描述七大洲相对位置; 2、说出一些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及通过的主要经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内容及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 入 二、讲授新 课 从对区域地理的讲解导入 基础知识巩固与练习倾听导 入。 自主 完成 对区域地 理的学习 构建框架 夯实基 础,对难 点突破做 好铺垫 三、重难点 难点讲述 ①经纬度特征: 非洲:小号经度、小号纬度 教书讲述(解释为什么是小号经度、小号纬度,,适当举 例,学生可以参与互动) 欧洲:小东经、大北纬 教师讲述:(指出经度纬度大小无绝对,适当提问) 美洲:西经度北回归线 教师讲述:(知识延伸,插入美洲的划分方法) 大洋洲:100°以上东经、南纬度 教师讲述:(举例综合分析,帮助学生辨析) 亚洲:26度东经、169°西经 教师讲述:(指出亚洲跨度大,适当提问) 南极洲:极圈以南、所有经线 教师讲述:(强调南极洲的特殊性) ②相对位置——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 其海峡 教师分析:指出考点俄罗斯和土耳其的归属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 教师分析:指出考点埃及归属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欧洲和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教师分析:适当延伸知识脉络,指出一些相关联的知识点, 适当提问 2、四大洋 ①经纬度特征 太平洋:大号东西经、跨南北半球 大西洋:不太大的西经、跨南北半球 印度洋:东经度、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北冰洋:极圈以内 ②相对位置:太平洋和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和德雷克海峡 太平洋和北冰洋:白令海峡 与老师一 起总结规 律,活学 活用;记 笔记。 加强互 动,有利 于知识点 的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