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

【篇一: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准备:庐山风景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知道了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地方,那除了桂林山水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一些地方很美吗?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展示庐山风景画)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庐山很不错,其实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也很喜欢庐山,他还为庐山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讲解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生答

2.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

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

3.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

懂了什么。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岭:连绵不断的高山;侧:从侧面;峰:高而尖的山头)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

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

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

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

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

话吗?

(5)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

在庐山中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

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多诵读,悟诗情

(1)多诵读: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

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

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题:书写

苏轼

二抓字眼,明大意:岭:连绵不断的高山;峰:高而尖的山头

三多诵读,悟诗情

目录

1原文

2作者简介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准备

6第一课时

7第二课时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

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

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

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

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

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

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

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

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

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

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

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

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2作者简介

法布尔终年92岁。

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的特点和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

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篇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故城县郑口镇太兴小学:孙现臻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网络环

境下的交互特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按照网络教学模式图和教学流程图:情景导入→ 自主探索→ 引

导探究→ 归纳小结→ 反馈评价→升华提高。

3)当学生打开网页课件时,主页上显示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庐山和题壁诗,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打开“教学资源”网页中“欣赏庐山”“古

诗理解”“古诗新唱” “悟出道理”等数学课堂环节。

媒体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学习的需要,选择并确定主题小组分工等

2)组织网络合作学习小组;

3)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网址和途径并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页;

4)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内容。

5)形成作品,要求学生以在网上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页,并向全体学生展示;

6)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在网上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整堂课步骤设计如下:

一、打开网页,主页显示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学生自行阅读,借

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打开“教学资源”。

三、学生进行点击学习。

四、点击“古诗欣赏”按钮,然后结合课本进行“理解古诗”。

五、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

六、小组协商解决“讨论探究”。

七、当堂练习,点击“拓展练习”进行练习。

八、升华提高,学生充分活动之后,基本解决问题。进行讨论。

九、通过网页展示教材分析。是学生更一步理解知识。

十、学生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延伸。教

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

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

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

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

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

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

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

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

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

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课前准备:(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网页制作,图片、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

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具准备:网页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

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题西

林壁》。

(二)学生介绍苏轼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

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汇报交流,感悟美

(1)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板书:横岭侧峰)

(2)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师:为什么同是庐山有时看到的是岭有时看到的又是峰呢?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讨论探究:那么,怎样才看得清庐山真面目?集体交流。

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

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七)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

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

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

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

然于胸。]

(八)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

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

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

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

(九)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

瀑布》

2、对比阅读《登飞来峰》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

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

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十)自我评价

通过自我评价让学生更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岭所见

侧峰

全面了解

不识

所感

只缘

课堂教学流程图:

【篇三:题西林壁教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师:张筱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背诵《题西林壁》。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

观察效果不同;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如果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奥秘。老师今

天带同学们去看看那庐山风景,可也要细心观察才会有发现。(多

媒体展示庐山风光)

面对如仙境一般的庐山风光你是否感受到庐山的美。是啊,真美!

这里山高水常,这里古树参天,这里是鸟语花香,吸引了无数的文

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

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交流资料,读中感悟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也学了古诗的学习步骤,大家还

记得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生答

1.解诗题,知作者

师:请结合自己的理解,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墙:墙壁)

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

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三)、组织自学,理解诗意

2.抓字眼,明大意

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

懂了什么。生读

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岭:连绵不断的高山;侧:从侧面;峰:高而尖的山头)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

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

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

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2)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

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3)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

么多种变化吗?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3.多诵读,悟诗情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

“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

在庐山中

(1)指名说全诗意思

师:诗人苏轼眼中的庐山是怎样的。(从而导出诗的前两行:横看

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想想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儿看到的是岭一会儿看到的又是峰呢?(原来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导致了所看到的不同,同学们认为

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出示课件展示庐山的不同风采)(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

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庐山千姿

百态,身处山中会看不清真面目,就像刚才同学们所说对一个事物只有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才行。诗人首先向大家描述的是:生回答出(庐山有着不同的面目)然后诗人再向同学说明了: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求我们对一个事物要多角度去观察全面去认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六、板书:

题西林壁

横(岭)侧(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题西林壁》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轼的资料。 3.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题西林壁》)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肯定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师:谁知道轼的生平?(生交流轼的资料。) (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其弟辙被合称为“三”。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题西林壁古诗带拼音

题西林壁古诗带拼音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现在“庐山真面目”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题西林壁 古诗 带拼音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题西林壁 sū shì 苏轼 hēng kàn chēng lǐng cè chēng 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yuǎn jìn gāo dī ge bù tó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不识庐山真面目,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 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 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作者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山 (今四川省眉山) 人。宋代伟大的文学 家,他在散文 、诗词 、书画方面的成就都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 的诗豪放自然,富有理趣。他做官期间关心人民疾苦,反对王安石 变法中的过激措施,因此屡次被贬。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是著名文学 家,合称“三苏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

题西林壁语文教案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_面,齐读古诗>.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抓住关键字、借助书下注释、生活积累等方法理解诗中的词句,体会诗人的心境,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3.通过学习《题西林壁》,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五课是《古诗两首》,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过去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学习古诗的? ①解诗题;②知诗人;③明诗意;④悟诗情。 2.解题: 同学们,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把文章发表于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但是在古代,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写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板书:题壁)这种类型的诗叫做题壁诗,这样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板书补写:西林) “题”是什么意思?(书、写)你懂得题目的意思了吗?找学生回答(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对,本诗就是宋朝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3.了解背景及作者 我们都知道这首诗是苏轼写的,谁能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作者? 生介绍,教师补充。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正确朗读古诗。 1.自己轻声把这首诗读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念得字正腔圆;第二遍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题西林壁》,师生进行评价,强调:朗读古诗,不仅要的的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要读得有板有眼。 3.师范读,学生根据要求练习朗读。要求:读诗不但要正确、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 4.齐读 三、抓住重点字,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没到庐山之前苏轼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意思是说要想认识庐山,就得要常来常往,于是,在此后的十几天里,他“往来庐山南北十余日”那么在这十余天里他所看到的庐山是怎么样的呢? 1.齐读第一句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句诗的意思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高峻雄伟。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1)这句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你能找出来吗?(板书:横侧远近高低)重点强调横和侧,横即正面,侧即侧面。 可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山,让学生们标出横着看是怎么看?侧看是怎么看? (2)作者在这十来天里是不是真的就是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这6处地方观赏庐山美景的?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板书:角度不同) (3)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4)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变化呢? 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从诗中“远、近、高、低”四个字我们就不难感觉到作者所站位置的变化。大家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吗?谁能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其实”我”画的并没有错,因为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杨桃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同学们,你们现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吗?是因为作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庐山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景象。 (5)请同学们想象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都会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呢? 远:隐天蔽日;近:危崖险岩;高处俯瞰:深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

题西林壁教案详细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道具,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从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蓝!绿!白…… 师: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生:都对! 师: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 生: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师: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诗人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 (1.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 (2.那就是轼写的-----生答《题西林壁》,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读课题。 二、前面我给让大家预习的时候介绍过学诗六步法,是哪六步法呢? 出示: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诵诗文 1.解诗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题:题写西林:庐山脚下的西林寺壁:墙壁) 出示课件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西林寺及轼题诗的石壁。 “题”是哪个题? (问题的题)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带着理解,再读题目。 2.知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认识轼吗,我们以前学过轼的哪些诗? 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是的,这是上个学期学的,轼描写西湖的诗。 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师:女生背前一首,男生背后一首,齐! 出示:轼及生平 简介诗人。

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诵读《题西林壁》教案设计

古诗诵读7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说明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围绕“角度”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容都是关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比如(简介)。而我国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还记得诗人白所写的一首有关庐山的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美丽迷人。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1、你们了解轼吗? 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洵,其弟辙合称“三”,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他写过很多诗,可查找的有3000多首。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墙壁上的。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听这首古诗(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 师:读得怎么样?(美)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 2、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录音来比一比。学生练习 3、生根据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谁愿意来试一试(找个别学生试读)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生读)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师:非常好,我看也可以录成磁带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孩子们交流) 生:我看见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还有许多的草。许多的鸟在树上唱歌。 师:你真是用心的去读了。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横岭侧峰)(出示岭峰的图片)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 师:诗人从横侧远近高低去看庐山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 》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 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和解释和翻译等相关内容。 欢迎大家阅 读。 题西林壁⑴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题西林壁(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 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 间。 文学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 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 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 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 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 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 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 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 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 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 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 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 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篇一: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 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补调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 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 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 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 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 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 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 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 充得更加具体——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题释题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咱们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 2、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叫《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是学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二、初读,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如:“岭”“此”等。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三、再读,感受“不同” 1、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将这首诗读了好几遍,但好诗不厌百回读。读多了,你就会对诗句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你们再轻声读这首诗,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能不能自己读懂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掌握方法:查子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3、问题检测:苏轼身在何处?(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4、理解“横看”:怎样看是横看?看我的五指山(教师以手示意),怎样看是横

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人教版《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 (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 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 / ”作上标记师:请同 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 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 (合作学习)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

题西林壁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 四年(2)班:张春英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课题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师:这首古诗,有些同学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题意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注释: ①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②.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 面西面看。 ③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④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⑤缘——因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3、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4、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5、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 《题西林壁 》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用: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 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 原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 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 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 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 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 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 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 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 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 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 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 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 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 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 于豪放之外”。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 语浅意深, 因物寓理, 寄至味于淡泊。 《题 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古诗《题西林壁》的解释

古诗《题西林壁》的解释 《题西林壁 》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以下是小编 跟大家分享古诗 《题西林壁》的解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 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 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句
1/5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 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 间。
2/5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详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五年级学生对于学习古诗已初步掌握了基本步骤,即读——解——悟。而本诗中所蕴含的道理较难掌握,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教学目标: 1、学会“壁、侧、缘”三个字词,注意区分形近字“璧、测、喙”; 2、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游戏导入,讲练结合,点拨启发等。 课前准备: 准备六色方竹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节目,要考一考大家。(出示六色方竹体)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蓝!绿!白……

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好,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指名学生说)非常好!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想!) 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会会他,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五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题西林壁》(板书课题、作者;故意写错两字“壁”、“轼”)。同学们先仔细看黑板,看看老师的字都写对了吗?(指出错字) (纠正,并出示形近字,易错字) (二)解题 《题西林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写在庐山上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请同学们看古诗下的注释,这里的“题”是“题写、书写”的意思;“西林”就是指“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就是“墙壁”的意思。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好,咱们一起来读两遍题目。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题西林壁古诗朗读

题西林壁古诗朗读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 苏轼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 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 朗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古诗朗读 版本一 题西 林壁 ⑴ 横看成岭侧成峰 ⑵,远近 高低各不同 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 ⑷,只缘身在此山中 ⑸。 版本二 题西 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 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 四川人, 葬于颍昌 (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 一生仕途坎坷, 学识渊博, 天资极高, 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 明白畅达,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 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 论画主张神似, 提倡“士人画”。 著有 《苏东坡全集》 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 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并借景说理,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如果主观片面, 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的。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 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局部而已,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 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的,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 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的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 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 然的。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的。 瑰丽的山水触发 逸兴壮思,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 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的, 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 片面的,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的,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的。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用: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 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 而在于富有理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 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 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 《望庐山瀑布 》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 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 具体景特, 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 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 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 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 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 前的庐山, 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 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 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 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 山势互不一样? 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 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 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 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诗, 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 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 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 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 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 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 方位看庐山, 会有不同的印象, 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