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

媒介环境学
媒介环境学

林文刚的相关理论

媒介环境学是由尼尔·波兹曼创建。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

林文刚在其文章中阐述了媒介环境学的主要特点,引文如下:

“媒介作为环境”(或“环境作为媒介”)这一概念包含了三个媒介环境学领域中相互连结的理论命题。

理论命题之一

媒介环境学假定传播媒介在将数据或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地方时并不是

中性、透明或无价值的渠道。相反,媒介的内在物质结构(physical structures) 和符号结构(symbolic structures) 在塑造什么信息被编码、传输和怎样被编码、传输以及怎么被解码的过程中扮演着解释和塑造性的角色。就这个可探讨的层面而言,媒介的符号形态限定了该媒介所能代表信息的代码特征,例如“模拟符号对应数字符号”(analogic vs. digital symbols),也限定了将符号整合在一起的结构,例如“命题结构对应表象结构”(propositional vs. presentational structures)(Langer, 1942; Nystrom, 2000)。同样,媒介的物质结构涉及到技术的特征,而技术则传递代码和进行编码、传输、储存、恢复、解码和传播信息的物理要求。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因为它定义了媒介环境学一种最基本典范的独特性,认为正是媒介的结构决定了信息的本质。例如,小说读者常常对根据小说而改变的电影深表失望。一种解释也许认为电影的编剧、导演、制作人或者演员并不胜任改变工作。虽然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但媒介环境学的第一个理论命题说明,这种解释是一种误导,因为将这两种媒介(小说和电影) 所“包含”的内容视为同样的信息毫无意义。而这一命题表明,小说和电影体现了两套完全不同的符号和物质结构或形态。因此, 纵使它们可能基于同样的来源(小说中的故事), 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媒介分别向受众(读者和观众) 传递的是两套不同的信息或者说“现实”。

理论命题之二

作为第一个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同样假定每一媒介那套专门的物理和符号特征为其带来了一套偏倚或倾向(biases)。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参考一套由尼斯纯(Nystrom)所做的理论归纳:

由于不同的符号形态(symbolic forms)编译出不同的信息,而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符号形态,所以它门便具有不同的理性或知识(intellectual)和感性(emotional)偏倚。

由于不同的物质形态(physical forms)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获得性(accessibility),所以它门便具有不同的政治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参与条件,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在组织时间和空间上方式不同,所以它们具有不同哲学思辨上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在物质和符号形态、以及随之而来的理性或知识、感性、时间、空间、政治、社会、哲学思辨和内容偏倚上的种种不同,所以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认知论(epistemology)的偏倚。(转引自Lum, 2000, p. 2).

理论命题之三

作为第二种命题的逻辑延伸,媒介环境学进一步指出媒介会促使各种不同的物质的,知觉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因果关系,它们与媒介独特的内在偏倚有关。这一理论命题直接谈到了媒介环境学主要典范的关注点,即技术和文化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正是通过此节点来探究传播技术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因果关系。

我们在这里将这一理论命题视为一个连续统一体,而该统一体的两端则是两种分别不同的解释性观点。一端是确定性的观点,正如有人所谓的“硬性决定论”(hard d eterminism)或“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该观点主张技术是社会变化,或者更广泛的历史变化的首要决定因素。统一体的另一端是我所谓的共生观点,或“软性决定论”(soft determinism),此观点认为社会力量或人类自主力量(h uman agency),也能在技术变化中扮演角色(注3)。这两种观点都承认传播技术在文化或人类传通中所扮演的深远而具阐述性的角色,但它们在解释当面临技术扩散或媒介变革时,人类的自主力量在社会变化中所能扮演的角色这方面上存有分

媒介环境学的相关知识收集

一、媒介环境学的成长

1998年8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在纽约宣告成立。这一年离学会开始酝酿的1992年,已经过去6年,离麦克卢汉去世已经过去18年。学会继承了伊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和传播研究思想,其精神领袖是尼尔·波斯曼。

1970年,尼尔·波斯曼在纽约大学创建并主持媒介环境学会的博士点,到21世纪初,这个博士点已经培养了100多位博士。他们和麦克卢汉一脉相承,所以波斯曼坦承,他们是麦克卢汉的孩子:“到1996年,我们有100多位学生拿到了博士学位,400多人拿到了硕士学位。我担保,他们都知道,自己是麦克卢汉

的孩子。当然我也认为自己是他的后代,不是很听话的一个孩子,可是这个孩子明白自己从何而来,也明白他的父亲要他做什么。”[1]

然而,麦克卢汉并不是媒介环境学的老祖宗,这个学派的思想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相对论原理,应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2] ,可以追溯到帕特里克·格迪斯[3] ,还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成名的刘易斯·芒福德[4] 、本杰明·李·沃尔夫[5] 和苏珊·朗格[6]

如果兼顾生物学意义上的世代和学术思想传承的时代,我们可以说,媒介环境学每20年为一代,已经走完了3代人的生命历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名的格迪斯、芒福德、沃尔夫、朗格等人是先驱,50年代成名的埃里克·哈弗洛克[7]、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是第一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人是第二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兰斯·斯特雷特、林文刚、埃里克·麦克卢汉、德里克·德克霍夫等人是非常活跃的第三代。

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的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都走向成熟。它们都具备了学派成熟的3大标志: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和制度构建,也产生了一批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成果。早在50年代,以麦克卢汉为首的多伦多学者就获得了充足的经费,吸引了一批学科背景殊异的同仁,形成了麦克卢汉思想圈子,成为北美最早的多学科研究中心;《探索:文化与传播研究》杂志(1953-1959)成为多学科交流的思想平台和麦克卢汉思想的催化剂;1963 成立的“麦克卢汉研究所”成为新思想的发动机,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客座研究员,他们把麦克卢汉的思想传遍北美,北美的宣传机器又把麦克卢汉的思想传遍世界。哈弗洛克和麦克卢汉本人把媒介环境学的思想传到纽约,两人又成为多伦多和纽约的桥梁。20世纪后期以来,以纽约大学和福德汉姆大学为中心的纽约学派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仅仅纽约大学的媒介环境学学位点就“生产”了数以百计的硕士和博士。21世纪,媒介环境学会以纽约为核心,正在把纽约和多伦多纽结起来,形成问鼎北美主流传播学的强大力量。

长期处在传播学边缘的媒介环境学已经成为和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三足鼎立的传播学派。

二、此“生态”非彼“生态”

21世纪初,北美的media ecology学派引进国内,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开创了媒介生态学。几年来,学界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于是就出现了两个名同而实异的“媒介生态学”。笔者认为,北美的media ecology应该定名为“媒介环境学”,因为它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国内学者提倡的“媒介生态学”重点研究媒介(尤其是媒体)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的视角是媒体的政治经济学。两者实在是大异其趣。

崔保国先生率先介绍北美的media ecology,但是在《媒介是条鱼》这篇文章里,他把media ecology 翻译成“媒介生态学”,混淆了两个学派的区别。按照media ecology的实质,媒介是水人是鱼,水是媒介环境,人是生活在水中却浑然不觉水环境的鱼。关于“媒介是水不是鱼”这个论题,我的同事李明伟博士准备撰文予以辨析,容我不赘。

媒介环境学会章程的第一条对媒介环境学做了非常简明的界定:“媒介环境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那一套复杂的关系。”[8]

波斯曼在不同的语境下做了大同小异的界定,陷于本文篇幅,仅引其中之一。1971年,波斯曼在《软性的革命》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

存的机会……研究环境的结构、内容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8]

2006年,林文刚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里说:“媒介环境学不可能(大概也不应该)等同于波斯曼研究或麦克卢汉研究,也不能和芒福德研究、艾吕尔研究、翁研究或朗格研究划上等号。从整体上来看,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超过了它思想成分的总和。”[10]

所以我们说,媒介环境学既研究媒介环境,又研究该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框架

在《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中文版序里,林文刚博士提炼了该学科的4个核心课题:(1)重要思想,包括界定性理念、理论或主题,以及文化、技术与传播的关系;(2)这些思想背后的主要学者,比如刘易斯·芒福德、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3)这些思想产生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语境;(4)当代学者如何运用这些理论。

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是环境”,“环境即是媒介”,它有3个互相联系的理论命题。在《媒介环境学》里,林文刚对这3个理论命题做了简要的阐述:(1)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的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对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储存产生影响,对支撑这些传播过程的物质设备也产生影响。(2)传播媒介有偏向性:思想情感偏向,时空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偏向,内容偏向,认识论偏向等,读者对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和麦克卢汉的感知偏向论已经比较熟悉(3)传播技术对文化产生影响。

波斯曼的《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中文版问世之后,人们对他媒介思想已经有所了解,笔者对他媒介思想做一些简单的概括,共10个命题:(1)一切技术变革都是双刃剑,利弊同在,都是浮士德式的交易。(2)新技术的利弊使有些人获利,有些人受害。(3)每一种技术都有一种哲学理念,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4)一种新技术往往挑战一种旧技术,在时间、注意力、金钱、威望和“世界观”上向旧技术发起攻击。(5)技术变革不是叠加性的,而是生态性的。一种新技术并非仅仅是追加什么东西,而是改变一切。(6)因为信息的编码是符号的形式,所以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偏向。(7)因为技术信息容易获取的程度和速度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政治偏向。(8)因为有不同的物质形式,所以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感知偏向。(9)因为我们注意技术的情况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社会偏向。(10)因为技术的内部结构和经济结构不一样,所以不同的技术就有不同的内容偏向。[11]

四、媒介即是文化

媒介环境学主张泛媒介论、泛技术论、泛环境论、泛文化论。媒介环境学所谓环境分为3个层次: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社会环境就是多重媒介的环境。

“媒介即是文化”,这是麦克卢汉想说而没有点破的命题。麦克卢汉所谓的媒介是广义的媒介,泛指一切人工制造物和一切技术。这使他有别于常人,也有别于其他的学者。仅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的“媒介”是多么的宽泛无边。他在《理解媒介》中列举细说了26种媒介,每一种媒介自成一章,且都用了一个奇妙的比喻。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按照他这个定义,弓箭是手臂的延伸,轮子是腿脚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口语是思想的延伸,文字的口语的延伸,拼音文字是视觉的延伸,印刷术是文字的延伸,近代机械文明、民主政治和个人主义等等是印刷术的延伸,电子媒介是大脑的延伸,网络是大脑的延伸,如此等等。这就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史观,也就是他的文明史观。在他看来,文明史就是传播史,就是

媒介演进史。

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莱文森的《软利器》,凯利的《作为文化的传播》,梅罗维兹的《消失的地域》都把媒介当作文化来研究。

五.技术即是媒介

这个学派的学者多半都持泛技术论、泛媒介论。

1962年,麦克卢汉在《谷登堡星汉》里,率先提出媒介历史分期,提出口语、拼音文字、机器印刷和电子技术等4大媒介革命。这个思想不但被所有的媒介环境学者接受,而且成为绝大多数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学者的共识。在他的心里,一切人造物包括有形的人造物和无形的人造物比如口语都是技术,一切技术都是媒介,一切技术都是环境,一切技术都是文化。

波斯曼在他的20余部著作里也把媒介和技术划等号。他强调语言尤其是语义学研究,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和环境之一。

麦克卢汉关于技术、环境、媒介关系的论述,仅《麦克卢汉精粹》里就数以百计。现撷取数条语录献给读者,其余请读者自己查证。[12]

“口语是最早的技术,凭借这一技术,人类用一种新的方法去摆脱环境以便于去掌握它。”

“每一种技术都创造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往往被当成是腐败的、堕落的。然而这个新技术往往把此前的技术变成为一种艺术的形式。”

“环境的首要特征是隐而不显、难以察觉的。”

“无论什么环境,无论是广播、电视、通讯卫星还是炸弹,人类的新环境几乎都不是“硬件”,也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信息和编码的数据。”

莱文森把技术的起源推回到口语和原始工具出现之前,认为口语出现之前的技术是“前技术”,“前技术”也是环境,也是文化。他说:“我的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演化过程中的媒介选择,越来越支持“前技术”的人类传播模式,形式上和功能上都是如此。因此,我这个理论,与麦克卢汉媒介观中充满活力和人性的成分,是非常契合的。”[13]

六、技术(媒介)决定论?

麦克卢汉的思想是不是技术(媒介)决定论?媒介环境学派的杰出学者是否都是技术(媒介)决定论者?围绕这个问题,华裔美国学者林文刚提出了3种偏重不同的理论概括。这3种理论概括是:硬决定论(伊尼斯,麦克卢汉),软决定论(莱文森、梅罗维兹),技术和文化共生论(林文刚)。林文刚认为这3种偏重不同的理论概括构成一个连续体:处于两极的是硬决定论和软决定论,处于中间的是共生论。他说:“处在这个连续体中部的是我所谓的…文化/技术共生论?。这个视角认为,人类文化是人与技术或媒介不间断的、互相依存的因而互相影响的互动关系。”[14]

詹姆斯·凯利(James W. Carey)认为,伊尼斯持典型的技术决定论,麦克卢汉有此嫌疑。凯利本人则是技术实用主义者。“凯利倾向于把媒介当作场所,我们在这样的场所里看人们在特定环境中追求的希望和梦想……几乎所有的传播媒介史学家都倾向于技术实用主义的解释。” [15]

莱文森对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的态度,经历了一个逐渐修正的过程。在1979年的博士论文里,他称麦克卢汉为“媒介决定论者”,并提出两种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救性媒介”理论;他旗帜鲜明地张扬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强烈的乐观主义。他用这两个理论同时开辟两个战场,一是反对硬技术决定论,二是反对技术媒介的悲观主义论。

20年后,到1999年写《数字麦克卢汉》时,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1978年,事实本身似乎证明,麦克卢汉持媒介决定论。如今,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问题――在的后视镜里回顾他,回顾我最初对他的研究――我可以清楚地看见,用“媒介决定论”来描写他未必是妥当的,虽然我依然认为,那些观点把人放在面对技术时较低的位置。至今,有一个问题我依然与他意见相左:他强调技术,贬低人对技术的控制力。这是他那些观点必然的内涵。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要反对“媒介决定论”的帽子。他的抵制和他置身事外,不愿意预告未来有关系。” [16]

笔者和国内许多学者一样,对“技术媒介决定论”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2001年2月7日,何道宽在《数字麦克卢汉》的译者序里呼应了莱文森的反思:“许多人为此而给他扣上一顶帽子:媒介决定论。其实,为了矫枉过正,麦克卢汉不得不向人们大喝一声:不能只见媒介的内容,而不见其形式,即媒介本身。他有一个经典的比方:媒介的形式是窃贼,内容是肉,我们是看门狗,我们看媒介时,往往是只见肉不见贼。”

2001年7月3日,何道宽在翻译《传播的偏向》时重新思考“媒介决定论”:“伊尼斯认为,媒介的偏向和强大影响,不等于媒介具有决定性;媒介的作用仅限于“加速”、“促进”或“推动”复杂的社会进程。他认为影响社会进程的还有其他许多因素。由此观之,后人给他和麦克卢汉强加的帽子“媒介决定论”,未必是妥当的。”[17]

2002年1月15日,何道宽在《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的译者序里说:“麦克卢汉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位作者或文人。他不号称理论家,却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巨人……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学,已经并继续吸引无数的后继者去诠释、去创新。”[18]

2000年,张咏华撰文,主张重新评价和肯定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他在探讨媒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关系中缺乏对于因果关系的辩证认识……试图以机械的媒介单因说解释一切变迁。我们应将麦氏肯定科技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同他在认识论上的机械化,区分开来。” [19]

2004年,蒋宁平撰文对“技术决定论”提出反批评,把麦克卢汉的思想命名为技术哲学,并指出,“我们有必要对此做出深入分析……从严格意义上讲,温和决定论已经是一种非决定论了,是一种走向了互动、融和的观点。” [20]

迄今为止,国内研究媒介环境学派最全面、客观、冷静、公允的研究成果是李明伟先生的博士论文《媒介形态理论研究》,惜未刊。多谢他赠我学习,仅摘录一段以为唱和:

“本文的分析起码表明,给媒介形态理论冠以“技术决定论”的称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媒介形态

理论的贡献主要不是耸人听闻的结论,因为他们的很多结论或者是预测性的,或者是一种假设,往往言过其实……媒介形态理论的贡献首先在于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传统和研究社会历史变迁的新视角。传统学派一心于具体传播内容及其产生的影响,批判学派指向的是传播背后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霸权,独独媒介形态理论盯上了媒介本身的深远社会影响。”

技术、媒介和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争论最激烈、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什么是“技术决定论”?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者是否主张“技术决定论”?这场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 环境学 一、绪论 1、环境科学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2)环境科学的特点:环境科学研究的中心事物是人,而客观事物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环境是与中心事物对应发生的,环绕于某个中心事物 周围的客观事物,中心事物的不同,则其环境不同。) 2、环境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诞生条件、生存条件、生产生活空间、生活 生产资源 环境人 废弃物

“三废”:物质污染(化学性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 “两噪”、“一磁”:能量污染(物理污染,具有瞬时性 危害可能会变成永久性。) 3、不同时期的环境问题? (1 )人类诞生S “第一次浪潮”之前的环境问题 人类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居住在中低纬的洞穴中,其活动目的 是获得食物,维持生存和繁殖。通过生理代谢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能 量,对自然环境是只利用环境,但生存受到威胁。 (2)“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 生态平衡失调 ①标志:新石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磨制石器如石犁、石锄的使用,产生了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3)“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 ①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4)“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 污染转移 ① 标志:以电子工程和遗传工程等新兴产业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 4、污染转嫁的方式? (1)产业转移 (2)固体废弃物的越域转移

①危险性废物的越境转移 ②工业废渣的越境转移 ③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3)战争强加污染转移:如贫铀炸弹 5、自然环境的结构? (1)无机环境(非生物):大气、太阳、水、矿产(矿藏)、地貌 (2)有机环境(生物):植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动物(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微生物(分解者;异养型生物) (3)营养级:第I营养级、第U营养级、第川营养级…… (4)食物链:草牧食物链(捕食链)和腐屑食物链。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6、食物网的成因:(1)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食性复杂(食草性、食肉性、杂 食性)(2 )资源共享(被捕食者) 7、金字塔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生物量减少,呈数量级递减,称十分之 一法则,所以生物量呈金字塔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呈倒金字塔型, 极不稳定,需要以外境输入(如食物生物量),使其稳定。 8、能量流: 第一能量流:依附捕食链(太阳能) 第二能量流:依附腐屑食物链(化学能) 第三能量流:人为储存和地质矿化作用。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 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 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 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内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而水体和植被具有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减少噪声,对城市“热岛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②机理:水体的比热大,温度较高时,气体潜热带走辐射热量,有效地降低温度,植被蒸腾作用较强,能有效带走部分热量,此外,植被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放出O2,杀菌并能吸收粉尘,有效地抑制了温室效应进而降低温度,也就有效地抑制了热岛效应。 第三章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么?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并不是由气象单独决定的,所谓室外

媒介环境学的人文主义

10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 2000 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June 16–17, 2000 Neil Postman 1 AM , of course, honored to have been asked to give the keynote address at the first convention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I must assume I have been judged an appropriate person to do this, not merely an available one, and I thank the organizers for that. But what is ap-propriate is not always the best. Jacques Ellul w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but he is dead, and even worse, spoke French. McLuhan is dead. So are Eric Havelock and Susanne Langer. I don’t mean to compare myself to these great scholars. They are, after all, the Abraham, Moses, David,and Esther of media ecology,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they were Jewish, but to say that their work gave form to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of media ecology. I know they are here in spirit,but if any one of them could have stayed long enough to be here this evening, it would have been the best possible start for the association. I should add here, on the question of who would be best to give this address, that there are a half dozen or more young people, some of whom are graduates of the Media Ecology Program at NYU and some of whom are not, who have taken the idea of media ecology farther than I have and who, without much argument, could do a better job than I. Nonetheless, I am not a bad choice, because along with Christine Nystrom and Terence Moran I helped to organize the first graduate program on the planet that chose the phrase “Me-dia Ecology” to signify a university course of study. And so I should like to begin by saying what we meant by using that term, and I do this without the intention of imposing our meaning on you. OU may be surprised to know that our first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was guided by a biological metaphor. You will remember from the time when you first became acquainted with a Petri dish, that a medium was defined as a substance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If you replace the word “substance” with the word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would stand a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edia ecology: A medium is a technology within which a cul-ture grows; that is to say, it gives form to a culture’s politics,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habitual ways of thinking. Beginning with that idea, we invoked still another biological metaphor, that of ecology. In its origin the word had a considerably different meaning from how we use it today.As found in Aristotle, it meant “household.” He spoke of the importance to our intellectual equanimity of keeping our household in order. Its first use in its modern meaning is attributed to Ernst Haeckel, a German zoologist,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He used the word as we do now, to 1 Neil Postman is 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Paulette Goddard Professor of Media Ecology in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Steinhardt School of Educa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East Building, 239 Greene St, 7th Floor, New York, NY 10003. I Y

环境学复习试题及答案范文

一 、名词解释 1. 生态平衡 2. 水环境容量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4. 清洁生产 5. 二次污染物 二、简答题 1. 着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指出每一公害事件的 主要污染物? 2. 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3. 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4. 简述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基本政策体系。 5. 环境中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6. 中国环境管理的八项制度 三、论述题 1. 论述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和危害, 及其防防治对策。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2. 水环境容量 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即某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3.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为保护环境所建立的集中治理设施和采用的管理措施,是强化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4.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的整体预防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轻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降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降减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5. 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二、简答题 1. 着名的“八大公害事件”是什么?指出每一公害事件的主要污染物? (1)富山事件(骨痛病):镉污染; (2)米糠事件:多氯联苯污染; (3)四日事件(哮喘病):SO2、煤尘、重金属、粉尘污染; (4)水俣事件:甲基汞污染; (5)伦敦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6)多诺拉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7)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 (8)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及SO2污染 2. 根据处理目的划分,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几种典型的方法。 预处理:压实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脱水和干燥 资源化处理:热化学处理-焚烧、热解、湿式氧化 生物处理-堆肥、厌氧消化处理 最终处置技术:海洋处置-海洋倾倒、远洋焚烧 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处置、深井灌注处置、土地填埋处置 3.海洋污染有哪些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 (3)扩散范围大 (4)控制复杂

左玉辉环境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sz《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 六、生物环境 1.生物入侵的概念,途径及危害P194-197(名词解释、简答) 生物入侵又称为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 入侵途径主要有:(1)人为有意引入,包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引入物种,其目的是为了生物防治引入物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引入物种、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引入物种以及在战争中运用细菌或病毒等作为武器;(2)无意识引入,即通过国际人员往来、商品贸易渠道、交通工具、海洋垃圾等引入的;自然入侵,即自然界中的植物靠自身扩散传播慢慢侵入到其他生态系统、或是通过自然媒介和动物媒介传播的。 对环境的危害:(1)入侵物种形成大面积的优势种群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2)压迫、排斥本地物种,造成物种的单一化,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3)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或直接取食本地物种。(4)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燃性(5)影响遗传多样性(6)危害农林业和经济的发展(7)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生物多样性P199-204(填空) 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七、全球化 1.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目标、措施P240-241(简答)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2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凑个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3坚持公约主导地位。《气候公约》及其《精度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各做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国性的国际公约。4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 1、简述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环境环境科学中,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环境分类 (1)按性质分类:自然环境工程环境社会环境 (2)按空间范围划分: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空间环境)2、简述环境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环境问题:广义:,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作用下,人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 (1)原生环境问题 由环境自身变化引起,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损害的环境问题。 特点:自然力是主要控制力,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自然孕育过程。 (2)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①环境破坏(生态破坏) 人类的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物环境破坏 ②环境污染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③环境干扰 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的影响。 特点:局部性、区域性、在环境中没有残余物质。 3、简述环境科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环境科学的定义:研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研究环境与人类社会活动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正确解决环境问题,确保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调演化,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的科学。 研究内容 (1)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3)确定当前环境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4)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章 1、什么叫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环境标准与环境基准)程度,并持续足

《建筑环境学》习题参考(附答案)

1. 是空气温度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 答: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能时具有选择性,它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的增温是非常微弱。主要靠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升温。而地面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和对大气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地面温度决定了空气温度。 2. 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 答:有效天空温度的计算公式为: 4 144])70.030.0)(026.032.0(9.0[o d d sky T S e T T +--= 查空气水蒸气表,可知:t =25℃时,e d =31.67mbar 查表2-2,T d =32.2+273.15=305.35 K ,另外,T 0=25+273.15=298.15 K ∴ 计算得:T sky =100×(74.2-9.4S)1/4 如果没有大气层,可以认为S =1,则计算求得:T sky =283.7 K 3. 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

结霜? 答:由于晴朗夜空的天空有效温度低,树叶表面与天空进行长波辐射,使得叶片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所以出现结露或结霜现象。 4. 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水体和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热岛效应,一方面植被覆盖地面,可减少地面吸收的热量,另一方面,水体和植被的蒸发量加大,带走了城市空间的一部分热量,这些都有利于城市空气温度的降低。水体蓄热能力大,有利于降低日间热岛强度。 5..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吗? 答: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计算公式为:out L out air z Q aI t t αα-+= 由公式可以看出,室外空气综合温度不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还与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吸收率有关。 6. 透过玻璃窗的太阳辐射中是否只有可见光,没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环境化学(王红云版)复习(选择)

环境化学(王红云版)复习题 一、选择题(二、三章) 1、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性与大气垂直递减率Γ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Γd的大小有关,当Γ<Γd时,大气结构为(D)A不稳定B极不稳定C中性D稳定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大而降低,即Γ<0时,称为(A) A逆温气层B等温气层C增温气层D递减气层 3、光化学烟雾一般在(B ) A白天形成傍晚消失,中午或稍后最低B白天形成傍晚消失,中午或稍后最高 C傍晚形成白天消失,中午或稍后最低D傍晚形成白天消失,中午或稍后最高4、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体,按其成分的可变性可分为稳定组分、可变组分和不确定组分,下列哪种气体属于稳定组分(B)A SO2 B O2 C飞灰D CO2 5、伦敦烟雾型污染主要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A)A SO2 B CO2 C NO D NO2 6、光化学烟雾的特征是(B) A 烟雾是蓝色,强酸性B烟雾是蓝色,强氧化性 C 烟雾是绿色,强氧化性 D 烟雾是绿色,强碱性 7、对流层大气质量是大气层质量的(C)A 25% B 50% C 75% D 90% 8、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9、造成气候变化的大气层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臭氧层的质量在平流层的10-35Km处达到最大。B形成海陆风局地环流时,白天形成海风夜晚形成陆风。 C山风和谷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转换时,它们的方向相同。 D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可以不穿宇航服。 11、以下哪个选项表示日落前一小时逆温开始生成的情况(B) (A)(B)(C)(D) 12、光化学烟雾含量最多的污染物是(A)A O3 B PAN C H2O2 D 醛类 13、大气中甲氧基的主要来源是(D) A CH3ONO·和HO2· B CH3ONO2和RO2· C CH3ONO2和RO· D CH3ONO·和CH3ONO2 (四、五、六章) 1.土壤剖面形态不包括(C)A淋溶层B基岩层C沉淀层D母质层2.土壤有机质不包括(D)A腐殖质B生物残体C土壤生物D土壤矿物质3.主导土壤母质转化为土壤过程的主要因素是(C) A腐殖质B时间C土壤生物D土壤矿物质 4.土壤中的铬污染会使动物发生(C)A肺癌B自然骨折C糖尿病D心脏病5.土壤中的镉污染一部分与低金属硫蛋白结合,然后随血液分布到各内脏器官,最终主要积于(C)A心和肺B肝和肺C肾和肝D肾和肺 6.下列不是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的是(D)A降水B地下水C灌溉D湖泊7.土壤中农药向大气的(A),是大气农药污染的重要途径。 A扩散B迁移C转化D挥发 8.农药分子中存在的某些官能团有助于吸附作用,以下哪个官能团的能力最强(B)A-OH B-NH2C—NHR D—COOR 9.下面哪个表达错误(A ) A.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微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光化学降解 B.物理吸附的强弱决定于土壤胶体表面的大小 C.一般将沸点在230℃以下的单元酚称为挥发性酚 D.就酚类化合物的毒性程度来说,从苯酚的最大,通常含酚废水中以苯酚和甲 酚含量为最高 10.土壤中对农药最彻底的净化是下列那种降解(C) A 化学降解 B 光化学降解 C 微生物降解 D 物理化学降解 11.氟在自然界的分布形式,那项是不正确的(B) A 萤石(CaF2) B 单质氟 C 水晶石(Na3AlF6) D 磷灰石[Ca5F(PO4)] 12.下列那项不属于氟不足时出现的病症(C) A 佝偻病 B 骨质松脆 C 脚气病 D 龋齿流行 13.下列农药蒸气压高的为(C)A DDT B狄氏剂C有机磷D林丹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为(D) A物理吸附的强弱决定于土壤胶体比表面的大小 B在同一类型的农药中,农药的分子越大,溶解度越小,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 小,而被土壤吸附的量越多。 C农药的挥发。迁移虽可促使土壤本身净化,但却导致扩大,加深其他环境因素 的污染。 D各种农药的蒸气压相差不大,它们在土壤中挥发快慢大致相当。 15.下列农药分子中存在的哪一种官能团的被土壤胶体吸附能力最强(B) A-OH B-NH2C-NHR D-COOR 16.下列不属于土壤污染物质的是(D) A锌B洗涤剂C炭疽杆菌D铵盐 17.汞的迁移转化过程中难溶化合物为(B) A P基汞 B HgO3 C HgCl2 D Hg(NO3)2 18.土壤环境污染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下面哪一项是发生类型(D) A水体污染型B大气污染型C农业污染型D以上全选 19.土壤空气主要由以下哪几种元素组成(A) A N2、O2、、CO2 B N2、CO、O2 C NO、CO2、O2 D C、O2、N2 20.农药分子中存在下列哪种官能团的吸附能力最强(B) A -OH B-NH2 C -COOR D -NO2 21.下列哪类化合物质既有挥发性又对环境造成污染(A) A酚B脂C酮D醇 22.怎样增强土壤的自净能力(D) A疏松土壤B用水淹没C施加大量有机肥D增加土壤中有机、无机胶体的含量 23.下列哪一项能引起农药在土壤中降解(D) A光和作用B光化学反应C光解作用D光化不降解 24.农药在土壤中的主要迁移途径(B) A气体挥发B土壤固相物质吸附C随水淋溶D移到土壤之外 25.土壤中的氟说法正确的是(D) A难溶形态存在的氟易被植物吸收,对植物不安全 B为难溶性化合物形态存在 C氟不是重要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 D可随水分状况以及土壤的PH值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迁移转化 26.对酚污染来源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工业废水的排放B石油化工工业C生活污水排放D生物体的分解 27.关于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不包括的内容是(A) A物理降解B微生物降解C化学降解D光化学降解 28.土壤空气和大气中哪些含量高(A) A N2、O2、CO2 B N2、CO2、H2 C NH3、O2、CO2 D CH4、Cl2、H2 29.以下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错误的是(C) A对汞中毒区,施入硝酸盐B对镉中毒区,采用参土法或换土法 C对铅中毒区,降低土壤的PH值D对砷中毒区,施加硫粉 30.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自于(D) A大气降水B降雪C灌溉D以上全选 3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汞是一种对植物及人体无生物学作用的有毒元素 B铬是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元素,但浓度较高时对生物有害 C镉对于生物体和人体来说是必需的元素 D从环境污染效应来看,常把砷作为重金属来研究 32.土壤剖面形态中深度最深的是以下哪个层次(D) 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D基岩层 33.以下土壤组分中占比例最多的是(C)A空气B水C矿物质D有机体 34.同一类型的农药中,(A) A农药的分子越大,溶解越小,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小。 B农药的分子越大,溶解越大,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大。 C农药的分子越小,溶解越大,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大 D农药的分子越小,溶解越小,被植物吸收的可能性越小。 35.化学农药挥发作用的大小,不决定于(D) A土壤的湿度,温度B农药本身的蒸气压 C影响孔隙状况的质地与结构条件D农药本身的溶解度 36.不属于动物体内污染物分布影响因素的是(C) A污染物与不同部位的亲和性C血流速度B通过细胞膜的能力D置换竞争 37.植物受污染的主要途径(A) A表面附着及植物吸收B专属吸附及离子交换 C表面附着及离子交换D专属吸附及植物吸收 38.毒物难于通过生物膜进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屏障是(C) A肝-肾B胎盘C血-脑D胆-肝 40.被动扩散是由于(A) A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脂溶性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C脂溶性物质从两极向中间聚拢。D脂溶性物质从中间向两极扩散。 41.胃的PH值约为(A) A 2 B 3 C 4 D 5 42.下列各器官对各种毒物都有生物转化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 A肝脏B肾脏C胃D肠 43.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之一的日本熊本县“水俣病”,是因为当地居民食用了被 周围石油工厂排放的含(A)废水污染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甚至死亡的“疾 病”。A汞B镉C铅D铍 44.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生物浓缩系数的因素(D) A物质本身的性质B生物C环境D水体 45.下列哪项不可以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B) A 生物放大 B 生物自净 C 生物富集D生物积累 46.各形态的汞所具有的毒性从小到大为:(B) A金属汞、有机汞、无机汞B无机汞、金属汞、有机汞 C无机汞、有机汞、金属汞D有机汞、金属汞、无机汞 47.假设两种毒物单独作用的死亡率分别为M1和M2联合作用的死亡率为M,则 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死亡率分别表示为:(C) A M>M1+M2,M<M1+M2 B M>M1+M2,M=M1+M2 C M=M1+M2,M<M1+M2 D M=M1+M2,M>M1+M2 48.丙酮酸经乙酰辅酶A的酶促反应,在无氧条件下转变为:(A) A有机酸、醇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和水 C有机酸、水和二氧化碳D醇、水和二氧化碳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建筑环境学期末考题

第一部分填空题 目前人们希望建筑物能够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美观性。建筑与环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问题就是:如何协调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与研究与掌握形成病态建筑的原因。 建筑环境学的三个任务就是:了解人与生产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环境、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就是如何影响建筑环境的、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地方平均太阳时就是以太阳通过当地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的计时方式。 真太阳时就是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的计时方式。经国际协议,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为世界时间的标准时。 每个时区都按照它的中央子午线的平均太阳时为计时标准,称为该时区的标准时。气温就是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绝对湿度就是指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内扰含有室内设备、照明、人员等室内热湿源 外扰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包括有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以及邻室的空气温湿度进入室内。 任一时刻房间瞬时得热量的总与未必等于同一时间的瞬时冷负荷。 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房间的构造、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与热源的特性。一般说来,当环境温度下降时,表层温度下降;情绪上升时,表层温度上升;人体出汗之后,表层温度下降。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的形式包括有对流、辐射、蒸发,影响因素包括有衣服热阻、环境空气温度、皮肤蒸发与呼吸散湿、空气流速、周围物体的表面温度等。 人体的皮肤蒸发散热量与环境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皮肤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服装的潜热换热热阻等三个因素有关。 调查对环境的热感觉的简写为:TSV。热舒适就是表示对环境表示满意的状态,简写为TCV,预测平均评价(简写为PMV)预测不满意百分比(简写为PPD)表示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百分比。当室内热环境处于最佳的热舒适状态时,仍有5%的人不满意,因此ISO7730对PMV-PPD的推荐值在-0、5~+0、5。 从冷或热环境中突变到中性环境时,则会出现热感觉短时间的“超前”,即所感觉到的冷热感指标比稳定时要更低。 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就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氡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200Bq/m3,I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400Bq/m3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源头治理、通新风稀释合理组织气流、空气净化。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不同之处有:病因可查、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对策、离开建筑,疾病不会消失、康复时间较长,而且需远离建筑、不需要对她同室人健康进行调查、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建筑相关疾病与病态建筑综合症相同之处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与生物因素、随室内人员

传播学重要学派——媒介环境学最精确概况

媒介环境学 名词解释 先驱的奠基人: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技术哲学 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芒福德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 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艾吕尔: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麦克卢汉: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 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继承芒福德——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伊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第二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 波斯曼: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 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 莱文森: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 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研究推向哲学层面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理论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

环境工程学 1、在沉砂池与初次沉淀池内初期可能发生的沉降为(①);在混凝沉淀池及初 沉池后期和二沉池中、初期可能发生的沉降为(②);高浊度水的沉淀及二沉池后期的沉降通常为(③);沉淀池或者污泥浓缩池中的沉降类型为(④)。 A. 拥挤沉降压缩沉降自由沉降絮凝沉降 B. 絮凝沉降自由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 C. 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 D. 压缩沉降絮凝沉降自由沉降拥挤沉降 2、铝盐和铁盐作为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 pH偏低,胶体及悬浮物颗粒浓度高,投药量不足的反应初期,以(①)作用为主;在pH值偏高,污染物浓度较低投药量充分时,以(②)作用为主;在pH值和投药量适中时,(③)作用则称为主要的作用形式。 A. 脱稳凝聚网捕絮凝桥连絮凝 B. 桥连絮凝网捕絮凝脱稳凝聚 C. 网捕絮凝脱稳凝聚桥连絮凝 D. 脱稳凝聚桥连絮凝网捕絮凝 3、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 )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 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水力B.耐磨C.化学稳定D.抗蚀 4、加压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一般可采用25%~50%。 A.回流比B.压力比C.气水比D.进气比 5、气浮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率较高,一般只需( )min即可完成固液分离,且占地面积较少,生成的污泥比较干燥,表面刮泥比较方便。 A.5~10 B.10~20 C.30~50 D.以上都不对 6、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食盐再生液的浓度一般采用()%,盐酸再生液浓度一般用()%,硫酸再生液浓度则不用大于4~6%,以免再生时

生成CaSO4。 A.5~10;4 B.10~15;2 C.5~10;4 D.以上都不对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吸附量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习孔的构造和分布情况。 B.活性炭的细孔有效半径一般为1~1000nm。小孔半径在2nm以下,过渡孔半径为2~100nm,大孔半径为100~1000nm。 C. 细孔大小不同,在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不同。 D. 吸附过程中,大孔主要为吸附质的扩散提供通道,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 8、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中,按照被分离物质的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微滤> 超滤>钠滤>反渗透 B. 超滤>微滤> 钠滤> 反渗透 C. 反渗透> 超滤> 微滤> 钠滤 D. 微滤> 钠滤>超滤> 反渗透9.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一般可采用加( )、漂白粉或漂粉精法。 A.氯氨B.二氧化氯C.臭氧D.液氯 10.选择加氯点时,应根据( )、工艺流程和净化要求,可单独在滤后加氯,或同时在滤前和滤后加氯。 A.原水水质B.消毒剂类别C.水厂条件D.所在地区11.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min。 A.60 B.20 C.25 D.30 12.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h。 A.2 B.1.5 C.1 D.0.5 13.投加消毒药剂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加氨管道及设备( )采用铜质材料。 A.应该B.尽量C.不宜D.不应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次氯酸杀菌消毒时,如水体中有氨存在,可以促进消毒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生成的氯胺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 B. 氯胺的消毒作用实际上是依靠了HOCl。

最新环境学概论知识点

1、环境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与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2、环境学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出现了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直接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环境污染的程度、危害和机理,探索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第二阶段将社会科学运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3、第二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4、环境破坏包括生物环境破坏(如地下水超采、土地沙化等)和非生物环境破坏(如物种减少,草原退化等) 5、环境问题的实质: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6、生态系统结构是指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及其时空分布和物质、能量循环转移的路径,主要包括形态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 7、主要的生态因子包括温度、水、光和辐射、土壤及空气等。 8、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 9、生态系统能流源于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固定,结束于呼吸及分解作用的散热过程。 10、保持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生态结构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11、根据来源废水可以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退水三大类 12、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类型有物理污染、化学污染、生物污染及富营养化等。 13、水体自净过程包括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过程。 14、工业节能减排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关键。 15、主要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有SOX、NOX、COX、VOC等 16、VOC的全称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SP的全称是总悬浮颗粒物。 17、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CO2浓度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18、主要至酸前提物质有SOX、NOX等。 19、噪声的四大发生源有交通噪声源、工业企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社会生活噪声源。 20、噪声的控制途径主要有控制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及接受者防护。 21、危险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22、生产废物主要发生源是采掘、冶金、煤炭、火力发电四大部门。 23、我国固废污染控制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期,由于技术力量和经济能力有限,80年代中期提出了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作为控制固废污染的技术政策。 24、根据自然资源的渊源和可利用性资源可以分为耗竭性和非耗竭性资源两大类。 25、目前世界能源消耗结构中以一次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中国能源消耗结构中以煤为主。 26、“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27、我国环境管理的老三项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28、根据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宪法、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资源单行法、其他部门法中关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我国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等六个层次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2、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3、环境质量: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的表示,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发展的适宜程度等。 4、环境本底值:在自然状况下,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值。 5、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不致受害、自然环境结构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环境自净能力: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环境对进入其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具有一定的迁移、扩散、同化、异化能力。 7、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