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健康促进答案word版本

运动与健康促进答案word版本
运动与健康促进答案word版本

1.运动处方的内容、范围和应用举例

运动处方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与个人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运动方法。其内容有:

(1)运动目的:治病防病、减肥、健身、娱乐等等。

(2)运动种类:按运动生理学揭示的氧的代谢特点分为三类有氧耐力项目、伸展运动和健身操、力量锻炼。

(3)运动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可以用最大吸氧量(大强度:70-80%VO2max;中强度:50-60%VO2max;小强度:40%VO2max)和年龄最大心率(75%maxHR)、梅脱值(METS)等来衡量。

(4)运动时间:根据目的、年龄、体力, 和可能性不同而不同,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的长短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运动强度大, 持续时间可相应缩短; 运动强度小, 时间应延长。

(5)运动频率:减肥要效果好每天要练。力量锻炼更需持之以恒。

(6)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要做好危险的预防,循序渐进,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运运动处方的范围:

为了提高全身耐力水平,必须达到改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的有效强度,这就是靶心率范围。如果运动超过这个上限,就可能有危险性,这个运动量界限,称为安全界限。而达到这个有最低效果的下限,称为有效界限。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之间,就是运动处方安全而有效的范围。如果身体条件差的人(年老、体弱、成人病者),容许的运动条件受限制多些,制定处方时必须严格规定运动内容;反之,身体的运动,而强健的壮年,从跑步到所有的运动都是处方的内容。

对我自身来说可制定运动处方如下:

运动目的:增强耐力、提高体质

运动项目:有氧运动(耐久跑、游泳、爬山、自行车等),肌肉力量练习(哑铃、沙袋和拉力器等轻重量器械)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

运动时间:每次30~50分钟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锻炼时不可时断时续,要循序渐进;如果身体状况出现异常,运动时有胸闷,头

晕等现象,应暂停体育锻炼。

2.如何应用体脂率评价健康状态

体脂含量,特指人体内脂肪的含量;体脂率,指人体内脂肪含量占人体体重的百分数。后者的计算公式为:体脂率(%)=身体脂肪重量/身体质量*100%。

通过测量人体的身高、体重、围度等形态指标,再将其转化为各种指数,根据指数的大小可以来判定人体的胖瘦程度。其中最典型,使用最广泛的是身体质量指数(BMI)BMI 的计算方法为:BMI=体重(kg)/身高(m)2。2003 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发布的中国人肥胖诊断标准为:BMI<18.5 为低体重;18.5≤BMI≤23.9 为正常体重;BMI≥24为超重;BMI≥28 为肥胖,BMI过小或过大均对应着较高的疾病指数。其他身体形态评价方法(如围度法,腰臀比等)也如BMI一样,虽然简便易行,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的肥胖程度。对于肌肉和骨骼发达、腹水、浮肿的人群来说,其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而且它们都只能从大体上判定人体是否超重,却不能得出人体的脂肪分布,而后者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使用体脂率的评价方法,排除了肌肉、骨骼发达,浮肿等情况造成的体重超出正常值的现象,让肥胖的判定更加准确。采用水下称重法、双能X 线吸收法、皮褶厚度法和生物电阻抗法分别是在测量出人体的密度、人体衰减光子的程度、身体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及人体电阻的大小的基础上,间接推算出人体的体脂率。使用不同方法测出的人体体脂率略有不同,不同种族、年龄的人群的体脂含量存在也差异。不同身体状态下体脂百分比为:

身体状态男女

必须脂肪量0-5 0-8

最少脂肪量 5 15

运动员5-13 12-22 最佳健康状况10-25 18-30

最佳体力状况12-18 16-25

肥胖>25 >30

3.简述基本行为生活方式

人的行为即是健康状态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基本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

1.每天正常规律的三餐而不吃零食.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则包括:“食物要多样、饥饱要适当、油脂要适量、粗细要搭配、食盐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饮酒要节制、三餐要合理。”

2.每天吃早餐.早餐是人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摄取了足够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个较好的状态,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他能最快的转化为能量被人体利用,尤其是学生,快速转化成为ATP后能被大脑利用。

3.每周2-3次适量运动.一个人要想健康,就必须经常运动、活动和锻炼,注重吃动平衡。动则不衰,劳动、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

4.适当的睡眠(7-8小时).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机体自我保护的重要生理功能。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增强智慧、保证健康十分重要。

5.不吸烟.吸烟对人体健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烟草中许多物质对人体有害,仅目前查明的致癌物质就有40多种。吸烟的长期危害,主要是引发疾病和死亡,包括诱发多种癌症,使

继续教育 运动与健康 答案

继续教育__运动与健康作业 总得分:65.0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多少分钟( ) A.40分钟 B.2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标准答案:B | 用户答案: A 本题得分:0 2.(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是思维迟钝型导致的后果( ) A.思维变得迟钝 B.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下降 C.免疫力下降 D.极易产生烦躁、忧愁、痛苦等不良情绪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2 3.(本题分值:2) 最佳的运动频度应该是每周多少次( ) A.4次 B.1~3次 C.5次以上 D.3~5次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D 本题得分:2 4.(本题分值:2) 出汗量与什么无关( ) A.天气 B.心情 C.爱好 D.环境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2 5.(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是太极拳的锻炼要领( ) A.保持心平气和,坚持" 心静" B.集中精神 C.热身运动 D.正确把握各种不同姿势和动作的要求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2 6.(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运动不适合中老年人( ) A.走跑交替 B.太极拳 C.健身操 D.瑜伽 标准答案:D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0 7.(本题分值:2) 下列受伤后的休养方式哪种是错误的( ) A.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B.保证休息和营养 C.没受伤的地方可以按原计划训练 D.合理安排伤后训练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本题得分:2 8.(本题分值:2) 对于运动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 A.运动越费力,热量消耗得越快 B.如果某种运动有益,做得越多越好 C.运动之前可以吃少量的东西 D.运动只限于年轻健康的人,对于老年或健康欠佳的人尽量不要参加运动 标准答案:C | 用户答案: C

体育与健康 论文

体育与健康 “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说起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中国民间这句谚语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就是最珍贵的药物都无法比拟的。而在我瞧来,体育与健康就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运动就是不可否认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指数的最好方式,而良好的健康,也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尤其就是自己热爱的运动,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说到这里,不禁问:何为体育,何为健康呢?“体育”一词,从广义上来讲,就就是“体育运动”,即指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而“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健康不仅就是没有疾病与身体不虚弱,而且就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即就是通常所指的“身心健康”。这样来说,一个人要满足“健康”的标准,她必须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道德健康几方面都健全。运动,就给我们提供了健康发展的契机。 一、体育运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就像柏拉图所说:“身体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而体育对人身体健康的作用,也大抵如她所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的吸氧能力,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与解毒过程;体育运动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使肌肉得 到充分的营养,提高肌肉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变粗、发达、结实、匀称而有力。 2、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体育运动能 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机体的消化吸收,可预防与治疗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有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不易生病且长寿。 3、常参加锻炼可使大脑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提高,反应迅速而准,从而改善神经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使之更加 灵活协调,发挥出最佳效果。 4、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塑造自己的形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而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增多等等,使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 5、可以使人体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经常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二、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与智力的发育。 1、体育使人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坚持经常锻炼,需要自觉性与自制力。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培养我们克服困难的毅力与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另外 体育锻炼还可以促进个性培养、陶冶情操、培养勇敢、果断、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体育运动可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情绪与心理如、消沉、沮丧 体紧张等。体育竞赛运动特别就是一些团体运动它要求团结协作、诚实、守纪、

体育与健康试题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的五个目标 ()、()、()、 ()、()。 2、篮球场地国际标准:长(米)、宽(米)、篮框距离地面高度(米)。 3、排球场地国际标准:长(米)、宽(米)、限制线为(米),男子网高(米)、女子网高(米)。 4、国家体委审定毽球场地长(米)、宽(米),男子网高(米)、女子网高(米)、限制线(米)。 5、把以()和()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二、名词解释:(20分) 1、健康: 2、体育与健康课程: 3、体能: 4、身体健康: 5、路: 三、问答题:(30分)

1、运动参与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答:(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心理健康目标有哪几个方面? 答:(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 答: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四、简述题:(30分) 1、什么是体育? 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习题及答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习题 概论 一、选择题: 1.“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指的是(A )A.道德健康B.三级健康C.心理健康D.一级健康 — 2.无饥寒、无病、无体弱是(A)A.一级健康的内容B.二级健康的内容C.三级健康的内容D.健康的全部内涵3.一级健康是指(B )A.满意度条件B.满足生存条件C.最高层次的健康D.心理健康 4.二级健康是指(B ) 》 A.心理健康B.满意度条件C.道德健康D.满足生存条件5.最高层次的健康是指(C)A.一级健康B.二级健康C.三级健康D.社会健康 6.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是(C )A.等同关系B.并行关系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D.先后关系 … 7.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D)A.进行卫生宣传B.提高卫生保健知识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行为改变8.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专著是(B )A.黄经亨编著的《健康教育学》B.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 C.贾伟廉编著的《健康教育学》D.梁浩材编著的《健康教育学》 ~ 9.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B ) A.健康教育B.健康促进C.卫生宣教D.预防接种10.选择8-12名由相同的社会背景成员对某社区的健康问题进行讨论,这是(B )A.特尔斐法B.专题组讨论C.观察法D.访谈法 11.二十世纪后期以来,影响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 B ) ) A.生物因素 B.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C.环境因素 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12.不记名,可保证答卷的真实性不受成员的威望、权利等的影响,这种方法是(A ) A.特尔菲法 B.专题小组讨论法 C.选题小组工作法 D.案例调查 13. 属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的特点的是(C) A. 潜伏期短 B. 特异性强 C. 广泛存在 D. 变易性小 ) 14.健康促进特别强调以(D) A. 个体为基础 B. 群体为基础 C. 病人为基础 D. 健康为基础 15.常用于收集目标人群较深层次的需求信息的方法是( B ) A.观察法 B.专题小组讨论法 C.选题小组工作法 D. 专家反馈咨询法16.第一次举行健康促进国际大会的发展中国家是(A) 《 A. 印度尼西亚 B.中国 C.印度 D. 菲律宾

体育锻炼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与体会(两篇)

体育锻炼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与体会(两篇) 体育锻炼对健康促进的认识与体会【篇一】学校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使青少年得到全面发展。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未来教育对于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这一论述也充分说明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应该是直接影响其它如智育、德育、美育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今天许多科学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 一、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和塑造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体育的任务。学校体育教育用其自身的学科优势

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体育锻炼以它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广大青少年。而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可塑性很强,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应青少年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的要求,能较全面的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进行培养。如田径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集体性非常强的如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 对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有显著的作用;体操、武术等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沉着、果断及自制能力。 其次,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大多是集体的实践活动。在各种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集体活动中,学生会表现出各种思想和行为。在一节体育课中,老师要求学生对体育器械、场地的爱护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等,这些活动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成份,有助于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约束之间的关系,以及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 2. 原《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导思想是增强学生体质,而后者则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3. 体能要素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 4. 制订运动处方时需充分考虑运动的次数,强度和时间三个要素,使体育锻炼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也纳宣言》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它们是合理膳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全的心理。 6. 皮埃尔·顾拜旦是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 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 主要目标的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3、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现、动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4、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评和综合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5、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_实践性_____特征,重视教学内容的_基础性_、__选择性__、以及教学方法的__有效性__、__多样性_,注重激发学生_运动兴趣_。 二1、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采用教师评价 B、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C、并努力发挥其他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有关人员的评价作用 D、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采取一致的评价方法 2、(C)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的是(C)。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美体性 D、综合性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包括前言、(A)、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5、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到全面和(A)。 A、准确 B、公平 C、公正 D、公开 6、(B)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7、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起(B)。 A、重要作用 B、主要作用 C、特殊作用 D、一般作用 8、体育与健康( A )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 A、学习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9、下面不是一节体育课课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三个环节的是(D)。 A、课例设计 B、课例的过程描述 C、课例反思 D、课例的准备 10、( D)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对水平一的学生应主要采用( A )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准则习题及答案

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 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 二1、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可以采 用多种方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采用教师评价 B、要关注学生的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C、并努力发挥其他与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有关 人员的评价作用 D、对每一个学生都要采取一致的评价方法 2、( C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 要结果。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的是( C )。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美体性 D、 综合性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A )、 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5、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很强的权威性,须尽力做 到全面和( A )。 A、准确 B、公平 C、公正 D、公开 6、( B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 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7、教师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中起( B )。 A、重要作用 B、主要作用 C、特殊作用 D、一般作用 8、体育与健康(A)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 标的重要手段。 A、学习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定性评 价D、定量评价 9、下面不是一节体育课课例的主要内容包括的 三个环节的是( D )。 A、课例设计 B、课例的过程描述 C、课 例反思D、课例的准备 10、(D )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 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A、运动参与 B、运动技能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4分)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8分)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 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和学习 目标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 择性 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的要求建立多元的 学习评价体系 2、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 长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和习惯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 习 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3、在确定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的目标时,应关 注哪几个方面?(8分) 一是了解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和发展情况,以 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为制订下一步教学计划 做好准备。 二是判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存在的 不足及其原因,以便改进教学。 三是发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能,为学生提 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和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 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四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 发展的能力。 4、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是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 教学质量,开发体育与健康的校本课程,形成各 地、各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条 件。它包括哪些方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0 分) 一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是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是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五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六是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问答题(11分) 请详细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初中部分的 课程内容是什么?(11分) 一是运动参与,包括: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 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运动与健康习题

军职在线运动与健康(自主模式)湖北大学 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 一、判断题 1.健康就是指没有疾病。错 2.研究表明:人的心率与寿命成正比。错 3.一个运动能力强的人其身体一定健康。错 4.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加速度、旋转运动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标志。对 5.身体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运动锻炼得到提高的。对 6.社会适应能力不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错 7.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适度发挥个性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对 8.有积极向上的信仰是道德健康的基本特征之一。对 9.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属于身体亚健康。对 10.经过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其安静时的心率一般维持在60次/分左右。对 二、多选题 1.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2.衡量人体身体形态最基本的三项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 3.以下反应人体是身体生理机能指标的是:心率、血压、肺活量。 4.以下反映人体身体素质的指标是:力量、速度、柔韧、灵敏。 5.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困倦、健忘。- 6.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第二章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天敌

一、判断题 1.现代文明病是一种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及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成的一类疾病。对 2.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种流行性疾病,不包括中国。错 3.在中国,男性腰围若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若大于80厘米则为中心性肥胖。对 4.在亚洲,男性腰臀比若大于0.95,女性若大于0.85则为向心性肥胖。对 5.若人体体重处于标志体重的正负10%均为不正常。错 6.BMI值的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升高(米)的平方。对 7.肥胖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但不包括糖尿病。错 8.若BMI值小于18,5为偏瘦。对 9.若BMI值大于30才算得上肥胖。对 10.BMI值越小越好。错 11.检测是否患有中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臀比。错 12.检测是否患有向心性肥胖的指标是腰围。错 13.肥胖不是单纯的健康负担为题,而是能否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问题,甚至ui 导致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对 14.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肥胖、缺乏运动、高度紧张等。对 15.运动可以环节紧张情绪。对 二、单选题。 1.国际通用的肥胖检测指标为?BMI值。 2.正常范围的BMI值为多少?18.5-2 3.9 3.中国标准体重(公斤)的计算方法为:身高(CM)-105 4.在全盘自动化时代,人们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约为1:9

体育健身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体育健身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 健身锻炼是使人身心具健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对锻炼者的身体健康的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体全身各系统的机能水平,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1健身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可以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供给,使人的骨密质增厚,骨头变精,抗折、抗压缩、抗扭曲等机械性能都大大提高;增强关节的稳固性;高关节的缓冲能力;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可使肌肉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首先,表现为肌肉体积增大,其次,表现为肌肉力量增强,能量供应更加充足)。 2健身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对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善研究证明,健身锻炼可使心壁增厚,心脏体积增大,(为心脏组织提供营养的)冠状动脉增粗1~2倍。随着心脏结构、形态的良性变化,其心脏收缩功能也大幅度提高,心脏的体积和容量加大,在较小的心跳次数下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锻炼者的心跳徐缓,可使心肌得到很好的休息,减少心肌疲劳,提高心力贮备,使心脏工作“节省化”。 (2)对血管的影响经常从事体育健身运能够增厚血管壁,增加其弹性,增大管径。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机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增强小动脉血管的张力和弹性。血管形态结构的改善能够维护血压的正常,促进血液循环畅通。健身活动让身体更好地将血液输送到肌肉中,进一步减少心脏负荷,同时使氧的代谢和营养物质的代谢更加迅速。 (3)对血液成份的影响健身锻炼能使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红血球)、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提高血容量,从而提高人体的载氧能力和代谢能力以及缓冲酸性物质和搞缺氧能力,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另外,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人,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会增加,胆固醇和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会降低。 3 健身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1健身锻炼能够提高呼吸肌的机能 人们进行健身锻炼时,随着呼吸加强并变得主动和有力,呼吸肌机能随之增强,胸廓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因此,经常进行体育健身锻炼,呼吸肌变得发达有力,胸围增大,锻炼者的呼吸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能更好地进行呼吸运动。 3.2增大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 进行健身锻炼时,机体的需氧量增大,呼吸加强,肺的气体容量增加,肺活量增大,从而提高了呼吸系统的功能。另外,肺活量的增大导致呼吸运动加深,呼吸深度加强,呼吸频率降低,使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也大大节省;同时又减少了剩余容量(肺功能中未被利用的部分),使呼吸时更多的空气进入肺泡,提高了氧气从肺进入血液中的能力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能力。 4 健身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经常进行健身锻炼,能够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促进能源物质的合成,使机体的代谢增强,从而提高食欲,使消化状态良好,能吸收和储存更多的营养物质,对防治胃肠道疾病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提高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如饭后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自由泳循环,增进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5 健身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经常参加健身活动,能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条件反射的建立;可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增强抗疲劳的能力;使脑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到充分发展,激活脑细胞的功能,发挥脑细胞的潜力;促使脑部的血液循环畅通,供氧充中,加强大脑皮层

运动与健康答案

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运动不适合中老年人( ) A.走跑交替 B.太极拳 C.健身操 D.瑜伽 用户答案: D 2.(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对生理的作用是( ) A.运动可以加强呼吸功能 B.运动可使心肌发达 C.运动可增强肌力和体力 D.运动让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用户答案: D 3.(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是太极拳的锻炼要领( ) A.保持心平气和,坚持" 心静" B.集中精神 C.热身运动 D.正确把握各种不同姿势和动作的要求 用户答案: C 4.(本题分值:2) 最佳的运动频度应该是每周多少次( ) A.4次 B.1~3次 C.5次以上 D.3~5次 用户答案: D 5.(本题分值:2) 短时间的爆发式运动消耗的什么( ) A.葡萄糖 B.三磷酸腺苷

C.乳酸 D.丙酮酸 用户答案: B 6.(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是思维迟钝型导致的后果( ) A.思维变得迟钝 B.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下降 C.免疫力下降 D.极易产生烦躁、忧愁、痛苦等不良情绪 用户答案: C 7.(本题分值:2) 本视频没提到下列哪项内容( ) A.运动的益处 B.不运动的危害 C.合理安排运动 D.运动的错误方式 用户答案: B

8.(本题分值:2) 对于运动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 A.运动越费力,热量消耗得越快 B.如果某种运动有益,做得越多越好 C.运动之前可以吃少量的东西 D.运动只限于年轻健康的人,对于老年或健康欠佳的人尽量不要参加运动 用户答案: C 9.(本题分值:2) 下列哪个对运动损伤的处理是错误的( ) A.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热敷二三天后再冷敷 B.急性腰扭伤可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C.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D.肌肉拉伤切忌搓揉及热敷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 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 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 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 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 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 B、提高心力储备 C、促进胃肠蠕动 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心身疾病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人体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首先体育锻炼与身体生理健康的关系。 人体由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等组成。体育锻炼是由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所完成,同时,体育锻炼又对各器官系统产生良好影响。 一、体育锻炼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消化系统可把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将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体生长和维持生命用,并将代谢过程中的残渣排出体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机能有良好影响,可使胃肠的蠕动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体对食物的欲望和需要量,有利于增强体质。 二、体育锻炼与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挥整个机体活动的"司令部"。人体的一切活动,其本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是经过感知、分析、判断、作出反应这个过程来完成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使之思维敏捷,调控身体运动更准确协调;还能有效地消除脑细胞的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三、体育锻炼与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又称骨骼肌肉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密质增厚,骨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张力和压力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是由于骨的新陈代谢加强,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变化的结果。经常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关节的机能得到提高。关节面骨密质增厚,提高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关节面软骨增厚,既加大了关节的稳固性,又提高了关节的运动缓冲能力;关节囊增厚,加固关节;关节囊内层的滑膜层分泌滑液功能提高,减少软骨之间摩擦;关节滑膜囊与滑膜皱襞的形态、结构产生良好变化,避免关节面过大的撞击和摩擦;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增粗,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提高了运动能力。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体积明显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灵活协调、反应迅速、准确有力、耐久高效。还可以消除多余脂肪,防止肥胖症。 四、体育锻炼与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的各器官系统中,由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组成的人体氧运输系统(即心肺系统),对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作用。人体通过心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将其代谢最终产物向体外运输与排出,这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基础。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有双向效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科学体育锻炼对人体器官系统能产生良好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体育锻炼违背了客观规律,也会有害健康。缺少科学性的盲目锻炼,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很小,甚至还可能使锻炼者产生损伤、疲劳等症状,严重损伤身体机能。因此,我们必须在科学原理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其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测试题答案(1)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一、以下选择题有一个最佳答案 1、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过程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指(D )。 A.速度B.力量C.灵敏D.耐力 2、发展力量素质的方法( D )。 A.弓步走B.越野跑C.钻过低栏架D.杠铃半蹲跳 3、发展耐力素质的方法(B )。 A.追逐跑B.定时跑C.闪躲跑D.交叉侧身 4、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D )。 A.让距离B.卧撑C.正踢腿D.往返跑 6、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 B )。 A.持哑铃阔胸B.上下振臂C.立卧撑D.接力跑 7、跳高的过杆动作属于哪个技术环节( C )。 A.助跑B.起跳C.腾空D.落地 8、奥林匹标志着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会,下列哪下不是五环的颜色(D) A.蓝B.黄C.黑D.白 9、下列哪项不属于人身体素质的是(C) A.力量、耐力B.速度、柔韧C.灵敏D.体能 10、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努力维护奥林匹克精神,积极恢复奥运会比赛的是(B )A.摩西B.顾拜旦C.萨马兰奇D.洛克 11、耐力跑锻炼的强度、心率控制在自己最大心率下为适宜() A.60—80% B.80—90% C.90—100% D.50—60% 12、.“乒乓球外交”是通过(C )手段促进国与国改善关系的范例。 A.政治B.经济C.体育D.军事 13、我国历史上在奥运会获得第一枚金牌的是哪个项目(C ) A.剑术 B.跳水 C.射击 D.体操 14、不属于健康三要素的是( D ) A、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社会适应 D、精神健康 15、不属于常见的运动项目的是( A ) A、冰球 B、篮球 C、羽毛球 D、跑步 16、正常人的心率范围是(B ) A、60—100次/分 B、60—90次/分 C、50—90次/分 D、50—100次/分 17、不属于三种体型的是(A ) A、苗条型 B、瘦弱型 C、健壮型 D、肥胖型 18、属于无氧运动的项目的是( D ) A、爬山 B、游泳 C、自行车 D、跳远 19、不属于常见的身体测量内容的是(D ) A、身高 B、体重 C、肺活量 D、肩宽 20、一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为(C ) A、早饭后 B、起床后 C、下午 D、晚上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浅析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软件学院张金鹏54080507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也认为,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可见体育运动和对于强健身心,保证健康优质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压力逐步提高的今天,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更加显得突出、引人注目。当然这已经是我们大部分人所持有的共识了,但是我们很少有仔细的思考体育运动到底和身心健康有着什么样的具体的关系,借着此次机会,在下面谈谈我的鄙见。 总的来说,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从身体健康和锻炼的角度,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的脏器,尤其是心肺的功能。众所周知,经常运动的人新陈代谢旺盛,心壁增厚,心肌增强,心跳频率减少,肺活量增大,这一切都预示着心肺功能的显著增强。不仅如此,规律的适量的运动还有助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善。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提高人的运动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对照组占明显的优势。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包括在校大学生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改善人的中枢系统的功能。这一点尝尝被大家所忽视。体育运动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十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使其反应加快。对长期用脑的脑力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体育运动对于身体的抗病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我们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生病的几率平均较少,而且即使生病了,平均的康复时间也比较短。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单单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体育运动就已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体育运动不仅仅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地作用,对于心理健康仍然作用巨大。 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人的意志品质。我们知道,体育的特点就是激烈,艰苦,竞争等。而这一切都要求参与者能够有较强的毅力,耐力,同时我们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本身就是在提升参与者的意志品质,培养其沉着果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体育运动能够使人际关系和谐。大部分体育运动都是团体项目,这就要求队员们能够相互配合,而在这个过程中,无形的就提升了参与者的团结的品质和集体荣誉感,并且由于相互的配合,总能够带来十分良好的人际关系,队友们的互帮互助可以延伸到体育场之外的生活的各方各面。再次,体育运动能够显著的调节人的情绪。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用体育运动这一手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郁闷了,打一场篮球,踢一场足球,过后一切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可以说体育运动是很好的宣泄手段,如果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快乐优质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与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关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并且将其培养为一生的爱好,使其发展成终生体育,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还等什么?赶紧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中来吧!!!

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体育人口: 3、健康促进: 4、WHR: 5、体质: 6、健康: 7、生活方式: 8、靶心率计算公式: 9、运动疗法: 10、适量运动: 填空题 1、行为是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应,包括内在的和 ( )变化。 2、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社会环境又称为() 3、(生物)、(心理)和(社会)3个基本侧面形成了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 4、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其中打到靶心率程度的时间不少于()分钟 5、三大营养摄入的适合比例为(),其中蛋白质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各占()为宜。

6、健康行为都受到3类因素的影响,此3类因素是()、 ()与() 7、体重高出或低于标准体重()的人,对于健康具有不良影响。 8、躯体健康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各器官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二是 ()能维持健康的能力。 9、安静的脉搏、()、()是常用来表达中国人身体机能的生理指标 10、健康锻炼的理想运动强度用()来表示,其适宜强度系数为() 11、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该指标常用于对肥胖的评价。 12、在大众体育计划的基本模式的第一环节中,为了确定大众体育计划的目标,各国均对国民的体育活动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国民的 ()和()需求。 13、(1995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次颁布的有关()的指导性文件 14、健康是()概念,也是()概念。 15、对人体有利的有氧训练运动以取()强度为宜,其中达到靶心率强度的时间不少于()分钟,这样才能获得对心血管系统发展的良好的训练效果。 16、有学者将危害健康的行为称为()危害因素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1.体育对人体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深刻地体现了体育在促进人体发展和增强体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锻炼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系统的机能,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3)体育锻炼能促进内脏器官机能的提高,促使心肌发达,心脏功能增强; (4)体育锻炼能提高人体呼吸系统的机能,使肺活量增大,氧交换能力增强,呼吸效能提高; (5)体育锻炼还能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1)体育锻炼能预防和治疗病态心理 病态心理指诸如猜疑、嫉妒、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等消极的心理现象。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积极的心态。

现代体育运动要求参加者对运动过程的千变万化须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做出调整,所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大大提高思维和应变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对技、战术分解与组合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分类、综合、比较和判断水平,能增强对病态思维的免疫力。 (2)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减少疾病发生。 有关研究认为:紧张、恐惧、焦虑、忧伤、沮丧、悲观、嫉妒、暴怒等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通过体育锻炼所产生的快乐、愉悦、成就感等积极情绪,则是抗疲劳、抗衰老、抗疾病及抵抗不良情绪的“良方”。 3.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 严格地讲,一个人在心理活动领域内完善无缺,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各种压力和挫折,是引起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体育锻炼能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应付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运动保健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体育保健学课后习题作业 第一章 1、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理解健康的概念 答: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目前人们认识到的因素有七大类: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健康的发育状态、个人的生活方式、个人的能力和支持、人类生物学和遗传、卫生服务。 4、试分析在当前社会中运动缺乏对人的健康有何影响 答:缺乏运动对健康有以下方面影响 1、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运动缺乏可导致氧运输能力低下,血管弹力减弱、心脏收缩力不 足,心功能降低,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2、对呼吸机能的影响:运动缺乏可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肺血流量减少,气体交换效 率下降。 3、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缺乏运动可使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减慢,使人的记忆力和大脑工 作的耐久力都比较差,大脑皮质分、综合和判断能力减弱,反应慢不敏锐,使大脑工作效率降低。 4、易导致肥胖:缺乏运动可使成人和儿童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或体重超出正常。 5、对运动系统的影响:缺乏运动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使骨重量降低、活动功能下降、骨周 围肌肉组织肌力减弱、姿势不稳、容易跌倒,从而引发骨折。 6、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久坐不动胃肠蠕动慢,正常摄入的食物聚积于肠胃,使胃肠负荷加 重,长此以往可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或出血等。 7、运动缺乏可导致亚健康:运动缺乏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很难集中、精神不振…… 亚健康状态。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 1、试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答:(1)急、慢性中毒 (2)致癌作用 (3)致突变作用 (4)致畸作用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6)其他 2、高温对人体从事运动有哪些影响 答:高温环境从事运动时运动员会由于体表散热效率低而形成内淤热,而发生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等热疾病。 3、高原缺氧环境对运动会产生那些影响 答: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增多,增强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身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其作用在于逐渐改善耐力项目和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