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西方经济学第18章(宏观第7章)

一.问答题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答:当然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

中,由于暂时的不可避免的摩擦而导致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出来。(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来与之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4.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答: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在短期,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升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

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答:(1)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影响:

①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他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因此,通货膨胀是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的。但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②通货膨胀对储蓄不利。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他们本来是作为未雨绸缪和蓄资防老,在通货膨胀中,其实价值也会下降。

③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④一方面由于居民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自身并未存心从税收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

(2)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

①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

P P AS E4

的前面,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又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产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②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是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①②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就会消失。

③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逐渐丧失,生产收缩。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会导致许多经济行为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混乱。

6.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如图18—1所示。

在图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

2.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3.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4.某人由于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自愿失业D.非自愿失业

5.下面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C.自然失业率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D.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

6.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的通货膨胀称为()。

A.温和的通货膨胀B.奔腾的通货膨胀

C.超级通货膨胀D.以上都不对

7.以下()情况不能同时发生。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8.根据古典理论,通货膨胀主要是()。

A.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结果

B.经济周期的结果

C.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D.工会过高的工资要求和管理价格的结果

9.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通货膨胀是()。

A.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的结果

B.实现充分就业后,物价水平的上升

C.未实现充分就业时,产出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一般地说,通货膨胀会使()。

A.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B.债权人受益,债务人受损

C.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益D.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受损

11.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通货膨胀,属于()。

A.成本拉动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动通货膨胀D.以上都不对

12.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 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19 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200亿元的投资后,将发生()。

A.需求不足的通货膨胀B.结构性通货膨胀

C.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D.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3.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降低工资B.减税

C.控制货币供给量D.解除托拉斯组织

14.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收入政策B.紧缩的财政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D.以上都不正确

15.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需求结构性通货膨胀D.成本结构性通货膨胀

16.一国在3年内把通货膨胀率从10%降至4%,其代价是第一年产量水平低于潜在水平10%,第二年低8%,第三年低6%,则牺牲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结果的)为()。

A.2.4 B.5 C.4 D.6

17.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曲线离原点越来越远

18.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

A.收入水平之间同方向变化

B.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同方向变化

C.收入水平之间反方向变化

D.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反方向变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通货膨胀按照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A.需求拉上通货膨胀B.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D.温和的通货膨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以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

B.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衰退

C.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下降

D.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和就业的增加

3.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A.各经济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

B.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C.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看齐D.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

4.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在()。

A.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有利于变动收入者

B.通货膨胀不利于储蓄者,有利于实际资产持有者

C.通货膨胀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债务人

D.通货膨胀不利于公众,有利于政府

5.通货膨胀之所以把大量居民手中的财富转移到公共经济部门,是因为()。

A.政府是债权人,居民是债务人

B.政府是债务人,居民是债权人

C.根据累进税制,居民要多缴税款

D.根据累进税制,居民要少缴税款

6.应用渐进主义来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是()。

A.以较低的失业率为代价B.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C.经历较长的时间D.经历较短的时间

7.应用激进主义来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是()。

A.以较低的失业率为代价B.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C.经历较长的时间D.经历较短的时间

8.政府推行收入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手段有()。

A.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提高工资和价格B.对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企业和工会不经政府同意不得降低工资和价格C.对价格和工资进行指导,由政府规定工资和价格的指导指标,指令工会和企业参照执行

D.政府加强社会救济和政府转移支付力度

9.以限价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的缺点主要是()。

A.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B.没有触及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如对商品的超额需求

C.导致不同程度的低效率

D.阻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10.以下关于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治理通货膨胀的比较正确的是()。

A.激进主义造成了较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但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也迅速得多

B.渐进主义虽没有较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但经历较长的时间

C.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都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经济衰退,承受很高的失业率

D.激进主义比渐进主义更能体现出决定性的政策变化,更令人可信

(三)计算题

1.假定目前你手中持有的现金金额为1 000元,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2%,那么4年以后以当前价格计算的实际金额会是多少?

2.在美国,平均每个人每两年就会有一次失业,每次失业持续的平均时间为7个星期。根据以上资料,请计算美国的失业率。它有何含义?

3.假定某国自然失业率为6%,实际失业率为9%,计算该国经济遭受的产出损失。如何达到充分就业目标?(假定该国的潜在产量为1.6万亿元美元,边际储蓄倾向为10%。)

4.一国GDP的增长率为3.5%,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1.6%,劳动力的供给每年增长2.2%,那么该国的失业率将提高还是降低?

5.假设一国经济中只有五种职业:工程师、秘书、司机、钢铁工人和农民。改变职业至少要经过数年的培训。目前每个部门中都有100万人失业(因此总共有500万人失业)。如果GDP每增加10亿美元,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数量为:工程师2万人,秘书3万人,司机2.5万人,钢铁工人1.5万人,农民0.5万人,计算:(1)若要全部消除现有失业,GDP应该增加多少?

(2)若GDP的增长消除了全部失业,通胀压力将来自哪个部门?

6.若所有部门劳动生产率都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要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工资应如何增长?

7.假如名义工资每年增长5%,那么一般物价水平将如何变化?若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2%,工人的实际收入会有多大程度的改善?

8.某投资者手中持有面值为1 000元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为80元,预测的第二年通胀率为5%。请计算:(1)名义利率;(2)实际利率。

9.货币供给量增加5%,货币流通速度降低2%,实际产出增长3%,通胀率是多少?

10.假如对名义所得的比例税率为30%,则10%的税前名义利率意味着7%的税后名义收益率。若税前的名义利率为10%,通胀率为2%,请计算税后的实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