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

于 洁

(怀化学院外语系,湖南怀化 418008)

摘 要: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它是不同文化语境的转换,并受制于文化之间的各种权力关系。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的标准是“忠实”,其主要侧重点是原著与译文之间的文本对比。本文分析操控论的渊源、发展及它对翻译研究的影响。并试图借鉴西方操控学派的研究视角对鲁迅的文学翻译理论及实践进行分析,揭示当时“意识形态”对鲁迅文学翻译之影响。

关键词:鲁迅;文学翻译;意识形态;翻译策略;操控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 kind of culture exchange ,a transfer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it is enslaved to the power relationship of the cultures.In Chinese traditional studies ,“fidelity ”is the highest criterion ,which focuses mainly on the comparison of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This pa 2per tries to analyse the origin ,development of Manipulation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And it explores how ,above the criterion of fi 2delity ,ideology has manipulated Lu Xun ’s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ies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anipulation School theories.

K ey Words :Lu Xun ;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 ;ideology ;translation strategy ;manipulati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7)02-0061-02

1.引言

最先把“操纵”

(manipulation )观用于翻译理论研究的是英国当代翻译家赫马。赫马(1985:11)指出:“从目标文学的视点来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为了某种目的对原文文本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于是其观点被视为是翻译理论中的操纵学派的雏形。勒菲维尔在1992年出版的《翻译、重写和文学名声的操纵》中比较系统地提出这个概念,并把翻译同权力、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结合起来研究。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迅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如柱擎天,建树了丰功伟绩,是中国译论的奠基人,也是傲然屹立于世界译坛的一面光辉的旗帜。本文以从意识形态操控角度来探讨当时意识形态对鲁迅文学翻译理论及其文学翻译实践的影响。

2.意识形态操控与鲁迅文学翻译的选择

意识形态(ideology )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但最初它

只是用于对宗教的现代批判,作为世界观和哲学思想的主体。此词本身源自于希腊文idea (观念)和logos (逻各斯),字面意思是观念逻各斯,即观念的学说。意识形态不仅包括政治的观念形态而且对翻译的操控力是强烈而持久的。语言是翻译的主要对象,而意识形态的建构往往离不开语言,因此,对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操控必会引起对语言工作(主要指创作和翻译)的操控。

传统的翻译研究把原文作为参照,以“忠实、通顺”或“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以译文本身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译者必须忠实原文,而那些伪译、创译、伪作则完全被翻译的道学家们排斥在译学领域之外。

勒菲维尔(2004)认为翻译创作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及文

化形象。重写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文本的一种操纵行为。并认为

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cultural rewriting ),也是一种文化操纵(cultural manipulation )。“改写”和“操纵”的观点揭示了译入语文化对于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利用的文化性质。而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本会受到目标文化的诗学和意识形态规范的制约,译者需在此规范内进行操作。

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一直很受中西方翻译理论的重视。翻译是种操控,翻译暗含着为了某一目的对源语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因而阿尔都塞(2001:2-4)指出,任何一种阅读都不可能是无辜的,而是戴着意识形态眼镜的某种活动,更何况是翻译呢?中国文学从20世纪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大多将文学作为政治改良和社会变革的手段。而作品的翻译自然会受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这体现在作者的翻译选材以及翻译技法上。作为文学家兼翻译家的周氏兄弟,翻译了不少俄国、波兰、匈牙利等一些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作品,关注这些弱小民族文学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借用这些弱小国家作品的翻译,将“中国小说中所未有”的异域情调介绍进来,并试图激发国人的斗志来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其译文集《域外小说集》则试图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融合(王克非,1996:12)。在当时译纯文学的小说名著较少,通俗文学较多;译西欧及美国小说较多,译东欧及日本小说较少。周氏兄弟的这部译文的出版特别纠正了这种偏向。这本小说的译文出版后,读者反响微小,主要因为这种缺乏情节和故事性的小说是20世纪小说叙事的新模式,周氏兄弟率先将这些在西方亦属先锋的短篇小说样式用“直译”介绍到中国,确实超越了中国读者的审美限度。毋庸置疑,“文学文本除了受官方话语的渗透,还受社会生活、时代导向的制约,它存在于各个角落,因此,也无时无刻不对文学形成一种影响力。但是,文学语言本身也存在着话语权力的问题,即在每一个文本中,都有作者自己一套能够运用并且具有自我指涉能力的

作者简介:于洁(1963-),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6-08-19(修改稿)

 

2007年第2期总第215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7,№2

Serial №215

 

权威性规则和系统”(梁鸿,2002:2)。而在翻译技巧上,因当时国情的需要,译者有时也会不惜歪曲原作,编造些原著中所没有的事件和情节,如鲁迅早期的译作《斯巴达之魂》。当时背景下的读者期待视野同样影响着鲁迅所译介的对象,他的文学翻译大致可分为小说和文艺理论:果戈理的《死魂灵》等俄苏小说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小说和《艺术论》等与当时进步青年的价值趋同的文艺理论。这些读者是在“打倒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文学社团与刊物也多数是由这些新式读者支撑的。他们的思维中已认定了旧的语言结构必然要抛弃,但新的创作规范、语言范式尚未建立起来,因此,他们急于找到能帮助新的白话文迅速成熟起来的技巧。鲁迅通过逐句逐字的翻译,再现原文的句法、语气,以便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榜样。这样做既是鲁迅客观的价值立场使然,更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使然。勒菲维尔还指出,一方面,作为一定意识形态代言人,赞助人会利用话语权力对翻译过程进行直接干预,另一方面,熟知这一套意识形态价值参数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大多也会自觉地在被认为允许的范畴内,操纵他们有限的话语权力和诗学技巧。因此,文学家和翻译家在运用话语时,意识形态和诗学会同时在他们的意识中起作用,影响他们的创作或“改写”、“决定翻译家的策略”(Lefevere,2004)。译者在翻译中,“目的和意图决定于任务,译者可作必要的调整。如果能清楚地定出任务并有明确的意图,译者就可以得心应手地翻译,即是说,译者就会清楚地知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原文做哪些改变”。(Vermeer,Hans,1989:184-187)

鲁迅的翻译活动始于日本,他当时的翻译选择必然会受日本国内文坛的翻译状况影响。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都使他选择了以科学小说为最初的翻译对象。但他并没有继续在科学小说翻译的道路上前行。弃医从文是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之后,他开始从事于专门的文学翻译。当时他想用翻译促进他国民思想观念和国民文化的现代性。而新的文体和表现手法都需从外国文学作品中学习。“中国作家的新作,实在稀薄得很,多看并没有好处,其病根:一是对事物太不注意,二是还因为好遗产。对于后一层,可见翻译之不可缓。”(鲁迅,1981:237)鲁迅想通过翻译中引进西语的标点、词汇、句法和文法来推进汉语的现代化。翻译可以刷新一门语言,把一门语言从旧的形态带向新的形态。但是“翻译作品面世前后,得到什么评价和反响,就完全视当时主体文化的内部需求和规范而决定了”(孔惠怡,1999:11)。这正好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对文学等各方面的需求。以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为代表的这支新军,其中大多数既是译家又是作家,由译而文,译著并重,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影响和领导之下,战斗在翻译与创作两条战线上,向一切腐朽、落后、反动的思想和文化进击,为新文学、新文化催生助产。(罗选民,2003:207)语言、文化和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反映社会发展的特征,并为社会发展服务。而翻译恰恰是对某一文化用另一种语言进行再现。语言和意识形态是紧密相连的,对意识形态操控必然引起对语言直接或间接的操控。在这两种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时期,其先进意识形态加大力度来促进社会总体意识形态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在将一种异域文化所包含的不同于本土文化的观念引入时,译者必然会根据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价值观,再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是归化还是异化;是直译还是意译。翻译不单单只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翻译自始至终出于各种约束力之中,特别是意识形态和诗学因素的影响。译者得主体性就是其对意识形态的超越性,也就是译者摆脱了强加在头上的权力话语的羁绊,走上了叛逆之路,最终实现自己的创造性和意图性。20世纪中国的文化翻译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满足政治的需求,另一种是满足文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大多数情况,这两种取向是很难调和的。而那些不能符合当时意识形态的作品自然会受到抑制。从根本上讲,翻译就是输入异域文化的意识形态到本土文化意识形态。对于本土的价值体系而言,这是一种外来文化的渗透,它意味着破坏和颠覆,也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考验。强硬的上层建筑会运用自己的权力话语反过来抵御这股外来的破坏力,而鲁迅(1973:34)提倡“拿来主义”,“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应该取外来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翻译顺应上层意识形态就意味着它将成为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同时,翻译者从事的翻译实践也就带有强烈的上层意识形态的意愿。他们翻译中的伪译、创译、伪作都是合乎正道的并且是合法的。经郭沫若、茅盾、鲁迅等人的“创造性叛逆”式的翻译,其翻译成了批判旧传统、重新倡导一些新价值,超越了当时的中国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与中国当时的命运不谋而合,通过译述和改译等手段,使译作实现了译者对意识形态反操纵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译者的建构性和重构性。

阿尔都塞(2001)所倡导的提问方式的研究,以及福柯对知识型的分析,都恰好说明了翻译本身在理论产生内部就是一种政治行动,它与当前的权力关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翻译领域自然也摆脱不了权力话语的限制(王治河,1999:157)。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地选择翻译策略,直译或意译来转换原文的语言,而且可根据自己定位的审美态度,自由灵活处理原文的文化因素,何处用归化,何处用异化。而翻译是不可能在无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真空”里进行的。人们熟知的鲁迅对“异化”翻译方法的坚持以及和梁实秋的激烈论战,在当时显示出他们鲜明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对立,而且在今天可阐释为意识形态作用下所体现出的两种不同的翻译政治(王德威,2000:281)。即由梁实秋为头的一批人所推崇的“归化式”翻译方法(相对鲁迅而言,暂将梁的方式粗略地划为一类,事实上梁本人的某些译本也是比较“硬”的),其方式背后的不抵抗、全面翻译的翻译政治。而这个“归化”策略,其背后多少隐藏着一种假设,即西方可以通过翻译完全融入中国语言、中国文化体系之中。相反,鲁迅的“异化”译法,背后渗透出一种抵抗策略和翻译政治(王友贵, 2003)。从今天的角度看,这正是一种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直译或意译不仅是翻译策略的选择,更是译者的主体性的自由定位问题,总而言之,它揭示了译者对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的顺从还是叛逆,以及译者持何种自我意识形态和审美观。译者在其译本中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它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批判当时中国的落后的意识形态,希望建构一种能开启民智和“新民”的新型意识形态。

3.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基于多重限制与障碍,如意识形态、诗学等因素的影响,译者只得对原作进行适当的增添和调整。翻译不可避免地并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受当时的“文化政治实践”(Venuti,1995:19)的操纵。翻译是种改写,翻译有时创造了不同于源语文中的文化形象,使源语文本得以跨越文化障碍,翻译是种最明显、最有影响力的改写。而鲁迅的文学翻译中,他对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下转封底)

 第2期于 洁 从意识形态操纵角度看鲁迅之文学翻译论?62 ? 

(上接第62页)等方面同样也体现了意识形态操纵。同时在其翻

译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筛选、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对读者视野的关照,起到了对当时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反操纵,藉此张扬了译者

(鲁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操纵学派没有局限于语言学派狭义的文本视野、把一些超文本因素———目标文化的政治、意识形态、道德伦理规范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对译者的影响———放进来研究。其思想弥补了语言学派的缺陷,是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理论依据,并为传统翻译视角中异化与归化、直译与意译问题的探究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并为鲁迅的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Lefevere ,A.Translation ,Rew riti ng ,and the M anipulation of

L iterary Fame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Hermans ,T.The M anipulation of L iterat ure :St udies i n L iterary

Translation [M ].London :Worcester ,1985.

[3]Vermeer ,H.J.SkOpos and Com mission i n Translational Action

[M ].Finland :Oy Finn Lectura Ab ,1989.

[4]Venuti ,L.The Translator ’s Invisibility [M ].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 ,1995.

[5]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 ].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2-4.

[6]孔惠怡.翻译?文学?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梁鸿.话语、权力和主体———关于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理论分析

[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8]鲁迅.拿来主义[A ].且介亭杂文[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9]鲁迅.1935.致萧军信.鲁迅全集(第13卷)[C].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1.

[10]罗选民主编.外国文学翻译在中国[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

社,2003.

[11]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12]王德威.翻译“现代性”[A ].王宏志.翻译与创作[C].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0.

[13]王友贵.鲁迅的翻译模式与翻译政治[J

].山东外语教学,2003

(2).

[14]王治河.福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论鲁迅

论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色彩 【关键词】,《野草》,象征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学给予了较为彻底 地批判,并普遍地借鉴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新文学。,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革命倡导者和参与者如鲁迅、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田汉等都 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影响较大的刊物还定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动态。,在“五四”以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其有关的哲学思想都纷纷引进中国如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象征主义、人道主义等都在不同范围产生过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世界文学上罕见的文化冲击,打破了中国文学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新文学是生长和成熟浇灌了新的养份。 当然对于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某些内容不是全盘地吸收而是有选择、有鉴别的吸收、消化和扬弃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 而使这种文化得到发展、创新。如郭沫若的《女神》明显地受惠特曼影响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文也浸润着英国随笔散文的某种痕迹,鲁迅不仅参照了外国近代小说的体式,而且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充分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下了《狂人日记》、《野草》等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诗的奠基性 作品。散文诗《野草》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开山之作。因此要深入解读《野草》领略象征物的深刻内涵就应深入解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探寻《野草》象征主义的根源。 一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认为诗应以自身 为目的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并通过暗示、梦幻、隐喻等多种手法来揭示个 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它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为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对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莫雷亚斯正式提出“象 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提出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宣称要取消现实在文学中的地位,而代之以写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作为 ‘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 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同 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因为象征艺术的基 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 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 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1】 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出现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这一时期 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欧美各国,甚至影响到世界各地。,象征主义成为了第一个影响 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象征主义之象征,其含义本身就是以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尤其是指用可见的表面 物象隐喻不可见的深层次理念。它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有着自己是理论 基础、文学主张和特定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理论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只有主观 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象征主义主张诗歌

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每个作家者有独特的关键词,鲁迅也例外。鲁迅的关键词基本上都有暗藏在他的两篇重要的序言之中:《<呐喊>自序》(1922)和《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阅读两篇序言,我们发现由这些关键词:寂寞、忘却、死、沉默、隔膜、无聊、麻木等组成了一个意义错综的网络。在其中,死是一个中心纽结。可以说,“死”之于鲁迅,犹如“审判”之于卡夫卡,“瘫痪”之于乔伊斯,是关键词关键词。在具体的作品中,这个词被溶解和浓缩,派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词,这些词围绕着它进行向心——离心的旋转或扩延。 一、反讽是解读鲁迅关键词的一个最佳出发点。 值得注意的是,序言本身就是两个反讽式的陈述。词语互相说明着有不断破坏着彼此的词典意义,以至于它们超越了序言的散文性的实用意图而具有诗的价值。鲁迅曾说自己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我们不妨把他的话转化一下:他不肯相信某个辞的字面意义,尤其是那些有着好名称的词的字面意义。如果说,反讽带有“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性质的话,那么,鲁迅本人的怀疑气质和反讽的性质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换言之,他的气质构成了他的文体的始基,造就了反讽式的叙述策略。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到处都能发现反讽的杰出运用。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哈南认为,反语(即反讽)是鲁迅小说第一个,也许是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个大的语境之内,鲁迅的词语必然“充满意义”或同时并蓄数种意义。反讽离字面意义最远的距离最偏的角度突破常用语言

的规约,赋予词一种敏感和适应能力,授予词性的奇异和含混。 借助反讽,鲁迅成功地抵抗的伪抒情主义。伪抒情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病态发展。五四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说,有很多大用大量空洞华丽的同义词镀饰出来的“半成品”。在这样的作品里,词语只能承担扁平的意义,而在鲁迅这里,词语经过反讽的“淬火”工序之后,经的起“经验的复杂性和矛盾的考验”。 二、出于对死亡的憎恨,鲁迅写出了死亡——肉体的死亡和精神死 死亡。 鲁迅一直被死亡意念所缠绕。他一生都在感受触摸和思考死亡——它的恐怖、它的寒冷和它的无所不在。他在死亡的阴影下成长——祖父因为科考贿赂而被判了“死缓”,父亲忧愤成病,久医不愈。于是,同死亡争夺亲人就成了周家人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为鲁迅早最深刻的记忆。 他在死亡谣言的追击下求学南京——“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便以为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是将灵魂卖给鬼子……”在这里,“走投无路”意味着绝境,而“灵卖给鬼子”意味着与“鬼”为伍。所以,在鲁迅的亲人看来。他的“走异路,逃异地”就等同走不归的死路。实际上,逃出家乡之后,鲁迅再也不能“回家”了。隐喻层面上来讲,他的确把灵魂卖给了“鬼”—摩罗。摩罗是“挣天抗俗”魔鬼,是“国民的公敌”,是令一切正统意识和识时之彦畏惧的化身。但是,在黑格尔看来,摩罗却是历史前进的杠杆;在鲁迅看来,摩罗是“旧弊之药石”新生之津梁“,也即中国历史惰性的解毒剂。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我” 鲁迅是喜欢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一位大家。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我”,如《一件小事》中有“我”,《社戏》中有“我”,《孔乙已》中有“我”,《祝福》中有“我”……这些“我”是不是就指作家自己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鲁迅作品中的“我”并不就是鲁迅本人。那么,既然不是鲁迅先生本人,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编造的人物形象呢?鲁迅先生为什么在小说中喜欢用第一人称“我”,有没有其他的用意呢? 笔者认为,鲁迅在小说中大量塑造“我”的形象,不但是叙述方式的需要,更是内容表达的需要。 在小说创作时,作家必须考虑一定的叙述视角,也就是说作家表现生活时,要考虑到叙述的角度,考虑到表达的方式,即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在怎样的视力范围内来反映生活。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观点是传统小说的基本叙述方式。作家虽然不是事件的参与者,但却是一个“知情的旁观者”,处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地位。一切事件、各种人物都可以被作家收摄、检视,它好比是作家的一个踞高临下的广视角镜头,可以任意地扫描一切,观察一切,突现一切。这种具有广视功能的叙述观点,对作家表现生活来说无疑是十分方便的,因为它便于冷静而客观地刻划人物,观照人生,尤其适合于中长篇小说组织规模宏大的社会内容。我国作品大多采用了这种全知全能的第

三人称叙述方式。 但如果仅仅使用这一种方式,尤其是短篇小说,形式就会单一和板滞;由于缺乏视角的变化,容易流于平铺直叙;如果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作品的真实感。这就要求有时也需变换叙述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叙述观点的主要优点在于缩短了叙述人、作品人物及读者之间的感情距离,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把叙述人“我”直接摆进作品的环境,有时甚至介入事件的矛盾冲突之中,能便于作家选择和调整最佳视角,便于渗透叙述人物的主体意识、主体情感,为深入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方便。这样作家可以淡化作品里需要淡化的某些成分,强化某些需要强化的成分,增强作品的主体思辨色彩和抒情氛围。 鲁迅先生就较好地通过突破单一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小说模式,变换叙述观点,运用第一人称来叙事,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与真实感,较好地反映了自己的思想意识,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孔乙已》中的那个“我”——二十二岁的小伙计,因为样子“太傻”和没有学会弄虚作假的那套市侩的生意经,不但遭到了掌柜的苛责,而且也受到了主顾们的歧视,因而,只好专管温酒这一单调而无聊的职务。小说正是以“我”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写了孔乙已的穷困、痛苦及死亡;又以“我”的生活的刻板及在“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情况,进一步显示了孔乙已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的可悲。“我”虽然不象咸享酒店的一帮人那样把孔乙已当作嘲弄的对象,但在大家嘲弄孔乙已的时候,“我”也“可以附和着笑”,也只有

运用巴氏翻译学说评价鲁迅小说杨译本的得失_以_祝福_和_药_为例

收稿日期!2009-11-29 作者简介!王亚敏,女,1982年生,安徽芜湖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皖南医学院助教;韦丽,女,1957年生, 安徽芜湖人,副教授。 第8卷第2期2010年5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 ience Edition)V o l 8N o 2M ay ,2010 运用巴氏翻译学说评价鲁迅小说杨译本的得失 ???以#祝福?和#药?为例 王亚敏 1、2 ,韦丽 2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2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摘 要!以鲁迅小说#祝福?和#药?的英译本为例,用巴尔胡达罗夫的符号学翻译理论从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 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评价杨宪益、戴乃迭两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 通过对原文一些细微之处的深层涵义的分析,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如何争取翻译的最大程度的等值,从而达到译文的%功能相似,意义相符&。 关键词!符号学翻译理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言内意义 中图分类号!H 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10)02-0105-04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剖析和彻底否定。其中#祝福?和#药?两篇的英译本,均被选为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课程教材。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两先生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翻译技巧,出色地完成了这两篇小说的英译。译文的语言流畅生动,与原著的风格基本上达到了统一,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极其忠实地再现了原著。 一、巴尔胡达罗夫学说的理论基础 符号学认为,世界是由符号组成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视为各类符号系统中的一个符号。美国行为语义学家查尔斯 莫里斯(1901~1979)将符号学划为三个分支:语义学、语用学和结构学。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其指称对象的关系;语用学(又称实用学)研究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结构学(又称句法学)研究同一符号体系内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把符号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巴尔胡达罗夫。他在其代表作#语言与翻译?一书中非常明确地指出,语言单位也同任何其他符号一样 由表达形式和意义内容组成,意义仅是一种符号关系。巴尔胡达罗夫(1894~1983)把现代符号学的三大类型关系移植至翻译领域,把翻译过程中应当传达出来的意义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一是语言符号和该符号所标志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Desi g native M eaning);二是语言符号和符号使用者(言语过程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即语言符号的语用意义(Prag m atic M ean i n g);三是同一语言符号体系内部各符号之间的关系,即言内意义(L i n gu istic M ean i n g)。 巴尔胡达罗夫对语言这种特殊的符号做了相当深入的分析。在论述如何传达语言符号的语义内容时,他分析了两种语言词汇单位语义对应的三种情况: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无对应。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一些翻译无等值词汇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如注音、转写、仿造法、描写法、近似译、转换法等。文中他还详细分析了语言符号的语用意义类型,如词的修辞色彩、语域、词的情感色彩、交际重点、转义用法、伴随意义、蕴涵意义等和多种语言内意义。 二、指称意义与译文分析 指称意义体现符号与其所指称或描写的实体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个事物可以是实物如%桌子&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尼采激情理论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 周晓平 收稿日期:2006-10-17 作者简介:周晓平(1968-),男,江西泰和人,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嘉应学院中文系 广东梅州 514015) 摘要:十九世纪末的西方尼采与二十世纪初的中国鲁迅,历史为他们找到了一个最好 的结合点。尼采思想与鲁迅的文学性格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关键词:尼采思想 鲁迅 文学性格 反叛与批判 中图分类号:I 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7)02-0081-(04) 如果说20世纪爱因斯坦是科学创新的典范,那么尼采就是西方思想创新的源泉。尼采的一生由读书、教书、写书构成,其中大半生在学校度过,所以他对个中的甘苦、利弊深有感触。在他的著作中处处可见对旧传统体制的批判和对创新模式的构思,可以说尼采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具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教育家。尼采的现代主义哲学理论充满了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它是现代主义文艺的思想基础。他的理论深化渗透到我国现代文学思潮领域,它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某些文艺观点和某种艺术手法上,而且渗透在中国作家的思想里,并侵润到他们文化性格中去了,而其中表现突出的就是尼采之于鲁迅的深刻影响。 一 上帝是两千年来西方世界最神圣的偶像,但是尼采向人们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责任,独自走向创造之路。如果不是他首先告诉人们“上帝已经死了”,那么各种荒诞不经的道德禁律和宗教骗局将牢牢捆绑着人们,将人们的创造意识控制到最低限度。从哥白尼、伽里略的遭遇我们即可窥见一斑,即使近代科学的始祖牛顿也不得不将第一推动力归功于上帝。自从尼采之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界就打开了千年的闸门,创造的洪流滚滚而下,各种新思潮和新学派像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 应该说,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对 于创新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思想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破除偶像崇拜和权威禁锢。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如若“偶像”一旦被供奉,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和可能性。因为任何超越都将被指责为僭越。我国历史上无数的读书人都是在“四书五经”中穷尽华年的。李贺、黄宗羲、康有为等人试图突破,便被视为异端。直到“五四”才开始突破几千年儒家封建传统束缚,出现英才辈出、百家争鸣、潮流更迭的创新高潮。所以,创新思想的产生前提,就是要打破偶像,解放创造力,激发创造 尼采打破偶像、重估价值,是为了超越传统而达到更高境界,创造新人,创造新世界。这就是尼采所倡导的“超人”精神。“超人”并非另一个上帝,也不是一个新偶像,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趋向,“超人”是一种完全发挥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是人的创造力的凝聚和爆发。永远超越、不断创新便是“超人”。 尼采写道:“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不能超越自己,则无创造可言。尼采在强烈批判宗教“奴隶式道德”的同时,提出了他的“超人”的英雄主义的哲学人生观,不要做宗教精神及专制压迫下蔑视个人地位和权利的牺牲品,不做没有个性、没有创建、没有出息的庸人,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意志,去开发创新人生,享受努力奋斗的成就,即使是失败,只要永远在奋斗,也是最有价值的自 2007年第2期No,2,2007 九江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总第139期) (Su m N0139)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从《呐喊》《彷徨》论鲁迅小说的叙述模式 摘要: 鲁迅,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文学界无法跨越的高山。他的眼光独到又深邃,他的思想先进,他的语言尖锐又发人深省。追寻鲁迅的脚步,学习鲁迅的精神,使我们对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又更加广阔,更加深远的认识。从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探寻鲁迅小说的写作模式,诸如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从叙述模式,观鲁迅笔下国民的思想,以观20世纪初期整个国民的精神面貌。 关键词:《呐喊》;《彷徨》;看客模式;吃人模式;还乡模式 i

On the Narration Style in Luxun's Novel of Nahan and Panghuang Abstract: Luxun,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literati in the 20th. Nobody can reach the same height in literature but him, just because he has special and deep feeling, developed mind and his sharp words. By following his steps and learning his spirit, we can get a wider and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in the beginning of 20th. By exploring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his novels in Panghuang and Nahan, such as the style of lookers, eating people and returning to hometown, from those all styles we can see people’s mind in the literature, so we can see the whole Chinese’s appearance in the 20 centry. Key words: Nahan;Panghuang;mode of tourist;mode of killing and being killed;mode of returning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1)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女性三种类型。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封建悲剧反抗 Abstract: Mr. Lu Xun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writer in modern China. The female image in his novels have different types and feature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spontaneous women against women, the old and the new cracks in three type. In this paper, from his works capture the fourth Shan's wife, Xianglin's wife, love regardless, Zijun this several with strong tragic color female one analysis. Lu Xun under the several major female tragedy, its inherent personality, author both sorrow for their unfortunate, nuqibuzheng, but mining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oot of their tragedy is oppressed, toxic to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eudal ideology. Key words: Lu Xun female image against feudal tragedy

积累·运用(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1)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礼记》) (2)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9)李白诗歌中的送别常与云彩作伴。如《渡荆门送别》是“月下飞天镜, ________________”的奇幻多姿,而《送友人》则是“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的惆怅不舍。 【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在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 【解答】答案: (1)天下为公 (2)于我如浮云 (3)树树皆秋色(重点字:皆) (4)草色入帘青 (5)星河欲转千帆舞(重点字:舞) (6)水至清则无鱼 (7)也无风雨也无晴 (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重点字:忧) (9)云生结海楼浮云游子意(重点字:生) 【点评】古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B.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阔大开展,气韵沉雄,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上几个家族间风云变幻的百年秘史,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C.着眼薄弱环节,注重查遗补漏,我市完善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未雨绸缪打响城市防汛战,确保港城安全度过汛期。 D.麦收时节,我市农业部门组织了近百名农机具修理能手奔赴田间地头,在这些修理能手的妙手回春之下,一批受损收割设备重新恢复了麦收作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论鲁迅的文学主张对萧红创作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318337025.html, 论鲁迅的文学主张对萧红创作的影响 作者:刘中慧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8期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对萧红的创作影响颇深,萧红更是在创作实践中一直贯彻着鲁迅先生的文学主张。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在创作题材上,萧红延续了鲁迅的“不必趋时”和“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在创作方向上,萧红继承了鲁迅的“为人生”和“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创作目的;在内容和体裁上,更是坚持了鲁迅先生“重视乡土色彩”和“创造新形式”的特点。然而,萧红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主张并不是一味模仿,而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继承并发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鲁迅的文学主张萧红创作“不必趋时” “为人生” “创造新形式” 王孟白教授曾这样评价萧红:“呼兰河畔草青青,天南地北早闻名。女儿原有英雄气,文采偏从鲁迅风”(北方论坛,1982年第1期);孙犁说萧红“吸取的一直是鲁门的乳汁”;钱理群曾言:“和现代文学的宗师最为相知的竟是最年轻的萧红”,这些话都十分恰当的概括了鲁迅先生对萧红创作的影响及萧红与鲁迅先生的师承关系。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鲁迅作品中思想内容的深刻忧愤,艺术形式的不拘一格,使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萧红是读着鲁迅的作品进行文学创作的,因而一直被鲁迅先生的文学主张所深深影响,在文学创作的这条道路上,她更是始终如一地将这些文学主张作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准则。 一.创作题材的选取 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萧红与鲁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不必趋时” 1935年,《生死场》的出版,使得萧红声名大噪。但作为前期作品的《生死场》,在结 构安排上确实有些散乱,作品的前十章还在描述“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的愚昧人民,后六章却笔尖猛转,直接叙述愚民们突然觉醒,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纷纷走上反抗道路。这不免让读者有些不明所以。胡风在读后记也曾提到过这个问题:“然而,我并不是说作者没有她的短处或弱点。第一,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全篇显得是一些散漫的素描,感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不能使读者得到应该能够得到的紧张的迫力。[1]”其实,胡风此处的表述并不是十分准确,让读者“感不到向着中心的发展”的原因并非是萧红“对于题材的组织力不够”,究其原因,在于作家对所写题材并不熟悉,因而才会有牵强、生硬之感。同一时期的作品如《看风筝》等也有类似缺点。萧红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对于题材的驾驭上的困惑,因而在与鲁迅先生的第一封通信中讨论的便是取材问题,鲁迅在回信中说:“不必要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2]”鲁迅强调作家创作时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自己能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oc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内容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真实的描述了旧中国的知识分子形象,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善良纯朴的本性,更让我们深知了他们的软弱性,是旧中国社会制度对他们进行残害和蹂躏的。 关键词:知识分子形象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软弱性 封建礼教病态社会 严家炎先生曾在《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一书中这样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走向成熟。”可见,鲁迅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之巨大,也足见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和典范作用。 鲁迅小说能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是与他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和悲剧性完全分不开的。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往往是最先觉悟的,他们和革命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思想意识上的弱点,也与时代浪潮的起伏分不开,他们坎坷的生活历程可以反映出中国革命的艰难和曲折。鲁迅对知识分子题材的重视,说明他对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从狂人、孔已己、陈士成到子君、涓生、四铭等,鲁迅描写了好几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使之构成为一个可以烛照历史进程的系列,既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生活中所肩负的重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软弱或妥协,多方面揭示了他们梦醒之后而无路可走的精神危机,为他们的新的出路进行长期的思考和探索。自然,鲁迅本人也是知识分子,在这些题材的作品中,也有着鲁迅本人心灵经历的痕迹和思想的投影。鲁迅不是孤立的描写知识

穿长衫的人。这个有着“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青色脸色,皱纹间又时常夹杂些伤痕的老人,虽然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却显然不是“长衫主顾”的一类,而是属于“短衣帮”那一伙的。在咸亨酒店里,他又是怎样一个“穿长衫的”可笑人物啊!他是那样贫穷而又颓唐,衰老而又迂腐,“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令人发笑。据说他原来也读过书,可是他既无财产,又无靠山的家世,注定了他的终于没有进学的命运,而封建教育又把他变成一无所能,不爱劳动,好吃懒做的废料。于是,愈过愈穷,一直弄到给人抄书,将要讨饭,以至偷窃……除了供人愚弄和嘲笑,别无生活价值。可是,孔乙己潦倒穷困到这种程度,却还是舍不得脱掉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以显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当人们故意问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还要“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人们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却使孔乙已“显出颓唐不安模样的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 注:呐喊/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月北京第一版,第15页 )说明孔乙已的生活虽然已经濒临绝望的境地,却还迂执的沉溺在腐儒的自尊自大的幻梦里,死守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律条,而冷酷的现实又极端残忍的嘲弄了他这种轻视劳动的腐朽观念,无情的把他逐出长衫的行列扔向短衣帮。这里,鲁迅借助孔乙己的形象,深刻的揭露了科举制度怎样摧残和毒害一个善良贫穷的读书人,并愤怒谴责了封建豪绅阶级和那黑暗残酷的环境怎样给予了这个小人物以严重的侮辱和损害。 总之,孔乙已是—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短衣帮也处在社会最底层,然而他们对豪强者充满敬畏,对不幸者又肆意嘲弄。他们以看见孔乙己“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的样子为乐事。

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0日上午10时许,我们慕名来到鲁迅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含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朱家台门)、三味书屋等全部建筑,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鲁迅故里景区是市区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里。 临近故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门口的巨大壁画,壁画上书画着“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和鲁迅的半身画像,壁画前还有几个小孩正围成一个圈的铜像,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活灵活现。远远望去,好像在谈论对鲁迅先生的无限赞扬。此刻,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方印着“民族脊梁”四个烫金大字。这块石碑是人们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丰功伟绩专门建造的。 我们踏着石板路,看着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和雕花的古木窗,会给人一种时空交替的错觉。这老房子呀,是周家的台门,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沿着石板路,看到以前的书房、天井、古井、灶间,都显得十分古朴,大家会感到自我也在鲁迅那时候。 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德寿堂”系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夏天,小鲁迅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看那铜像人物表情十分丰富,我情不自禁地在旁边坐下,感觉到祖母讲得活灵活现,鲁迅听得如痴如醉。这些民间文学故事,为鲁迅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鲁迅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10时37分,我们沿着长廊,向后走去,豁然开朗,看到一个很大的院子,那就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园。虽然那里没有奇花异草,但是它是鲁迅小时候童年的乐园。 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周家新台门族人所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捉蟋蟀、找蜈蚣、摘覆盆子、拔何首乌藤等,几乎每一天都玩得开开心心,不亦乐乎。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此刻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百草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似乎还能找寻到鲁迅的童年身影。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书屋正中

论鲁迅文学思想的矛盾性

论鲁迅小说《呐喊》《彷徨》思想的矛盾性 摘要 《呐喊》《彷徨》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麻木国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深度上,既看到了人民群众“被吃”的悲惨命运,又看到了每个人都是吃人者的悲哀。作品中纠结的爱恨情仇,理想关照下的嫉愤情思,以及对人民群众“吃”与“被吃”的深刻洞悉,使作品的思想成为一个深刻的“矛盾体”,体现出鲁迅思想的高深独到之处 关键字:鲁迅;《呐喊》;《彷徨》;矛盾性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写于“五四”新文化时期,资产阶级政党虽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陈腐、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度从思想上扼杀了人民群众,使新兴的革命政权只剩下一个空壳。《呐喊》和《彷徨》是先生心的呐喊,他渴望唤醒几千年来被封建观念束缚、奴役的中国人的灵魂;是先生内心的彷徨,面对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面对着麻木没有活力的群众,孤独无依,进退失据。《呐喊》《彷徨》是一个非常纠结的“矛盾体”,无论是叙述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还是对叙述对象深刻本质的体认,以及叙述者所持有的评判标准都具有明显的矛盾性。 一、“爱”与“恨”的相互纠结 《呐喊》、《彷徨》思想的矛盾性,首先表现在其对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上。俗言说,乱世出英雄,乱世逼出来的不仅仅是文治武功的明主,飞檐走壁的将军,还有鲁迅这样高瞻远瞩、目光如炬的思想家、文学家。凭借新式枪炮的入侵的帝国主义、冥顽不灵闭关锁国的清政府、麻木愚昧的底层人民、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祖国,使他在痛恨、无奈、沉默中辗转、彷徨、呐喊,喷发出对人民群众纠结的爱恨。既有对悠久五千年历史的祖国的满腔热爱,又有对祖国陈腐封建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痛恨,既有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又有对其麻木冷淡人性的抨击,既有对知识青年和革命者的赞美,又有对其不幸的无奈。 对笔下人民的“爱”——哀其不幸 《呐喊》、《仿徨》, 无论主人公悲剧的文本故事有着怎样的千差万别, 他们都毫无疑问地匍匐在传统“铁屋子”里驯服地接受传统文化的奴役,心甘情愿的等待和接受传统文化将其烹制成一道菜肴, 端上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主义的“人肉筵席”① 《呐喊》《彷徨》中陈列着无数失去生命力,失去意志,失去人格的“稻草人”,他们在传统中国的黑暗现实的重压下“奄奄一息”,鲁迅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观照着芸芸众生,对他们悲惨命运寄予着深切的同情。在《故乡》中,少年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论鲁迅的小说语言特色 关键词:鲁迅小说语言特色性格形象 一、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作家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鲁迅的笔下,常常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不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例如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读书人”。接下来描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从脸色上看,说明他生活很艰难。从“伤痕”上看,暗示他常遭凌辱,从“乱蓬蓬”的胡子上看,表明他生活落魄潦倒。而他那件“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则说明他又穷又懒,而对这件“又脏又破”长衫,为了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一直没有脱下,揭示了他自命清高的性格特征。“满口之乎者也”则表明他卖弄“学问”。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鲁迅反用粗线条的勾勒,就活灵活现地把一个迂腐落后、贫困潦倒的深受封建教育迫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善于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语言是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家在创作中,必须要根据不同人物阶级、职业、经历、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选择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来。鲁迅也是极善于通过人物个性语言塑造典型形象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语言都是极富个性化的。例如在《孔乙己》一文中,主人公孔乙己所说的话并不多,然而几乎句句都是个性化、性格化的语言。例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

优秀少先队长 推荐稿

吴菲是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好学生、优秀少先队长。勤奋、踏实、懂事、好学,深受同学及老师的欢迎。 吴菲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年纪不大的她却非常懂事,在人们眼中,她已经是个“小大人”了。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益的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学习上,她勤奋好学。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时刻跟着老师的思维,作业总是完成得又好又快,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记下来,第二天问老师,正是因为从一年级坚持到现在,所以她的成绩在全班总是名列前茅。不止这些,吴菲同学还不断的充实自己的课外知识,经常让爸爸说一些童年趣事和历史典故,每到双休日,她就早早地起来看课外书。 吴菲同学每学期都被学校评为“优秀队员”,在二〇〇九学年度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长,此外在2010年被评为浦东新区世博风尚好少年,2011年7月获得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三等奖,2011年11月荣获“爱我中华”青少年征文比赛三等奖…… 几年来,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协助大队辅导员老师做好少先队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校值日活动,检查监督卫生安全,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她处处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几年来,她上学从不迟到或早退,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吴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是她的一大特点,班里有一位同学,学习不是很好,吴菲同学三年级时就做他的同桌:上课是督促他不做小动作,使他认真听讲;语文、英语下课后,主动借他抄笔记;数学课下课后,他不理解的题目,她主动教他…… 吴菲同学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受到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我们相信,这位勤奋好学、心灵美好、胸怀宽广的小女孩在党的阳光的照耀下,在少先队这块沃土的培育下,这棵充满生命力的小苗儿,一定会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鲁迅对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鲁迅对现代文学史的贡献: 狂人日记是中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他以其全新的创作方式新颖的小说形式,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独特的意识流的手法,表相出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凸显了中国现代人的初步觉醒,小说已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的成熟. 其次,包括狂人日记在内的呐喊彷徨小说集也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不但成为现代小说的开端,而且是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创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祝福,离婚等表现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征,肥皂,白光则有心里剖析的色彩,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鲁迅的小说具有复调的特点. 在艺术表现上,也有许多创造,A艺术风格多样化,整体上采用白描的手法,但也不乏孤独者,伤逝等的抒情小说,有高老夫子,肥皂这样的讽刺小说,有社戏,故乡这样的乡土小说,孔乙己外在的戏剧性中蕴含着深切的悲哀,B在格式上,鲁迅更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每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狂人日记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日记体的形式和独特的意识流的手法,孔乙己采用了截取人物生活片段来概括其一生,药从时间的中间处起笔,C”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用画眼睛勾灵魂的典型化手法表现出在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D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有第一人称有第三人称,也有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E从时间的顺序上来看,有顺叙有倒叙F从情节上看有单线又复线. 鲁迅1907年在河南杂志上发表的四篇文研论文:咤摩罗诗力说,人之历史,咤科学史教篇,咤文学偏至论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篇 散文集:野草集朝花夕拾 代表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伤逝,阿Q正传 初期白话诗中胡适的作用: 1916年前后,胡适提出了作诗如作文的诗学观念,希望以自由之文破除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对诗情的束缚,要求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诗词。 后来,他又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口号,要求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并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诗情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亮出文学革命的旗帜后,于同年2月发表了白话诗八首,这是最初公开发表的白话诗的尝试之作,之后引发了一大批文人如周作人,李大钊等纷纷进行白话诗创作,使新诗在文学史上的正统地位以立。 胡适是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与探索者,他提出了写“具体性”和“能引进鲜明扑人的影像的新诗,倡导了新诗运动。 1920年3月,出版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到1922年便发行到了第四版 在艺术上,胡适创造了以通俗明白为主要特征的胡适之体,影响一大批文人志士学习。在社会了掀起了学习新诗的热潮 文学研究会: 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2、代表作家有许地山、茅盾、冰心、朱自清等人3、重要刊物:文学旬刊,小说月报4、理论主张:为人生的理论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承接了文学革命中现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论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 摘要:翻开近百年来的历史,我们看到,在文化战线上继往开来成为一代风范的,首推鲁迅。毕其一生,他以其非凡的贡献参与了一代历史的创造,成为一个时代特定的人格代表。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创出的作品,在海内外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仍不断展现着它们难以磨灭的现实意义。而在他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创作出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形象,堪称现代的语文作品中的典范,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走进这些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鲁迅独具特色的语言艺术正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其性格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一谈鲁迅小说中的语言特色。 一、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色。 鲁迅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它要求作家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在鲁迅的笔下,常常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不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 例如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反用寥寥几笔,便使人物神情华肖,栩栩如生: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它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是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寥寥几字,看似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然而却抓住了孔乙己与别人不同的特点,把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经济及社会地位揭示了出来。“站着喝酒”说明他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属于“短衣帮”的;“穿长衫”则表明它是读书人,与“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的“长衫”客有某些共同之处,“唯一的”说明在酒店里只有他一个是这样的身份特殊的另类。他喝酒的方式与衣着的不相称,反映出它的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从经济上说,他的地位很低,是属于“短衣帮”的;但在思想意识上,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仍然把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