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舒茨

理解舒茨
理解舒茨

理解舒茨—对其理论思想的梳理

2006-09-29 21:44:22

大中小

正如刘易斯·A·科瑟(科塞)在《社会学思想名家》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学生“如果真要理解社会学思想史,仅仅了解理论观点和理论结构是不够的。要想抓住这些理论的内在含义,还必须在一定程度是上熟悉产生这些理论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同样,我们在理解这些理论观点以及理论结构同时,也需要了解它们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环境,因为只有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思想家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理论以及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的理论结构。理解舒茨也不例外。

一舒茨的思想渊源

从舒茨(出身于奥地利)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观价值和先验论的重要的影响。奥地利经济学学派强调的用主观价值来理解人的行动与韦伯的理论相似之处成为舒茨最初理解韦伯思想的桥梁,然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先验范畴却使得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实行了“去历史化”“操作”。这些后来成为他理论的缺陷和被批评的对象。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思考的出发点,但是他几乎是沿着韦伯根本想不到的方向来发展韦伯的观点的。有些问题在韦伯看来不成问题的问题却被舒茨拿来作为问题来研究,通过对韦伯思想著作的“细读”和批判,来展开对行动的意义问题的探讨。我们知道舒茨所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他也一直在寻找着这种明晰的工具。在尝试改造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时,舒茨最初运用的工具是柏格森的哲学,但他发现仅借助柏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但是,仍然可以看到柏格森的哲学在他后来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著作中仍留有许多痕迹,而且舒茨此后也一直继续利用柏格森对时间和意识流的分析来发展自己的思想。

不过,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特别是其构成分析,提供了较韦伯本人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加优越的武器,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更牢固的基础。但是舒茨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追随胡塞尔的思想。在舒茨的笔下,许多胡塞尔学说中的重要概念—如主体间性、生活世界—不再从超验主体的角度出发,而是被他用来从具体的社会互动(即“我们关系”)出发进行经验的分析和探讨。

如果说胡塞尔帮助舒茨找到了对社会行动的意义进行构成分析的工具,促使舒茨关注生活世界中主体间性问题,那么詹姆斯(美国实用主义大家)的思想则引发了舒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个问题是舒茨社会分析中最具持久价值的部份之一。此外,米德对身体行为的分析,无疑是舒茨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体可直接触及部分的重要意义是借助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而且,舒茨通过将这些思想放在主体间的“我们关系”中来考察,也成功摆脱了米德思想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将身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

最后,在舒茨的学术对话中,考夫曼和古尔维奇这两位朋友对他的影响不可忽视。这里不再赘述。

二舒茨的思想脉络

舒茨的思想是从对韦伯的批判开始和展开的,所以舒茨首先对韦伯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做了详细分析,他认为韦伯所认为的那些解释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概念都是含糊不清的。接着,舒茨又详细的考察了社会行动、意义和理解这些基础概念。(1)舒茨指出,韦伯的“行动概念”关键是行动者与

他人的联系,提出行动者与他人具有关系强度关系,而韦伯并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所产生的复杂影响。(2)接着,舒茨认为,韦伯没有意识到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之间的真正区别,只是把两者看作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3)其次,韦伯认为观察式理解和动机性理解之间可以用有无广泛的意义联系区分,而舒茨则认为两者都要涉及到意义联系的问题,所以舒茨认为应该用“直接经验世界”与“遥远世界”区分来取代韦伯的区分。(4)尽管韦伯一再提及动机是行动意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舒茨认为韦伯有关动机的论述同样含糊不清。舒茨认为所谓“动机”包含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一个人努力实现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只促使这个人去做的原因。前者是意图动机,后者是原因动机。(5)最后,舒茨认为韦伯有关意义和动机的问题的含糊讨论,也使他有关社会行动概念很不清楚。舒茨认为社会行动的核心特征应该是筹划(project),对行动的分析表明,行动总是依据预先或明或暗设想的计划来完成的。而行动的意义正和这种意图密切相关。韦伯最关心那些“影响他人”的社会行动,却并没清楚地告诉我们何谓“影响他人”。而在舒茨看来,“影响他人”就是一个行动的筹划指向他人,也就是说,这种筹划作为意图动机,在他人那里引起了某种有意识的经验。这就将“影响他人”的社会行动与那些只是“以他人为取向”的社会行动区分开来,进而指出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

总的来说,在舒茨看来,社会世界的意义问题要比韦伯设想的复杂的多。通过利用现象学以及柏格森的哲学,深入思考了作为解释社会学基础的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舒茨开始了他的理论建构。正如《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一书的书名一样,舒茨首先对意义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舒茨看来,“意义”只是“引导一个人关注自身的部分经验的某种方式”,而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涉及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前者是“我”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而后者则涉及到“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的问题。前者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而后者主要涉及的是符号和沟通的问题。舒茨把“行动”定义为由行动者设计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类行为。接着,舒茨把行动区分为“行动”(action)和“行事”(act),前者是一个持续的意识过程,正在发生,正在进行,而后者是已经完成了的“行动”。“当…我?处于…行动?的状态时,…我?就沉浸在绵延的时间流中,是不可能发现任何清晰的、可互相分辨的经验的。而一旦当…我?意识到这一绵延,这种意识本身就使我脱离了这种时间流,使我借助时间的回溯,通过反思的态度,关注…我?的体验,区辨、挑选、勾画经验,从而使持续的意识流转化为冻结的、空间化的完成状态,将…行动?构成…行事?,最后从中构成行动的意义”。这些意义(经验)会被“我”意识过程中存在着的各种构造,进一步构成为一个综合体,这种经验构成的综合体实际上是“意义构造”,也就是韦伯曾含糊其次的“意义联系”。随着意义构造的不断积累增长,就组成了舒茨所谓的“手头上的库存知识”。借助这些“库存知识”,处于自然状态中的普通人的所有过去经验就都获得了有序的安排,而这些安排的基础就是各种意义构造形成的秩序模式。舒茨称这些模式为经验图示。这种经验图示尽管曾经是意义构成过程的产物,但普通人已完全遗忘了这些构成的过程,将构成的结果看作想当然的客观意义联系。而他们正是借助这些经验图式赋予行动意义,所以舒茨又称这些经验图式为解释图式。行动就被赋予的意义之后,那么这些所谓的“手头上的知识”是怎样“上手”的呢?舒茨认为,这些知识是普通人在主体间性的世界中逐渐形成的。另外还提到了生平情境(普通人的生活历史),行动者的实际情境具有它自己的历史性,它是他以前所有主观经验的积淀,正是这些以往的主观经验构成了一个普通人面对情境时可以利用的“手头知识”。这些是一种习惯性的知识,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的可靠的“窍门”知识。那么,库存知识又是究竟如何在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呢?舒茨从类型化和关联性这两个角度来理解库存知识。舒茨指出,普通人总是可以将这些不断变化的情境标准化变成例行的情况,然后使用类型化的库存知识来处理。类型化的知识是与习惯性联系在一起,我们面对类型化的情境,总是可以用习惯的方式来处理。接着解释了作为普通人如何组织库存知识,在舒茨看来,普通人则是根据关联性来组织自己的库存知识,关联性就是在一个情境中,什么问题会成为我关注的焦点呢,考虑的主题,我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这个关联结构包括主题关联、动机关联和解释关联。就这样舒茨就把社会学中被普通人看作的“知识”的社会现象也纳入了知识社会学的探索范围。

虽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已经充满了意义,但是个人的意识流在本质上是任何人无法进入的,由于要理解这种意义,必须和他人一样处于他生活的意识流中,去对他的经验“赋予意义”,所以是不是在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之间就无法实现互相理解呢?舒茨认为并不是这样,也就是说自我的意义确立过程和对他人经验的理解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意义,即基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平情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经验图式和解释图式。那么,不同的人之间又是怎样进行沟通呢?也就是说,有关他人自我的知识如何才是可能的。“如果把我的身体作为标绘我的世界的坐标原点,那么我可以说,我的身体的位置在于一个坐为…彼在?的同伴身体的关系中构成了我的…次在?。我发现,改变我的位置并且由…此在?移动到…彼在?是可能的。经过移动,…彼在?就会变成…此在?。但是,由于我的同伴的身体对于他来说仍然是…此在?,所以,它对我来说仍然是…彼在?。虽然我实际上无法直接处于他人…此在?的视角中,但是,我却可以假设把视角的相互关系归因于他。这样,由于我从…彼在?出发可以察觉我从…此在?出发所察觉的同样的事物,所以尽管视角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世界的各种客体和事件对于我们来说是共同的。在这个常识世界之中,人们认为视角的相互关系所包含的东西完全是理所当然的,即从主体间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体验的各种客体和事件是共同的,并且对于所有…正常的?觉察者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简言之,就是不同视角的互换,我可以站在你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虽然我们不能够达到完全意义上的他人意想的主观意义,但已经触及到了主观经验。

舒茨对客观意义和主观意义,“行动”和“行事”的区分,可以看到,理解主观意义时,我们往往是和他人处在一个直接经验的世界中;而在理解客观意义时,我们则是处在一个匿名的世界中。舒茨以这种区分为基础,将社会世界描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世界。直接经验是“我们关系”中获得,而间接的社会经验却只有借助各种理念类型在“他们关系”中来理解他人。舒茨根据匿名性的程度和理念类型的具体程度,将间接关系构成的同时代人的社会世界划分为不同层次。他还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角度上与我们处于间接关系的前辈人和后人世界,分别称为前辈世界和后人世界。这就是舒茨称作的“社会世界的层化”。

那么这个被舒茨经常使用的生活世界具有什么特点呢?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舒茨分析的更多是社会现

实的纯粹形式,不同于韦伯的具体现实。在舒茨看来,“生活世界”作为一个文化世界,是日常人们所作所为的基础,是包含人所牵连的种种日常事务的总和。在舒茨的分析中生活世界是与自然态度和主题间性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处在生活世界的人,其基本特点就是自然态度。这种自然态度使人们认为生活世界是不言自明的现实,抱有自然态度的普通人都会想当然地接受它。生活世界就是我与他人的任何社会交往的前提,此外,生活世界的“结构性”体现具有不同视角的人能够相互理解,行动的意义通过与特定社会场景的制度化联系,使每个人的社会行动都成为可理解的。舒茨的这种社会结构观在常人方法学等后来的学者那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舒茨的一篇“论多重现实”,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全面阐述了生活世界的结构,将他思想中的一些重要主题—身体、时间、意义、情境、知识、语言和主体间性—以崭新的方式结合起来;而且另一方面,有关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开启了知识社会学的新视野(将舍勒的知识社会学传统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舒茨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受到詹姆斯的影响,詹姆斯在分析我们的“现实感”,得出我们与事物的关系形式不同,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现实秩序,詹姆斯称之为“亚社会”。在此基础上,舒茨明确指出,生活世界不仅仅包括日常现实,还包括许多其他的世界,如幻想世界、梦的世界,因此,生活世界是具有多重现实的世界。这些不同的世界在认知和体验的风格上差异甚大。舒茨把这些“亚世界”称作为“有限意义域”,每种有限的意义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风格。因此,要从一个意义与过渡到另一个意义域,就需要借助基尔凯郭尔式的“跃迁”。

舒茨认为尽管有各种不同的意义域,但是这些意义域的地位却不尽相同,其中日常生活的现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舒茨称之为“至尊现实”(最高现实),它是生活世界的中心,其他的对于他来说,都只是准现实,都可以看作是这个基本的现实的变样。不同的现实区域被赋予不同的现实感。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的那部分生活区域中有一部分是我可以通过直接行动来影响、改变的区域,舒茨称之为“操作区域”,它构成了全部现实的核心。只有在这个区域中的物体的经验,才给与我最确实的现实感。从这个核心向外推,就是我可以潜在触及的区域和不可能直接触及,但却可以通过间接行动影响的区域等。这些区域加起来,构成了我的工作世界。因此,从空间上看,日常生活世界这个“至尊现实”就是具有不同“层”的工作世界。而日常生活作为工作世界,表明日常生活的现实感恰恰是通

过我的社会关系和行动构成的。舒茨对生活世界的时间结构的分析则更充分地揭示了我们的“超验感”是怎样产生的。世界的许多部分,并不因为我的此刻不在场,没有我的行动的参与,就不存在。用舒茨的话说,“我所经历的世界时间是超越…我?个人的时间的”。生活世界的这种时间结构正是普通人超验感的现实基础。日常生后的现实感和超验感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体现了生活世界的两面性:一方面,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经历或者承受的现实;而另一面,它又是借助我们行动来控制、把握或者未能控制的现实。

三小结

从舒茨的理论背景、对韦伯的批判、行动意义的研究、怎样理解他人的经验、对生活世界的讨论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基本上已经把舒茨的整个思想脉络梳理了一遍。我觉得舒茨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对常识和科学知识的讨论,因为我们要去发展一种理论或者是怎样获得对社会的认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今后进一步阅读和思考的问题,在这里不作深入讨论,因为这次只是尝试去梳理理论脉络,任务不在于此,梳理得怎样还有待读者评价。

行动及其理解_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收稿日期: 2006)07)11 作者简介: 范会芳(1976-),女,河南省宜阳县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博士生。 第23卷第1期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社科版) Vo.l 23No .12007年2月 J ournal of North Ch i na Instit u t e ofW ater Conservan cy and Hydroel ectri c Power(Soci al Sci ence) Feb 12007 行动及其理解:舒茨与米德的社会学思想比较 范会芳,王文明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 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种方法向传统的科学 观所崇尚的感觉至高地位、认知必须从感觉出发、用自然科学的理想模式建构社会科学等观点提出了严重挑战。社会心理学大师米德与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都曾对理解的方法做过精辟独到的论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从理解的不同方面:理解的对象)))行动、理解的内容)))意义以及理解的方式)))主体间性等对米德与舒茨进行一次简要的比较;也试图就此理清米德的思想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舒茨的。 关键词: G #米德;A #舒茨;理解;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44(2007)01)0038)04 理解是社会科学特有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自然实在与社会实在之间的本质区别。实证主义研究倾向却强调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模式研究社会现象,它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而忽略了社会现象所特有的主观性。正是针对这种倾向,反实证主义研究倾向(注重理解的方法)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成就,米德和舒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 e rbert #M ead ,1863-1931),是20世纪的一位重要思想家,曾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家,他的社会心理学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蕴含着许多深刻见解。他关于人类自身如何出现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论述,是对社会心理学乃至一般哲学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使他成为在有社会学背景的社会心理学家的传统中被引证的核心人物,被奉为著名的/符号互动学派0的创始人。也有人对此评论说,/米德是联结个人与社会的首要理论家之 一0。[1] 这一学派的主要理论假设有:人类以事物对他们所具 有的意义为基础对这一事物发生行动;意义产生在人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解释过程这些意义不断得到修正。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注重对社会中由以构成的行动者主观世界的分析。 阿尔弗雷德#舒茨(A lfred #Schu tz ,1889-1959),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和最重要的代表。他批判地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尝试着把生活世界、主体间性等概念引 入社会学,并把它与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概念相结合,主张社会学回到生活世界,开辟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个当代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新方向。 1939年舒茨移居美国,与其他许多水土不服的欧洲知识分子不同,舒茨到美国后,并没有像其他许多流亡思想家那样深受文化震撼之苦,而是迅速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商务生涯使他更容易接触到美国的主流社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没有固守自己的欧洲思想传统,而是和美国本土的思潮和观念展开了创造性的对话。0[2]这其中,米德的互动论思想成了舒茨打开社会学大门的钥匙之一。米德站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台上和蔼地对他的学生说:要关注个人与他周围人的切实可感的互动事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了舒茨理论的中心概念:/生活世界0和/主体间性0,而其他的理论和概念都是围绕这两个核心概念而形成的。 这其中我们可以敏锐地察觉到米德的思想对舒茨的巨大影响。在舒茨写给那坦森的一封信中,他就高度评价了米德,并指出米德独立地发现了/理想类型、社会角色和舍勒对社会化的意识的解释0这些思想。/而米德对身体行为的分析,无疑是舒茨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体可直接触及部分的重要意义时借助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而且,舒茨通过将这些思想放在主体间性的-我们关系.中来考察,成功地摆脱了米德思想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将身体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点。0[3]下面,我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论意义 摘要 “存在在意识中的消融”是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思想的核心。胡塞尔认为,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只是“自在的对象”并不是“意向对象”,但是能被我们直观把握的对象或者说“明白清楚的感知”的对象是我们的意识中构造自身的,超越人的内在意识或者说在人的内在意识之外而存在的客体自身是不可能获得明见性的。因此,胡塞尔从思维的自明性出发,主张对一切事物的存在乃至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存在问题作“悬搁判断”或者放到括号中去,存而不论,来追求哲学的绝对自明的开端。通过现象学的还原,给所有的超越之物贴上无效的标志,使“存在”回复到“意识”中,对象在意识中构造自身,回到纯粹现象本身,即“回到事实本身”。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意义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内容 如何认识这种既非物质又非感性经验的“自我意识”呢? 胡塞尔认为,这既不能采用传统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采用他所特有的现象学的方法,即现象学还原法。所谓“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要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原到思维的直观认识,从超越的认识还原到内在的认识,亦即还原到纯粹的主体性上去。用胡塞尔自己的话说,“现象学的还原就是说: 所有超越之物( 没有内在地给予我的东西) 都必须给以无效的标志,即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有效性不能作为存在和有效性本身,至多只能作为有效性现象”。胡塞尔谈到过多种还原,但主要有两种: 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他主张通过先验还原引导人们进入哲学的观点,通过本质还原引导人们进入本质的领域,从而使人们领会或把握先验的“纯粹意识”。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不分先后。 (一)先验还原 先验还原又称悬置( epoche) 或括号法。“悬置”这个术语来源于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意思指中止判断或将判断搁置起来,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打上可疑的记号这一点同笛卡尔的“我在怀疑”有异曲同工之处。胡塞尔借用这个术语来表示现象学对经验的事实世界采取的一个根本立场。例如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时,

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理论 一、人际需求理论威廉·舒茨1952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舒茨(William Schutz)的人际需求理论,包括情感需求、归属需求、控制需求。 ①归属(inclusive)需求:个人 能被他人认同接纳,在群体情境中 产生归属的需求,想要与他人建立 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 要。 ②情感(affection)需求:个人有 付出情感与获得情感的期望,并且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情 感,和他人建立关系并维持情感需 求。 ③控制(control)需求:个人希望 能成功地影响周遭人事的欲望,在权 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 系的需要。

二、社会交换理论20世纪60年代布劳 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 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 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把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他们的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 PS:所以人际关系是借由彼此互动所获得的报酬和代价而来 例:我们通常会倾向于从事预期会出现报酬的人际行为。报酬与代价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利润’,我们会设法获取最高的利润。假如利润令双方满意,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互动是愉快的,关系才会继续,影响满意度的三个主要原因:报酬,成本与代替方案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作为一位兴趣广博的学者,舒茨的思想深受奥地利经济学派、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和美国的实用主义等研究传统的影响。 1.奥地利经济学派 在舒茨的大学学习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位老师中就包括当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米塞斯和维塞尔。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价值理论和先验范畴理论,都对舒茨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地利经济学派主张从主观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边际效用乃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批判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构成了“对人类历史的彻底误解”,用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则来分析人的行动,“毫无意义”。这些思想和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舒茨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桥梁之一。 但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和对韦伯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德国历史注意经济学派的观点背道而驰。简言之,韦伯为了保护历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宁愿牺牲理念理性的“纯洁”,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则为了捍卫先验范畴的形式性而清洗掉历史的观点,反对极端的历史主义做法,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范畴,而我们正是借助这些“类型”才能理解历史。这样在韦伯著作中占中心地位的比较历史分析和对各种不同历史社会中的意义取向差异的强调,到了舒茨的解释社会学这里,就骤然转变为对普遍性“类型”的分析。在舒茨对韦伯思想的这种“去历史化”的“操作”中,奥地利经济学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轫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但是舒茨和韦伯的思想风格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他几乎是沿着根本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后者的观点。韦伯的社会学著述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而韦伯在发展自己的学说时,也正是借助了这些思想上的张力,来充分把握具体的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舒茨的著作中尽管同样存在矛盾和含糊的地方,但他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所以,舒茨在韦伯著作中发现的那些“问题”,在韦伯看来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用经验方式分析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总的来说,随着舒茨逐渐摆脱超验现象学的羁绊,致力于对生活世界的具体分析,他与韦伯的这种差异也在逐渐的减少。 3.胡塞尔的现象学 可以说没有对胡塞尔思想的不断反思和批判,也就不会产生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在尝试改造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时,最初运用的是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但他发现仅靠伯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但柏格森的哲学对舒茨的时间和意识流分析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础。不过,尽管舒茨对胡塞尔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他却没有亦步亦趋地跟随胡塞尔的思想。到了美国之后,随着舒茨生活世界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生活世界与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_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一项考察

2011年第01期总第279期前沿F or w ard Positi on N o 012011 Su m N o 279 生活世界与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 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一项考察 郑庆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444) [摘 要]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人的主体间性的世界。本文尝试通过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考察,围绕生活世界概念,通过悬置与二阶理论构造、扎根而非跳跃、类型化的适应性、动机的困惑四个方面来探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如何理解研究对象之行动意义的问题。[关键词]生活世界;主体间性;行动意义;反思[中图分类号]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8267(2011)01-0157-05 [作者简介]郑庆杰(1975 ),男,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工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等。 一、研究的缘起 在社会学领域,自从韦伯提出理解社会学之后,关于社会学研究中如何理解研究对象行动意义的问题,诸多社会理论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和批判性分析。由于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一方面具备现象学的源流,另一方面,舒茨在形成自己的理论的过程中,是以韦伯对社会行动的阐释作为对话者展开的,而吉登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研究者的理论不少是基于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进行阐释的,所以,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在这个研究脉络里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进一步对舒茨思想进行深入的把握,是理解此项学术研究未来可能性的重要前提之一。国内对于舒茨理论的研究近年来日渐增多,多集中在对舒茨生活世界的结构、行动意义的赋予、现象学方法及其早期思想的评介方面。[1-4] 杨善华、孙飞宇对舒茨行动意义理论在田野调查中的访谈的 应用作了分析,[5] 舒茨与帕森斯、米德、戈夫曼、胡塞尔、韦伯的比较研究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关注,[6-11] 而对生活世界与社会行动意义研究之间的困境的关联机制和理论冲突的探讨比较少,这两者的关系,既涉及理解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又涉及现 象学社会学的奠基性概念,因此深入分析两者之间 的关系尤为必要。 生活世界 是现象学和社会学两个领域结合的重要概念,也是舒茨建立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生活世界 既关联着日常行动者对自己行动赋予意义和对日常周身世界类型化知识的掌握,又关联着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行动意义理解的可能性和科学知识类型化问题,而无论是研究者还是研究对象,虽分属不同 有限意义域 ,却共享同一个生活世界,但是如何适切、正确、有效地理解研究对象行动意义,依然充满了争论和困惑。那么在舒茨的理论体系中,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论述困境?这些困境是否有解决的可能?本文选 择 生活世界 这个概念,切入对社会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的阐述,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展开 考察。二、生活世界:从胡塞尔到舒茨的转变(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作为现象学的关键概念,在胡塞尔的研究中,一方面是他进行现象学研究的一个中途 157

论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一)

论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一) 摘要:现象学作为西方心理学两大主要方法论之一,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剖析了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及其主张,归纳了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的蕴涵,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蕴涵。 纵观西方心理学产生及其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占统治地位的方法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实证主义,另一个是现象学。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开创的一种的哲学思潮,是实证主义的对立面,主张将现象作为现象学研究的出发点。其发展先后经历了胡塞尔及其追随者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与其它哲学流派交融的综合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现象学的影响从意动心理学到现代认知心理学,持续了一个世纪。在创立之初,胡塞尔就站在意动心理学的立场批评冯特的经验心理学,50年代,传入美国的现象学构成了人本心理学的方法论。现象学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知觉、人格、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如格式塔心理学运用现象学方法,强调知觉的能动性和有生机性。 1、现象学心理学方法论 1.1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 胡塞尔主张以现象为现象学的对象。他所谓的现象,实际上是人的意识经验。受这一主张的影响,许多心理学家将个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或"现象的经验"。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强调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经验,包括人的价值、尊严、需要、动机等内容。罗杰斯用现象场的概念表示个体经验,它既包括意识到的知觉,也包括意识不到的知觉,并认为正是这种主观的现实而不是自然的现实指导着人的行为。他说,人是根据自身而并非现实的知觉来生活的,每个人都存在于以他为中心的一个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中。正是由于罗杰斯强调个体经验的独一无二性,我们称他为现象学家。 1.2问题中心论 实证主义把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客观的方法作为研究中心,也就是方法中心论。他们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仪器、技术、程序、设备以及方法,而并非它的疑难、问题、功能或目的。"它强调问题必须适合于方法,不适合于方法的问题便遭排斥。这种方法中心论限制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它局限在某一方法或技术所能允许的范围内。 现象学主张把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人的主体性问题虽然不符合科学的客观性原则,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它。心理学家接受了胡塞尔的这一观点,使它成为问题中心论的原则。正确的做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方法顺应问题,根据问题选择方法。现象学的主体性中心为心理学的方法中心奠定了理论基础。 1.3非还原论 还原论的还原是将较高层次事物的性质看成较低层次的组分、性质机械累加的结果,将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归结为低层次组分的性质和规律。而现象学的还原主张本质的还原、现象的还原。它的还原是排除一切先入为主的假设和成见,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受现象学方法论影响的心理学家认为还原无助于理解人性,相反还扼制人性,使心理学陷入危机。因此他们提倡在心理水平上研究心理,在行为层次上研究行为。而不是将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还原到较低级的层次上。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就特别提倡独立地研究心理现象,即通过对心理现象本身如实、全面的描述,从而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 1.4遵循如实描述的原则 现象学方法强调对经验如实地、不加任何修饰地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发现意识经验的先验结构,达到本质直观。这一主张受到心理学家的欢迎。屈尔佩说,"科学是经验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现象学美学解读

收稿日期:2003205229 作者简介:张永清(1965— ),男,山西平陆人,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2003年10月 第30卷第4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 (S ocial Science Edition )Oct.,2003Vol.30 No.4 现象学美学 解读 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北京100872) 摘 要:现象学的现代性体现在其哲学精神与方法论原则中。现象学美学的主要理论贡献体 现在破除美是一种实体的观念、美学是研究审美价值的科学等五个方面。国内目前的现象学美学 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需要加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审美价值;审美经验;审美对象 中图分类号:B83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5957(2003)042066206 现象学美学是一种典型的哲学美学,对20世纪的西方美学与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现象学美学进行整体性与问题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在整个西方美学背景中清楚地把握现象学各家在美学问题上的独特理论贡献,各理论之间的承传关系以及嬗变的整体态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20世纪美学的发展趋势与整体走向,最终为我们建构具有新世纪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文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作简要梳理和探讨。一、哲学精神与方法论原则 现象学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1](P280)。尽管作为一种哲学运动的现象学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的哲学精神与基本方法却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持久的影响力。总体看来,现象学哲学的现代精神集中体现在它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中。现象学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彻底破除传统哲学主客截然对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这种形而上学把世界分为现象界与本体界,以主客绝对分离为前提,以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等为基本范畴,以认识为途径,达到对“实体”或“本质”的洞见。比如,在胡塞尔看来,与人脱离的所谓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把它“存而不论”,现象学所要探讨的是呈现在意识中的世界即关于世界的现象学,在这种视域中,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也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与世界首先是一种存在关系,随后才派生出被传统哲学当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6.1 复习笔记 一、现象学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与理论渊源 1.主要代表人物 (1)家庭和教育背景 舒茨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创立者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哲学家、音乐学家。他是一位犹太人,189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18年底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舒茨在大学期间,接触到了经济学奥地利边际效用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米塞斯与维塞尔。韦伯曾到维也纳大学讲学,舒茨对韦伯的学术思想也作了很深入的研究。 (2)学术生涯 ①大学毕业后,舒茨参加了米塞斯主持的讨论小组,并且研究并深化韦伯的理论。 ②在1925—1927年期间,他经过阅读柏格森关于意识哲学与内在时间的著作,留下了大量的手稿,后来以《生活形式与意义建构》为名出版。 ③在考夫曼的鼓励下,他探讨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由此撰写了《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一书,此书后来的英文版改名为《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④二战爆发后,舒茨举家迁往美国,创建了国际现象学协会,参加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的编辑工作,并在上面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学论文。 ⑤1943年起,舒茨成为纽约社会研究新学校的客座教授,l956年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专职教授,主持哲学系的工作。

(3)主要著作 他在各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被编纂为四卷本的《文集》出版。其中第一卷名为《社会实在问题》,第二卷名为《社会理论研究》,第三卷名为《现象学的哲学研究》。 2.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学派主张主观价值论与先验范畴论,主张从主观心理的价值角度,来理解边际效用甚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它批评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根本的误解,用适用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方法即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人的行动,是毫无意义的。舒茨接受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性范畴,认为我们可以借用这些一般理念类型来理解历史。 (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韦伯认为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舒茨认为,韦伯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舒茨同时又认为,韦伯关于行动意义的概念充满矛盾,舒茨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极端历史主义”运用也不能接受。因此,舒茨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 (3)胡塞尔的现象学 ①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现象学认为,意识过程就是经验建构外部世界的感觉过程,并把这个过程作为关注核心。人类的行为理所当然地为集体共同体验的日常世界所引导,因此是日常生活建构了人们的意识与行动。 ②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

北大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1899-1959) 一、生平、思想与著述 1、生平 舒茨,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的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 2、思想 【奥地利经济学派】 代表人物:门格尔、维塞尔、柏姆·巴维克 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理论核心是主观价值论,即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一件东西要有价值,除有效用之外,还必须“稀少”,即数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为物主快乐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价值是主观的,是物对人的欲望满足的重要性;价值的成因是效用加稀少性;价值量的大小也只取决于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社会必要劳动无关。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韦伯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 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 韦伯的解释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 【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关于意识建构的分析,提供了比韦伯本人所运用的新康德主义更优越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 现象学认为,人类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感知世界,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观念都是以感觉为中介的,并通过心智意识来了解它。 胡塞尔认为,由于人们只有通过意识才能感知世界,而意识是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建构的,要想客观测量外部世界与真实世界,就必须对意识的本质进行研究,也就是要对意识的抽象过程进行研究。 舒茨正是借用了胡塞尔的这种思想,深化了韦伯的行动理论。 【美国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是19世纪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为皮尔士、詹姆斯、杜威等人。 实用主义接受了实证主义从经验事实出发的主张,主张在经验中发现行动与效用的真实意义。 实用主义关注的是人们经验活动的实在世界,关注由经验构成的或创造的实在世界,即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与事实,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经验论与实证论,实现了对经验过程的视角转换。 实证主义认为我们必须从经验事实出发进行研究与认知世界。 3、著述 《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生活世界的结构》 二、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1、舒茨对韦伯解释社会学的批判 舒茨同意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与科学的相对独立性思想,赞同韦伯的方法论个体主义,反对把社会科学降低为自然科学,认为“理想类型”的方法是理解社会现象的适当方法。 舒茨对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的批判:

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答:1、舒茨认为,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有三个向度: (1)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3)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2、舒茨将行为反应分成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 3、由需求和行为反应,可以得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1.如何理解韦伯社会学同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联系? 答: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是现象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1)韦伯深受德国历史主义的影响,认为人与动物不同,社会与自然不同,没有客观的规律,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用于研究社会,要正确认识社会,就必须采取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通过研究个体行动者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来研究社会。他认为,所谓社会行动,就是指行动者主观上有目的,并且其行动指向他人,意义为他人所理解的行动。他从社会行动出发,研究社会关系、群体组织、制度与权力等等。他的社会学坚持一种方法论个体主义,把理解与解释结合起来了,注重对主观因素的研究。因此,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 (2)舒茨认为,韦伯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舒茨同时又认为,韦伯关于行动意义的概念充满矛盾,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存在很多不深入与模糊之处,舒茨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极端历史主义”运用也不能接受。因此,舒茨想为解释社会学建立一个意义理论的基础,并由此生发开来;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 (3)由此可见,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端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就是对韦伯社会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2.舒茨在哪些方面深化了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答:(1)舒茨指出韦伯观点的不足:

①韦伯认为社会行动的关键是行动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根据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的强度程度不同,区分出从完全不考虑他人,到以对他人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因而行动的意义就有多种含义。因此,韦伯没有充分考虑行动者与他人的关系对社会行动的意义产生的复杂影响。 ②韦伯在分析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时,只是把它们看成是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的意义,而没有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真正区别。 ③韦伯关于观察式理解与动机式理解的区分是无意义的,并不能真正理解行动的意义。 ④韦伯对行动动机的论述,没有认识到,动机有两种含义,可以指一个人努力实现的目标,也可以指行动的原因,因此动机有目的动机与原因动机之分。 ⑤韦伯没有指出行动的核心特征。舒茨认为行动的核心特征是筹划(project),正是通过筹划,行动者将其行动的意义指向他人,对他人产生影响。而韦伯所说的以他人为指向的行动,并不一定会影响到他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以他人为取向”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行动。 (2)舒茨的深化: ①对行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行动的主观意义与客观意义涉及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a.主观意义是“我”(行动者)如何确定意义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时间问题,也就是行动者自己的意识流问题。 b.客观意义是“我”与他人如何建立主体间性的意义问题。主要涉及的是观察者与行动者之间的符号与沟通问题。 ②区分了行动与行为 a.行动是一种正在进行的、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意识过程,具有时间性。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什么是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生活世界与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_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一项考察_郑庆杰

2011年第01期总第279期前沿F o r w a r dP o s i t i o n N o .012011 S u m N o .279 生活世界与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 ———对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一项考察 郑庆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444) [摘 要]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是人的主体间性的世界。本文尝试通过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考察,围绕生活世界概念,通过悬置与二阶理论构造、扎根而非跳跃、类型化的适应性、动机的困惑四个方面来探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如何理解研究对象之行动意义的问题。[关键词]生活世界;主体间性;行动意义;反思[中图分类号] C 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8267(2011)01-0157-05 [作者简介]郑庆杰(1975—),男,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劳工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等。 一、研究的缘起 在社会学领域,自从韦伯提出理解社会学之 后,关于社会学研究中如何理解研究对象行动意义的问题,诸多社会理论家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释和批判性分析。由于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一方面具备现象学的源流,另一方面,舒茨在形成自己的理论的过程中,是以韦伯对社会行动的阐释作为对话者展开的,而吉登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研究者的理论不少是基于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进行阐释的,所以,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在这个研究脉络里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进一步对舒茨思想进行深入的把握,是理解此项学术研究未来可能性的重要前提之一。 国内对于舒茨理论的研究近年来日渐增多,多集中在对舒茨生活世界的结构、行动意义的赋予、 现象学方法及其早期思想的评介方面。[1-4] 杨善华、孙飞宇对舒茨行动意义理论在田野调查中的访谈的 应用作了分析,[5] 舒茨与帕森斯、米德、戈夫曼、胡塞尔、韦伯的比较研究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关 注,[6-11]而对生活世界与社会行动意义研究之间的困境的关联机制和理论冲突的探讨比较少,这两者 的关系,既涉及理解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又涉及现象学社会学的奠基性概念,因此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必要。 “生活世界”是现象学和社会学两个领域结合的重要概念,也是舒茨建立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生活世界”既关联着日常行动者对自己行动赋予意义和对日常周身世界类型化知识的掌握,又关联着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行动意义理解的可能性和科学知识类型化问题,而无论是研究者还是研究对象,虽分属不同“有限意义域”,却共享同一个生活世界,但是如何适切、正确、有效地理解研究对象行动意义,依然充满了争论和困惑。那么在舒茨的理论体系中,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论述困境?这些困境是否有解决的可能?本文选择“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切入对社会行动意义研究的可能性的阐述,对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展开考察。 二、生活世界:从胡塞尔到舒茨的转变(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作为现象学的关键概念,在胡塞尔的研究中,一方面是他进行现象学研究的一个中途 · 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