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

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
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

叙事策略和审美问题

中文摘要

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属性、丰富的题材和内容以及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了电视剧改编的可行性,而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经过十几年发展,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有质的飞跃,“网改”热潮愈演愈烈。在文字和影像的转换过程中,改编者遵循“忠实原著”的改编理念对叙事空间、情节、人物身份、人物对话和叙述性语言做出既符合观众审美经验又保留原著风格的叙事改编。然而,文字和影像转换的限度、难度以及改编者的叙事策略影响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效果;同时,在“快餐式”文化影响下网络小说及其改编剧存在审美取向重娱乐、消遣,轻人文蕴涵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叙事策略审美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r culture, the rich subject matter and cont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network novels have im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daptation of the TV series. After ten years of development, TV drama adaption of network novel has a qualitative leap, whether it is i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Boom of TV drama adaption of network novel intensified. In the process of text and image conversion, adapters follow the concept of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make narrative space, plot, characters, dialogue and narrative language satisfy both the audience and the narrative language to retain the original style of the narrative. However, something like the limitation of text and image transformation, the difficulty and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adapters have an impact to the TV play adaptation of the network novels.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st food" cultur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novels and their adaptations, such as the focusing on entertainment, diversion but the lack of humanities.

Key words:network novel teleplay adaption narrative strategy aesthetic

目录

一、前言 (1)

(一)写作目的 (1)

(二)国内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发展状况 (1)

(三)国内研究现状 (1)

二、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行性分析 (2)

三、电视剧改编网络小说的叙事策略 (3)

(一)叙事空间清晰明确化 (3)

(二)情节内容的改编策略 (4)

1、兼顾原著和大众审美要求删减和改写情节内容 (4)

2、以开放式结局增强观众想象空间 (5)

(三)人物和叙事语言的改编策略 (5)

1、人物身份的叠加或转移 (5)

2、适当保留原著对话风格 (6)

3、叙述性语言的形象化转换 (6)

四、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审美问题 (7)

(一)改编效果牵强,无法满足观众审美要求 (7)

(二)“文化快餐”影响下的审美取向 (7)

五、总结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问题

一、前言

(一)写作目的

自2000年国内第一部改编自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同名电影诞生后,越来越多网络小说影视改编作品展现给观众面前,2013年起国内更是掀起一股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热潮,这股“网改”热潮在2015年、2016年达到高峰。同时,小说和影视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间相互碰撞而引发的一系列审美差异和改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本论文想通过分析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的可行性和改编的叙事策略总结几点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审美问题。

(二)国内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发展状况

国内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兴起和发展已经有十几年,而网路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在2004年网络写手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被拍成同名电视剧而开始走进观众视线。2006到2009年,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有更近一步的发展,诞生不少如《蜗居》这样质量较高的作品。

2010年到2013年,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有大胆的新尝试,如宫廷剧《美人心计》和《甄嬛传》、穿越剧《步步惊心》等。2014年起,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逐渐走向顶峰,《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伪装者》、《他来了请闭眼》等一大批热门网络小说改编剧占据电视收视率排行榜前列,口碑极好的《琅琊榜》还向韩国输出。2016年,“网改”热潮继续向上迸发,30多部网络小说改编剧即将播出。

另外,网络小说改编的网络剧也悄然走进大众视线,如《太子妃升职记》和《上瘾》,虽然因为题材和内容敏感被禁播,但网络较宽松的环境和较低成本使得网络剧成为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一个新方向。

(三)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之间审美研究主要从叙事、艺术价值、人文关怀、主题思想等方向分析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合作基础、优势劣势、流行原因,分

析网络小说与影视剧改编之间的叙事策略、审美异同,提出改编问题。因此,不少学者提出目前的研究陷入一种“理论研究空疏和改编批评理念单一落后”的局面,批评更多倾向于“小说中心主义,即以小说的话语、批评和审美为标准”,忽略了“电视剧本身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质”①

二、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可行性分析

网络小说之所以能够被改编成电视剧并且流行肯定是有原因,这涉及到网络小说电视改编的可行性问题。

首先,从文化角度看,网络小说和电视剧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世俗性、流行性的特点,电视剧以独特的影像媒介给观众带来视听觉上直观的冲击体验、以接近市民生活的情节和人物让观众产生巨大共鸣、以插播广告方式回馈投资方等特点正是体现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

而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的一种形式,“零门槛”、“人人写作”的创作标准、文学网站的产业化发展、全民参与的方式同样是大众文化的表现。

因此,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两者具有一致性,这是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的基础。

第二,网络小说丰富多样的题材类型和内容为电视剧剧本提供素材。一个好的电视剧前提是有个好的剧本,但“剧本荒”、内容同质化等难题制约着电视剧的前进发展,在家庭伦理剧、宫廷剧、经典翻拍剧、抗日剧等扎堆出现的局面下,网络小说多样化的题材、丰富新奇的内容受到众多编剧、导演的关注,而且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网络小说出现,编剧和导演的选择空间被拓宽,可以在千千万万本小说中挑选最佳、最合适的作品。可以说,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流行的同时使电视剧的类型更加丰富。

第三,网络小说大量的读者粉丝为改编电视剧提供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成为收视率的保证。一般来说,知名网络写手的作品都拥有较高的人气、一群数量客观的忠实粉丝,在改编前他们是最佳宣传者,电视剧播放后,不管改编得好还是不好,他们在网上滔滔不绝的评论又为电视剧攒足焦点、话题量,间接地扩大电视剧的宣传力度和减低宣传成本,同时保证电视剧的收视率。

第四,网络文学产业化促进网络文学影视化。影视改编是网络文学产业链条最重要的一环,“各原创文学网站的固定读者数量惊人,所以,以这些作品为蓝本进行游戏或者影视改编,会在短时间内聚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这对于网络文学产业来说,是一个新的盈利通途”②加上转让影视改编权能增加网络写手的报酬,因此,许多网络写手和文学网站都愿意出售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盛大的成功,盛大收购中文起点网,成立盛大文学有限公司,收购许多优秀作品的影视改编权。

另外,在文字、图像、音乐等多元素并存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消费模式不可逆的驱

使下,大量的文学与影视“联姻”实践,如传统文学的影视改编,在改编叙事手段、叙事技巧、叙事模式等方面为网络小说电视剧改编提供成熟宝贵的经验。

由此看来,网路小说电视剧改编流行是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和现实条件。

三、电视剧改编网络小说的叙事策略

在分析改编的叙事策略之前,首先要说一下改编理念问题。总体来说,中国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改编理念经历了“初创时期对文学作品的简单图解,到20世纪80年代精英意识指导下对文学作品顶礼膜拜的‘忠实性’改编,到90年代后市各种改编观念、改编模式和改编风格共时并置”③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嬗变过程。

就目前国内网络小说改编剧来看,实际上还是按照“忠实原著”的改编理念,只不过改编者具体不同的改编方法让“忠实”的程度和范围不一样而已,而改编理念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改编叙事策略上。

文学和影视都是叙事艺术,都是叙述故事的艺术,不同的是叙事媒介、叙事手段、叙事方式等。从小说到电视剧,改编者想要把原著里的故事完整而很好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但不可能把小说里的故事直接照搬到剧中,因为文字和影像转换有一个不可避免改编限度:“电视剧以画面形象代替小说文字的抽象,以具体直观代替小说间接的想象,以立体的空间代替小说平面的时间”,形式转变代表内容的转变。④因此,改编者必然采取一定的叙事策略,更好地展现故事。接下来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电视剧改编网络小说的叙事策略,包括叙事环境、情节、人物塑造和叙述语言的分析。

(一)叙事空间清晰明确化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环境能够塑造出特定的人物性格特征。在传统文学里,特定的环境对人物的性格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作者都会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作为文本的空间,对此作详细的描写;然而,许多网络小说里所描绘的空间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虚构一个空间最大的优点是作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为这个空间创造出独特的社会规则、风土人情等,使得任何情节和人物塑造变得合理化,这种对叙事空间的处理方法诞生出一系列架空类型小说,有的作者会赋予虚构的空间名字,有的用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可是,影像和文字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字符号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得小说能够任意地塑造一个模糊不明确的想象空间,但“影视镜头的直观性呈现的是明确、有限的含义,使它只指向一个特定的对象而无法创造出更多的想象空间。”⑤因此电视剧里出

现的空间必须是明确的,毕竟拍摄空间不可能超越现实环境,当然有些电视剧会使用布景,但只是部分情节需要。

当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时,改编者必须对叙事空间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小说的细节描绘选择相对应的背景。如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中的故事的年代和背景都是虚拟的,作者把背景设为一个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大周朝,而改编者根据小说中诗词和事物描写,最终把故事背景定位于清朝;慕容堙儿的《倾世皇妃》原作也是一个虚构的历史背景,被拍成电视剧后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定在五代十国时期。

除了对架空类型小说叙事空间明确化之外,都市情感类型小说也是。许多都市情感小说的叙事环境说明虽然没有准确的城市,但可以根据剧情需要选择相适应的拍摄地点,如《失恋33天》(《小说或者指南》)里没有提出明确地点,但文本中出现了故宫,那么拍摄地点肯定是北京;丁墨的《他来了请闭眼》虚构出一个“潼市”,而电视剧拍摄地点选择了青岛,只是被冠上“潼市”之名,但电视剧画面充满了青岛的海边城市风情。

(二)情节内容的改编策略

1、兼顾原著和大众审美要求删减和改写情节内容

在后现代文化、思想影响下,年轻的网络写手对现实、传统伦理、男女关系有着独特的看法,他们渴望物欲、权欲、情欲的自由追求,加上网络文学本身自由开放的特性使得网络小说的情节塑造空间可以无限扩张延伸,他们可以在虚构、错乱的空间里塑造“脱离”现实经验的天马行空的情节,如《花千骨》《仙剑奇侠传》等仙侠类型小说的情节都是充满奇幻色彩;可以对经典故事情节任意撮合和虚构,如《步步惊心》让都市白领张晓意外穿越到清朝卷入九子夺嫡的激烈争斗中,与诸位阿哥斗智斗勇,为了生存处处为营,步步惊心;可以大胆直接地描写情爱纠葛、超越性别和年龄的爱情,如小说《翻译官》有大量直接的性爱描写等等。

可是,电视剧是大众化、平民化的叙事艺术,以及本身寓教于乐的文化教育功能以及严格的审核规章制度,要求电视剧情节内容必须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伦理要求,贴近民众日常生活,宣扬主流思想,因此改编者在忠实于原著情节内容的同时做适当的改写或者删减。

可是,删减和改写情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情节的完整性和情节之间联系的紧密度,使整个情节发展显得十分突兀。《步步惊心》原作品对十四和若曦之间从小时候到长大之后几十年的情感细节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和心理刻画,但是电视剧中就删去了十四和若曦的很多细节和伏笔,还把有些十四阿哥和若曦的事情放在了若曦与男主人公的身上,虽然让剧情集中到两个主要人物身上,但使最后十四阿哥为了给若曦自由

而坚持娶若曦,以及若曦最后死在十四怀里的这个情节发生得很突然。

2、以开放式结局增强观众想象空间

电视剧的结局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封闭式结局,既故事沿着线索完成了它整个发展过程,故事的结尾不会给人留下悬念;而开放式结局指的是故事没有一个真正的结局,让观众根据个人喜好挑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设计一个结局,间接地让观众参与剧情设计,增强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如《步步惊心》小说中的结局是“胤禛立在景山顶端,身子沐浴在轻柔的暖光中,俯職着横在他脚下的整个紫禁城,眼睛深处却空无一物,宛如荒漠上的天空:辽远、寂寞。爱与恨都已离去,只剩他了”,而电视剧最后的镜头是死后回到现代的张晓在清文物博物馆与“穿越”到现代的“四阿哥”相遇,张晓流下眼泪,引发观众“‘四阿哥’是否也穿越到现代,会和张晓重新在一起吗?”等疑问;又如《他来了请闭眼》小说正文结局是男主薄靳言向她求婚“薄靳言却已经迈着大步,走到她跟前。也不说话,只盯着她。简瑶抱着乌龟和戒指,即使低着头,也能感觉到他两道灼灼的目光盯在她脸上。月光如水铺撒大地,原野间是草木和清雪的芬芳。而她的心,仿佛也随着这夜色,随着他幽沉的目光,沉沦到某个无边无际的温柔永恒的地方。(他说):‘嫁给我,简瑶’”,而电视剧的结局是男主神色严肃地看向前方,眼神十分锐利的镜头,同样让观众产生“是否有第二部”的疑问,引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想象续集剧情。

当然,导演改写小说结局,用开放式结局代替封闭式结局,很大原因是为续集铺垫。许多网络小说都有正文和番外,编剧和导演在改编时出于对播放时间和集数以及情节紧凑程度的考虑,不能把正文和番外的内容都放到同一部剧中,而又考虑到观众对原著完整性改编的期望,通常选择拍续集。

(三)人物和叙事语言的改编策略

1、人物身份的叠加或转移

在制作剧本前,编剧对人物设定有一个大概的想法,根据剧情需要对小说涉及的人物身份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调整,《他来了请闭眼》小说男主薄靳言的好朋友傅子遇是一个外科医生,文中是通过他和女主简瑶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表现出来:傅子遇点头:“不错。聊了这么久,你还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他顿了顿,笑呵呵望着她:“猜猜看?”他比简瑶年长几岁,又彬彬有礼,简瑶对他第一印象很好,笑答:“医生?”傅子遇眼中的笑意陡然更深:“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简瑶能猜对也挺愉悦,目光落在他修长白皙的手指上:“我也是瞎蒙的……我看你洗了好几遍手,很爱干净。你身上还有医院消毒水的味道。而且你的手指看起来……很像医生”,而电视剧里把傅子遇塑造成一个性格温和、讲话幽默的计算机高手,而小说的“计算机高手”是一个参与抓获

心理罪犯谢晗的小角色,把“计算机高手”身份转移到傅子遇身上,让他成为破案剧情中的关键人物以达到减少不必要的角色、使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的效果;又将谢晗幕后高级心理罪犯的身份转移到男主的姐夫上,使剧情发展更具戏剧性,令人意想不到。

不过,有时候人物身份的叠加和转移会使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难免落入俗套,如《他来了请闭眼》把薄靳言姐姐的前男友身份叠加到傅子遇身上,使角色关系陷入尴尬局面。

2、适当保留原著对话风格

在人物语言塑造的方面,电视剧更侧重于人物对白塑造,人物对白能够塑造人物个性特征和推动情节发展,因此编剧都会花很大心思推敲人物对白。

电视剧人物对白相比其他叙事艺术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具有生活化、通俗化、娱乐性等特点,而网络小说的人物对白具有浓厚的作者个人色彩,并且符合青年人的话语方式,诙谐又引人深思,充满智慧和趣味,因此改编者为了忠实于原著的语言风格,既遵循电视剧人物对白贴近群众生活的规则又适当地保留原著对话风格,如《后宫郵撮传》中,电视剧保留了原作品用了略带古体半白话的语言,例如,甄嬛说,“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小说《步步惊心》把现代随性自然的语言放到了古代的背景下:“二什么二,你才二呢”、“我要冰激凌”、“我要空调! ”、“神马”、“三里屯”、“OK”之类的言语比比皆是,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幽默色彩,在电视剧中被保留下来;《失恋33天》黄小仙和王小贱尖酸刻薄,互相吐槽的对话风格、《他来了请闭眼》薄靳言直白而暧昧的表达方式在电视剧中也有很完美的体现。

当然,也存在电视剧删除原著对话风格的情况,如《杜拉拉升职》原著中也运用了一些幽默的语言,像“别不清楚谁在解释是老大”,“当不了技术派,当好感觉派也不错”等,但电视剧中却被删改了,大大降低了杜拉拉的幽默精神。

3、叙述性语言的形象化转换

叙述性语言包括小说中交代剧情、人物外貌、行为、意识活动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言,这些语言进入电视剧后不可能再以原貌展现出来,必须转化成具体、直观的视听觉形象,其中人物的意识活动最难被转换,尤其网络小说的叙事更多是一种“自我”叙事,作者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表达,情感的自由宣泄,因此文中有大量的意识活动描写,这些意识活动是全面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的重点,可是影视难以把这些“承载情感判断和逻辑关系的语段”转换成画面,⑥因此改编者必须对原作进行丰富和补偿,例如利用音乐和灯光渲染气氛,利用画外音让人物自我叙述,尤其是原作是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视角,剧中可以通过“我”的独白表现“我”的意识活动,如《失恋33天》。

另外,网络小说语言打破语言表达的惯性而造成的“陌生化”效果大大增加这些

意识活动描写视觉形象转换的难度,改编过程中,改编者只能把它转换成符合人类视觉经验的具体明确的画面或者声音等,这样意味消除了语言“陌生化”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⑦

四、网络小说与电视剧改编之间的审美问题

(一)改编效果牵强,无法满足观众审美要求

网络小说改编剧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事实上网络小说改编剧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一部电视剧收到观众追捧一定是它拥有引人入胜的剧情内容和高质量的艺术形式,改编剧希望用网络小说丰富新奇的内容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作为卖点,但不是每一个观众都愿意埋单。最明显的是很多原著读者都抱怨改编剧的改编效果十分牵强,原著的韵味和美感凸显不出来。

由于影视创作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如拍摄技术、经济成本、播放制度等,增大了改编的难度,原本由文字到影像,“文字符号的概括性、抽象性、多义性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言外之意’使得小说文本的艺术世界和人物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模糊性、抽象性和间接性,使得电视剧生动形象地转换原著变得十分困难”⑧加上改编的叙事策略水平和外部因素制约,让网络小说的改编无论是内容还是风格上达不到观众的审美预期,特别是在细节处理和原著精神延续问题上,很多改编剧一味追求娱乐化的文化消费体验或者迎合主流意识形态,情节走向诡异,忽略细节,弱化或者颠覆原著精神,典型例子就是《盗墓笔记》,一句“上交国家”让原著精神荡然无存,电视剧的主题思想表达和情节内容不一致。

(二)“文化快餐”影响下的审美取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快餐式”的文化体验,流行音乐、通俗文学、通俗影视剧等无不是一种“文化快餐”,这种快餐式的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和快感。

在当下的时代和社会里,快餐文化盛行、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影视文化大众化、娱乐化、流行性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娱乐、消遣成为影视文化的主要审美取向。

而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文化快餐”环境下诞生的“文学快餐”(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文学快餐”)及其改编都满足了现代大众对文学和影视剧的快餐式需求。网络

小说无论从创作主体还是客体(读者)来说都充分体现“文学快餐”及时性、娱乐性、互动性、消遣性的特点,影视剧改编为了满足现代受众追求视听觉感官快感的审美需求、娱乐和轻松的消遣方式的追求,以一种爆发式发展的速度汲取网络小说丰富新奇的题材和内容、“狂欢”的叙事风格。

但随着读者和观众的审美水平和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他们希望网络小说和影视剧能够更多更好地体现人性美丑两面和发掘隐藏在深处的社会现象,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而改编剧应该更多地展现网络小说原著中独特的人文观点,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现实的独特表达方式。

五、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属性是网络小说和电视剧联姻的合作基础,而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大大促进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网络小说丰富而新奇的题材和内容为电视剧缓解“剧本荒”危机;电视剧改编网络小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改编数量越来越多,改编质量不断提升,而这股“网改”热潮更是呈现日渐激烈的趋势。

从小说到电视剧,文字和影像的媒介转换要求改编者在尊重原著前提下,对情节内容、人物身份、叙述性语言作出既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群众日常生活经验又保留网络小说独特的叙事风格的改动,然而叙事形式的改变意味着叙事内容的改变,不妥当的改编叙事策略导致改编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读者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在“快餐式”的文化影响下,无论网络小说及其改编都表现出娱乐化、消遣性的审美取向,但随着读者和观众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网络小说及其电视剧改编都应该向着以娱乐、消遣的形式展现人性对立面、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的审美方向发展。

注释

①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3.

②禹建湘.网络文学产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39.

③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8-54.

④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96-97.

⑤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0-31.

⑥宋家玲.影视叙事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8-39.

⑦李星辉.网络文学语言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69.

⑧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变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9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