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域矩阵

复域矩阵
复域矩阵

①.复数域矩阵A ,其共轭矩阵A A A =有,

对一阶矩阵即数,显然成立。

假设对k 阶A 成立,那么对(k+1)阶矩阵A 而言,其代数余子式为a+bi,则此项的值为(ax-by )(ay+bx )i ,对A 而言,同一项的yi x a ij -=,代数余子式为a-bi,此项的值为(ax-by )-(ay+bx )i.

显然二者的值共轭,广而推之,所有一项都共轭,那么|A|与A 也共轭,即A A =

②.复数域矩阵A ,其转置矩阵T T A A A =有,.

这一点用行列式的计算公式可知,行列式是不同列不同行元素的乘积的总和,转置后这种关系不变,所以

T A A =.

综上,以证明:酉矩阵的行列式的模等于1.

酉矩阵A ,有

1==?=?E A A E

A A T T ()()1

1

1,.

①.

②12222=+=+?=-++====d c A d c di c di c di c A A A A A A A T T 的模即为即有假设得由得,由

证明:与任意n 阶方阵可交换的方阵一定是数量矩阵。(注:数量矩阵是对角线元素相等的对角矩阵,即为aE,a 为任意常数)

设()ij a A =与任意的n 阶方阵可交换,设ij B 是第i 行地j 列为1,其余均为0的方阵。

使一个对角矩阵

即当的方阵,

其余列均为列为是第的方阵,

其余行都为行为是第A a j i a a a j AB a a a i A B AB A B ij nj j j ij jn j j ij ij

ij ,0,0,,,0,,,2121=≠= 设B (i,j )是对换i,j 两行的初等矩阵,得B (i,j )A=AB (i,j ) B (i,j )A , j 行i 列为ii a ,i 行j 列为jj a

AB (i,j ),i 行j 列为ii a ,j 行i 列为jj a 。

即有jj ii a a =。

综上得到A 是主对角线元素相同的对角矩阵,即aE.

第九章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第9章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 方法 9.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9.2 Hermite矩阵特征值问题 9.3 Jacobi方法 9.4 对分法 9.5 乘幂法 9.6 反幂法 9.7 QR方法

9.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设A是n阶矩阵,x是非零列向量. 如果有数λ存在,满足, (1) 那么,称x是矩阵A关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如果把(1)式右端写为 ,那么(1)式又可写为: x λ ()0 I A x λ-=||0 I A λ-=即1110 ()||...n n n f I A a a a λλλλλ--=-=++++记 它是关于参数λ的n 次多项式,称为矩阵A 的特 征多项式, 其中a 0=(-1)n |A |. (2)

显然,当λ是A的一个特征值时,它必然 是的根. 反之,如果λ是的根,那么齐次方程组(2)有非零解向量x,使(1)式 成立. 从而,λ是A的一个特征值. A的特征值也称为A的特征根 . ()0 fλ= ()0 fλ=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有如下主要性质: 定理9.1.1 n阶矩阵A是降秩矩阵的充分必要 条件是A有零特征值. 定理9.1.2 设矩阵A与矩阵B相似,那么它们 有相同的特征值. 定理9.1.3 n阶矩阵A与A T有相同的特征值. 定理9.1.4 设λ ≠λj是n阶矩阵A的两个互异特 i 征值,x、y分别是其相应的右特征向 量和左特征向量,那么,x T y=0 .

9.2 Hermite矩阵特征值问题?设A为n阶矩阵,其共轭转置矩阵记为A H. 如果A=A H,那么,A称为Hermite矩阵.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项目六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实验1 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hematica(4.0以上版本)命令求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能利用软件计算方 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求二次型的标准形. 求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例1.1 (教材 例1.1) 求矩阵.031121201??? ?? ??--=A 的特征值与特值向量. (1) 求矩阵A 的特征值.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values[A] 则输出A 的特征值 {-1,1,1} (2) 求矩阵A 的特征向量.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vectors[A] 则输出 {{-3,1,0},{1,0,1},{0,0,0}} 即A 的特征向量为.101,013??? ? ? ??????? ??- (3) 利用命令Eigensystem 同时矩阵A 的所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system[A] 则输出矩阵A 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例1.2 求矩阵??? ?? ??=654543432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输入 A=T able[i+j,{i,3},{j,3}] MatrixForm[A] (1) 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值, 输入 Eigenvalues[A] 则输出 {0, 426-,426+} (2) 计算矩阵A 的全部(数值解)特征值, 输入 Eigenvalues[N[A]] 则输出 {12.4807, -0.480741, -1.34831610-?} (3) 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向量, 输入 Eigenvectors[A]//MatrixForm 则输出 1 2 1172422344220342234421172 42234 42 20342234 42 1 (4) 计算矩阵A 的全部(数值解)特征向量, 输入 Eigenvectors[N[A]]//MatrixForm 则输出 0.4303620.5665420.7027220.805060.111190.5826790.4082480.816497 0.408248 (5) 同时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输入 OutputForm[Eigensystem[A]] 则输出所求结果 (6) 计算同时矩阵A 的零空间, 输入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来源:线性代数精品课程组作者:线性代数精品课程组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 理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性质,会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 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性质及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 角矩阵. (3) 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2.教学重点: (1) 会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 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3.教学难点: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4.教学内容: 本章将介绍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相似矩阵等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矩阵的对角化问题. §1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定义1设是一个阶方阵,是一个数,如果方程 (1) 存在非零解向量,则称为的一个特征值,相应的非零解向量称为属于特征值的特 征向量. (1)式也可写成, (2) 这是个未知数个方程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数行列式 , (3) 即 上式是以为未知数的一元次方程,称为方阵的特征方程.其左端是的 次多项式,记作,称为方阵的特征多项式.

== = 显然,的特征值就是特征方程的解.特征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恒有解,其个数为方程的次数(重根按重数计算),因此,阶矩阵有个特征值. 设阶矩阵的特征值为由多项式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不难证明 (ⅰ) (ⅱ) 若为的一个特征值,则一定是方程的根, 因此又称特征根,若为 方程的重根,则称为的重特征根.方程的每一个非 零解向量都是相应于的特征向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求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的特征多项式; 第二步:求出特征方程的全部根,即为的全部特征值; 第三步:对于的每一个特征值,求出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一个基础解系,则的属于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是 (其中是不全为零的任意实数). 例1 求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解的特征多项式为 =

矩阵特征值的意义

矩阵特征值的意义 数学里面的特征值和特征矩阵到底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义在于什么?? 矩阵的特征值要想说清楚还要从线性变换入手,把一个矩阵当作一个线性变换在某一组基下的矩阵,最简单的线性变换就是数乘变换,求特征值的目的就是看看一个线性变换对一些非零向量的作用是否能够相当于一个数乘变换,特征值就是这个数乘变换的变换比,这样的一些非零向量就是特征向量,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特征向量,希望能把原先的线性空间分解成一些和特征向量相关的子空间的直和,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分别限定在这些子空间上来进行,这和物理中在研究运动的时候将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做法是一个道理! 特征值时针对方阵而言的。 两个向量只有维数相同时才能考虑相等的问题,才能有和、有差。 引入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 引例 在一个n 输入n 输出的线性系统y=Ax 中,其中 ? 我们可发现系统A 对于某些输入x ,其输出y ? 恰巧是输入x 的 倍,即 ;对某些输入,其输出与输入就不存在这种按比例放大的关系。 ??????? ??=??????? ??=??????? ??=n n nn n n n n y y y y x x x x a a a a a a a a a A M M L L L L L L L 2121212222111211,,λx y λ=

? 例如,对系统 ,若输入 ? 则 ? ? 若输入 ,则 ? 所以,给定一个线性系统A ,到底对哪些输入,能使其输出按比例放大,放大倍数 等于多少?这显然是控制论中感兴趣的问题。 基于此给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 定义 设A 是一个n 阶方阵,若存在着一个数 和一个非零n 维向量x ,使得 则称 是方阵A 的特征值,非零向量x 称为A 对应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或简称为A 的特征向量 ???? ??=4312A ? ?? ? ??=31x x Ax y 5315155314312=???? ??=???? ??=???? ?????? ??==???? ??=52x x Ax y λ≠???? ??=???? ?????? ??==269524312λx Ax λ=λλ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项目六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实验1 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hematica(4.0以上版本)命令求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能利用软件计算方 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求二次型的标准形. 求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例1.1 (教材 例1.1) 求矩阵.031121201???? ? ??--=A 的特征值与特值向量. (1) 求矩阵A 的特征值.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values[A] 则输出A 的特征值 {-1,1,1} (2) 求矩阵A 的特征向量.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vectors[A] 则输出 {{-3,1,0},{1,0,1},{0,0,0}} 即A 的特征向量为.101,013???? ? ??????? ??- (3) 利用命令Eigensystem 同时矩阵A 的所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输入 A={{-1,0,2},{1,2,-1},{1,3,0}} MatrixForm[A] Eigensystem[A] 则输出矩阵A 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例1.2 求矩阵???? ? ??=654543432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输入 A=Table[i+j,{i,3},{j,3}]

MatrixForm[A] (1) 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值, 输入 Eigenvalues[A] 则输出 {0, 426-,426+} (2) 计算矩阵A 的全部(数值解)特征值, 输入 Eigenvalues[N[A]] 则输出 {12.4807, -0.480741, -1.34831610-?} (3) 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向量, 输入 Eigenvectors[A]//MatrixForm 则输出 (4) 计算矩阵A 的全部(数值解)特征向量, 输入 Eigenvectors[N[A]]//MatrixForm 则输出 (5) 同时计算矩阵A 的全部(准确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输入 OutputForm[Eigensystem[A]] 则输出所求结果 (6) 计算同时矩阵A 的零空间, 输入 NullSpace[A] 则输出 {{1,-2,1}} (7) 调入程序包<

求矩阵特征值算法及程序

求矩阵特征值算法及程序简介 1.幂法 1、幂法规范化算法 (1)输入矩阵A 、初始向量)0(μ ,误差eps ; (2)1?k ; (3)计算)1()(-?k k A V μ; (4))max (,) max ()1(1)(--??k k k k V m V m ; (5)k k k m V /)()(?μ; (6)如果eps m m k k <--1,则显示特征值1λ和对应的特征向量)1(x ),终止; (7)1+?k k ,转(3) 注:如上算法中的符号)max(V 表示取向量V 中绝对值最大的分量。本算法使用了数据规范化处理技术以防止计算过程中出现益出错误。 2、规范化幂法程序 Clear[a,u,x]; a=Input["系数矩阵A="]; u=Input["初始迭代向量u(0)="]; n=Length[u]; eps=Input["误差精度eps ="]; nmax=Input["迭代允许最大次数nmax="]; fmax[x_]:=Module[{m=0,m1,m2}, Do[m1=Abs[x[[k]]]; If[m1>m,m2=x[[k]];m=m1], {k,1,Length[x]}]; m2] v=a.u; m0=fmax[u]; m1=fmax[v]; t=Abs[m1-m0]//N; k=0; While[t>eps&&k

m0=m1; m1=fmax[v]; t=Abs[m1-m0]//N; Print["k=",k," 特征值=",N[m1,10]," 误差=",N[t,10]]; Print[" 特征向量=",N[u,10]]]; If[k ≥nmax,Print["迭代超限"]] 说明:本程序用于求矩阵A 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及其相应特征向量。程序执行后,先通过键盘输入矩阵A 、迭代初值向量)0(μ、精度控制eps 和迭代允许最大次数max n ,程序即可给出每次迭代的次数和对应的迭代特征值、特征向量及误差序列,它们都按10位有效数输出。其中最后输出的结果即为所求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序列。如果迭代超出max n 次还没有求出满足精度的根则输出迭代超限提示,此时可以根据输出序列判别收敛情况。 程序中变量说明 a:存放矩阵A ; u:初始向量)0(μ和迭代过程中的向量)(k μ及所求特征向量; v:存放迭代过程中的向量)(k V ; m1:存放所求特征值和迭代过程中的近似特征值; nmax:存放迭代允许的最大次数; eps:存放误差精度; fmax[x]: 给出向量x 中绝对值最大的分量; k:记录迭代次数; t1:临时变量; 注:迭代最大次数可以修改为其他数字。 3、例题与实验 例1. 用幂法求矩阵???? ? ??---=9068846544 1356133A 的按模最大的特征值及其相应特征向量,要求误差410-

矩阵特征值问题及二次型

第六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及二次型 6.1 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 2); 3); ????????4221?????????????6123020663???? ????????3202300054); 5). ??????????422242224????????????? ?00011000010000106.2 设,证明:和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值。 n n A A ×=T A A 6.3 设12=λ为方阵的特征值,求满足的关系式。 ???? ?????????=a b A 4417447b a ,6.4 设,证明:若有一个常数项不为零的多项式n n A A ×=)(x ?使得0)(=A ?,则的特征值必全不为零。 A 6.5 设λ为阶可逆方阵的特征值,证明:n A 12 +?? ????λA 是()I A +?2的特征值。 6.6 设21,λλ是方阵的两个互异的特征值,A 21,ξξ分别是的属于特征值A 21,λλ的特征向量,证明:21ξξ+不是的特征向量。 A 6.7 设321,,λλλ是方阵的三个互异的特征值,A 321,,ξξξ分别是的属于特征值A 321,,λλλ的特征向量,证明:321ξξξ++不是的特征向量。 A 6.8 设均为阶方阵且可逆,证明:~ B A ,n A AB .BA 6.9 设;求. ????????? ?????=163053064A 10A 6.10 设为2阶实方阵,且A 0trA ,则相似于对角阵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