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1月试题语文

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1月试题语文
广东省清远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1月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倍速追剧、片段式追剧、解说式追剧……当代年轻人追剧形式层出不穷,但都离不开一个字“快”.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在许多年轻人心中,“没有倍速播放的电视剧都不想看"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常见。随便点开一部电视剧,短则三四十集,长则七八十集,有时,无关紧要的事都能演上几十分钟。在这样的情况下,“倍速播放”就成了急性子观众的“看剧神器”.

如今,打开各大视频软件,都能发现有“倍速播放”这个功能,除了正常的1. 0倍速外,慢的有0.5、0.75倍速,快的有1.25、1。5、2。0倍速,甚至还能根据个人喜好,只看剧中某位演员表演部分,充分满足不同人的看剧需求。

邹婷是一位电视剧爱好者,平常最大的兴趣就是下班后看看电视,因为电视上没有倍速播放功能,她现在已经习惯在视频APP上追剧,为此,还开了几个视频网站的会员.谈及喜欢用1.5倍速追剧的原因,邹婷表示,现在的电视剧又长又拖沓,倍速追剧既不影响剧情,看得也很过瘾。

随着抖音、微博、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当代年轻人的追剧方式多了一种新的形式一片段式追剧。

说起前不久的热播剧《三十而已》,市民邱玉红侃侃而谈,听上去她像是这部剧的忠实粉丝,实际上她只是在抖音和微博上看完了“名场面”而已。

邱玉红告诉记者,刚开始她只是想等电视剧播完后一次性看完,结果《三十而已》频上热搜,自己还没开始看,便了解了大概剧情。

现如今,只要打开微博、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关于热播电视剧的精彩片段随处可见,还有电视剧的官方账号每天都会推送关键剧情片段。“现在看个电视剧省时又省力,每天晚上回来刷刷微博就能掌握剧

情走向,没看剧都能和网友一起吐槽.”邱玉红调侃说。

对于这样的追剧方式,邱玉红也是欣然接受。她表示,平常工作很忙,看一些关键片段,就了解了大致剧情,既满足了精神需求,也节约了时间。

10分钟看完一部电视剧,这在以前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放在现在却轻而易举。

作为视频网站资深用户,95后张女士关注了一大批视频解说博主的账号。张女士称,她最近喜欢通过视频解说来重温一些小时候的老剧,花上十几分钟便能找回童年记忆。

这些视频博主会花时间将一部电视剧看完,然后将其中的关键剧情浓缩至十几分钟,用搞笑、悬疑等方式,将大致剧情展现给观众,看完视频解说就相当于看完了整部剧.例如B站UP主“虫哥说电影”,他的B站粉丝量已经有150万左右,视频以解说电影和电视剧为主,时间都控制在十余分钟,其精彩的解说吸引了不少用户观看.

张女士称,这些解说还能帮助观众排雷捞剧。“有时候我对某部电视剧感兴趣,但看见很多视频博主吐槽这是雷剧后,便打消了追剧的念头.”她说.

(摘编自《快餐时代,年轻人这样追剧》)材料二:

碎片化追剧的兴起,一方面是部分观众对剧目本身有一探究竟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电视剧市场日益激烈的营销竞争不无关系.一些播出平台为了争夺热门剧集的观众,在社交平台和电视上进行“预告片比赛”,不断加长预告片长度,甚至不惜放出关键情节片段,使得蹲守微博和电视预告的观众得以超前观看,抢先过瘾。此外;还有剧方和播出平台通过线上话题营销来吸引观众,将剧中桥段转化为社会话题引发全民讨论,从而为剧集增加曝光量。

对于观众而言,如此碎片化追剧的确省事,它似乎可以策马扬鞭疾步行,“一日看尽长安花”,不必令观剧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地忽上忽下,能精准锁定剧中“爽点”、迎合自身“痛点",心随所愿地追随、跳跃至全剧终点。而有了这些功课打底,再与周围朋友、同事聊天时,围绕相关话题也就有了侃侃而谈的资本,不至于扮演插不上嘴的尴尬“局外人”角色。

如此追剧直奔目标,聪明确实聪明,高效也实在高效,只是,它就真的好吗?恐怕未必!人们做的很多事情,有些的确讲求结果,可偏偏观赏影视作品这件事,享受的恰恰在于过程。

面对一部心仪的作品,只有令自己沉浸进去,一集接一集地细细品味,任由自己的一颗心随着剧情进展起起落落,才能领略艺术魅力,接受文化的滋养。相反,总是习惯于以碎片化方式追剧,解开的虽是剧中谜团,然而,失去的却是一种耐心,是原本应有的一颗外察、内省的敏感之心.

还要看到,观众之需催生了碎片化追剧,碎片化追剧又进一步冲击着电视剧生产本身。当微博、抖音短视频追剧从辅助手段成为风潮,甚至转变为主要观看方式,电视剧市场跟着变得越来越浮躁。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为了博眼球、追话题,一些电视剧创作者刻意写出迎合观众趣味、便于碎片化传播的情节,而这些情节之间衔接薄弱,人物心理活动被忽略,缺少铺垫的剧情走向逻辑混乱的窠臼.本来,影视作品是讲故事的艺术,无限放大局部剧情,结果使得完整的故事被扭曲、细节被模糊、文学性被瓦解,艺术性从而被消磨殆尽。

(摘编自《碎片化追剧解了谜团伤了艺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年轻人追剧越来越依赖倍速播放这个“看剧神器"。在倍速播放中,三四十集电视剧在几十分钟内就能看完。

B。各大视频软件都有根据个人喜好“倍速播放”的功能,只看剧中某位演员表演部分,充分满足不同人的看剧需求。

C.电视剧又长文拖沓,倍速追剧既不影响剧情,看得也过瘾。电视没有倍速播放功能,部分观众已习惯在视频APP上追剧。

D.短视频平台完全兴起之后,电视剧“名场面”在抖音和微博上随处可见,片段式追剧成为当代年轻人追剧的新形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以B站UP主“虫哥说电影"为例,介绍了解说式追剧的特点、优势以及影响力。

B。解说式追剧虽能够帮助观众排雷捞剧,但有时视频博主的解读也会让观众放弃原本感兴趣的作品。

C.碎片化追剧能让人短时间内精准锁定关键剧情,获得与朋友、同事围绕相关话题侃侃而谈的资本.

D.电视剧市场越来越浮躁的同时,微博、抖音短视频追剧从辅助手段成为风潮,甚至成为主要观看方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关于解说式追剧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关键剧情浓缩至十几分钟。

B.以解说电影和电视剧为主。

C。将剧中桥段转化为社会话题。

D.用搞笑、悬疑等方式。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述碎片化追剧兴起的原因。(4分)

5。碎片化追剧带来的弊端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述.(6分)

(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金塔的胡杨

蒋应红

地处西北金塔县的胡杨林,已经成为国家级景区,一任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自由地走、尽情地看。

一叶知秋,深秋的胡杨林层林尽染,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漫步其间,踩着软软的细沙,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走、天马行空地想,也可以且歌且舞且开怀,无拘无束无挂碍.感受那一片片金黄的树叶优雅地在风中蹁跹,然后落到你的身上,旋即又翻转着扑向大地。细风摇曳着胡杨林,金黄的树叶纷纷扬扬,漫天的“花雨”缤纷炫目,给大地铺上金色的地毯。落叶的沙沙声与流沙的飒飒声交汇,这片林子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庆祝秋天的来临。

万木萧萧,黄叶飘飘,这或许是胡杨对节气的期许、对大地的礼赞、对生命的致敬。正是由于这份

执着、热情、感怀,我宁可相信草木是有情的.

风动,树动,还是心动?

沙黄,叶黄,还是梦黄?

有人说,额济纳的胡杨林是大家闺秀,金塔的胡杨林是小家碧玉。在林子深处,有一泓充满诗意的浅水叫金波湖,它是大地的眼睛,宁静、纯洁,环湖岸上生长的芦苇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在玻璃似的湖面上映着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洁白的云团,四周的胡杨也将布满沧桑的身躯轻轻地躺在上面.湖面皱起圈圈涟漪,那是相亲相近的水鸟在嬉戏,它们才是胡杨林真正的主人.轻灵的羽翼飞渡天光,在湖影中滑翔。

人在画中走,金塔的胡杨林因这泓水而灵秀。这份淡妆的妩媚让人心醉神迷.

徜徉在金塔的胡杨林中,我的心时时被那一株株顽强的生命所震颤。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精神矍铄,从容淡定。树干早已枯黑,虬枝缠绕,因为风吹日晒而皴裂的口子遍布全身。

你可以想见,多少个日日夜夜,任凭劲风怒吼、黄沙蔽空,它们依然迎风而立,一副岿然不动的神态.它们的根系在大地的深处漫展,枝杈傲然直指苍穹,哪怕黄沙淹没躯干,也怀有昂首挺立、临危不惧的英雄气魄。是的,莽莽黄沙可以毁灭一座楼兰古城,但却不能摧垮一个倔强的生命。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纵然倒下,也是千年不朽.因此,胡杨也被世人誉为“沙漠中的英雄树”“最美丽的树”。

据说,胡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6000多万年前就生存在地球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从海边出发,拥拥挤挤,浩浩荡荡,穿山越岭,跨河渡江,逶迤前行,足迹遍布西亚、中国西部。在新疆库车、甘肃敦煌等地,人们都曾发现胡杨木化石.这些死亡之海中的生命之魂,在东进的征途中没有停歇前进的步伐,向东、向东,一路向东,哪怕干渴而死,也要直挺挺地站在天地间充当沙漠行人的导航灯塔.

居住在大戈壁的人都知道,有胡杨的地方,就有水源,就有生的希望。广袤的戈壁滩上,你会发现胡杨丛生的地方就有村庄。村庄和胡杨往往相伴而生,相依而存。居住在河西走廊上的老人们都有这样的记忆:那时候人们乱砍滥伐,胡杨大片大片减少,人们饱受风沙之罪,尤其是冬春季节,刮上一夜风,早晨起来,大门就被半人高的黄沙堵死了.

胡杨既是村庄的守护神,也是村庄的生命源。

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的差异性是本质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万物作为认识对象。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主客对立,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逻辑学》。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中国人关注的如何做到“知天”、“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如窦娥被迫害致死,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窦娥申冤,悲情被逆转了。 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但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烈的挑战,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而中国人看来,悲剧形成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也因小人存在,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也在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现实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但中国人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惩奸除恶,仍有希望、机会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象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 西方人希望超越现实世界,通达绝对生命,最终理想要实现生命的超越。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精神”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极;可置身的现实世界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实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西方悲剧思想正是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与西方传统悲剧思想相比,中国思想家的理想在道家看来便是“物我两忘”通达自然天地,在儒家看来是“人皆可为尧舜”,在佛家看来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国人更关注的是人的德性要求、人格磨练和品质修养。忠、孝、侠、义几乎成为大多中国传统悲剧弘扬的主题。《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

七年级数学摸底考试试题

山东省平原县第五中学 七年级数学摸底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一、填空 (共20分) 1、一个数是由3个十万、6个百、9个一、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2、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小时 3、在未来的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这四个年份中,( )年有366天。 4、小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5、61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 )÷4=75.0 9 ) (=( )∶20=( )% 7、8 3与0.8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8、5是8的) ()( ,8比5多( )%。 9、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 1、最小的质数是1。 ………………………………………………………………………( ) 2、小明看一本书,看过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 ………………………………( ) 3、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4、15 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5、李师傅做了95个零件,全都合格,合格率是95%。 ………………………………( ) 6、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 1、把5 4米长的绳子剪成4段,平均每段占全长的( ) A 51 B 41 C 51m D 4 1m 2、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1∶11 B 11∶1 C 1∶10 D 10∶1 3、一瓶矿泉水大约是550( ) A L B ml C m 3 D m 2 4、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 A x+5 B x-10=3 C 5+6=11 D x ÷12>20 5、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 他有( )种不同的捐法。 A 3 B 4 C 7 D 12 四、计算(共34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9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

「精品」高三语文8月考试试题

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八月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工匠精神”锻造文学语言 文学界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文学创作就是虚构故事,把故事编得好看就行,似乎越来越少有人提及文学语言;兼之网络化、娱乐化用语的大量运用,使得文学语言渐有粗鄙化、简单化和平庸化之嫌。对叙事文学而言,构思故事当然是必需,但故事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语言才是文学的全部肌体,是文学的活的灵魂。 文学之美首先体现为语言之美。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一个语言使用的方家。作家贾平凹每天练笔,三五个句子,随想随写。其实文学语言就是这么积淀来的。语言积淀另一个重要途径是阅读文学经典。对于有志于文学的人来说,读文学经典,关键在品出语言的味道、语言的魅力、语言的美感。古往今来的经典文学作品,往往一开头就能见出作家语言的功力和语言风格的取向。 譬如鲁迅的《故乡》,开头一段写景,即用了大量具有拟人化特征的词组:深冬、阴晦、冷风、呜呜作响、篷隙、苍黄、荒村、活气、悲凉。这寂静的荒村,马上就活起来了。鲁迅的语言体系,是对绍兴官话和现代白话的融会与改造,虽已属纯然的现代白话,但这白话,并非一般的俗语和口语,而是经过高度修饰、提炼和改造了的文学语言。鲁迅对现代白话进行了文学的改造,并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语言范式。 与之相异,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长于情景跳跃式和时空交错式的语言。《百年孤独》的开篇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种荒诞式的情境:“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马尔克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事在一句话中呈现,以这种荒诞叙事为开端,奠定了《百年孤独》的文学基调。此种突兀的文学语言,在《百年孤独》中比比皆是。 文学大师就像建筑巨匠,一定对语言有一种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反观我们的语言态度,一个越发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文学语言乃至生活语言,似乎正变得越来越贫乏、干瘪,

护理专业摸底考试试题(含答案)

护理专业摸底考试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每一道题都有 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1.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理学校创建于 A.1860年,英国 B.1888年,伦顿 C.1860年,德国 D.1809年,英国 E.1890年,圣多马 2.护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保健医学 E.应用科学 3.病人出院时,护士送病人 A.欢迎再来 B.注意饮食 C.适当休息 D.按时复查 E.按时服药 4.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归属与爱 E.自我实现 5.饭前的外文缩写是 A.ac B.po C.am D.pm E.hs 6.单人搬运病人哪项叙述的不妥 A.适用于儿科病人 B.平车头端与床平行 C.托起病人轻放于车上 D.用于体重较轻者 E.病人双臂交叉放于搬运者颈后 7.收集资料的目的不包括

A.提供信息 B.培养护士的判断能力 C.可供护理科研参考 D.制定护理计划 E.病人家属的婚姻史 8.留观室的护理工作不包括 A.书写留观病情报告 B.加强观察 C.做好晨晚间护理 D.适当的让家属做生活护理 E.主动巡视 9.从情绪、情感的范围看,自信感属于 A.道德感 B.喜悦感 C.美感 D.理智感 E.求知欲10.家庭病床收治的范围不包括下列哪项 A.手术后恢复期 B.病情适合在家疗养 C.肢体功能恢复期 D.行动不便就诊困难者 E.病情不稳反复发作的患者 11.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在高处一端的目的是 A.安全 B.利于观察病情变化 C.防止头部充血引起不适 D,使病人感到舒适 E. 防止低血压 12.肺脓肿病人的分泌物引流所采取的位 A.头高足低位 B.头低足高位 C.侧卧位 D.俯卧位 E.膝胸卧位 13.高压蒸汽灭菌时温度需达到 A.121—126度 B.110—120度 C.100—130度 D.105—126度 E.105 度 14,协助病人由平车向病床挪动的顺序是 A.下肢、上肢、臀部 B.上身、臀部、下肢 C.臀部、下肢。上身 D.下肢、臀部、上身 E.上身、下肢、臀部 15.服磺胺药后多饮水的目的是 A.增强药物疗效 B.减轻病人的消化道反应 C.促进药物吸收 D.促进胃液分泌 E.避免肾小管堵塞 16.配制百部配溶液时所需乙醇的浓度为 A.30% B.50% C.60% D.70% E.90% 17.溃疡期局部处理原则不包括 A.解除压迫 B.清洁创面 C.去腐生新 D.促进愈合 E.手术治疗 18.晚间护理的内容不包括 A.协助病人生活护理 B.经常巡视病房 C.了解睡眠情况 D.增进护患交流 E.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病人人睡 19.护士进行操作,手、眼、耳并用属于 A.注意的范围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性D.注意的转移 E.有意注意 20.护士办公室属于 A.清洁区 B.半污染区 C.污染区· D.干净区 E.半干净区 21.在使用人工呼吸机时,若通气过度可出现 A.皮肤潮红、出汗 B.表浅静脉充盈消失 C.呼吸浅快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C.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名校2020届高三8月高考仿真模拟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成瘾性疾患中,引起关注。如何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并制定对策,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光靠强制戒断的方式所能解决的。游戏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玩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可以直接走进幻想空间,以自己的行动改变游戏结局,这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创造与掌控,是游戏魅力的关键,也是理解游戏成瘾的钥匙。 今天的成瘾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切入,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当父母怪罪孩子沉迷游戏时,其实应该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时有共同分享的快乐吗?孩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对于这些问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网络、手机、游戏,这些新媒体都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令人上瘾的可能性,但新媒体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时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瘾原因,及其与新媒体的复杂关系。一方面,游戏厂商需要在游戏中建立防沉迷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游戏在娱乐、社交、认知、情绪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合进游戏元素,寓教于乐,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更活泼。 把数字化新技术和社会关怀结合起来,为家庭搭建更好的亲子沟通、亲子娱乐的网络平台,开发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游戏,这是解决游戏成瘾问题更好的努力方向。比如风靡世界的一款教育游戏让孩子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各种部件和场景,内置学校各年级相关教学案例,几乎可以模拟教科书全部物理现象,让课本内容变得生动直观。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电子游戏能给大脑功能带来积极改善,如提高注意力、增强短时图像记忆力、使人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更自如,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如果能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康德、席勒、斯宾塞等思想家早就阐发了游戏的意义,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可以帮助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进入自由与审美的境界。今天,游戏与技术日益融合,技术打开游戏的可能,也释放人类的游戏天性,使游戏成为重要文化现象。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认识人类的发展与游戏的关系,在游戏与学习、教育、工作乃至社会治理方面寻找结合点,把人的游戏本能通过新的媒介形式转化为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 得分: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蓧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辨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考试8月语文试题

南阳一中2015级高三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刘勰所谓词外之情即言外之意,这两句话可以说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诗的语言的本质。中国传统诗论和传统哲学爱讲“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恰恰是重视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非诗的语言的的表现,恰恰说明了诗的语言乃是以说出的东西暗示出未说出的“无穷之意”。如果语言根本不能表意,那还有什么诗的艺术可言呢?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所以也特别重视发挥语言的诗性,重视用诗的语言表达无穷之意。 诗的语言不能像平常说话或科学的逻辑论证那样铺陈展开,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涵,所谓“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要含蓄不露,暗示较大的未说出的东西的空间,诗中的言词一定要量少而含金量大,否则,就成为无诗意的散文了。王力先生曾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两联为例具体说明了诗的语言的这一特征:“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若依散文的语法看,这四句话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的意思已经完全表达出来了。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好友的回忆。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余的了。” 中国古典诗中有以单个的语词为象征的,例如以松柏象征坚贞;也有以全诗为象征的,例如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这就是以丹橘及其经

湖南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语文摸底考试试题

2020年春季高二期末考试暨2020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 得分: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却曾以六艺教弟子。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吴王寿梦第四子季礼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但孔子则是教育家,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可见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家的学者。 孔子又继续不断游说于君,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此等举动,前亦未闻,而以后则成为风气;此风气亦孔子开之。 再说孔子以前,未闻有不农不工不商不仕,而只以讲学为职业,因以谋生活之人。古时除贵族世代以做官为生者外,吾人亦尝闻有起于微贱之人物。此等人物,在未仕时,皆或为农或为工或为商,以维持其生活。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孔子以前,不仕而又别不事生产者,实未闻有人。《左传》中说冀缺未仕时,亦是以农为业。孔子早年,据孟子说,亦尝为贫而仕,“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孟子·万章下》)。但自大收学生以来,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为谋生之道。不但他自己不治生产,他还不愿教弟子治生产。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说:“小人哉!樊须也。”他这种不治生产的办法,颇为其时人所诟病。据《论语》所说,荷蓧丈人谓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此外《庄子》亦载盗跖谓孔子:“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

丹阳市2019年小升初数学摸底考试试题(含答案)(最新整理)

丹阳市 2019 年小升初数学摸底考试试题(含答案) 考试须知: 班级: 姓名: 学号: 1、本场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 2、考生不得提前交卷,若对题有异议请举手示意。 3、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不得在试卷上乱涂乱画。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中,每题 2 分,共计 16 分) 1、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2、按规律填数:315,330,(),360,375. 3、(3.4平方米=()平方分米1500千克=()吨)。 4、()÷36=20:()= 1/4 =( )(填小数) =()% =()折 5、下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天可以完成。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由丙做还需要()天完成。 6、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元。 7、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厘米。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8、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5厘米,A、B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计12分) 1、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2、一种商品现价90元,比原价降低了10元,降低了()。 A.1/9 B.10% C.9% 3、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A、第一季度多一天 B、天数相等 C、第二季度多1天 4、用一块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80 B、40 C、64 5、王宏4月5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000元,月利率是0.12%,到6月5日,他可以得到税后利息是多少元?(税后利息为5%)正确的列式是()。 A、2000×0.12%×(1-5%) B、2000×0.12%×2 C、2000×0.12%×2×(1-5%) D、2000+2000×0.12%×2×(1-5%) 6、一支钢笔的原价10元,先提价20%,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 A.12 B.10 C.9.6 7、甲、乙两数的比是5:4,乙数比甲数少()。 A.25% B.20% C.125% 8、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x=7.5 B、5+x>7.5 C、5+x D、5+2.5=7.5 三、判断题(对的√,错的×,每题1.5分,共计12分)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口角(jué)匹(pǐ)配当(dāng)机立断 B.勉强(qiǎng)联袂(mèi)垂涎(yán)三尺 C.龟(jūn)裂给(gěi)予否(pǐ)极泰来 D.抨(pēng)击赝(yàn)品揠(yǎn)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 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 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 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 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 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 ....,决定改为60米。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 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 ....。 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 ....有什么两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广东七校2019届高三语文8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广东七校2019届高三语文8月联考试卷(附答案) 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8月)语文科目命题学校:潮阳一中命题人:审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 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中国现代美学主要 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 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 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 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

【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扫描版

【高三】语文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扫描版 2020-12-12 【关键字】语文、情况、方法、前提、成就、领域、矛盾、要点、合理、和谐、开拓、保持、发展、建立、研究、规律、关键、成果、根本、基础、需要、能力、作用、方针、关系、拓展、保护、发挥、教育、宣传、方向、巩固、提高、不放弃、忠心、内心 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项“阑姗”应为“阑珊”;B项gù应为gū;D项wèi应为kuì) 2.D(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衰老:年老精力衰落。寥寥:非常少。寥落:冷落,冷清。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幽微:微落,或深奥精微。) 3.A 4.B(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A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C项“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应改为“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D项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5.C(A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也许在五年以后,甚至三年以后”。B项成分残缺,“发挥”缺少宾语,应在“能力”后加“的作用”。D项搭配不当,“成果”不能“提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A(B项,原文无“重色彩”,无中生有。C项,原文为“文人画是取其内在意气而不重表面皮毛”。 D项,原文是“无法之法”而不是“有法之法”。) 7.B(是画坛而不是社会) 8. A(原文是文人士大夫大多以元四大家为师而不是“都以元四大家为师”。)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C(许:答应) 10.B(B项①②均为介词,向。A项①代词,他。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C项①介词,被。 ②介词,替,给。D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转折) 11.D 12.D(“其他人也都认为乐王鲋没有能力救叔向”错,原文中,“室老”认为“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有人对叔向说:“您遭受这样的罪,恐怕是由于自己不明智吧?” (前两句各1分,第三句2分,关键词“离”、“知”,句式“其为……乎”,意思对即可) (2)您做好事,谁敢不努力(“勉励”亦可)?多杀人又是为什么呢? (每句1分,关键词、“勉”,宾语前置“何为”,意思对即可) (3)范宣子很高兴,和他(祁奚)同坐一辆车,向晋侯说了这些道理,(晋侯就)赦免了叔向。(每句1分,关键词兼词“说”“乘”“诸”,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栾盈出逃到楚国。范宣子杀死羊舌虎,囚禁了叔向。有人对叔向说:“您遭受这样的罪,恐怕是由于自己不明智吧?”叔向说:“比起死的和逃亡的怎样?《诗经》说:‘逍遥自在好清闲,就此度过一年年。’这就是明智啊。” 乐王鲋去见叔向说:“我为您去求情。”叔向不做回答。乐王鲋走时,叔向也不拜谢。叔向的从人都责备他。叔向说:“一定要祁奚大夫出面才能救我。”他的家臣头领听了这话,说:“乐王

XX中学2018年8月高三考试试卷

浙江XX中学2018年8月高三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XXX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范围:高考范围说明:1.所有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才有效;2.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下,以网络外卖订.(dìng)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yì),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的消费服务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 B.自撤出国庆上映档.(dǎng)期后,电影《芳华》的全国点映之举,让《芳华》提前发酵,期间每日排片在3%左右,大部分放映厅爆满,平均每场.(c hǎng)次达53人。 C. 嫉.(jí)恶如仇、自命不凡而又滑稽可笑的堂吉诃德,模仿真正的骑士锄强扶弱,虽然以失败告终,其形象却至今熠.(yì)熠生辉。 D. 春风和煦,绿树成荫,树上栖着几只雀儿,湖上掠过一群白鹭,年轻恋人湖边徜.(cháng)徉,白发伴侣相偎小憩.(qī),这份悠闲正是西湖迷人之处。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右侧,绯(fēi)红色窗幔的皱褶.(zhě)挡住了我的视线;左侧,明亮的玻璃窗庇护着我,使我既免受十一月阴沉天气的侵害,又不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 B.我们要向主张和解的先生请教,这些战争布署究竟意味着什么?英国政府如此长久地锻造出的锁链要用来桎梏(gù)我们了,我们何以抵抗?还要靠辩论吗? C.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休养的人,就一定能读出诗歌中所蕴(yù)含的充足的、真诚的生命,并且生生不已。 D.最近,一首300年来籍籍无名的小诗被一名贵州支教老师吟火了,它就是袁枚的《苔》。苔藓,生于不见阳光的阴湿之地,可它不自卑,不埋.(mái)怨。它可以像牡丹一般开放,但是否像牡丹那样被人赏识,它从不在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 ....,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甲】“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乙】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